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56675U - 一种自动换料管装置及测试分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换料管装置及测试分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56675U
CN212856675U CN202020898779.4U CN202020898779U CN212856675U CN 212856675 U CN212856675 U CN 212856675U CN 202020898779 U CN202020898779 U CN 202020898779U CN 212856675 U CN212856675 U CN 2128566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pipe
placing table
placing
fram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987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广满
陈林山
高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enkeda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enkeda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enkeda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enkeda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987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566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566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566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换料管装置及测试分选装置,与设置在机架上的输料装置连接,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包括放置台和设置在放置台上的两个限位臂,两个限位臂间隔设置并在两者之间形成供多个料管层叠放置的放置空间,且各料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臂相抵;多个料管的一端均开设有供产品流入料管的内部的进料口,固定架的靠近输料装置的限位臂的底部开设有连通输料装置的出料口和料管的进料口的第一让位口;放置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料管相对放置台滑动的侧推组件和用于接收由放置台上滑出的料管的放置架,放置架和侧推组件分别位于放置台的相对两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换料管装置及测试分选装置,实现自动更换料管,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换料管装置及测试分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动换料管装置及测试分选装置。
背景技术
测试分选机是一种可以完成对半导体产品进行商标打印、外观图像检测和电性测试,并根据检测结果,最终将半导体产品分类并包装成商品的自动化设备;其中管出料结构是负责把合格的半导体产品装入料管中打包成商品。传统的管出机构与直轨的对接位置都是固定的;材料通过气吹从直轨进入料管,当空料管装满时,系统就会提示,接着就需要手动去更换料管,反复如此生产;
然而管出机构的设置位置是固定的,不利于后期调整该机构和直轨之间的对接,造成输送至料管的入料速度较慢,甚至由于管出机构和直轨之间存在的间隙导致半导体产品泄露的风险;在料管放置区域,一般空料管都是数十条以上,容易造成底层料管受到挤压导致变形,不利于半导体产品进入料管;同时当料管完成装载半导体产品时,需要作业人员手动换管,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换料管装置及测试分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试分选装置在料管完成装载产品时,需要作业人员手动进行更换料管,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换料管装置,与设置在机架上的输料装置连接,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放置台和设置在所述放置台上的两个限位臂,两个所述限位臂间隔设置并在两者之间形成供多个料管层叠放置的放置空间,且各所述料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臂相抵;多个所述料管的一端均开设有供产品流入所述料管的内部的进料口,所述固定架的靠近所述输料装置的所述限位臂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输料装置的出料口和所述料管的所述进料口的第一让位口;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料管相对所述放置台滑动的侧推组件和用于接收由所述放置台上滑出的所述料管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和所述侧推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放置台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侧推组件包括与所述放置台固定连接的安装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侧推气缸,以及与所述侧推气缸固定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料管相对所述放置台滑动的侧推块。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换料管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放置台且用于驱动所述料管相对所述放置台滑动至穿透所述第一让位口的后推组件,所述后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放置台的后推气缸、与所述后推气缸固定连接的传动块,以及与所述传动块固定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料管相对所述放置台滑动的后推块,所述固定架开设有供所述后推块穿透并与所述料管抵接的第二让位口。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让位口的周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料管相对所述放置台滑动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顶升组件和与所述顶升组件固定连接的复位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与所述复位组件固定连接的顶升气缸和与所述顶升气缸连接且用于抵接所述料管的顶针,所述复位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的复位气缸和与所述顶升气缸固定连接的复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臂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多个所述料管的分层机构,所述分层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臂相对所述限位臂移动的第一支撑气缸,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臂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臂相对所述限位臂移动的第二支撑气缸,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形成用于暂存所述料管的暂存区域,所述限位臂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穿透的第三让位口。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臂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分层机构的连接架,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用于监测放置于所述放置台的所述料管的储存量的第一监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让位口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料管的端部相对所述放置台升降运动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限位臂的升降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架的升降气缸,以及与所述升降气缸连接且用于卡接所述料管的端部的升降件,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让位口的周侧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料管的第二监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件包括与所述升降气缸连接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且用于卡接所述料管的端部的卡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换料管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和所述放置台之间且用于调节所述放置台的位置的至少一个调节组件,至少一个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调节座、与所述放置台固定连接的调节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调节座和所述调节架的至少一个调节件,所述调节座设置有用于安装至少一个所述调节件的调节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测试分选装置,包括上述的自动换料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换料管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自动换料管装置与设置在机架上的输料装置连接,自动换料管装置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包括用于放置料管的放置台和设置在放置台上的两个限位臂,两个限位臂间隔设置并在两者之间形成供多个料管层叠放置的放置空间,且各料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臂相抵;多个料管的一端均开设有供产品流入料管的内部的进料口,固定架的靠近输料装置的限位臂的底部开设有连通输料装置的出料口和料管的进料口的第一让位口,使得产品能够从输料装置的出料口流经第一让位口并输送至料管的内部;放置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料管相对放置台滑动的侧推组件和用于接收由放置台上滑出的料管的放置架,放置架和侧推组件分别位于放置台的相对两侧,当料管完成装载产品时,侧推组件驱动料管相对放置台滑动至滑离放置台,并输送至放置架上,位于该料管上方的料管受到重力作用滑落至放置台上并进行装载产品,实现自动更换料管,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具备上述自动换料管装置的测试分选装置通过在自动换料管装置的放置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料管相对放置台滑动的侧推组件和用于接收由放置台上滑出的料管的放置架,放置架和侧推组件分别位于放置台的相对两侧,当料管完成装载产品时,侧推组件驱动料管相对放置台滑动至滑离放置台,并输送至放置架上,位于该料管上方的料管受到重力作用滑落至放置台上并进行装载产品,实现自动更换料管,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换料管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换料管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换料管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换料管装置的升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机架 2:料管
21:进料口 3:固定架
31:放置台 311:第一监测传感器
312:第二监测传感器 32:限位臂
321:连接架 33:升降组件
331:升降件 3311:固定部
3312:卡接部 4:侧推组件
41:安装架 42:侧推气缸
43:侧推块 5:放置架
6:后推组件 61:后推气缸
62:传动块 63:后推块
7:复位机构 71:顶升组件
711:顶升气缸 712:顶针
72:复位组件 721:复位气缸
722:复位块 8:分层机构
81:第一支撑组件 811:第一支撑臂
812:第一支撑气缸 82:第二支撑组件
821:第二支撑臂 822:第二支撑气缸
9:调节组件 91:调节座
92:调节架 93: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换料管2装置,与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料装置连接,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固定架3,固定架3包括放置台31和设置在放置台31上的两个限位臂32,两个限位臂32间隔设置并在两者之间形成供多个料管2层叠放置的放置空间,且各料管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臂32相抵;多个料管2的一端均开设有供产品流入料管2的内部的进料口21,固定架3的靠近输料装置的限位臂32的底部开设有连通输料装置的出料口和料管2的进料口21的第一让位口(图未示);放置台3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料管2相对放置台31滑动的侧推组件4和用于接收由放置台31上滑出的料管2的放置架5,放置架5和侧推组件4分别位于放置台31的相对两侧。
上述的一种自动换料管2装置,通过与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料装置连接,自动换料管2装置通过在机架1上设置有固定架3,固定架3包括用于放置料管2的放置台31和设置在放置台31上的两个限位臂32,两个限位臂32间隔设置并在两者之间形成供多个料管2层叠放置的放置空间,且各料管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臂32相抵;多个料管2的一端均开设有供产品流入料管2的内部的进料口21,固定架3的靠近输料装置的限位臂32的底部开设有连通输料装置的出料口和料管2的进料口21的第一让位口,使得产品能够从输料装置的出料口流经第一让位口并输送至料管2的内部;放置台3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料管2相对放置台31滑动的侧推组件4和用于接收由放置台31上滑出的料管2的放置架5,放置架5和侧推组件4分别位于放置台31的相对两侧,当料管2完成装载产品时,侧推组件4驱动料管2相对放置台31滑动至滑离放置台31,并输送至放置架5上,位于该料管2上方的料管2受到重力作用滑落至放置台31上并进行装载产品,实现自动更换料管2,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换料管2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自动换料管2装置与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料装置连接,自动换料管2装置通过在机架1上设置有固定架3,此处对固定架3的具体结构,以及固定架3和机架1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定;固定架3包括用于放置料管2的放置台31和设置在放置台31上的两个限位臂32,两个限位臂32间隔设置并在两者之间形成供多个料管2层叠放置的放置空间,且各料管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臂32相抵;多个料管2的一端均开设有供产品流入料管2的内部的进料口21,固定架3的靠近输料装置的限位臂32的底部开设有连通输料装置的出料口和料管2的进料口21的第一让位口,使得产品能够从输料装置的出料口流经第一让位口并输送至料管2的内部,完成对产品的输送且装载至料管2内进行包装。放置台3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料管2相对放置台31滑动的侧推组件4和用于接收由放置台31上滑出的料管2的放置架5,放置架5和侧推组件4分别位于放置台31的相对两侧,此处对侧推组件4和放置架5的具体结构,以及两者与放置台31的连接方式不作限定。进一步地,侧推组件4包括与放置台31固定连接的安装架41、固定连接于安装架41的侧推气缸42,以及与侧推气缸42固定连接且用于驱动料管2相对放置台31滑动的侧推块43,当料管2完成装载产品时,侧推组件4的侧推气缸42驱动侧推块43相对放置台31滑动,将已完成装载产品的料管2推至滑离放置台31并放置在放置架5上;当已完成装载产品的储料管2推至放置架5时,侧推气缸42驱动侧推块43相对放置台31滑动并复位,位于该料管2上方的料管2受到重力作用滑落至放置台31上并进行装载产品,实现自动更换料管2,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自动换料管2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放置台31且用于驱动料管2相对放置台31滑动至穿透第一让位口的后推组件6,此处对后推组件6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通过后推组件6将放置台31上的料管2推动至部分穿透第一让位口,使得输料装置输送的产品能够更为准确地输送至料管2的内部,有效提高自动换料管2装置的可靠性。后推组件6包括设置于放置台31的后推气缸61、与后推气缸61固定连接的传动块62,以及与传动块62固定连接且用于驱动料管2相对放置台31滑动的后推块63,固定架3开设有供后推块63穿透并与料管2抵接的第二让位口(图未示),通过后推气缸61驱动传动块62相对固定架3移动,带动与传动块62固定连接的后推块63相对放置台31移动,并穿透固定架3的第二让位口,与放置台31上的料管2抵接,将料管2推动至部分穿透第一让位口,使得输料装置输送的产品能够更为准确地输送至料管2的内部。
请进一步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自动换料管2装置的固定架3位于第一让位口的周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料管2相对放置台31滑动的复位机构7,此处对复位机构7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通过复位机构7驱动部分穿透第一让位口的料管2相对放置台31滑动至初始位置,使得侧推组件4能够将放置台31上已完成装载产品的料管2推离放置台31,并放置在放置架5上,实现自动更换料管2。复位机构7包括顶升组件71和与顶升组件71固定连接的复位组件72,顶升组件71包括与复位组件72固定连接的顶升气缸711和与顶升气缸711连接且用于抵接料管2的顶针712,复位组件72包括与固定架3固定连接的复位气缸721和与顶升气缸711固定连接的复位块722,通过顶升组件71的顶升气缸711驱动顶针712上升至与料管2的端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由复位组件72的复位气缸721驱动复位块722移动并带动顶升组件71移动,使得顶针712与料管2的端部抵接并带动料管2相对放置台31滑动至初始位置,便于侧推组件4推动料管2滑离放置台31,实现自动更换料管2。
请进一步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限位臂32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多个料管2的分层机构8,通过在固定架3的限位臂32上设置有分层机构8,当固定架3上层叠放置有多个料管2时,分层机构8将部分料管2分层放置,防止处于底部的料管2受到上方多个料管2的挤压导致变形,使得产品能够顺利输送至料管2的内部,此处对分层机构8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分层机构8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81和第二支撑组件82,第一支撑组件81包括第一支撑臂811和用于驱动第一支撑臂811相对限位臂32移动的第一支撑气缸812,第二支撑组件82包括第二支撑臂821和用于驱动第二支撑臂821相对限位臂32移动的第二支撑气缸822,第一支撑臂811和第二支撑臂821之间形成用于暂存料管2的暂存区域,限位臂32上开设有供第一支撑臂811和第二支撑臂821穿透的第三让位口(图未示),通过将第一支撑组件81的第一支撑臂811在第一支撑气缸812的驱动作用和第二支撑组件82的第二支撑臂821在第二支撑气缸822的驱动作用穿透限位臂32上的第三让位口,使得固定架3上的多个料管2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料管2放置在放置台31上,第二部分料管2放置于第一支撑臂811和第二支撑臂821之间的暂存区域,第三部分料管2放置于第一支撑臂811的上方,有效防止多个料管2的相互挤压导致处于底层的料管2变形。优选地,限位臂32设置有用于安装分层机构8的连接架321,使得分层机构8稳固的安装于限位臂32上,使得部分料管2稳固地放置在分层机构8和限位臂32围合形成的放置区域内。进一步地,放置台31上设置有用于监测放置于放置台31的料管2的储存量的第一监测传感器311,此处的第一监测传感器311为但不局限于光电传感器,当第一监测传感器311监测到放置于放置台31的料管2的储存量低于预设值时,第二支撑组件82的第二支撑气缸822驱动第二支撑臂821相对限位臂32移动并置出第三让位口,使得处于暂存区域的部分料管2滑落至放置台31;当第一监测传感器311监测到放置于放置台31的料管2的储存量达到预设值时,第二支撑组件82的第二支撑气缸822驱动第二支撑臂821相对限位臂32移动并穿透第三让位口,此时第一支撑组件81的第一支撑气缸812驱动第一支撑臂811相对限位臂32移动并置出第三让位口,使得处于第一支撑臂811上方的部分料管2滑落至暂存区域;当第一支撑臂811和第二支撑臂821之间的暂存区域的料管2储存量达到预设值时,第一支撑组件81的第一支撑气缸812驱动第一支撑臂811相对限位臂32移动并穿透第三让位口,将部分料管2分离在第一支撑臂811的上方,防止多个料管2的相互挤压导致处于底层的料管2变形。
请进一步参阅图1至图2,在本实施例中,自动换料管2装置的固定架3位于第一让位口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料管2的端部相对放置台31升降运动的升降组件33,通过设置有升降组件33,能够对料管2的进料口21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料管2的进料口21与输料装置的出料口更为精准的对接,有利于提升料管2的入料速度,有效防止在输送过程中出现产品泄露,此处对升降组件33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进一步地,升降组件33包括设置于限位臂32的升降架(图未示)、固定连接于升降架的升降气缸(图未示),以及与升降气缸连接且用于卡接料管2的端部的升降件331,固定架3位于第一让位口的周侧设置有用于监测料管2的第二监测传感器312,此处的第二监测传感器312为但不局限于光电传感器,当第二监测传感器312监测到料管2的端部部分穿透第一让位口时,设置在升降架上的升降气缸驱动升降件331上升并卡接在料管2的端部,并带动料管2的端部上升一定的高度,使得料管2的进料口21与输料装置的出料口更为精准的对接,有利于提升料管2的入料速度,有效防止在输送过程中出现产品泄露。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升降件331包括与升降气缸连接的固定部3311和与固定部3311固定连接且用于卡接料管2的端部的卡接部3312,通过升降件331的固定部3311与升降气缸连接,使得升降气缸能够驱动升降件331相对固定架3升降运动,通过升降件331的与固定部3311固定连接的卡接部3312,使得升降件331在升降运动的过程中能够与料管2的端部卡接,并带动料管2的端部上升一定的高度,使得料管2的进料口21与输料装置的出料口更为精准的对接,有利于提升料管2的入料速度,有效防止在输送过程中出现产品泄露。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自动换料管2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机架1和放置台31之间且用于调节放置台31的位置的至少一个调节组件9,通过在机架1和放置台3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放置台31的位置的至少一个调节组件9,有利于自动换料管2装置与输料装置之间的配合连接,有效提高自动换料管2装置的适用范围;此处对调节组件9的具体结构和数量不作限定;优选地,机架1和放置台31之间设置有两个调节组件9,使得放置台31能够稳固地安装在调节组件9的上方。进一步地,至少一个调节组件9包括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调节座91、与放置台31固定连接的调节架92,以及用于连接调节座91和调节架92的至少一个调节件93,调节座91设置有用于安装至少一个调节件93的调节部,此处对调节件93和调节部的具体结构和数量不作限定,优选地,调节件93调节凸轮,调节部为腰型槽,将调节件93安装于调节座91的调节部,且通过调节件93连接调节座91和调节架92,从而实现对放置台31的位置进行调节,有利于自动换料管2装置与输料装置之间的配合连接,有效提高自动换料管2装置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测试分选装置,包括上述的自动换料管2装置。具备上述自动换料管2装置的测试分选装置通过在自动换料管2装置的放置台3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料管2相对放置台31滑动的侧推组件4和用于接收由放置台31上滑出的料管2的放置架5,放置架5和侧推组件4分别位于放置台31的相对两侧,当料管2完成装载产品时,侧推组件4驱动料管2相对放置台31滑动至滑离放置台31,并输送至放置架5上,位于该料管2上方的料管2受到重力作用滑落至放置台31上并进行装载产品,实现自动更换料管2,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施例,凡在本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换料管装置,与设置在机架上的输料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放置台和设置在所述放置台上的两个限位臂,两个所述限位臂间隔设置并在两者之间形成供多个料管层叠放置的放置空间,且各所述料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臂相抵;多个所述料管的一端均开设有供产品流入所述料管的内部的进料口,所述固定架的靠近所述输料装置的所述限位臂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输料装置的出料口和所述料管的所述进料口的第一让位口;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料管相对所述放置台滑动的侧推组件和用于接收由所述放置台上滑出的所述料管的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和所述侧推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放置台的相对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料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推组件包括与所述放置台固定连接的安装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架的侧推气缸,以及与所述侧推气缸固定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料管相对所述放置台滑动的侧推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料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换料管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放置台且用于驱动所述料管相对所述放置台滑动至穿透所述第一让位口的后推组件,所述后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放置台的后推气缸、与所述后推气缸固定连接的传动块,以及与所述传动块固定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料管相对所述放置台滑动的后推块,所述固定架开设有供所述后推块穿透并与所述料管抵接的第二让位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料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让位口的周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料管相对所述放置台滑动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顶升组件和与所述顶升组件固定连接的复位组件,所述顶升组件包括与所述复位组件固定连接的顶升气缸和与所述顶升气缸连接且用于抵接所述料管的顶针,所述复位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架固定连接的复位气缸和与所述顶升气缸固定连接的复位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料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多个所述料管的分层机构,所述分层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臂相对所述限位臂移动的第一支撑气缸,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支撑臂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臂相对所述限位臂移动的第二支撑气缸,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形成用于暂存所述料管的暂存区域,所述限位臂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穿透的第三让位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换料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臂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分层机构的连接架,所述放置台上设置有用于监测放置于所述放置台的所述料管的储存量的第一监测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料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让位口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料管的端部相对所述放置台升降运动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限位臂的升降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架的升降气缸,以及与所述升降气缸连接且用于卡接所述料管的端部的升降件,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让位口的周侧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料管的第二监测传感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换料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包括与所述升降气缸连接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且用于卡接所述料管的端部的卡接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料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换料管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和所述放置台之间且用于调节所述放置台的位置的至少一个调节组件,至少一个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调节座、与所述放置台固定连接的调节架,以及用于连接所述调节座和所述调节架的至少一个调节件,所述调节座设置有用于安装至少一个所述调节件的调节部。
10.一种测试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换料管装置。
CN202020898779.4U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自动换料管装置及测试分选装置 Active CN2128566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8779.4U CN212856675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自动换料管装置及测试分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8779.4U CN212856675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自动换料管装置及测试分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56675U true CN212856675U (zh) 2021-04-02

Family

ID=75205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98779.4U Active CN212856675U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自动换料管装置及测试分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566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8238B (zh) 自动测试流水线
CN209740198U (zh) 层架自动分取装置及片材移载系统
CN215797115U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WO2020087627A1 (zh) 焊接系统
CN114194809A (zh) 电芯测试加工设备
CN110775625A (zh) 一种杆件装模设备
CN115196230B (zh) 一种传送上料装置及基于高速分拣的智能仓储系统
CN108381141B (zh) 一种自动装配上下扣件设备
CN114824691A (zh) 一种软包电池注液设备
CN110217565B (zh) 一种全自动弯管生产供料线及其应用的弯管生产方法
CN212856675U (zh) 一种自动换料管装置及测试分选装置
CN112573126B (zh) 一种样本架变轨装置
CN112122146A (zh) 功能外观一体测试设备
CN116573333A (zh) 一种电池壳上料系统
CN216029109U (zh) 一种油杯组件快速组装机
CN110615247A (zh) 一种集成式物料自动取放机构
CN215972309U (zh) 贴膜设备
CN111099062A (zh) 一种用于直筒外包装纸的自动刷胶贴纸设备
CN214398509U (zh) 一种样本架变轨装置
CN211168889U (zh) 一种杆件装模设备
CN210682482U (zh) 一种堆垛装置
CN213916576U (zh) 环形器点锡膏机
CN113681288A (zh) 一次性烟弹自动组装生产线
CN210914118U (zh) 集成式物料自动取放机构
CN114713734A (zh) 一种自动收料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