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12660A - 保护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保护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412660A
CN103412660A CN2013101025270A CN201310102527A CN103412660A CN 103412660 A CN103412660 A CN 103412660A CN 2013101025270 A CN2013101025270 A CN 2013101025270A CN 201310102527 A CN201310102527 A CN 201310102527A CN 103412660 A CN103412660 A CN 1034126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cer region
cover plate
layer
area
basic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025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412660B (zh
Inventor
刘伟
唐根初
唐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Film Group Co Ltd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025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4126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412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2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412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412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一种保护盖板,包括盖板基层、胶粘层和图案层,胶粘层位于盖板基层的一侧且贴附于边框区域,包括第一间隔区和胶粘区,第一间隔区与胶粘区形状互补;图案层贴附于胶粘层,且位于胶粘层远离盖板基层的一侧,包括第二间隔区和图案区,第二间隔区与图案区形状互补;图案区贴附于胶粘区,第一间隔区和第二间隔区重叠设置;同时还提供一种制作该保护盖板的方法,通过转印技术将带有立体感效果的烫印材料直接转印到盖板基层上,使得手机盖板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而且图案层与胶粘层粘合形成一体直接贴附于盖板基层,故而省去了薄膜层,减小了保护盖板的厚度,该制造方法工艺简单,节省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保护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护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触摸屏设备由于其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易于交流等诸多优点得到大众的认同,目前它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方便、自然的人机交互设备。触摸屏在许多电子产品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手机、掌上电脑(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多媒体设备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行业竞争加剧,触摸屏厂家时刻想方设法吸引人们的眼球。目前具有较强立体感效果的触摸屏主要包括保护盖板、粘结剂和具有立体图案的薄膜。主要通过先将具有立体感效果的图案层形成于薄膜,再将已制作好的具有立体感效果的图案层的薄膜通过粘结剂贴覆在保护盖板的一侧,以得到具有较强立体感效果的保护盖板的复合体。
但上述制作流程,因为使用了一层薄膜和粘结剂,并且增加了一道贴合工艺,故而增加了制作成本,导致成本较高,同时还增加了触摸屏保护盖板的厚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增加了保护盖板厚度、增加了制作成本以致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减小厚度、降低生产成本的保护盖板及其该保护盖板的制作方法。
一种保护盖板,包括盖板基层,所述盖板基层包括显示区域和边框区域,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边框区域相匹配,所述显示区域显示用户操作界面,还包括:
胶粘层,所述胶粘层位于所述盖板基层的一侧且贴附于所述边框区域,包括第一间隔区和胶粘区,所述第一间隔区与所述胶粘区形状互补;
图案层,所述图案层贴附于所述胶粘层,且位于所述胶粘层远离所述盖板基层的一侧,包括第二间隔区和图案区,所述第二间隔区与所述图案区形状互补;
所述图案区贴附于所述胶粘区,所述第一间隔区和所述第二间隔区重叠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隔区和所述第二间隔区均为网格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隔区和所述第二间隔区的宽度d均为50μm—200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油墨层,所述油墨层填充于所述第一间隔区、所述第二间隔区以及所述图案层远离所述盖板基层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案层的厚度h1为2μm—5μ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胶粘层的厚度h2为2μm—5μm。
一种保护盖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烫印材料置于所述盖板基层表面;
压合,对烫印材料施压,使部分所述烫印材料与所述盖板基层压合,所述烫印材料包括沿靠近所述盖板基层方向依次层叠的基膜层、离型层、图案层和胶粘层;
加热,将与所述盖板基层压合的部分所述烫印材料进行加热,使得烫印材料的图案层和胶粘层结合为一体,并贴附于所述盖板基层;
剥离,将未与所述盖板基层压合的烫印材料部分剥离,以得到具有第一间隔区和胶粘区的胶粘层和具有第二间隔区和图案区的图案层,所述第一间隔区与所述胶粘区形状互补,所述第二间隔区与所述图案区形状互补,所述胶粘区和所述图案区重叠,所述第一间隔区和所述第二间隔区重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剥离之后还包括涂覆步骤,在所述第一间隔区、第二间隔区和所述图案层远离所述盖板基层的一侧均涂覆油墨,以形成油墨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时的温度为100℃—2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烫印材料的总厚度H为12μm—16μm。
上述保护盖板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压合将部分烫印材料与盖板基层粘合,然后进行加热使烫印材料的图案层和胶粘层粘合形成一体,再进行剥离以得到具有第一间隔区和胶粘区的胶粘层和具有第二间隔区和图案区的图案层。通过上述制作方法得到的保护盖板因为得到的胶粘层和图案层都具有间隔区,故而具有较强的立体感,同时采用热压转印技术将烫印材料直接转印到盖板基层上,使图案层与胶粘层粘合形成一体并直接贴附于盖板基层,故而省去了薄膜层,从而减小了保护盖板的厚度,而且该制造方法工艺简单,节省原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保护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保护盖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保护盖板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3中A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保护盖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保护盖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压印模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压印模版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3A,一种保护盖板100,包括盖板基层110、胶粘层120和图案层130。其中所述盖板基层110包括显示区域112和边框区域114,显示区域112与边框区域114相匹配,所述显示区域112显示用户操作界面,所述边框区域114不透光,增大了显示区域112与边框区域114的对比度,使显示区域112画面更亮。胶粘层120位于所述盖板基层110的一侧且贴附于所述边框区域114,所述胶粘层120包括第一间隔区122和胶粘区124,第一间隔区122与胶粘区124形状互补。图案层130贴附于所述胶粘层120,且位于所述胶粘层120远离所述盖板基层110的一侧,所述图案层130包括第二间隔区132和图案区134,第二间隔区132与图案区134形状互补。其中,图案区134贴附于胶粘区124,第一间隔区122和第二间隔区132重叠设置。
上述保护盖板100,因为胶粘层120设置有第一间隔区122和胶粘区124,第一间隔区122使胶粘层的胶粘区124间断分布,图案层130设置有第二间隔区132和图案区134,第二间隔区132使图案层的图案区134间断分布,增强了立体感;又图案层的图案区134所带图形本身具有立体感,故而使保护盖板具有更强的立体感。且图案层130直接贴附于胶粘层120,与胶粘层120粘合形成一体,胶粘层120直接贴附于盖板基层110的边框区域114,故而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薄膜层,减小了保护盖板的厚度。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图案层130的材料可以为电化铝,具有第二间隔区的图案层130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效果,用户使用具有该保护盖板的触摸屏时,增强了用户体验感。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图案层130的材料还可以为铜、锌等,可以根据不同的颜色选择对应的材料。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基层110可以是玻璃、亚克力板等硬质透明材料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薄膜、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薄膜等柔性透明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胶粘层120可以采用热固型环氧树脂,当加热后胶粘层120可以固化,形成固定形状,增加胶粘层120的粘合度,更好的将粘胶层120分别与图案层130、盖板基层110粘合,形成一体。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隔区122和所述第二间隔区132均为网格状。第一间隔区122与胶粘区124形状互补,故而胶粘区124也形成网格状。第二间隔区132与图案区134形状互补,故而图案区134也形成网格状。从而使形成的保护盖板具有更强的立体感效果。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当第一间隔区122和第二间隔区132为条形状时,也能实现胶粘区124和图案区134间断分布的目的,也能达到使保护盖板具有较强立体感的效果,所以所述第一间隔区122和所述第二间隔区132均为网格状并不是必须的。
请参阅图3A,所述第一间隔区122和所述第二间隔区132的宽度d的范围可以为50μm—200μm。胶粘层120通过凸版方式进行压印,压印模版的凸部按压胶粘层120和图案层130,在加热的过程中,胶粘层120受热后固化,形成固定形状,粘合度增加,故而图案层130可以更紧密的贴合于胶粘层120。压印模版的凹部并不对胶粘层120和图案层130进行按压,也不对胶粘层120进行加热,故而与凹部接触的胶粘层120不会受热,在剥离的过程中,容易将未受热固化的部分胶粘层120和部分图案层130一起剥离,形成具有第一间隔区122和胶粘区124的胶粘层120和具有第二间隔区132和图案区134的图案层130。当第一间隔区122和第二间隔区132的宽度太大时,立体感效果不明显;当第一间隔区122和第二间隔区132的宽度太小时,工艺复杂且要求较高,故而将第一间隔区122和第二间隔区132的宽度d的范围均设在50μm—200μm之间。
请参阅图4,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油墨层140,所述油墨层140填充于所述第一间隔区122、所述第二间隔区132以及所述图案层130远离所述盖板基层的一侧。油墨层140为具有高遮盖性能的油墨。油墨层140填满胶粘层120形成的第一间隔区122和图案层130形成的第二间隔区132,且在图案层130远离盖板基层110那一侧也涂覆有油墨层140,以确保保护盖板100不漏光,且遮住了触摸屏的引线,进一步提高了客户体验感。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所述保护盖板100不设置油墨层140,而在触摸屏与保护盖板的边框区域对应处涂覆油墨,也是可以达到遮光的目的,故而油墨层140设置在保护盖板110上并不是必须的。
请再参阅图3A,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所述图案层130的厚度h1的范围可以为2μm—5μm。所述胶粘层120的厚度h2的范围可以为2μm—5μm。以使图案层130和胶粘层120在压合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保证在后续的加热过程步骤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热传递。同时胶粘层120太厚,不利于保护盖板的透明化。
请再参阅图3A,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基层110的厚度h3的范围可以为50μm—700μm。当盖板基层110的厚度越大时,则透光性不好,强度好;当盖板基层110的厚度越小时,则透光性好,而强度不好,所以盖板基层110的厚度h3的范围可以为50μm—700μm透光性和强度都较好。
请参阅图5,对应地,还提供一种制作该保护盖板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将烫印材料300置于所述盖板基层110表面。以供压印模版200在烫印材料300上作用,继续进行后续工艺。所述烫印材料300包括沿靠近所述盖板基层110方向依次层叠的基膜层310、离型层320、图案层130和胶粘层120。基膜层310材质为PET、PC、聚亚酰胺(Polyimide,PI)树脂等耐高温、耐拉伸材料。基膜层310起支撑作用,由上述几种耐高温、耐拉伸材料形成的基膜层310能够在压合步骤及后续的转印步骤中保持稳定。离型层320的材质可以为有机硅树脂、石蜡等易于图案层剥离的材料,离型层320有利于后续进行剥离步骤。图案层130的材料可以为电化铝,图案层130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效果,用户使用具有该保护盖板的触摸屏时,增强了用户体验感。胶粘层120采用环氧树脂等热固型聚合物,受热后固化,形成固定形状。此处的烫印材料300可以为烫印箔。
步骤S120,压合,通过压印模版200对烫印材料300施压。如图6和图7所示为压印模版200的结构示意图,压印模版200的图案部分采用凸版方式加工,压印模版200包括凸部210和凹部220。考虑到图案层130和胶粘层120的厚度,压印模版200的凸部210的高度h为5—10μm。凸部210按压烫印箔,使部分烫印箔与所述盖板基层110压合。凹部220不施压,与凹部220接触的烫印箔不受压,不与盖板基层110压合。
步骤S130,加热。将与所述盖板基层110压合的部分所述烫印材料300进行加热。即加热与压印模版凸部210相接触的烫印材料部分。压印模版的凸部210提供热量,热量通过压印模版的凸部210传递至烫印材料300,烫印材料的胶粘层120受热后固化,形成固定形状,且粘合度增大,使得烫印材料的图案层130和胶粘层120粘合的更紧密直至结合为一体,并贴附于所述盖板基层110。
步骤S140,剥离,将未与所述盖板基层110压合的烫印材料部分剥离,以得到具有第一间隔区122和胶粘区124的胶粘层120和具有第二间隔区132和图案区134的图案层130,所述第一间隔区122与所述胶粘区124形状互补,所述第二间隔区132与所述图案区134形状互补,所述胶粘区124和所述图案区134重叠,所述第一间隔区122和所述第二间隔区132重叠。压印模版凹部220接触的烫印材料部分并不受压,也不进行加热,故而不会固化,当对离型层320进行剥离时,很容易将离型层320以及与压印模版凹部220接触的图案层130和胶粘层120中的部分撕开,形成具有第一间隔区122和胶粘124区的胶粘层120和具有第二间隔区132和图案区134的图案层130。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图案层130的厚度h1的范围可以为2μm—5μm,胶粘层120的厚度h2的范围可以为2μm—5μm,烫印材料300的厚度H的范围可以为12μm—16μm,以使烫印材料300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保证在后续的加热步骤中具有较好的热传递。
上述保护盖板制作方法,利用热压转印技术先将烫印材料300与盖板基层110进行压合,然后将与压印模版凸部210接触的烫印材料部分进行加热,使胶粘层120固化形成固定形状,再通过剥离将离型层310和基膜层320以及未进行压合和加热的烫印材料部分剥离,形成具有第一间隔区122和胶粘区124的胶粘层120和具有第二间隔区132和图案区134的图案层130,故而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效果,胶粘层120和图案层130均通过直接转印的方式贴附在盖板基层110上,且省略了使用薄膜的步骤,故而保护盖板厚度减小,且该制作方法工艺简单,节省材料,易于大面积生产,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140剥离之后还包括步骤S150,涂覆。在所述第一间隔区122、第二间隔区132和所述图案层130远离所述盖板基层的一侧均涂覆油墨,以形成油墨层140。油墨层140的作用是确保保护盖板100不漏光,并且遮住触摸屏的引线,故而油墨层140使用具有高遮盖的性能的油墨。并且在第一间隔区122、第二间隔区132和远离盖板基层110的一侧均涂覆油墨,以确保保护盖板100不漏光,提高显示区域112与边框区域114的对比度,提高客户体验感。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合步骤S120中所施加的压力大小为4kg/cm2—10kg/cm2,压力的作用时间为1s—25s。在压力大小为4kg/cm2—10kg/cm2的作用下作用1s—25s,有利于将烫印材料的图案层130与胶粘层120粘合的更紧密,直至形成一体。所述加热时的温度为100℃—220℃。一般的热固型环氧树脂的耐热性为80—100℃,故而将加热温度设置在100℃—220℃,有利于胶粘层120固化得更充分。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保护盖板,包括盖板基层,所述盖板基层包括显示区域和边框区域,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边框区域相匹配,所述显示区域显示用户操作界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胶粘层,所述胶粘层位于所述盖板基层的一侧且贴附于所述边框区域,包括第一间隔区和胶粘区,所述第一间隔区与所述胶粘区形状互补;
图案层,所述图案层贴附于所述胶粘层,且位于所述胶粘层远离所述盖板基层的一侧,包括第二间隔区和图案区,所述第二间隔区与所述图案区形状互补;
所述图案区贴附于所述胶粘区,所述第一间隔区和所述第二间隔区重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区和所述第二间隔区均为网格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隔区和所述第二间隔区的宽度d均为50μm—2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墨层,所述油墨层填充于所述第一间隔区、所述第二间隔区以及所述图案层远离所述盖板基层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案层的厚度h1为2μm—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层的厚度h2为2μm—5μm。
7.一种保护盖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烫印材料置于所述盖板基层表面,所述烫印材料包括沿靠近所述盖板基层方向依次层叠的基膜层、离型层、图案层和胶粘层;
压合,对烫印材料施压,使部分所述烫印材料与所述盖板基层压合;
加热,将与所述盖板基层压合的部分所述烫印材料进行加热,使得烫印材料的图案层和胶粘层结合为一体,并贴附于所述盖板基层;
剥离,将未与所述盖板基层压合的烫印材料部分剥离,以得到具有第一间隔区和胶粘区的胶粘层和具有第二间隔区和图案区的图案层,所述第一间隔区与所述胶粘区形状互补,所述第二间隔区与所述图案区形状互补,所述胶粘区和所述图案区重叠,所述第一间隔区和所述第二间隔区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剥离之后还包括涂覆步骤,在所述第一间隔区、第二间隔区和所述图案层远离所述盖板基层的一侧均涂覆油墨,以形成油墨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时的温度为100℃—22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烫印材料的总厚度H为12μm—16μm。
CN201310102527.0A 2013-03-27 2013-03-27 保护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412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2527.0A CN103412660B (zh) 2013-03-27 2013-03-27 保护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02527.0A CN103412660B (zh) 2013-03-27 2013-03-27 保护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2660A true CN103412660A (zh) 2013-11-27
CN103412660B CN103412660B (zh) 2014-06-18

Family

ID=49605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02527.0A Active CN103412660B (zh) 2013-03-27 2013-03-27 保护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41266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7091A (zh) * 2014-11-13 2015-01-28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93772A (zh) * 2014-01-17 2015-07-22 湖北华尚光电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屏、触摸感应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9605928A (zh) * 2018-12-19 2019-04-12 维沃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烫金版及烫金工艺
CN110154607A (zh) * 2019-05-13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盖板、终端盖板制作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1996A (zh) * 2008-05-16 2009-11-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触摸屏和应用它的输入装置
CN102712518A (zh) * 2010-01-14 2012-10-03 肖特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JP2012232459A (ja) * 2011-04-28 2012-11-29 Fujimori Kogyo Co Ltd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81996A (zh) * 2008-05-16 2009-11-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触摸屏和应用它的输入装置
CN101581996B (zh) * 2008-05-16 2011-09-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触摸屏和应用它的输入装置
CN102712518A (zh) * 2010-01-14 2012-10-03 肖特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JP2012232459A (ja) * 2011-04-28 2012-11-29 Fujimori Kogyo Co Ltd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3772A (zh) * 2014-01-17 2015-07-22 湖北华尚光电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屏、触摸感应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317091A (zh) * 2014-11-13 2015-01-28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05928A (zh) * 2018-12-19 2019-04-12 维沃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烫金版及烫金工艺
CN109605928B (zh) * 2018-12-19 2020-09-25 维沃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烫金版及烫金工艺
CN110154607A (zh) * 2019-05-13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盖板、终端盖板制作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412660B (zh) 2014-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35577B1 (ko) 화상표시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3412660B (zh) 保护盖板及其制造方法
TW201425049A (zh) 影像顯示裝置用雙面黏著片材、附有離型薄膜之影像顯示裝置用雙面黏著片材及使用該等而成之影像顯示裝置
CN105579938A (zh) 电容式曲面形状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3715553U (zh) 一种石墨烯导热膜
CN201408321Y (zh) 一种高清投影银幕
CN203054787U (zh) 触摸屏用玻璃盖板组件及触摸屏
CN107248618A (zh) 装饰膜片、后壳、终端及终端后壳生产方法
CN104540672B (zh) 包括粘结剂层的层压体及其制备方法
WO2015085907A1 (zh) 显示装置的盖板结构、触控面板结构及防护面板结构
WO2016011712A1 (zh) 柔性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和柔性显示装置
CN203178964U (zh) 保护盖板
WO2020134458A1 (zh) 玻璃软膜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7678583A (zh) 一种3d纹理手机触摸屏的制备工艺
CN104007877A (zh) 触控显示设备用的高黏着力贴合结构
CN206644395U (zh) 一种面板保护膜组及含有保护膜组的面板
CN103971787B (zh) 透明导电体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117833A (ja) 加飾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2624940U (zh) 一种屏幕保护膜
CN203038679U (zh) 透明导电膜中的导电结构、透明导电膜
CN203178965U (zh) 触摸屏盖板
CN203919905U (zh) 一种双面粘贴硬屏保护膜
JP5707176B2 (ja) 装飾透明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4015370B (zh) 一种超薄印刷网格胶带及其生产方法
CN104881173A (zh) 触控面板结构及其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06 oufeiguang Science Park, HUAFA section of Songbai highway,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Ophigua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6 oufeiguang Science Park, HUAFA section of Songbai highway,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OFilm Tech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06 oufeiguang Science Park, HUAFA section of Songbai highway,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OFilm Tech Co.,Ltd.

Address before: Baoan District Gongming town of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106 White Pine Road HUAFA Road Light Technology Park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OFilm Tech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22

Address after: 231323 Building 1, precision electronics industrial park, Hangbu Town, Shucheng County, Lu'an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jingzhuo optical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6 oufeiguang Science Park, HUAFA section of Songbai highway,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Ophiguang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