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07505U - 一种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07505U
CN212907505U CN202021324680.XU CN202021324680U CN212907505U CN 212907505 U CN212907505 U CN 212907505U CN 202021324680 U CN202021324680 U CN 202021324680U CN 212907505 U CN212907505 U CN 212907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key
beacon
led lamp
tou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246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彦文
王佳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Volkswagen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2468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07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07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07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包括:前面板和后壳体,二者连接形成内腔体;若干个信标显示键,其设于前面板上,其上设有第一信标;第一控制按键设于前面板上,其上设有第二信标;至少一个第二控制按键设于前面板上,各第二控制按键上均有第三信标;电容薄膜传感器设于内腔体内,其上设有与第一、第二控制按键对应感应区;导光元件于内腔体内并位于电容薄膜式传感器后方,其具有若干个与第一、第二和第三信标分别对应导光室;电路板于内腔体内并位于导光元件后方,其与电容式薄膜传感器连接,电路板包括:控制模块,与第一信标分别对应第一LED灯,与第二信标对应第二LED灯,以及与第二控制键对应LED灯组,LED灯组包括第三LED灯和第四LED灯。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开关控制总成。
背景技术
在传统汽车中,针对大灯和雾灯的开关控制方面,一般会采用以下三种形式:(1)使用独立的旋转式大灯开关进行控制,将开关转到不同的挡位,开启近光灯/自动大灯等功能,通过旋转或者向外拔出开关来开启雾灯。(2) 通过旋转式开关和按键开关的组合来实现对大灯/雾灯的控制。(3)将大灯/ 雾灯的控制开关集成到转向柱开关上,通过转动设置在转向柱开关把手上的旋转式开关,来实现对大灯/雾灯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传统汽车中,对前后风挡的除雾/除霜控制开关,一般集成在空调控制器操作面板上或者空调操作面板周围区域,其基本逻辑是将所有与空调相关或者加热/吹风相关的功能都集中在一起。
然而,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主机厂以及消费者对整车电器更智能化的体验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要求生产出的汽车具有更为符合人机工程以及更加新颖方便的操作。目前,设计和研发具有创新、优质且便捷的触摸式操作开关,已经成为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传统的大灯/雾灯控制开关,独立旋转式的开关,操作不够直观,尤其对于新用户而言,既要旋转又要拉出,适应性较差。对于旋转按键组合式开关,占空间大,且由于既有旋转又有按键,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科技感反而较低。对于集成在转向柱开关把手上的开关,往往字符小,无背光,操作前需要仔细看开关,人机交互较差。而且这些开关的组件大多为塑料结构,长期旋转和按键使用难免会产生磨损和变形,同时机械按键结构的配合间隙随着开关使用时间的增长会不断积累灰尘等,影响开关的操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此外,在传统车辆中,前后风挡除雾除霜的控制开关,一般集成在空调控制器操作面板上或者空调操作面板周围区域。然而除了空调出风口直吹前挡风玻璃除外,其余电阻丝加热的方式与空调没有任何关系。将前后风挡加热与空调功能控制开关、座椅通风加热开关等集成在一起,或者集中放置在同一区域默认归类,显然在人机交互与操作逻辑上还需要继续优化。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和缺陷,期望获得一种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充分符合智能汽车发展趋势,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驾乘体验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该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拥有更加清晰的控制逻辑,其以驾驶员行车视线需要作为出发点,可以将行车大灯、雾灯、前后风窗除雾加热等与驾驶员行车视线息息相关的功能控制集成到一起,更加符合人机工程。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可以通过搜索光、不同颜色的功能光、音响等配合,使每一项触摸控制操作的反馈更加清晰,充分符合智能汽车发展趋势,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驾乘体验,为主机厂提供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其包括:
前面板和后壳体,所述前面板与后壳体连接以形成内腔体;
若干个信标显示键,其设置于所述前面板上,其上设有第一信标;
第一控制按键,其设置于所述前面板上,所述第一控制按键上设有第二信标;
至少一个第二控制按键,其设置于所述前面板上,所述各第二控制按键上均设有第三信标;
电容薄膜传感器,其设于所述内腔体内,所述电容式薄膜传感器上设有与第一控制按键和第二控制按键对应的感应区;
导光元件,其设于所述内腔体内并位于所述电容薄膜式传感器的后方,所述导光元件具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信标、第二信标和第三信标分别对应的导光室;
电路板,其设于所述内腔体内并位于所述导光元件的后方,所述电路板与电容式薄膜传感器连接,所述电路板包括: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信标分别对应的第一LED灯,与第二信标对应的第二LED灯,以及与所述第二控制按键分别对应的LED灯组,所述LED灯组包括第三LED灯和第四LED灯;
其中,在通电状态且各第一控制按键和第二控制按键均未被触摸按压的状态下,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第二LED灯和各第三LED灯点亮;当第一控制按键被触摸按压时,对应的感应区感测第一控制按键的触摸按压动作,并将触摸按压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各第一LED灯循环地点亮;当第二控制按键被触摸按压时,对应的感应区感测第二控制按键的触摸按压动作,并将触摸按压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发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各第四LED灯和第三LED灯切换地点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中,还包括中框,其设于所述前面板和导光元件之间,所述中框上设有卡扣,其与所述后壳体上的卡脚适配地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中,上述后壳体的外壁上设有X向定位块,Y向定位块和Z向定位块以及紧固卡扣的至少其中之一。
上技术方案中,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可以有效应用于车辆中,其可以通过后壳体的外壁上设有X向定位块,Y向定位块和Z向定位块与汽车仪表板相关结构之间进行定位,通过紧固卡扣与仪表板相关结构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中,上述Y向定位块和/或Z向定位块呈Y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Y向定位块和Z向定位块均呈Y 字型,可以在安装本实用新型所述总成时,起到导向和定位的双重作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中,所述第一控制按键包括大灯模式选择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中,所述第二控制按键包括下属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前雾灯控制键,后雾灯控制键,空调除雾键,前风挡加热键和后风挡加热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中,所述信标显示键包括近光灯显示键,自动大灯显示键和示宽灯显示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中,所述各导光室的内壁均设有反光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各导光室的内壁均设有反光材料,可以有效保证LED灯光的传播,任亮两个导光室之间的材料是不透光的,不会产生光的相互影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中,当第一控制按键被触摸按压时,所述控制模块还向车机发出第三控制信号,以使得车机控制相应的车灯点亮;并且/或者所述控制模块还向车机发出第四控制信号,以使得车机控制扬声器发出反馈音。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中,当第二控制按键被触摸按压时,所述控制模块还向车机发出第五控制信号,以使得车机控制相应的车灯点亮;并且/或者所述控制模块还向车机发出第六控制信号,以使得车机控制扬声器发出反馈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所述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拥有更加清晰的控制逻辑,其以驾驶员行车视线需要作为出发点,可以将行车大灯、雾灯、前后风窗除雾加热等与驾驶员行车视线息息相关的功能控制集成到一起,更加符合人机工程。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可以通过搜索光、不同颜色的功能光、音响等配合,使每一项触摸控制操作的反馈更加清晰,充分符合智能汽车发展趋势,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驾乘体验,为主机厂提供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电容薄膜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导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电路板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电路板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后壳体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后壳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然而该解释和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构成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爆炸图。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包括:前面板1、信标显示键2、第一控制按键3、第二控制按键4、电容薄膜传感器5、中框6、导光元件7、电路板8和后壳体9。
其中,前面板1上设置有若干个信标显示键2、第一控制按键3以及第二控制按键4。前面板1能够与后壳体9连接形成内腔体,电容薄膜传感器5、导光元件7和电路板8均设置在上述的内腔体中,且电路板8位于导光元件 7后方,导光元件7位于电容薄膜式传感器5后方,中框6设置于前面板1 和导光元件7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前面板1、电容薄膜传感器5、中框6、导光元件7、电路板8和后壳体9依次排布且固定连接。电容薄膜传感器5贴合在前面板1的后部,同时前面板1的后部与中框6的前部固定连接,中框6的后部又与导光元件7的后部固定连接,且无缝隙贴合。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的前面板1上设置有三个信标显示键2、第一控制按键3以及五个第二控制按键4。其中,信标显示键2上设有第一信标,第一控制按键3上设有第二信标,第二控制按键上均设有第三信标。
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信标显示键2分别为近光灯显示键21,自动大灯显示键22和示宽灯显示键23;第一控制按键3为大灯模式选择键;五个第二控制按键4分别为前雾灯控制键41,后雾灯控制键42,空调除雾键43,前风挡加热键44和后风挡加热键4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前面板1的前表面可以采用膜内转印技术进行处理,从而在前面板1的前表面贴一层塑料薄膜,可以将前面板1 上的各键对应的信标印在薄膜内部,从而保证印标不易被破坏,耐久性更好。而且由于整张膜的覆盖和密封,不会有灰尘等进入,也不存在机械零件磨损,因此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都更好。
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案,其通过在前面板1的透明或半透明白色集采的前部喷涂遮光层,之后通过激光镭雕工艺雕刻出各键对应的信标。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电容薄膜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的电容薄膜传感器5上设有与第一控制按键3和第二控制按键4对应的感应区51。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中,在底部有电路板8上的LED灯需要向上投射的区域,电容薄膜传感器5相应的区域会有透明镂空孔或避让区,以保证光线的正常传递。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电容薄膜传感器5还与电路板 8连接。其中,电容薄膜传感器5上的各感应区51可以对应感测第一控制按键3和第二控制按键4的触摸按压动作,并将触摸按压信号传输给电路板8。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的中框6上开设有多个开孔61,开设的开孔61分别于前面板1上的各个信标对应。中框6设置在前面板1和导光元件7之间,且中框6的周边上还设有若干个卡扣62,这些卡扣62可以与后壳体9上的卡脚适配地连接。
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不设置中框6。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导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的导光元件 7具有与第一信标、第二信标和第三信标分别对应的导光室,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光元件7中包括:导光室71、导光室72、导光室73、导光室74、导光室75、导光室76、导光室77、导光室78和导光室79。各个导光室均与中框6上的开孔61相对应。
需要注意的是,导光元件7中每个导光室的内壁均是反光材料,可以有效保证LED灯光的传播,任亮两个导光室之间的材料是不透光的,不会产生光的相互影响。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电路板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电路板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8和图9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的电路板8包括:控制模块81、第一LED灯82、第二LED灯83 和LED灯组84。其中,LED灯组84包括第三LED灯841和第四LED灯 842。当然,电路板8除包括上述元件外,其上还可以设有很多其他电子电路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中,电路板8的第一LED灯 82分别对应第一信标;电路板8的第二LED灯83对应第二信标;电路板8 的LED灯组84对应第二控制按键4。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板8前部与导光元件7的后部固定连接,且无缝隙贴合。从而可以保证LED灯分别进入各自对应的导光室内,不会相互窜光影响。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电路板8与电容薄膜传感器5连接,电容薄膜传感器5中的各感应区51可以对应感测第一控制按键3和第二控制按键4 的触摸按压动作,并将触摸按压信号传输给电路板8中的控制模块81,电路板8中的控制模块81可以基于接收到的触摸按压动作,控制点亮电路板8 中相应的LED灯。
在通电状态下,且各第一控制按键3和第二控制按键4均未被触摸按压的状态下,控制模块81可以控制第二LED灯83和各第三LED灯841点亮。
当第一控制按键3被触摸按压时,对应的感应区51可以感测第一控制按键3的触摸按压动作,并将触摸按压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81,控制模块81 可以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各第一LED灯82循环地点亮。
而当第二控制按键4被触摸按压时,对应的感应区51可以感测第二控制按键4的触摸按压动作,并将触摸按压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81,控制模块81 可以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各第四LED灯842和第三LED灯841切换地点亮。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的电路板8中,还可以包括有后部底座85和Pin针86,其中Pin针86可以负责与线束接插,用于对外输出信号。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后壳体在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后壳体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10和图11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的后壳体9中设置有支撑部91,后壳体9上设置有卡脚92,后壳体9的外壁上设有X向定位块93,Y向定位块94和Z向定位块95以及紧固卡扣96。上述X向表示整车的前后方向,Y向表示整车的左右方向,Z向表示整车的上下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电路板8的后部底座85可以与后壳体9的内部支撑部 91固定连接,电路板8中的Pin针86可以透过支撑部91上的接插孔911,共同组成接插件的一部分,共同与外部线束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后壳体9上设置的卡脚92可以配合连接中框6 上开设的卡扣62,从而使整个装置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可以安装嵌入到车辆的仪表板中,通过后壳体9的外壁上设有X向定位块93,Y向定位块94和Z向定位块95与汽车仪表板相关结构之间进行定位。其中,Y向定位块94和Z向定位块95均呈Y字型,在安装时可以起到导向和定位的双重作用。通过紧固卡扣96可以与汽车仪表盘相关结构固定安装在一起,完成安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可以有效应用于车辆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当车辆通电后,电路板8上的第二LED灯83和各第三LED灯 841点亮,发射出光,光可以进入导光元件7内的各个导光室71中,随后照射到前面板1上的第一控制按键3(大灯模式选择键)和各第二控制按键4 (前雾灯控制键41、后雾灯控制键42、空调除雾键43、前风挡加热键44以及后风挡加热键45)背面。
当用户进行操作时,用户用手触碰第一控制按键3(大灯模式选择键),其背部电容薄膜传感器5对应的感应区51可以检测到该动作,表现形式是电容值发生变化,并将该变化以电信号的形式发到电路板8的控制模块81,控制模块81接收并处理信号后同时向外发出三路信号。第一路信号给到第一 LED灯82,第一LED灯82点亮,通过导光室71将光导向信标显示键2中的近光灯显示键21,照亮对应的第一信标,提醒用户已经开启近光灯;第二路信号通过Lin通信给到车身控制器,由车身控制器直接或者间接发给大灯控制器,启动近光灯;第三路信号通过Lin通信给到车机,车机再将信号直接或者通过功放间接给到扬声器,扬声器可以发出预设的“滴”的声音,给用户声反馈提醒。
当用户再次用手触碰第一控制按键3(大灯模式选择键),其背部电容薄膜传感器5对应的感应区51可以检测到该动作,电容值发生变化,并将该变化以电信号的形式发到电路板8的控制模块81,控制模块81接收并处理信号后,信标显示键2中的近光灯显示键21光熄灭,车辆近光灯关闭,信标显示键2中的自动大灯控制键22信标功能光点亮,自动大灯功能开启,工作原理与上述同理,不赘述。再次触摸时,又从自动大灯切换至示宽灯,再次触摸时从示宽灯切换为关闭行车大灯所有功能,如此循环。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用户对第二控制按键4(前雾灯控制键41、后雾灯控制键42、空调除雾键43、前风挡加热键44以及后风挡加热键45)进行操作时,用户用手触碰第二控制按键4的前雾灯控制键41时,其背部电容薄膜传感器5对应的感应区51可以检测到该动作,电容值发生变化,将该变化以电信号的形式发到电路板8的控制模块81,控制模块81接收并处理信号后,同时发出三路信号。第一路信号给到控制电路板8中的LED灯组84,控制熄灭第三LED灯841,点亮第四LED灯842,进而照亮前雾灯控制键41对应的第三信标;第二路信号同样通过Lin通信给到车身控制器,由车身控制器直接或者间接发给灯控制器,启动前雾灯,第三路信号同样通过Lin通信给到车机,车机再将信号直接或者通过功放间接给到扬声器,扬声器可以发出预设的“滴”的声音,给用户声反馈提醒。
当再次触碰第二控制按键4的前雾灯控制键41时,前雾灯关闭,LED 灯组84的第四LED灯842熄灭,第三LED灯841点亮,原理同上。第二控制按键4的后雾灯控制键42的控制原理同理,不再赘述。
相应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若用户用手触碰第二控制按键4的空调除雾键43,控制模块81接收并处理信号后同样发出三路信号。第一路和第三路与上述同理,不同的是,第二路信号通过Lin通信给到车身控制器,由车身控制器直接或者间接发给空调控制器,使空调工作,开始对前风挡以及前排侧面车窗进行吹风。再次触碰时关闭,原理同上,不再赘述。
而若用户用手触碰第二控制按键4的前风挡加热键44或后风挡加热键 45,控制原理与上述相同,唯一区别是:控制模块81接收并处理信号后发出的第二路信号通过Lin通信直接或间接的给到风挡电阻丝对应的控制器,控制风挡电阻丝开始加热,再次触摸后关闭,原理同上,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拥有更加清晰的控制逻辑,其以驾驶员行车视线需要作为出发点,可以将行车大灯、雾灯、前后风窗除雾加热等与驾驶员行车视线息息相关的功能控制集成到一起,更加符合人机工程。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可以通过搜索光、不同颜色的功能光、音响等配合,使每一项触摸控制操作的反馈更加清晰,充分符合智能汽车发展趋势,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驾乘体验,为主机厂提供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案中各技术特征的组合方式并不限本案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组合方式或是具体实施例所记载的组合方式,本案记载的所有技术特征可以以任何方式进行自由组合或结合,除非相互之间产生矛盾。
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列举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做出的类似变化或变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得出或者很容易便联想到的,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面板和后壳体,所述前面板与后壳体连接以形成内腔体;
若干个信标显示键,其设置于所述前面板上,其上设有第一信标;
第一控制按键,其设置于所述前面板上,所述第一控制按键上设有第二信标;
至少一个第二控制按键,其设置于所述前面板上,各所述第二控制按键上均设有第三信标;
电容薄膜传感器,其设于所述内腔体内,所述电容式薄膜传感器上设有与第一控制按键和第二控制按键对应的感应区;
导光元件,其设于所述内腔体内并位于所述电容薄膜式传感器的后方,所述导光元件具有若干个与所述第一信标、第二信标和第三信标分别对应的导光室;
电路板,其设于所述内腔体内并位于所述导光元件的后方,所述电路板与电容式薄膜传感器连接,所述电路板包括: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信标分别对应的第一LED灯,与第二信标对应的第二LED灯,以及与所述第二控制按键分别对应的LED灯组,所述LED灯组包括第三LED灯和第四LED灯;
其中,在通电状态且各第一控制按键和第二控制按键均未被触摸按压的状态下,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第二LED灯和各第三LED灯点亮;当第一控制按键被触摸按压时,对应的感应区感测第一控制按键的触摸按压动作,并将触摸按压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各第一LED灯循环地点亮;当第二控制按键被触摸按压时,对应的感应区感测第二控制按键的触摸按压动作,并将触摸按压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发出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各第四LED灯和第三LED灯切换地点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框,其设于所述前面板和导光元件之间,所述中框上设有卡扣,其与所述后壳体上的卡脚适配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的外壁上设有X向定位块,Y向定位块和Z向定位块以及紧固卡扣的至少其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定位块和/或Z向定位块呈Y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按键包括大灯模式选择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按键包括下属各项的至少其中之一:前雾灯控制键,后雾灯控制键,空调除雾键,前风挡加热键和后风挡加热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标显示键包括近光灯显示键,自动大灯显示键和示宽灯显示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光室的内壁均设有反光材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控制按键被触摸按压时,所述控制模块还向车机发出第三控制信号,以使得车机控制相应的车灯点亮;并且/或者所述控制模块还向车机发出第四控制信号,以使得车机控制扬声器发出反馈音。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其特征在于,当第二控制按键被触摸按压时,所述控制模块还向车机发出第五控制信号,以使得车机控制相应的车灯点亮;并且/或者所述控制模块还向车机发出第六控制信号,以使得车机控制扬声器发出反馈音。
CN202021324680.XU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 Active CN212907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4680.XU CN212907505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4680.XU CN212907505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07505U true CN212907505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84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24680.XU Active CN212907505U (zh) 2020-07-08 2020-07-08 一种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07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43119B2 (ja) 自動車モジュールのための光ユーザインタフェースシステム
US20080030465A1 (en) Removable dial with touch switch control and electroluminescent backlighting
CN102543509B (zh) 具有照明模块的车用多功能开关
JP5476263B2 (ja) 車室内照明装置
CN211139179U (zh) 汽车外后视镜及车辆
US20130223042A1 (en) Illuminated switch assembly
US7811160B2 (en) Operating device of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JP2013237384A (ja) 自動車用照明装置
KR101857326B1 (ko) 터치 방식의 차량용 룸램프 모듈
CN212907505U (zh) 一种触控式开关控制总成
KR200471132Y1 (ko) 차량용 룸램프 유니트
JP3073881B2 (ja) 自動車用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ル装置
CN111917404B (zh) 一种具有主动光反馈的触控式开关组件及控制方法
CN206217812U (zh) 旋钮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353808U (zh) 一种后视镜的壳体触摸控制结构
CN211765355U (zh) 触摸式车门内饰板
CN217785041U (zh) 灯具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12380329U (zh) 一种按键式汽车大灯自动开关结构
CN215475329U (zh) 一种方向盘
CN220653353U (zh) 一种电容触摸开关及汽车
CN215600291U (zh) 一种多功能开关及含有该多功能开关的方向盘
CN211350434U (zh) 一种汽车开关控制总成
CN219172332U (zh) 车载内饰件、车辆座椅和车辆
CN219191924U (zh) 基于压力感应的智能表面、中控系统及车辆
CN217301559U (zh) 一种换挡器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