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64647U - 一种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4647U
CN212864647U CN202021484288.1U CN202021484288U CN212864647U CN 212864647 U CN212864647 U CN 212864647U CN 202021484288 U CN202021484288 U CN 202021484288U CN 212864647 U CN212864647 U CN 212864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hickness
chromium
nickel
release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842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ujiang L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ujiang L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ujiang L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ujiang L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842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4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4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4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它由依次层叠的以下各层构成:第一离型膜层;耐刮层,其厚度为2~30μm;第一基材层,其厚度为20~300μm,且第一基材层的材料为TPU、PVC或PET;第一金属层,其厚度为2~300nm,且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为镍、铬、铝、金、银、铜、钛、镍铬中的一种;贴合胶层,其厚度为3~10μm;第二金属层,其厚度为2~300nm,且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镍、铬、铝、金、银、铜、钛、镍铬中的一种;第二基材层,其厚度为20~300μm,且第二基材层的材料为TPU、PVC或PET;安装胶层,其厚度为3~25μm;第二离型膜层。

Description

一种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热膜,具体涉及安全性能高的隔热车顶车衣膜。
背景技术
常规的漆面保护膜,即贴附在汽车车身、建筑物表面等的贴膜,只能提供基本的保护作用。当汽车完全暴露在太阳下时,40%左右的热量会经过车顶直接传导至车内,而剩下的60%左右的热量由汽车四周直接传导,因此会导致车内温度过高,空调耗能过大;而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也会导致汽车漆面褪色以及加速表面材质的老化。随着科技发展,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汽车都拥有天窗,全景天窗也正在普及,而玻璃材质的天窗一旦被碎石、高空抛物所撞击,很容易造成玻璃破碎飞溅伤害车内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目前,传统的车衣膜存在隔热性能差、防辐射能力弱、韧性差等缺点,且集安全与隔热功能于一体的车顶车衣膜更是少见。目前市场上的车衣膜都是采用PVC(聚氯乙烯)、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材料作为基材,只能对汽车车身或建筑物表面起到基本的保护作用,不能有效反射紫外线和红外线,对于弧度大的车顶表面贴合不服帖,安全性能低,隔热效果不理想,使用寿命短,在产品的推广上也存在限制。
另外,在生产车衣膜时,工艺流程相当长,一般需要耗费数小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该车顶车衣膜在保护汽车天窗、汽车车身或建筑物表面的基础上,能紧密贴合弧度大的汽车车顶,韧性大,受到冲击也不会造成玻璃的飞溅,因此能有效保护车内人身安全;同时也能反射大量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在太阳长时间暴晒的情况下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由依次层叠的以下各层构成:
第一离型膜层;
耐刮层(又称改性聚氨酯硬化涂层),其厚度为2~30μm;
第一基材层,其厚度为20~300μm,且第一基材层的材料为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PVC(聚氯乙烯)或PET(热塑性聚酯);
第一金属层,其厚度为2~300nm,且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为镍、铬、铝、金、银、铜、钛中的一种或多种(可以为合金);
贴合胶层(也称为压敏胶层),其厚度为3~10μm;
第二金属层,其厚度为2~300nm,且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镍、铬、铝、金、银、铜、钛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基材层,其厚度为20~300μm,且第二基材层的材料为TPU、PVC或PET;
安装胶层(也称为压敏胶层),其厚度为3~25μm;
第二离型膜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为镍铬,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镍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型膜层和第二离型膜层均为PET离型膜层,其厚度为16~75μm。
进一步地,所述耐刮层的材料为聚氨酯,硬度高达4H。
进一步地,所述贴合胶层和安装胶层均为丙烯酸酯压敏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材层的材料为TPU,所述第二基材层的材料为TPU。
上述的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在第一基材层的一侧溅射镍、铬、铝、金、银、铜、钛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第一金属层;
(2)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在第二基材层的一侧溅射镍、铬、铝、金、银、铜、钛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第二金属层;
(3)在第一金属层表面通过涂布方式涂布贴合胶层再复合第二金属层,将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紧密贴合;
(4)在第一基材层的另一侧涂布耐刮层,并复合一层离型膜层,形成第一离型膜层;
(5)在第二基材层的另一侧涂布安装胶层,并复合一层离型膜层,形成第二离型膜层。
上述的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可粘贴于汽车天窗、汽车车身表面、建筑物表面或金属板表面,可以很大程度地反射紫外线和红外线,避免汽车或建筑物在太阳长时间的照射下导致内部温度升高,从而提高汽车或建筑物的隔热性能,降低耗能;同时具有柔韧性强、拉伸性大的特点,也能使其紧密贴合弧度大的车顶表面,受到冲击不会造成玻璃飞溅,保护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的厚薄度适中、柔韧性强、拉伸性大,可与汽车表面任意部位紧密贴合,在不改变原车漆汽车外观下,对紫外线和红外线950nm波段的反射率可高达75%以上,隔热性能良好;由于使用的基材是TPU、PVC或PET,拉伸性大,柔韧性强,在遇到冲击时,能有效防止碎裂的玻璃向车内飞溅,安全性能高,且在贴膜过程中不易产生气泡和褶皱,美观性强,操作便捷;膜层设计合理,双层金属层能有效减少光的反射,降低光污染的同时还能保护车外人员的视力,还具有优异的耐刮、抗氧化、隔热及防爆性能,使用寿命长,易实现量产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大大缩短了制备时间,可有效控制金属材料溅射在基材表面的牢固度,制备时任意拉伸都不会影响外观和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进行说明,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的制备步骤:
(1)首先提供PET离型膜层,PET离型膜在张力为1250~300N的条件下拉伸无明显形变,作为第一离型膜1或第二离型膜9;
(2)提供透明柔性TPU、PVC或PET膜作为第一基材层3,第一基材层3的可见光波段透过率≥45%;通过阴极、直流反应磁控溅射的方式在第一基材层3上沉积第一金属层4,第一金属层4的材料可为镍、铬、铝、金、银、铜、钛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金属材料的任意组合;第一金属层4用于阻隔红外线和紫外线,金属层对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反射率不会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且具有持久的高隔热效果;
(3)提供透明柔性TPU、PVC或PET膜作为第二基材层7,第二基材层7的可见光波段透过率≥45%;通过阴极、直流反应磁控溅射的方式在第二基材层7上沉积第二金属层6;第二金属层6的材料可为镍、铬、铝、金、银、铜、钛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金属材料的任意组合;第二金属层6用于避免由于第二基材层的氧化而造成隔热效果的降低,第二金属层6的叠加更好地对红外线和紫外线进行阻隔以及减少单层金属层的反射率(单层金属层的金属面反光较强,当两个金属层的金属面对贴时,同等的反射率会相互抵消,人眼在太阳光下目视的颜色呈暗黑、暗灰色),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增强隔热效果;
(4)通过卷绕式涂布贴合线的方式在第一金属层4与第二金属层6之间涂布贴合胶层5,涂布速度20米/每分钟,其中贴合胶层5的材料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压敏胶,通常由SBS、SIS、增粘树脂、软化剂、防老剂、着色剂等组成;贴合完成后可以更高效地让两层磁控金属膜隔绝空气,具有抗氧化性强的特点,同时可以达到降低反射率的效果,避免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并进一步增强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的安全隔热持久性;
(5)在第一基材层3的另一侧表面通过涂布工艺涂布耐刮层2,并复合第一离型膜层1;耐刮层2不仅耐刮,而且防污、防腐;第一离型膜层1在给汽车贴膜施工过程中需揭除,不具备实质性的作用;
(6)通过卷绕式涂布贴合线的方式在第二基材层7的另一侧涂布安装胶层8,涂布速度20米/每分钟,并复合第二离型膜层9;复合第二离型膜层9是为了在磁控溅射过程中保护透明柔性TPU、PVC或PET膜在张力250~300N条件下拉伸不变形,从而实现TPU、PVC或PET膜作为镀膜基材在上面溅射金属材料(镍、铬、铝、金、银、铜、钛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金属材料的任意组合)的工艺要求。
其中,在磁控溅射沉积镀膜时,所有腔室内的温度恒定,并且所有腔室内恒定温度范围为-15℃~20℃。相应腔室中通入体积比为5:1~50:1的氩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设定溅射真空度10-6Torr,镀膜稳定气压为10-3Torr;双旋转阴极、中频反应磁控溅射功率为10Kw~20Kw;单旋转阴极、直流反应磁控溅射功率为0.3Kw~2.5Kw。
图1是所制备的一种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典型的实施例中,该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由依次层叠的以下各层构成:
第一离型膜层1,其厚度为23μm;
耐刮层2,其厚度为8μm;
第一基材层3,其厚度为150μm,材料为TPU;
第一金属层4,其厚度为12nm,材料为镍铬;
贴合胶层5,其厚度为8μm;
第二金属层6,其厚度为15nm,材料为镍铬;
第二基材层7,其厚度为150μm,材料为TPU;
安装胶层8,其厚度为8μm;
第二离型膜层9,其厚度为75μm。
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红外线阻隔率测试。用到的测试仪器有LS122 IR红外功率计,该红外线能量接收仪是宽谱线红外功率测量仪,主要用于红外线辐照度测试以及隔热玻璃,隔热膜等材料的隔热效果演示或红外线透过率测试,可也用于测量各种光源中红外线的辐射能功率密度,即每平方米的辐射能功率,单位是瓦/平方米(W/m2),效果直观易于理解。
在用2000W太阳灯直接照射的条件下,分别测量贴附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的汽车天窗的红外线透过率和贴附了普通车衣膜(例如:3M品牌,型号CPXL-TPU)的汽车天窗的红外线透过率,两个数据作为对比。贴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汽车天窗的红外线透过率为每平方米的辐射能功率为1瓦/平方米(W/m2),而贴普通车衣膜汽车天窗的红外线透过率为每平方米的辐射能功率为1650瓦/平方米(W/m2)。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在波长为950nm波长处的红外阻隔率为75%以上,对太阳能总阻隔率达到50%以上,表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隔热性能优越。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的阻隔层对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反射率高,通过镀金属材料的配合,观赏性及美观性俱佳。同时,该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耐刮性和优越的隔热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全隔热车衣膜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耗时少。通过磁控溅射形成金属层,大约需要5分钟/层(厚度不同则时间稍有区别),因此该制备方法可以将整个工艺流程的时间缩短到二十分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其特征在于,由依次层叠的以下各层构成:
第一离型膜层;
耐刮层,其厚度为2~30μm;
第一基材层,其厚度为20~300μm,且第一基材层的材料为TPU、PVC或PET;
第一金属层,其厚度为2~300nm,且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为镍、铬、铝、金、银、铜、钛、镍铬中的一种;
贴合胶层,其厚度为3~10μm;
第二金属层,其厚度为2~300nm,且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镍、铬、铝、金、银、铜、钛、镍铬中的一种;
第二基材层,其厚度为20~300μm,且第二基材层的材料为TPU、PVC或PET;
安装胶层,其厚度为3~25μm;
第二离型膜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材料为镍铬,所述第二金属层的材料为镍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型膜层和第二离型膜层均为PET离型膜层,其厚度为16~7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刮层的材料为聚氨酯,硬度高达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胶层和安装胶层均为丙烯酸酯压敏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层的材料为TPU,所述第二基材层的材料为TPU。
CN202021484288.1U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 Active CN212864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4288.1U CN212864647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84288.1U CN212864647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4647U true CN212864647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16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84288.1U Active CN212864647U (zh) 2020-07-24 2020-07-24 一种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46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59861B (zh) 具有热辐射反射涂层的窗玻璃
US4973511A (en) Composite solar/safety film and laminated window assembly made therefrom
CN109971382B (zh) 一种节能降温隔热车衣膜及其制备方法
JP7477271B2 (ja) 加飾され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調製方法
US8580377B2 (en) Laminated polyester film and solar panel made thereof
US7057805B2 (en) Solar control film containing carbon black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the solar control film
JP6999057B1 (ja) 放射冷却膜及びその製品
CN201566190U (zh) 一种耐刮反射窗膜
CN115315642A (zh) 辐射冷却装置和冷却方法
JP2021101490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の裏面保護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3677520A (zh) 具有防晒涂层和热射线反射涂层的复合玻璃板
CN111806020B (zh) 制冷膜、包括制冷膜的制品
CN212864647U (zh) 一种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
CN112103362B (zh) 光伏组件背板及含其光伏组件
CN109485271A (zh) 一种抗辐射、抗静电、隔热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JP2014141015A (ja) 積層フィルム
CN215162308U (zh) 一种环保隔热车衣膜
CN210048693U (zh) 一种节能降温隔热车衣膜
JP2017185669A (ja) 遮熱フィルムと遮熱合わせガラス
CN112552833A (zh) 一种安全隔热车顶车衣膜及其制备方法
JP6167986B2 (ja) 熱線遮蔽フィルム
CN210314102U (zh) 耐光窗膜
US20080020232A1 (en) Solar Control Polymer Films Comprising an Aluminum Oxide Coating
CN215176155U (zh) 辐射制冷膜及其制品
CN217438080U (zh) 一种双铝隔热遮阳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32000 No.10 Shunyi Road, automobile industrial park, Ji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uji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ujiang Lid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32005 No.10, Shunyi Road, automobile industrial park, Ji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uji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UJIANG LIDA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