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55475U - 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55475U
CN212955475U CN202021673709.5U CN202021673709U CN212955475U CN 212955475 U CN212955475 U CN 212955475U CN 202021673709 U CN202021673709 U CN 202021673709U CN 212955475 U CN212955475 U CN 212955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ooperation
locating
plate
tenc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7370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红菊
刘翠娥
杨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yang Xinf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yang Xinf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yang Xinf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yang Xinf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7370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55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55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55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包括混棉机本体,所述混棉机本体前侧的底部设置有清洁门本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混棉机本体、清洁门本体、固定块、固定杆、固定槽、定位机构、定位孔、固定机构、把手、通口和通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大多数是通过螺栓对清洁门进行固定的,在使用者对混棉机内腔进行清理时,需要将清洁门进行拆卸,但是使用者需要借助特殊工具对螺栓进行拆装,导致使用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拆装,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影响使用者清洁效率的问题,该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具备便于对清洁门进行拆装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天丝学名为莱赛尔纤维,俗称天丝绒,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原料,兼具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多种优良性能,莱赛尔是绿色纤维,其原料是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纤维素,生产过程无化学反应,所用溶剂无毒;绢丝是绢纺工程的产品,绢纺是把养蚕、制丝、丝织中产生的疵茧、废丝加工成纱线的纺纱工艺过程,绢丝一般都采用两根细纱在并丝机上合并,在环锭拈线机上加拈成股线,再经过带有隔距片的整丝机或有电子清纱器的络筒机除去糙疵,通过1至2道烧毛机除去绢丝表面毛茸糙粒,使绢丝表面洁净,光泽增强,最后摇绞并打成小包。
在对天丝、绢丝纱线进行混合加工时需要使用到混棉机,用于制备出兼具天丝和绢丝的优良性能,具有良好的品质,从而制备高档面料,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大多数是通过螺栓对清洁门进行固定的,在使用者对混棉机内腔进行清理时,需要将清洁门进行拆卸,但是使用者需要借助特殊工具对螺栓进行拆装,导致使用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拆装,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影响使用者的清洁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具备便于对清洁门进行拆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大多数是通过螺栓对清洁门进行固定的,在使用者对混棉机内腔进行清理时,需要将清洁门进行拆卸,但是使用者需要借助特殊工具对螺栓进行拆装,导致使用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拆装,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影响使用者清洁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包括混棉机本体,所述混棉机本体前侧的底部设置有清洁门本体,所述混棉机本体前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清洁门本体前侧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固定块配合使用的固定杆,所述固定块的前侧开设有与固定杆配合使用的固定槽,所述混棉机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固定杆配合使用的定位机构,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机构配合使用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与固定机构配合使用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定位孔配合使用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底部贯穿至固定板的底部并依次套设有弹簧和限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连接杆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左侧设置有与混棉机本体配合使用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右侧开设有与卡块配合使用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清洁门本体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固定杆靠近固定槽内壁的一侧与固定槽的内壁接触,所述固定杆为L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后侧与混棉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杆配合使用的通口,所述定位杆的表面与弹簧的内壁接触,所述定位杆的表面与限位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杆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定位杆靠近定位孔内壁的一侧与定位孔的内壁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固定架的连接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板的后侧与混棉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卡块靠近卡槽内壁的一侧与卡槽的内壁接触,所述卡槽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于定位板的右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混棉机本体、清洁门本体、固定块、固定杆、固定槽、定位机构、定位孔、固定机构、把手、通口和通孔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大多数是通过螺栓对清洁门进行固定的,在使用者对混棉机内腔进行清理时,需要将清洁门进行拆卸,但是使用者需要借助特殊工具对螺栓进行拆装,导致使用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拆装,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影响使用者清洁效率的问题,该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具备便于对清洁门进行拆装的优点,值得推广。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可以对清洁门本体的位置进行固定,增加对清洁门本体固定后的稳定性,提高清洁门本体与混棉机本体之间的密封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方便使用者对定位杆的位置进行调节并固定,便于使用者对清洁门本体进行拆装,减少使用者对清洁门本体拆装时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清洁门本体,方便使用者对混棉机本体的内部进行清理,通过设置把手,方便使用者移动清洁门本体,通过设置固定杆和固定槽,可以对清洁门本体的位置起到限位作用,方便使用者对清洁门本体的位置进行固定。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板,可以起到固定作用,通过设置通口,方便定位杆移动,通过设置定位杆,可以通过固定杆对清洁门本体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弹簧,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增加定位杆对固定杆的固定效果,通过设置限位块,可以起到限位作用,方便对弹簧进行挤压,通过设置通孔,方便定位杆移动,通过设置定位孔,可以起到限位作用,增加定位杆对固定杆的固定效果。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架,可以起到固定作用,通过设置转轴,方便对连接杆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设置定位板,可以起到固定作用,通过设置卡槽,可以对卡块的位置起到限位作用,方便对卡块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卡块,可以起到固定作用,方便通过卡槽对定位杆的位置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结构的正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混棉机本体;2、清洁门本体;3、固定块;4、固定杆;5、固定槽;6、定位机构;601、固定板;602、连接板;603、定位杆;604、弹簧;605、限位块;7、定位孔;8、固定机构;801、固定架;802、连接杆;803、拉环;804、卡块;805、定位板;806、卡槽;9、把手;10、通口;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包括混棉机本体1,混棉机本体1前侧的底部设置有清洁门本体2,混棉机本体1前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清洁门本体2前侧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固定块3配合使用的固定杆4,固定块3的前侧开设有与固定杆4配合使用的固定槽5,混棉机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固定杆4配合使用的定位机构6,固定杆4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机构6配合使用的定位孔7,定位机构6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8。
参考图3,定位机构6包括固定板601,固定板601的顶部设置有与固定机构8配合使用的连接板602,连接板60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定位孔7配合使用的定位杆603,定位杆603的底部贯穿至固定板601的底部并依次套设有弹簧604和限位块605。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定位机构6,可以对清洁门本体2的位置进行固定,增加对清洁门本体2固定后的稳定性,提高清洁门本体2与混棉机本体1之间的密封性。
参考图2,固定机构8包括固定架801,固定架80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802,连接杆802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803,连接杆802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804,卡块804的左侧设置有与混棉机本体1配合使用的定位板805,定位板805的右侧开设有与卡块804配合使用的卡槽806。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机构8,方便使用者对定位杆603的位置进行调节并固定,便于使用者对清洁门本体2进行拆装,减少使用者对清洁门本体2拆装时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参考图1和图2,清洁门本体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把手9,固定杆4靠近固定槽5内壁的一侧与固定槽5的内壁接触,固定杆4为L形状。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清洁门本体2,方便使用者对混棉机本体1的内部进行清理,通过设置把手9,方便使用者移动清洁门本体2,通过设置固定杆4和固定槽5,可以对清洁门本体2的位置起到限位作用,方便使用者对清洁门本体2的位置进行固定。
参考图1、图2和图3,固定板601的后侧与混棉机本体1固定连接,固定板601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杆603配合使用的通口10,定位杆603的表面与弹簧604的内壁接触,定位杆603的表面与限位块605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块3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杆603配合使用的通孔11,定位杆603靠近定位孔7内壁的一侧与定位孔7的内壁接触。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板601,可以起到固定作用,通过设置通口10,方便定位杆603移动,通过设置定位杆603,可以通过固定杆4对清洁门本体2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弹簧604,可以起到固定作用,增加定位杆603对固定杆4的固定效果,通过设置限位块605,可以起到限位作用,方便对弹簧604进行挤压,通过设置通孔11,方便定位杆603移动,通过设置定位孔7,可以起到限位作用,增加定位杆603对固定杆4的固定效果。
参考图1和图2,固定架801的底部与连接板602固定连接,连接杆802与固定架801的连接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定位板805的后侧与混棉机本体1固定连接,卡块804靠近卡槽806内壁的一侧与卡槽806的内壁接触,卡槽806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于定位板805的右侧。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架801,可以起到固定作用,通过设置转轴,方便对连接杆802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设置定位板805,可以起到固定作用,通过设置卡槽806,可以对卡块804的位置起到限位作用,方便对卡块804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卡块804,可以起到固定作用,方便通过卡槽806对定位杆603的位置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拉环803转动连接杆802,连接杆802带动卡块804从卡槽806的内腔移出,然后通过拉环803向上拉动连接杆802,连接杆802通过固定架801带动连接板602向上移动,连接板602通过定位杆603带动限位块605向上移动并对弹簧604进行挤压,定位杆603从通孔11的内腔移出,然后通过拉环803反向转动连接杆802,使连接杆802带动卡块804进入卡槽806的内腔,定位杆603的位置被固定,然后通过把手9移动清洁门本体2,对清洁门本体2安装,清洁门本体2带动固定杆4进入固定槽5的内腔,然后通过拉环803转动连接杆802,连接杆802带动卡块804从卡槽806的内腔移出,弹簧604压缩后释放的力通过限位块605带动定位杆603向下移动,定位杆603进入定位孔7的内腔并对固定杆4的位置进行固定,定位杆603通过连接板602、固定架801带动连接杆802向下移动,然后通过拉环803反向转动连接杆802,使连接杆802带动卡块804进入卡槽806的内腔,定位杆603的位置被固定,完成对清洁门本体2的固定,当需要将清洁门本体2拆下对混棉机本体1的内部进行清理时,通过拉环803转动连接杆802,连接杆802带动卡块804从卡槽806的内腔移出,然后通过拉环803向上拉动连接杆802,连接杆802通过固定架801带动连接板602向上移动,连接板602通过定位杆603带动限位块605向上移动并对弹簧604进行挤压,定位杆603从定位孔7的内腔移出,然后通过拉环803反向转动连接杆802,使连接杆802带动卡块804进入卡槽806的内腔,定位杆603的位置被固定,然后通过把手9反向移动清洁门本体2,将清洁门本体2取下,然后对混棉机本体1的内部进行清理。
综上所述:该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通过设置混棉机本体1、清洁门本体2、固定块3、固定杆4、固定槽5、定位机构6、定位孔7、固定机构8、把手9、通口10和通孔11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大多数是通过螺栓对清洁门进行固定的,在使用者对混棉机内腔进行清理时,需要将清洁门进行拆卸,但是使用者需要借助特殊工具对螺栓进行拆装,导致使用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拆装,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影响使用者清洁效率的问题,该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具备便于对清洁门进行拆装的优点,值得推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包括混棉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棉机本体(1)前侧的底部设置有清洁门本体(2),所述混棉机本体(1)前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所述清洁门本体(2)前侧两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固定块(3)配合使用的固定杆(4),所述固定块(3)的前侧开设有与固定杆(4)配合使用的固定槽(5),所述混棉机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与固定杆(4)配合使用的定位机构(6),所述固定杆(4)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机构(6)配合使用的定位孔(7),所述定位机构(6)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固定板(601),所述固定板(601)的顶部设置有与固定机构(8)配合使用的连接板(602),所述连接板(60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定位孔(7)配合使用的定位杆(603),所述定位杆(603)的底部贯穿至固定板(601)的底部并依次套设有弹簧(604)和限位块(6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固定架(801),所述固定架(80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连接杆(802),所述连接杆(802)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环(803),所述连接杆(802)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804),所述卡块(804)的左侧设置有与混棉机本体(1)配合使用的定位板(805),所述定位板(805)的右侧开设有与卡块(804)配合使用的卡槽(80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门本体(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把手(9),所述固定杆(4)靠近固定槽(5)内壁的一侧与固定槽(5)的内壁接触,所述固定杆(4)为L形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01)的后侧与混棉机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601)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杆(603)配合使用的通口(10),所述定位杆(603)的表面与弹簧(604)的内壁接触,所述定位杆(603)的表面与限位块(60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3)的顶部开设有与定位杆(603)配合使用的通孔(11),所述定位杆(603)靠近定位孔(7)内壁的一侧与定位孔(7)的内壁接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801)的底部与连接板(60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802)与固定架(801)的连接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板(805)的后侧与混棉机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卡块(804)靠近卡槽(806)内壁的一侧与卡槽(806)的内壁接触,所述卡槽(806)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于定位板(805)的右侧。
CN202021673709.5U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 Active CN212955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3709.5U CN212955475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73709.5U CN212955475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55475U true CN212955475U (zh) 2021-04-13

Family

ID=75351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73709.5U Active CN212955475U (zh) 2020-08-12 2020-08-12 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55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45684U (zh) 一种纺织用丝线卷绕装置
CN212955475U (zh) 一种天丝和绢丝纱线加工用原材料的混合装置
CN113862921B (zh) 一种双色竹节色纺纱生产装置
CN202090118U (zh) 并条机用折叠踏板机构
CN209243383U (zh) 一种服装生产用布料摆放装置
CN211215898U (zh) 一种纺织自动化生产用纱线废料收集装置
CN213538397U (zh) 一种用于纺织加工的纺织线印染装置
CN220685565U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布料除毛装置
CN220986314U (zh) 一种棉纱机用清洁装置
CN212670042U (zh) 一种效果强的纺织面料脱色装置
CN218026490U (zh) 一种纺织纱线生产用清花集尘装置
CN217973509U (zh) 一种复合丝的复合纺组件
CN219195257U (zh) 牵伸细纱机
CN220619296U (zh) 一种混纺面料梭织装置
CN219239995U (zh) 一种漂洗装置
CN220468449U (zh) 一种针纺织品加工用吸尘装置
CN112458651B (zh) 一种改性聚丙烯纤维制备方法
CN220503413U (zh) 一种涤纶长丝清洗装置
CN220952498U (zh) 一种纺织机布料湿润机构
CN214328128U (zh) 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用纺线装置
CN220538138U (zh) 一种桨叶式纱线染色设备
CN115074876B (zh) 一种转杯纺环保再生涤棉混纺色纱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CN219793333U (zh) 一种纺织生产用涤纶布染色装置
CN211256305U (zh) 一种基于纺织纱用清洗装置
CN214422897U (zh) 一种纺织布料用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