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32406U - 一种瓶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瓶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32406U
CN211732406U CN202020072720.XU CN202020072720U CN211732406U CN 211732406 U CN211732406 U CN 211732406U CN 202020072720 U CN202020072720 U CN 202020072720U CN 211732406 U CN211732406 U CN 211732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cap
cover
wal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727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小青
周立岗
郑慎平
汪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Qiandaohu Beverage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Qiandaohu Beverage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Qiandaohu Beverage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Qiandaohu Beverage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727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32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32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324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瓶盖装置,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外盖套接在和所述内盖外侧,所述外盖内部中心处设有朝向所述内盖方向延伸的圆柱中空腔体,所述圆柱中空腔体顶部设有穿刺刀头,所述外盖内部与所述圆柱中空腔体之间设有沿着所述圆柱中空腔体径向方向延伸的环形竖板,所述环形竖板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层;所述内盖内部设有容纳所述圆柱中空腔体的第一容纳腔和容纳所述环形竖板的第二容纳腔,其中,所述第一容纳腔远离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端顶部设有密封薄膜,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层相啮合的内螺纹层。

Description

一种瓶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瓶盖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盖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供人们引用的饮料五花八门,传统的混合型饮料密封效果不佳,饮料中的营养物质很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变质。为了保证饮料产品不会变质,并延长饮料保质期,生产厂家不得不在混合型饮料的生产过程中添加了防腐剂,稳定剂等多种化学成分,不但饮料的口味会受其影响,其中的化学成分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饮料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但如果不添加则饮料不能长时间保存,且长期饮用含有添加剂的饮品,对消费者的健康是有害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含任何防腐剂的健康绿色饮料食品,而且具有长时间的保质期,既能满足消费者开盖即饮的需求,又能很好的保护消费者的健康,且安全、绿色、健康、没有添加剂、没有防腐剂的瓶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瓶盖装置,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外盖套接在所述内盖外侧,所述外盖内部中心处设有朝向所述内盖方向延伸的圆柱中空腔体,所述圆柱中空腔体顶部设有穿刺刀头,所述外盖内部与所述圆柱中空腔体之间设有沿着所述圆柱中空腔体径向方向延伸的环形竖板,所述环形竖板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层;所述内盖内部设有容纳所述圆柱中空腔体的第一容纳腔和容纳所述环形竖板的第二容纳腔,其中,所述第一容纳腔远离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端顶部设有密封薄膜,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层相啮合的内螺纹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且所述第一容纳腔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直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瓶盖装置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圆柱中空腔体的中部外壁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密封圈的凹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纳腔远离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端凸出所述内盖,且所述第一容纳腔外壁与所述内盖之间存在装配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装配槽处、所述内盖内壁设有防盗圈,所述防盗圈的顶部通过均布的连接条与所述内盖内壁相互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盖靠近所述外盖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弹片倒勾。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盖底部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弹片倒勾相配合的锯齿状凸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盖与所述内盖外侧壁均设有防滑纹路。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薄膜采用塑料材质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盖内部中心处设有朝向内盖方向延伸的圆柱中空腔体,且外盖内部与圆柱中空腔体之间设有环形竖板,环形竖板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层,进而内盖内部设有容纳圆柱中空腔体的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层相啮合的内螺纹层,从而能够将固态饮料(或果粉颗粒)放入圆柱中空腔体内,进而与瓶体内的液态饮料(如纯净饮用水等)分开储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圆柱中空腔体的中部外壁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密封圈的凹槽,使得密封圈固定在凹槽上,进而使内盖与外盖内的圆柱中空腔体与外界保持密封,防止内部圆柱中空腔体容纳储存的固态饮料(或果粉颗粒)受潮、变质等不良影响。
3、本实用新型通过位于装配槽处、内盖内壁设有防盗圈,防盗圈的顶部通过均布的连接条与瓶颈上部外侧相互连接。从而当不需要加入瓶盖内的固态饮料时,可直接旋拧瓶盖装置,使瓶盖装置与瓶口防盗圈的连接条断开,瓶盖装置与瓶口呈分离状后,便可直接饮用瓶体内的液态饮料(如纯净饮用水等)。
4、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容纳腔远离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端顶部设有密封薄膜,用以将瓶装置与瓶口分隔开,防止固态饮料与瓶体内的液态饮料(如纯净饮用水等)接触,通过外盖内部的圆柱中空腔体顶部设有可以刺穿密封薄膜的穿刺刀头,且外盖内部与圆柱中空腔体之间设有环形竖板,环形竖板外侧壁设有外螺纹层,进而第一容纳腔内壁设有与外螺纹层相啮合的内螺纹层,从而通过螺纹啮合使外盖向下位旋转位移。当瓶体内需要加入瓶盖内的固态饮料时,使外盖可以向下旋转位移时,穿刺刀头同步向下旋转位移,并穿破密封薄膜,等旋转到外盖和内盖紧密贴合后,穿刺刀片完全刺穿内盖上的第一容纳腔上的密封薄膜,进而固态饮料落入瓶体内液态饮料(如纯净饮用水等)中时,可以一边摇晃瓶体使瓶体内的固态饮料 (或果粉颗粒)与液态饮料加快融合,一边使固态饮料(或果粉颗粒)更快的落入至瓶体内。可根据固态饮料(或果粉颗粒)与液态饮料的不同口味进行预先分离储存,方便不同人群,适应不同口味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正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外盖,110、圆柱中空腔体,115、穿刺刀头,120、环形竖板,130、凹槽,150、密封圈,200、内盖,210、第一容纳腔,215、第三容纳腔,220、第二容纳腔,221、内螺纹层,230、密封薄膜,240、装配槽,250、防盗圈,260、弹片倒勾,270、锯齿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征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 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 /或其它信息确定B。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瓶盖装置。
如图1-4所示,一种瓶盖装置,包括外盖100和内盖200,所述外盖100套接在所述内盖200外侧,其中,所述外盖100内部中心处设有朝向所述内盖200方向延伸的圆柱中空腔体110,所述圆柱中空腔体110顶部设有穿刺刀头115,所述外盖100内部与所述圆柱中空腔体110之间还设有环形竖板120,所述环形竖板120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层;所述内盖200 内部设有容纳所述圆柱中空腔体110的第一容纳腔210和容纳所述环形竖板120的第二容纳腔220,且所述第一容纳腔210远离所述第二容纳腔220的一端顶部设有密封薄膜230,所述第二容纳腔220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层相啮合的内螺纹层221。从而当往圆柱中空腔体110填装果粉颗粒后,通过外盖100内的外螺纹层121与所述内盖上第二容纳腔220内壁上内螺纹层221相互啮合旋转,使得圆柱中空腔体110顶部的穿刺刀头115能够旋转并开始刺破内盖200上的密封薄膜230。使得圆柱中空腔体110内的果粉颗粒落入瓶体内的液态饮料(如纯净饮用水等)中后,可以一边摇晃瓶体使瓶体内的固态饮料(或果粉颗粒)与液态饮料加快融合,此外,可根据固态饮料(或果粉颗粒)与液态饮料的不同口味进行预先分离储存,方便不同人群,适应不同口味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一容纳腔210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220,且所述第一容纳腔210 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容纳腔220直径,进而能够通过外盖100内的外螺纹层121与所述内盖上第二容纳腔220内壁上内螺纹层221相互啮合密封使得内盖200与外盖100内的圆柱中空腔体110与外界保持密封,防止内部圆柱中空腔体110容纳储存的固态饮料受潮、变质等不良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瓶盖装置还包括密封圈150,所述圆柱中空腔体110的中部外壁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密封圈150的凹槽130,使得密封圈150固定在凹槽130上,进而使内盖200与外盖100内的圆柱中空腔体110与外界保持密封,防止内部圆柱中空腔体容纳储存的固态饮料(或果粉颗粒)受潮、变质等不良影响。其次,通过密封圈150还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汽渗透进入固态饮料(或果粉颗粒)中,这样可以保护固态饮料(或果粉颗粒),使固态饮料(或果粉颗粒)不容易受潮结块,从而保证固态饮料(或果粉颗粒)不变质,可以储存很很长的时间。此外,密封圈150还可以保证饮料在没有喝完的时候依然可以密封,这样消费者如果饮料没有喝完平躺放置的时候,依然可以保证饮料不会漏出来。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容纳腔210顶部还连接有第三容纳腔215,第三容纳腔 215与第一容纳腔210连通,从而当外盖100套接在所述内盖200外侧时,圆柱中空腔体110 顶部的穿刺刀头115旋转并开始刺破第一容纳腔210上的密封薄膜230后,当密封圈150与第三容纳腔215贴合后,第三容纳腔215能够阻止穿刺刀头115继续刺破密封薄膜230,这样可以防止密封薄膜230掉入水中,被消费者误食,产生食品安全事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容纳腔210远离所述第二容纳腔220的一端凸出所述内盖200,且所述第一容纳腔220与所述内盖200之间存在装配槽240。从而通过装配槽240能够更好的与瓶口固定连接。此外,装配槽240处的内盖200内壁上还设又与瓶口外相配合的螺纹层。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装配槽240处、所述内盖200内壁设有防盗圈250,所述防盗圈250 的顶部通过均布的连接条与所述内盖200内壁相互连接。从而当瓶体内不需要加入瓶盖装置内的固态饮料(或果粉颗粒)时,可直接旋拧瓶盖装置下内盖200,使内盖200与瓶口分离后,便可直接饮用瓶体内的纯净饮用水。
进一步地,所述内盖200靠近所述外盖100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弹片倒勾260,所述外盖 100底部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弹片倒勾260相配合的锯齿状凸起270。从而当外盖100与内盖 200套接旋转时,通过弹片倒勾260与锯齿状凸起270配合,能够更好的旋转套接,具体地,当外盖100与内盖200逆时针旋转时,外盖100能够方便的套接在内盖200上,当外盖100与内盖200顺时针旋转时,通过外盖100上的弹片倒勾260能够阻止内盖200内的固态饮料(果粉颗粒)泄漏出去。
进一步地,所述外盖100与所述内盖200外侧壁均设有防滑纹路,通过防滑纹路防止内盖200与外盖100拧动开启时打滑。
此外,所述密封薄膜230采用塑料材质制作,具体地采用PP和PE塑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首先将密封圈150套好在外盖100上的凹槽130处,然后将外盖100的圆柱中心腔体110的口朝上,放置在平台上,往圆柱中心腔体110内填装固态饮料(果粉颗粒),填充完毕后,将内盖200逆时针拧紧(但是不刺破底部内盖密封薄膜,刀口距离薄膜大概0.1MM左右)使内盖200、外盖100以及密封圈150,组成一个整体,然后将这个整体顺时针拧到灌满水的饮料瓶子上,拧紧。
从而当消费者拿到该饮料后,逆时针旋转瓶盖,这时穿刺刀头115开始接触底部密封薄膜230,并开始刺破密封薄膜230,当旋转350左右后,穿刺刀头115划开密封薄膜350度左右的切口(有10度角的密封薄膜230依然连体,并不切开,这样可以防止密封薄膜230完全被切开后,导致薄膜掉入水中,被消费者误食,产生食品安全事故),穿刺刀头115切开后,圆柱中心腔体110的圆柱会将密封薄膜230顶开,内部的固态饮料(或果粉颗粒)会掉入到饮用水中并溶解,得到目标饮料。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叙述实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9)

1.一种瓶盖装置,包括外盖(100)和内盖(200),所述外盖(100)套接在所述内盖(200)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100)内部中心处设有朝向所述内盖(200)方向延伸的圆柱中空腔体(110),所述圆柱中空腔体(110)顶部设有穿刺刀头(115),所述外盖(100)内部与所述圆柱中空腔体(110)之间设有环形竖板(120),所述环形竖板(120)外侧壁上设有外螺纹层;所述内盖(200)内部设有容纳所述圆柱中空腔体(110)的第一容纳腔(210)和容纳所述环形竖板(120)的第二容纳腔(220),其中,所述第一容纳腔(210)远离所述第二容纳腔(220)的一端顶部设有密封薄膜(230),所述第二容纳腔(220)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层相啮合的内螺纹层(2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10)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220),且所述第一容纳腔(210)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容纳腔(220)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装置还包括密封圈(150),所述圆柱中空腔体(110)的中部外壁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密封圈(150)的凹槽(1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10)远离所述第二容纳腔(220)的一端凸出所述内盖(200),且所述第一容纳腔(210)外壁与所述内盖(200)之间存在装配槽(2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装配槽(240)处、所述内盖(200)内壁设有防盗圈(250),所述防盗圈(250)的顶部通过均布的连接条与所述内盖(200)内壁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200)靠近所述外盖(100)的一端外表面设有弹片倒勾(2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100)底部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弹片倒勾(260)相配合的锯齿状凸起(27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100)与所述内盖(200)外侧壁均设有防滑纹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薄膜(230)采用塑料材质制作。
CN202020072720.XU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瓶盖装置 Active CN211732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2720.XU CN211732406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瓶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2720.XU CN211732406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瓶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32406U true CN211732406U (zh) 2020-10-23

Family

ID=72881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72720.XU Active CN211732406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瓶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324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1623A (zh) * 2020-01-14 2020-04-28 杭州千岛湖饮料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71623A (zh) * 2020-01-14 2020-04-28 杭州千岛湖饮料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瓶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95730A (en) Container having separate storage facilities for two materials
JP4217448B2 (ja) ボトルキャップ
CN211732406U (zh) 一种瓶盖装置
CN108639558A (zh) 一种一体式储物式瓶盖
JP4340313B2 (ja) ボトルキャップ
CN207810208U (zh) 一种储液瓶盖
CN212314383U (zh) 穿刺瓶盖及瓶
CN111071623A (zh) 一种瓶盖装置
JPS63152547A (ja) 二つの成分を包装する容器
CN212739105U (zh) 一种瓶盖装置以及采用该瓶盖装置的饮料瓶
CN215045256U (zh) 储物瓶盖及瓶
CN212314386U (zh) 一种多料腔即配式瓶盖及采用该瓶盖的瓶
CN215514927U (zh) 旋转式储物瓶盖及瓶
CN201068259Y (zh) 一种具有多重功能的瓶盖
CN212830221U (zh) 一种高密封性的即溶饮料瓶盖
CN114056753A (zh) 一种带有独立料仓的新型瓶盖
TW200902393A (en) The mixing method in a closed container and the device thereof
CN206842132U (zh) 基于分离原料与水的双层套瓶
CN211663814U (zh) 一种瓶盖及饮料瓶
CN103171821A (zh) 可储藏固体物料的瓶子
CN218537743U (zh) 密封盖及包装容器
CN214494058U (zh) 穿刺瓶盖及瓶
CN207645025U (zh) 一种便携式保鲜杯套装
JP2005289416A (ja) 原料等をキャップに付属させた瓶型の飲料容器
CN214139707U (zh) 一种粉末储库型瓶盖的双层保护膜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