CN212977453U - 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77453U
CN212977453U CN202021728615.3U CN202021728615U CN212977453U CN 212977453 U CN212977453 U CN 212977453U CN 202021728615 U CN202021728615 U CN 202021728615U CN 212977453 U CN212977453 U CN 212977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haft
pressing
shaft
cantilever
press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2861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东飞
叶挺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ast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ast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ast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ast Precision Hard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2861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77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77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77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装配于多轴器的悬臂处,包括滑轴、压块、轴套、紧固件及弹性件。滑轴沿其轴向可滑动地穿置于悬臂中,滑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各伸出悬臂,轴套套装于滑轴的第一端,紧固件穿置于轴套中并使轴套和滑轴之第一端紧固在一起;压块装配于滑轴的第二端,压块还与滑轴相交布置;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悬臂连接,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滑轴、压块、轴套或紧固件连接,弹性件恒具有驱使滑轴连同压块、轴套和紧固件一起滑移至轴套与悬臂相抵接的趋势;以防止加工处理中的手机中板翘摆而影响到加工处理质量;另,还便于拆装操作。

Description

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压铸成型的手机中板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而智能手机就是电子产品中的一种。
其中,在智能手机制造过程中,离不开手机中板的生产;且众所周知,手机中板一般是由合金材料(例如镁铝合金等)通过压铸成型所制手机中板初品,然后再对手机中板初品进行各种加工处理,例如模切去废边处理、铣削处理、钻孔处理、攻孔处理或抛光处理等,最终得到手机中板成品。
但是,由于手机中板比较薄,故压铸成型出来的手机中板初品因冷却及模切去废边处理后存在弯曲(即中间的底部相对两边的底部弯曲凸起)的缺陷;所以,在后续加工处理中因手机中板的弯曲而翘摆以影响到加工处理质量。
因此,急需要一种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能防止加工处理中的手机中板翘摆而影响到加工处理质量,还具有装拆操作方便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装配于多轴器的悬臂处,包括滑轴、压块、轴套、紧固件及弹性件。所述滑轴沿其轴向可滑动地穿置于所述悬臂中,所述滑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各伸出所述悬臂;所述轴套套装于所述滑轴的第一端,所述紧固件穿置于所述轴套中并使所述轴套和滑轴之第一端紧固在一起;所述压块装配于所述滑轴的第二端,所述压块还与所述滑轴相交布置;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悬臂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滑轴、压块、轴套或紧固件连接,所述弹性件恒具有驱使所述滑轴连同压块、轴套和紧固件一起滑移至所述轴套与所述悬臂相抵接的趋势。
较佳地,所述压块与所述滑轴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或等于110度。
较佳地,所述压块与所述滑轴之间的夹角为92度、95度、100度、105度或110度。
较佳地,所述压块与所述滑轴相互垂直。
较佳地,所述轴套上开设有径向通孔,所述紧固件为锁固螺丝,所述锁固螺丝从所述轴套的外侧穿过所述径向通孔再抵压于所述滑轴之第一端的侧壁,以使所述轴套与所述滑轴之第一端锁固在一起。
较佳地,所述径向通孔为一个或更多个,更多个所述径向通孔沿所述轴套的周向彼此间隔开地排列。
较佳地,所述弹性件套装于所述滑轴的外侧,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弹性地抵接于所述悬臂上,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弹性地抵接于所述压块上。
较佳地,所述压块与所述滑轴之第二端的端面相接,且所述压块与所述滑轴之第二端焊接固定,或者,所述压块通过锁附螺丝与所述滑轴之第二端锁固在一起。
较佳地,所述压块与所述滑轴共同围出“L字”形。
较佳地,所述滑轴与所述悬臂相互垂直,且所述压块和悬臂分别朝相反方向相对所述滑轴向外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压棒包括滑轴、压块、轴套、紧固件及弹性件,滑轴沿其轴向可滑动地穿置于悬臂中,滑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各伸出悬臂,轴套套装于滑轴的第一端,紧固件穿置于轴套中并使轴套和滑轴之第一端紧固在一起,压块装配于滑轴的第二端,压块还与滑轴相交布置,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悬臂连接,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滑轴、压块、轴套或紧固件连接,弹性件恒具有驱使滑轴连同压块、轴套和紧固件一起滑移至轴套与悬臂相抵接的趋势;故在多轴器对手机中板向下进给加工处理时,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压棒跟随悬臂一起向下进给,并在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压棒中的压块在多轴器对手机中板加前先压紧手机中板,并跟随滑轴相对悬臂的轴向滑移而做自适应的调整,以确保多轴器能对手机中板加工处理;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压棒能有效地加工处理中的手机中板翘摆而影响到加工处理质量;另,借助紧固件及轴套的配合下,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压棒于悬臂上的装拆操作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棒装配于多轴器的悬臂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棒跟随悬臂一起向下进给且未抵压手机中板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棒跟随悬臂一起向下进给且刚好抵压手机中板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c是本实用新型的压棒在悬臂继续向下进给且抵压于手机中板上的压块顶推滑轴向上滑移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200(见图4a)进行压紧的压棒100装配于多轴器的悬臂300处,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压棒100在多轴器对手机中板200做向下进给加工过程中跟随悬臂300向下进给,从上方对加工过程中的手机中板200进行压紧,防止加工过程中的手机中板200翘摆而影响到加工质量。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压棒100包括滑轴10、压块20、轴套30、紧固件40及弹性件50。滑轴10沿其轴向(即双箭头A所指)可滑动地穿置于悬臂300中,较优的是,滑轴10与悬臂300相互垂直,使得滑轴10能在悬臂300上做垂直于悬臂300的轴向伸缩滑移;滑轴10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各伸出悬臂300。轴套30套装于滑轴10的第一端11,较优的是,滑轴10的第一端11还向上穿过轴套30以凸出轴套30外,但不以此为限。紧固件40穿置于轴套30中并使轴套30和滑轴10之第一端11紧固在一起,以借助紧固件40而便于轴套30与滑轴10之第一端11的装拆和固定。压块20装配于滑轴10的第二端12,使压块20与滑轴10的第二端12固定在一起;压块20还与滑轴10相交布置,较优的是,压块20的长度小于滑轴10的长度,但不限于此。弹性件50的第一端与悬臂300连接,弹性件50的第二端与压块20连接,较优的是,弹性件50套装于滑轴10的外侧,弹性件50的第一端弹性地抵接于悬臂300上,弹性件50的第二端弹性地抵接于压块20上,这样布置一方面确保滑轴10连同压块20、轴套30及紧固件40于悬臂300上的轴向滑移顺畅可靠,另一方面使得弹性件50、滑轴10、悬臂300及压块40四者的组装更紧凑。故借助弹性件50的弹性形变,使得弹性件50恒具有驱使滑轴10连同压块20、轴套30和紧固件40一起滑移至轴套30与悬臂300相抵接的趋势,以防止本实用新型的压棒100意外地从悬臂300滑落,确保本实用新型的压棒100工作的可靠性。更具体地,如下:
如图3所示,压块20与滑轴10之间的夹角α大于90度且小于或等于110度,使得压块20远离滑轴10的端部向下低过压块20用于与滑轴10连接的端部,这样设计是避免整个压块20对手机中板200进行压紧,即由压块20远离滑轴10的端部对手机中板200进行压紧,从而提高压紧可靠。具体地,压块20与滑轴10之间的夹角α为92度、95度、100度、105度或110度,以避免压块20相对滑轴10的过渡倾斜。可理解的是,于其它实施例中,压块20与滑轴10还可相互垂直,故不以上述的说明为限。
如图1和图2所示,轴套30上开设有径向通孔31,紧固件40为锁固螺丝,锁固螺丝40从轴套30的外侧穿过径向通孔31再抵压于滑轴10之第一端11的侧壁,以使轴套30与滑轴10之第一端11锁固在一起,更便于轴套30与滑轴10之间的装拆。具体地,在图1和图2中,径向通孔31为二个且在轴套30上彼此对称,当然,径向通孔31还可以为一个或3个,3个径向通孔31沿轴套30的周向彼此间隔开地排列,以多个方向去锁固轴套30与滑轴10。需要说明的是,更多个是指2个或2个以上。
如图2及图3所示,压块20与滑轴10之第二端12的端面121相接,且压块20与滑轴10之第二端12焊接固定;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压块20还可以通过锁附螺丝与滑轴10之第二端12锁固在一起,以便于两者装拆,但不限于此。具体地,压块20与滑轴10共同围出“L字”形,压块20和悬臂300分别朝相反方向相对滑轴10向外延伸,扩大压紧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压棒100包括滑轴10、压块20、轴套30、紧固件40及弹性件50,滑轴10沿其轴向可滑动地穿置于悬臂300中,滑轴10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各伸出悬臂300,轴套30套装于滑轴10的第一端11,紧固件40穿置于轴套30中并使轴套30和滑轴10之第一端11紧固在一起,压块20装配于滑轴10的第二端12,压块20还与滑轴10相交布置,弹性件50的第一端与悬臂300连接,弹性件50的第二端与滑轴10、压块20、轴套30或紧固件40连接,弹性件50恒具有驱使滑轴10连同压块20、轴套30和紧固件40一起滑移至轴套30与悬臂300相抵接的趋势;故在多轴器对手机中板200向下进给加工处理时,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压棒100跟随悬臂300一起向下进给,状态见图4a所示;当跟随悬臂300向下进给到压棒100中的压块20刚好与手机中板200抵压时,状态见图4b所示;此时,悬臂300继续向下进给,并在弹性件50的弹性作用下,使得压块20顶推滑轴10向上滑移,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压棒100中的压块20在多轴器对手机中板200加前先压紧手机中板200,状态见图4c所示;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压棒100能有效地加工处理中的手机中板200翘摆而影响到加工处理质量;另,借助紧固件40及轴套30的配合下,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压棒100于悬臂300上的装拆操作更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50的第二端可与滑轴10连接、轴套30或紧固件40连接,例如,当弹性件50为压缩弹簧或拉伸弹簧时,此时弹性件50的第二端抵接于或安装于滑轴10所凸设的凸起结构上,弹性件50的第一端对应地抵接于或安装于悬臂300上;当弹性件50的第二端与轴套30连接时,此时的弹性件50为拉伸弹簧,弹性件50的第一端安装于悬臂300上,弹性件50安装于轴套30上;当弹性件50的第二端与紧固件40连接时,此时的弹性件50为拉伸弹簧,弹性件50的第一端安装于悬臂300上,弹性件50安装于紧固件40上。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装配于多轴器的悬臂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轴、压块、轴套、紧固件及弹性件,所述滑轴沿其轴向可滑动地穿置于所述悬臂中,所述滑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各伸出所述悬臂,所述轴套套装于所述滑轴的第一端,所述紧固件穿置于所述轴套中并使所述轴套和滑轴之第一端紧固在一起,所述压块装配于所述滑轴的第二端,所述压块还与所述滑轴相交布置,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悬臂连接,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滑轴、压块、轴套或紧固件连接,所述弹性件恒具有驱使所述滑轴连同压块、轴套和紧固件一起滑移至所述轴套与所述悬臂相抵接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与所述滑轴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或等于11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与所述滑轴之间的夹角为92度、95度、100度、105度或11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与所述滑轴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上开设有径向通孔,所述紧固件为锁固螺丝,所述锁固螺丝从所述轴套的外侧穿过所述径向通孔再抵压于所述滑轴之第一端的侧壁,以使所述轴套与所述滑轴之第一端锁固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通孔为一个或更多个,更多个所述径向通孔沿所述轴套的周向彼此间隔开地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套装于所述滑轴的外侧,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弹性地抵接于所述悬臂上,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弹性地抵接于所述压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与所述滑轴之第二端的端面相接,且所述压块与所述滑轴之第二端焊接固定,或者,所述压块通过锁附螺丝与所述滑轴之第二端锁固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与所述滑轴共同围出“L字”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轴与所述悬臂相互垂直,且所述压块和悬臂分别朝相反方向相对所述滑轴向外延伸。
CN202021728615.3U 2020-08-18 2020-08-18 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 Active CN212977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8615.3U CN212977453U (zh) 2020-08-18 2020-08-18 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28615.3U CN212977453U (zh) 2020-08-18 2020-08-18 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77453U true CN212977453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33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28615.3U Active CN212977453U (zh) 2020-08-18 2020-08-18 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774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78746A (en) Burless blanking machine and process
KR100624654B1 (ko) 성형 제품의 가공에 사용되는 하부 금형
JP2010099772A (ja) ステンレス鋼板製溶接ナ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該製造方法に使用する打抜きパンチ
CN212977453U (zh) 用于对加工处理的手机中板进行压紧的压棒
US20070151317A1 (en) Method for forming hollow shaft with a flange and product with hollow shaft formed by the same
CN106001704B (zh) 一种加工薄板小孔的钻模
CN106182183B (zh) 一种用于加工非金属材料的简易复合冲裁模具
KR19990046098A (ko) 플랜지를갖는볼트의제조방법
CN104338814A (zh) 喉箍带条凹槽冲压机
JPS6411369B2 (zh)
CN219786250U (zh) 一种模具上模工件防松脱固定结构
CN207222709U (zh) 一种搭扣件冲制级进模
JPS60130426A (ja) プレス金型装置
CN213425398U (zh) 端子角度弯折用冲压模具
CN214866522U (zh) 板件修边过程中防止模具带料的结构
CA2023655A1 (en) Forging punch
JPS58135740A (ja) スラストワツシヤの製造方法
CN217474625U (zh) 一种翻孔冲头及铆接模具
JP4867502B2 (ja) プレス加工装置
JPS609547A (ja) コンロツドボルトの粗形材の製造方法
CN211386490U (zh) 一种用于平滑倒圆角的冲头
CN207655928U (zh) 一种压柳螺柱机床
CN113492442A (zh) 一种新型方便退料的刀模及其制作方法
CN212042213U (zh) 一种一次冲压成型的冲压模具
CN220138114U (zh) 一种内屏连续式线圈屏蔽头制作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89, Yatang Industrial Zone, lincun, Tangxia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fast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89, Yatang Industrial Zone, lincun, Tangxia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FAST PRECISION HARDWAR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