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6234U - 一种壳体基体、壳体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基体、壳体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6234U
CN212876234U CN202022097380.9U CN202022097380U CN212876234U CN 212876234 U CN212876234 U CN 212876234U CN 202022097380 U CN202022097380 U CN 202022097380U CN 212876234 U CN212876234 U CN 212876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et
texture
housing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973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斌
杨自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973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6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6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6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体基体、壳体和电子设备,所述壳体基体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PET层、PC层和第二PET层。本实用新型中第一PET层和第二PET层的设计可以提高壳体基体整体的韧性,并且所述壳体基体还具有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壳体基体、壳体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壳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壳体基体、壳体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壳体基体一般使用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与PMMA(Polymethyl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复合板材,PMMA由于硬度较高,力学性能较佳,且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故常作为表面保护层。但是PMMA本身的抗划伤性能还是不够满足使用需要,所以需要后续进行淋涂硬化液,因为PMMA板材较脆,故不能在热压成型之前在表面增加硬化层。如果在热压成型之前在PMMA的表面增加硬化层,则会导致后续热压过程中产生变形裂纹,影响外观效果。
所以使用PMMA作为表面保护层只能在热压成型后对一个一个成型好的壳体基体淋涂硬化液,成本较高。
因此,研发一种可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的壳体基体、壳体和电子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的认识做出的。
现有壳体基体中常使用PMMA作为表面保护层,而PMMA板材较脆,不能在热压成型之前在表面增加硬化层,只能在热压成型后对一个一个成型好的壳体基体淋涂硬化液,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的技术问题。
发明人发现,与PMMA相比,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韧性更佳。基于此,发明人提出了一种壳体基体,所述壳体基体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PET层、PC层和第二PET层。由此,第一PET层和第二PET层的设计可以提高壳体基体整体的韧性,并且壳体基体具有成本低的优点。
具体地,所述第一PET层的厚度为50-150μm;所述PC层的厚度为300-500μm;所述第二PET层的厚度为50-150μm。本实用新型中各层的厚度可以保证壳体基体的强度,减少壳体基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内部裂纹。
具体地,所述壳体基体还包括硬化层,所述硬化层位于第一PET层远离所述PC层的一侧。发明人发现,在第一PET层的表面增加硬化层,随后进行热压操作,在热压过程中包括第一PET层在内的各层均不会出现裂纹,不会影响壳体基体的外观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避免了在热压成型后对一个一个成型好的壳体基体淋涂硬化液的操作。
具体地,所述硬化层的硬度不小于3H,可以进一步提高壳体基体的耐磨性。该硬度是指铅笔硬度,具体地,硬化层的硬度可以为3H、4H、5H或6H。
具体地,所述壳体基体还包括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所述第一胶层位于所述第一PET层与所述PC层之间;所述第二胶层位于所述PC层与所述第二PET层之间。通过第一胶层与第二胶层的设计,可以使第一PET层与PC层、PC层与第二PET层更牢固的粘合。
具体地,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为5-10μm;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为5-10μm。若胶层厚度过小,则存在胶粘不牢固的问题。若胶层的厚度过大,则增加了壳体基体的成本。
具体地,所述第一胶层与PC之间的粘结力大于光学胶与PC之间的粘结力;所述第二胶层与PC之间的粘结力大于光学胶与PC之间的粘结力。由壳体基体形成壳体需要进行热压工艺,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具有强的粘结力,可以使第一PET层、PC层和第二PET层实现紧密的粘结,进一步保证在热压工艺中各层之间不会出现翘起的问题。
具体地,所述壳体基体还包括第一装饰层,所述第一装饰层包括第一纹理亚层、第一镀膜亚层和第一颜色亚层至少之一,所述第一装饰层位于所述第一PET层与所述第一胶层之间。现有的壳体基体主要在PC板材下方进行纹理及颜色设计,设计单一,可变化的范围小。本实用新型在板材之间增加了纹理和颜色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基体的外观效果更丰富。
具体地,所述第一装饰层包括第一纹理亚层和第一镀膜亚层;所述第一纹理亚层位于靠近所述第一PET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镀膜亚层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胶层的一侧。由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可以具有丰富的纹理效果和颜色效果。具体地,所述第一纹理亚层的厚度为8-10μm,由此可以使壳体具有较好的纹理效果。
具体地,所述壳体基体还包括第二装饰层,所述第二装饰层包括第二纹理亚层、第二镀膜亚层和第二颜色亚层至少之一;所述第二装饰层位于所述第二PET层与所述第二胶层之间。由此,可以使壳体基体具有丰富的外观效果。
具体地,所述第二装饰层包括第二纹理亚层和第二镀膜亚层;所述第二纹理亚层位于靠近所述第二PET层的一侧;所述第二镀膜亚层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胶层的一侧;由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进一步增加了纹理和颜色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基体效果更加丰富。所述第二纹理亚层的厚度为8-10μm,由此可以使壳体具有较好的纹理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壳体,所述壳体是由前面描述的壳体基体形成的。由此,该壳体具有前面描述的壳体基体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壳体包括一个主体面以及至少两个与所述主体面相连的侧壁。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具有更丰富的纹理和颜色效果,外观效果更丰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组件、主板和壳体;所述壳体为前面描述的壳体;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主板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且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电连接。由此,该电子设备具有前面描述的壳体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壳体基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壳体基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壳体基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壳体基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的壳体基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示例的壳体基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PET层,200-PC层,300-第二PET层,400-硬化层,500-第一胶层,600-第二胶层,700-第一装饰层,800-第二装饰层,1000-电子设备,10-壳体,20-显示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场购得的常规产品。
现有的壳体基体一般使用PMMA作为表面保护层,而PMMA板材较脆,不能在热压成型之前在表面增加硬化层,使用PMMA作为表面保护层只能在热压成型后对一个一个成型好的壳体基体淋涂硬化液,成本较高。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可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的壳体基体、壳体和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壳体基体,图1是本实用新型壳体基体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壳体基体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PET层100、PC层200和第二PET层300。由于相比于PMMA材料,PET的韧性更佳,因此PET材料可以直接用PET卷料。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第一PET层100、PC层200和第二PET层300可以均以卷材形式提供。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PET层是指该层的材料包括PET,PC层是指该层的材料包括PC,第二PET层是指该层的材料包括PET。其中“第一PET层”和“第二PET层”中的“第一”、“第二”仅为了描述处于不同位置的层状结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PET层100的厚度为50-150μm,例如50μm、60μm、70μm、80μm、90μm、100μm、110μm、120μm、130μm、140μm、150μm,如100μm。PC层200的厚度为300-500μm,例如300μm、320μm、340μm、350μm、360μm、380μm、400μm、420μm、440μm、460μm、480μm、500μm,如380μm、400μm,本实用新型的PC层200厚度保证了壳体基体的强度。第二PET层300的厚度为50-150μm,例如50μm、70μm、90μm、100μm、120μm、140μm、150μm,如100μm。第一PET层100的厚度和第二PET层300的厚度保证了壳体基体整体具有较高的韧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壳体基体还包括硬化层40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壳体基体的截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硬化层400位于第一PET层100远离PC层200的一侧。由此,在形成壳体时可利用该硬化层400构成壳体的外表面从而提高壳体的耐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硬化层400的硬度不小于3H,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壳体基体的耐磨性。该硬度是指铅笔硬度,铅笔硬度(pencil hardness,又称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按工业标准将铅笔笔芯的硬度分为13级,从最硬的6H逐级递减经5H、4H、3H、2H、H,再经软硬适中的HB,然后从B、2B到最软的6B。具体地,硬化层400的硬度可以为3H、4H、5H或6H。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壳体基体还包括第一胶层500和第二胶层600,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壳体基体的截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胶层500位于第一PET层100与PC层200之间,第二胶层600位于PC层200与第二PET层300之间。通过第一胶层500和第二胶层600,可以使第一PET层100、PC层200和第二PET层300紧密的粘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第一胶层500的厚度为5-10μm,例如5μm、6μm、7μm、8μm、9μm、10μm。第二胶层600的厚度为5-10μm,例如5μm、6μm、7μm、8μm、9μm、10μm。第一胶层500的厚度和第二胶层600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可以实现粘结的效果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第一胶层500与PC之间的粘结力大于光学胶与PC之间的粘结力,第二胶层600与PC之间的粘结力大于光学胶与PC之间的粘结力。由此可以保证在后续的热压工艺中,不会出现翘起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壳体基体还包括第一装饰层700,图4是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壳体基体的截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装饰层700位于第一PET层100与第一胶层500之间,由此可以实现更丰富的外观效果。具体地,第一装饰层700包括第一纹理亚层、第一镀膜亚层和第一颜色亚层至少之一。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第一装饰层700的组成。例如,第一装饰层700可以包括第一纹理亚层、第一镀膜亚层和第一颜色亚层,或者第一装饰层700可以包括第一纹理亚层和第一镀膜亚层,或者第一装饰层700可以包括第一纹理亚层和第一颜色亚层,或者第一装饰层700可以包括第一镀膜亚层和第一颜色亚层,或者第一装饰层700可以包括第一纹理亚层,或者第一装饰层700可以包括第一镀膜亚层,或者第一装饰层700可以包括第一颜色亚层。当第一装饰层700的亚层数量为2以上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各亚层的顺序进行调整。
示例性地,第一装饰层700可以包括第一纹理亚层和第一镀膜亚层,第一纹理亚层可以位于靠近第一PET层100的一侧,第一镀膜亚层可以位于靠近第一胶层500的一侧,该设计可以使壳体基体具有纹理和颜色效果。第一纹理亚层的厚度可以为8-10μm,例如8μm、9μm、10μm,由此可以使壳体具有较好的纹理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壳体基体还包括第二装饰层80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的壳体基体的截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二装饰层800位于第二胶层600与第二PET层300之间。具体地,第二装饰层800包括第二纹理亚层、第二镀膜亚层和第二颜色亚层至少之一,由此壳体基体可以具有丰富的外观效果。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第二装饰层800的组成。例如,第二装饰层800可以包括第二纹理亚层、第二镀膜亚层和第二颜色亚层,或者第二装饰层800可以包括第二纹理亚层和第二镀膜亚层,或者第二装饰层800可以包括第二纹理亚层和第二颜色亚层,或者第二装饰层800可以包括第二镀膜亚层和第二颜色亚层,或者第二装饰层800可以包括第二纹理亚层,或者第二装饰层800可以包括第二镀膜亚层,或者第二装饰层800可以包括第二颜色亚层。当第二装饰层800的亚层数量为2以上时,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对各亚层的顺序进行调整,以实现不同的外观效果。
示例性地,第二装饰层800可以包括第二纹理亚层和第二镀膜亚层,第二纹理亚层可以位于靠近第二PET层300的一侧,第二镀膜亚层可以位于靠近第二胶层600的一侧,由此可以实现纹理效果和颜色效果。第二纹理亚层的厚度为8-10μm,例如8μm、9μm、10μm,由此可以使壳体具有较好的纹理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基体可以只具有第一装饰层700,此时壳体基体的截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或者壳体基体可以只具有第二装饰层800,此时壳体基体的截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或者壳体基体可以同时具有第一装饰层700和第二装饰层800,此时壳体基体的截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现有的壳体设计主要通过在PC板材下方进行纹理及颜色设计,存在设计单一、可变化的范围小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将装饰层设在复合板材中间,还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选择装饰层的位置,可以将装饰层设在第一PET层100与PC层200之间,或者/或同时将装饰层设在PC层200与第二PET层300之间,进而实现不同的纹理和颜色效果。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不同位置设置第一装饰层700和/或第二装饰层800,从而实现更丰富更具有层次的外观效果,改善了现有壳体设计外观单一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当该壳体基体同时具有第一纹理亚层和第二纹理亚层时,可通过调节第一纹理亚层和第二纹理亚层中纹理的线条宽度、间隔等参数,避免第一纹理亚层和第二纹理亚层的纹理之间形成强干涉造成眩晕,具体地,可通过调节第一纹理亚层和第二纹理亚层中纹理的线条宽度、间隔避免二者之间形成摩尔纹。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壳体,壳体是由前面描述的壳体基体形成的。由此,该壳体具有前面描述的壳体基体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对制备本实用新型前面描述的壳体的方法进行简单描述。具体地,该方法包括:
提供壳体基体,具体可将第一PET层100、PC层200和第二PET层300依次贴合,如利用卷对卷工艺将第一PET层100、PC层200和第二PET层300贴合在一起形成壳体基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PET层100上形成硬化层400的步骤,具体为:将硬化材料淋涂到第一PET层100上,固化后形成硬化层400。由于与PMMA材料相比,PET材料的韧性更佳,因此PET材料可以直接用PET卷料,将其作为第二PET层300,还可以在PET卷材上形成硬化层400,形成具有硬化层400的第一PET卷材。
具体地,该方法包括:在第一PET层100上形成硬化层400,随后将表面设有硬化层400的第一PET层100、PC层200与第二PET层300进行堆叠。由于第一PET层100表面已经形成有硬化层400,所以加工成成品后无需再进行加硬处理。与其他板材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基体在加工的各工艺上会大幅降低工艺成本。
具体地,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PET层100上形成第一纹理层的步骤。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二PET层300上形成第二纹理层的步骤。本实用新型对形成第一纹理层和第二纹理层的方法不作限制。形成第一纹理层的方法与形成第二纹理层的方法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形成第一纹理层的方法与形成第二纹理层的方法可以均为UV转印,或者均为辊压。或者形成第一纹理层的方法可以是UV转印,形成第二纹理层的方法可以是辊压。或者形成第一纹理层的方法可以是辊压,形成第二纹理层的方法可以是UV转印。
本实用新型对形成第一镀膜亚层和第二镀膜亚层的方法不作限制,例如均可以使用镀膜方法。本实用新型对形成第一颜色亚层和第二颜色亚层的方法不作限制,例如均可以使用喷涂方法,通过喷涂方法可以使第一PET层100和/或第二PET层300的表面具有彩色的颜色效果,从而使复合板材自身带有颜色效果。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直接将纹理及颜色效果实现在第一PET层100和/或第二PET层300的卷料上,具体地,可以使用卷料卷镀的工艺来制备壳体基体,使得后续加工复合时材料自带纹理及颜色效果,进而可以使成品的壳体基体自带纹理层和镀层,与现有的PMMA与PC复合板材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从而降低了工艺成本。
随后,可对具有硬化层400的壳体基体进行热压处理,以形成具有主体面和侧壁的壳体10。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基体由于具有PET-PC-PET三层结构,因此在热压处理中不会出现类似于PMMA脆裂的不良问题,且避免了热弯成形之后对单个壳体10进行单独淋涂硬化液而引起的生产成本显著增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壳体基体良率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基体的单工序良率和成品良率均高于现有壳体基体。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壳体基体的高压热弯单工序良率为99%,现有PMMA与PC复合材料的高压热弯单工序良率为97%左右,可见本实用新型壳体基体的高压热弯单工序良率高于现有壳体基体。由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基体形成的壳体的成品良率为90%,而由PMMA与PC复合材料形成的壳体因工序很多,成品良率在70%左右,因此本实用新型壳体基体形成壳体的成品良率高于现有壳体基体。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参考图7,电子设备1000包括:显示屏组28、主板和前面描述的壳体10。显示屏组件20与壳体10相连,显示屏组件20与壳体10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主板设在安装空间内且与显示屏组件20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对电子设备1000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限制,例如,电子设备1000可以为手机、智能手表、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便携式游戏设备、录像机、照相机、寻呼机或者打印机等等。由此,该电子设备1000具有前面描述的壳体10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外”、“内”、“上”、“下”、“正面”、“背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再一个实施例”“一个示例”、“另一个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4)

1.一种壳体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基体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PET层、PC层和第二PET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ET层的厚度为50-150μm;
所述PC层的厚度为300-500μm;
所述第二PET层的厚度为50-1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基体还包括硬化层,所述硬化层位于第一PET层远离所述PC层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层的硬度不小于3H。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基体还包括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
所述第一胶层位于所述第一PET层与所述PC层之间;所述第二胶层位于所述PC层与所述第二PET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的厚度为5-10μm;
所述第二胶层的厚度为5-10μ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基体还包括第一装饰层,所述第一装饰层包括第一纹理亚层、第一镀膜亚层和第一颜色亚层至少之一,所述第一装饰层位于所述第一PET层与所述第一胶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层包括第一纹理亚层和第一镀膜亚层;
所述第一纹理亚层位于靠近所述第一PET层的一侧,所述第一镀膜亚层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胶层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纹理亚层的厚度为8-1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基体还包括第二装饰层,所述第二装饰层包括第二纹理亚层、第二镀膜亚层和第二颜色亚层至少之一;
所述第二装饰层位于所述第二PET层与所述第二胶层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饰层包括第二纹理亚层和第二镀膜亚层;
所述第二纹理亚层位于靠近所述第二PET层的一侧;
所述第二镀膜亚层位于靠近所述第二胶层的一侧;
所述第二纹理亚层的厚度为8-10μm。
12.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由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基体形成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一个主体面以及至少两个与所述主体面相连的侧壁。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组件、主板和壳体;
所述壳体为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壳体;
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
所述主板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且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电连接。
CN202022097380.9U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壳体基体、壳体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2876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7380.9U CN212876234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壳体基体、壳体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7380.9U CN212876234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壳体基体、壳体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6234U true CN212876234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198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97380.9U Active CN212876234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壳体基体、壳体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6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1604B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US7947900B2 (en) Metal housing
US9868234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arbon fiber component and carbon fiber component manufactured by using this method
US20090197116A1 (en) Metal housing
CN111901996B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US20080032093A1 (en) Cover plate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3534055U (zh) 复合板材、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2223884A (zh) 一种电子产品后壳制作方法
CN113561605A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膜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88196A (zh) 一种塑胶外壳uv印刷工艺
CN101951739A (zh) 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所制得的壳体
CN111347816A (zh) 金属结构件、电子装置和金属结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13132510A (zh) 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2976753A (zh) 复合板的制备方法、复合板和电子设备
CN212876234U (zh) 一种壳体基体、壳体和电子设备
CN212669605U (zh) 一种无基材后uv成型3d保护膜
CN112123884A (zh) 复合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N113423212B (zh) 电子设备、壳体、膜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95426A (zh) 一种3d玻璃盖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3132511A (zh) 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03412660A (zh) 保护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19707B (zh) 一种壳体、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13564862U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后盖
CN113829730A (zh) 一种双板材叠层手机背板生产工艺
CN210093275U (zh) 壳体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