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20363U - 一种螺杆缸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杆缸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20363U
CN212920363U CN202021162146.3U CN202021162146U CN212920363U CN 212920363 U CN212920363 U CN 212920363U CN 202021162146 U CN202021162146 U CN 202021162146U CN 212920363 U CN212920363 U CN 212920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t channel
liquid outlet
channel
liquid
outle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6214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成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Puye Polymer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Perun Rubber &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Perun Rubber &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Perun Rubber &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6214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20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20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20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螺杆缸冷却装置,包括螺杆缸,螺杆缸的内部配合螺杆,还包括模温机,所述螺杆缸的缸壁内部开设空腔,空腔内部设有管段,管段的外周壁和空腔的内壁间隙布置,螺杆缸的外表面上开设入口和出口,入口和管段的一端连通,管段的另一端和空腔连通,空腔和出口连通,模温机的出液口和入口连通,模温机的回液口和出口连通,通过模温机向螺杆缸内泵入冷却液,冷却液自模温机的出液口进入入口,然后流经管段内部,并从管段的另一端流到空腔和管段的间隙之间,再经出口重新流回模温机,实现冷却液的冷却循环,在工作过程中,实现对螺杆缸和螺杆的持续降温,避免高温对橡胶质量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螺杆缸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螺杆缸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制品的模压生产需要用到大量的橡胶原材料,通常情况下,工人按照制品的橡胶用料克数来切块称重,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切块重量精度不稳定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会采用螺杆挤出机将橡胶原材料制作成形状规则的圆柱长条,再配合环切刀切制所需克数的料饼,供工人直接取用。螺杆挤出机工作时,螺杆布置在螺杆缸内部进行输料,螺杆缸上开设进料口和出料口,在螺杆持续吃料以后,会造成螺杆和螺杆缸的温度升高,影响橡胶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螺杆缸冷却装置,能够对螺杆缸以及内部的螺杆进行降温,避免高温对橡胶质量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杆缸冷却装置,包括螺杆缸,螺杆缸的内部配合螺杆,还包括模温机,所述螺杆缸的缸壁内部开设空腔,空腔内部设有管段,管段的外周壁和空腔的内壁间隙布置,螺杆缸的外表面上开设入口和出口,入口和管段的一端连通,管段的另一端和空腔连通,空腔和出口连通,模温机的出液口和入口连通,模温机的回液口和出口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空腔为长条形通道,空腔沿着的螺杆缸的长度方向延伸,螺杆缸的长度方向和螺杆的长度方向一致,管段的管长方向和空腔的长度方向一致。
所述空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沿着螺杆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管段和空腔的数量相同。
所述螺杆缸的一端向外凸起形成轴肩,入口和出口均布置在轴肩上,空腔、管段的数量分别为4个,轴肩的外周面上开设4个周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开口,4个第一开口分别向轴肩内部延伸形成条形的第一进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第三进液通道和第四进液通道,第一进液通道的里端和第二进液通道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二进液通道的里端和第三进液通道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三进液通道的里端和第四进液通道的中部垂直连通,第四进液通道的里端和第一进液通道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一进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第三进液通道和第四进液通道在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和螺杆垂直,螺杆自第一进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第三进液通道和第四进液通道围合成的四边形内部穿过,螺杆缸的端面上开设4个通孔,4个通孔分别和第一进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第三进液通道、第四进液通道一一对应连通,4个管段的一端分别通过管接头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螺杆缸内部,4个管段相连的管接头分别和第一进液通道、第二进液通道、第三进液通道和第四进液通道垂直连通,和第一进液通道相连通的通孔和管段在同一直线上,和第一进液通道相连通的通孔和管段在同一直线上,和第二进液通道相连通的通孔和管段在同一直线上,和第三进液通道相连通的通孔和管段在同一直线上,和第四进液通道相连通的通孔和管段在同一直线上,4个通孔分别通过第一堵头堵住,其中3个第一开口通过第二堵头堵住,另一个开口即为入口。
所述轴肩的外周面上开设4个周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开口,4个第二开口分别向轴肩内部延伸形成条形的第一出液通道、第二出液通道、第三出液通道和第四出液通道,第一出液通道的里端和第二出液通道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二出液通道的里端和第三出液通道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三出液通道的里端和第四出液通道的中部垂直连通,第四出液通道的里端和第一出液通道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一出液通道、第二出液通道、第三出液通道和第四出液通道在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和螺杆垂直,螺杆自第一出液通道、第二出液通道、第三出液通道和第四出液通道围合成的四边形内部穿过,其中3个第二开口通过第三堵头堵住,另一个开口即为出口,4个空腔分别和第一出液通道、第二出液通道、第三出液通道和第四出液通道一一对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模温机向螺杆缸内泵入冷却液(冷却水或者冷却油),冷却液自模温机的出液口进入入口,然后流经管段内部,并从管段的另一端流到空腔和管段的间隙之间,再经出口重新流回模温机,实现冷却液的冷却循环,在工作过程中,实现对螺杆缸和螺杆的持续降温,避免高温对橡胶质量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B向剖视图。
其中:10、螺杆缸;11、空腔;12、入口;13、出口;14、轴肩;20、螺杆;30、管段;41、第一进液通道;42、第二进液通道;43、第三进液通道;44、第四进液通道;50、管接头;61、第一堵头;62、第二堵头;63、第三堵头;71、第一出液通道;72、第二出液通道;73、第三出液通道;74、第四出液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螺杆缸冷却装置,包括螺杆缸10,螺杆缸10的内部配合螺杆20,还包括模温机,螺杆缸10的缸壁内部开设空腔11,空腔11内部设有管段30,管段30的外周壁和空腔11的内壁间隙布置,螺杆缸10的外表面上开设入口12和出口13,入口12和管段30的一端连通,管段30的另一端和空腔11连通,空腔11和出口13连通,模温机的出液口和入口12连通,模温机的回液口和出口13连通。本申请通过模温机向螺杆缸10内泵入冷却液(冷却水或者冷却油),冷却液自模温机的出液口进入入口12,然后流经管段30内部,并从管段30的另一端流到空腔11和管段30的间隙之间,再经出口13重新流回模温机,实现冷却液的冷却循环,在工作过程中,实现对螺杆缸10和螺杆20的持续降温,避免高温对橡胶质量造成影响。
空腔11为长条形通道,空腔11沿着的螺杆缸10的长度方向延伸,螺杆缸10的长度方向和螺杆20的长度方向一致,管段30的管长方向和空腔11的长度方向一致。
空腔1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沿着螺杆20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管段30和空腔11的数量相同,保证对螺杆20、螺杆缸10进行均匀降温。
螺杆缸10的一端向外凸起形成轴肩14,入口12和出口13均布置在轴肩14上,空腔11、管段30的数量分别为4个,轴肩14的外周面上开设4个周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开口,4个第一开口分别向轴肩14内部延伸形成条形的第一进液通道41、第二进液通道42、第三进液通道43和第四进液通道44,第一进液通道41的里端和第二进液通道42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二进液通道42的里端和第三进液通道43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三进液通道43的里端和第四进液通道44的中部垂直连通,第四进液通道44的里端和第一进液通道41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一进液通道41、第二进液通道42、第三进液通道43和第四进液通道44在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和螺杆20垂直,螺杆20自第一进液通道41、第二进液通道42、第三进液通道43和第四进液通道44围合成的四边形内部穿过,螺杆缸10的端面上开设4个通孔,4个通孔分别和第一进液通道41、第二进液通道42、第三进液通道43、第四进液通道44一一对应连通,4个管段30的一端分别通过管接头50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螺杆缸10内部,4个管段30相连的管接头50分别和第一进液通道41、第二进液通道42、第三进液通道43和第四进液通道44垂直连通,和第一进液通道41相连通的通孔和管段30在同一直线上,和第一进液通道41相连通的通孔和管段30在同一直线上,和第二进液通道42相连通的通孔和管段30在同一直线上,和第三进液通道43相连通的通孔和管段30在同一直线上,和第四进液通道44相连通的通孔和管段30在同一直线上,4个通孔分别通过第一堵头61堵住,其中3个第一开口通过第二堵头62堵住,另一个开口即为入口12。冷却液自入口12进入到第一进液通道41、第二进液通道42、第三进液通道43和第四进液通道44内部以后再分别流入相应的管段30内部。
轴肩14的外周面上开设4个周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开口,4个第二开口分别向轴肩14内部延伸形成条形的第一出液通道71、第二出液通道72、第三出液通道73和第四出液通道74,第一出液通道71的里端和第二出液通道72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二出液通道72的里端和第三出液通道73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三出液通道73的里端和第四出液通道74的中部垂直连通,第四出液通道74的里端和第一出液通道71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一出液通道71、第二出液通道72、第三出液通道73和第四出液通道74在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和螺杆20垂直,螺杆20自第一出液通道71、第二出液通道72、第三出液通道73和第四出液通道74围合成的四边形内部穿过,其中3个第二开口通过第三堵头63堵住,另一个开口即为出口13,4个空腔11分别和第一出液通道71、第二出液通道72、第三出液通道73和第四出液通道74一一对应连通。位于每个空腔11和相应管段30之间的冷却液分别进入第一出液通道71、第二出液通道72、第三出液通道73和第四出液通道74内部汇总在一起,之后经出口13流到模温机中。
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指出“和第一进液通道41相连通的通孔和管段30在同一直线上”,是为了表明通孔、管段30、空腔11均在同一直线上,而通孔开设在螺杆缸10的端面上,这样方便加工空腔11,即可以在螺杆缸10的端面上直接向内部打深孔形成空腔11,也方便螺杆20的安装,直接将螺杆20自通孔处安插到空腔11内部并通过管接头50旋拧固定即可,最后利用第一堵头61将各个通孔堵住即可。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5)

1.一种螺杆缸冷却装置,包括螺杆缸(10),螺杆缸(10)的内部配合螺杆(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温机,所述螺杆缸(10)的缸壁内部开设空腔(11),空腔(11)内部设有管段(30),管段(30)的外周壁和空腔(11)的内壁间隙布置,螺杆缸(10)的外表面上开设入口(12)和出口(13),入口(12)和管段(30)的一端连通,管段(30)的另一端和空腔(11)连通,空腔(11)和出口(13)连通,模温机的出液口和入口(12)连通,模温机的回液口和出口(13)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缸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为长条形通道,空腔(11)沿着的螺杆缸(10)的长度方向延伸,螺杆缸(10)的长度方向和螺杆(20)的长度方向一致,管段(30)的管长方向和空腔(11)的长度方向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杆缸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沿着螺杆(20)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管段(30)和空腔(11)的数量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杆缸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缸(10)的一端向外凸起形成轴肩(14),入口(12)和出口(13)均布置在轴肩(14)上,空腔(11)、管段(30)的数量分别为4个,轴肩(14)的外周面上开设4个周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开口,4个第一开口分别向轴肩(14)内部延伸形成条形的第一进液通道(41)、第二进液通道(42)、第三进液通道(43)和第四进液通道(44),第一进液通道(41)的里端和第二进液通道(42)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二进液通道(42)的里端和第三进液通道(43)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三进液通道(43)的里端和第四进液通道(44)的中部垂直连通,第四进液通道(44)的里端和第一进液通道(41)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一进液通道(41)、第二进液通道(42)、第三进液通道(43)和第四进液通道(44)在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和螺杆(20)垂直,螺杆(20)自第一进液通道(41)、第二进液通道(42)、第三进液通道(43)和第四进液通道(44)围合成的四边形内部穿过,螺杆缸(10)的端面上开设4个通孔,4个通孔分别和第一进液通道(41)、第二进液通道(42)、第三进液通道(43)、第四进液通道(44)一一对应连通,4个管段(30)的一端分别通过管接头(50)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螺杆缸(10)内部,4个管段(30)相连的管接头(50)分别和第一进液通道(41)、第二进液通道(42)、第三进液通道(43)和第四进液通道(44)垂直连通,和第一进液通道(41)相连通的通孔和管段(30)在同一直线上,和第一进液通道(41)相连通的通孔和管段(30)在同一直线上,和第二进液通道(42)相连通的通孔和管段(30)在同一直线上,和第三进液通道(43)相连通的通孔和管段(30)在同一直线上,和第四进液通道(44)相连通的通孔和管段(30)在同一直线上,4个通孔分别通过第一堵头(61)堵住,其中3个第一开口通过第二堵头(62)堵住,另一个开口即为入口(1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杆缸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肩(14)的外周面上开设4个周向间隔布置的第二开口,4个第二开口分别向轴肩(14)内部延伸形成条形的第一出液通道(71)、第二出液通道(72)、第三出液通道(73)和第四出液通道(74),第一出液通道(71)的里端和第二出液通道(72)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二出液通道(72)的里端和第三出液通道(73)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三出液通道(73)的里端和第四出液通道(74)的中部垂直连通,第四出液通道(74)的里端和第一出液通道(71)的中部垂直连通,第一出液通道(71)、第二出液通道(72)、第三出液通道(73)和第四出液通道(74)在同一平面上且该平面和螺杆(20)垂直,螺杆(20)自第一出液通道(71)、第二出液通道(72)、第三出液通道(73)和第四出液通道(74)围合成的四边形内部穿过,其中3个第二开口通过第三堵头(63)堵住,另一个开口即为出口(13),4个空腔(11)分别和第一出液通道(71)、第二出液通道(72)、第三出液通道(73)和第四出液通道(74)一一对应连通。
CN202021162146.3U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螺杆缸冷却装置 Active CN212920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2146.3U CN212920363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螺杆缸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62146.3U CN212920363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螺杆缸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20363U true CN212920363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24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62146.3U Active CN212920363U (zh) 2020-06-19 2020-06-19 一种螺杆缸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20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62169U (zh) 一种钢丝拉拔模具
CN212920363U (zh) 一种螺杆缸冷却装置
CN205165392U (zh) 液压脱模机
CN109454215A (zh) 一种均匀冷却的压铸机熔杯
CN211807696U (zh) 一种硬芯胶管挤出机构
CN211440944U (zh) 一种脱膜效果好的塑料模具
CN214605756U (zh) 一种注塑模具热嘴区域均匀冷却装置
CN215919049U (zh) 一种压铸模整体式浇口套
CN216370072U (zh) 具有良好冷却效果的铸铝模具
CN214983500U (zh) 一种快速降温的催化剂成型模具
CN211390078U (zh) 一种自动接料式液压橡胶挤出成型机
CN210617252U (zh) 挤出机
CN211492717U (zh) 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镶针
CN209007929U (zh) 一种耐高温防开裂电缆料生产系统
CN111002561A (zh) 多腔挤出异型材模头料流调控装置及调控方法
CN213166801U (zh) 一种橡胶产品加工用高效节能挤出机
CN112895333B (zh) 一种医用x光显影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工艺
CN214919608U (zh) 一种组合式胀形模具
CN220517313U (zh) 一种电动工具外壳模具
CN104708794B (zh) 一种真空快速定型的定型台
CN217346565U (zh) 注塑模具用快速冷却结构
CN214521831U (zh) 一种塑料共挤桑拿板挤出成型模具
CN201800230U (zh) 用于塑料管材定径的外水环装置
CN217047380U (zh) 一种脱模喷雾冷却装置
CN212194088U (zh) 一种同步脱螺纹和冷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4000 No.1 Xichang Road, Pailou Village, Yanqiao Street, Huishan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xi Puye Polymer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000 No.1 Xichang Road, Xizhang Industrial Park,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PERUN RUBBER & PLASTIC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