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0898U - 一种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0898U
CN212890898U CN202021708825.6U CN202021708825U CN212890898U CN 212890898 U CN212890898 U CN 212890898U CN 202021708825 U CN202021708825 U CN 202021708825U CN 212890898 U CN212890898 U CN 212890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main body
fuselage
aircraft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088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明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088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0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0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0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行器,涉及无人设备技术领域。一种飞行器,包括机身和机翼。机翼包括翼主体和折叠翼,折叠翼活动连接于翼主体的端部,折叠翼能相对翼主体翻转以选择性地叠合在翼主体上或展开至与翼主体相平。翼主体转动连接于机身且能相对机身转动,以使翼主体延伸方向所在直线与机身延伸方向所在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选择性地增大或者减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行器能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方便于运输,且运输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飞行器。
背景技术
科技发展迅速的现如今社会,迫切地需要提高生产力,而作为原始劳动力的人力在工作效率上难以达到高产,且很难再进一步地提高人为的生产效率,因此,许多人力工作开始采用智能设备进行代替。例如,在工农业中,需要人力作业均能采用无人机进行代替,从而节省人力的基础上,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提高生产力。
在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机翼以及机身展开的幅度较大,容易造成机翼或者机身的损坏,并且还会影响运输过程中无人机的放置,较难进行大量无人机的运输,从而降低了运输效率,对于无人机生产商来讲无疑是增大了运输成本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方便于运输,且运输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包括机身和机翼。
所述机翼包括翼主体和折叠翼,所述折叠翼活动连接于所述翼主体的端部,所述折叠翼能相对所述翼主体翻转以选择性地叠合在所述翼主体上或展开至与所述翼主体相平。
所述翼主体转动连接于所述机身且能相对所述机身转动,以使所述翼主体延伸方向所在直线与所述机身延伸方向所在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选择性地增大或者减小。
可选地,所述翼主体呈扁平状,所述翼主体相对于所述机身转动的转动轴垂直于所述翼主体所在平面。
可选地,所述机身顶部设置有转动轴承,所述翼主体通过所述转动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机身。
所述转动轴承中部具有供走线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机翼还包括转动连接件。
所述转动连接件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翼主体,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折叠翼,以使所述折叠翼能相对翼主体转动。
可选地,所述翼主体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转动连接件的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部且能卡持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开口以相对所述翼主体转动。
和/或,所述折叠翼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转动连接件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槽内部且能卡持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开口以相对所述折叠翼转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置槽沿所述翼主体的延伸方向开设,且所述转动连接件的端部能沿所述翼主体的延伸方向移动以选择性地收入所述第一容置槽,或者滑出以卡持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开口。
所述第二容置槽沿所述折叠翼的延伸方向开设,且所述转动连接件的端部能沿所述折叠翼的延伸方向移动以选择性地收入所述第二容置槽,或者滑出以卡持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开口。
可选地,所述翼主体的端面和所述折叠翼的端面中至少一者上还凸设有卡扣部,至少另一者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扣部相适配的卡槽,当所述折叠翼与所述翼主体相平时,所述卡扣部伸入所述卡槽,以使所述折叠翼和所述翼主体相互卡接。
可选地,所述机翼还包括定位柱。
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翼主体的端部,且所述折叠翼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
和/或,所述定位柱设置在所述折叠翼上,且所述翼主体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飞行器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活动设置在所述机身上,所述第二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翼主体上。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能相对所述机身活动以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配合,使得所述翼主体相对所述机身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机身的插销,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开设在翼主体上的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
所述第一卡孔与所述翼主体的转动中心的连线与所述第二卡孔与所述翼主体的转动中心的连线形成夹角。
所述插销能相对所述机身滑动且伸入所述第一卡孔中,以将所述翼主体卡持于与所述机身垂直的位置。
所述插销能相对所述机身滑动且伸入所述第二卡孔中,以将所述翼主体卡持于其延伸方向与所述机身延伸方向相同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机身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插销,所述翼主体上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卡孔和两个第二卡孔,两个所述第一卡孔的连线垂直于所述两个所述第二卡孔的连线。
可选地,所述机身包括机身主体、尾翼和连接杆。
所述尾翼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其中一端。
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机身主体,且能选择性地收入所述机身主体内部或者伸出所述机身主体。
可选地,所述机身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沿机身主体延伸的容纳管,所述连接杆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纳管的内部,且能选择性地收入所述容纳管内部或者伸出所述容纳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飞行器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飞行器在需要运输时,可以将折叠翼相对翼主体折叠,且将折叠翼叠合在翼主体上,从而能减小机翼整体的跨越宽度,以实现减小机翼尺寸的目的。另外,还能使得翼主体相对于机身转动,以减小翼主体延伸方向所在直线与机身延伸方向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从而使得能将翼主体旋转至与机身大致平行的状态,能进一步减小飞行器自身的尺寸。由,在对飞行器进行运输时,能减少多个飞行器之间造成的碰撞损伤,同时还能实现一次运输放置更多的飞行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方便于运输,且运输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该飞行器还可以通过机身和翼主体之间设置的转动轴承上设置的通孔进行走线,从而使得机身内部的导线能从通孔直接引导至翼主体中,从而节省了翼主体和机身之间采用插接方式而必须设置的插接口,便能避免多次插接造成机身和翼主体之间的模块电器的插接口出现故障,进一步能避免插接口故障引发的飞行事故,换言之,能消除飞行器的一些安全隐患。即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飞行器上插接口故障造成飞行安全受影响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飞行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飞行器第二视角中局部收折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机翼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转动连接件和第一容置槽的配合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飞行器第三视角中折叠翼收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飞行器第四视角中机翼收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飞行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机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飞行器收折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飞行器;100-机身;101-第一限位结构;1011-插销;102-转动轴承;110-机身主体;111-容纳管;120-尾翼;130-连接杆;200-机翼;210-翼主体;211-第一容置槽;2111-移动段;2112-卡持段;212-定位柱;213-卡扣部;214-第二限位结构;2141-第一卡孔;2142-第二卡孔;220-折叠翼;221-定位孔;222-卡槽;230-转动连接件;231-卡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飞行器10,该飞行器10能用于飞行且执行用户指定的作业,例如,该飞行器10能执行植保喷洒作业,或者,该飞行器10能执行运输作业等。其中,该飞行器10能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方便于运输,且运输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其中,该飞行器10包括机身100和机翼20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机翼200通过可收折的方式安装在机身100上,能通过机翼200收折的方式实现飞行器10整体尺寸减小,从而实现方便飞行器10运输,且降低运输成本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机翼200包括翼主体210和折叠翼220,该折叠翼220活动连接于翼主体210的端部,并且该折叠翼220能相对于翼主体210翻转以选择性地叠合在翼主体210上,或者展开至与翼主体210相平。另外,翼主体210转动连接于机身100且能相对于机身100转动,以使翼主体210延伸方向所在直线与机身100延伸方向所在直线之间形成夹角选择性地增大或者减小。
需要说明的是,机身100的延伸方向指代的是,机身100的前后方向;机身100的前后方向表示飞行器10在飞行时的前后方向。机翼200的延伸方向指代的是,机翼200的长度方向,例如,在飞行器10正常飞行时,机翼200的长度方向为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方向。
另外,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折叠翼220在展开至与翼主体210相平时,折叠翼220可以看作为沿翼主体210的延伸方向延伸。折叠翼220相对于翼主体210翻转时,折叠翼220从翼主体210的端部向内收起,且能叠合在翼主体210的上方,以使得机翼200整体跨越的长度减小。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机翼200整体尺寸减小的程度,即为了在折叠翼220折叠之后进一步缩小机翼200整体的长度,翼主体210的两端均设置有折叠翼220,请结合参阅图5,并且在两个折叠翼220相互折叠之后,两个折叠翼220的长度综合大致等于翼主体210的长度,换言之,在两个折叠翼220折叠在翼主体210上之后,机翼200整体的长度大致缩小至其一半的长度。当然,折叠翼220的长度以及翼主体210的长度也可以设置为其他的形式,换言之,折叠翼220长度占据机翼200整体长度的比例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只需满足折叠翼220折叠之后能实现机翼200长度缩短即可。
值得说明的是,两个折叠翼220相互对称的设置在翼主体210的两个端部,从而确保两个折叠翼220在展开之后,机翼200的两端重量以及在受风时产生的影响均能确保均匀,进而能确保机翼200在飞行时的稳定性,能提高飞行器10飞行的安全稳定性。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在确保折叠翼220展开时机翼200两端纵梁以及在受风时产生的影响均匀的前提下,折叠翼220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此时,折叠翼220可以占据机翼200大致一半的长度以尽可能地缩小机翼200收折后的长度,从而达到减小机翼200整体横跨的长度的目的。
另外,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之间的转动连接,机翼200还可以包括转动连接件230,该转动连接件230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翼主体210,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折叠翼220。在折叠翼220相对翼主体210转动时,转动连接件230的端部与折叠翼220之间可以实现相对转动,同时转动连接件230的另一端能相对与翼主体210转动,从而方便于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的转动。当然,在这折叠翼220相对翼主体210展开时,转动连接件230位于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之间。其中,翼主体210的两端具有端面,相应的,折叠翼220在展开且与翼主体210相平时,折叠翼220靠近翼主体210的一端同样具有端面,转动连接件230的两端则分别设置在折叠翼220的端面和翼主体210的端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两个折叠翼220与翼主体210之间的转动连接实现方式相同,在此以其中一个折叠翼220与翼主体210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为例说明。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转动连接件230影响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之间相互连接,从而使得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机翼200整体。翼主体210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211,转动连接件230的一端活动设置在第一容置槽211内部且能卡持于第一容置槽211的开口以相对翼主体210转动。换言之,转动连接件230可以在第一容置槽211中活动,并且当转动连接件230移动至第一容置槽211的开口处时,能使得转动连接件230卡持于第一容置槽211的开口,同时实现转动连接件230和翼主体210的转动连接。在此基础上,当折叠翼220相对翼主体210展开且相平时,转动连接件230至少部分容置在第一容置槽211中,以避免转动连接件230影响翼主体210和折叠翼220之间的相互连接,此时翼主体210的端面可以和折叠翼220的端面相贴合;在折叠翼220相对于翼主体210收叠时,此时转动连接件230的一端卡持在第一容置槽211的开口处,从而以实现转动连接件230与翼主体210的转动连接。和/或,在折叠翼220的端面上同样可以开设有第二容置槽(图未示),转动连接件230远离翼主体210的一端可以活动设置在第二容置槽内部,且能卡持在第二容置槽的开口处以相对折叠翼220转动。换言之,转动连接件230可以在第二容置槽中活动,并且当转动连接件230移动至第二容置槽的开口处时,能使得转动连接件230卡持在的容置槽的开口,同时实现转动连接件230和折叠翼220的转动连接。在此基础上,当折叠翼220相对翼主体210展开至相平时,转动连接件230至少部分容置在第二容置槽内部,以避免转动连接件230影响翼主体210和折叠翼220相互连接,此时翼主体210的端面可以和折叠翼220的端面相贴合;折叠翼220相对于翼主体210收叠时,此时转动连接件230的一端卡持在第二容置槽的开口处,从而实现转动连接件230和折叠翼220的转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和/或”指代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折叠翼220的端面上开设第二容置槽,且在翼主体210的端面上开设第一容置槽211;或者,可以仅在折叠翼220的端面上开设第二容置槽,此时转动连接件23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翼主体210的端面上;或者,如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仅在翼主体210的端面上开设第一容置槽211,此时,转动连接件23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折叠翼220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槽211沿翼主体210的延伸方向开设,并且使得转动连接件230能沿翼主体210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选择性地收入第一容置槽211中以方便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的端面贴合,或者,能滑出第一容置槽211以卡持在第一容置槽211的开口处从而实现转动连接件230和翼主体210的转动连接。
相应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折叠翼220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时,第二容置槽沿折叠翼220的延伸方向开设,并且使得转动连接件230能沿折叠翼220的延伸方向移动,从而实现选择性地收入第二容置槽中以方便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的端面贴合,或者,能滑出第二容置槽以卡持在第二容置槽的开口处从而实现转动连接件230与折叠翼220的转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转动连接件230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容置槽211和第二容置槽的设置方式相同,在此以转动连接件230与第一容置槽211的设置方式为例说明。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容置槽211包括移动段2111和卡持段2112,该卡持段2112形成第一容置槽211的开口,并且卡持段2112的宽度小于移动段2111的宽度;相应的,转动连接件230端部的两侧均凸设有卡持部231,且两个卡持部231设置在移动段2111内部。其中,两个卡持部231远离转动连接件23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长度略小于移动段2111的宽度,以使得卡持部231与移动段2111的内周壁之间形成间距从而方便转动连接件230在移动段2111移动;另外,两个卡持部231远离转动连接件230的端部之间的距离长度大于卡持段2112的宽度,从而避免转动连接件230脱出第一容置槽211,且能使得两个卡持部231卡持在卡持段2112以实现转动连接件230和翼主体210之间的转动连接。
请结合参阅图6、图7和图8,当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相平时,此时若需要将折叠翼220相对翼主体210折叠,可以先将折叠翼220远离翼主体210移动,从而使得折叠翼220带动转动连接件230沿翼主体210的延伸方向移动,同时转动连接件230沿第一容置槽211滑出。在转动连接件230的端部卡持在第一容置槽211的开口处时,便可以相对翼主体210翻转折叠翼220,并使得折叠翼220叠合在翼主体210上。当然,也可以直接相对翼主体210翻转折叠翼220,在折叠翼220相对翼主体210翻转时,折叠翼220便能同时带动转动连接件230沿翼主体210的延伸方向移动,且在折叠翼220收折到位时,转动连接件230卡持在第一容置槽211的开口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折叠翼220相对翼主体210展开且使得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相平时,转动连接件230容置在第一容置槽211内部;当折叠翼220叠合在翼主体210的上方时,转动连接件230贴合在翼主体210和折叠翼220的端面上。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折叠翼220相对翼主体210展开至与翼主体210相平时能确保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相对的稳定性。在折叠翼220的端面和翼主体210的端面中至少一者上还凸设有卡扣部213,至少另一者上开设有与卡扣部213相适配的卡槽222,当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相平时,能通过卡扣部213伸入至卡槽222内部实现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的相互卡接。换言之,翼主体210和折叠翼220上设置卡扣部213和卡槽222的方式可以如下:在翼主体210的端面上设置卡扣部213,在折叠翼220的端面上设置卡槽222;或者,在折叠翼220的端面上设置卡扣部213,在翼主体210的端面上设置卡槽222;或者,在折叠翼220的端面和翼主体210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卡扣部213,且在折叠翼220的端面和翼主体210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卡槽222。
需要说明的是,卡扣部213的端部可以设置有卡勾(图未示),在卡槽222内部可以设置于卡勾相适配的卡块(图未示),从而在卡扣部213伸入卡槽222内部时,能通过卡勾和卡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的之间的相互卡接。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卡接结构实现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之间的卡接。
可选地,为了方便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相互配合实现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相平,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机翼200还可以包括定位柱212。定位柱212设置在翼主体210的端部,且在折叠翼220上开设有与定位柱212相适配的定位孔221,换言之,定位柱212设置在翼主体210的端面上,且在折叠翼220的端面上设置与定位柱212相适配的定位孔221。和/或,定位柱212设置在折叠翼220的端部,且在翼主体210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定位柱212相适配的定位孔221。其中,和/或指代的是,定位柱212可以仅设置在翼主体210上;或者,定位柱212可以仅设置在折叠翼220上;或者,在折叠翼220上和翼主体210上均设置有定位柱212。
其中,当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相互配合时,可以通过定位柱212和定位孔221的相互配合,向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相互配合提供导向,确保折叠翼220和翼主体210能相互配合形成指定的形状。
另外,在实现了折叠翼220相对以翼主体210的叠合之后,还可以通过翼主体210相对机身100的转动实现飞行器10尺寸的进一步缩小。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翼主体210可以看作为扁平状,换言之,可以将翼主体210看作为位移一平面内,当翼主体210相对机身100转动时,翼主体210相对机身100转动的转动轴垂直于翼主体210所在平面,从而使得翼主体210在自身所在平面内转动,该转动方式能方便于翼主体210的转动吗,同时,也便于设计。其中,将翼主体210转动至与机身100大致平行,则可以完成翼主体210的收折,从而实现进一步缩小飞行器10尺寸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为了实现翼主体210和机身100之间的转动连接,机身100顶部设置有转动轴承102,翼主体210通过转动轴承102转动连接于机身100。同时,转动轴承102的中部具有通孔,该通孔用于供机身100和翼主体210之间的导向走线,从而使得机身100内部的导线能从通孔直接引导至翼主体210中,从而节省了翼主体210和机身100之间采用插接方式而必须设置的插接口,便能避免多次插接造成机身100和翼主体210之间的模块电器的插接口出现故障,进一步能避免插接口故障引发的飞行事故,换言之,能消除飞行器10的一些安全隐患。即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飞行器10上插接口故障造成飞行安全受影响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在翼主体210相对机身100转动至指定位置时,为了确保翼主体210能相对机身100保持稳定的状态,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飞行器10还可以包括第一限位结构101和第二限位结构214。第一限位结构101活动设置在机身100上,第二限位结构214设置在翼主体210上。第一限位结构101能相对机身100活动以选择性地与第二限位结构214配合,从而使得翼主体210相对机身100固定。即,在翼主体210相对机身100转动至与机身100大致平行时,能通过第一限位结构101和第二限位结构214之间的相互配合实现翼主体210相对机身100固定的目的,以确保翼主体210的稳定性;同理,当翼主体210相对机身100转动至与机身100大致垂直时,通过第一限位结构101和第二限位结构214的配合确保翼主体210的稳定,能保证飞行器10在飞行时的稳定性,避免造成飞行安全隐患。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101包括活动设置在机身100上的插销1011,第二限位结构214包括开设在翼主体210上的第一卡孔2141和第二卡孔2142。第一卡孔2141与翼主体210的转动中心的连线与第二卡孔2142与翼主体210的转动中心的连线形成夹角,并且,在插销1011相对机身100滑动且伸入至第一卡孔2141中时,翼主体210卡持于与机身100相互垂直的位置,此时,可以将机翼200完全展开从而方便飞行器10飞行;在插销1011相对机身100滑动且伸入至第二卡孔2142中时,翼主体210卡持于其延伸方向与机身100延伸方向相同的位置,此时翼主体210呈收折的状态。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翼主体210和机身100在卡持状态下的稳定性,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机身100的两侧均设置有插销1011,相对应的,翼主体210上开设有两个第一卡孔2141和两个第二卡孔2142,两个第一卡孔2141的连线垂直于两个第二卡孔2142的连线。当翼主体210转动至与机身100相互垂直时,两个插销1011能分别插入至两个第一卡孔2141中,通过两个插销1011和第一卡孔2141的相互配合提高翼主体210和机身100之间的稳定性;同理,当翼主体210转动至其延伸方向与机身100的延伸方向相同时,此时两个插销1011分别插入至两个第二卡孔2142中,从而通过两个插销1011和两个第二卡孔2142的相互配合提高翼主体210和机身100之间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结构101和第二限位结构214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例如,第一限位结构101设置为磁吸结构,第二限位结构214为凸设在翼主体210上的磁吸块,能通过磁吸结构和磁吸块之间的磁性配合实现第一限位结构101和第二限位结构214的相互配合;或者,在第一限位结构101的插销1011端部开设有凹槽,在翼主体210上凸设有凸块,能通过凸块和凹槽的相互配合实现第一限位结构101和第二限位结构214的相互配合等。
另外,请结合参阅图8和图9,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机身100包括机身主体110、尾翼120和连接杆130,尾翼120通过连接杆130连接在机身100的后端。为了在收折后能进步缩小飞行器10的尺寸,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连接杆130活动连接于机身主体110,且能选择性地收入机身主体110内部或者伸出机身主体110。当尾翼120需要收折时,可以将连接杆130收入至机身主体110内部,从而实现进一步缩小飞行器10的尺寸的目的;在飞行器10正常运作时,能将连接杆130伸出机身主体110的方式实现尾翼120设置在指定的位置的目的,从而确保飞行器10飞行稳定。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机身主体110内部设置有沿机身主体110延伸的容纳管111,连接杆130活动设置在容纳管111的内部,且能选择性地收入容纳管111内部或者伸出容纳管111。其中,连接杆130的一端伸入至容纳管111中,且连接杆130的外径略小于容纳管111的内径,从而使得连接杆130能在容纳管111中滑动。为了避免连接杆130脱出容纳管111,在连接杆130的端部外侧可以设置凸起,同时在容纳管111的内周壁上社会与该凸起相适配的凸起,从而在连接杆130的端部移动至容纳管111的端部时,能通过各自的凸起像是配合避免连接杆130脱出。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飞行器10能在需要运输时,可以将折叠翼220相对翼主体210折叠,且将折叠翼220叠合在翼主体210上,从而能减小机翼200整体的跨越宽度,以实现减小机翼200尺寸的目的。另外,还能使得翼主体210相对于机身100转动,以减小翼主体210延伸方向所在直线与机身100延伸方向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从而使得能将翼主体210旋转至与机身100大致平行的状态,能进一步减小飞行器10自身的尺寸。由,在对飞行器10进行运输时,能减少多个飞行器10之间造成的碰撞损伤,同时还能实现一次运输放置更多的飞行器10,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方便于运输,且运输成本高的技术问题。该飞行器10还可以通过机身100和翼主体210之间设置的转动轴承102上设置的通孔进行走线,从而使得机身100内部的导线能从通孔直接引导至翼主体210中,从而节省了翼主体210和机身100之间采用插接方式而必须设置的插接口,便能避免多次插接造成机身100和翼主体210之间的模块电器的插接口出现故障,进一步能避免插接口故障引发的飞行事故,换言之,能消除飞行器10的一些安全隐患。即能解决现有技术中飞行器10上插接口故障造成飞行安全受影响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00)和机翼(200);
所述机翼(200)包括翼主体(210)和折叠翼,所述折叠翼(220)活动连接于所述翼主体(210)的端部,所述折叠翼(220)能相对所述翼主体(210)翻转以选择性地叠合在所述翼主体(210)上或展开至与所述翼主体(210)相平;
所述翼主体(210)转动连接于所述机身(100)且能相对所述机身(100)转动,以使所述翼主体(210)延伸方向所在直线与所述机身(100)延伸方向所在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选择性地增大或者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主体(210)呈扁平状,所述翼主体(210)相对于所述机身(100)转动的转动轴垂直于所述翼主体(210)所在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00)顶部设置有转动轴承(102),所述翼主体(210)通过所述转动轴承(102)转动连接于所述机身(100);
所述转动轴承(102)中部具有供走线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200)还包括转动连接件(230);
所述转动连接件(230)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翼主体(210),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折叠翼(220),以使所述折叠翼(220)能相对翼主体(210)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主体(210)上开设有第一容置槽(211),所述转动连接件(230)的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211)内部且能卡持于所述第一容置槽(211)的开口以相对所述翼主体(210)转动;
和/或,所述折叠翼(220)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转动连接件(230)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槽内部且能卡持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开口以相对所述折叠翼(220)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211)沿所述翼主体(210)的延伸方向开设,且所述转动连接件(230)的端部能沿所述翼主体(210)的延伸方向移动以选择性地收入所述第一容置槽(211),或者滑出以卡持于所述第一容置槽(211)的开口;
所述第二容置槽沿所述折叠翼(220)的延伸方向开设,且所述转动连接件(230)的端部能沿所述折叠翼(220)的延伸方向移动以选择性地收入所述第二容置槽,或者滑出以卡持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主体(210)的端面和所述折叠翼(220)的端面中至少一者上还凸设有卡扣部(213),至少另一者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扣部(213)相适配的卡槽(222),当所述折叠翼(220)与所述翼主体(210)相平时,所述卡扣部(213)伸入所述卡槽(222),以使所述折叠翼(220)和所述翼主体(210)相互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200)还包括定位柱(212);
所述定位柱(212)设置在所述翼主体(210)的端部,且所述折叠翼(220)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212)相适配的定位孔(221);
和/或,所述定位柱(212)设置在所述折叠翼(220)上,且所述翼主体(210)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212)相适配的定位孔(2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10)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101)和第二限位结构(214);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01)活动设置在所述机身(100)上,所述第二限位结构(214)设置于所述翼主体(210)上;
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01)能相对所述机身(100)活动以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214)配合,使得所述翼主体(210)相对所述机身(100)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01)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机身(100)的插销(1011),所述第二限位结构(214)包括开设在翼主体(210)上的第一卡孔(2141)和第二卡孔(2142);
所述第一卡孔(2141)与所述翼主体(210)的转动中心的连线与所述第二卡孔(2142)与所述翼主体(210)的转动中心的连线形成夹角;
所述插销(1011)能相对所述机身(100)滑动且伸入所述第一卡孔(2141)中,以将所述翼主体(210)卡持于与所述机身(100)垂直的位置;
所述插销(1011)能相对所述机身(100)滑动且伸入所述第二卡孔(2142)中,以将所述翼主体(210)卡持于其延伸方向与所述机身(100)延伸方向相同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00)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插销(1011),所述翼主体(210)上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卡孔(2141)和两个第二卡孔(2142),两个所述第一卡孔(2141)的连线垂直于所述两个所述第二卡孔(2142)的连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00)包括机身主体(110)、尾翼(120)和连接杆(130);
所述尾翼(120)连接于所述连接杆(130)的其中一端;
所述连接杆(130)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机身主体(110),且能选择性地收入所述机身主体(110)内部或者伸出所述机身主体(11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主体(110)的内部设置有沿机身主体(110)延伸的容纳管(111),所述连接杆(130)活动设置于所述容纳管(111)的内部,且能选择性地收入所述容纳管(111)内部或者伸出所述容纳管(111)。
CN202021708825.6U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飞行器 Active CN212890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8825.6U CN212890898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08825.6U CN212890898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0898U true CN212890898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42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08825.6U Active CN212890898U (zh) 2020-08-14 2020-08-14 一种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08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1457A (zh) * 2021-05-19 2021-08-24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机头整流罩结构及飞机姿态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1457A (zh) * 2021-05-19 2021-08-24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机头整流罩结构及飞机姿态控制方法
CN113291457B (zh) * 2021-05-19 2023-09-05 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机头整流罩结构及飞机姿态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85847B2 (ja) 無人航空機
EP3439955B1 (en) Foldable aircraft with protective cage
CN109502006B (zh) 无人飞行器的机架、无人飞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2890898U (zh) 一种飞行器
JP2019055766A (ja) 航空機を位置決めして固定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EP3466809A1 (en) Manual wing-fold mechanism
CN104691749A (zh) 一种横向交错折叠四旋翼飞行器
US20170291677A1 (en) Folding heavy-lift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frame
CN111099011A (zh) 一种飞行器
CN104986324A (zh) 一种旋转锁止机构及具有其的植保无人机
CN111114754A (zh) 一种锁定机构及具有该锁定机构的折叠翼面
US2925966A (en) Folding fin or wing for missiles
CN107054622B (zh) 可伸缩式无人机
KR100692237B1 (ko) 폴딩식 테일붐대
WO2022077152A1 (zh) 用于夹持多旋翼无人机的部件的夹紧固定装置及飞行套装
CN111619784A (zh) 一种折叠机翼无人机
CN114455064A (zh) 一种锁定装置及无人机
CN214690142U (zh) 一种可折叠的航拍无人机
CN214986021U (zh) 机架及飞行设备
CN114074765B (zh) 一种箱式发射无人机的互锁式分离机构及箱式发射系统
CN210882579U (zh) 连接件及无人机
CN218463856U (zh) 无人机
CN210882578U (zh) 连接件和无人机
CN203558706U (zh) 一种横梁可折叠的梁式吊具
CN218142089U (zh) 铰接组件及飞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000 Block C, 115 Gaopu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AG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Block C, 115 Gaopu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