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32449U - 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32449U
CN212832449U CN202021863486.9U CN202021863486U CN212832449U CN 212832449 U CN212832449 U CN 212832449U CN 202021863486 U CN202021863486 U CN 202021863486U CN 212832449 U CN212832449 U CN 212832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ing
lifting point
platform
racking platform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634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送桥
胡志勇
邵满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Group Co Ltd Hunan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any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any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any Petrole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634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32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32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324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层台自动化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自动化改造后二层台吊点位置保持不变但是使得改造后二层台的立根容量变小的问题。该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包括:二层台外部本体和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固定连接于二层台外部本体;连接机构上设置有吊点,吊点用于连接天车与二层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既保证了二层台绳系的整体平衡又使得改造后二层台的立根容量得以增加。

Description

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层台自动化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石油行业中,二层台设备作为井架工进行起下操作的工作场所,包括井架工的操作台猴台和存靠立根的横梁指梁。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二层台设备面临着自动化的改造。旧二层台设计的吊点位置通常在后围栏上,且后围栏会随着井架的起升而翻转。对二层台进行改造时,由于原绳系吊点位置保持固定,为了保证二层台安装平衡,更换后的二层台吊点位置需要与原二层台吊点位置保持基本一致。然而在改造时为避免机械手扶持的立根与猴台产生干涉,需要增加井口段的距离,或者在二层台的后段增加电控柜的安装位置,这样会使得指梁排管区域变小,影响改造后二层台的立根容量。
如图4所示,B段为井口区域,C段为指梁区域,D段为可扩充(电控柜或指梁)区域。旧二层台总长度为B+C段,吊点在A处,即旧二层台末端的后围栏处。自动化改造后二层台总长度为B+C+D段,为保持二层台安装稳定及钻机的绳系平衡,改造后的二层台吊点必须还设计在A处,但由于增加了井口段的距离,或者在二层台的后段增加了电控柜的安装位置,会影响改造后二层台的立根容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自动化改造后二层台吊点位置保持不变但是使得改造后二层台的立根容量变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包括二层台外部本体和连接机构;
所述连接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二层台外部本体;
所述连接机构上设置有吊点,所述吊点用于连接天车与二层台。
更进一步地,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吊点组件;
所述吊点组件与所述二层台外部本体固定连接;
所述吊点组件顶端设置有所述吊点。
更进一步地,
所述吊点组件包括吊点耳板和吊点立柱;
所述吊点耳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吊点立柱上方;
所述吊点耳板上设置有所述吊点,所述吊点立柱用于支撑所述吊点耳板。
更进一步地,
所述吊点的高度及空间位置与改造前旧二层台保持一致。
更进一步地,
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翻转连杆;
所述翻转连杆一端与所述吊点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二层台外部本体远离所述天车的一侧。
更进一步地,
所述二层台外部本体包括二层台框架和护栏;
所述护栏围设于所述二层台框架上方,所述吊点立柱与所述护栏固定连接,所述吊点立柱最底端与所述二层台框架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
所述二层台外部本体还包括后围栏;
所述后围栏与所述翻转连杆转动连接,所述后围栏底部与所述二层台框架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
所述吊点立柱与所述后围栏围设的区域可根据需要增加立根容量。
更进一步地,
该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还包括防风绷绳;
所述防风绷绳一端与所述天车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吊点耳板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
所述翻转连杆与所述后围栏可实现同步翻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包括:二层台外部本体和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固定连接于二层台外部本体;连接机构上设置有吊点,吊点用于连接天车与二层台。
在进行二层台自动化改造时,连接机构上的吊点位置与改造前保持不变,以便保持二层台绳系整体平衡。同时,由于改造后二层台外部本体远离天车的一端向后移动一段距离,使得该区域内二层台的立根容量可以增加,这样既保证了二层台绳系的整体平衡又使得改造后二层台的立根容量得以增加。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层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车、二层台、地锚与吊绳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改造前后二层台各区域的分布示意图。
图标:
100-二层台外部本体;110-二层台框架;120-护栏;130-后围栏;
200-连接机构;210-吊点组件;211-吊点耳板;212-吊点立柱;
220-翻转连杆;300-防风绷绳;
A-旧二层台末端的后围栏;B-井口区域;
C-指梁区域;D-可扩充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公式中的物理量,如无单独标注,应理解为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基本量,或者,由基本量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的导出量。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层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车、二层台、地锚与吊绳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改造前后二层台各区域的分布示意图。
实施例一
传统的石油行业中,二层台设备作为井架工进行起下操作的工作场所,包括井架工的操作台猴台和存靠立根的横梁指梁。随着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二层台设备面临着自动化的改造。旧二层台设计的吊点位置通常在后围栏上,且后围栏会随着井架的起升而翻转。对二层台进行改造时,由于原绳系吊点位置保持固定,为了保证二层台安装平衡,更换后的二层台吊点位置需要与原二层台吊点位置保持基本一致。然而在改造时为避免机械手扶持的立根与猴台产生干涉,需要增加井口段的距离,或者在二层台的后段增加电控柜的安装位置,这样会使得指梁排管区域变小,影响改造后二层台的立根容量。
如图4所示,B段为井口区域,C段为指梁区域,D段为可扩充(电控柜或指梁)区域。旧二层台总长度为B+C段,吊点在A处,即旧二层台末端的后围栏处。自动化改造后二层台总长度为B+C+D段,为保持二层台安装稳定及钻机的绳系平衡,改造后的二层台吊点必须还设计在A处,但由于增加了井口段的距离,或者在二层台的后段增加了电控柜的安装位置,会影响改造后二层台的立根容量。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该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包括:二层台外部本体100和连接机构200;连接机构200固定连接于二层台外部本体100;连接机构200上设置有吊点,吊点用于连接天车与二层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包括:二层台外部本体100和连接机构200;连接机构200固定连接于二层台外部本体100;连接机构200上设置有吊点,吊点用于连接天车与二层台。
在进行二层台自动化改造时,连接机构上的吊点位置与改造前保持不变,以便保持二层台绳系整体平衡。同时,由于改造后二层台外部本体远离天车的一端向后移动一段距离,使得该区域内二层台的立根容量可以增加,这样既保证了二层台绳系的整体平衡又使得改造后二层台的立根容量得以增加。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如图1所示,连接机构200包括吊点组件210;吊点组件210与二层台外部本体100固定连接;吊点组件210顶端设置有吊点。
由于连接机构200包括吊点组件210,且吊点组件210顶端设置有吊点,在进行二层台自动化改造时,只需将吊点组件210顶端吊点的高度及空间安装位置与旧二层台保持一致,即可保证二层台绳系的安装平衡。
更进一步地,吊点组件210包括吊点耳板211和吊点立柱212;吊点耳板211固定连接于吊点立柱212上方;吊点耳板211上设置有吊点,吊点立柱212用于支撑吊点耳板211。
更进一步地,吊点耳板211与吊点立柱212焊接成一体。吊点耳板211用于连接吊绳以使二层台与天车连接固定,吊点立柱212设置于吊点耳板211的下方,与二层台外部本体100固定连接,可以起到对吊点耳板211的支撑固定作用。
更进一步地,连接机构200还包括翻转连杆220;翻转连杆220一端与吊点立柱212固定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于二层台外部本体100远离天车的一侧。
由于连接机构200还包括翻转连杆220,吊点立柱212通过翻转连杆220装配于二层台的后围栏130上,吊点立柱212既可以随后围栏130一起翻转又能起到护栏的保护作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如图2所示,二层台外部本体100包括二层台框架110和护栏120;护栏120围设于二层台框架110上方,吊点立柱212与护栏120固定连接,吊点立柱212最底端与二层台框架110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吊点立柱212与护栏120通过铰链固定连接,吊点立柱212底端连接有底座,底座焊接于二层台框架110上。由于吊点立柱212与护栏120和二层台框架110均固定连接,吊点立柱212对吊点耳板211的支撑作用更加稳固,使得吊点位置不会发生变动,从而保证二层台绳系的安装平衡。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二层台外部本体100还包括后围栏130;后围栏130与翻转连杆220转动连接,后围栏130底部与二层台框架110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后围栏130与翻转连杆220之间通过活动铰链转动连接,翻转连杆220与后围栏130可实现同步翻转,使得二层台改造后与改造前相比整体运动和功能没有发生变化。
更进一步地,吊点立柱212与后围栏130围设的区域可根据需要增加立根容量。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如图3所示,该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还包括防风绷绳300;防风绷绳300其中一段的一端与天车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吊点耳板211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防风绷绳300还包括另一段吊绳,该吊绳一端连接于二层台的底座耳板,另一端连接于地锚。
防风绷绳300可以有效地将二层台固定于所需工作的位置,确保了二层台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以上介绍了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的基本结构组成,下面介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的原理与优点:
在进行二层台自动化改造时,吊点耳板211上的吊点位置与改造前的后围栏130上的吊点位置相比保持不变,以便保持二层台绳系整体平衡。同时,由于改造后的后围栏130向远离天车的一端移动了一段距离,吊点立柱212通过翻转连杆220装配于改造后二层台的后围栏130上,吊点立柱212与后围栏130之间围设的区域可根据需要增加立根容量。这样既保证了自动化改造后的二层台绳系平衡且安装稳定,又使得自动化改造后的二层台不影响原钻机系统的运输以及二层台的翻转联动,还能使得改造后的二层台的立根容量区域可根据需求增加。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是基于车载钻机设备中连接车头与天车之间的负荷绷绳以及连接天车与二层台及二层台与地锚之间的防风绷绳300等组成的绳系相对位置和绳系长度不变的基础上,实现的二层台安装平衡。在此绳系平衡的前提下,实现的二层台立根容量区域的扩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层台外部本体(100)和连接机构(200);
所述连接机构(200)固定连接于所述二层台外部本体(100);
所述连接机构(200)上设置有吊点,所述吊点用于连接天车与二层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200)包括吊点组件(210);
所述吊点组件(210)与所述二层台外部本体(100)固定连接;
所述吊点组件(210)顶端设置有所述吊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点组件(210)包括吊点耳板(211)和吊点立柱(212);
所述吊点耳板(211)固定连接于所述吊点立柱(212)上方;
所述吊点耳板(211)上设置有所述吊点,所述吊点立柱(212)用于支撑所述吊点耳板(2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点的高度及空间位置与改造前旧二层台保持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机构(200)还包括翻转连杆(220);
所述翻转连杆(220)一端与所述吊点立柱(212)固定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二层台外部本体(100)远离所述天车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层台外部本体(100)包括二层台框架(110)和护栏(120);
所述护栏(120)围设于所述二层台框架(110)上方,所述吊点立柱(212)与所述护栏(120)固定连接,所述吊点立柱(212)最底端与所述二层台框架(11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层台外部本体(100)还包括后围栏(130);
所述后围栏(130)与所述翻转连杆(220)转动连接,所述后围栏(130)底部与所述二层台框架(110)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点立柱(212)与所述后围栏(130)围设的区域可根据需要增加立根容量。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还包括防风绷绳(300);
所述防风绷绳(300)一端与所述天车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吊点耳板(211)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连杆(220)与所述后围栏(130)可实现同步翻转。
CN202021863486.9U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 Active CN212832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3486.9U CN212832449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3486.9U CN212832449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32449U true CN212832449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42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63486.9U Active CN212832449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324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5949B (zh) 秤杆式平衡臂吊具及其吊装钢梁构件的方法
CN201116267Y (zh) 一种内爬塔吊的外挂支承装置
CN203639095U (zh) 内边柱倒装法提升装置
CN1856625B (zh) 特别用于横跨航道的桥梁
CN212832449U (zh) 一种二层台绳系平衡装置
CN109231023B (zh) 门座式起重机臂架系统的安装方法
CN110318468A (zh) 偏心空间网架安装辅助装置及安装方法
KR101129611B1 (ko) 티타입 크레인 및 러핑타입 크레인 겸용 트롤리
CN116332061A (zh) 起重机臂架用高强钢焊管
CN105174089B (zh) 副臂系统和臂架系统
CN107161874A (zh) 安装多功能活动板房的塔式起重机
CN110886242B (zh) 山区悬索桥隧道锚洞内复合索鞍安装方法
CN207811123U (zh) 一种常用塔式起重机通用中心压重架梁
CN207853369U (zh) 一种电缆支架
US3141653A (en) Oil well drilling structure
CN213294467U (zh) 一种结构强度高的塔式起重机
CN220485156U (zh) 狭窄空间的吊篮支架
CN216976268U (zh) 一种大尺寸显示屏用底梁组件
CN220364343U (zh) 一种具有吊篮装配结构的前横梁架及工程台车
CN220201233U (zh) 一种布置预应力拉索的塔吊塔身结构
CN220058778U (zh) 一种骑墙式吊篮
CN216918336U (zh) 一种提高起升高度的电动葫芦双梁起重机小车
CN217229985U (zh) 一种改进型起重机滑轮梁
CN221027433U (zh) 轨道梁辅助安装车
CN214245328U (zh) 一种桥梁用钢立柱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3

Address after: Room 101, No.1 United workshop, east of East Third Line and south of liangtang Road, Changsha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nan 410000

Patentee after: SANY GROUP Co.,Ltd. HUNAN BRANCH

Address before: 412005 Room 201, Dingshan Road office building, Shifeng District, Zhuzhou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SANY PETROLEUM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