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90704U - 两轮或三轮车及换电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两轮或三轮车及换电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90704U
CN212890704U CN202021016010.1U CN202021016010U CN212890704U CN 212890704 U CN212890704 U CN 212890704U CN 202021016010 U CN202021016010 U CN 202021016010U CN 212890704 U CN212890704 U CN 212890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echanism
assembly
battery
reset
fasten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160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国勇
赵文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160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90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90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907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轮或三轮车及换电保护装置。所述换电保护装置包括:控制机构、复位抵触组件与扣压组件,所述复位抵触组件用于可移动地装设在两轮或三轮车上,所述扣压组件可活动地与所述复位抵触组件相抵触,所述控制机构用于与电池组件电性连接,当所述复位抵触组件与所述控制机构的通电端相抵触时,所述电池组件电性导通;当所述复位抵触组件与所述控制机构通电端相分离时,所述电池组件电性中断。当操作人员需要对电池组件进行更换或安装时,只需对上述换电保护装置的扣压组件进行调整,即可实现电池组件的断电,从而避免操作人员在安装电池组件时受到伤害。

Description

两轮或三轮车及换电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两轮或三轮车及换电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家对新能源领域的不断重视,目前,两轮或三轮车正在一步步取代燃油摩托车。两轮或三轮车利用携带的电池组件提供动力能源。在两轮或三轮车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对两轮或三轮车的电池组件进行安装。但是,操作人员在安装电池组件时,电路开关处于通电状态,此时,操作人员直接将电池组件装入两轮或三轮车,电池组件容易产生瞬间大电流涌入,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在安装电池组件时容易受到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操作人员在安装电池组件时容易受到伤害问题,提供一种两轮或三轮车及换电保护装置。
所述换电保护装置包括:控制机构、复位抵触组件与扣压组件,所述复位抵触组件用于可移动地装设在两轮或三轮车上,所述扣压组件可活动地与所述复位抵触组件相抵触,所述控制机构用于与电池组件电性连接,当所述复位抵触组件与所述控制机构的通电端相抵触时,所述电池组件电性导通;当所述复位抵触组件与所述控制机构通电端相分离时,所述电池组件电性中断。
一种两轮或三轮车,包括所述的换电保护装置,还包括车壳本体、座垫盖与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装设在所述车壳本体内部,所述座垫盖可活动地盖设在所述车壳本体上,所述换电保护装置与所述电池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座垫盖与所述扣压组件相连,当所述座垫盖盖设在所述车壳本体上时,所述换电保护装置与所述电池组件电性导通,当所述座垫盖与所述车壳本体相打开时,所述换电保护装置与所述电池组件电性中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轮或三轮车还包括安装本体,所述复位抵触组件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本体上,所述车壳本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本体包括拼接板与弯折板,所述拼接板与所述弯折板相连,所述弯折板上留有存储槽,所述控制机构装设在所述存储槽中,所述弯折板对应装入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拼接板与所述车壳本体的表面相抵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换电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弯折板上设有第一紧固孔,所述控制机构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孔对应的第二紧固孔,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紧固孔,并与所述弯折板及所述控制机构固定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轮或三轮车还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装设在所述扣压组件或所述座垫盖上,且所述车壳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转动组件转动配合的活动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与转动轴,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间隔设置在所述扣压组件或所述座垫盖上,所述转动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连,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连,所述转动轴能够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活动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拼接板上设有卡接块,所述车壳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接块相对应的卡接槽,当所述卡接块伸入所述卡接槽,所述拼接板盖设在所述活动槽的槽口上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换电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拼接板上设有第三紧固孔,所述车壳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紧固孔相对应的第四紧固孔,所述第二紧固件依次经过所述第三紧固孔与所述第四紧固孔,并与所述拼接板及所述车壳本体固定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抵触组件包括弹性支撑件与抵触件,所述抵触件可移动地插入所述控制机构的通电端,所述抵触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通电端电性抵触,所述抵触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扣压组件相抵触,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相连,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抵触件相连,且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弹性伸缩方向与所述抵触件在所述控制机构上的移动方向相一致或近似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壳本体上设有置物箱。
上述换电保护装置,首先,利用导线或电路板实现控制机构与电池组件的电性连接,即实现了控制机构对电池组件的电性控制。另外,当复位抵触组件处于预设复位位置时(该预设复位位置指复位抵触组件在无外力或外力小于自身复位力的情况下,在两轮或三轮车上所保持的位置;自身复位力包括复位弹力或复位伸缩力等。),复位抵触组件与控制机构的通电端相分离,例如:当所述复位抵触组件与所述控制机构的通电端相抵触时,所述电池组件电性导通,即此时电池组件能够进行电流输出。当所述复位抵触组件与所述控制机构通电端相分离时,所述电池组件电性中断,即此时电池组件的电流输出中断。上述换电保护装置采用复位抵触组件,即扣压组件与复位抵触组件相抵触时,复位抵触组件会朝向控制机构的通电端移动,并最终与控制机构的通电端相抵触。若扣压组件一直以不小于预设抵触力(该预设抵触力指能够实现复位抵触组件与控制机构的通电端相抵触的最小作用力)的作用力与复位抵触组件,则会使得电池组件一直处于放电状态。当扣压组件撤去对复位抵触组件的作用力或扣压组件对复位抵触组件的抵触力小于了预设作用力,此时,复位抵触组件会自动复位,即实现了与控制机构的断开。因此,当操作人员需要对电池组件进行更换或安装时,只需对上述换电保护装置的扣压组件进行调整,即可实现电池组件的断电,从而避免操作人员在安装电池组件时受到伤害。
上述两轮或三轮车在使用时,可以将复位抵触组件装入在车壳本体上,或者将复位抵触组件装设在扣压组件上,然后将扣压组件装设在座垫盖上。即通过座垫盖相对于车壳本体的活动,实现复位抵触组件相对于控制机构的活动。在操作人员骑行两轮或三轮车时,座垫盖需要盖设在车壳本体上,然后操作人员坐在座垫盖上进行骑行。因此,将扣压组件装设在座垫盖上,从而保证复位抵触组件与控制机构之间能够施加不小于预设抵触力(该预设抵触力指能够实现复位抵触组件与控制机构的通电端相抵触的最小作用力)的作用力,即保证了电池组件始终保持放电状态,保证了两轮或三轮车在骑行过程中的电力输出。当需要对电池组件进行安装时,操作人员打开座垫盖,此时复位抵触组件解除与控制机构之间的抵触或控制机构与复位抵触组件的抵触力小于预设抵触力,从而实现了电池组件的断电,避免操作人员在安装电池组件时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所述的两轮或三轮车及换电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的两轮或三轮车及换电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100、安装本体,110、拼接板,111、卡接块,120、弯折板,121、存储槽, 130、第一紧固件,140、第二紧固件,200、控制机构,300、复位抵触组件, 310、弹性支撑件,320、抵触件,400、扣压组件,410、转动组件,411、第一支撑件,412、第二支撑件,413、转动轴,500、车壳本体,510、安装槽,520、活动槽,530、卡接槽,540、置物箱,600、座垫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安装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换电保护装置,所述换电保护装置包括:控制机构200、复位抵触组件300与扣压组件400,所述复位抵触组件300用于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两轮或三轮车上,所述扣压组件400可活动地与所述复位抵触组件300相抵触,所述控制机构200用于与电池组件电性连接,当所述复位抵触组件300与所述控制机构200的通电端相抵触时,所述电池组件电性导通;当所述复位抵触组件300与所述控制机构200通电端相分离时,所述电池组件电性中断。
上述换电保护装置,首先,利用导线或电路板实现控制机构200与电池组件的电性连接,即实现了控制机构200对电池组件的电性控制。另外,当复位抵触组件300处于预设复位位置时(该预设复位位置指复位抵触组件300在无外力或外力小于自身复位力的情况下,在两轮或三轮车上所保持的位置;自身复位力包括复位弹力或复位伸缩力等。),复位抵触组件300与控制机构200 的通电端相分离,例如:当所述复位抵触组件300与所述控制机构200的通电端相抵触时,所述电池组件电性导通,即此时电池组件能够进行电流输出。当所述复位抵触组件300与所述控制机构200通电端相分离时,所述电池组件电性中断,即此时电池组件的电流输出中断。上述换电保护装置采用复位抵触组件300,即扣压组件400与复位抵触组件300相抵触时,复位抵触组件300会朝向控制机构200的通电端移动,并最终与控制机构200的通电端相抵触。若扣压组件400一直以不小于预设抵触力(该预设抵触力指能够实现复位抵触组件 300与控制机构200的通电端相抵触的最小作用力)的作用力与复位抵触组件 300,则会使得电池组件一直处于放电状态。当扣压组件400撤去对复位抵触组件300的作用力或扣压组件400对复位抵触组件300的抵触力小于了预设作用力,此时,复位抵触组件300会自动复位,即实现了与控制机构200的断开。因此,当操作人员需要对电池组件进行更换或安装时,只需对上述换电保护装置的扣压组件400进行调整,即可实现电池组件的断电,从而避免操作人员在安装电池组件时受到伤害。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两轮或三轮车,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换电保护装置,还包括车壳本体500、座垫盖600与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装设在所述车壳本体500内部,所述座垫盖600可活动地盖设在所述车壳本体500上,所述换电保护装置与所述电池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座垫盖600与所述扣压组件400 相连,当所述座垫盖600盖设在所述车壳本体500上时,所述换电保护装置与所述电池组件相抵触,当所述座垫盖600与所述车壳本体500相打开时,所述换电保护装置与所述电池组件电性中断。
上述两轮或三轮车在使用时,可以将复位抵触组件300装入在车壳本体500 上,或者将复位抵触组件300装设在扣压组件400上,然后将扣压组件400装设在座垫盖600上。即通过座垫盖600相对于车壳本体500的活动,实现复位抵触组件300相对于控制机构200的活动。在操作人员骑行两轮或三轮车时,座垫盖600需要盖设在车壳本体500上,然后操作人员坐在座垫盖600上进行骑行。因此,将扣压组件400装设在座垫盖600上,从而保证复位抵触组件300 与控制机构200之间能够施加不小于预设抵触力(该预设抵触力指能够实现复位抵触组件300与控制机构200的通电端相抵触的最小作用力)的作用力,即保证了电池组件始终保持放电状态,保证了两轮或三轮车在骑行过程中的电力输出。当需要对电池组件进行安装时,操作人员打开座垫盖600,此时复位抵触组件300解除与控制机构200之间的抵触或控制机构200与复位抵触组件300 的抵触力小于预设抵触力,从而实现了电池组件的断电,避免操作人员在安装电池组件时受到伤害。
在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在向复位通电开关施加抵触力时,若施加的抵触力过大复位抵触组件会出现变形损坏,影响了复位通电开关的使用效果。若施加的抵触力过小,则会出现复位通电开关与控制机构200的通电端抵触不良的情况。因此,为了保证换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效果,需要确定一个预设抵触力。此时可以通过计算机获取辅助安装装置的3D模型,并对复位通电开关进行施力或施压试验,以此测出复位通电开关所需的预设抵触力。进一步地,所选择的计算机可以是终端。该计算机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对水流流量或水流流速的反馈计算。该计算机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两轮或三轮车还包括安装本体100,所述复位抵触组件300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本体100上,所述车壳本体500 上设有安装槽510,所述安装本体100包括拼接板110与弯折板120,所述拼接板110与所述弯折板120相连,所述弯折板120上留有存储槽121,所述控制机构200装设在所述存储槽121中,所述弯折板120对应装入所述安装槽510中,且所述拼接板110与所述车壳本体500的表面相抵触。具体地,所述安装槽510 开设在所述车壳本体500的端部,从而使得安装本体100装设在所述安装槽510中后能够有效避免导电线束的缠绕,减少导电线束的用量。将所述安装本体100 装设在所述安装槽510中,从而保证了安装本体100在车壳本体500内部的安装稳定性。即所述安装本体100能够嵌入所述车壳本体500中。上述这种实施方式保证了安装本体100在车壳本体500上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200为控制器或控制开关。将所述控制机构200装入所述存储槽121,能够实现对控制机构200的有效限位,从而避免在两轮或三轮车骑行时,控制机构200出现移位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本体100可以是安装板或者是安装块等,或者安装本体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需要对自身的安装形状进行适应性设计,例如:采用板体与块体拼装而成。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换电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一紧固件130,所述弯折板120上设有第一紧固孔,所述控制机构20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孔对应的第二紧固孔,所述第一紧固件130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紧固孔,并与所述弯折板120及所述控制机构200固定配合。具体地,所述第一紧固件130为紧固螺栓或紧固螺丝。当所述第一紧固件130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紧固孔后,所述第一紧固件130的其中一端伸入所述第二紧固孔中,所述第一紧固件130的另一端与所述弯折板120的表面相抵触。另外,所述第一紧固孔的孔壁与所述第二紧固孔的孔壁上设有第一紧固螺纹,所述第一紧固件13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螺纹对应的第二紧固螺纹。上述这种实施方式通过第一紧固件130与控制机构200及弯折板120的螺纹配合,以及第一紧固件130与弯折板120的抵触配合,从而能够有效实现控制机构200 在存储槽121内部的固定。同时,所述第一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紧固孔能够实现弯折板120与控制机构200的对位安装。即上述这种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弯折板 120与控制机构200的对位紧固。这仅仅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例如:根据安装需要,所述第一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紧固孔可以仅起到对位作用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折板120上设有抵触扣,所述控制机构200上设有与所述抵触扣相对应的抵触孔,此时将控制机构200放入所述存储槽121后,所述抵触扣能够与所述抵触孔抵触配合,从而实现了控制机构200与所述弯折板120的抵触固定。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两轮或三轮车还包括转动组件410,所述转动组件410装设在所述扣压组件400或所述座垫盖600上,且所述车壳本体500上设有与所述转动组件410转动配合的活动槽520。所述转动组件410 包括第一支撑件411、第二支撑件412与转动轴413,所述第一支撑件411与所述第二支撑件412间隔设置在所述扣压组件400或所述座垫盖600上,所述转动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411相连,所述转动轴41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412相连,所述转动轴413能够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活动槽520中。所述拼接板110上设有卡接块111,所述车壳本体500上设有与所述卡接块111相对应的卡接槽530,当所述卡接块伸入所述卡接槽530,所述拼接板110盖设在所述活动槽520的槽口上部。具体地,所述转动轴413能够在所述活动槽520 内部转动,即扣压组件400与座垫盖600能够通过转动轴413实现相对于车壳本体500的转动。进一步地,通过所述卡接块111与所述卡接槽530卡接配合,一方面能够避免转动轴413在活动槽520中转动时顶起所述拼接板110,另一方面也便于安装本体100与车壳本体500的对位固定。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两轮或三轮车还包括第二紧固件140,所述拼接板110上设有第三紧固孔,所述车壳本体500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紧固孔相对应的第四紧固孔,所述第二紧固件140依次经过所述第三紧固孔与所述第四紧固孔,并与所述拼接板110及所述车壳本体500固定配合。具体地,所述第二紧固件140为紧固螺栓或紧固螺丝。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140对装设在车壳本体500上的拼接板110进行紧固,从而能够进一步避免拼接板110出现起翘的情况。同时,所述第三紧固孔与所述第四紧固孔能够实现拼接板与车壳本体的对位安装。即上述这种实施方式能够实现拼接板110与车壳本体500的对位紧固。这仅仅是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例如:根据安装需要,所述第三紧固孔与所述第四紧固孔可以仅起到对位作用即可。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抵触组件300包括弹性支撑件310 与抵触件320,所述抵触件320可移动地插入所述控制机构200的通电端,所述抵触件320的一端用于与所述通电端电性抵触,所述抵触件320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扣压组件400相抵触,所述弹性支撑件310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机构200 相连,所述弹性支撑件310的另一端与所述抵触件320相连,且所述弹性支撑件310的弹性伸缩方向与所述抵触件320在所述控制机构200上的移动方向相一致或近似一致。具体地,所述弹性支撑件310为弹条或弹簧。所述抵触件320为抵触杆或抵触柱。通过弹性支撑件310的弹性伸缩使得抵触件320能够获得复位作用力,即在无抵触力作用在抵触件320时,抵触件320能够在弹性支撑件310的弹力作用下进行复位,实现抵触件320与通电端的相互分离。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撑件310的弹性伸缩方向与所述抵触件320在所述控制机构200 上的移动方向相一致,从而使得弹性支撑件310的弹力能够全部用于抵触件320 相对于通电端的伸缩移动,避免弹性支撑件310的弹力出现损失。(例如:当所述弹性支撑件310的弹性伸缩方向与所述抵触件320在所述控制机构200上的移动方向为相互交叉的两方向,此时,抵触件320相对于控制机构200移动时会产生摩擦力,那么弹性支撑件310的一部分弹力则需要用于克服抵触件320 与控制机构200之间的摩擦力。)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壳本体500上设有置物箱540。具体地,通过在车壳本体500内部加设置屋箱,提高了车壳本体500的使用率,即提高了两轮或三轮车的适用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换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机构、复位抵触组件与扣压组件,所述复位抵触组件用于可移动地装设在两轮或三轮车上,所述扣压组件可活动地与所述复位抵触组件相抵触,所述控制机构用于与电池组件电性连接,当所述复位抵触组件与所述控制机构的通电端相抵触时,所述电池组件电性导通;当所述复位抵触组件与所述控制机构通电端相分离时,所述电池组件电性中断。
2.一种两轮或三轮车,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壳本体、座垫盖与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装设在所述车壳本体内部,所述座垫盖可活动地盖设在所述车壳本体上,所述换电保护装置与所述电池组件电性连接,所述座垫盖与所述扣压组件相连,当所述座垫盖盖设在所述车壳本体上时,所述换电保护装置与所述电池组件电性导通,当所述座垫盖与所述车壳本体相打开时,所述换电保护装置与所述电池组件电性中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或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本体,所述复位抵触组件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安装本体上,所述车壳本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本体包括拼接板与弯折板,所述拼接板与所述弯折板相连,所述弯折板上留有存储槽,所述控制机构装设在所述存储槽中,所述弯折板对应装入所述安装槽中,且所述拼接板与所述车壳本体的表面相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轮或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紧固件,所述弯折板上设有第一紧固孔,所述控制机构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孔对应的第二紧固孔,所述第一紧固件依次经过所述第一紧固孔与所述第二紧固孔,并与所述弯折板及所述控制机构固定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轮或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装设在所述扣压组件或所述座垫盖上,且所述车壳本体上设有与所述转动组件转动配合的活动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轮或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与转动轴,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间隔设置在所述扣压组件或所述座垫盖上,所述转动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连,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连,所述转动轴能够可转动地装设在所述活动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轮或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板上设有卡接块,所述车壳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卡接块相对应的卡接槽,当所述卡接块伸入所述卡接槽,所述拼接板盖设在所述活动槽的槽口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轮或三轮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紧固件,所述拼接板上设有第三紧固孔,所述车壳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紧固孔相对应的第四紧固孔,所述第二紧固件依次经过所述第三紧固孔与所述第四紧固孔,并与所述拼接板及所述车壳本体固定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或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抵触组件包括弹性支撑件与抵触件,所述抵触件可移动地插入所述控制机构的通电端,所述抵触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通电端电性抵触,所述抵触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扣压组件相抵触,所述弹性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机构相连,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抵触件相连,且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弹性伸缩方向与所述抵触件在所述控制机构上的移动方向相一致或近似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或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壳本体上设有置物箱。
CN202021016010.1U 2020-06-05 2020-06-05 两轮或三轮车及换电保护装置 Active CN212890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6010.1U CN212890704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两轮或三轮车及换电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16010.1U CN212890704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两轮或三轮车及换电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90704U true CN212890704U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77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16010.1U Active CN212890704U (zh) 2020-06-05 2020-06-05 两轮或三轮车及换电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907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0796B (zh) * 2022-01-21 2023-08-01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車電源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0796B (zh) * 2022-01-21 2023-08-01 三陽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車電源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90704U (zh) 两轮或三轮车及换电保护装置
WO2013016548A4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article for authentication, security and control of power storage devices, such as batteries
CN108602479B (zh) 电池装置、车辆、自动车辆
JP2012530018A (ja) 自動車における電池の安全な配置構成
CN103988334A (zh) 电池组件用的连接器、以及具备该连接器的电池组件
JP2012069496A (ja) 電池加熱装置
WO2007148517A1 (ja) 燃料電池車用のイオン交換器
US20150171410A1 (en)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over-charge for battery of vehicle
WO2018163736A1 (ja) 車載用電池の保護回路
CN114585791B (zh) 用于锁定和/或解锁可移动的汽车闭合机构的闭锁装置
CN212604452U (zh) 一种快换电池包安装装置和电动汽车
KR20110053046A (ko) 전기 자동차 충전 시스템 및 충전 제어 방법
CN210805866U (zh) 电动滑板车及其电池
US1101974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US20110080682A1 (en) Electrical protection assembly and system
CN111688466B (zh) 快换电池包安装装置、锁止方法、解锁方法和电动汽车
CN216413142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US7144657B2 (en) Electrical rechargeable battery
KR20190097674A (ko) 상용차의 배터리 마운팅 어셈블리
CN212667563U (zh) 两轮或三轮车
CN102570542A (zh) 用于移动电话以及同类设备的通电式充电装置
CN216488299U (zh) 一种仓门、电池仓及充电装置
CN109878374A (zh) 充电安防管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1663081U (zh) 用于车载充电的继电器控制装置及电动汽车
CA301050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a battery during sudden load red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