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31069U - 一种物料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料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31069U
CN212931069U CN202020554181.3U CN202020554181U CN212931069U CN 212931069 U CN212931069 U CN 212931069U CN 202020554181 U CN202020554181 U CN 202020554181U CN 212931069 U CN212931069 U CN 2129310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oling
communicated
circulating water
coo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541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巨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5541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310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310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310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物料冷却器,属于物料冷却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却部、物料收集部、及动力部;其中,所述冷却部包括传输管路结构;所述动力部包括离心风机;所述传输管路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物料收集部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物料收集部的输出端与所述离心风机相连通。该装置能够将需要冷却的物料在经过冷却部时,通过动力部产生负压与在冷却部处形成的大方量冷空气充分接触,在运动过程中完成热交换,实现快速降温的目的;同时能将降温后的物料收集储放,提升了功能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物料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以对大小为120目-10目的粒状物料进行快速降温的物料冷却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制造业中,由于加工的步骤较多,大部分的物料在生产制造的过程当中需要经高温处理或是在处理过程中温度上升。在对此类温度较高的物料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中,由于物料的温度过高,在进行下一处理工序前,一般需要对物料进行降温处理,使得物料处于便于加工的温度,以方便后续处理。
现有技术中,常规的降温方式一般包括以下几种:静置降温,自然降温;放入低温环境,通过降低环境温度,来快速降低物料温度。但是上述降温手段仍存在降温的时间过长,需要静置较长的时间;降温成本较高,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建立用于降温的环境等问题。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料冷却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粒状物料进行降温时存在降温效率低、成本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料冷却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却部、物料收集部、及动力部;其中,所述冷却部包括传输管路结构;
所述动力部包括离心风机;
所述传输管路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物料收集部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物料收集部的输出端与所述离心风机相连通。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收集部包括物料能量释放桶和物料收集箱;
所述物料收集箱的顶端分别开设有能量释放桶接口和风机负压风管接口,其中所述能量释放桶接口与所述物料能量释放桶的一端相接通,所述物料能量释放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输管路结构相接通;
所述风机负压风管接口与所述离心风机相接通。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能量释放桶的内部通路为螺旋状。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收集部还包括闭风卸料器;
所述闭风卸料器设于所述物料收集箱的底端。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收集箱的内部在传输到所述风机负压风管接口的路径上还分别固接设有主物料挡板和辅物料挡板,且所述主物料挡板和所述辅物料挡板留设有预定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收集部包括物料螺旋除尘器和二次沉降室;其中,
所述物料螺旋除尘器上分别设有物料空气混合进口和空气粉尘混合出口,所述物料空气混合进口与所述传输管路结构相接通,所述空气粉尘混合出口与所述动力部相接通;
所述二次沉降室的顶端输入口与所述物料螺旋除尘器的下出料口相接通。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粉尘混合出口的内部设有捋风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管路结构为夹层水冷负压风管;
所述冷却部还包括循环水进水管、循环水泵、风冷水箱和循环水出水管;
所述夹层水冷负压风管外壁包覆的水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循环水进水管和所述循环水出水管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循环水进水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相连通,所述循环水出水管的输出端与所述风冷水箱,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风冷水箱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离心风机的输出端连通设有空气净化部。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净化部包括旋风除尘器、粉尘单向阀门和热空气排放口;所述旋风除尘器与所述离心风机的一端相接通,所述粉尘单向阀门设于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底端,所述热空气排放口设于所述旋风除尘器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装置能够将需要冷却的物料在经过冷却部时,通过动力部产生负压与在冷却部处形成的大方量冷空气充分接触,在运动过程中完成热交换,实现快速降温的目的;同时能将降温后的物料收集储放,提升了功能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物料能量释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物料收集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物料螺旋除尘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捋风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热物料漏斗1、夹层水冷负压风管2、循环水进水管3、循环水泵4、风冷水箱5、循环水出水管6、物料能量释放桶7、物料收集箱8、能量释放桶接口81、风机负压风管接口82、主物料挡板83、辅物料挡板84、闭风卸料器9、负压风管10、离心风机11、正压风管12、旋风除尘器13、粉尘单向阀门14、热空气排放口15、物料螺旋除尘器16、物料空气混合进口17、空气粉尘混合出口18、二次沉降室19;
冷空气进口A、冷物料出口B、粉尘出口C、热空气出口D、热物料进口E。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料冷却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却部、物料收集部、动力部以及空气净化部,用以将需要冷却的物料在经过冷却部时,通过动力部产生负压与在冷却部处形成的大方量冷空气充分接触,在运动过程中完成热交换,实现快速降温的目的。具体设置如下:
所述冷却部包括热物料漏斗1、夹层水冷负压风管2、循环水进水管3、循环水泵4、风冷水箱5和循环水出水管6,其中,所述热物料漏斗1与所述夹层水冷负压风管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夹层水冷负压风管2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部相连通,用以使热物料通过热物料漏斗1进入夹层水冷负压风管2后,能够与动力部负压产生的大方量冷空气充分混合,在运行过程中与冷空气完成热量交换,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夹层水冷负压风管2外壁包覆的水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循环水进水管3和所述循环水出水管6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循环水进水管3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水泵4相连通,所述循环水出水管6的输出端与所述风冷水箱5,所述循环水泵4与所述风冷水箱5相连通,用以借助设置在夹层水冷负压风管2外壁的水管进一步辅助降温,同时利用风冷水箱5形成循环换热循环管路,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热物料的降温效率。
所述物料收集部设置在所述冷却部和所述动力部之间,具体的是,所述物料收集部包括物料能量释放桶7、物料收集箱8和闭风卸料器9,所述物料收集箱8的顶端分别开设有能量释放桶接口81和风机负压风管接口82,其中所述能量释放桶接口81与所述物料能量释放桶7的一端相接通,所述物料能量释放桶7的另一端与所述夹层水冷负压风管2在远离所述热物料漏斗1的一端相接通,用以使物料在经过夹层水冷负压风管2后能够有效落入物料收集箱8,实现对物料的收集储放,所述风机负压风管接口82用以与所述动力部相接通。
所述闭风卸料器9设置在所述物料收集箱8的底端,用以在不泄露物料收集箱8内气压的情况下将内部物料放出,保证了物料收集箱8的连续作业性。
优选地,所述物料能量释放桶7的内部通路为螺旋状,用以使经热量交换后的物料在进入物料能量释放桶7后,在重力和螺旋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能够使得物料有效下沉与空气分离,提升了功能可行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物料收集箱8的内部在传输到所述风机负压风管接口82的路径上还分别固接设有具有一定倾角的主物料挡板83和辅物料挡板84,且所述主物料挡板83和所述辅物料挡板84留设有预定间距,用以可将空气中残余的物料碰撞下沉的同时,还能保证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可正常通过。
所述动力部包括负压风管10、离心风机11和正压风管12,所述负压风管10的一端与所述风机负压风管接口82相接通,所述离心风机11的输入端与所述负压风管10的另一端相接通,所述离心风机11的输出端与所述正压风管12相接通,用以借助离心风机11工作产生的风量和压力为降温过程提供动力。
所述空气净化部包括旋风除尘器13、粉尘单向阀门14和热空气排放口15,所述旋风除尘器13与所述正压风管12远离所述离心风机11的一端相接通,所述粉尘单向阀门14设于所述旋风除尘器13的底端,所述热空气排放口15设于所述旋风除尘器13的顶端,用以经过旋风除尘器13,将热交换后的空气仍然含有的粉尘滤除,以达到排放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夹层水冷负压风管2的长度范围采用1~8米,可根据所需降温的幅度改变夹层水冷负压风管2的长度。
所述循环水泵4采用型号为DY-SSP050-A的水泵;所述风冷水箱5采用型号为CW3000风冷式水循环箱;所述闭风卸料器9采用的型号为DN400;所述离心风机11采用的型号为CF-11;所述旋风除尘器13采用的型号为HCXF。
该实施例中的物料冷却器的使用过程如下:
使用时,首先分别启动动力部的离心风机11和冷却部的循环水泵4及风冷水箱5,离心风机11工作产生的负压依次传递至物料收集箱8和夹层水冷负压风管2,使得夹层水冷负压风管2入口端的冷空气进口A处通入大量冷风。
将热物料自热物料漏斗1上的热物料进口E通入夹层水冷负压风管2内,在夹层水冷负压风管2内冷风的风压以及风冷水箱5的循环冷水换热作用下,热物料完成换热并沿夹层水冷负压风管2到达物料能量释放桶7处,在物料能量释放桶7内的重力及离心力作用下,物料落入物料收集箱8内,同时粉尘和空气进一步沿离心风机11的管路到达旋风除尘器13,实现对粉尘的滤出。
通过物料收集箱8底端的闭风卸料器9在不泄露风压的情况下取出降温后的物料,通过粉尘单向阀门14取出清理粉尘,即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对于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结构,给予相同的符号,省略相同的说明,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5所示,所述物料收集部包括物料螺旋除尘器16、物料空气混合进口17、空气粉尘混合出口18、二次沉降室19以及闭风卸料器9,其中,所述物料螺旋除尘器16的顶端分别设有所述物料空气混合进口17和空气粉尘混合出口18,所述物料空气混合进口17与所述夹层水冷负压风管2远离所述热物料漏斗1的一端相接通,所述空气粉尘混合出口18与所述负压风管10远离所述离心风机11的一端相接通,所述二次沉降室19的顶端输入口与所述物料螺旋除尘器16的下出料口相接通,且所述二次沉降室19的底端输出口与所述闭风卸料器9相接通。
具体的是,所述二次沉降室19的顶端输入口直径最大为所述二次沉降室19内径的二分之一。
优选地,参考图5,所述空气粉尘混合出口18的内部还设有捋风结构,用以将进入管内的螺旋状气流在通过捋风结构后改变为直线气流,大大减弱了原旋风对物料漂移的能力,有效地阻止了物料随旋风二次流出,提升了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物料螺旋除尘器16采用的型号为HCXF。
该实施例中的物料冷却器的使用过程如下:
冷却后的物料与空气通过物料空气混合进口17进入物料螺旋除尘器16内,物料螺旋除尘器16上的锥桶内的物料在旋转离心力及重力的共同作用下做螺旋下降运动,下沉进入二次沉降室19后,因二次沉降室19的内径远大于二次沉降室19的输入口直径,因此旋风在到达二次沉降室19内后大大减弱,二次沉降室19的旋风也无法将物料从较小内径的输入口带走,使得物料沉积在二次沉降室19内,而热空气与粉尘通过空气粉尘混合出口18到达带有捋风结构的负压风管10内,并最终排出即可有效地实现物料与热空气的分离。
实施例2中的物料收集部对于粉尘的排除效果虽不及实施例1中物料收集部的粉尘排除效果,但仍能达到预期的物料降温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料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冷却部、物料收集部、及动力部;其中,
所述冷却部包括传输管路结构;
所述动力部包括离心风机;
所述传输管路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物料收集部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物料收集部的输出端与所述离心风机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物料收集部包括物料能量释放桶和物料收集箱;
所述物料收集箱的顶端分别开设有能量释放桶接口和风机负压风管接口,其中所述能量释放桶接口与所述物料能量释放桶的一端相接通,所述物料能量释放桶的另一端与所述传输管路结构相接通;
所述风机负压风管接口与所述离心风机相接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料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物料能量释放桶的内部通路为螺旋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料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物料收集部还包括闭风卸料器;
所述闭风卸料器设于所述物料收集箱的底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料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物料收集箱的内部在传输到所述风机负压风管接口的路径上还分别固接设有主物料挡板和辅物料挡板,且所述主物料挡板和所述辅物料挡板留设有预定间距。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物料收集部包括物料螺旋除尘器和二次沉降室;其中,
所述物料螺旋除尘器上分别设有物料空气混合进口和空气粉尘混合出口,所述物料空气混合进口与所述传输管路结构相接通,所述空气粉尘混合出口与所述动力部相接通;
所述二次沉降室的顶端输入口与所述物料螺旋除尘器的下出料口相接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物料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空气粉尘混合出口的内部设有捋风结构。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物料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传输管路结构为夹层水冷负压风管;
所述冷却部还包括循环水进水管、循环水泵、风冷水箱和循环水出水管;
所述夹层水冷负压风管外壁包覆的水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循环水进水管和所述循环水出水管一一对应连通,所述循环水进水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相连通,所述循环水出水管的输出端与所述风冷水箱,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风冷水箱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料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离心风机的输出端连通设有空气净化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物料冷却器,其特征是,所述空气净化部包括旋风除尘器、粉尘单向阀门和热空气排放口;
所述旋风除尘器与所述离心风机的一端相接通,所述粉尘单向阀门设于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底端,所述热空气排放口设于所述旋风除尘器的顶端。
CN202020554181.3U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物料冷却器 Active CN2129310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4181.3U CN212931069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物料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54181.3U CN212931069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物料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31069U true CN212931069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297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54181.3U Active CN212931069U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物料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310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46132U (zh)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装置
CN212931069U (zh) 一种物料冷却器
CN102679578A (zh) 带有旋风分离器的太阳能颗粒吸热器
CN208555464U (zh) 移动式生活垃圾处理装置
CN217632837U (zh) 一种用于气体压缩机的除水装置
CN208269606U (zh) 一种小颗粒物料连续烘干设备
CN207887357U (zh) 一种排尘高效的旋风分离装置
CN207471888U (zh) 一种自带冷却装置的中间罐
CN215892413U (zh) 一种双腔式锅炉尾气热能循环利用系统
CN208562101U (zh) 移动式油泥原位处理装置
CN204881269U (zh) 一种下水器及具有该下水器的自动定量集水热交换器
CN206509128U (zh) 一种旋风分离式粉体换热器
CN211662497U (zh) 一种发泡桶余热利用装置
CN107500294A (zh) 一种活性炭生产系统
CN210190253U (zh) 一种mma单体的生产系统
CN207121611U (zh) 一种高炉炉顶均压放散煤气回收装置
CN113577852A (zh) 一种纳米粉体收集系统及收集方法
CN209049209U (zh) 一种工业用气体分离设备
CN207528094U (zh) 一种化肥降温冷却装置
CN208555463U (zh) 移动式医用垃圾处理装置
CN210036238U (zh) 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烘干炉的上炉胆机构
CN209541305U (zh) 一种具有快速降温功能的烘料桶
CN208254253U (zh) 氧化钼焙烧回转窑窑尾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15489797U (zh) 一种锅炉蒸汽吹灰器预警系统
CN117619080A (zh) 一种鲜竹沥炮制生产用烟雾处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