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68438U - 端子连料带结构及连接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端子连料带结构及连接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68438U
CN212968438U CN202021695522.5U CN202021695522U CN212968438U CN 212968438 U CN212968438 U CN 212968438U CN 202021695522 U CN202021695522 U CN 202021695522U CN 212968438 U CN212968438 U CN 212968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terminal group
positioning
connecting bel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9552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庆典
万伟
伍华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Connectek Kunsh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Connectek Kunsh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Connectek Kunshan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Connectek Kunshan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9552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68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68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68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连料带结构及连接器结构,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连接器结构包括端子连料带结构,端子连料带结构包括平板端子组和弹性端子组,所述平板端子组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料带和第二连料带,所述第一连料带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弹性端子组的一端连接有第三连料带,所述第三连料带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匹配的第二定位部,所述弹性端子组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于所述平板端子组顶部。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一套模具上实现绝缘本体的注塑,减少了加工工序,降低了加工成本。

Description

端子连料带结构及连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子连料带结构及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USB 3.1是最新的USB规范,与现有的USB技术相比,新USB技术使用一个更高效的数据编码系统,并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数据吞吐率(USB IF协会)。它完全向下兼容现有的USB连接器与线缆。连接器半成品结构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在弹性端子组和平板端子组上注塑绝缘体,从而便于后续连接器组装并满足连接器的功能需求。
目前,市面上的USB3.1连接器半成品结构的加工方法有以下三种:1)将平板端子组和弹性端子组分别注塑成半成品,组装时,再将两个半成品组装在一起,组装成为USB3.1规格的半成品;2)将平板端子组注塑成半成品,组装时,将弹性端子组插入半成品,再分别对平板端子组和弹性端子组进行折弯,最后组装成为USB3.1规格的半成品;3)将平板端子组注塑成半成品,组装时,将弹性端子组插入半成品,然后分别将弹性端子组和平板端子组进行折弯,组装成为USB3.1规格的半成品。但是现有的加工方式,使用模具多,制程工序多,加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端子连料带结构,能够便连接器的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接器结构,能够降低加工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端子连料带结构,包括平板端子组和弹性端子组,所述平板端子组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料带和第二连料带,所述第一连料带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弹性端子组的一端连接有第三连料带,所述第三连料带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匹配的第二定位部,所述弹性端子组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定位于所述平板端子组顶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中的一个为定位孔,另一个为定位柱,所述定位孔至少有两个,所述定位孔沿所述第一连料带或第三连料带的长度方向分布,每个所述定位孔内能够卡接一个所述定位柱。
可选地,所述定位柱为与所述第一连料带或所述第三连料带一体成型的环形柱。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料带和所述第二连料带之间设置有多组所述平板端子组,多组所述平板端子组沿所述第一连料带和所述第二连料带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弹性端子组有多组,多组所述弹性端子组沿所述第三连料带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组所述弹性端子组对应一组所述平板端子组。
一种连接器结构,包括上述的端子连料带结构,每组所述弹性端子组定位于一组所述平板端子组的顶部,每组所述弹性端子组和与该弹性端子组对应的所述平板端子组上包覆有一体成型的绝缘本体。
可选地,所述平板端子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平板端子,每个所述平板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触段、第一连接段和第一焊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相对所述第一接触段的一端呈折弯设置,所述第一焊接段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呈折弯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焊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料带,所述第一焊接段与所述第一连料带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断裂部,所述第一接触段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料带,所述第二连料带和所述第一接触段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断裂部。
可选地,所述弹性端子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弹性端子,每个所述弹性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接触段、第二连接段和第二焊接段,所述第二连接段相对所述第二接触段的一端呈折弯设置,所述第二焊接段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呈折弯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焊接段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料带,所述第二焊接段与所述第三连料带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断裂部。
可选地,所述绝缘本体包括:
舌板,所述第一接触段和所述第二接触段均固定于所述舌板,且所述第一接触段和所述第二接触段至少一部分露出所述舌板;及
座体,连接于所述舌板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固定于所述座体内,所述第一焊接段和所述第二焊接段露出所述座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包括平板端子组和弹性端子组,平板端子组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料带和第二连料带,第一连料带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弹性端子组的一端连接有第三连料带,第三连料带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部匹配的第二定位部,弹性端子组能够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定位于平板端子组顶部,弹性端子组和平板端子组分别冲压成型后,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将弹性端子组定位在平板端子组上,从而有利于将平板端子组和弹性端子组同时放在一套注塑模具上完成注塑;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包括上述的端子连料带结构,每组弹性端子组定位于一组平板端子组的顶部,每组弹性端子组和与该弹性端子组对应的平板端子组上包覆有一体成型的绝缘本体,通过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将弹性端子组定位在弹性端子组上,可以在一套模具上实现绝缘本体的注塑,减少了加工工序,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连接器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连料带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端子连料带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平板端子组、第一连料带和第二连料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平板端子组和第三连料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平板端子组;11、第一接触段;111、平板接触部;112、第一平直部;12、第一连接段;121、第一折弯部;122、第二折弯部;13、第一焊接段;2、第二连料带;3、弹性端子组;31、第二接触段;32、第二连接段;321、第三折弯部;322、第四折弯部;33、第二焊接段;4、绝缘本体;41、座体;42、舌板;5、第一连料带;51、第一定位部;6、第三连料带;61、第二定位部;7、第二断裂部;8、第一断裂部;9、第三断裂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1-6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结构,如图1至图6所示,连接器结构包括端子连料带结构,端子连料带结构包括平板端子组1和弹性端子组3。每组弹性端子组3定位于一组平板端子组1的顶部,每组弹性端子组3和与该弹性端子组3对应的平板端子组1上包覆有一体成型的绝缘本体4。
平板端子组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料带5和第二连料带2,第一连料带5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51。弹性端子组3的一端连接有第三连料带6,第三连料带6上设置有与第一定位部51匹配的第二定位部61,弹性端子组3能够通过第一定位部51和第二定位部61定位于平板端子组1顶部。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定位部51和第二定位部61将弹性端子组3定位在平板端子组1上,从而能够将平板端子组1和弹性端子组3同时放在一套注塑模具上完成绝缘本体4的注塑,减少了加工工序,降低了加工成本。
具体地,第一定位部51和第二定位部61中的一个为定位孔,另一个为定位柱。即第一定位部51为定位孔时,第二定位部61为定位柱。第一定位部51为定位柱时,第二定位部61为定位孔。定位孔至少有两个,定位孔沿第一连料带5或第三连料带6的长度方向分布,每个定位孔内能够卡接一个定位柱。将定位孔对应套设在定位柱上即可实现将弹性端子组3定位到平板端子组1上,通过定位孔和定位柱的设置能够快速将弹性端子组3定位在平板端子组1上,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如图1至图5所示,定位柱为与第一连料带5或第三连料带6一体成型的环形柱。即定位柱设置在第一连料带5上时,定位柱为与第一连料带5一体成型的环形柱。定位柱设置在第三连料带6上时,定位柱为与第三连料带6一体成型的环形柱。环形柱可以通过冲压第一连料带5或第三连料带6成型,便于加工。
可选地,第一连料带5和第二连料带2之间设置有多组平板端子组1,多组平板端子组1沿第一连料带5和第二连料带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弹性端子组3有多组,多组弹性端子组3沿第三连料带6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组弹性端子组3对应一组平板端子组1。可以一次实现多个平板端子组1和弹性端子组3的加工,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
如图3至图5所示,平板端子组1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平板端子,每个平板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触段11、第一连接段12和第一焊接段13,第一连接段12相对第一接触段11的一端呈折弯设置,第一焊接段13相对第一连接段12的另一端呈折弯设置。第一接触段11包括平板接触部111和连接于平板接触部111一端的第一平直部112,第一平直部112另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段12。第一连接段12包括第一折弯部121和第二折弯部122,第一折弯部12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平直部112,第一折弯部121相对第一平直部112呈折弯设置,第二折弯部122相对第一折弯部121呈折弯设置。第一焊接段13可以通过金属板件直接折弯成型,每组平板端子组1的平板端子的脚位能够对齐有利于封装。
为了便于后续第一连料带5、第二连料带2和平板端子组1的分离,第一焊接段13连接于第一连料带5,第一焊接段13与第一连料带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断裂部8,第一接触段11连接于第二连料带2,第二连料带2和第一接触段1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断裂部7。第一焊接段13和第一连料带5连接处的缩口形成第一断裂部8。第一接触段11和第二连料带2连接处的缩口形成第二断裂部7。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弹性端子组3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弹性端子,每个弹性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接触段31、第二连接段32和第二焊接段33,第二连接段32相对第二接触段31的一端呈折弯设置,第二焊接段33相对第二连接段32的另一端呈折弯设置。具体地,第二接触段31包括弹性接触部和连接于弹性接触部一端的第二平直部,第二平直部另一端连接于第二连接段32。第二连接段32包括第三折弯部321和第四折弯部322,第三折弯部321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平直部,第三折弯部321相对第二平直部呈折弯设置,第四折弯部322相对第三折弯部321呈折弯设置。第二焊接段33可以通过金属板件直接折弯成型,每组弹性端子组3的弹性端子的脚位能够对齐有利于封装。
为了便于后续第三连料带6和弹性端子组3的分离,第二焊接段33连接于第三连料带6,第二焊接段33与第三连料带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断裂部9。
如图1和图2所示,绝缘本体4包括舌板42和座体41,第一接触段11和第二接触段31均固定于舌板42,且第一接触段11和第二接触段31至少一部分露出舌板42。座体41连接于舌板42的一端,第一连接段12和第二连接段32固定于座体41内,第一焊接段13和第二焊接段33露出座体41。
加工时,先将弹性端子组3和平板端子组1分别冲压成型,将平板端子组1放入注塑模具定位后,再将弹性端子组3放入平板端子组1顶部,并通过第一定位部51和第二定位部61定位,弹性端子组3定位完成后,在平板端子组1和弹性端子组3上注塑成型绝缘本体4,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结构减少了加工工序,降低了加工成本。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端子连料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平板端子组(1),所述平板端子组(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料带(5)和第二连料带(2),所述第一连料带(5)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51);及
弹性端子组(3),所述弹性端子组(3)的一端连接有第三连料带(6),所述第三连料带(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51)匹配的第二定位部(61),所述弹性端子组(3)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部(5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61)定位于所述平板端子组(1)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连料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51)和所述第二定位部(61)中的一个为定位孔,另一个为定位柱;所述定位孔至少有两个,所述定位孔沿所述第一连料带(5)或第三连料带(6)的长度方向分布,每个所述定位孔内能够卡接一个所述定位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连料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为与所述第一连料带(5)或所述第三连料带(6)一体成型的环形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连料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料带(5)和所述第二连料带(2)之间设置有多组所述平板端子组(1),多组所述平板端子组(1)沿所述第一连料带(5)和所述第二连料带(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弹性端子组(3)有多组,多组所述弹性端子组(3)沿所述第三连料带(6)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每组所述弹性端子组(3)对应一组所述平板端子组(1)。
5.一种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端子连料带结构,每组所述弹性端子组(3)定位于一组所述平板端子组(1)的顶部,每组所述弹性端子组(3)和与该弹性端子组(3)对应的所述平板端子组(1)上包覆有一体成型的绝缘本体(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端子组(1)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平板端子,每个所述平板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接触段(11)、第一连接段(12)和第一焊接段(13),所述第一连接段(12)相对所述第一接触段(11)的一端呈折弯设置,所述第一焊接段(13)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段(12)的另一端呈折弯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段(13)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料带(5),所述第一焊接段(13)与所述第一连料带(5)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断裂部(8),所述第一接触段(11)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料带(2),所述第二连料带(2)和所述第一接触段(1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断裂部(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组(3)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弹性端子,每个所述弹性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接触段(31)、第二连接段(32)和第二焊接段(33),所述第二连接段(32)相对所述第二接触段(31)的一端呈折弯设置,所述第二焊接段(33)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段(32)的另一端呈折弯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焊接段(33)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料带(6),所述第二焊接段(33)与所述第三连料带(6)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断裂部(9)。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4)包括:
舌板(42),所述第一接触段(11)和所述第二接触段(31)均固定于所述舌板(42),且所述第一接触段(11)和所述第二接触段(31)至少一部分露出所述舌板(42);及
座体(41),连接于所述舌板(42)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段(12)和所述第二连接段(32)固定于所述座体(41)内,所述第一焊接段(13)和所述第二焊接段(33)露出所述座体(41)。
CN202021695522.5U 2020-08-14 2020-08-14 端子连料带结构及连接器结构 Active CN212968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5522.5U CN212968438U (zh) 2020-08-14 2020-08-14 端子连料带结构及连接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95522.5U CN212968438U (zh) 2020-08-14 2020-08-14 端子连料带结构及连接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68438U true CN212968438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52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95522.5U Active CN212968438U (zh) 2020-08-14 2020-08-14 端子连料带结构及连接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684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1541A (zh) * 2021-05-31 2021-08-10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1541A (zh) * 2021-05-31 2021-08-10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CN113241541B (zh) * 2021-05-31 2023-01-10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12968A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2968438U (zh) 端子连料带结构及连接器结构
CN215299698U (zh) 一种新型屏蔽结构及连接器
CN111342275B (zh) 防水型大电流Type-C插座连接器及其生产工艺
CN2562412Y (zh) 电池连接器
CN111129807B (zh) 电连接器
CN213425281U (zh) 一种新型注塑冲压结构的板对板连接组件
CN109244710B (zh) 电池连接器
CN108258549B (zh) 一种公母端相同的自插连接器
CN211404849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公端结构
CN212968189U (zh) 一种连接器结构及防溃pin连接器
CN217087109U (zh) 一种type-c产品主体成型模具定位结构
CN220830124U (zh) 一种端子结构、端子胶芯结构及连接器
CN202940354U (zh) 注塑成型的sata插头连接器
CN202906011U (zh) 同轴连接器
CN216818711U (zh) Molding式USB 3.0连接器
CN220560155U (zh) 一种金属折弯塑形模具
CN216214240U (zh) 一种改善模内包胶的铜螺母连接结构
CN219086292U (zh) 一种双排夹板型态usb type-c连接器
CN204706663U (zh) 端子模组和连接器
CN216598365U (zh) Usb连接器的连接端子结构
CN114142323B (zh) 卧式连接器成形方法
CN220510296U (zh) 一种具有自定位功能的接线端子
CN210167539U (zh) 一种USB Type-C插头端子结构
CN201355678Y (zh) 电源插座及其金属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