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71123U -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71123U
CN213271123U CN202021942517.XU CN202021942517U CN213271123U CN 213271123 U CN213271123 U CN 213271123U CN 202021942517 U CN202021942517 U CN 202021942517U CN 213271123 U CN213271123 U CN 213271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follower
spring
press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425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孝发
林孝山
刘启乔
邓小清
余开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Xihe Sanitary 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425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71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71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711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压阀和出水龙头,按压阀包括阀壳、阀杆和按压组件,所述的阀杆在按压组件驱动下沿阀壳轴向滑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以切换阀壳的出水或进水状态,所述的阀杆沿其轴向设有两组承压结构,每一组承压结构包括两个相向设置且承压面积相等的承压面;在所述的阀杆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对应的一组承压结构承接过水。采用上述结构的按压阀和出水龙头可以使水压对阀杆的压力可以形成平衡,从而降低按压操作时的阻力,保证按压阀的按压手感。

Description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按压阀一般包括阀壳、阀杆、膜片和按压组件,其中按压组件通常是采用圆珠笔按压结构,通过棘轮棘齿的配合,在按压时推动棘轮转动一定角度并且停靠在两个位置之间,从而使阀杆可以被定位在预设的位置上,膜片上设置先导孔,利用先导孔预先注入水流,使膜片两侧的腔室的水压一致,从而降低按压时的阻力,保证按压手感,但这种先导式的按压阀容易因为先导孔被堵塞导致失效,无法进行水路切换,为了解决先导式按压阀的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直接利用按压组件推动阀杆滑动进行水路切换的按压阀结构,但这种结构导致在按压时需要克服水压,导致按压手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其通过在阀杆上设置对称的承压面,使水压对阀杆的压力可以形成平衡,从而降低按压操作时的阻力,保证按压阀的按压手感。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技术方案:一种按压阀,包括阀壳、阀杆和按压组件,所述的阀杆在按压组件驱动下沿阀壳轴向滑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以切换阀壳的出水或进水状态,所述的阀杆沿其轴向设有两组承压结构,每一组承压结构包括两个相向设置且承压面积相等的承压面;在所述的阀杆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对应的一组承压结构承接过水。
基于第一技术方案还有第二技术方案:所述的阀壳设有一进水口及两个出水口,所述的阀杆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所述的进水口分别连通其中一出水口。
基于第二技术方案还有第三技术方案:所述的阀壳在进水口与两个出水口之间分别设有两个过水面;所述的阀杆包括杆体和封堵垫片;所述的杆体沿阀壳轴向滑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所述的封堵垫片固设于杆体,并在杆体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时分别封堵其中一过水面;所述的承压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的封堵垫片的两侧。
基于第三技术方案还有第四技术方案:所述的杆体上设有垫片安装槽;所述的封堵垫片套设于所述的垫片安装槽,并被垫片安装槽的槽壁限位。
基于第四技术方案还有第五技术方案:所述的阀壳包括外壳和内座;所述的内座固设于外壳内部,其中部形成滑动腔;所述的杆体插设于所述的滑动腔并沿滑动腔轴向滑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基于第一至第五技术方案还有第六技术方案:所述的按压组件包括按压座、主动按键、随动件、按压弹簧和复位弹簧;所述的按压座固设于阀壳,其内壁沿周向设有若干组处于不同轴向高度的第一停靠位和第二停靠位;所述的主动按键沿按压座轴向滑动,且其底部设有棘齿结构;所述的随动件转动连接于主动按键,且其沿周向在与主动按键的棘齿结构对应的位置设有斜面结构;所述的按压弹簧作用于阀杆与主动按键之间;所述的复位弹簧作用于阀杆与阀壳之间且其作用方向与随动件对阀杆的作用方向相反;所述的主动按键在被按压时斜抵随动件,并驱动随动件转动以使其在所述的第一停靠位和第二停靠位间切换,并通过随动件推抵阀杆驱使阀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
基于第一至第五技术方案还有第七技术方案:所述的按压组件包括按压座、主动按键、随动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的按压座固设于阀壳,其内壁沿周向设有若干组处于不同轴向高度的第一停靠位和第二停靠位;所述的主动按键沿按压座轴向滑动,且其底部设有棘齿结构;所述的随动件转动连接于主动按键,且其沿周向在与主动按键的棘齿结构对应的位置设有斜面结构;所述的第一弹簧作用于阀杆与随动件之间;所述的第二弹簧作用于阀杆与阀壳之间,且与第一弹簧相对地作用于阀杆;所述的主动按键在被按压时斜抵随动件,并驱动随动件转动以使其在所述的第一停靠位和第二停靠位件切换,且在随动件位于第一停靠位时,第一弹簧伸展至小于第二弹好弹力的状态以使阀杆停止于第一位置,在随动件位于第二停靠位时,第一弹簧压缩至大于第二弹簧弹力的状态以使阀杆停止于第二位置。
基于第七技术方案还有第八技术方案:所述的按压组件还包括定位珠;所述的随动件设有供第一弹簧伸入安装的随动件安装槽;所述的定位珠位于第一弹簧处于随动件安装槽内的端部与随动件安装槽的底壁之间。
基于第八技术方案还有第九技术方案:所述的杆体两端分别设有沿杆体轴向凹陷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分别用于供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伸入并抵接各自的底壁。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出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所述的龙头本体接入外部供水并设有至多两个出水管路,所述的龙头本体内装设有如上述的第一至第九技术方案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按压阀,所述的按压阀设有一进水口和至多两个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接入外部供水,所述的出水口与所属的出水管路一一对应地密封连通。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在阀杆上设置承压结构,并且令每一个承压结构均形成两个相向设置且承压面积相等的承压面,在阀杆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的时候,按压阀过水,此时水流会经过其中的一个承压结构,由于该承压结构的两个承压面的承压面积相等,水流经过时对这两个承压面所形成的压力也相等,同时由于这两个承压面位置相对,因此该承压结构的两个承压面所承受的水压互相抵消,从而消除了水压对阀杆的作用力,进而降低了按压操作时所受到的阻力,保证了按压阀的按压手感。
2、在阀壳上设置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通过进水口进水,并通过阀杆切换进水口连通其中的一个出水口,达到切换出水的目的。
3、阀壳内设置过水面,阀杆设置封堵垫片,通过封堵垫片抵接封堵过水面来实现切换进水口连通其中一个出水口的效果。
4、杆体上设置垫片安装槽,便于橡胶材质的封堵垫片安装在杆体上。
5、阀壳包括外壳和内座,内座用于形成滑动腔,从而可以供杆体沿滑动腔滑动。
6、按压组件为圆珠笔结构,可以通过按压主动按键的方式切换随动件的停靠位置,从而改变阀杆的位置,按压弹簧可以驱动主动按键复位,复位弹簧可以驱动阀杆复位。
7、按压组件为圆珠笔结构,并且设置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利用两个弹簧从相对的方向对阀杆施力,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在阀杆处于不同位置时的弹力的区别,使阀杆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并且通过两个弹簧的作用,可以使阀杆的受力存在一个延迟,从而提高按压感受,此外由于弹簧的减震作用,可以减少阀杆在水流冲击下的应力形变,提升阀杆使用寿命。
8、设置定位珠,由于按压组件中随动件会进行转动,而第一弹簧需要作用于随动件,因此将定位珠设置在随动件与第一弹簧之间,使第一弹簧可以在位置固定的状态下作用于随动件,而不会由于随动件的转动而出现损坏。
9、在杆体两端设置安装槽,便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安装和定位。
10、提供一种出水龙头,该种出水龙头使用了上述的按压阀,因此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按压感受舒适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按压阀的实施例1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的按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杆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图1中的按压阀的结构剖视图1;
图8为图1中的按压阀的结构剖视图2;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按压阀的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图1;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按压阀的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1、按压座;111、卡接头;112、定位凸起;12、主动按键;13、随动件;14、按压弹簧;15、复位弹簧;16、定位珠;17、第一弹簧;18、第二弹簧;21、杆体;211、垫片安装槽;212、抵接壁;213、按压弹簧安装槽;214、第一承压面;215、第二承压面;216、第三承压面;217、第四承压面;218、22、封堵垫片;31、内座;311、内座过水口;312、内座腔室;40、外壳;41、进水口;42、上出水口;43、下出水口;44、阀腔;45、卡接槽;46、定位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且不应被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基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压阀的实施例1的结构进行说明。
参见图1,实施例1所提供的按压阀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可包括阀壳、阀杆和按压组件。
阀壳包括外壳40和内座31。
外壳40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整体为一个圆筒状结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内部形成阀腔44。在外壳40的中部位置沿周向设有多个进水口41,在进水口41的上方位置,外壳40设有多个上出水口42,在进水口41的下方位置,外壳40设有多个下出水口43。在进水口41与上出水口42之间的外壳40的外壁上装设有密封圈,在进水口41与下出水口43 之间的外壳40的外壁上装设有密封圈,在上出水口42上方位置的外壳40的外壁上装设有密封圈。在接入外部的进水管路或出水管路时,通过上述的密封圈实现多个水路的隔断。外壳40的上端位置设有卡接槽45,卡接槽45为贯通外壳40的壁面的通孔。外壳40的上端位置设有定位缺口46,定位缺口46为设置在外壳40的顶端侧壁上的向上开口的缺槽。外壳40的阀腔44上部位置的内壁沿周向设有一台阶面,该台阶面朝向上方设置。外壳40的阀腔44在进水口41与下出水口43之间位置的内壁沿周向设有另一台阶面,该台阶面形成一过水面,通过封堵该过水面即可切断进水口41与下出水口43的连通。
内座31的结构如图4所示,其整体大致呈圆筒状结构,上下两端开口,内部形成内座腔室312,内座腔室312即为内座31的滑动腔,内座腔室312整体呈规则的圆柱状。在内座31的中部位置沿轴向在壁面上设有多个内座过水口311,在内座过水口311的上方和下方位置,内座31的外壁上分别装设有两个密封圈。在内座31的上部位置沿周向向外凸设有一凸缘。内座31的下缘形成过水面,通过封堵该过水面可以切断内座过水口311与内座31 的下端开口的连通。
内座31的外径与外壳40的阀腔44的部分机构的内径匹配,内座31可以插接安装在外壳40的阀腔44内部,并且通过内座31上的凸缘搭接在外壳40内部中部位置的台阶面上。当内座31被装设在外壳40的内部时,其内座过水口311与外壳40上的上出水口42位置对应,并且通过内座过水口311下方和上方的密封圈使内座过水口311的一端只能与上出水口 42连通。
阀杆包括杆体21和封堵垫片22。
杆体21的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其整体大致呈圆柱状结构,在其中部位置设有垫片安装槽211,垫片安装槽211为一沿杆体21的周向设置的、朝杆体21的径向凹陷的环形槽状结构,垫片安装槽211在杆体21的轴向上分别形成两个侧壁。在垫片安装槽211的上方和下方位置分别设有承压结构,承压结构包括两个相向设置且承压面积一致的承压面。在垫片安装槽211上方的承压结构包括第一承压面214和第二承压面215;在垫片安装槽211下方的承压结构包括第三承压面216和第四承压面217。承压面可视为杆体21的主体被部分地挖空所形成的、朝向杆体21轴向的壁面,该壁面所在的平面与杆体21的轴向垂直,并且两两对应地设置,在每一次过水时,都只有一个承压结构的一组承压面承接过水,另一个承压结构的一组承压面不承接过水。
杆体21的上部位置设置有抵接壁212,抵接壁212由一个沿杆体21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结构所形成。在抵接壁212的上方设置有按压弹簧安装槽213,按压弹簧安装槽213为杆体21的顶端沿着杆体轴向向下凹陷形成。
封堵垫片22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为橡胶材质,呈现较为扁平的圆柱状结构,并且在中部位置沿轴向设有通孔,该通孔用于封堵垫片22的安装固定。
封堵垫片22套设在杆体21的垫片安装槽211中,并被垫片安装槽211的槽壁限位。垫片安装槽211的宽度与封堵垫片22的厚度适配,在垫片安装槽211位置处的杆体21的直径大致与封堵垫片22的中部通孔的直径适配。封堵垫片22在安装于杆体21之后,其外缘具有一部分突出于杆体21的实体结构。
按压组件包括按压座11、主动按键12、随动件13、按压弹簧14和复位弹簧15。
按压座11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整体大致呈圆筒状结构,上下两端开口,内部中空,在下部位置的外侧壁面上设有卡接头111以及定位凸起112。卡接头111的下缘为斜面,顶端为平面,用于实现按压座11的固定安装;定位凸起112是相对按压座11的外壁面凸起,用于在按压座11安装时预先定位按压座11的位置,避免安装错位。按压座11的内侧壁面设有若干个相对内侧壁面突出设置的限位模块,每个限位模块均包括一个沿按压座 11轴向延伸的导向槽,在两个限位模块之间设有一个沿按压座11轴向延伸的停靠槽,在每个限位模块的下端部分设有锯齿状的斜面结构。停靠槽形成按压座11的第一停靠位,限位模块下端的锯齿状结构形成按压座11的第二停靠位。按压座11的上端开口处,在两个对称的位置沿按压座11的径向朝内设有两个凸起结构。
主动按键12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形成按压组件的输入端,其整体大致呈圆柱状结构,在其外侧壁的两个对称的位置沿主动按键12的轴向设有两条滑槽,其下部位置沿周向设有若干个导向滑块,其底端位置沿周向设置成锯齿状的若干个斜面,从而形成主动按键的棘齿结构。同时其内部中空,下端具有开口,形成一个可以从下方进入的腔室。主动按键12在形成的腔室之内还设有一个弹簧安装槽。
随动件13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形成按压组件的输出端,其主体部分为圆柱状结构,在其主体部分的下部位置沿周向设有若干个向外凸出的凸块,凸块的上侧为向同一侧倾斜的斜面,从而形成随动件13的斜面结构。随动件13的内部中空,上下两端开口,形成一个贯穿的通孔。
整体而言,上述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如下所述。
按压弹簧14位于杆体21和主动按键12之间,其一端插入到杆体21顶端的按压弹簧安装槽213中,另一端贯穿随动件13后插入到主动按键12下方的弹簧安装槽中,用于使主动按键12复位。
复位弹簧位于杆体21和内座31之间,其一端抵接到内座31的顶端表面,另一端抵接到杆体21的抵接壁212的下侧表面上,用于使杆体21复位。
按压组件装设于阀壳,其受压时输出端相对阀壳移动于第一停靠位和第二停靠位之间。具体的,按压组件的按压座11固接于阀壳的外壳40上,按压座11的定位凸起112与外壳 40上的定位缺口46位置对应,尺寸适配,定位凸起112可以插接到定位缺口46上;按压座11的卡接头111可以与外壳40上的卡接槽45卡接,从而将按压座11固定安装在外壳 40的上端位置。同时,在按压座11固定安装在外壳40的上端位置后,按压座11的下缘会抵接到内座31的凸缘上,从而将内座31固定在外壳40的阀腔44中。
按压主动按键12,主动按键12的棘齿结构会推动随动件13转动,随动件13通过转动在按压座11的限位模块之中移动,从而在第一停靠位和第二停靠位之间切换,且第一停靠位和第二停靠位的轴向高度位置不同。在随动件13处于第一停靠位时,杆体21收到复位弹簧15的作用处于第一位置,在随动件13处于第二停靠位时,其通过推动杆体21的抵接壁212使杆体21到达并保持在第二位置。
阀杆沿阀壳轴向滑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以切换阀壳的出水或进水状态。具体的,阀壳在进水口41和上出水口42、下出水口43之间分别设有上过水面和下过水面;杆体21 沿阀壳轴向滑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在杆体21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时,封堵垫片分别封堵阀壳的其中一个过水面。在本实施例中,杆体21插设于内座31形成的滑动腔中,并沿着滑动腔轴向滑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当杆体21位于第一位置时,如图7所示,封堵垫片22封堵内座31形成的上过水面,进水口41连通下出水口43,下出水路连通;当杆体21位于第二位置时,如图8所示,封堵垫片22封堵外壳40形成的下过水面,进水口41连通上出水口42,上出水路连通。
装配时,先将封堵垫片22套设在杆体21上,之后将复位弹簧15装设到内座31上,然后从上往下将阀杆插入到内座31的内座腔室312之中,并使复位弹簧15抵接到杆体21 上,然后将按压弹簧14插入到杆体21上的按压弹簧安装槽213中,之后将随动件13套设在杆体21顶端,然后安装主动按键12,之后再将按压座11与外壳40卡接固定。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实施例2,实施例2的结构如图9和图10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杆体21和按压组件的不同。
如图9和图10所示,杆体21在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二者均是沿着杆体21的轴向向内凹陷形成。
如图9和图10所示,实施例2中的按压组件包括按压座11、主动按键12、随动件 13、定位珠16、第一弹簧17和第二弹簧18。
按压座11、主动按键12的结构与实施例1大致类似,再此不再赘述。
随动件13形成按压组件的输出端,其主体部分为圆柱状结构,在其主体部分的下部位置沿周向设有四个向外凸出的凸块,凸块的上侧为向同一侧倾斜的斜面,从而形成随动件 13的斜面结构。随动件13的内部中空,下方开口,形成一个可以从下方进入的腔室,该腔室形成随动件安装槽。
定位珠16为一圆球状构件。
主动按键12滑动连接于按压座11,且其可以从按压座11的上端开口伸出,主动按键 12两侧的滑槽与按压座11上的两个凸起结构的位置对应,使主动按键12可以被限制沿确定的路线滑动。同时主动按键12上的导向滑块也与按压座11内壁面上的限位模块钟的导向槽对应,导向滑块可以沿导向槽滑动。随动件13的主体部分可以从主动按键12的下方插入到主动按键12的腔室中,且二者的尺寸适配。主动按键12下端设置的棘齿结构与随动件13上的斜面结构对应,棘齿结构可以通过斜抵随动件13,将主动按键12相对按压座11滑动的动作转化为随动件13相对按压座11转动的动作。随动件13上的斜面结构还用于在按压座11的两个停靠位之间切换,当斜面结构位于停靠槽时,随动件13处于高处位置;当斜面结构抵接到限位模块下端的锯齿状结构时,随动件13处于低处位置。
第一弹簧17作用于按压组件的输出端及阀杆的第一端之间。具体而言,第一弹簧17的一端伸入到随动件13的随动件安装槽中,并且第一弹簧17伸入到随动件安装槽的端部抵接定位珠16,定位珠16抵接在随动件安装槽的底壁上,从而使定位珠位于第一弹簧17的端部与随动件安装槽的底壁之间。第一弹簧17的下端部伸入到杆体21的第一安装槽中,从而使第一弹簧17的两端分别被随动件安装槽和第一安装槽的侧壁所限位,避免第一弹簧17移位或脱落。
第二弹簧18作用于阀壳及阀杆的第二端之间,且与第一弹簧17相对地作用于阀杆。具体而言,第二弹簧18的上端部伸入到杆体21的第二安装槽中,其下端部抵接到外壳40的内侧底壁,通过将第二弹簧18安装到第二安装槽中,可以避免第二弹簧18移位或脱落。
按压主动按键12,主动按键12的棘齿结构会推动随动件13转动,随动件13通过转动在按压座11的限位模块之中移动,从而在第一停靠位和第二停靠位之间切换,且第一停靠位和第二停靠位的轴向高度位置不同,因此对上弹簧21的压缩情况也就不同。
当按压组件的输出端位于第一停靠位,即随动件13位于高处位置时,第一弹簧17伸展至小于第二弹簧18弹力的状态,以使阀杆停止于第一位置,此时状态如图9所示,第一弹簧17的受压行程较短,第二弹簧18向上推动杆体21,第一弹簧17的弹力要小于第二弹簧18的弹力,同时第二弹簧18克服了阀杆本身的重力,推动杆体21向上移动到第一位置,直至封堵垫片22抵接到上过水面,从而使阀杆停止于第一位置处;当按压组件的输出端位于第二停靠位,即随动件13位于低处位置时,第一弹簧17压缩至大于第二弹簧18弹力的状态以使阀杆停止于第二位置,此时状态如图7所示,第一弹簧17的受压行程较长,第一弹簧17的弹力要大于第二弹簧18的弹力,从而使第一弹簧17克服了第二弹簧18的阻力推动杆体21向下移动到第二位置,直至封堵垫片22抵接到下过水面,从而使阀杆停止于第二位置处。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出水龙头,该出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龙头本体接入外部供水并设有两个出水管路,在龙头本体内装设有上述的按压阀,通过按压阀的外壳40上装设的密封圈,龙头本体上的进水管路可以密封地与按压阀的进水口41连通,两个出水管路也可以分别密封地与按压阀的上出水口42和下出水口43连通。通过使用该按压阀,可以使出水龙头具备按压切换出水功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通过设置两个对称的承压结构,并且令每个承压结构都有两个对称的承压面,使按压阀过水时对应的承压面的水压会互相抵消,从而消除了水压对阀杆的作用力,降低了按压操作时所受到的阻力,保证了按压阀的按压手感。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通过本实用新型或上述实施例的启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结合公知常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或现有技术,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其中一部分技术特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按压阀,包括阀壳、阀杆和按压组件,所述的阀杆在按压组件驱动下沿阀壳轴向滑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以切换阀壳的出水或进水状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阀杆沿其轴向设有两组承压结构,每一组承压结构包括两个相向设置且承压面积相等的承压面;
在所述的阀杆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对应的一组承压结构承接过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壳设有一进水口及两个出水口,所述的阀杆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所述的进水口分别连通其中一出水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按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壳在进水口与两个出水口之间分别设有两个过水面;所述的阀杆包括杆体和封堵垫片;所述的杆体沿阀壳轴向滑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所述的封堵垫片固设于杆体,并在杆体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时分别封堵其中一过水面;所述的承压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的封堵垫片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按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上设有垫片安装槽;所述的封堵垫片套设于所述的垫片安装槽,并被垫片安装槽的槽壁限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按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壳包括外壳和内座;所述的内座固设于外壳内部,其中部形成滑动腔;所述的杆体插设于所述的滑动腔并沿滑动腔轴向滑动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按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压组件包括按压座、主动按键、随动件、按压弹簧和复位弹簧;
所述的按压座固设于阀壳,其内壁沿周向设有若干组处于不同轴向高度的第一停靠位和第二停靠位;
所述的主动按键沿按压座轴向滑动,且其底部设有棘齿结构;
所述的随动件转动连接于主动按键,且其沿周向在与主动按键的棘齿结构对应的位置设有斜面结构;
所述的按压弹簧作用于阀杆与主动按键之间;
所述的复位弹簧作用于阀杆与阀壳之间且其作用方向与随动件对阀杆的作用方向相反;
所述的主动按键在被按压时斜抵随动件,并驱动随动件转动以使其在所述的第一停靠位和第二停靠位间切换,并通过随动件推抵阀杆驱使阀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
7.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按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压组件包括按压座、主动按键、随动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
所述的按压座固设于阀壳,其内壁沿周向设有若干组处于不同轴向高度的第一停靠位和第二停靠位;
所述的主动按键沿按压座轴向滑动,且其底部设有棘齿结构;
所述的随动件转动连接于主动按键,且其沿周向在与主动按键的棘齿结构对应的位置设有斜面结构;
所述的第一弹簧作用于阀杆与随动件之间;
所述的第二弹簧作用于阀杆与阀壳之间,且与第一弹簧相对地作用于阀杆;
所述的主动按键在被按压时斜抵随动件,并驱动随动件转动以使其在所述的第一停靠位和第二停靠位件切换,且在随动件位于第一停靠位时,第一弹簧伸展至小于第二弹好弹力的状态以使阀杆停止于第一位置,在随动件位于第二停靠位时,第一弹簧压缩至大于第二弹簧弹力的状态以使阀杆停止于第二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按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压组件还包括定位珠;所述的随动件设有供第一弹簧伸入安装的随动件安装槽;所述的定位珠位于第一弹簧处于随动件安装槽内的端部与随动件安装槽的底壁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按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两端分别设有沿杆体轴向凹陷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所述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分别用于供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伸入并抵接各自的底壁。
10.一种出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所述的龙头本体接入外部供水并设有至多两个出水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头本体内装设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按压阀,所述的按压阀设有一进水口和至多两个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接入外部供水,所述的出水口与所属的出水管路一一对应地密封连通。
CN202021942517.XU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Active CN213271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2517.XU CN213271123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2517.XU CN213271123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71123U true CN213271123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39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42517.XU Active CN213271123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711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2347A (zh) * 2020-09-08 2020-12-04 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2347A (zh) * 2020-09-08 2020-12-04 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61559B2 (ja) エアオペレイトバルブ
CN213271123U (zh)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CN106907542B (zh) 阳或阴快速联接元件以及包括这种元件的快速联接器
CN101225896B (zh) 带有防旋转盖的安全隔膜阀
CA2397895A1 (en) Combined pressure regulator and shut-off valve
US7275626B2 (en) Damper device
US20170335980A1 (en) Dual flow switching device
CN112032347A (zh)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CN213271122U (zh)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CN210830489U (zh) 一种按压开关阀及插入式喷头开关装置
CN111609171B (zh) 一种通止分水阀和淋浴器
CN101786052B (zh) 滑体花洒
CN110686101A (zh) 一种按压式水路切换结构及出水装置
CN212959931U (zh) 一种按压阀芯
CN212959979U (zh) 一种按压阀及出水龙头
CN213711981U (zh) 一种阀芯
CN211852983U (zh) 按键式开关阀芯
CN110131426B (zh) 能自动复位的按压式阀芯及浴缸龙头
CN220286476U (zh) 一种滑动开关阀
CN218625561U (zh) 一种安全阀以及具有安全阀的咖啡机
JP2003336754A (ja) 流体切換具
CN209925688U (zh) 按压式阀芯
CN110566693A (zh) 车用四通阀
CN116766059B (zh) 晶圆压头及半导体抛光设备
CN112664678A (zh) 一种旋塞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