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05191B - 换向阀阀芯及手自一体式换向阀 - Google Patents

换向阀阀芯及手自一体式换向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05191B
CN108105191B CN201711331991.1A CN201711331991A CN108105191B CN 108105191 B CN108105191 B CN 108105191B CN 201711331991 A CN201711331991 A CN 201711331991A CN 108105191 B CN108105191 B CN 1081051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alve core
cavity
liquid inlet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319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105191A (zh
Inventor
周如林
王伟
刘晓萌
王统诚
李艳杰
宋艳亮
刘志强
钟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teg Beijing Tianma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di Marco Electro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 Ltd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di Marco Electro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 Ltd,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di Marco Electro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319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051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105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05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105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05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44Mechanical actuating means
    • F16K31/60Han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向阀阀芯及手自一体式换向阀,换向阀阀芯包括:阀芯套,其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套和阀盖,从限位套到阀盖依次设置有进液阀腔、回液阀腔和控制腔,其上设置有连通控制腔与外部的第一通孔;进液阀芯组件,其设置在进液阀腔内,其包括通过连通孔与进液阀腔连通的工作腔,其可沿进液阀腔做往复移动,且限位套用于对其进行限位;回液阀芯组件,其设置在控制腔内,其可沿阀芯套做往复移动,来控制进液阀腔和回液阀腔的通断以及回液阀腔和工作腔的通断,且阀盖用于对其进行限位。本发明提供一种换向阀阀芯及手自一体式换向阀,既可以实现电液控制又可以实现手动控制,保证开采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兼顾拆卸、维护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换向阀阀芯及手自一体式换向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阀,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换向阀阀芯及手自一体式换向阀。
背景技术
液压阀是电液控制系统中的基础元件,液压阀主要包括换向阀、安全阀、单向阀等。液压阀可应用到各行业中,如煤矿开采,将液压阀安装到液压支架上,通过控制液压阀的启闭,来实现液压支架各油缸有序动作。液压阀的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直接影响采煤效率。
换向阀按照动力来源分为电液控换向阀和手动操作换向阀,电液控换向阀为电液控制系统的核心元件,主要用于对执行元件的动作进行控制,或对介质的流动方向进行控制,在国内外大部分智能高效矿井中实现普遍应用。然而,在特殊环境工作面,例如水质差、污染严重、潮湿易生锈工作面,容易出现电磁先导阀故障率高、过滤器很快堵塞等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最终导致移动支架动作异常,不能可靠工作,影响工作面的生产。
传统的手动操作换向阀虽然操作方便,但不能实现工作面的自动化控制,同工作面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相违背。目前针对上述问题研制的手自一体换向阀是在现有的手动操作换向阀基础上进行改进,例如通过增加一个液控元件,来进行电液控制,实现手动和电动同时控制,然而,由于上述手自一体换向阀仍然沿用手动操作换向阀的主体结构,结构相对复杂,如采用整体非插装结构,弹簧与主阀芯分离,安装和维护不便捷;如操作机构和阀芯组件为两部分,且通过螺钉固定,当阀芯损坏需要更换时,需要先拆卸操作结构再更换阀芯,导致阀芯组件维修不方便,影响生产的连续性;如阀芯和阀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安装效率低下,容易粘扣,导致整个阀体损坏;如阀体内密封结构不便于安装及维护,阀芯安装过程中容易切圈;综上,现有的手自一体换向阀的现场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根据现场操作和技术发展需求,需要一种换向阀阀芯及手自一体式换向阀,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换向阀阀芯及手自一体式换向阀,既可以实现电液控制又可以实现手动控制,保证开采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兼顾拆卸、维护的便捷性。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向阀阀芯,包括:
阀芯套,所述阀芯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套和阀盖,从所述限位套到所述阀盖依次设置有进液阀腔、回液阀腔和控制腔,所述阀芯套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控制腔与外部的第一通孔;
进液阀芯组件,所述进液阀芯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液阀腔内,所述进液阀芯组件包括通过连通孔与所述进液阀腔连通的工作腔,所述进液阀芯组件可沿所述进液阀腔做往复移动,且所述限位套用于对所述进液阀芯组件进行限位;
回液阀芯组件,所述回液阀芯组件设置在所述控制腔内,所述回液阀芯组件可沿阀芯套做往复移动,来控制所述进液阀腔和所述回液阀腔的通断以及所述回液阀腔和所述工作腔的通断,且所述阀盖用于对所述回液阀芯组件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阀芯套还包括:进液阀座,所述进液阀座设置在所述进液阀腔内,所述进液阀芯组件通过所述进液阀座安装在所述进液阀腔内。
优选地,所述进液阀芯组件包括:进液阀芯、弹性件和密封部,所述工作腔在所述进液阀芯内贯穿设置,所述连通孔设置在所述进液阀芯上;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进液阀芯上,且可抵接在所述密封部上;所述密封部套设连接在所述进液阀芯上,且可抵接在所述进液阀座上,用于密封所述连通孔,来切断所述进液阀腔和所述工作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密封部包括压片和密封垫,所述压片套设在所述进液阀芯上,且位于所述连通孔和所述弹性件之间,所述压片与所述进液阀芯围合形成用于限位安装所述密封垫的环向槽,所述密封垫用于所述进液阀芯与所述进液阀座之间密封。
优选地,所述回液阀芯组件包括回液阀套和回液阀芯,所述回液阀套固定在所述控制腔内,所述回液阀芯设置在所述回液阀套内,且与所述回液阀套可往复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回液阀芯包括驱动端和从动端,所述驱动端贯穿所述阀盖,且延伸到所述阀芯套的外部;所述从动端设置有向所述驱动端一侧延伸的容腔,所述容腔可与所述工作腔连通,回液阀垫固定在所述容腔内。
优选地,所述回液阀芯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连通所述容腔和所述回液阀套,以便所述回液阀套通过所述容腔与所述进液阀芯组件的所述工作腔连通。
另外,优选地,所述回液阀芯组件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阀芯套可转动连接,所述回液阀芯的所述驱动端与所述手柄偏心连接,所述手柄用于驱动所述回液阀芯在所述回液阀套内往复移动。
本发明还提供手自一体式换向阀,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阀腔,两个所述阀腔之间依次设置有总回液区、总进液区和回液区;上述的换向阀阀芯设置在所述阀腔内,且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总进液区用于连通两个所述换向阀阀芯的进液阀腔,所述总回液区用于连通两个所述换向阀阀芯的回液阀腔,所述回液区用于连通两个所述阀腔;
电磁先导阀,所述电磁先导阀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电磁先导阀的通断用于控制所述换向阀阀芯进行换向。
优选地,所述电磁先导阀设置有进液通道、回液通道和两个工作通道,所述进液通道通过所述阀体与所述总进液区连通,所述回液通道通过所述阀体与所述总回液区连通,两个工作通道分别与两个阀腔内的换向阀阀芯的第一通孔连通。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换向阀阀芯及手自一体式换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阀芯套采用一体结构,避免多部件套接,提高了阀芯套强度,节省拆装步骤;进液阀芯组件和回液阀芯组件分别插入安装在阀芯套内,可从限位套和/或阀盖侧拆装进液阀芯组件和回液阀芯组件。上述换向阀阀芯结构简单,拆装及维护难度低,兼顾了拆装、维护的便捷性,产品体积小,结构紧凑,方便布置。其次,通过优化手自一体式换向阀的接口分布,在工作腔和进液阀腔的进液高压区之间增加回液低压区,在换向阀阀芯换向时,可平衡和减小的工作腔内高压介质产生的轴向压力,显著降低了介质压力对U型卡等外部紧固零件的作用力,提高了U型卡安全系数。将手柄与阀芯套通过紧固装置和密封套连接为一体,操作便捷,安装及维护方便,提高了手自一体式换向阀阀芯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换向阀阀芯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换向阀阀芯的阀芯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换向阀阀芯的回液阀芯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包括如图1所示的换向阀阀芯的手自一体式换向阀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20:换向阀阀芯;
1:阀芯套;2:限位套;3:进液阀芯;4:弹性件;
5:压片;6:密封垫;7:进液阀座;8:压钉;
9:回液阀垫;10:回液阀芯;11:回液阀套;
12:阀盖;13:销轴;14:手柄;
L1:第一通孔;L2:第二通孔;
P:进液高压区;R1、R2:回液低压区;
K:控制腔;A:工作腔;
30:螺钉;31:电磁先导阀;32:阀体;33:密封圈;
34:回液区;35:总进液区;36:总回液区;37:U型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换向阀阀芯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换向阀阀芯的阀芯组件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换向阀阀芯的回液阀芯组件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换向阀阀芯20包括:阀芯套1、进液阀芯组件和回液阀芯组件。
阀芯套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套2和阀盖12,从限位套2到阀盖12依次设置有进液阀腔、回液阀腔和控制腔K,阀芯套1上设置有连通控制腔K与外部的第一通孔L1。
进液阀芯组件设置在进液阀腔内,进液阀芯组件包括通过连通孔(未标识)与进液阀腔连通的工作腔A,进液阀芯组件可沿进液阀腔做往复移动,且限位套2用于对进液阀芯组件进行限位。
回液阀芯组件设置在控制腔K内,回液阀芯组件可沿阀芯套1做往复移动,来控制进液阀腔和回液阀腔的通断以及回液阀腔和工作腔A的通断,且阀盖12用于对回液阀芯组件进行限位。
阀芯套为一体结构,进液阀芯组件和回液阀芯组件分别插入安装在阀芯套内,可从限位套和/或阀盖侧拆装进液阀芯组件和回液阀芯组件。上述换向阀阀芯结构简单,拆装及维护难度低,兼顾了拆装、维护的便捷性。电磁先导阀可通过第一通孔L1与阀芯套连通,来控制换向阀阀芯进行换向操作,换向阀阀芯还可以进行手动操作,保证自动化,提高开采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进液阀腔包括靠近限位套2的进液高压区P,进液阀芯组件的工作腔A与进液高压区P通过密封圈分隔;
回液阀腔包括靠近限位套2的回液低压区R1和远离限位套2的回液低压区R2,回液低压区R1和回液低压区R2连通;进液阀芯组件的工作腔A与回液低压区R1通过密封圈分隔。
在本实施例中,阀盖12采用螺堵结构,螺堵结构安装在阀芯套1内,且用于密封阀芯套1。螺堵结构与阀芯套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套2设置在阀芯套1内,且与阀芯套1通过螺纹连接,限位套2与阀芯套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来提高阀芯套1的密封性。
为降低进液阀芯组件的安装难度,提高进液阀芯组件的运行稳定性,优选地,阀芯套1还包括:进液阀座7,进液阀座7设置在进液阀腔内,进液阀芯组件通过进液阀座7安装在进液阀腔内。通过进液阀座7代替进液阀芯与阀芯套之间的螺纹连接,提高安装效率,避免粘扣,延长阀体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进液阀座7安装在进液阀腔的进液高压区P内,进液阀芯组件可沿进液阀座7做往复移动,来控制进液高压区P和工作腔A之间的通断。
为进一步优化和简化进液阀芯组件的结构,降低拆装和维护难度,优选地,进液阀芯组件包括:进液阀芯3、弹性件4和密封部,工作腔A在进液阀芯3内贯穿设置,连通孔设置在进液阀芯3上;弹性件4套设在进液阀芯3上,且可抵接在密封部上;密封部套设连接在进液阀芯3上,且可抵接在进液阀座7上,用于密封连通孔,来切断进液阀腔和工作腔A连通。弹性件4套设在进液阀芯3上,形成一体结构,进液阀芯组件可通过进液阀芯3直接插入进液阀座7进行连接,降低拆装和维护难度。而且,当换向阀阀芯处于初始位置时,密封部与进液阀座7抵接对连通孔进行密封,切断进液高压区P和工作腔A之间的连通;当进液阀芯组件向限位套2一侧移动时,密封部与进液阀座7分离,使得连通孔暴露,此时,进液高压区P和工作腔A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进液阀芯组件安装在阀芯套1内,当进液阀芯3被推动向限位套2一侧移动时,压缩弹性件4产生形变,进液阀芯3可抵接在限位套2上,进液阀芯3和限位套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在本实施例中,进液阀芯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沿着进液阀芯3的周向设置的凸起,当进液阀芯3安装到进液阀腔内时,弹性件4可抵接在凸起和限位套2之间,连通孔设置在凸起和进液阀芯3的远离限位套2一端之间的外侧壁上。多个连通孔沿着外侧壁的周向间隔设置。弹性件4可采用弹簧,弹簧套设在进液阀芯3上。
为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优选地,密封部包括压片5和密封垫6,压片5套设在进液阀芯3上,且位于连通孔和弹性件4之间,压片5与进液阀芯3围合形成用于限位安装密封垫6的环向槽(未标识),密封垫6用于进液阀芯3与进液阀座7之间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压片5包括套设在凸起上的侧臂以及从侧臂一端垂直延伸出的限位板,侧壁与凸起围合形成环向槽,限位板将密封垫6限制在环向槽内。进液阀座7的靠近限位套2的一端设置有卡槽,压片5的限位板抵接在卡槽内,密封垫6抵接在进液阀座7上。另外,密封部也可以采用硬性密封结构。
为进一步优化和简化回液阀芯组件的结构,降低拆装和维护难度,优选地,回液阀芯组件包括回液阀套11和回液阀芯10,回液阀套11固定在控制腔K内,回液阀芯10设置在回液阀套11内,且与回液阀套11可往复移动连接。回液阀芯组件通过回液阀芯10插入回液阀套11连接在阀芯套1上,降低拆装和维护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回液阀套11设置在阀芯套1内,回液阀套11和阀芯套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回液阀套11可与螺堵结构抵接。回液阀芯10插入回液阀套,并贯穿螺堵结构伸出到阀芯套1的外部,回液阀芯10与回液阀套1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回液阀芯10与螺堵结构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回液阀芯10横截面呈横置的T字状,回液阀芯10安装到控制腔K内时,回液阀芯10的靠近进液阀芯3的第一端略宽于远离进液阀芯3的第二端。
为进一步降低回液阀芯组件的拆装和维护难度,优选地,回液阀芯10包括驱动端(未标识)和从动端(未标识),驱动端贯穿阀盖12,且延伸到阀芯套1的外部;从动端设置有向驱动端一侧延伸的容腔(未标识),容腔可与工作腔A连通,回液阀垫9固定在容腔内。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端为第二端,从动端为第一端,从动端设置在回液阀套11内,回液阀套11提供的空间大于从动端占用的空间;在从动端上设置有密封圈,提高回液阀芯10的密封性。容腔内设置有压钉8,压钉8将回液阀垫9固定在容腔内。压钉8和回液阀垫9均为中空结构,以便工作腔与容腔连通。
为提高换向的可靠性,优选地,回液阀芯10上设置有第二通孔L2,第二通孔L2用于连通容腔和回液阀套11,以便回液阀套11通过容腔与进液阀芯组件的工作腔A连通。当换向时,进液阀芯组件的工作腔A和进液高压区P内介质均为高压介质,工作腔A内高压介质进入容腔,并通过第二通孔L2进入回液阀套11内,用于实现介质压力的平衡,保证换向可靠,不会发生误操作。
为降低手动驱动的操作难度,另外,优选地,回液阀芯组件还包括:手柄14,手柄14与阀芯套1可转动连接,回液阀芯10的驱动端与手柄14偏心连接,手柄14用于驱动回液阀芯10在回液阀套11内往复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14与阀芯套1通过销轴13可转动连接,通过转动手柄14来驱动回液阀芯10沿其轴向往复移动。手柄14的连接端与驱动端偏心连接,当手柄14往复转动时,来回推拉驱动端,带动回液阀芯10往复移动。手柄14和回液阀芯采用一体化插装结构,以便进行操作、安装及维护。当换向阀阀芯20安装到换向阀上时,通过紧固件(如U型卡)进行固定,来提高手自一体式换向阀的适应性。当回液阀芯组件破损需要拆除时,仅通过拆卸紧固件即可对回液阀芯组件进行更换。
下面进一步介绍换向阀阀芯的工作过程。
换向阀阀芯20在初始位置时,回液阀芯组件与进液阀芯组件分离,回液阀垫9和进液阀芯3呈分离状态,使得进液阀芯组件的工作腔A和远离限位套2的回液低压区R2连通,进液高压区P处于密封压力状态。
手动控制换向阀阀芯20换向时:当转动手柄14,手柄14推动回液阀芯组件向进液阀芯组件一侧移动,在回液阀芯组件移动过程中,回液阀垫9同进液阀芯3接触,此时,切断工作腔A和远离限位套2的回液低压区R2之间连通;继续转动手柄14,回液阀芯组件推动进液阀芯组件克服弹性件4的作用力继续移动,至密封垫6和进液阀座7分离,使得进液阀芯3上的连通孔暴露,此时,进液高压区P和工作腔A之间连通,高压介质通过进液高压区P工作腔A,换向阀阀芯20实现换向。此时,进液高压区P工作腔A均为高压介质,工作腔A内高压介质进入回液阀芯10的容腔,并经第二通孔L2进入回液阀套11内,实现压力平衡,保证换向稳定。
当反向转动手柄14时,施加到弹性件4上的挤压力被撤去,弹性件4为恢复弹性形变推动进液阀芯组件向回液阀芯组件一侧移动,同时,靠近限位套2的回液低压区R1和远离限位套2的回液低压区R2分别推动进液阀芯组件和回液阀芯组件向阀盖12一侧一端,至换向阀阀芯20恢复到初始位置。
电磁先导阀31(如图4所示)设置在换向阀阀芯20上,用于连通进液阀腔的进液高压区P和控制腔K。
电控控制换向阀阀芯20换向时:启动电磁先导阀31,高压介质从进液高压区P通过电磁先导阀进入控制腔K,然后,通过第一通孔L1流向回液阀套11和螺堵结构之间的容腔,来推动回液阀芯组件向进液阀芯组件一侧移动,在回液阀芯组件移动过程中,回液阀垫9同进液阀芯3接触,此时,切断工作腔A和远离限位套2的回液低压区R2之间连通;继续转动手柄14,回液阀芯组件推动进液阀芯组件克服弹性件4的作用力继续移动,至密封垫6和进液阀座7分离,使得进液阀芯3上的连通孔暴露,此时,进液高压区P和工作腔A之间连通,高压介质通过进液高压区P工作腔A,换向阀阀芯20实现换向。此时,进液高压区P工作腔A均为高压介质,工作腔A内高压介质进入回液阀芯10的容腔,并经第二通孔L2进入回液阀套11内,实现压力平衡,保证换向稳定。
当电磁先导阀31断电时,高压介质由控制腔K流向回液低压区R1和回液低压区R2,由控制腔K内压力降低,至无法推动回液阀芯组件,弹性件4为恢复弹性形变推动进液阀芯组件向回液阀芯组件一侧移动,同时,靠近限位套2的回液低压区R1和远离限位套2的回液低压区R2分别推动进液阀芯组件和回液阀芯组件向阀盖12一侧,至换向阀阀芯20恢复到初始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手自一体式换向阀。图4为包括如图1所示的换向阀阀芯的手自一体式换向阀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手自一体式换向阀包括:阀体32和电磁先导阀31。
阀体32内设置有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阀腔(未标识),两个阀腔之间依次设置有总回液区36、总进液区35和回液区34;上述的换向阀阀芯20设置在阀腔内,且与阀体31连接;总进液区35用于连通两个换向阀阀芯20的进液阀腔,总回液区36用于连通两个换向阀阀芯20的回液阀腔,回液区34用于连通两个阀腔。
电磁先导阀31设置在阀体32上,电磁先导阀31的通断用于控制换向阀阀芯20进行换向。
通过控制电磁先导阀31的通断,来控制介质在换向阀阀芯内流向,来实现换向阀阀芯的换向。两个换向阀阀芯20设置在阀体内,可通过手动或电磁先导阀31控制进行换向,来对介质流向进行控制,以便对执行元件的动作进行控制。手自一体式换向阀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自动化性能,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易于拆装和维护。两个换向阀相互独立,当换向阀安装在液压支架上进行特定动作时,可以实现差动调节,防止压力过大导致安全阀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螺钉30将电磁先导阀31安装在阀体32上,换向阀阀芯20与阀体32通过U型卡37连接为一体结构,在换向阀阀芯20和阀体32之间安装有密封圈33。密封圈33所处容腔可与回液区连通,当换向阀阀芯20进行换向时,换向阀阀芯20的承压面积小,提高快速连接结构的安全系数。
另外,电磁先导阀、先导阀过滤器可集成在阀体上,且上述阀体可与常规电液控产品电磁阀及先导阀过滤器通用。
优选地,电磁先导阀31设置有进液通道(未示出)、回液通道(未示出)和两个工作通道(未示出),进液通道通过阀体31与总进液区35连通,回液通道通过阀体31与总回液区36连通,两个工作通道分别与两个阀腔内的换向阀阀芯20的第一通孔L1连通。电磁先导阀31分别控制两个换向阀阀芯20进行换向,具体过程在换向阀阀芯的工作过程中已经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从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换向阀阀芯及手自一体式换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阀芯套采用一体结构,避免多部件套接,提高了阀芯套强度,节省拆装步骤;进液阀芯组件和回液阀芯组件分别插入安装在阀芯套内,可从限位套和/或阀盖侧拆装进液阀芯组件和回液阀芯组件。上述换向阀阀芯结构简单,拆装及维护难度低,兼顾了拆装、维护的便捷性,产品体积小,结构紧凑,方便布置。其次,通过优化手自一体式换向阀的接口分布,在工作腔和进液阀腔的进液高压区之间增加回液低压区,在换向阀阀芯换向时,可平衡和减小的工作腔内高压介质产生的轴向压力,显著降低了介质压力对U型卡等外部紧固零件的作用力,提高了U型卡安全系数。将手柄与阀芯套通过紧固装置和密封套连接为一体,操作便捷,安装及维护方便,提高了手自一体式换向阀阀芯的适应性。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换向阀阀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芯套,所述阀芯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套和阀盖,从所述限位套到所述阀盖依次设置有进液阀腔、回液阀腔和控制腔,所述阀芯套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控制腔与外部的第一通孔;
进液阀芯组件,所述进液阀芯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液阀腔内,所述进液阀芯组件包括通过连通孔与所述进液阀腔连通的工作腔,所述进液阀芯组件可沿所述进液阀腔做往复移动,且所述限位套用于对所述进液阀芯组件进行限位;所述阀芯套还包括:进液阀座,所述进液阀座设置在所述进液阀腔内,所述进液阀芯组件通过所述进液阀座安装在所述进液阀腔内;所述进液阀芯组件包括:进液阀芯、弹性件和密封部,所述工作腔在所述进液阀芯内贯穿设置,所述连通孔设置在所述进液阀芯上;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进液阀芯上,且可抵接在所述密封部上;所述密封部套设连接在所述进液阀芯上,且可抵接在所述进液阀座上,用于密封所述连通孔,来切断所述进液阀腔和所述工作腔连通;
回液阀芯组件,所述回液阀芯组件设置在所述控制腔内,所述回液阀芯组件可沿阀芯套做往复移动,来控制所述进液阀腔和所述回液阀腔的通断以及所述回液阀腔和所述工作腔的通断,且所述阀盖用于对所述回液阀芯组件进行限位;
其中,所述进液阀腔包括靠近所述限位套的进液高压区,所述进液阀芯组件的所述工作腔与所述进液高压区通过第一密封圈分隔;所述回液阀腔包括靠近所述限位套的回液低压区和远离所述限位套的回液低压区,靠近所述限位套的回液低压区和远离所述限位套的回液低压区连通;所述进液阀芯组件的所述工作腔与靠近所述限位套的回液低压区通过第二密封圈分隔;
阀芯套为一体结构,进液阀芯组件和回液阀芯组件分别插入安装在阀芯套内,可从限位套和/或阀盖侧拆装进液阀芯组件和回液阀芯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向阀阀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部包括压片和密封垫,所述压片套设在所述进液阀芯上,且位于所述连通孔和所述弹性件之间,所述压片与所述进液阀芯围合形成用于限位安装所述密封垫的环向槽,所述密封垫用于所述进液阀芯与所述进液阀座之间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向阀阀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液阀芯组件包括回液阀套和回液阀芯,所述回液阀套固定在所述控制腔内,所述回液阀芯设置在所述回液阀套内,且与所述回液阀套可往复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向阀阀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液阀芯包括驱动端和从动端,所述驱动端贯穿所述阀盖,且延伸到所述阀芯套的外部;所述从动端设置有向所述驱动端一侧延伸的容腔,所述容腔可与所述工作腔连通,回液阀垫固定在所述容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阀阀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液阀芯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连通所述容腔和所述回液阀套,以便所述回液阀套通过所述容腔与所述进液阀芯组件的所述工作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向阀阀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液阀芯组件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阀芯套可转动连接,所述回液阀芯的所述驱动端与所述手柄偏心连接,所述手柄用于驱动所述回液阀芯在所述回液阀套内往复移动。
7.一种手自一体式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阀腔,两个所述阀腔之间依次设置有总回液区、总进液区和回液区;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换向阀阀芯设置在所述阀腔内,且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总进液区用于连通两个所述换向阀阀芯的进液阀腔,所述总回液区用于连通两个所述换向阀阀芯的回液阀腔,所述回液区用于连通两个所述阀腔;
电磁先导阀,所述电磁先导阀设置在所述阀体上,所述电磁先导阀的通断用于控制所述换向阀阀芯进行换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自一体式换向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先导阀设置有进液通道、回液通道和两个工作通道,所述进液通道通过所述阀体与所述总进液区连通,所述回液通道通过所述阀体与所述总回液区连通,两个工作通道分别与两个阀腔内的换向阀阀芯的第一通孔连通。
CN201711331991.1A 2017-12-13 2017-12-13 换向阀阀芯及手自一体式换向阀 Active CN108105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1991.1A CN108105191B (zh) 2017-12-13 2017-12-13 换向阀阀芯及手自一体式换向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1991.1A CN108105191B (zh) 2017-12-13 2017-12-13 换向阀阀芯及手自一体式换向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05191A CN108105191A (zh) 2018-06-01
CN108105191B true CN108105191B (zh) 2020-09-08

Family

ID=62216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31991.1A Active CN108105191B (zh) 2017-12-13 2017-12-13 换向阀阀芯及手自一体式换向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051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2924B (zh) * 2018-06-04 2021-07-02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液压操动机构、控制阀及控制阀的主阀
CN108758003B (zh) * 2018-06-14 2019-11-26 江苏双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液控-手动双控换向阀
CN110259491B (zh) * 2019-07-04 2024-06-11 山东中煤电器有限公司 液压支架用电动直推式换向阀
CN111336148B (zh) * 2020-03-24 2022-10-11 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阀套、阀芯组件及换向阀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17327A1 (de) * 1975-04-18 1976-10-28 Wabco Westinghouse Gmbh Handbetaetigtes vorsteuerventil fuer eine hydraulische steuereinrichtung
CN85205289U (zh) * 1985-12-07 1987-08-12 煤炭科学研究院太原分院 具有初始承载力自保作用的抗污染操纵阀
CN2767727Y (zh) * 2005-01-17 2006-03-29 乐清市东风煤矿设备有限公司 大流量换向阀
CN202047846U (zh) * 2011-05-22 2011-11-23 丰隆液压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动复位装置的插装式硬密封手动换向阀
CN105605288B (zh) * 2016-02-05 2018-07-06 天津华宁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自转换一体阀的驱动机构
CN205991042U (zh) * 2016-08-29 2017-03-01 天津华宁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新型矿用手自一体换向阀阀芯及换向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05191A (zh) 201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05191B (zh) 换向阀阀芯及手自一体式换向阀
KR101187454B1 (ko) 에어 밸브, 멈치 및 퍼핏을 구비한 왕복식 피스톤 펌프
CN210440618U (zh) 四通阀
CN108980442B (zh) 一种电磁换向阀
WO2023179628A1 (zh) 电磁阀
CN114352750B (zh) 阀针组件、电子膨胀阀和制冷设备
CN211574324U (zh) 电磁阀
CN114542969B (zh) 高压瓶阀的电磁阀和高压瓶阀
CN211777965U (zh) 一种单向阀压力控制的双通道输出油泵
CN210370729U (zh) 多功能整体式换向阀组
CN112797185A (zh) 电气比例压力阀
CN110206568B (zh) 多功能整体式换向阀组
CN215521730U (zh) 一种离合助力器用主泵
CN216555487U (zh) 一种活塞式阀芯
CN216201023U (zh) 一种紧凑型的电液多路阀先导控制阀
CN216279641U (zh) 一种洒水车用气动阀门
CN212959979U (zh)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CN219570949U (zh) 一种螺纹插装式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
CN215257983U (zh) 一种气动换向阀
CN216430578U (zh) 一种阀芯结构
CN214404160U (zh) 一种二通插装式比例节流阀
CN217977567U (zh) 一种一体式自闭阀
CN219345119U (zh) 一种电磁换向阀及其制动系统
CN114198355B (zh) 一种电液调速器的液压换向装置
US20240200686A1 (en) Actuator and spool type directional control val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1399 No.27, Linhe Development Zone,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CTEG Beijing Tianma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CCRI-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31, ground floor, Tiandi building, No.5, qingniangou East Road, Hepingl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3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IANDI-MARCO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CCRI-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