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59979U -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59979U
CN212959979U CN202021484146.5U CN202021484146U CN212959979U CN 212959979 U CN212959979 U CN 212959979U CN 202021484146 U CN202021484146 U CN 202021484146U CN 212959979 U CN212959979 U CN 2129599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ece
valve
water passing
wat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841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傅钦池
邓小清
刘启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841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599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599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599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其中按压阀包括阀壳、第一封堵件、导杆和第一弹性件,阀壳设有至少一进水口和至少一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形成过水面,第一封堵件与阀壳配合形成第一水压腔,并通过抵接或远离过水面一切断或打开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连通,导杆沿阀壳轴向往复运动,并用于推动第一封堵件远离过水面,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作用于第一封堵件和阀壳,并用于推动第一封堵件抵接过水面,第一水压腔与进水口保持连通以使第一水压腔内外的水压保持一致。采用上述结构的按压阀及出水龙头,可以通过控制导杆轴向移动来控制出水,并且过水面积恒定,按压力度适宜,在低流量下也可正常出水。

Description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的按压阀通常具有启闭出水、切换出水等控制龙头或花洒出水状态的功能,其内部一般采用圆珠笔结构(棘轮配合结构)来实现按压件的限位,同时设置一根运动杆件,这一运动杆件受到圆珠笔结构的驱动在其轴向上往复运动,此外还设置有先导结构,利用膜片上的先导孔将进水引入水压腔中,进而通过运动杆件调整膜片两侧的水压,驱使膜片移动,达到控制阀芯出水的目的。这种结构的按压阀在进水压力高时需要用较大的按压力进行按压操作,同时膜片也容易因为水压过高翻脱漏水,而在水压较低时,水压无法撑开水压腔中的弹簧,会造成出水流量过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其中按压阀能够通过按压操作控制阀芯出水,并且按压力度合适,出水流量不会受到水压影响。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按压阀,包括阀壳,所述阀壳设有至少一进水口和至少一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形成过水面,还包括:
第一封堵件,其与阀壳配合形成第一水压腔,并通过抵接或远离所述过水面以切断或打开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连通;
导杆,其沿阀壳轴向往复运动,并用于推动第一封堵件远离过水面;
第一弹性件,其两端分别作用于第一封堵件和阀壳,并用于推动第一封堵件抵接过水面;
所述的第一水压腔与进水口保持连通以使第一水压腔内外的水压保持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水口沿阀壳轴向分别形成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并分别与进水口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面和第二过水面;所述的第一封堵件与所述的第一过水面配合以启闭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的连通;
此外,还包括:
第二封堵件,其与阀壳配合形成第二水压腔,并通过抵接或远离第二过水面以切断或打开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的连通;
第二弹性件,其两端分别作用于第二封堵件和阀壳,并用于推动第二封堵件抵接第二过水面;
所述的导杆用于在解除对第一封堵件的作用后推动第二封堵件远离第二过水面;
所述的第二水压腔与进水口保持连通以使第二水压腔内外的水压保持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杆贯穿第一封堵件,且其周缘向外延伸在第一封堵件的一侧形成拉升部;所述的拉升部在导杆朝向远离第二封堵件的方向运动过程中抵接第一封堵件并推动第一封堵件远离第一过水面;所述的导杆位于第二封堵件的一侧,其一端形成抵接部;所述的抵接部在导杆朝向第二封堵件的方向运动过程中抵接第二封堵件并推动第二封堵件远离第二过水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封堵件设有第一通孔以及第一过水槽;所述的第一通孔轴向与阀壳轴向一致,并用于供导杆穿过,且其内壁与导杆外壁之间形成连通进水口与第一水压腔的过水间隙;所述的第一过水槽设于第一封堵件朝向所述拉升部的一侧,其用于在所述拉升部抵接第一封堵件时保持所述的进水口与所述的过水间隙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封堵件设有第二通孔以及第二过水槽;所述的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的进水口与第二水压腔;所述的第二过水槽设于第二封堵件朝向所述抵接部的一侧,其用于在所述抵接部抵接第二封堵件时保持所述的进水口与所述的第二通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均包括垫片与过水密封件;所述的垫片用于供导杆和第一弹性件或第二弹性件施力,并设有所述的第一通孔、第一过水槽或第二通孔、第二过水槽;所述的过水密封件用于在抵接所述的第一过水面或第二过水面时切断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的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承压件和第二承压件;所述的第一承压件装设于所述的第一封堵件并位于第一水压腔内,其承压面积大于第一封堵件在第一水压腔外的承压面积;所述的第二承压件装设于所述的第二封堵件并位于第二水压腔内,其承压面积大于第二封堵件在第二水压腔外的承压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的阀壳包括阀座、内壳与底座;
所述的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一过水面和第二过水面均设于所述的阀座,其形成连通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的过水腔;
所述的内壳固接于阀座,并用于与所述的第一封堵件配合形成第一水压腔;所述的第一弹性件一端抵接于内壳,另一端抵接于第一封堵件的垫片;
所述的底座固接于阀座,并用于与所述的第二封堵件配合形成第二水压腔;所述的第二弹性件一端抵接于底座,另一端抵接于第二封堵件的垫片。
进一步的,还包括棘轮运动组件;
所述的阀座还包括上盖,其固接于阀座;所述的棘轮运动组件装设于上盖,并与上盖配合形成棘轮运动结构;
所述的导杆一端装设于棘轮运动组件的输出端,以通过按压棘轮运动组件的输入端在推动第一封堵件或推动第二封堵件的状态之间切换。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出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所述的龙头本体接入外部供水并设有至多两个出水管路,所述的龙头本体内装设有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按压阀,所述的按压阀的进水口接入外部供水,其出水口与所述的出水管路一一对应的密封连通。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设置第一封堵件、导杆和第一弹性件,第一封堵件可以与阀壳配合形成第一水压腔,并且第一水压腔与进水口保持连通,从而使第一水压腔内外的水压保持一致,这样在按压导杆运动的时候不会受到水压的抵压作用导致按压费力,同时导杆通过推动第一封堵件远离过水面来打开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连通,保证了第一封堵件在低水压情况下也可以正常实现开启过水,避免出现低水压下流量过低的问题,在打开过水之后,若需要关闭过水,则可通过第一弹性件推动第一封堵件抵接过水面实现,此时导杆不对第一封堵件产生作用,第一弹性件对第一封堵件施力,并且由于第一封堵件两侧处于静压,因此第一弹性件可以轻松地将第一封堵件推动;该按压阀可以通过控制导杆轴向移动来控制出水,并且过水面积恒定,按压力度适宜,在低流量下也可正常出水。
2、为实现切换出水功能,将出水口分为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并且设置第二封堵件与第二弹性件,与第一封堵件和第一弹性件类似,第二封堵件与阀壳形成第二水压腔,同时通过导杆的推动作用实现远离第二过水面的效果;并且,在导杆推动第一封堵件时,第二封堵件不受导杆推动作用,会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抵接第二过水面从而实现第二出水口停止出水的效果,而在导杆推动第二封堵件时,第一封堵件不受导杆推动作用,会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抵接第一过水面从而实现第一出水口停止出水的效果;通过导杆的往复运动,以及对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的切换推动,实现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的切换出水。
3、第一封堵件在阀壳轴向上位于第二封堵件的前方,因此导杆需要穿过第一封堵件,在导杆上设置拉升部,使导杆在朝向远离第二封堵件的方向的运动过程中,拉升部可以抵接到第一封堵件上,从而使第一封堵件远离第一过水面,而导杆的一个端部形成抵接部,使导杆在朝向第二封堵件运动的过程中,抵接部可以抵接到第二封堵件上,从而使第二封堵件远离第二过水面。
4、第一封堵件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于供导杆贯穿,并且第一通孔与导杆之间还形成过水间隙,从而可以使第一水压腔内外的水压保持一致,同时为了避免导杆上形成的拉升部在抵接第一封堵件时将第一通孔堵住,在第一通孔的周边位置处设置第一过水槽,第一过水槽使导杆的拉升部无法完全封闭住过水间隙,从而使第一水压腔与进水口保持连通。
5、第二封堵件与第一封堵件类似,也设置有第二通孔,但其主要作用在于令第二水压腔内外的水压可以保持一致,为了避免导杆一端的抵接部在抵接第二封堵件时将第二通孔堵住,在第二通孔的周边位置也设置有第二过水槽,第二过水槽使导杆的抵接部无法完全封闭住第二通孔,从而使第二水压腔与进水口保持连通。
6、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均包括垫片和过水密封件,垫片可采用较硬的材质制作,从而使其可以较好地供导杆和第一弹性件或第二弹性件施力,而过水密封件可采用较软的材质制作,从而使其在抵接到第一过水面或第二过水面时可以保持较好的密封效果。
7、设置第一承压件和第二承压件,分别装设在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上,并分别位于第一水压腔内和第二水压腔内,并且第一承压件和第二承压件的承压面积大于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在水压腔外的承压面积,可以使水压腔两侧处于静压状态时,封堵件在水压腔内所受到的力要比水压腔外所受到的力更大,从而在导杆不对封堵件产生作用时,在弹性件的配合下保证封堵件可以有效地封堵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连通。
8、阀壳包括阀座、内壳与底座,进水口、出水口、过水面设置在阀座上,并且还形成连通进水口与两个出水口的过水腔,过水腔还与两个水压腔连通,内壳用于跟第一封堵件配合形成第一水压腔,底座用于跟第二封堵件配合形成第二水压腔。
9、设置棘轮运动组件,并使导杆固接在棘轮运动组件的输出端上,通过按压棘轮运动组件的输入端,可以使导杆在阀壳轴向上的一定范围内进行往复的运动,从而使导杆在推动第一封堵件或推动第二封堵件的状态之间切换。
10、还提供一种出水龙头,龙头本体内设置有上述的按压阀,按压阀的进水口接入外部进水,出水口与龙头本体的出水管路一一对应的密封连通,可以实现启闭出水或切换出水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按压阀的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的按压阀在上出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按压阀在下出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第二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第一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阀座;11、上盖;12、过水腔;13、进水口;14、第二出水口;15、第一出水口;20、第二水压腔;21、底座;22、第二弹性件;23、第二过水密封件;24、第二垫片;241、第二过水槽;242、第二通孔;25、第二承压件;26、底座垫块;27、底座密封圈;30、第一水压腔;31、内壳;32、第一弹性件;33、第一过水密封件;34、第一垫片;341、第一过水槽;342、第一通孔;35、内壳顶盖;36、内壳密封圈;37、顶盖密封圈;38、第一承压件;40、导杆;51、棘齿按压杆;52、动棘轮;53、棘轮弹簧;54、棘轮内套;55、内套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按压阀的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其主要包括:阀壳、第一封堵件、导杆40、第一弹性件32、第二封堵件、第二弹性件22、第一承压件38、第二承压件25以及棘轮运动组件。
其中,阀壳包括阀座10、内壳31、底座21和上盖11,第一封堵件包括第一垫片34和第一过水密封件33,第二封堵件包括第二垫片24和第二过水密封件23,棘轮运动组件包括棘齿按压杆51、动棘轮52、棘轮弹簧53、棘轮内套54和内套弹簧55。
阀壳设有至少一进水口13和至少一出水口,进水口13与出水口之间形成过水面。
在本实施例中,按压阀具有切换分水的作用,因此,阀壳上设有进水口13以及第一出水口15、第二出水口14,进水口13分别与第一出水口15和第二出水口14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面和第二过水面。当然,若按压阀仅需要具备启闭出水的作用,那么阀壳只需要具备一个进水口13以及一个出水口即可。本实施例以按压阀具有两个出水口进行叙述,只具备一个出水口的情况只需要将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出水结构去除即可。
其中,进水口13、第一出水口15、第二出水口14、第一过水面和第二过水面均设于阀座10,阀座10还形成连通进水口13与第一出水口15、第二出水口14的过水腔12,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阀座10为一个大致呈圆柱形状的上下通透的筒体,在其中部位置、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分别沿周向开有多个通孔,这些通孔分别形成进水口13、第一出水口15和第二出水口14,并且,在阀座10的内部,形成了上下贯通的过水腔12,使由进水口13进入的水可以通过过水腔12从第一出水口15或第二出水口14流出。在阀座10的内部形成了横截面为环形的过水腔壁,并且过水腔壁的上端与下端分别到达了第一出水口15和第二出水口14所处的位置,此时,过水腔壁的上端与下端即形成了上述的第一过水面和第二过水面,只需要将第一过水面或第二过水面封堵,即可切断进水口13与第一出水口15或第二出水口14的连通。
内壳31固接于阀座10,并用于与第一封堵件配合形成第一水压腔30,第一弹性件32一端抵接于内壳31;内壳31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内壳31位于阀壳的阀座10和上盖11之间,并通过上下抵接形成限位从而相对阀座10固定。内壳31的内部形成一个内腔,这一内腔用于以由下至上(以图2的方向为准,下同)依次地装设第一封堵件、第一弹性件32、内壳密封圈36、第一承压件38、内壳顶盖35和顶盖密封圈37,并用于形成第一水压腔30,其上端面具有一个供导杆40贯穿的通孔,其下端面敞开用于供第一封堵件向下运动至抵接第一过水面的位置,其整体在竖直方向的截面上由上至下地形成两个直径依次扩大的台阶面,并在顶部内侧形成一个上底面。
在上方的台阶面上,装设有内壳顶盖35。内壳顶盖35主要用于实现顶盖密封圈37和第一弹性件32的装配,具体的,其下部形成一个供第一弹性件32套设的圆柱形结构以及一个供第一弹性件32端部抵接的抵接面,第一弹性件32通过该种方式抵接到内壳31;内壳顶盖35顶部与内壳31的上底面之间形成一个用于装配顶盖密封圈37的空间,并且通过第一弹性件32的作用力抵接顶盖密封圈37使其保持密封。顶盖密封圈37用于使导杆40与内壳31保持密封,其具体为一个V型密封圈,倒置地装设在内壳31与内壳顶盖35之间,避免第一水压腔30内的水流出。
底座21固接于阀座10,并用于与第二封堵件配合形成第二水压腔20,第二弹性件22一端抵接于底座21;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直接与阀座10通过螺接或卡接等方式实现固接,其内部形成一个内腔,这一内腔用于以由上至下依次地装设第二封堵件、第二弹性件22、底座密封圈27、第二承压件25,并用于形成第二水压腔20;其上端面敞开,下端面封闭,并在内侧的底部位置上形成向上凸起的圆柱形结构,用来供第二弹性件22套设,第二弹性件22的端部抵接在底座21的内侧底壁上。此外,在底座21的底部外侧还设置有底座垫块26,其嵌入至底座21上,便于按压阀与外部结构配合。
上盖11固接于阀座10,并装设有棘轮运动组件,并与其共同配合形成棘轮运动结构;导杆40的一端装设于棘轮运动组件的输出端,以通过按压棘轮运动组件的输入端在不同的位置之间切换。上盖11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部位置形成一个台阶面,用来抵接内壳31,其上部空腔用于装设棘轮运动组件,且其上部的内侧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棘齿结构,用来供棘轮运动组件的动棘轮52停靠。
棘轮运动组件即常规的圆珠笔结构组件,其与上盖11的内壁配合,可通过按压实现输出端位置的改变,并可使其输出端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可以停靠;其具体包括有棘齿按压杆51、动棘轮52、棘轮弹簧53、棘轮内套54和内套弹簧55,如图1和图2所示,棘齿按压杆51的下部设有用于与动棘轮52配合的棘齿结构,在动棘轮52的两个不同长度的径向上沿周向设置有不同的棘齿结构,其内侧的棘齿结构用于与棘齿按压杆51上的棘齿结构配合,其外侧的棘齿结构用于与上盖11内壁上的棘齿结构配合。动棘轮52的上部插设在棘齿按压杆51的内部,并且棘齿按压杆51在中部形成一个向下延伸凸出的柱状结构,且该柱状结构的下端向外延伸形成凸缘,在动棘轮52的上方内侧形成与该凸缘配合的抵接面,从而使棘齿按压杆51在向上运动的时候可以带动动棘轮52上移。
在动棘轮52的内部设置有棘轮弹簧53和棘轮内套54,棘轮弹簧53位于棘齿按压杆51与导杆40的上端之间,棘轮内套54形成棘轮运动组件的输出端,并用于装设导杆40。具体的,棘齿按压杆51内部具有一个供棘轮弹簧53插设的圆筒形沉孔,棘轮弹簧53的另一端穿过棘轮内套54上方的通孔之后伸入至棘轮内套54内腔,并套接于导杆40,并且抵接在导杆40位于棘轮内套54内腔的一圈向外延伸的凸缘之上,按压棘齿按压杆51时,会通过棘轮弹簧53推动导杆40以一个较为舒缓地速度下移,并且可以提供减震效果,提高导杆40使用寿命。
棘轮内套54的上端与动棘轮52抵接,动棘轮52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会推动棘轮内套54下移,棘轮内套54的内部形成一个与导杆40位于棘轮内套54内腔的凸缘配合的台阶面,导杆40在棘轮弹簧53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该凸缘会抵接该台阶面,从而推动棘轮内套54向下运动。并且,棘轮内套54的侧壁上设置有缺口,该缺口的形状与导杆40的截面形状适配,导杆40可以从该缺口进入到棘轮内套54之内。棘轮内套54的下部形成供内套弹簧55套设的凸柱,并且具有一个供内套弹簧55端部抵接的抵接面,内套弹簧55的下端套设并抵接在内壳31的顶部外侧,可以将棘轮内套54向上推动,从而通过棘轮内套54推动导杆40向上运动。
当导杆40处于图2的位置时,棘轮运动组件的输出端处于上侧位置,此时按下棘齿按压件51,通过棘轮弹簧53推动导杆40下移,并且棘齿按压件51同时推动动棘轮52旋转及下移,并推动棘轮内套54下移,之后动棘轮52与上盖11内壁上的一个位于下侧位置的停靠位抵接,从而使动棘轮52的位置固定,此时导杆40到达图3的位置,之后再次按压棘齿按压件51,动棘轮52继续旋转,内套弹簧55通过推动棘轮内套54进而推动动棘轮52上移,之后动机论52与上盖11内壁上的一个位于上侧位置的停靠位抵接,导杆40在棘轮内套54的推动下也向上移动,重新到达如图2所示的位置。
第一封堵件与阀壳配合形成第一水压腔30,并通过抵接或远离第一过水面以切断或打开进水口13与第一出水口15的连通,第一弹性件32两端分别作用于第一封堵件和阀壳,并用于推动第一封堵件抵接第一过水面,第一水压腔30与进水口13保持连通以使第一水压腔30内外的水压保持一致。
第二封堵件与阀壳配合形成第二水压腔20,并通过抵接或远离第二过水面以切断或打开进水口13与第二出水口14的连通,第二弹性件22两端分别作用于第二封堵件和阀壳,并用于推动第二封堵件抵接第二过水面,第二水压腔20与进水口13保持连通以使第二水压腔20内外的水压保持一致。
导杆40沿阀壳轴向往复运动,并用于推动第一封堵件远离第一过水面,同时也用于在解除对第一封堵件的作用后推动第二封堵件远离第二过水面。
其中,导杆40贯穿第一封堵件,且其周缘向外延伸在第一封堵件的一侧形成拉升部,拉升部在导杆40朝向远离第二封堵件的方向运动过程中抵接第一封堵件并推动第一封堵件远离第一过水面,并且,导杆40位于第二封堵件的一侧,其一端形成抵接部,抵接部在导杆40朝向第二封堵件的方向运动过程中抵接第二封堵件并推动第二封堵件远离第二过水面。
第一封堵件设有第一通孔342和第一过水槽341,第一通孔342轴向与阀壳轴向一致,并用于供导杆40穿过,且其内壁与导杆40外壁之间形成连通进水口13与第一水压腔30的过水间隙,第一过水槽341设于第一封堵件朝向拉升部的一侧,其用于在拉升部抵接第一封堵件时保持进水口13与过水间隙连通。
第二封堵件设有第二通孔242以及第二过水槽241,第二通孔242连通进水口13与第二水压腔20,第二过水槽241设于第二封堵件朝向抵接部的一侧,其用于在抵接部抵接第二封堵件时保持进水口13与第二通孔242连通。
具体而言,导杆40为一个长条形的杆件,其依次贯穿内壳31、顶盖密封圈37、内壳顶盖35以及第一封堵件后进入到阀座10的过水腔12之中,在其处于过水腔12的部分靠上的位置,亦即卡进第一封堵件的位置,其周缘向外延伸形成一圈凸缘,该凸缘即为上述的拉升部,拉升部可以随着导杆40的上升抵接到第一封堵件上,从而带动第一封堵件上移。在导杆40的下端部形成上述的抵接部,抵接部可以在导杆40下移的时候抵接到第二封堵件上,从而带动第二封堵件下移。
第一封堵件包括第一垫片34和第一过水密封件33,二者均装设在内壳31之内,第一垫片34用于供导杆40和第一弹性件32施力,并设有第一通孔342和第一过水槽341,第一过水密封件33用于在抵接第一过水面时切断进水口13与第一出水口15的连通。
其中,第一垫片34的最大外径与内壳31的内径适配,使第一垫片34可以在内壳31内滑动。第一垫片34的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其底部形成一个安装腔,用于卡接安装第一过水密封件33,在底部中间位置形成一个凸柱,该凸柱的底面用于供导杆40的拉升部抵接,在该凸柱中间位置形成有贯通第一垫片34两侧的第一通孔342,导杆40穿过第一通孔342,并且第一通孔342的内径大于导杆40在此处的外径,更确切地说,第一通孔342与导杆40配合形成的过水间隙具有较大的尺寸,可以使水流轻松地进入到第一水压腔30之中,而不会出现第一水压腔30内的水流出之后无法及时补足的情况,这是该过水间隙与普通的先导孔的区别所在。此外,在该凸柱与该第一通孔342相接的部分,还设置有第一过水槽341,第一过水槽341可以视为一个长形的槽状结构设置在第一垫片34上,且其长度满足,在导杆40的拉升部抵接到第一垫片34上时,仍可露出一部分第一过水槽341,从而使过水间隙始终保持与进水口13的连通,也就可以使第一水压腔30内部的水压与过水腔12的水压保持一致。
第一过水密封件33卡接在第一垫片34朝向过水腔12的一侧,其中部具有一个通孔,用于供第一垫片34中部的凸柱插入,并且也可以用来限制第一过水密封件33移动;其由软质材料如橡胶制成,其可以很好地与第一过水面进行抵接并保持密封效果,从而实现稳定的第一出水口15出水关闭的效果。
内壳密封圈36套设在第一垫片34朝向第一水压腔30的一侧,其具体为一个Y型密封圈,用来在第一垫片34移动的时候保持密封。
第二封堵件的结构与第一封堵件类似,其包括第二垫片24和第二过水密封件23,二者均装设在底座21之内,第二垫片24用于供导杆40和第二弹性件22施力,并设有第二通孔242和第二过水槽241,第二过水密封件23用于在抵接第二过水面使切断进水口13与第二出水口14的连通。
其中,第二垫片24的最大外径与底座21的内径适配,使第二垫片24可以在底座21内滑动。第二垫片24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其顶部形成一个安装腔,用于卡接安装第二过水密封件23,在顶部中间位置形成一个凸柱,该凸柱的顶面用于供导杆40的抵接部抵接,在该凸柱中间位置形成由贯穿第二垫片24两侧的第二通孔242,并且在第二通孔242之上设置有第二过水槽241,第二过水槽241与第二通孔242连通,并且第二过水槽241的长度满足在导杆40的抵接部抵接到第二垫片24上时,仍可露出一部分第二过水槽241,从而使第二水压腔20的内部的水压与过水腔12内的水压保持一致。
第二过水密封件23卡接在第二垫片24朝向过水腔12的一侧,其中部具有一个通孔,用于供第二垫片24中部的凸柱插入,并且也可以用来限制第二过水密封件23移动;其由软质材料如橡胶制成,其可以很好地与第二过水面进行抵接并保持密封效果,从而实现稳定的第二出水口14出水关闭的效果。
底座密封圈27套设在第二垫片24朝向第二水压腔20的一侧,其具体为一个Y型密封圈,用来在第二垫片24移动的时候保持密封。
此外,第一承压件38装设于第一封堵件并位于第一水压腔30内,其承压面积大于第一封堵件在第一水压腔30外的承压面积,第二承压件25装设于第二封堵件并位于第二水压腔20内,其承压面积大于第二封堵件在第二水压腔20外的承压面积。
具体而言,第一承压件38和第二承压件25都可视为端盖,二者分别套设在第一垫片34和第二垫片24上,并且封盖住了内壳密封圈38和底座密封圈27。在第一水压腔30和第二水压腔20内,第一承压件38和第二承压件25的承压面积大致相当于其各自的上端面的面积,而在过水腔12中,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的承压面积由过水腔12内壁所形成的圆形的面积所限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压件38、第二承压件25的承压面积均大于上述的圆形的面积,同时,由于第一水压腔30和第二水压腔20始终与过水腔12保持连通,三者之间处于静压状态,因此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当失去了导杆40的推动作用后,就会在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22以及水压的作用下朝向第一过水面和第二过水面的位置运动,并且保持较好的密封关水状态。
使用时,按压棘齿按压杆51,导杆40向下运动,若以图2为起始状态,则导杆40会运动至如图3所示的状态,此时导杆40抵接到第二垫片24上,第二封堵件下移,第二出水口14开始接通进水口13,同时第一封堵件开始下移,直至第二出水口14全开,而第一出水口15完全关闭;之后,再次按压棘齿按压杆51,导杆40开始向上运动,并由图3的状态切换至图2的状态,此时导杆40会推动第一封堵件上移,第一出水口15开始接通进水口13,同时第二封堵件开始上移,直至第二出水口14完全关闭,同时第一出水口15完全打开。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出水龙头,该出水龙头包括有龙头本体,在龙头本体中接入了外部供水并设有至多两个出水管路,同时在龙头本体内部装设有如上所述的一种按压阀,按压阀的进水口13接入外部供水,其出水口与出水管路一一对应的密封连通。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龙头本体具有两个出水管路,同时按压阀也设有两个出水口(即第一出水口15和第二出水口14),当按压阀装设在龙头本体之内的时候,其进水口13接入到外部的供水管路之中,同时第一出水口15和第二出水口14也分别密封连通至龙头本体内的两个出水管路上,从而可以通过按压阀实现出水龙头的切换出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通过导杆40对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的推动,以及第一弹性件32和第二弹性件22对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的反向推动,实现第一出水口15、第二出水口14与进水口13的切换连通,使按压阀的过水面积恒定,按压力度适宜,在低流量下也可正常出水。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按压阀,包括阀壳,所述阀壳设有至少一进水口和至少一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形成过水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封堵件,其与阀壳配合形成第一水压腔,并通过抵接或远离过水面以切断或打开进水口与出水口的连通;
导杆,其沿阀壳轴向往复运动,并用于推动第一封堵件远离过水面;
第一弹性件,其两端分别作用于第一封堵件和阀壳,并用于推动第一封堵件抵接过水面;
所述的第一水压腔与进水口保持连通以使第一水压腔内外的水压保持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出水口沿阀壳轴向分别形成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并分别与进水口之间形成第一过水面和第二过水面;所述的第一封堵件与所述的第一过水面配合以启闭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的连通;
此外,还包括:
第二封堵件,其与阀壳配合形成第二水压腔,并通过抵接或远离第二过水面以切断或打开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的连通;
第二弹性件,其两端分别作用于第二封堵件和阀壳,并用于推动第二封堵件抵接第二过水面;
所述的导杆用于在解除对第一封堵件的作用后推动第二封堵件远离第二过水面;
所述的第二水压腔与进水口保持连通以使第二水压腔内外的水压保持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杆贯穿第一封堵件,且其周缘向外延伸在第一封堵件的一侧形成拉升部;所述的拉升部在导杆朝向远离第二封堵件的方向运动过程中抵接第一封堵件并推动第一封堵件远离第一过水面;所述的导杆位于第二封堵件的一侧,其一端形成抵接部;所述的抵接部在导杆朝向第二封堵件的方向运动过程中抵接第二封堵件并推动第二封堵件远离第二过水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按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封堵件设有第一通孔以及第一过水槽;所述的第一通孔轴向与阀壳轴向一致,并用于供所述导杆穿过,且其内壁与导杆外壁之间形成连通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水压腔的过水间隙;所述的第一过水槽设于所述第一封堵件朝向所述拉升部的一侧,其用于在所述拉升部抵接所述第一封堵件时保持所述的进水口与所述的过水间隙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按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封堵件设有第二通孔以及第二过水槽;所述的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的进水口与第二水压腔;所述的第二过水槽设于所述第二封堵件朝向所述抵接部的一侧,其用于在所述抵接部抵接第二封堵件时保持所述的进水口与所述的第二通孔连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按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均包括垫片与过水密封件;所述的垫片用于供所述导杆和所述第一弹性件或第二弹性件施力,并设有所述的第一通孔、第一过水槽或第二通孔、第二过水槽;所述的过水密封件用于在抵接所述的第一过水面或第二过水面时切断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或第二出水口的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按压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承压件和第二承压件;所述的第一承压件装设于所述的第一封堵件并位于第一水压腔内,其承压面积大于第一封堵件在第一水压腔外的承压面积;所述的第二承压件装设于所述的第二封堵件并位于第二水压腔内,其承压面积大于第二封堵件在第二水压腔外的承压面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按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壳包括阀座、内壳与底座;
所述的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第一过水面和第二过水面均设于所述的阀座,其形成连通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第二出水口的过水腔;
所述的内壳固接于阀座,并用于与所述的第一封堵件配合形成所述的第一水压腔;所述的第一弹性件一端抵接于内壳,另一端抵接于第一封堵件的垫片;
所述的底座固接于阀座,并用于与所述的第二封堵件配合形成所述的第二水压腔;所述的第二弹性件一端抵接于底座,另一端抵接于第二封堵件的垫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按压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棘轮运动组件;
所述的阀座还包括上盖,其固接于阀座;所述的棘轮运动组件装设于上盖,并与上盖配合形成棘轮运动结构;
所述的导杆一端装设于棘轮运动组件的输出端,以通过按压棘轮运动组件的输入端在推动第一封堵件或推动第二封堵件的状态之间切换。
10.一种出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所述的龙头本体接入外部供水并设有至多两个出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头本体内装设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按压阀,所述的按压阀的进水口接入外部供水,其出水口与所述的出水管路一一对应的密封连通。
CN202021484146.5U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Active CN2129599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4146.5U CN212959979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4146.5U CN212959979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59979U true CN212959979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96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84146.5U Active CN212959979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599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85402A (zh) 小型电磁阀
US10060540B2 (en) Dual flow switching device
CN110762248B (zh) 一种流体控制阀
WO2024037620A1 (zh) 一种具有外部泄压水路的分配阀及马桶冲刷系统和马桶
CN108105191B (zh) 换向阀阀芯及手自一体式换向阀
CN211145458U (zh) 一种联动截止阀
JP2000352468A (ja) 自動弁
CN212959979U (zh)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CN210014049U (zh) 一种分水阀芯
CN104344010A (zh) 一种电磁流量换向阀
JP2007024062A5 (zh)
JP2007024062A (ja) パイロット式流調弁装置
CN209762383U (zh) 电子膨胀阀
CN213271123U (zh)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CN215371137U (zh) 水路结构及净水系统
CN201288859Y (zh) 一种带阀套的板式单向阀
CN211039725U (zh) 一种切换阀装置及龙头
CN101469786A (zh) 一种带阀套的单向阀
CN110762247B (zh) 一种流体控制阀
CN106641352A (zh) 一种两用阀门
CN215410283U (zh) 一种同向进出水的角阀
CN213176983U (zh) 用于净水机的电磁阀和净水机
CN214197395U (zh) 一种换向阀
US5288056A (en) Eccentrically displaceable sleeve type shut-off valve
EP3964740A1 (en) Pressing valve and water ta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