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2491U - 体外检测装置及检测卡 - Google Patents

体外检测装置及检测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2491U
CN212872491U CN202021120228.1U CN202021120228U CN212872491U CN 212872491 U CN212872491 U CN 212872491U CN 202021120228 U CN202021120228 U CN 202021120228U CN 212872491 U CN212872491 U CN 212872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test paper
control valve
reaction
reac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202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翰林
陈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ushi Lihua Technology Co ltd
Bioisland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ushi Lihua Technology Co ltd
Bioisland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ushi Lihua Technology Co ltd, Bioisland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ushi Li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202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2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2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2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外检测装置及检测卡。该检测卡包括试纸及本体,本体设有进样腔、体积大小可变的第一反应腔以及连接通道;其中,进样腔与第一反应腔连通,第一反应腔与试纸的进样端连通;连接通道设置于试纸与第一反应腔之间,且连接通道与试纸对接,且连接通道对接试纸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试纸的进样端的宽度。该检测卡能够减少流体在通道内的阻力。该体外检测装置采用了该检测卡。

Description

体外检测装置及检测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体外检测装置及检测卡。
背景技术
目前核酸检测技术大部分需要依赖于光电检测仪器,且对样品处理、检测环境和人员素质要求都很高。一次常规的核酸检测,从获取样本到核酸纯化,检测体系配置,反应到结果判读,往往需要数小时至更长的时间。进而导致利用光电检测技术实现的体外诊断分析装置难以在现场进行即时快速检测。
目前有少量研究报道了对于免光电检测仪器的核酸现场检测方法的探索,并基于该前述方法设计了体外检测装置,利用试纸快速获得初筛结果。但因试纸与反应腔之间的连接通道的毛细管阻力过大,试纸对液体的吸附力存在无法突破毛细管阻力,出现断流现象,不利于提高体外检测装置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外检测装置及检测卡。该检测卡能够减少流体在通道内的阻力,有利于减少断流现象。该体外检测装置采用了该检测卡,能够避免出现断流现象,使得试纸能够充分吸收测试液,有利于提高体外检测的可靠性。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卡,包括试纸及本体,本体设有进样腔、体积大小可变的第一反应腔以及连接通道;其中,进样腔与第一反应腔连通,第一反应腔与试纸的进样端连通;连接通道设置于试纸与第一反应腔之间,且连接通道与试纸对接,且连接通道对接试纸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试纸的进样端的宽度。
上述检测卡使用时,进样腔与第一反应腔连通,将待检测液通过进样腔注入第一反应腔,然后关闭第一控制阀及第二控制阀,使得待检测液在第一反应腔内充分反应或混合,挤压第一反应腔,使得液体进入连接通道,可被试纸吸收。此过程中,由于连接通道对接试纸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试纸的进样端的宽度,能够减少流体在通道内的阻力,使得试纸对液体的吸附力能够突破流体阻力,进而该试纸能够吸收该液体,有利于减少断流现象,获得所需的检测结果。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体还包括第一控制阀及第二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设置于第一反应腔与进样腔的出液口之间,用于控制第一反应腔与进样腔的出液口的连通及断开;第二控制阀设置于试纸的进样端与第一反应腔的出液口之间,用于控制试纸的进样端与第一反应腔的出液口的连通及断开。
如此,上述检测卡使用时,打开第一控制阀,使得进样腔与第一反应腔连通,将待检测液通过进样腔注入第一反应腔,然后关闭第一控制阀及第二控制阀,使得待检测液在第一反应腔内充分反应或混合,然后再打开第二控制阀,连接通道与试纸连通,且连接通道对接试纸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试纸的进样端的宽度,能够减少流体在通道内的阻力,使得试纸对液体的吸附力能够突破流体阻力,进而该试纸能够吸收该液体,有利于减少断流现象,获得所需的检测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通道连通第一反应腔及试纸设置,第二控制阀设置于连接通道上;
或者连接通道设有第一缓存腔,第一缓存腔的进液口与第一反应腔的出液口之间设有第一流道,第二控制阀设置于第一流道上,第一缓存腔的出液口与连接通道连通,第一缓存腔的出液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试纸的宽度,且第一缓存腔的出液口与试纸的进样端直接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体还设有体积大小可变的第二反应腔,第二反应腔与第一反应腔连通,并设置于连接通道与第一反应腔之间,第二控制阀设置于第二反应腔与第一反应腔的出液口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通道连通第二反应腔及试纸设置;
或者连接通道设有第二缓存腔,第二缓存腔的进液口与第二反应腔的出液口之间设有第二流道,第二缓存腔的出液口与连接通道连通,第二缓存腔的出液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试纸的宽度,且第二缓存腔的出液口与试纸的进样端直接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体还设有第三控制阀,第三控制阀设置于试纸的进样端与第二反应腔的出液口之间,用于控制试纸的进样端与第二反应腔的出液口的连通及断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均设有第三流道及阀体,第三流道设有第一弹性体,阀体凸出设置于第三流道内,并与第一弹性体相对间隔设置;当第一弹性体变形,并与阀体密封配合时,第三流道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反应腔设有用于使第一反应腔的体积大小可变的第二弹性体。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体外检测装置,包括上述的检测卡,还包括保护罩以及第一抵压件,保护罩设有安装检测卡的安装腔、以及与试纸相对的观察窗,第一抵压件可移动设置于保护罩上,且第一抵压件能够与第二弹性体抵压配合。
上述体外检测装置使用时,将检测所需的试剂预存在第一反应腔中,连接通道与试纸连通,且连接通道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试纸的进样端的宽度,能够减少流体在通道内的阻力。具体地,打开第一控制阀,使得进样腔与第一反应腔连通,将待检测液通过进样腔注入第一反应腔,然后关闭第一控制阀及第二控制阀,使得待检测液在第一反应腔内充分反应或混合,然后再打开第二控制阀,按压第一抵压件使得第一反应腔体积缩小,将液体输入给试纸,此时试纸会对液体产生吸附力,使得液体能克服流体阻力,逐渐被该试纸吸收,获得所需的检测结果。该体外检测装置采用了该检测卡,能够避免出现断流现象,使得试纸能够充分吸收测试液,有利于提高体外检测的可靠性。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体外检测装置还包括加热单元,加热单元设置于第一反应腔的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体还设有体积大小可变的第二反应腔,第二反应腔与第一反应腔连通,并设置于连接通道与第一反应腔之间,第二控制阀设置于第二反应腔与第一反应腔的出液口之间,第二反应腔设有用于使反应腔的体积大小可变的第三弹性体;体外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抵压件,第二抵压件可移动设置于保护罩上,且第二抵压件能够与第三弹性体抵压配合;
或/和第一控制阀及第二控制阀均设有流道及阀体,流道设有第一弹性体,阀体凸出设置于第三流道内,并与第一弹性体相对间隔设置;当第一弹性体变形,并与阀体密封配合时,第三流道关闭;体外检测装置还包括与第一弹性体一一对应的第三抵压件,第三抵压件可移动设置于保护罩上,且第三抵压件能够与第一弹性体抵压配合,以使第三流道关闭。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检测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检测卡的半剖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应用了图1所示的检测卡的体外检测装置的半剖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所示的E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检测卡;20、保护罩;21、安装腔;22、观察窗;30、第一抵压件;40、第二抵压件;50、第三抵压件;100、本体;110、进样腔;120、第一反应腔;122、第二弹性体;130、第一控制阀;102、第三流道;104、阀体;106、第一弹性体;140、第二控制阀;150、第二反应腔;152、第三弹性体;160、连接通道;162、第二缓存腔;170、第三控制阀;180、第二流道;200、试纸。
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目前,随着试纸等免光电检测仪器的检测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试纸进行快速获得核酸检测的初筛结果,提高大规模检测能力成为了人们越来越迫切的需求。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的体外检测装置。
如图1、图2、图5及图6所示,该体外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卡10、保护罩20以及第一抵压件30。
一实施例中,检测卡10,包括试纸200及本体100,本体100设有进样腔110、体积大小可变的第一反应腔120以及连接通道160;其中,进样腔110与第一反应腔120连通,第一反应腔120与试纸200的进样端连通,第一反应腔120设有用于使第一反应腔120的体积大小可变的第二弹性体122;连接通道160设置于试纸200与第一反应腔120之间,且连接通道160与试纸200对接,且连接通道160对接试纸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试纸200的进样端的宽度。
保护罩20设有安装检测卡10的安装腔21、以及与试纸200相对的观察窗22,第一抵压件30可移动设置于保护罩20上,且第一抵压件30能够与第二弹性体122抵压配合。
上述体外检测装置使用时,将检测所需的试剂(如冻干试剂)预存在第一反应腔120中,连接通道160与试纸200连通,且连接通道160对接试纸一端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试纸200的进样端的宽度,能够减少流体在通道内的阻力。具体地,进样腔110与第一反应腔120连通,将待检测液通过进样腔110注入第一反应腔120,使得待检测液在第一反应腔120内充分反应或混合,然后按压第一抵压件30使得第一反应腔120体积缩小,将液体输入给试纸200,此时试纸200会对液体产生吸附力,使得液体能克服流体阻力,逐渐被该试纸200吸收,获得所需的检测结果。该体外检测装置采用了该检测卡10,能够避免出现断流现象,使得试纸200能够充分吸收测试液,有利于提高体外检测的可靠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本体100还设有第一控制阀130、以及第二控制阀140;第一控制阀130设置于第一反应腔120与进样腔110的出液口之间,用于控制第一反应腔120与进样腔110的出液口的连通及断开;第二控制阀140设置于试纸200的进样端与第一反应腔120的出液口之间,用于控制试纸200的进样端与第一反应腔120的出液口的连通及断开。
如此,上述体外检测装置使用时,将检测所需的试剂(如冻干试剂)预存在第一反应腔120中,连接通道160与试纸200连通,且连接通道160对接试纸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试纸200的进样端的宽度,能够减少流体在通道内的阻力。具体地,打开第一控制阀130,使得进样腔110与第一反应腔120连通,将待检测液通过进样腔110注入第一反应腔120,然后关闭第一控制阀130及第二控制阀140,使得待检测液在第一反应腔120内充分反应或混合,然后再打开第二控制阀140,按压第一抵压件30使得第一反应腔120体积缩小,将液体输入给试纸200,此时试纸200会对液体产生吸附力,使得液体能克服流体阻力,逐渐被该试纸200吸收,获得所需的检测结果。该体外检测装置采用了该检测卡10,能够避免出现断流现象,使得试纸200能够充分吸收测试液,有利于提高体外检测的可靠性。
再者,具体到应用于核酸检测时,根据不同的检测类型配置对应的试纸200。如进行肺炎病毒核酸检测时,该试纸200能够对肺炎病毒核酸分子有反应;如此可以将从样品液中提取获得的洗脱提取液注入进样腔110中,打开第一控制阀130,使得进样腔110与第一反应腔120连通,将洗脱提取液通过进样腔110注入第一反应腔120,然后关闭第一控制阀130及第二控制阀140,使得洗脱提取液在第一反应腔120内与冻干试剂充分反应扩增,然后再打开第二控制阀140,挤压第一反应腔120即可将反应后的液体输入试纸200中进行检测,利用试纸200获得所需的结果。此过程中,试纸200能够充分吸收液体,能够保证体外检测的可靠性。
此外,可以理解地,本检测装置的操作简便、快速、不易出错,仅需简易说明,非专业人士即可进行操作。
样品液可以通过鼻咽拭子、痰液、尿液、粪便、宫颈/阴道拭子、血液、脑脊液、皮肤、伤口拭子等方式直接或间接获得。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阀130”为能够实现液体通断控制或流向控制的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如开关阀、单向阀;或其他应用于检测卡10中的挤压类型的控制阀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控制阀140”为能够实现液体通断控制或流向控制的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如开关阀;或其他应用于检测卡10中的挤压类型的控制阀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的“宽度”可以理解为与图1所示的检测卡的宽度方向相同,非厚度方向及长度方向。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控制阀130、第二控制阀140均设有第三流道102及阀体104,第三流道设有第一弹性体106,阀体104凸出设置于第三流道内,并与第一弹性体106相对间隔设置;当第一弹性体106变形,并与阀体104密封配合时,第三流道102关闭。体外检测装置还包括与第一弹性体106一一对应的第三抵压件50,第三抵压件50可移动设置于保护罩20上,且第三抵压件50能够与第一弹性体106抵压配合,以使第三流道102关闭。如此,利用凸起的阀体及第三抵压件50,使第一弹性体106只需少量形变即可闭合,保证第三流道102密封,实现流体精准控制,同时降低了对流道材质的要求,使更多的材料能应用到微流控领域。因在关闭阀门时第一弹性体106的形变量小,对第三流道102内液体造成的流动干扰小,本体100的其它区域不因阀门处形变而翘起变形,尤其适用于分子检测领域,确保实验结果的稳定性。此外,相比于传统的气动阀、相变阀,无需借助外部电源设备及复杂控制系统即可实现微阀开关,大幅降低整体使用成本,同时操作简便,应用场景不受限制;相比传统机械阀,制备工艺更加简单,更易将多个微阀集成于更小的芯片上,成本更低。同时使得检测卡10易生产,成本低,无需增加额外的薄膜,依靠本体100自身材料弹性形变即可实现阀门开关闭合控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连接通道160连通第一反应腔120及试纸200设置,第二控制阀140设置于连接通道160上。如此,利用连接通道160连通第一反应腔120与试纸200,使得流体在连接通道160内的阻力小,使得试纸200对液体的吸附力能够突破流体阻力。
或者,另一实施例中,连接通道160设有第一缓存腔(未示出),第一缓存腔的进液口与第一反应腔120的出液口之间设有第一流道,第二控制阀140设置于第一流道上,第一缓存腔的出液口与连接通道160连通,第一缓存腔的出液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试纸200的宽度,且第一缓存腔的出液口与试纸200的进样端直接相连。如此,打开第二控制阀140,将液体输入到第一缓存腔,先填充满第一缓存腔,然后经第一缓存腔的出液口将液体与试纸200接触,使得试纸200以正常速率吸收第一缓存腔内液体,保证试纸200显色反应完全,提高检测结果准确度及可靠性。进而利用第一缓存腔,能够避免因操作不熟悉或不当,第一反应腔120内液体被挤压过快,而造成液体通过试纸200速率过快,造成试纸200反应不完全,影响实验结果。
同时,第一缓存腔的出液口能够直接与试纸200接触,能增大溶液与试纸200接触横截面,使试纸200对于液体的吸附力大于疏水通道侧壁对液体流动所需克服的阻力。
可选地,第一缓存腔呈圆形状,能缩短液体保存长度,避免吸附过程中存在的断流可能。
当然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缓存腔呈椭圆状、正方形状等等。
为了满足更高要求的检测及提高检测精度,如图1、图2及图6所示,另一实施例中,本体100还设有体积大小可变的第二反应腔150,第二反应腔150与第一反应腔120连通,并设置于连接通道160与第一反应腔120之间,第二控制阀140设置于第二反应腔150与第一反应腔120的出液口之间,第二反应腔150设有用于使反应腔的体积大小可变的第三弹性体152;体外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抵压件40,第二抵压件40可移动设置于保护罩20上,且第二抵压件40能够与第三弹性体152抵压配合。如此,利用第二反应腔150存储另一类试剂,满足更高要求的检测及提高检测精度;如第二反应腔150存储有冻干珠,如此结合前述步骤,打开第二控制阀140,按压第一抵压件30,将第一反应腔120内的液体挤压到第二反应腔150内,并与第二反应腔150内的冻干珠进行反应;充分反应后,再关闭第二控制阀140,利用第二抵压件40挤压第二反应腔150,将液体输送给试纸20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图5及图6所示,一实施例中,本体100还设有第三控制阀170,第三控制阀170设置于试纸200的进样端与第二反应腔150的出液口之间,用于控制试纸200的进样端与第二反应腔150的出液口的连通及断开。如此,利用第二控制阀140及第三控制阀170,可以将液体试剂预存在第二反应腔150中,以便于利用不同的液体试剂提高本装置的检测能力及检测精度。
具体地,体外检测装置为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设计。第一反应腔120预装有恒温扩增的冻干试剂,该试剂包括:Ys40 UvsX:120ng/ul,Ys40 UvsaK:60ng/ul,T4gp32:300ng/ul,dNTP:200uM,Primers:500nM,DTT:2mM,肌醇:50mM,Ckase:200ng/ul,ATP:1.5mM,MgAc:14mM,Bsu:2U,Tris-乙酸:100mM,乙酸钠:50mM,PEG20000:5%。第二反应腔150预装有CRISPR/Cas12a的检测体系的冻干试剂,包括:scCas12a 45nM,gRNA 22.5nM,地高辛和生物素标记核酸探针100nM,Tris 20mM,NaCl 60mM,MgCl2 10mM,pH 7.3。如此,利用本装置进行核酸检测步骤如此:
(1)将待测样本由进样腔110加入到检测卡10中,打开第一控制阀130,使得待测样本流到第一反应腔120,保持第二控制阀140关闭,待测样本充分流入第一反应腔120后;关闭第一控制阀130及第二控制阀140,截流样本,使待测样本与第一反应腔120的预装试剂进行反应,此过程中,可以对第一反应腔120进行加热,能降低待测样本受热挥发或反应交叉风险。
(2)第一反应腔120的反应结束后,打开第二控制阀140,通过按压第一抵压件30来挤压第一反应腔120,待测样本流入第二反应腔150,与第二反应腔150预装试剂进行反应;同理,反应的过程中,可以关闭第二控制阀140及第三控制阀170;
(3)第二反应腔150的反应结束后,打开第三控制阀170,按压第二抵压件40挤压第二反应腔150,使待测样本进入试纸进行检测。
(4)试纸为免疫层析试纸,检测结束,通过观察区进行结果判断:胶体金颗粒标记鼠源地高辛抗体;检测线即T线,标记链霉亲和素;控制线即C线,标记羊抗鼠抗体。结果分析,在检测芯片C线显色的情况下,若血液样本中含有新型冠状病毒,则检测芯片T线不显色,结果判读为阳性;若不含有新型冠状病毒,则检测芯片T线显色,结果判读为阴性。
检测结果显示,阴性样本的检测线与对照线均出现,对应为检测阴性;阳性样本结果所示,其对照线出现但检测线消失,对应为检测阳性。结果说明通过该检测芯片可以准确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样本中的病毒核酸。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控制阀170”为能够实现液体通断控制或流向控制的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如开关阀;或其他应用于检测卡10中的挤压类型的控制阀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反应腔120”及“第二反应腔150”可以预先封存相关试剂,也可以使用时再添加,在此不做限制。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反应腔120”及“第二反应腔150”均封存有冻干试剂。
在第二反应腔150的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连接通道160连通第二反应腔150及试纸200设置。如此,利用连接通道160连通第二反应腔150与试纸200,使得流体在连接通道160内的阻力小,使得试纸200对液体的吸附力能够突破流体阻力。
或者,另一实施中,连接通道160设有第二缓存腔162,第二缓存腔162的进液口与第二反应腔150的出液口之间设有第二流道180,第二缓存腔162的出液口与连接通道160连通,第二缓存腔的出液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试纸200的宽度。如此,按压第二抵压件40将液体输入到第二缓存腔162,先填充满第二缓存腔162,然后经第二缓存腔162的出液口将液体与试纸200接触,使得试纸200以正常速率吸收第二缓存腔162内液体,保证试纸200显色反应完全,提高检测结果准确度及可靠性。进而利用第二缓存腔162,能够避免因操作不熟悉或不当,第二反应腔150内液体被挤压过快,而造成液体通过试纸200速率过快,造成试纸200反应不完全,影响实验结果。
同时,第二缓存腔162的出液口能够直接与试纸200接触,能增大溶液与试纸200接触横截面,使试纸200对于液体的吸附力大于疏水通道侧壁对液体流动所需克服的阻力。
可选地,第二缓存腔162呈圆形状,能缩短液体保存长度,避免吸附过程中存在的断流可能。
当然了,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缓存腔162呈椭圆状、正方形状等等。
在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体外检测装置还包括加热单元,加热单元设置于第一反应腔120的外侧。如此,利用加热单元可以对第一反应腔120进行加热,加快检测速度,为第一反应腔120内的扩增提供所需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单元”可以是加热器、发热丝、发热管等;还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一一种满足要求的自热包实现,即可将自热包封存于的预设位置,通过预设手段激发自热包进行反应产生热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本体100设有安装腔(未标注),试纸200固设于安装腔内,且试纸200与连接通道160端接配合。如此,该试纸200可以更好地存储于检测卡中,减少晃动,有利于保证试纸200与连通通道160输送过来液体接触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检测卡及体外检测装置可以利用铝塑膜等方式进行密封保存,使用时再撕开使用即可。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在现有技术中实现,在此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体106”、“第二弹性体122”、“第三弹性体152”及“本体100”的材质可以采用任意一种现有技术实现,其具体制造方式也可在现有技术中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抵压件30”、“第二抵压件40”及“第三抵压件50”在保护罩20中的安装方式可以采用任意一种满足使用要求的现有技术实现,如可弹性复位安装等。
需要说明的是,“某体”、“某部”可以为对应“构件”的一部分,即“某体”、“某部”与该“构件的其他部分”一体成型制造;也可以与“构件的其他部分”可分离的一个独立的构件,即“某体”、“某部”可以独立制造,再与“构件的其他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本申请对上述“某体”、“某部”的表达,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特征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为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单元”、“组件”、“机构”、“装置”所包含的构件亦可灵活进行组合,即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模块化生产,以方便进行模块化组装。本申请对上述构件的划分,仅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为了方便阅读,而不是对本申请的保护的范围的限制,只要包含了上述构件且作用相同应当理解是本申请等同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传动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能够实现动力传递即可,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检测卡,其特征在于,包括:
试纸;及
本体,所述本体设有进样腔、体积大小可变的第一反应腔以及连接通道;
其中,所述进样腔与所述第一反应腔连通,所述第一反应腔与所述试纸的进样端连通;所述连接通道设置于所述试纸与所述第一反应腔之间,且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试纸对接,且所述连接通道对接所述试纸的一端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试纸的进样端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一控制阀及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应腔与所述进样腔的出液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反应腔与所述进样腔的出液口的连通及断开;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试纸的进样端与所述第一反应腔的出液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试纸的进样端与所述第一反应腔的出液口的连通及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反应腔及所述试纸设置,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连接通道上;
或者所述连接通道设有第一缓存腔,所述第一缓存腔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反应腔的出液口之间设有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上,所述第一缓存腔的出液口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一缓存腔的出液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试纸的宽度,且所述第一缓存腔的出液口与所述试纸的进样端直接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设有体积大小可变的第二反应腔,所述第二反应腔与所述第一反应腔连通,并设置于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一反应腔之间,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应腔与所述第一反应腔的出液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反应腔及所述试纸设置;
或者所述连接通道设有第二缓存腔,所述第二缓存腔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反应腔的出液口之间设有第二流道,所述第二缓存腔的出液口与所述连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缓存腔的出液口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试纸的宽度,且所述第二缓存腔的出液口与所述试纸的进样端直接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试纸的进样端与所述第二反应腔的出液口之间,用于控制所述试纸的进样端与所述第二反应腔的出液口的连通及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均设有第三流道及阀体,所述第三流道设有第一弹性体,所述阀体凸出设置于所述第三流道内,并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相对间隔设置;当所述第一弹性体变形,并与所述阀体密封配合时,所述第三流道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检测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腔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一反应腔的体积大小可变的第二弹性体。
9.一种体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卡,还包括保护罩以及第一抵压件,所述保护罩设有安装所述检测卡的安装腔、以及与所述试纸相对的观察窗,所述第一抵压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保护罩上,且所述第一抵压件能够与所述第二弹性体抵压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体外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外检测装置还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应腔的外侧;
或/和所述本体还设有体积大小可变的第二反应腔,所述第二反应腔与所述第一反应腔连通,并设置于所述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一反应腔之间,第二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应腔与所述第一反应腔的出液口之间,所述第二反应腔设有用于使所述第二反应腔的体积大小可变的第三弹性体;所述体外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抵压件,所述第二抵压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保护罩上,且所述第二抵压件能够与所述第三弹性体抵压配合;
或/和所述本体还包括第一控制阀及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一反应腔与所述进样腔的出液口之间,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于所述试纸的进样端与所述第一反应腔的出液口之间,所述第一控制阀及所述第二控制阀均设有流道及阀体,所述流道设有第一弹性体,所述阀体凸出设置于第三流道内,并与所述第一弹性体相对间隔设置;当所述第一弹性体变形,并与所述阀体密封配合时,所述第三流道关闭;所述体外检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弹性体一一对应的第三抵压件,所述第三抵压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保护罩上,且所述第三抵压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弹性体抵压配合,以使所述第三流道关闭。
CN202021120228.1U 2020-06-17 2020-06-17 体外检测装置及检测卡 Active CN212872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20228.1U CN212872491U (zh) 2020-06-17 2020-06-17 体外检测装置及检测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20228.1U CN212872491U (zh) 2020-06-17 2020-06-17 体外检测装置及检测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2491U true CN212872491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10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20228.1U Active CN212872491U (zh) 2020-06-17 2020-06-17 体外检测装置及检测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24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4957A (zh) * 2022-03-16 2022-04-12 天津德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血型正反定型加样卡及加样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4957A (zh) * 2022-03-16 2022-04-12 天津德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血型正反定型加样卡及加样组件
CN114324957B (zh) * 2022-03-16 2022-05-20 天津德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血型正反定型加样卡及加样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25448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an assay to detect a nucleic acid in a sample
US20090035872A1 (en) Fluidics system
KR100883951B1 (ko) 자체 시일링 유체 포트를 갖는 장치
EP1203959B1 (en) Analyzing cartridge and liquid feed control device
KR20200015896A (ko) 유체 테스트 카세트
JP2018512882A (ja) 流体検査用カセット
JP2013532488A (ja) ポリメラーゼ連鎖反応のための加圧可能なカートリッジ
CN212872491U (zh) 体外检测装置及检测卡
KR101767978B1 (ko) 분자진단 현장검사 장치용 스트립센서 모듈
CN104080536A (zh) 真空下的微芯片
US20200269240A1 (en) Cartridge,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 sample
CN101960314B (zh) 微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65821A (zh) 一种集成热裂解的核酸等温扩增芯片及使用方法
CN114836310A (zh) 微流控芯片与体外诊断装置
US20060040311A1 (en) Integrated cartridge for sample manipulation
JP2007139501A (ja) マイクロチップへの試薬の充填方法
US8460607B2 (en) Microfluidic device having a flow channel
JP2009543548A (ja) 分析装置
JPWO2009113356A1 (ja) 反応検出装置
US20190154680A1 (en) Poc test system and method
CN206438117U (zh) 一种微量溶液反应器
JP2015203664A (ja) マイクロ流路デバイス
CN214334967U (zh) 一种核酸反应控制装置及检测设备
CN117343829A (zh) 一种核酸检测芯片
CN117264729A (zh) 一种pcr管盖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