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30221U - 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30221U
CN212830221U CN202021181138.3U CN202021181138U CN212830221U CN 212830221 U CN212830221 U CN 212830221U CN 202021181138 U CN202021181138 U CN 202021181138U CN 212830221 U CN212830221 U CN 2128302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beverage bottle
sealing groove
thin wall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8113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Datang Benca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Datang Benca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Datang Benca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Datang Benca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8113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302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302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302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涉及饮料容器领域,其包括外盖和内盖,内盖的内部设置有用以容纳调味粉料的调味粉料腔,调味粉料腔的底部为薄壁,调味粉料腔内嵌设有用以将薄壁刺破的刺破件。在使用时,以刺破件刺破薄壁,即可释放调味粉料与饮料瓶内的水混合形成饮料。内盖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刺破件设置有第一密封棱,在未刺破薄壁前,第一密封棱嵌入第一密封槽,起到隔绝外界空气和水分进入的效果,保持调味粉料腔的密闭环境,利于调味粉料保存。再刺破薄壁后,第一密封棱嵌入第二密封槽,保持饮料瓶内的密闭环境,防止饮料漏出,并延长饮料的保存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容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
背景技术
饮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时常接触到的一类产品,市面上常见的饮品包括茶、咖啡、果汁、可乐、雪碧等等,品种繁多,味道丰富,能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深受人们喜爱。现有市面上的饮料大多是预先配制好直接灌装的,开盖直接饮用即可,但是这种饮料为了延长其保质期通常需要添加防腐剂、稳定剂等,不仅不利于人体健康,还对口感有一定影响。为了改善上述情况,人们开始将饮料制成更易保存的干粉形式,在饮用时再与水混合。而如何将干粉和水分开储存,并保证其混合时的便利性,则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人们已经做到了将干粉储存于瓶盖中,和瓶内的水分达到初步的分开储存,但是储存乃至混合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问题还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将干粉和水分开储存,在使用时进行即时混合。同时,其密封性较佳,可以确保储存和混合过程中的密闭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即溶饮料瓶盖与饮料瓶配合使用,即溶饮料瓶盖包括外盖和内盖,外盖用于套设于饮料瓶的瓶口外侧,内盖由饮料瓶的瓶口伸入到饮料瓶内部;内盖的内部设置有用以容纳调味粉料的调味粉料腔,调味粉料腔的底部为薄壁,调味粉料腔内滑动嵌设有刺破件,刺破件可沿调味粉料腔的长度方向滑动,并刺破薄壁;内盖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沿内盖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均沿内盖的周向环绕一周;刺破件的表面设置有用以与第一密封槽或第二密封槽配合的第一密封棱,第一密封棱沿刺破件的周向环绕一周;即溶饮料瓶盖包括第一密封状态和第二密封状态,在第一密封状态下,第一密封棱嵌入第一密封槽,刺破件位于调味粉料腔内,在第二密封状态下,第一密封棱嵌入第二密封槽,刺破件刺破薄壁伸出到调味粉料腔外。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调味粉料腔整体为圆柱状,刺破件整体为圆筒状,调味粉料腔的内径与刺破件的外径相当。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棱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位于刺破件的表面,三角形的顶角朝向内盖;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一密封棱匹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三角形的顶角角度为60~90度,三角形的顶角为圆角。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棱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调味粉料腔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刺破件具有远离薄壁的第一端部,第一端部由开口伸出到内盖外,第一端部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盖体。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盖体包括伸入到第一端部内的塞部,以及与塞部连接的限位部,限位部的外径大于调味粉料腔的内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塞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棱,第二密封棱沿塞部的周向环绕一周;刺破件的内壁具有与第二密封棱配合的第三密封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刺破件还具有与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第二端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刺破部,刺破部位于第二端部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其包括外盖和内盖,内盖的内部设置有用以容纳调味粉料的调味粉料腔,调味粉料腔的底部为薄壁,调味粉料腔内嵌设有用以将薄壁刺破的刺破件。在使用时,以刺破件刺破薄壁,即可释放调味粉料与饮料瓶内的水混合形成饮料。内盖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刺破件设置有第一密封棱,在未刺破薄壁前,第一密封棱嵌入第一密封槽,起到隔绝外界空气和水分进入的效果,保持调味粉料腔的密闭环境,利于调味粉料保存。再刺破薄壁后,第一密封棱嵌入第二密封槽,保持饮料瓶内的密闭环境,防止饮料漏出,并延长饮料的保存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在未使用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在使用后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的去掉刺破件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的刺破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在V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在V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标:100-即溶饮料瓶盖;110-外盖;111-内螺纹;120-内盖;121-粉料腔;1211-开口;122-薄壁;123-刺破件;1231-第一密封棱;1232-第一端部;1233-盖体;1233a-塞部;1233b-限位部;1233c-第二密封棱;1234-第三密封槽;1235-第二端部;1236-刺破部;124-第一密封槽;125-第二密封槽;126-密封层;130-保护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100,参照图1所示,该即溶饮料瓶盖100与饮料瓶配合使用,即溶饮料瓶盖100包括外盖110和内盖120,外盖110用于套设于饮料瓶的瓶口外侧,内盖120由饮料瓶的瓶口伸入到饮料瓶内部。外盖110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111,饮料瓶的瓶口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外盖110和瓶口螺纹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内盖120的内部设置有用以容纳调味粉料的调味粉料腔121,调味粉料腔121的底部为薄壁122,调味粉料腔121内滑动嵌设有刺破件123,刺破件123可沿调味粉料腔121的长度方向滑动,并刺破薄壁122。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选择不将薄壁122刺破,直接饮用瓶中的水。也可以选择使用刺破件123将薄壁122刺破,使调味粉料与水混合,形成饮料后饮用。这里所采用的调味粉料可以是茶粉、可乐粉、果汁粉等。其与水混合后得到对应的茶、可乐、果汁等饮品。采用这种将调味粉料与水分开储存的方式,可以避免防腐剂的使用,更加适合长期保存,得到的饮品不仅口感更好,而且对人体来说更为健康。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内盖12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槽124和第二密封槽125,第一密封槽124、第二密封槽125沿内盖1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密封槽124、第二密封槽125均沿内盖120的周向环绕一周;如图2和图5所示,刺破件123的表面设置有用以与第一密封槽124或第二密封槽125配合的第一密封棱1231,第一密封棱1231沿刺破件123的周向环绕一周。该即溶饮料瓶盖100包括第一密封状态和第二密封状态,在第一密封状态下,第一密封棱1231嵌入第一密封槽124,刺破件123位于调味粉料腔121内,在第二密封状态下,第一密封棱1231嵌入第二密封槽125,刺破件123刺破薄壁122伸出到调味粉料腔121外。该即溶饮料瓶盖100在未使用前,其处于第一状态下,此时依靠第一密封棱1231和第一密封槽124的紧密配合,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的空气和水分进入到调味粉料腔121内,从而保持调味粉料的干爽纯净,利于调味粉料的长期保存不变质。该即溶饮料瓶盖100在下压刺破件123来刺破薄壁122释放调味粉料时,第一密封棱1231随刺破件123下移,最终卡入到第二密封槽125中,达到第二状态,此时依靠第一密封棱1231和第二密封槽125的紧密配合,可以更好的保持瓶内的密闭环境,一方面阻止外界空气或杂质进入到瓶内,延长瓶内饮料的保存时间;另一方面填补刺破件123与内盖120之间的缝隙,使得在摇晃、倾斜、倒置的情况下饮料不会外溢。除此之外,第二密封槽125对刺破件123还能起到二次固定的作用,可以避免使用者对刺破件123压入过度,导致刺破件123落入瓶内。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调味粉料腔121整体为圆柱状,刺破件123整体为圆筒状,调味粉料腔121的内径与刺破件123的外径相当,以尽量在利于二者滑动的同时减小二者之间的缝隙。
如图2和图6所示,第一密封棱123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位于刺破件123的表面,三角形的顶角朝向内盖120;第一密封槽124、第二密封槽125的横截面形状与第一密封棱1231匹配。三角形的横截面有利于第一密封棱1231滑入/滑出第一密封槽124或第二密封槽125。三角形的顶角角度为60~90度,若顶角角度过小,则三角形相对细长,导致第一密封棱1231的强度较差;若顶角角度过大,则三角形相对扁平,导致第一密封棱1231嵌入的深度较浅,容易从第一密封槽124或第二密封槽125中滑出,而顶角为60~90度则可以在密封棱强度和嵌入深度之间达到较佳的平衡。此外,三角形的顶角为圆角。在第一密封棱1231由第一密封槽124向第二密封槽125滑动的过程中,其顶角与内盖120接触,圆角的设计不仅更有利于其滑动,还可以减小顶角的磨损。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棱1231由弹性材料制成,使得第一密封棱1231可以发生更大的形变,其在由第一密封槽124向第二密封槽125滑动的过程中,可以处于压缩的状态,保证滑动的流畅性。又可以在卡入第一密封槽124或第二密封槽125时,处于膨胀状态,达到更好的密封性能。同样地,第一密封槽124、第二密封槽125内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层126。密封层126可以使第一密封棱1231与第一密封槽124或第二密封槽125的配合更为紧密。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图2和图5中,为了便于标注,第一密封槽124和第一密封棱1231被画成了分离状态,而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密封槽124、第二密封槽125和第一密封棱1231实际上是紧密接触状态,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调味粉料腔121的顶部设置有开口1211,刺破件123具有远离薄壁122的第一端部1232,第一端部1232由开口1211伸出到内盖120外,第一端部1232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盖体1233。这样的设置方式主要是便于即溶饮料瓶盖100的生产过程。在进行生产时,将调味粉料由圆筒状刺破件123的中间装入到调味粉料腔121的底部,再盖上盖体1233,即可实现对调味粉料的装载。进一步地,盖体1233包括伸入到第一端部1232内的塞部1233a,以及与塞部1233a连接的限位部1233b,限位部1233b的外径大于调味粉料腔121的内径。限位部1233b可以进一步防止刺破件123整个掉入到瓶内,避免对饮料造成污染。值得注意的是,限位部1233b与内盖120上缘的距离,应当大于第一密封槽124和第二密封槽125之间的距离。使得在刺破件123下压时,先是以第一密封棱1231卡入第二密封槽125来限制刺破件123的继续下移,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即可固定住刺破件123,也可以保证瓶内的密封性。但是,在特殊情况下或误操作下,若下压力过大,刺破件123继续下移,第一密封棱1231会从第二密封槽125中脱出,这时候再由限位部1233b来起到第二层的限制作用,在此情况下,虽然避免了刺破件123落入瓶内污染饮料,但是瓶内可能会失去密闭性。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7所示,塞部1233a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棱1233c,第二密封棱1233c沿塞部1233a的周向环绕一周;刺破件123的内壁具有与第二密封棱1233c配合的第三密封槽1234。第二密封棱1233c与第三密封槽1234的设置,可以使盖体1233和刺破件123稳定连接,并封堵盖体1233和刺破件123之间的缝隙,避免外界空气和水分由此进入调味粉料腔121。
刺破件123还具有与第一端部1232相对的第二端部1235,第二端部1235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刺破部1236。在使用时,将刺破件123的第一端部1232按入到调味粉料腔121内,刺破件123下端的刺破部1236即可刺破薄壁122,将调味粉料释放到瓶内形成饮料。刺破部1236位于第二端部1235的一侧,在刺破件123下压的过程中,刺破件123并不会将薄壁122与内盖120之间的连接完全切断,从而可以避免薄壁122掉入瓶内造成污染。刺破部1236为锯齿状,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刺破部1236共有三个尖齿,三个尖齿增加了刺破部1236对薄壁122的着力点,使薄壁122更容易被刺破。
可选地,第一端部1232外侧套设有保护盖130,保护盖130与外盖110连接。保护盖130可以对内部的刺破件123形成支撑保护。通过保护盖130的设置,只有在保护盖130被去除的情况下,使用者才可以对刺破件123进行按压。因此可以避免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刺破件123被意外挤压,导致薄壁122被刺破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100,其包括外盖110和内盖120,内盖120的内部设置有用以容纳调味粉料的调味粉料腔121,调味粉料腔121的底部为薄壁122,调味粉料腔121内嵌设有用以将薄壁122刺破的刺破件123。在使用时,以刺破件123刺破薄壁122,即可释放调味粉料与饮料瓶内的水混合形成饮料。内盖120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槽124和第二密封槽125,刺破件123设置有第一密封棱1231,在未刺破薄壁122前,第一密封棱1231嵌入第一密封槽124,起到隔绝外界空气和水分进入的效果,保持调味粉料腔121的密闭环境,利于调味粉料保存。再刺破薄壁122后,第一密封棱1231嵌入第二密封槽125,保持饮料瓶内的密闭环境,防止饮料漏出,并延长饮料的保存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即溶饮料瓶盖与饮料瓶配合使用,所述即溶饮料瓶盖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外盖用于套设于所述饮料瓶的瓶口外侧,所述内盖由所述饮料瓶的瓶口伸入到所述饮料瓶内部;所述内盖的内部设置有用以容纳调味粉料的调味粉料腔,所述调味粉料腔的底部为薄壁,所述调味粉料腔内滑动嵌设有刺破件,所述刺破件可沿所述调味粉料腔的长度方向滑动,并刺破所述薄壁;所述内盖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沿所述内盖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均沿所述内盖的周向环绕一周;所述刺破件的表面设置有用以与所述第一密封槽或所述第二密封槽配合的第一密封棱,第一密封棱沿所述刺破件的周向环绕一周;所述即溶饮料瓶盖包括第一密封状态和第二密封状态,在所述第一密封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棱嵌入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刺破件位于所述调味粉料腔内,在所述第二密封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棱嵌入所述第二密封槽,所述刺破件刺破所述薄壁伸出到所述调味粉料腔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味粉料腔整体为圆柱状,所述刺破件整体为圆筒状,所述调味粉料腔的内径与所述刺破件的外径相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棱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底边位于所述刺破件的表面,所述三角形的顶角朝向所述内盖;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密封棱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的顶角角度为60~90度,所述三角形的顶角为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棱由弹性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味粉料腔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刺破件具有远离所述薄壁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由所述开口伸出到所述内盖外,所述第一端部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盖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伸入到所述第一端部内的塞部,以及与所述塞部连接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调味粉料腔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塞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棱,所述第二密封棱沿所述塞部的周向环绕一周;所述刺破件的内壁具有与所述第二密封棱配合的第三密封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破件还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刺破部,所述刺破部位于所述第二端部的一侧。
CN202021181138.3U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 Active CN2128302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1138.3U CN212830221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1138.3U CN212830221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30221U true CN212830221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76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81138.3U Active CN212830221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302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8703A1 (zh) * 2020-06-23 2021-12-30 贵州大瑭本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58703A1 (zh) * 2020-06-23 2021-12-30 贵州大瑭本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1584A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
CN212830221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
CN201198388Y (zh) 一种饮料瓶盖
WO2019001582A1 (zh) 一种即配式饮料瓶及其刺穿即配式分配瓶盖
CN207482531U (zh) 旋转注入式功能饮料瓶盖
CN217893761U (zh) 一种储料瓶盖
CN111153042A (zh) 一种具有变色显示功能的饮料瓶
CN211732406U (zh) 一种瓶盖装置
CN209796265U (zh) 一种即配式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214825655U (zh) 一种大开口即配式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211711515U (zh) 一种具有变色显示功能的饮料瓶
WO2015172487A1 (zh) 防护圈式带储物空间的瓶盖
CN211076978U (zh) 一种即配饮料瓶盖
CN211282104U (zh) 一种可加粉剂按压式的瓶盖
CN216469660U (zh) 一种多功能瓶盖
CN215514927U (zh) 旋转式储物瓶盖及瓶
CN208915895U (zh) 一种易开式蜂蜜小包装盒
CN209567287U (zh) 即配式饮料瓶盖
CN216035801U (zh) 一种一体式结构的子母瓶
CN210455814U (zh) 一种按压式的固液分离瓶盖
CN220683367U (zh) 一种多功能瓶盖
CN217806247U (zh) 一种新型容器
CN218477909U (zh) 带刺环的按压式混合饮料瓶盖
CN212830187U (zh) 一种后混合包装瓶
CN219791063U (zh) 一种便于按压或易于刺穿的储物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