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61003U - 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61003U
CN212861003U CN202021888872.3U CN202021888872U CN212861003U CN 212861003 U CN212861003 U CN 212861003U CN 202021888872 U CN202021888872 U CN 202021888872U CN 212861003 U CN212861003 U CN 212861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pipe
water tank
water outlet
inn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888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镜瑾
王丹丹
贾明正
李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he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nghe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he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nghe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18888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61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61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61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和风道管,底座的顶面设置有固定腔,风道管外侧缠绕有外冷却管,外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进水口、外出水口,风道管的圆周内壁开有卡接槽,卡接槽内部卡接有内冷却管,内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内进水口、内出水口,外进水口位于外水箱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外水泵,外出水口位于外水箱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外止回阀,内进水口位于内水箱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内水泵,内出水口位于内水箱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内止回阀,本实用新型当风道管内部温度上升时,外冷却管和内冷却管内的液体便会加速蒸发吸收掉热量,从而对风道管进行散热降温,从而实现了汽车风道冷却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风道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的空气交换装置,直接关系到驾驶室内部的空气环境,目前汽车多用空调对风道进行冷却,空调的耗电较大,而且含有的氟利昂、氨的空调对环境还有一定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冷却管和内冷却管,当风道管内部温度上升时,外冷却管和内冷却管内的液体便会加速蒸发吸收掉热量,从而对风道管进行散热降温,从而实现了汽车风道冷却的作用。
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和风道管,所述风道管贯穿所述底座设置,所述底座的顶面设置有固定腔,所述风道管外侧缠绕有外冷却管,所述外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进水口、外出水口,所述风道管的圆周内壁开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部卡接有内冷却管,所述内冷却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内进水口、内出水口,所述内进水口、内出水口均贯穿所述风道管侧壁设置,所述固定腔内部左右两端设置有外水箱和内水箱,所述外进水口和所述外出水口均贯穿所述固定腔并与所述外水箱内部连通,所述外进水口位于所述外水箱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外水泵,所述外出水口位于所述外水箱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外止回阀,所述内进水口和所述内出水口均贯穿所述固定腔并与所述内水箱内部连通,所述内进水口位于所述内水箱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内水泵,所述内出水口位于所述内水箱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内止回阀,所述固定腔底面中心处镶嵌有散热风扇,所述固定腔顶面开设有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外出水口和所述内出水口的表面开设有散热槽,且所述散热槽呈半圆形交叉排列。
优选地,所述外冷却管与所述风道管之间设置有吸热硅片,所述吸热硅片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吸热孔。
优选地,所述风道管侧壁开设有两个穿孔,所述内进水口、内出水口分部贯穿其相对应的所述穿孔,且所述内进水口、内出水口与所述穿孔之间通过橡胶密封圈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冷却管沿所述风道管长度方向环绕式的设置在所述风道管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卡接槽呈螺旋状且同轴一体设置于所述风道管的内周,所述内冷却管与所述卡接槽形状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外水箱设有外加液通道,所述内水箱的顶部设置有内加液通道,所述外加液通道和所述内加液通道均贯穿所述固定腔设置,所述外加液通道和所述内加液通道上均设置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冷却管和内冷却管,当风道管内部温度上升时,外冷却管和内冷却管内的液体便会加速蒸发吸收掉热量,从而对风道管进行散热降温,从而实现了汽车风道冷却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设置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会加速气流吹过外冷却管,从而带走外冷却管上的温度,从而达到了循环持续的对风道管进行散热降温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设置散热槽,从而增加外出水口、内出水口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当空气流动时,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
4、本实用新型在外冷却管与风道管之间设置吸热硅片,便于快速吸收热量传导给外冷却管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图。
图2是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图。
图3是实用新型中外出水口主视图。
图中:1-底座、2-风道管、3-固定腔、4-外冷却管、5-外进水口、6-外出水口、7-卡接槽、8-内冷却管、9-内进水口、10-内出水口、11-外水箱、12-内水箱、13-外水泵、14-内水泵、15-散热风扇、16-散热孔、17-散热槽、18-吸热硅片、19-内止回阀、20-穿孔、21-橡胶密封圈、22-外加液通道、23-内加液通道、24-阀门、25-外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外”、“内”、“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和2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和风道管2,风道管2贯穿底座1设置,即底座1的左右两侧壁开设有安装孔,风道管2贯穿安装孔设置,底座1的顶面设置有固定腔3,固定腔3焊接在底座1的顶面。
风道管2外侧缠绕有外冷却管4,其中,外冷却管4沿风道管2长度方向环绕式的设置在风道管2的外侧,外冷却管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进水口5、外出水口6。外冷却管4可通过管箍固定在风道管2侧壁。
风道管2的圆周内壁开有卡接槽7,卡接槽7通过强力胶粘结在风道管2内壁,卡接槽7内部卡接有内冷却管8,其中,卡接槽7呈螺旋状且同轴一体设置于风道管2的内周,内冷却管8与卡接槽7形状相适配,内冷却管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内进水口9、内出水口10,内进水口9、内出水口10均贯穿风道管2侧壁设置。其中,风道管2侧壁开设有两个穿孔20,内进水口9、内出水口10分部贯穿其相对应的穿孔20,且内进水口9、内出水口10与穿孔20之间通过橡胶密封圈21密封连接,橡胶密封圈21与内进水口9、内出水口10、穿孔20采用胶接固定。
固定腔3内部左右两端设置有外水箱11和内水箱12,外水箱11和内水箱12直接焊接在固定腔3内部。
外进水口5和外出水口6均贯穿固定腔3并与外水箱11内部连通。外进水口5位于外水箱11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外水泵13,外出水口6位于外水箱1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外止回阀25。外水泵13和外止回阀25均采用现有技术,外止回阀25使外水箱11内部的水无法进入到外进水口5中。
内进水口9和内出水口10均贯穿固定腔3并与内水箱12内部连通,内进水口9位于内水箱12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内水泵14,内出水口10位于内水箱12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内止回阀19。内水泵14和内止回阀19均采用现有技术,内止回阀19使内水箱12内部的水无法进入到内进水口9中。
使用时,通过外水泵13和内水泵14,当外水泵13打开后水将外水箱11内部的水通过外进水口5运输到外冷却管4,当内水泵14打开后水将内水箱12内部的水通过内进水口9运输到内冷却管8内,在冷却水流动的过程中,液体会加速蒸发吸收掉风道管2上的热量,从而对风道管2进行降温。
固定腔3底面中心处镶嵌有散热风扇15,固定腔3顶面开设有散热孔16。散热风扇15会加速气流吹过外冷却管4,从而带走液体上的温度,从而达到了循环持续的对风道管2进行散热降温的效果。
实施例二、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如图3所示,外出水口6和内出水口10的表面开设有散热槽17,且散热槽17呈半圆形交叉排列。通过设置散热槽17,从而增加外出水口6、内出水口10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当空气流动时,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
实施例三、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外冷却管4与风道管2之间设置有吸热硅片18,吸热硅片18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吸热孔19。吸热硅片18通过胶水粘结在风道管2上,设置吸热硅片18,便于快速吸收热量传导给外冷却管4进行冷却。
实施例四、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外水箱11设有外加液通道22,外加液通道22与外水箱11一体成型,内水箱12的顶部设置有内加液通道23,内水箱12与内加液通道23一体成型设置,外加液通道22和内加液通道23均贯穿固定腔3设置,外加液通道22和内加液通道23上均设置有阀门24,阀门24采用现有技术,设置外加液通道22和内加液通道23,便于向外水箱11和内水箱12内部加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冷却管和内冷却管,当风道管内部温度上升时,外冷却管和内冷却管内的液体便会加速蒸发吸收掉热量,从而对风道管进行散热降温,从而实现了汽车风道冷却的作用。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和风道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管(2)贯穿所述底座(1)设置,所述底座(1)的顶面设置有固定腔(3),所述风道管(2)外侧缠绕有外冷却管(4),所述外冷却管(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进水口(5)、外出水口(6),所述风道管(2)的圆周内壁开有卡接槽(7),所述卡接槽(7)内部卡接有内冷却管(8),所述内冷却管(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内进水口(9)、内出水口(10),所述内进水口(9)、内出水口(10)均贯穿所述风道管(2)侧壁设置,所述固定腔(3)内部左右两端设置有外水箱(11)和内水箱(12),所述外进水口(5)和所述外出水口(6)均贯穿所述固定腔(3)并与所述外水箱(11)内部连通,所述外进水口(5)位于所述外水箱(11)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外水泵(13),所述外出水口(6)位于所述外水箱(11)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外止回阀(25),所述内进水口(9)和所述内出水口(10)均贯穿所述固定腔(3)并与所述内水箱(12)内部连通,所述内进水口(9)位于所述内水箱(12)内部的一端连接有内水泵(14),所述内出水口(10)位于所述内水箱(12)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内止回阀(19),所述固定腔(3)底面中心处镶嵌有散热风扇(15),所述固定腔(3)顶面开设有散热孔(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出水口(6)和所述内出水口(10)的表面开设有散热槽(17),且所述散热槽(17)呈半圆形交叉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冷却管(4)与所述风道管(2)之间设置有吸热硅片(18),所述吸热硅片(18)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吸热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管(2)侧壁开设有两个穿孔(20),所述内进水口(9)、内出水口(10)分部贯穿其相对应的所述穿孔(20),且所述内进水口(9)、内出水口(10)与所述穿孔(20)之间通过橡胶密封圈(21)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冷却管(4)沿所述风道管(2)长度方向环绕式的设置在所述风道管(2)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槽(7)呈螺旋状且同轴一体设置于所述风道管(2)的内周,所述内冷却管(8)与所述卡接槽(7)形状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水箱(11)设有外加液通道(22),所述内水箱(12)的顶部设置有内加液通道(23),所述外加液通道(22)和所述内加液通道(23)均贯穿所述固定腔(3)设置,所述外加液通道(22)和所述内加液通道(23)上均设置有阀门(24)。
CN202021888872.3U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 Active CN212861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8872.3U CN212861003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88872.3U CN212861003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61003U true CN212861003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194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88872.3U Active CN212861003U (zh) 2020-09-02 2020-09-02 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610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8763A (zh) * 2021-04-20 2021-07-06 刘彦 一种新能源摩托车磁电机冷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8763A (zh) * 2021-04-20 2021-07-06 刘彦 一种新能源摩托车磁电机冷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4050A (zh) 内置有水泵的整体腔式水冷排
CN214775425U (zh) 充电桩及充电设备
CN21286100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风道冷却装置
CN206685505U (zh) 一种锂电池用散热装置
CN211265668U (zh) 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散热装置
CN205830244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控制系统的双冷却综合系统
CN210980123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07233911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散热器装置
CN214836963U (zh) 一种高效散热氮气压缩机
CN212875598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散热装置
CN213547272U (zh) 新能源汽车电机机壳的水冷回路结构
CN210070299U (zh) 一种采用热管水冷的汽车空调用节能冷凝器
CN211575318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08380718U (zh) 一种紧凑式egr冷却器
CN207265791U (zh) 一种直流电机冷却控制装置
CN209510448U (zh) 一种高效密封的水箱散热器
CN206785475U (zh) 一种汽车水循环散热器
CN219976855U (zh) 运用于垫体的流体主动制冷散热结构
CN213138998U (zh) 一种带散热功能的电动车坐垫
CN218994141U (zh) 一种制冷设备的制冷片结构
CN207145183U (zh) 一种强散热汽车空调压缩机
CN213063731U (zh) 一种燃油发电机组用散热冷却装置
CN214507722U (zh) 一种空调控制器散热装置
CN214543997U (zh) 一种散热型汽车启动马达
CN215941821U (zh) 一种锂电池供电的电阻点焊机用水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