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28987U - 一种激流救援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激流救援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28987U
CN212828987U CN202021684206.8U CN202021684206U CN212828987U CN 212828987 U CN212828987 U CN 212828987U CN 202021684206 U CN202021684206 U CN 202021684206U CN 212828987 U CN212828987 U CN 212828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tation pontoon
sides
fixedly connected
rescue boat
fixed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842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月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6842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28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28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28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激流救援艇,包括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端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浮筒的下端,所述本体另一端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浮筒的下端,所述第一支撑浮筒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抗侧翻浮筒的一侧中部,所述第二支撑浮筒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抗侧翻浮筒的另一侧中部,所述本体一侧的上表面中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桨锁,所述本体另一侧的上表面中部两侧横向设置有木质大头板。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撑浮筒、第二支撑浮筒和抗侧翻浮筒的设置,使救援艇不会因为受力不匀而倾覆翻扣,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快速救援,在桨挂和桨锁上设置船桨,木质大头板可以悬挂舷外机,驱动灵活提升救援艇的使用性能,值得大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激流救援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流救援艇。
背景技术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落水,然后救援人员奋力抢救的新闻,在水流湍急、风大浪大的时候进行安全救援,不仅要靠救援人员的救援技能,更要依靠救援设备进行安全营救,救援艇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救援设备,在激流中救援是否成功,救援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传统的救援艇一般是片形,在救援的时候会因为浮力小受力不匀导致倾覆翻扣,不仅会耽误救援进度,还很可能使救援人员陷入危险状态,而且传统的救援艇大多采用的是机械驱动,当机械驱动失去作用的时候,救援艇就会失去动力来源而停止前进,耽误救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激流救援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激流救援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端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浮筒的下端,所述本体另一端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浮筒的下端,所述第一支撑浮筒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抗侧翻浮筒的一侧中部,所述第二支撑浮筒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抗侧翻浮筒的另一侧中部,所述本体一端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本体另一端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内侧大环,所述本体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防滑垫,所述本体的中部两侧从前到后各设置有两个第二把手,所述本体一侧的上表面中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桨锁,所述本体另一侧的上表面中部两侧横向设置有木质大头板,所述本体在内侧大环一侧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船底分水罗宾,所述本体靠近第一把手一端的上表面中部两侧设置有两个气垫中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支撑浮筒、第二支撑浮筒、抗侧翻浮筒和本体的内部均贯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支撑浮筒的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浮筒握把,所述第二支撑浮筒的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浮筒握把,所述浮筒握把一共有四个。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本体采用PVC材料或者海珀龙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本体整体为中部凹陷四周凸起的弧形设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本体的两端外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船头拉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本体的两侧各均匀分布有五个穿绳中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本体上表面两侧的中部从左到右各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垫,所述相邻第二防滑垫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桨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首先第一支撑浮筒、第二支撑浮筒和本体形成三角形结构的设计,使救援艇在充气之后结构非常稳定,同时第一支撑浮筒、第二支撑浮筒和抗侧翻浮筒在本体上表面的设置,使救援艇不会因为受力不匀而倾覆翻扣,在救援的时候不仅保证了救援人员的安全,还可以达到快速救援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在桨挂和桨锁上设置船桨,当救援艇的机械驱动失去作用的时候使用船桨及时进行救援,木质大头板可以悬挂舷外机,作为救援艇的机械驱动,两种方式灵活使用,提升救援艇的使用性能,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激流救援艇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激流救援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激流救援艇的侧视图。
图例说明:
1、本体;2、气垫中环;3、抗侧翻浮筒;4、内侧大环;5、船头拉手;6、第一支撑浮筒;7、穿绳中环;8、第一把手;9、浮筒握把;10、木质大头板;11、第一防滑垫;12、第二把手;13、第二防滑垫;14、桨挂;15、船底分水罗宾;16、桨锁;17、第二支撑浮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激流救援艇,包括本体1,本体1一端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浮筒6的下端,本体1另一端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浮筒17的下端,第一支撑浮筒6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抗侧翻浮筒3的一侧中部,第二支撑浮筒17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抗侧翻浮筒3的另一侧中部,本体1、第一支撑浮筒6、第二支撑浮筒17和抗侧翻浮筒3之间贯通充气,使救援艇的浮力非常大,同时当救援艇收到重力不匀的情况的时候不会翻扣,不会威胁到救援人员或者被救人员的安全,本体1一端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8,用于救援艇不使用时候的拖带媒介,本体1另一端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内侧大环4,同样是有拖带固定的作用,本体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防滑垫11,避免人员在救援艇上面的时候因为艇体太滑导致人员入水,本体1的中部两侧从前到后各设置有两个第二把手12,第二把手12作为救援人员和被救人员的紧握把手,避免其掉进水中,本体1一侧的上表面中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桨锁16,桨锁16用于固定船桨,避免船桨丢失,本体1另一侧的上表面中部两侧横向设置有木质大头板10,用于舷外机的安装和悬挂,使救援艇具有多种驱动方式,本体1在内侧大环4一侧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船底分水罗宾15,本体1靠近第一把手8一端的上表面中部两侧设置有两个气垫中环2,用于船体的拖带。
第一支撑浮筒6、第二支撑浮筒17、抗侧翻浮筒3和本体1的内部均贯通,第一支撑浮筒6的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浮筒握把9,用于人员的稳定支撑和应急抓握,第二支撑浮筒17的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浮筒握把9,浮筒握把9一共有四个,本体1采用PVC材料或者海珀龙橡胶材料制成,本体1整体为中部凹陷四周凸起的弧形设计,有很好的使用性能,本体1的两端外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船头拉手5,当救援艇不使用或者需要放到一个地方的时候,可以通过船头拉手5将救援艇拖拽到指定位置,本体1的两侧各均匀分布有五个穿绳中环7,本体1上表面两侧的中部从左到右各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垫13,相邻第二防滑垫1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桨挂14,桨挂14用于悬挂船桨。
工作原理:本体1、第一支撑浮筒6、第二支撑浮筒17和抗侧翻浮筒3之间贯通充气使救援艇可以正常使用,因为第一支撑浮筒6、第二支撑浮筒17和抗侧翻浮筒3均设置在本体1的上表面,通过抗侧翻浮筒3的浮力作用,所以在本体1受力不匀倾斜的时候不会翻扣倾覆,很好的保证了救援人员和被救人员的安全,同时提升了救援的安全性,木质大头板10上可以设置舷外机,桨挂14上可以设置船桨,多种驱动方式提升了救援艇的使用性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激流救援艇,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一端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浮筒(6)的下端,所述本体(1)另一端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浮筒(17)的下端,所述第一支撑浮筒(6)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抗侧翻浮筒(3)的一侧中部,所述第二支撑浮筒(17)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抗侧翻浮筒(3)的另一侧中部,所述本体(1)一端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8),所述本体(1)另一端的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内侧大环(4),所述本体(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防滑垫(11),所述本体(1)的中部两侧从前到后各设置有两个第二把手(12),所述本体(1)一侧的上表面中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桨锁(16),所述本体(1)另一侧的上表面中部两侧横向设置有木质大头板(10),所述本体(1)在内侧大环(4)一侧的下表面中部设置有船底分水罗宾(15),所述本体(1)靠近第一把手(8)一端的上表面中部两侧设置有两个气垫中环(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流救援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浮筒(6)、第二支撑浮筒(17)、抗侧翻浮筒(3)和本体(1)的内部均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流救援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浮筒(6)的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浮筒握把(9),所述第二支撑浮筒(17)的两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浮筒握把(9),所述浮筒握把(9)一共有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流救援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采用PVC材料或者海珀龙橡胶材料制成,所述本体(1)整体为中部凹陷四周凸起的弧形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流救援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两端外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船头拉手(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流救援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两侧各均匀分布有五个穿绳中环(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流救援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上表面两侧的中部从左到右各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滑垫(13),所述相邻第二防滑垫(13)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桨挂(14)。
CN202021684206.8U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激流救援艇 Active CN212828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4206.8U CN212828987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激流救援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84206.8U CN212828987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激流救援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28987U true CN212828987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33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84206.8U Active CN212828987U (zh) 2020-08-13 2020-08-13 一种激流救援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289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4744A (zh) * 2021-06-29 2022-02-22 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式救生船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74744A (zh) * 2021-06-29 2022-02-22 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气式救生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2191C (zh) 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
CN200942868Y (zh) 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
AU582824B2 (en) Man overboard retrieval apparatus
CN212828987U (zh) 一种激流救援艇
CN106275326A (zh) 一种双体救生船的救生装置及救生方法
US3216030A (en) Life line apparatus
CN210011847U (zh) 一种充气式动力救援艇
CN105292401A (zh)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CN2217569Y (zh) 充气式救助艇
CN206171768U (zh) 一种双体救生船的救生装置
KR20100118250A (ko) 해상 인명 구조용 보트
CN206456512U (zh) 一种救生艇磁性施放及回收装置
CN210634730U (zh) 一种自动充气式救生装置
CN1865080A (zh) 防倾覆水上救生设备
CN209096974U (zh) 一种便携式金属结构的救生艇
CN212290252U (zh) 一种设有跳板的充气式救援艇
JP2010260424A (ja) 簡易船体浮上装置
CN205131597U (zh) 一种用于应急救援的救生艇
CN209521820U (zh) 一种钓鱼船
CN216580933U (zh) 一种防倒救生艇结构
CN215323162U (zh) 一种充气艇的甲板结构
CN112026985B (zh) 电动船的自救分离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动船
CN218368230U (zh) 一种新型救援船
CN1438154A (zh) 水上救生组合筏及其应用
JPH11301588A (ja) 救命浮袋兼用の防舷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