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70934U - 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70934U
CN212870934U CN202021378219.2U CN202021378219U CN212870934U CN 212870934 U CN212870934 U CN 212870934U CN 202021378219 U CN202021378219 U CN 202021378219U CN 212870934 U CN212870934 U CN 212870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al
plate
mold
conveying chain
transmiss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782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平
罗伟
任春培
周裕杰
王国成
吴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hua Group Miany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hua Group Miany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hua Group Miany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hua Group Miany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782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70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70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70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动力装置安装在机架下方,传动装置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中心轴和两个副轴,中心轴与动力装置输出端转动连接,中心轴顶端连接有旋转托盘,旋转托盘顶面安装有中心拨盘,副轴的顶端连接有小拨盘,所述机架上固定有位于小拨盘下方的支架,支架上设有环形的输送链条用于运输模具,输送链条的顶面与小拨盘底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弧形部的顶点与中心拨盘边缘及输送链条中心线相切,两小拨盘之间对称设有两个便于模具转向的J字形导向板,中心轴和副轴的转速与输送链条的速度相匹配。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操作传递基础雷管及其模具或载具且现场周转存量大等安全问题,操作技术水平低、安全性差、效率低的弊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管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雷管装配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基础雷管装入专用模具或载具中传送到每一个装配工位,目前的传送生产工艺由人工将基础雷管传送到装配人员所在工位,再由装配操作人员将基础雷管与发火件装配成工业电雷管或电子雷管或导爆管雷管。由于装配人员的操作速度与传送人员的传送量需要协调匹配,一般传送人员一次将大量的基础雷管(根据安全管理要求,每个工位台面不超320发)放置于装配工位。
根据民爆行业技术发展和安全指标的要求,每个工位上的基础雷管量必须严格控制,并且进一步发展为无人操作、无人运送、无人车间的要求。因此,发展无人化全自动向装配工位传送基础雷管是民爆行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特别是近些年来,工业电子雷管技术快速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实现无人化自动化装配生产。因此,在工业电子雷管的无人化装配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实现基础雷管自动输送上料,装管模具或载具必须能够自动在线周转。因此必须取消由人工从防爆箱内的基础雷管模具或载具中逐发地取出雷管的操作,实现机器人自动取基础雷管,机器人自动取基础雷管需要基础雷管及其模具或载具相对定位放置。因此同样要求基础雷管及其模具或载具自动传递、定点放置到操作台面固定供料位置,人工逐发拿取基础雷管或机器人自动取完基础雷管后,空模具或空载自动传递回到起始位。同时,由于基础雷管是具有爆炸性的危险品,人工手工拿取或退模过程中,操作人员肢体直接接触基础雷管,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安全性差。必须对这种传递方式、传递工艺和传递装置进行改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用以解决在工业雷管的装配生产过程中操作传递基础雷管及其模具或载具且现场周转存量大等安全问题,操作技术水平低、安全性差、效率低的弊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在机架下方,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中心轴和两个副轴,中心轴与动力装置输出端转动连接,中心轴顶端连接有旋转托盘,所述旋转托盘顶面安装有中心拨盘,中心拨盘周向均匀环形分布有与模具匹配的半圆缺口,两个副轴以中心拨盘的横向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分布,副轴的顶端连接有小拨盘,小拨盘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弧形部,相邻两弧形部之间形成与模具匹配的弧形口,所述机架上固定有位于小拨盘下方的支架,支架上设有环形的输送链条用于运输模具,输送链条的顶面与小拨盘底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弧形部的顶点与中心拨盘边缘及输送链条中心线相切,两小拨盘之间对称设有两个便于模具转向的J字形导向板,中心轴和副轴的转速与输送链条的速度相匹配。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装置带动中心轴转动,中心轴带动顶部的旋转托盘转动,在旋转托盘上的中心拨盘也跟随转动,由于两个副轴与中心轴时转动连接,中心轴转动时也会带动两个副轴转动,从而副轴带动小拨盘转动,两个小拨盘分别用于模具进入和输出,两个J字形导向板将输送链条分成进模端和出模端,J字形导向板的弧形端部刚好与中心拨盘相切,当模具从输送链条上传送至与小拨盘相切点时,模具刚好进入小拨盘上弧形口,在J字形导向板、输送链条和小拨盘的共同作用下,模具将改变运动轨迹,由直线运动转为旋转运动,转由小拨盘驱动,当模具运动至小拨盘与中心拨盘相切点(进模端)时,在J字形导向板、小拨盘和中心拨盘的共同作用下,模具将再次改变运动轨迹,进入中心拨盘的半圆缺口中,转由中心拨盘驱动,这时上即完成进模过程;当模具运动至另一小拨盘与中心拨盘相切点(出模端)时,在J字形导向板、小拨盘和中心拨盘的共同作用下,模具进入小拨盘的弧形口中,由小拨盘驱动,当模具转动至小拨盘与输送链条相切点时,在J字形导向板、输送链条和小拨盘的共同作用下,模具将改变运动轨迹,由旋转运动转为直线运动,完成出模过程,通过输送链条输送至下一工序,本实用新型通过中心轴和副轴的转速与输送链条的速度相互匹配,使得输送链条与小拨盘、中心拨盘的转速相互配合,能快速的将模具从输送链条上转到中心拨盘上,进行必要的模具装填工序,在通过小拨盘改变装填好后的模具运动轨迹,再次输送到输送链条,减少操作人员肢体直接接触基础雷管模具的工序,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同时人工作业劳动强度降低、通过机械动作完成模具的进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上箱盖和下箱盖,下箱盖上固定有减速器,减速器一端与电机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动力齿轮,所述中心轴的下端连接有与动力齿轮齿合的中心齿轮,两个副轴的底端连接有与中心齿轮齿合的副齿轮,中心拨盘与小拨盘上的工位数之比与中心齿轮和副齿轮的齿数比一致,动力齿轮、中心齿轮及副齿轮均位于上、下箱盖之间且在同一水平面。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装置采用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下箱盖上的减速器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动力齿轮,减速器用于降低电机的转动速率,使得中心轴和副轴的转动速率适宜,动力齿轮与中心轴下端的中心齿轮齿合,中心齿轮与副轴上的副齿轮齿合连接,各部件之间采用齿轮传动,传动可靠性高,速比稳定,相对位置精准,中心拨盘与小拨盘上的工位数之比与中心齿轮和副齿轮的齿数比一致,因此两个小拨盘上的工位在转动时能准确齿合中心拨盘,有效保证模具供给的速率比稳定,更有利于提高模具的进出效率。
优选的,所述旋转托盘外侧设有安装板,安装板通过支撑部件固定在上箱盖上方,安装板上固定有位于中心拨盘周向的环形导向板,环形导向板的横截面呈阶梯状,环形导向板的内侧面与半圆缺口之间的间距能容纳模具放入,环形导向板的内侧面与半圆缺口之间的间距能容纳模具放入,环形导向板设有便于模具进出和小拨盘转动的开口。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导向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上,安装板底面通过支撑部件固定在上箱盖上,环形导向板有利于模具在中心拨盘上转动时,能稳定的卡在半圆缺口内,不易在旋转过程中发生偏移,这样在出模时,才能更好的与小拨盘衔接,环形导向板设有便于模具进出和小拨盘转动的开口,此处的开口是为方便小拨盘将模具转到中心拨盘和从中心拨盘转出,也是为小拨盘转动留出一定的转动空间。
优选的,所述输送链条的两侧固定有导向块,临近两小拨盘的导向块上设有便于模具进出和小拨盘转动的缺口,所述J字形导向板的平直部分与输送链条上的导向块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输送链条的两侧固定导向块,导向块沿着输送链条的运输方向设置,这样可以防止模具在输送链条上运输时,发生掉落,该处的缺口便于小拨盘转动,将模具带入小拨盘的弧形口内,缺口端部为设为弧形,与小拨盘上的弧形部侧面相匹配,J字形导向板的平直部分与输送链条上的导向块连接,使得整个导向装置不会出现断点,这样模具的进出都按照设定的路径行走。
优选的,所述下箱盖内设有放置第一轴承的轴承槽,中心轴下端与轴承内圈套接。第一轴承使得中心轴转动更为轻便,减少电机的负荷。
优选的,所述上箱盖和下箱盖内分别有套接在副轴上的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使得副轴的转动更为轻便,进一步降低电机的负荷。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中心轴和副轴的转速与输送链条的速度相互匹配,使得输送链条与小拨盘、中心拨盘的转速相互配合,能快速的将模具从输送链条上转到中心拨盘上,进行必要的模具装填工序,在通过小拨盘改变装填好后的模具运动轨迹,再次输送到输送链条,减少操作人员肢体直接接触基础雷管模具,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同时人工作业劳动强度降低、通过机械动作完成模具的进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电机、中心轴及副轴各部件之间采用齿轮传动,传动可靠性高,速比稳定,相对位置精准,中心拨盘与小拨盘上的工位数之比与中心齿轮和副齿轮的齿数比一致,因此两个小拨盘上的工位在转动时能准确齿合中心拨盘,有效保证模具供给的速率比稳定,更有利于提高模具的进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中心拨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中心拨盘,101-半圆缺口,2-模具,3-旋转托盘,4-小拨盘,41-弧形部,42-弧形口,5-支架,6-副轴,7-中心轴,8-上箱盖,9-副齿轮,10-下箱盖,11-机架,12-中心齿轮,13-动力齿轮,14-减速器,15-电机,16-输送链条,17-安装板,18-环形导向板,19-J字形导向板,20-导向块,21-第一轴承,22-第二轴承,23-第三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在机架11下方,机架11上安装有上箱盖8和下箱盖10,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中心轴7和两个副轴6,动力装置采用电机15,电机15的输出端与下箱盖10上的减速器14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器14的输出端连接动力齿轮13,减速器14用于降低电机15的转动速率,使得中心轴7和副轴6的转动速率适宜,机架11采用框架式,根据使用环境要求,每个侧面,可用钢板简单密闭或采用隔爆门方式密封,可在防尘、防水或防爆的各种环境下使用,同时设备主体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及相关联配套设施均可放置于机架11的箱体内,使整体设备外部简洁美观,内部紧凑,中心轴7的下端连接有与动力齿轮13齿合的中心齿轮12,在下箱盖10内设有放置第一轴承21的轴承槽,中心轴7下端与第一轴承21内圈套接,第一轴承21使得中心轴7转动更为轻便,减少电机15的负荷,两个副轴6的底端连接有与中心齿轮12齿合的副齿轮9,中心拨盘1与小拨盘4上的工位数之比与中心齿轮12和副齿轮9的齿数比一致,动力齿轮13、中心齿轮12及副齿轮9均位于上、下箱盖之间且在同一水平面,因此两个小拨盘4上的工位在转动时能准确齿合中心拨盘1,有效保证模具2供给的速率比稳定,更有利于提高模具2的进出效率,在上箱盖8和下箱盖10内分别有套接在副轴6上的第二轴承22和第三轴承23,第二轴承22和第三轴承23使得副轴6的转动更为轻便,进一步降低电机15的负荷,中心轴7顶端连接有旋转托盘3,中心拨盘1安装在旋转转盘3顶面,中心拨盘1周向均匀环形分布有与模具2匹配的半圆缺口101,两个副轴6以中心拨盘1的横向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分布,副轴6的顶端连接小拨盘4,小拨盘4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弧形部41,相邻两弧形部41之间形成与模具2匹配的弧形口42,所述机架11上固定有位于小拨盘4下方的支架5,支架5上设有环形的输送链条16用于运输模具,输送链条16的顶面与小拨盘4底面之间形成间隙,使得输送链条16与小拨盘4不会相互影响工作,所述弧形部41的顶点与中心拨盘1边缘及输送链条16中心线相切,两小拨盘4之间对称设有两个便于模具2转向的J字形导向板19,中心轴7和副轴6的转速与输送链条16的速度相匹配;动力装置带动中心轴7转动,中心轴7带动顶部的旋转托盘3转动,在旋转托盘3上的中心拨盘1也跟随转动,由于两个副轴6与中心轴7时转动连接,中心轴7转动时也会带动两个副轴6转动,从而副轴6带动小拨盘4转动,两个小拨盘4对称分布在中心拨盘1横向中心线两侧且分别用于模具进入和输出,两个J字形导向板19将输送链条16分成进模端和出模端,J字形导向板19的弧形端部刚好与中心拨盘1相切,当模具2从输送链条16上传送至与小拨盘4相切点时,模具2刚好进入小拨盘4上弧形口42,在J字形导向板19、输送链条16和小拨盘4的共同作用下,模具2将改变运动轨迹,由直线运动转为旋转运动,转由小拨盘4驱动,当模具2运动至小拨盘4与中心拨盘1相切点(进模端)时,在J字形导向板18、小拨盘4和中心拨盘1的共同作用下,模具2将再次改变运动轨迹,进入中心拨盘1的半圆缺口101中,转由中心拨盘1驱动,这时上即完成进模过程;当模具2运动至另一小拨盘与中心拨盘1相切点(出模端)时,在J字形导向板19、小拨盘4和中心拨盘1的共同作用下,模具2进入小拨盘4的弧形口42中,由小拨盘4驱动,当模具2转动至小拨盘4与输送链条16相切点时,在J字形导向板19、输送链条16和小拨盘4的共同作用下,模具2将改变运动轨迹,由旋转运动转为直线运动,完成出模过程,通过输送链条16输送至下一工序,减少操作人员肢体直接接触基础雷管模具,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同时人工作业劳动强度降低、通过机械动作完成模具2的进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旋转托盘3外侧设有安装板17,安装板17呈矩形,安装板17通过支撑部件固定在上箱盖8上方,安装板17上固定有位于中心拨盘1周向的环形导向板18,环形导向板18的横截面呈阶梯状,在环形导向板18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17上,螺栓安装在环形导向板18的较低的阶梯上,环形导向板18的内侧面与半圆缺口101之间的间距刚好能容纳模具2放入,环形导向板18有利于模具2在中心拨盘1上转动时,能稳定的卡在半圆缺口101内,不易在旋转过程中发生偏移,这样在出模时,才能更好的与小拨盘4衔接,环形导向板18设有便于模具2进出和小拨盘4转动的开口,此处的开口是为方便小拨盘4将模具2转到中心拨盘1和从中心拨盘1转出,也是为小拨盘4转动留出一定的转动空间。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输送链条16的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导向块20,导向块20沿着输送链条16的运输方向设置,这样可以防止模具2在输送链条16上运输时,发生掉落,该处的缺口便于小拨盘4转动,将模具2带入小拨盘4的弧形口42内,缺口端部为设为弧形,与小拨盘4上的弧形部41侧面相匹配,J字形导向板19的平直部分与输送链条16上的导向块20连接,使得整个导向装置不会出现断点,这样模具2的进出都按照设定的路径行走。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电机15启动,通过减速器14将转速降下来,减速器14上的动力齿轮13带动中心齿轮12转动,中心齿轮12带动中心轴7转动,中心轴7带动旋转托盘3与中心拨盘1一起转动,中心齿轮12同时也带动副齿轮9转动,副齿轮9带动副轴6转动,在副轴6上方有小拨盘4也跟随转动。中心拨盘1与小拨盘4上的工位数之比与带动他们的中心齿轮12和副齿轮9的齿数比一致,因此两个拨盘上的工位在转动时能准确齿合,当模具2从输送链条16上传送至工位时,通过导向块20和J字形导向板19进入小拨盘4的弧形口42中,通过小拨盘4转动后进入中心拨盘1的半圆缺口101中,在通过转动的过程中及环形导向板18配合完成其他工作,模具2转到另外一侧后又通过小拨盘4送入输送链条16上,进入下一个工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在机架(11)下方,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中心轴(7)和两个副轴(6),中心轴(7)与动力装置输出端转动连接,中心轴(7)顶端连接有旋转托盘(3),所述旋转托盘(3)顶面安装有中心拨盘(1),中心拨盘(1)周向均匀环形分布有与模具(2)匹配的半圆缺口(101),两个副轴(6)以中心拨盘(1)的横向中心线为轴呈对称分布,副轴(6)的顶端连接有小拨盘(4),小拨盘(4)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弧形部(41),相邻两弧形部(41)之间形成与模具(2)匹配的弧形口(42),所述机架(11)上固定有位于小拨盘(4)下方的支架(5),支架(5)上设有环形的输送链条(16)用于运输模具(2),输送链条(16)的顶面与小拨盘(4)底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弧形部(41)的顶点与中心拨盘(1)边缘及输送链条(16)中心线相切,两小拨盘(4)之间对称设有两个便于模具(2)转向的J字形导向板(19),中心轴(7)和副轴(6)的转速与输送链条(16)的速度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15),所述机架(11)上安装有上箱盖(8)和下箱盖(10),下箱盖(10)上固定有减速器(14),减速器(14)一端与电机(15)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动力齿轮(13),所述中心轴(7)的下端连接有与动力齿轮(13)齿合的中心齿轮(12),两个副轴(6)的底端连接有与中心齿轮(12)齿合的副齿轮(9),中心拨盘(1)与小拨盘(4)上的工位数之比与中心齿轮(12)和副齿轮(9)的齿数比一致,动力齿轮(13)、中心齿轮(12)及副齿轮(9)均位于上、下箱盖之间且在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托盘(3)外侧设有安装板(17),安装板(17)通过支撑部件固定在上箱盖(8)上方,安装板(17)上固定有位于中心拨盘(1)周向的环形导向板(18),环形导向板(18)的横截面呈阶梯状,环形导向板(18)的内侧面与半圆缺口(101)之间的间距能容纳模具(2)放入,环形导向板(18)设有便于模具(2)进出和小拨盘(4)转动的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链条(16)的两侧固定有导向块(20),临近两小拨盘(4)的导向块(20)上设有便于模具(2)进出和小拨盘(4)转动的缺口,所述J字形导向板(19)的平直部分与输送链条(16)上的导向块(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盖(10)内设有放置第一轴承(21)的轴承槽,中心轴(7)下端与第一轴承(21)内圈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盖(8)和下箱盖(10)内分别有套接在副轴(6)上的第二轴承(22)和第三轴承(23)。
CN202021378219.2U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 Active CN212870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8219.2U CN212870934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78219.2U CN212870934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70934U true CN212870934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14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78219.2U Active CN212870934U (zh) 2020-07-14 2020-07-14 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709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67048B1 (en) Gearbox motor adaptor
CN112660777A (zh) 一种金属板材智能分切输送平台
CN210676791U (zh) 一种高效的汽车配件锻压设备
CN212870934U (zh) 一种用于圆盘式单发雷管生产的模具传输装置
CN2900004Y (zh) 一种弯板机
CN112374113A (zh) 一种金属制品生产用传输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1721951U (zh) 金属圆钢自动理料机
CN205414921U (zh) 一种全自动托辊生产设备
CN204867681U (zh) 一种节能的全自动四轴卧式攻牙机
JPS57138555A (en)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pallet of machine tool
CN104959682A (zh) 一种节能的全自动四轴卧式攻牙机
CN208556529U (zh) 一种用于射孔弹的装线圈装置
CN110510356A (zh) 一种双层输送传输装置
CN217963282U (zh) 网状玻璃纤维管全自动热合机
CN220728966U (zh) 一种钾长石高温冶炼装置
CN220998241U (zh) 一种卡扣生产用推料机构
CN210029312U (zh) 一种物料容积式输送机电设备
CN218023632U (zh) 一种25公斤包装机的上下料用运输机构
CN220112835U (zh) 一种便于不规则工件上料的数控机床
CN217971438U (zh) 一种数控生产线装配用辅助平台
CN208802491U (zh) 装配输送生产线转移小车
CN220811799U (zh) 一种用于气雾罐小红帽机的升降机构
CN218930665U (zh) 一种总装车间自动化物料配送装置
CN218144218U (zh) 一种食品传送机构
CN216301635U (zh) 一种包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