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75617U - 一种开放式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放式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75617U
CN212975617U CN202020989436.9U CN202020989436U CN212975617U CN 212975617 U CN212975617 U CN 212975617U CN 202020989436 U CN202020989436 U CN 202020989436U CN 212975617 U CN212975617 U CN 212975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colloid
open
atomizing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894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晶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anuow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anuow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anuow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anuow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894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75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75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756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放式雾化器,包括:设置有容纳腔的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注液孔、以及设置在所述注液孔上的第一密封胶体和第二密封胶体;所述第一密封胶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贴合;所述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一侧的侧孔和安装在所述侧孔中的封闭片,所述封闭片插入在所述第一密封胶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之间,所述封闭片封闭所述容纳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所述开放式雾化器在封闭片插入所述侧孔中时,所述第一密封胶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相互贴靠,封闭片插入后,第一密封胶体与封闭片紧密贴合,有效保证封闭片对容纳腔的密封性,避免液体泄漏。

Description

一种开放式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放式雾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开放式电子雾化器是指可对雾化器进行多次注液,相比于封闭式雾化器,开放式雾化器具有使用效率高,避免资源浪费。然而开放式雾化器同时伴有漏液的风险,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如下方式对开放式雾化器进行密封:
1.采用分离式吸嘴堵塞,用塑胶吸嘴堵塞器具上的硅胶。该技术方案的成本高昂,且塑胶与硅胶之间的松紧度不好控制,过松则无法有效防止漏液,过紧则会出现塑胶无法安装至硅胶中封闭,或者塑胶无法取出,雾化器无法注液。
2.采用侧开孔用硅胶塞直接堵塞,该技术方案的封闭效果差,无法有效防止漏液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开放式雾化器的封闭效果差,液体容易从开放式雾化器中泄露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用封闭片从侧孔插入密封胶体式封闭的开放式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开放式雾化器,包括:设置有容纳腔的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注液孔、以及设置在所述注液孔上的第一密封胶体和第二密封胶体;所述第一密封胶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贴合;
所述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一侧的侧孔和安装在所述侧孔中的封闭片,所述封闭片插入在所述第一密封胶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之间,所述封闭片封闭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片未插入所述侧孔时,所述第一密封胶体下表面贴靠在所述第二密封胶体上表面,所述第二密封胶体上表面与所述侧孔的下沿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第一密封胶体设置有斜面,所述封闭片沿所述斜面插入至所述第一密封胶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胶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包括中心孔,所述注液孔通过所述中心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封闭片封闭所述中心孔而封闭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片包括插入部和手持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手持部相互垂直,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一密封胶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之间,所述手持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封闭片还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和所述插入部分别位于所述手持部两端;
所述本体包括位于所述本体两侧的凸起;所述弯曲部位于所述凸起下方并贴靠所述本体,所述手持部与所述凸起平齐。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包括:主壳体和安装在所述主壳体底部的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主壳体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注液孔设置在所述雾化装置上;
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所述注液孔外围的安装槽,所述第二密封胶体在外表面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雾化装置和所述主壳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主壳体包括: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内部的中心管、对称设置在所述中心管两侧的雾化孔;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管;
所述雾化管套装在所述中心管中,所述容纳腔内液体经所述雾化孔进入所述雾化管雾化,并由所述中心管移出所述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装置包括:进气口,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两侧并露出在所述本体底部表面的电触柱、以及与所述电触柱电连接的发热丝,所述发热丝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中;所述发热丝通过所述电触柱通电雾化液体。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壳体底部外侧的下壳体,所述雾化装置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主壳体之间,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主壳体卡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所述开放式雾化器在封闭片插入所述侧孔中时,所述第一密封胶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相互贴靠,封闭片插入后,第一密封胶体与封闭片紧密贴合,有效保证封闭片对容纳腔的密封性,避免液体泄漏;
所述封闭片在插入所述侧孔之前,所述第一密封胶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的贴合就具有密封性,封闭片插入第一密封胶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之间封闭注油孔,即可实现对容纳腔的封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部分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封闭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开放式雾化器,包括:设置有容纳腔10的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与所述容纳腔10连通的注液孔20、以及设置在所述注液孔20上的第一密封胶体41和第二密封胶体42;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贴合。
所述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一侧的侧孔11和安装在所述侧孔11中的封闭片43,所述封闭片43插入在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之间,所述封闭片43封闭所述容纳腔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开放式雾化器使用前,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在初始状态为一体结构。在所述开放式雾化器第一次使用时,将封闭片43插入所述侧孔11,刺穿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在所述封闭片43拔出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时,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紧密贴合,用户通过所述注液孔20向所述容纳腔10内注入液体。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相互贴合的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避免所述容纳腔10内的液体从所述注液孔20的侧壁漏出,通过所述注液孔20对所述容纳腔10灌注后,再将所述封闭片43经由所述侧孔11插入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之间,避免液体经由所述注液孔20漏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封闭片43为金属片。
请参考图3,所述开放式雾化器中密封胶体与所述侧孔11之间的结构关系为:
当所述封闭片43未插入所述侧孔11中时,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下表面贴靠在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上表面。防止所述容纳腔10内的液体漏出。
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上表面与所述侧孔11的下沿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设置有斜面,所述封闭片43沿所述斜面插入至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封闭片43插入所述侧孔11时,所述封闭片43贴靠在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的斜面上。继续向所述侧孔11内推入所述封闭片43,所述封闭片43前端沿所述斜面移动,所述封闭片43下表面贴靠在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的上表面,直至插入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中,若所述侧孔11下沿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的上表面,则所述封闭片43插入所述侧孔11中时,会抬高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的位置,致使第一密封胶体41与第二密封胶体42之间产生缝隙,进而造成漏液的问题。
因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与所述侧孔11下沿位于同一平面是保证所述封闭片43插入所述侧孔11中时,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的位置不发生改变。封闭片43拔出侧孔11后,第一密封胶体41和第二密封胶体42仍然保持表面贴合状态,避免液体从侧孔11漏出。
请参考图2和图3,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安装在所述容纳腔10和所述注液孔20的联通处,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均呈环状设置,因而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设置有中心孔44,所述注液孔20通过所述中心孔44与所述容纳腔10连通;所述封闭片43封闭所述中心孔44而封闭所述容纳腔10。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液体在灌注时出现漏液的情况,灌注装置的注液端通常采用椎状结构,即注液管的管径越靠近液体出口端越小,因而,在所述注液孔20与所述容纳腔10的联通处,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设置中心孔44,注液管插入注液孔20后,注液管的液体出口端穿过中心孔44进入所述容纳腔10中,中心孔44的孔壁贴靠在注液管上,避免在注液过程中液体漏出。
请参考图1和图4,由于所述开放式雾化器通过所述注液孔20进行注液,因而,所述封闭片43可从所述侧孔11中移出以打开所述容纳腔10,为便于所述封闭片43从所述侧孔11中拔出,所述封闭片43的结构为:
所述封闭片43包括插入部43a和手持部43b,所述插入部43a与所述手持部43b相互垂直,所述插入部43a插入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之间,所述手持部43b位于所述本体的一侧。握持手持部43b以达到插拔所述封闭片43的目的。
所述封闭片43还包括弯曲部43c,所述弯曲部43c和所述插入部43a分别位于所述手持部43b两端;所述本体包括位于所述本体两侧的凸起12;所述弯曲部43c位于所述凸起12下方并贴靠所述本体,所述手持部43b与所述凸起12平齐。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凸起12在所述开放式雾化器对外安装时,为所述开放式雾化器提供导向,避免所述开放式雾化器在对外安装时出现偏移的问题。
同时,为了避免所述手持部43b贴靠在所述本体上造成用户难以分离所述手持部43b与所述本体,所述封闭片43插拔不便的问题。所述手持部43b一端还设置有弯曲部43c,所述封闭片43插入所述侧孔11中后,所述弯曲部43c抵于所述本体,目的是使所述手持部43b与所述本体间隔,用户通过手持部43b与所述本体之间的间隔拉出手持部43b,实现拔出封闭片43的目的。所述手持部43b的与所述凸起12平齐,所述手持部43b与所述凸起12在对外安装时,一同为所述开放式雾化器提供安装导向,避免所述凸起12与所述手持部43b出现高度差,致使所述开放式雾化器对外安装时出现卡位的问题。
请参考图1至图3,所述本体的结构具体为:
所述本体包括:主壳体1和安装在所述主壳体1底部的雾化装置2;所述雾化装置2安装在所述主壳体1上,形成所述容纳腔10。其中所述注液孔20设置在所述雾化装置2上。
所述雾化装置2和所述主壳体1之间还设置有所述密封圈,以保证所述本体的密封性,避免液体从雾化装置2和主壳体1间渗漏出所述容纳腔10。
为了使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稳定地固定在所述注液孔20上,所述雾化装置2还包括:设置所述注液孔20外围的安装槽21,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在外表面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安装在所述安装槽21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具有弹性,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的宽度与所述安装槽21的宽度相同,这就使得所述凸环位置的宽度大于所述安装槽21,所述凸环增加所述安装槽21与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的摩擦力,避免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脱离所述注液孔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也设置有凸环,用于将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固定在所述容纳腔10中。
所述主壳体1包括:设置在所述主壳体1内部的中心管13、对称设置在所述中心管13两侧的雾化孔13a。所述雾化装置2包括雾化管22,所述雾化管22套装在所述中心管13中,所述容纳腔10内液体经所述雾化孔13a进入所述雾化管22雾化,并由所述中心管13移出所述本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管22和所述中心管13之间还设置有棉质层,棉质层用于控制液体进入所述雾化管22的体积,避免进入所述雾化管22内的液体过多,致使雾化不完全。当所述中心管13的顶端开口为负压时,所述容纳腔10内的液体依次经过所述雾化孔13a、所述棉质层进入所述雾化管22中进行雾化,再经由所述中心管13顶端开口流出。
具体的,所述雾化装置2包括:进气口23,设置在所述进气口23两侧并露出在所述本体底部表面的电触柱24、以及与所述电触柱24电连接的发热丝25,所述发热丝25设置在所述进气口23中;所述发热丝25通过所述电触柱24通电雾化液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23、所述雾化管22和所述中心管13连通,气体经由所述进气口23进入所述雾化管22,并携带雾化后的液体从所述中心管13顶端排出。所述雾化管22内设置有发热丝25,在发热丝25上缠绕棉体以对液体进行储存及加热,发热丝25经过电触柱24连接外部电源通电后,发热丝25将液体进行雾化。
所述本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壳体1底部外侧的下壳体3,所述雾化装置2固定在所述下壳体3与所述主壳体1之间,所述下壳体3与所述主壳体1卡合固定。下壳体3保证所述雾化装置2和所述主壳体1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所述开放式雾化器在封闭片43插入所述侧孔11中时,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相互贴靠,避免容纳腔10内液体从侧孔11漏出,即所述封闭片43在插入所述侧孔11之前,所述第一密封胶体41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42的贴合就具有密封性,无需考虑封闭片43与第一密封胶体41和第二密封胶体42之间安装的松紧度,安装难度小,适于所述开放式雾化器的工业化制作。封闭片43插入后,第一密封胶体41与封闭片43紧密贴合,有效保证封闭片41关闭注液孔20,将容纳腔10封闭,避免液体泄漏。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开放式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式雾化器包括:设置有容纳腔的本体、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注液孔、以及设置在所述注液孔上的第一密封胶体和第二密封胶体;所述第一密封胶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贴合;
所述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一侧的侧孔和安装在所述侧孔中的封闭片,所述封闭片插入在所述第一密封胶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之间,所述封闭片封闭所述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片未插入所述侧孔时,所述第一密封胶体下表面贴靠在所述第二密封胶体上表面,所述第二密封胶体上表面与所述侧孔的下沿位于同一平面;
所述第一密封胶体设置有斜面,所述封闭片沿所述斜面插入至所述第一密封胶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胶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包括中心孔,所述注液孔通过所述中心孔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封闭片封闭所述中心孔而封闭所述容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片包括插入部和手持部,所述插入部与所述手持部相互垂直,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第一密封胶体和所述第二密封胶体之间,所述手持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放式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片还包括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和所述插入部分别位于所述手持部两端;
所述本体包括位于所述本体两侧的凸起;所述弯曲部位于所述凸起下方并贴靠所述本体,所述手持部与所述凸起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主壳体和安装在所述主壳体底部的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主壳体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注液孔设置在所述雾化装置上;
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所述注液孔外围的安装槽,所述第二密封胶体在外表面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放式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雾化装置和所述主壳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放式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包括: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内部的中心管、对称设置在所述中心管两侧的雾化孔;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管;
所述雾化管套装在所述中心管中,所述容纳腔内液体经所述雾化孔进入所述雾化管雾化,并由所述中心管移出所述本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放式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进气口,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两侧并露出在所述本体底部表面的电触柱、以及与所述电触柱电连接的发热丝,所述发热丝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中;所述发热丝通过所述电触柱通电雾化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放式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壳体底部外侧的下壳体,所述雾化装置固定在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主壳体之间,所述下壳体与所述主壳体卡合固定。
CN202020989436.9U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开放式雾化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975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9436.9U CN212975617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开放式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89436.9U CN212975617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开放式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75617U true CN212975617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21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8943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975617U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开放式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756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911688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1128957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746945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EP4378332A1 (en) Atomizer and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CN212975617U (zh) 一种开放式雾化器
CN113693281A (zh) 气液隔离的电子雾化器
CN212260475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注液系统
WO2024012055A1 (zh) 一种双工位雾化装置
CN115191656A (zh) 防止运输漏液的雾化弹及雾化装置
CN215684877U (zh) 易注液的雾化器
CN215531655U (zh) 电子雾化器
CN214759135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4794537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WO2023283961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WO2022021138A1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WO2022040866A1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3491349A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注液系统、注液方法
CN219762478U (zh) 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8737242U (zh) 储液装置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06062137U (zh) 笔型防漏油电子雾化装置
CN216568319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主机
CN220211939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832815U (zh) 扁形雾化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扁形电子烟
CN219645054U (zh)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20343667U (zh) 雾化芯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