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82579U - 连接件及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连接件及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82579U
CN210882579U CN201920971999.2U CN201920971999U CN210882579U CN 210882579 U CN210882579 U CN 210882579U CN 201920971999 U CN201920971999 U CN 201920971999U CN 210882579 U CN210882579 U CN 210882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part
connection end
shaft hole
fixed part
frame structu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719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强
刘城斌
金猛
杨祥磊
刘全
张继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Qian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719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82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82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82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本体和至少一个第二本体。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至少一个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转动配合结构。所述活动部包括第二转动配合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转动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转动配合结构配合连接形成轴孔配合结构,使得所述活动部通过所述轴孔配合结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其中,所述固定部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所述活动部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所述轴孔配合结构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平面的夹角为锐角,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从所述固定部指向所述第一本体的方向。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

Description

连接件及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仓储物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连接件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为了收纳方便,通常会将多旋翼无人机的机臂设置为可以折叠的形式。折叠方向可以是左右横向或上下纵向。现有的折叠技术中,折叠形式多为横向或纵向正角度折叠。若向下折叠,则起落架高度小于机臂长度时,机臂折叠后整体尺寸受限于机臂长度。若向上折叠,则机臂折叠后高度更高,尺寸更大。若横向折叠,则相邻两机臂相对折叠时会互有干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折叠时相邻两机臂互不干涉的连接件以及无人机。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件,用于连接第一本体和至少一个第二本体。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至少一个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转动配合结构。所述活动部包括第二转动配合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转动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转动配合结构配合连接形成轴孔配合结构,使得所述活动部通过所述轴孔配合结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其中,所述固定部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所述活动部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所述轴孔配合结构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平面的夹角为锐角,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从所述固定部指向所述第一本体的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固定部包括两个框架结构。所述两个框架结构中的每个框架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所述第一转动配合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端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其中,所述两个框架结构上下交错布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两个框架结构上下交错布置,包括所述两个框架结构中从所述第一连接端到所述第二连接端的方向相互垂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活动部包括锁固部件,以及所述固定部包括与所述锁固部件配合的锁固孔。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活动部与所述第二本体相连接的部分包括第一圆管,所述第一圆管包括第一定位孔以及定位部件。所述第一定位孔贯穿所述第一圆管。所述定位部件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并连接至所述第二本体。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至少一个机臂,所述机臂包括第一本体、至少一个第二本体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至少一个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至少一端。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至少一个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转动配合结构。所述活动部包括第二转动配合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转动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转动配合结构配合连接形成轴孔配合结构,使得所述活动部通过所述轴孔配合结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其中,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所述活动部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所述轴孔配合结构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平面的夹角为锐角,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从所述固定部指向所述第一本体的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两端。其中,所述两个连接件中所述轴孔配合结构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机臂包括至少三个机臂,所述至少三个机臂中不同机臂的所述第一本体的端部两两相交。所述固定端包括两个框架结构,所述两个框架结构中的每个框架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所述第一转动配合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个端部相连接。其中,所述两个框架结构上下交错布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至少三个机臂包括四个机臂,以及所述两个框架结构中从所述第一连接端指向所述第二连接端的方向相互垂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本体第二本体包括第二圆管,所述第二圆管包括第二定位孔。所述活动部与所述第二本体相连接的部分包括第一圆管,所述第一圆管包括第一定位孔、以及定位部件。所述第一定位孔贯穿所述第一圆管。所述定位部件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并连接至所述第二定位孔。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机臂中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中连接件的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平面的夹角为锐角,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从所述固定部指向所述第一本体的方向,从而使得第二本体可以在与第一本体呈一定夹角的平面中进行旋转折叠。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第一本体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连接件连接至少一个第二本体时,连接在第一本体两端的两个连接件中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从而使得相邻两个第二本体相对折叠时可以在相互平行且不共面的两个平面内旋转,可以避免机臂横向折叠时的干涉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A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人机的机臂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1B示意性示出了图1A所示的无人机的机臂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1C示意性示出了图1B的机臂在A视角下的立体结构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C中机臂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折叠状态的下时连接件的放大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从图3中的B视角下得到的连接件的固定部的平面图;以及
图5示意性的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人机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在使用类似于“A、B和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 (例如,“具有A、B和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 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在使用类似于“A、B或C等中至少一个”这样的表述的情况下,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该表述的含义来予以解释(例如,“具有A、B或C中至少一个的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单独具有A、单独具有B、单独具有C、具有A和B、具有A和C、具有B和C、和/或具有A、B、C的系统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当将一个部件称作位于/连接于(在)另一部件“上”时,该部件可以直接位于/连接于(在)该另一部件上,或者它们之间可以存在其他部件。另外,如果在一种朝向中一部件位于另一部件“上”,那么当调转朝向时,该部件可以位于该另一部件“下”。当将一个部件称作位于另两个部件“之间”时,该部件可以直接位于该另两个部件之间,或者该另两个部件之间除了该部件之外,还可以存在其他部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件以及包括该连接件的无人机。该用于连接第一本体和至少一个第二本体。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至少一个活动部。所述固定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转动配合结构。所述活动部包括第二转动配合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转动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转动配合结构配合连接形成轴孔配合结构,使得所述活动部通过所述轴孔配合结构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其中,所述固定部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所述活动部被配置为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所述轴孔配合结构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平面的夹角为锐角,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从所述固定部指向所述第一本体的方向。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机臂中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其中连接件的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平面的夹角为锐角,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从所述固定部指向所述第一本体的方向,从而使得第二本体可以在与第一本体呈一定夹角的平面中旋转折叠。这样,相邻两个第二本体相对折叠时可以在相互平行且不共面的平面内旋转,可以避免机臂横向折叠时的干涉问题。
图1A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人机的机臂中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1B示意性示出了图1A 所示的无人机的机臂10中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图1C示意性示出了图1B的机臂10在A视角下的立体结构图。
需要说明的是,图1A和图1B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二本体2相对折叠不干涉的示例性示意,其中所示的无人机的结构仅是局部且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无人机的结构构成限定。
如图1A~图1C所示,机臂10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以及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件3。其中,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通过连接件3可转动地连接。连接件3包括可相对转动的固定部和活动部。其中固定部连接于第一本体,活动部连接于第二本体,并且活动部与固定部相对转动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平面的夹角为锐角,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从所述固定部指向所述第一本体的方向。这样,第二本体转动折叠所形成的平面与固定部和第一本体连接而成的结构相交,使得第二本体2可以绕连接件3中的转动轴线在与第一本体的呈一定夹角的平面中旋转折叠。
如图1C所示,当相邻的两个第二本体2所连接的两个连接件3 的转动轴线的方向平行时、且与沿第一本体的延伸方向的直线的夹角选择合适时,相邻的两个第二本体2相对折叠时可以在平行且彼此隔开一定间隙的两个平面中旋转,以此方式,可以避免机臂10的相邻的两个第二本体2相对折叠时的干涉问题。
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C中机臂10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折叠状态的下时连接件3的放大图。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件3的立体结构图。图4示意性示出了从图3中的B视角下得到的连接件3的固定部的平面图。
参考图2~图4,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件3可以包括固定部31 和至少一个活动部32。固定部31与第一本体1连接,每个活动部32 与至少一个第二本体2的其中之一连接。
固定部3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转动配合结构301。该至少一个第一转动配合结构301中的每个第一转动配合结构301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平面的夹角a为锐角,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从所述固定部31指向所述第一本体1的方向。具体地,如图2~图4所示,当多个第一本体1构成的机身平面位于水平面上时,固定部31指向所述第一本体1的方向为水平方向时,该第一平面为垂直于水平方向的竖直面,从而该第一转动配合结构301的转动轴线与该竖直面的夹角为锐角(参见图 4的示意)。
该至少一个活动部32中的每个活动部32包括第二转动配合结构,其中,第二转动配合结构与至少一个第一转动配合结构301的其中之一配合连接形成轴孔配合结构30,使得每个活动部32通过轴孔配合结构30可转动地连接于固定部31。第一转动配合结构301可以是轴孔配合结构30中的轴或孔二者之一,相应地第二转动配合结构为轴孔配合结构30中与第一转动配合结构301相配合的另一部分。在固定部 31中该第一转动配合结构301的转动轴线与垂直于从所述固定部31 指向所述第一本体1的方向的第一平面的夹角a为锐角。固定部31连接于第一本体1中,并且第一本体1处于机身平面所在的水平面时,固定部31指向所述第一本体1的方向为水平方向,这样该第一平面就是垂直于水平方向的竖直面,此时如图所示轴孔配合结构30的转动轴线与竖直面的夹角a为锐角(例如,1.5°~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轴孔配合结构30不限于图2~图4中所示的转轴和孔的配合,还可是螺纹和螺孔连接、铆钉连接等其他形式,只要能实现活动部32与固定部31的相对转动即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活动部32与固定部31之间形成的轴孔配合结构30的转动轴线与垂直于从所述固定部31指向所述第一本体1 的方向的第一平面的夹角a为锐角(而非平行),造成与活动部32连接的第二本体2可以在与第一本体1的夹角为一定角度的平面中旋转折叠。
转轴配合结构30的转动轴线与垂直于从所述固定部31指向所述第一本体1的方向的第一平面的夹角大小与相邻两个第二本体2之间的第一本体1的尺寸、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本体2可错开的程度相关。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锐角可以为4°。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固定部31包括两个框架结构311。两个框架结构311中的每个框架结构3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3111和第二连接端3112。其中,两个框架结构311上下交错布置。
第一连接端311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转动配合结构301的其中之一。例如图3和图4的示意中,第一连接端3111包括转轴孔(即,第一转动配合结构301)。
第二连接端3112被配置为与第一本体1连接。第二连接端3112 与第一本体1可以通过例如铆接、胶粘或者螺栓连接等任意一种或多种方式连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一本体1和/或第二本体2可以是圆管、方管、或者板材。在图1A~图4示意的结构中,第一本体1是方管。故第二连接端3112加工成方形的结构。第二本体2是圆管,故活动部 32与第二本体2连接的部分相应加工成圆管结构。
在图2~图3的具体示例中,连接件3包括了一个固定部31和两个活动部32。两个活动部32对应连接两个第二本体2。一个固定部 31可以通过两个框架结构311对应连接两个第一本体1。以此方式,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件3可以实现两个机臂10的共用。即,在两个机臂10的交错位置,可以通过一个连接件3实现两个机臂10各自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可折叠连接。以此方式,对于无人机而言不仅可以减少连接件3的数量,还可以降低无人机的结构复杂度,减轻无人机的重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两个框架结构311上下交错布置的交错夹角与无人机中相交错的两个第一本体1所形成的夹角相适应。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无人机的机臂10垂直相交,从而两个第一本体1相互垂直,则两个框架结构311上下垂直交错布置,其中,所述两个框架结构311中从所述第一连接端3111指向所述第二连接端 3112的方向相互垂直。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每个活动部32包括锁固部件。相应地,固定部31包括与锁固部件配合的锁固孔。例如,每个活动部32包括插销322。固定部31包括用于插入插销322的插销孔312。当然,连接件3中的插销322以及插销孔312构成的锁固结构也可以是螺纹锁、弹簧锁等多种形式构成的其他锁固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插销孔 312的轴线与转动配合结构301的轴线相平行。
当机臂10处于展开状态时,即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处于非折叠状态下,活动部32卡在与之对应的第一连接端3111中。通过将插销322插入插销孔312,可以实现对活动部32的位置的锁固。
当从插销孔312中拔出插销322时,活动部32可相对于固定部 31围绕轴孔配合结构30的转动轴线自由转动,以实现第二本体2的折叠。轴孔配合结构30的转动轴线与垂直于从所述固定部31指向所述第一本体1的方向的第一平面的夹角a为锐角,其中所述固定部31指向所述第一本体1的方向与与机身平面相平行,从而使得第二本体 2能从与机身平面共面的位置折叠至与机身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平面中。
如图3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第二本体2与活动部32相连接的部分包括第二圆管,第二圆管包括第二定位孔。相应的,活动部 32与第二本体2相连接的部分包括第一圆管323,第一圆管323包括第一定位孔3231以及定位部件。第一定位孔3231贯穿第一圆管323。定位部件穿过第一定位孔3231并连接至至少一个第二本体2中的第二定位孔。通过第一定位孔3231、定位部件以及第二定位孔,实现相互连接的第二本体2与活动部32的定位,避免第二本体2与活动部32 之间的相对转动。这样,有利于控制安装于第二本体2的端部的电机的方向定位,例如可以确保在第二本体2展开状态下,电机的拉力轴线与机身所在的平面垂直。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该定位部件可以是螺栓或者铆钉,定位部件同时穿过第一定位孔3231和第二定位孔,不仅可以实现第二本体2与活动部32的定位,还可以对第二本体2和活动部32起到紧固的作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连接件3中的固定部31和至少一个活动部 32的加工,可以采用可采用焊接、整体加工、螺接铆接等多种形式,若采用整体加工,还可以降低加工成本。
图5示意性的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无人机500的立体结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的无人机500仅为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连接件的无人机的一种示例,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公开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公开实施例不可以用于其他结构形式的无人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无人机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机臂10。每个机臂10可以包括第一本体1、至少一个第二本体2以及至少一个连接件3。至少一个连接件3设置于第一本体1的至少一端。
如上参考图2~图4,连接件3可以包括固定部31和至少一个活动部32。其中每个活动部32与固定部31之间通过轴孔配合结构30可转动的连接,而且如前所述轴孔配合结构30的转动轴线与垂直于所述固定部31指向所述第一本体1的方向的第一平面的夹角a为锐角,而固定部31指向第一本体1的方向与机身平面平行,从而使得第二本体 2可以在与机身平面呈一定夹角的平面中转动。当需要收纳无人机500 时,相邻的两个第二本体2可以相对折叠形成如图1B和1C所示的结构,使得相邻的两个第二本体2避免互相干涉的问题,而且还能够减小折叠后机身尺寸。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该无人机500的机身可以包括至少三个机臂10,该至少三个机臂10中不同机臂10的第一本体1的端部两两相交,并且第一本体1的两端各设置一个连接件3。连接件3具体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两个框架结构311。两个框架结构311上下交错布置,其中每个框架结构311的第二连接段3112与第一本体1相连。连接件3中的两个框架结构311的交错角度和方位和与该连接件3相连接的两个第一本体1相交所形成的角度和方位一致。
具体在图5的示意中,无人机500包括了四个机臂10。该四个机臂10两两垂直相交。相交的两个机臂10在第一本体1的相交位置处共用一个连接件3。从而,每个连接件3可以同时连接相交的两个机臂10中每个机臂10的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并且每个连接件3 中的两个框架结构311中从第一连接端3111指向第二连接端3112的方向相互垂直。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设置于同一个第一本体1的两端的两个连接件3中轴孔配合结构30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并且除所述轴孔配合结构30以外的其他部分可以相对于连接第一本体1的两端的线段的中垂面互为镜像(参见图1C的示意)。具体而言,设置于同一个第一本体1的两端的两个连接件3中的固定部31的两个框架结构311的布置互为镜像(即两个框架结构311中的第二连接端3112相对,第二连接端3112相背),该两个连接件3的轴孔配合结构30位于同一侧且转动轴线相互平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设置于同一个第一本体1 的两端的两个连接件3的轴孔配合结构30的转动轴线的方向相互平行,这样,当对相邻的第二本体2折叠时,可以使相邻的第二本体2转动所在的两个平面平行不相交。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或/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并非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尽管在以上分别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各个实施例中的措施不能有利地结合使用。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做出多种替代和修改,这些替代和修改都应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件(3),用于连接第一本体(1)和至少一个第二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包括:
固定部(3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转动配合结构(301);
至少一个活动部(32),所述活动部(32)包括第二转动配合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转动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转动配合结构(301)配合连接形成轴孔配合结构(30),使得所述活动部(32)通过所述轴孔配合结构(3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31);
其中,所述固定部(31)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本体(1)连接,所述活动部(32)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二本体(2)连接;所述轴孔配合结构(30)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平面的夹角为锐角,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从所述固定部(31)指向所述第一本体(1)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1)包括:
两个框架结构(311),所述两个框架结构(311)中的每个框架结构(3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3111)和第二连接端(3112),所述第一连接端(3111)包括所述第一转动配合结构(301),所述第二连接端(3112)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本体(1)连接;
其中,所述两个框架结构(311)上下交错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框架结构(311)上下交错布置包括:
所述两个框架结构(311)中从所述第一连接端(3111)指向所述第二连接端(3112)的方向相互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32)包括锁固部件,以及所述固定部(31)包括与所述锁固部件配合的锁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32)与所述第二本体(2)相连接的部分包括第一圆管(323),所述第一圆管(323)包括:
第一定位孔(3231),贯穿所述第一圆管(323);
定位部件,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3231)并连接至所述第二本体(2)。
6.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机臂(10),所述机臂(10)包括:
第一本体(1);
至少一个第二本体(2);以及
至少一个连接件(3),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1)的至少一端,其中,所述连接件(3)包括:
固定部(3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转动配合结构(301);
至少一个活动部(32),所述活动部(32)包括第二转动配合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转动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一转动配合结构(301)配合连接形成轴孔配合结构(30),使得所述活动部(32)通过所述轴孔配合结构(3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31);
其中,所述固定部(31)与所述第一本体(1)连接,所述活动部(32)与所述第二本体(2)连接,所述轴孔配合结构(30)的转动轴线与第一平面的夹角为锐角,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垂直于从所述固定部(31)指向所述第一本体(1)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件(3)包括两个连接件(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1)的两端;
其中,所述两个连接件(3)中所述轴孔配合结构(30)的转动轴线相互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机臂(10)包括至少三个机臂(10),所述至少三个机臂(10)中不同机臂(10)的所述第一本体(1)的端部两两相交;
所述固定部(31)包括两个框架结构(311),所述两个框架结构中的每个框架结构(3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3111)和第二连接端(3112);所述第一连接端(3111)包括所述第一转动配合结构(301),所述第二连接端(3112)与所述第一本体(1)的一个端部相连接;
其中,所述两个框架结构(311)上下交错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个机臂包括四个机臂,以及所述两个框架结构(311)中从所述第一连接端(3111)指向所述第二连接端(3112)的方向相互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2)包括第二圆管,所述第二圆管包括第二定位孔;
所述活动部(32)与所述第二本体(2)相连接的部分包括第一圆管(323),所述第一圆管(323)包括:
第一定位孔(3231),贯穿所述第一圆管(323);
定位部件,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3231)并连接至所述第二定位孔。
CN201920971999.2U 2019-06-25 2019-06-25 连接件及无人机 Active CN210882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1999.2U CN210882579U (zh) 2019-06-25 2019-06-25 连接件及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1999.2U CN210882579U (zh) 2019-06-25 2019-06-25 连接件及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82579U true CN210882579U (zh) 2020-06-30

Family

ID=71329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1999.2U Active CN210882579U (zh) 2019-06-25 2019-06-25 连接件及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82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44348B (zh) 无人飞行器的机架、无人飞行器及其使用方法
US6478261B2 (en) Spacecraft with deployable panel array
US8061753B2 (en) Universal tailgate hinge
KR20170102503A (ko) 접이식 드론
EP2691248B1 (en) Towing assembly
US20180134369A1 (en) Arm linkage foldable device for UAV and UAV having the same
WO2019129304A1 (zh) 起落架及具有此起落架的无人飞行器
US8439388B1 (en) Universally pivotal tow bar assembly
US20130076008A1 (en) Locking assembly for towing hitch
CN210882579U (zh) 连接件及无人机
KR20190029745A (ko) 멀티로터 무인 비행체
WO2018076470A1 (zh) 无人飞行器
CN104986324A (zh) 一种旋转锁止机构及具有其的植保无人机
US11137004B2 (en) Coupling member and coupling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coupling two modules with each other, and an aircraft
CN210882578U (zh) 连接件和无人机
US9935413B1 (en) Hinge pin with electrical connection through a cylindrical pin body
EP4299452A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parking device
CN212890898U (zh) 一种飞行器
CN114455064A (zh) 一种锁定装置及无人机
WO2023035236A1 (zh)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架、无人飞行器及套件
CN214523788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前端开闭机构
WO2018196298A1 (zh) 机臂、动力组件及无人机
CN210212750U (zh) 无人机机身及无人机
CN213200078U (zh) 用于无人机机臂的连接组件和无人机
CN207403937U (zh) 无人飞行器折叠机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