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23361U - 组装系统和载具盖板翻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组装系统和载具盖板翻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23361U
CN212923361U CN202021793187.2U CN202021793187U CN212923361U CN 212923361 U CN212923361 U CN 212923361U CN 202021793187 U CN202021793187 U CN 202021793187U CN 212923361 U CN212923361 U CN 212923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piece
turnover
cov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931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亚兵
张轲
郭印
杨鹏
张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Intelligent Manufacture Zheji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931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23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23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23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ttitude Control For Articles On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组装系统和载具盖板翻转机构,组装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和载具盖板翻转机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包括移动基板、支撑座、翻转组件、连动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固定基板。支撑座设置于移动基板上。翻转组件包括转动轴、拨动件和翻转件,转动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拨动件和翻转件分别设置于转动轴。连动件与拨动件活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移动基板上,并且与连动件连接。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移动基板上。第二驱动组件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固定基板。第一驱动组件带动连动件往第一方向移动,连动件带动拨动件转动,拨动件通过转动轴带动翻转件翻转,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移动基板沿第二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组装系统和载具盖板翻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化翻转载具盖板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和设有所述载具盖板翻转机构的组装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子消费性产品的装配生产线,电子产品会放置在载具或治具中输送,而且为了将电子产品定位在载具或治具上,通常会在载具或治具上设置盖体,而且利用弹簧或扭簧的弹力使盖体定位在既定的位置而用于压紧定位电子产品,经过若干加工站加工后,需要操作员掀开盖体以便将电子产品取出。由于必须使用人工翻盖取出电子产品,会有产量不高且耗费人力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载具盖板翻转机构,解决目前需要使用人工对载具或治具掀盖所导致产量不高且耗费人力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提供了一种载具盖板翻转机构,其包括移动基板、支撑座、翻转组件、连动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和固定基板。支撑座设置于移动基板上。翻转组件包括转动轴、拨动件和翻转件,转动轴与支撑座转动连接,拨动件和翻转件分别设置于转动轴。连动件与拨动件活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移动基板上,并且与连动件连接。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移动基板上。第二驱动组件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固定基板。第一驱动组件带动连动件往第一方向移动,连动件带动拨动件转动,拨动件通过转动轴带动翻转件翻转,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移动基板沿第二方向移动。
另外,也提供了一种组装系统,其包括:输送装置和载具盖板翻转机构。输送装置具有翻转位置,输送装置输送载具至翻转位置,载具包括载具本体和盖体,盖体与载具本体旋转组接,载具本体具有容置槽,产品容置在容置槽且由盖体覆盖。载具盖板翻转机构设置在输送装置的一侧,并且与翻转位置对应,固定基板与输送装置固定连接。载具盖板翻转机构的翻转组件用于接触盖体,并且翻转盖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输送装置的翻转位置上设置载具盖板翻转机构,当载具在输送装置上输送至翻转位置时,载具盖板翻转机构的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移动基板沿第二方向移动,使翻转组件靠近载具,第一驱动组件带动连动件往第一方向移动,使翻转件接触盖体,连动件带动拨动件转动,拨动件通过转动轴带动翻转件翻转盖体,从而起到自动翻转盖体的作用。从载具取出电子产品可通过人工或机械手臂达成,从而实现自动化翻盖和取出电子产品,解决现有技术使用人工翻盖所导致的产量不高且耗费人力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组装系统的立体图与局部放大图;
图2是图1的组装系统的前视图与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组装系统的俯视图与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的俯视图;
图6是图4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的仰视图;
图7是图4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示意图与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4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的第二驱动组件的示意图与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1的组装系统中载具盖板翻转机构接触载具的盖体的示意图与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1的组装系统中载具盖板翻转机构翻转载具的盖体的示意图与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组装系统的立体图与局部放大图、图2是图1的组装系统的前视图与局部放大图,且图3是图1的组装系统的俯视图与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组装系统,其包括输送装置500和载具盖板翻转机构100。载具150承载电子产品,输送装置500输送载具150和承载于载具150的电子产品。输送装置500具有翻转位置P,输送装置500输送载具150至翻转位置P。载具盖板翻转机构100设置在输送装置500的一侧,而且载具盖板翻转机构100是对应于预定的翻转位置P处设置。组装系统还包括升降机构200与止挡机构300,载具150包括盖体152,当输送装置500输送载具150到达翻转位置P时,止挡机构300阻挡载具150,而且升降机构200使载具150升高而脱离输送装置500,载具盖板翻转机构100接触载具150并翻转载具150的盖体152。
如图1所示,输送装置500包括框架510、伺服电机520、驱动轮530和输送带540,框架510沿着产品的预定输送方向延伸,伺服电机520和驱动轮530设置在框架510的一端,输送带540绕设在驱动轮530上,伺服电机520使驱动轮530转动,而带动输送带540在框架510移动。载具150放置在输送带540上随着输送带540移动。
载具150包括载具本体151和盖体152。盖体152与载具本体151旋转组接,载具本体151具有容置槽153,产品容置在容置槽153且由盖体152覆盖。在本实施例中,载具本体151呈板状而且具有两个容置槽153,每个容置槽153由一个盖体152覆盖。盖体152通过弹簧或扭簧等弹性偏压件将产品压紧在容置槽153中。在一实施例中,载具本体151还包括导引槽154,导引槽154与容置槽153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导引槽154的底部为倾斜面,导引槽154的倾斜面的末端连接于容置槽153。盖体152具有突销155,当盖体152覆盖在容置槽153时,突销155位在导引槽154的上方,导引槽154位在翻转组件30的移动路径上,翻转组件30被配置为能接触突销155。
升降机构200设置在输送装置500的下方,并且与翻转位置P对应,以升降位于翻转位置P的载具150。止挡机构300设置在输送装置500下方,可以从输送装置500下方升起以阻挡载具150,并且位于升降机构200的一侧。当载具150在输送带540上移动到达翻转位置P时,止挡机构300阻挡载具150前进,同时升降机构200升起并将载具150推离输送带540,载具盖板翻转机构100接触载具150并翻转载具150的盖体152,能够从容置槽153将产品取出。当产品移出载具150后,止挡机构300下降,同时升降机构200使载具150下降,使载具150重新放置在输送带540上,而继续输送载具150。以下详述载具盖板翻转机构100的结构。
请参阅图4、图5、图6、图7和图8,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的俯视图、图6是图4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的仰视图、图7是图4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的第一驱动组件的示意图与局部放大图且图8是图4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的第二驱动组件的示意图与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载具盖板翻转机构100包括移动基板10、支撑座20、翻转组件30、连动件40、第一驱动组件50、第二驱动组件60和固定基板70。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固定基板70固定在输送装置500的框架510上,第二驱动组件60设置在移动基板10上并沿第二方向L2可移动地连接固定基板70,移动基板10通过第二驱动组件60连接于固定基板70。支撑座20设置于移动基板10上且支持翻转组件30。第一驱动组件50沿第一方向L1可移动地设置于移动基板10上且通过连动件40连接于翻转组件30。第一方向L1是与输送带540的输送方向平行。第二驱动组件60驱动移动基板10沿第二方向L2移动,第二方向L2是与输送带540的输送方向正交。因此通过第二驱动组件60驱动移动基板10沿第二方向L2移动,可以使翻转组件30移动到载具150所在的翻转位置P,而使翻转组件30与载具150的盖体152接触。第一驱动组件50随着移动基板10沿第二方向L2移动,第一驱动组件50沿第一方向L1的移动能够带动连动件40沿第一方向L1移动,更进一步使翻转组件30转动而翻转盖体152。
翻转组件30包括转动轴31、拨动件32和翻转件33,转动轴31与支撑座20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0中设有第一轴承34,转动轴31穿过第一轴承34并且由第一轴承34转动承载。拨动件32和翻转件33分别设置于转动轴31,在本实施例中,拨动件32和翻转件33分别设置在转动轴31的相对两端,支撑座20位于拨动件32和翻转件33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载具150具有两个盖体152和容置槽153,因此本实施例具有两个翻转组件30和两个支撑座20。
连动件40与拨动件32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动件40呈长矩形的板状且具有限位槽41,限位槽41从连动件40的边缘沿第三方向L3延伸,第三方向L3与第一方向L1以及第二方向L2正交,第三方向L3是与移动基板10和固定基板70垂直的方向。拨动件32可移动地设置于限位槽41中并由限位槽41限制在限位槽41中相对于连动件40沿第三方向L3移动。当第一驱动组件50带动连动件40往第一方向L1移动时,拨动件32除了随着连动件40带动沿第一方向L1移动之外,拨动件32也能够沿着限位槽41在第三方向L3上移动,使得拨动件32带动转动轴31在第一轴承34中旋转,转动轴31进一步带动翻转件33翻转,从而翻转载具150的盖体152。
如图4和图6所示,拨动件32具有结合部321和拨动部322,结合部321的一端与转动轴31的一端连接,并且往远离转动轴31的方向延伸,结合部321的延伸方向与转动轴31的延伸方向相互正交,拨动部322设置于结合部321远离所述转动轴31的一端,拨动部322从结合部321凸出,拨动部322的延伸方向与转动轴31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拨动部322与限位槽41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部321呈长方体,拨动部322是圆杆状,拨动部322与转动轴31分别结合于结合部321的相对两表面且分别靠近结合部321的相对两端。翻转组件30还包括第二轴承35,第二轴承35设置在拨动部322上,并且位于限位槽41中,使得拨动部322通过第二轴承35与限位槽41的槽壁滚动抵接。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翻转件33包括连接部331和翻转部332,连接部331的一端与转动轴31的一端连接,并且往远离转动轴31的方向延伸,连接部331的延伸方向与转动轴31的延伸方向相互正交,翻转部332设置于连接部331远离转动轴31的一端,翻转部332的延伸方向与转动轴31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31呈长方体,翻转部332是圆杆状,翻转部332与转动轴31分别结合于连接部331的相对两表面且分别靠近连接部331的相对两端。翻转件33的连接部331与拨动件32的结合部321分别朝远离转动轴31的相反方向延伸,而且翻转件33的翻转部332与拨动件32的拨动部322分别朝平行于转动轴31的相反方向延伸。
如图7所示,第一驱动组件50包括第一气缸51、第一推杆52和第一连接座53,第一气缸51设置于移动基板10上,第一推杆52可移动地连接第一气缸51,且第一推杆52与第一连接座53连接,第一连接座53与连动件40连接。由于第一气缸51是沿第一方向设置,因此在加压空气进入第一气缸51后,加压空气推动第一推杆52沿第一方向L1移动,第一推杆52使第一连接座53沿第一方向L1移动,进一步带动连动件40沿第一方向L1移动,动连动件40带动拨动件32转动,进而使转动轴31和翻转件33转动,而翻转载具150的盖体152。
如图8所示,第二驱动组件60包括第二气缸61、第二连接座62和第二推杆63,第二气缸61设置于移动基板10上,第二推杆63可移动地连接第二气缸61,第二连接座62与第二推杆63连接,第二连接座62设置在固定基板70上。由于第二气缸61是沿第二方向L2设置,因此第二气缸61与第二推杆63可在第二方向L2上具有相对移动。由于第二连接座62连同第二推杆63固定在固定基板70上,而第二气缸61设置于移动基板10上,因此当加压空气进入第二气缸61后,加压空气使第二气缸61相对于第二推杆63沿第二方向L2移动,从而使移动基板10沿第二方向L2移动,进一步使支撑座20、翻转组件30、连动件40和第一驱动组件50沿第二方向L2移动。
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图1的组装系统中载具盖板翻转机构接触载具的盖体的示意图与局部放大图,且图10是图1的组装系统中载具盖板翻转机构翻转载具的盖体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当载具150位在翻转位置P时,第二驱动组件60使支撑座20、翻转组件30、连动件40和第一驱动组件50沿第二方向L2移动而使翻转件33的翻转部332进入导引槽154而位在突销155的下方。接着如图10所示,第一驱动组件50驱动连动件40沿第一方向L1移动,而使拨动件32转动,进一步带动转动轴31和翻转件33转动,翻转件33的翻转部332向上翻转而推动设于盖体152的突销155,使盖体152旋转而掀开盖体152。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组装系统和其载具盖板翻转机构,通过在输送装置的翻转位置上设置载具盖板翻转机构,当载具在输送装置上输送至翻转位置时,载具盖板翻转机构的第二驱动组件带动移动基板沿第二方向移动,使翻转组件靠近载具,第一驱动组件带动连动件往第一方向移动,使翻转件接触盖体,连动件带动拨动件转动,拨动件通过转动轴带动翻转件翻转盖体,从而起到自动翻转盖体的作用。从载具取出电子产品可通过人工或机械手臂达成,从而实现自动化翻盖和取出电子产品,解决现有技术使用人工翻盖所导致的产量不高且耗费人力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载具盖板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基板(10);
支撑座(20),设置于所述移动基板(10)上;
翻转组件(30),包括转动轴(31)、拨动件(32)和翻转件(33),所述转动轴(31)与所述支撑座(20)转动连接,所述拨动件(32)和所述翻转件(33)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轴(31);
连动件(40),与所述拨动件(32)活动连接;
第一驱动组件(50),沿第一方向(L1)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移动基板(10)上,并且与所述连动件(40)连接;
第二驱动组件(60),设置在所述移动基板(10)上;
固定基板(70),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沿第二方向(L2)可移动地连接所述固定基板(70);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带动所述连动件(40)往所述第一方向(L1)移动,所述连动件(40)带动所述拨动件(32)转动,所述拨动件(32)通过所述转动轴(31)带动所述翻转件(33)翻转,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带动所述移动基板(10)沿所述第二方向(L2)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件(32)和所述翻转件(33)分别设置于所述转动轴(31)的两端,所述支撑座(20)位于所述拨动件(32)和所述翻转件(33)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33)包括连接部(331)和翻转部(332),所述连接部(331)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31)的一端连接,并且往远离所述转动轴(31)的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3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动轴(31)的延伸方向相互正交,所述翻转部(332)设置于所述连接部(331)远离所述转动轴(31)的一端,所述翻转部(33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动轴(31)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件(32)具有结合部(321)和拨动部(322),所述结合部(321)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31)的一端连接,并且往远离所述转动轴(31)的方向延伸,所述结合部(3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动轴(31)的延伸方向相互正交,所述拨动部(322)设置于所述结合部(321)远离所述转动轴(31)的一端,所述拨动部(322)从所述结合部(321)凸出,所述拨动部(3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动轴(31)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所述连动件(40)具有限位槽(41),所述限位槽(41)沿第三方向(L3)延伸,所述第三方向(L3)与所述第一方向(L1)以及所述第二方向(L2)正交,所述拨动部(322)与所述限位槽(41)活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30)还包括轴承(35),所述轴承(35)设置在所述拨动部(322)上,并且位于所述限位槽(41)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50)包括第一气缸(51)、第一推杆(52)与第一连接座(53),所述第一气缸(51)设置于所述移动基板(10)上,所述第一推杆(52)连接所述第一气缸(51),所述第一推杆(52)与所述第一连接座(5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53)与所述连动件(40)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60)包括第二气缸(61)、第二连接座(62)与第二推杆(63),所述第二气缸(61)设置于所述移动基板(10)上,所述第二推杆(63)连接所述第二气缸(61),所述第二连接座(62)与所述第二推杆(63)连接,所述固定基板(70)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座(62)上。
8.一种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装置(500),具有翻转位置(P),所述输送装置(500)输送载具(150)至所述翻转位置(P),所述载具(150)包括载具本体(151)和盖体(152),所述盖体(152)与所述载具本体(151)旋转组接,所述载具本体(151)具有容置槽(153),产品容置在所述容置槽(153)且由所述盖体(152)覆盖;
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载具盖板翻转机构(100),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500)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翻转位置(P)对应,所述固定基板(70)与所述输送装置(500)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载具盖板翻转机构(100)的所述翻转组件(30)用于接触所述盖体(152),并且翻转所述盖体(15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本体(151)还包括导引槽(154),所述导引槽(154)与所述容置槽(153)连通,所述盖体(152)具有突销(155),所述突销(155)位在所述导引槽(154)的上方,所述导引槽(154)位在所述翻转组件(30)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翻转组件(30)与所述突销(155)接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机构(200),所述升降机构(200)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500)的下方,并且与所述翻转位置(P)对应,以升降位于所述翻转位置(P)的所述载具(150)。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挡机构(300),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500)下方,并且位于所述升降机构(200)的一侧,以阻挡所述载具(150)。
CN202021793187.2U 2020-08-25 2020-08-25 组装系统和载具盖板翻转机构 Active CN212923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3187.2U CN212923361U (zh) 2020-08-25 2020-08-25 组装系统和载具盖板翻转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93187.2U CN212923361U (zh) 2020-08-25 2020-08-25 组装系统和载具盖板翻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23361U true CN212923361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00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93187.2U Active CN212923361U (zh) 2020-08-25 2020-08-25 组装系统和载具盖板翻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233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94840B (zh) 一种自动叠盘机以及工作方法
CN116198213B (zh) 一种纸箱表面印刷设备及印刷工艺
CN212923361U (zh) 组装系统和载具盖板翻转机构
CN112475838B (zh) 一种产品的扣合设备
CN210633696U (zh) 一种机械手装置及运输系统
CN115064395A (zh) 一种电容器组装装置
US3944046A (en) Article transfer apparatus
CN109940858B (zh) 一种塑胶容器膜内贴标自动送膜设备及其工艺
CN210762966U (zh) 一种新型托盘移栽设备
CN215699436U (zh) 一种可自动上下料的铸件装配设备
CN113666121A (zh) 一种高精度全自动收放板机
CN115009572B (zh) 一种半成品包装显示基板整合机构
CN219009099U (zh) 一种翻转输送装置
CN213648885U (zh) 一种纸箱印刷装置
CN213036884U (zh) 推料定位平台
CN117902231B (zh) 一种具有纠偏装置的带式输送机
CN210734797U (zh) 一种轴承托盘
CN219135709U (zh) 一种电感自动下料机
CN217577339U (zh) 双口胶框设备
CN117198948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上料烧录打标一体机及其控制系统
CN215827640U (zh) 一种低位凸轮移载输送机
CN116331797B (zh) 一种载物塑料托盘上下翻转机构
CN213622217U (zh) 可自动上下料的输送装置
CN219990315U (zh) 一种集装箱门板输送装置
CN113877833B (zh) 用于平板型产品自动检测的承载装置和设备及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