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23162U - 一种充气艇的甲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气艇的甲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23162U
CN215323162U CN202121773470.3U CN202121773470U CN215323162U CN 215323162 U CN215323162 U CN 215323162U CN 202121773470 U CN202121773470 U CN 202121773470U CN 215323162 U CN215323162 U CN 2153231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inflatable boat
bottom plate
slope
slop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734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子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Oux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lying Mackerel Ship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lying Mackerel Ship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lying Mackerel Ship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1217734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231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231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231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充气艇的甲板结构,包括一左浮筒;一右浮筒;一底板,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浮筒和所述右浮筒;一与所述底板前端面相连的斜坡板;所述斜坡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浮筒和所述右浮筒相连;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下表面的两端的底板龙骨;以及两个设置在所述斜坡板下表面的两端的斜坡板龙骨,通过双层设置的斜坡板和底板,增大了充气艇的充气量,进而增大了充气艇甲板的浮力,同时还利用底板龙骨和斜坡板龙骨分别对底板和斜坡板进行支撑,使得底板和斜坡板上任何一个位置受到局部压力时,均能分散到底板和斜坡板上的其他位置上,进而增大底板和斜坡板的承载能力,提高充气艇甲板结构的载重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充气艇的甲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型设计领域,特别是充气艇的甲板。
背景技术
充气艇由于具有良好的浮力性能,被广泛应用在水上运送人员和装载货物上,而传统的充气艇都是通过周边充气囊、船底板和艉封板围城的具有浮力四周封闭的承载舱面,但这样设计并没有设置类似于登陆艇那样的纵向通道与通道门,因此,在执行水上任务时,需要工作人员将岸边的重型物品搬运至承载舱内,这就需要消耗极大的人力和物力,并不利于充气艇的使用,因此,为了使得充气艇使用起来更便捷,就需要对传统的充气艇进行改进。
专利号为CN 212290252 U的名称为一种设有跳板的充气式救援艇的中国专利,将封闭式承载舱面充气艇的形状设置成开口式的承载舱面,具有底板和倾斜角度可调的斜板,以便于救援艇在进行救援时,被救人员很容易通过斜板处的开口进入救援艇内,但这种底板和斜板组成的甲板结构,当救护人员踩在上面时,对甲板结构的局部压力增大,而甲板上又没有设置其他可供分散这一局部压力的装置,这就很容易造成救援艇只能承载质量较小的物品或救援人员,因此这一专利中存在充气艇承载性能低下的问题。
专利号为CN209395989U的名称为一种具有护舷浮体的高强度铝合金三体运输艇的中国专利,是通过采用在主船体的两侧设置浮筒船体的方式,增加船体的载重能力,但这样设置,结构较为复杂,并且不利于救生艇后期的收纳,因此,这一专利中存在充气艇结构设置复杂、不便于收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充气艇承载能力低下、以及充气艇结构设置复杂,不便于收纳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在原有充气艇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充气艇的承载能力的船头通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艇的甲板结构,包括:
一左浮筒;
一右浮筒;
一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浮筒和所述右浮筒,其包括一上板和一下板,且所述下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底板龙骨;以及
一与所述底板前端相连的斜坡板,其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浮筒和所述右浮筒相连,所述斜坡板包括一上斜板和一下斜板,且所述下斜板下表面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斜坡板龙骨。
优选的,所述下板的面积大于所述上板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下斜板的面积大于所述上斜板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左浮筒、所述右浮筒、所述底板、所述斜坡板、所述底板龙骨和所述斜坡板龙骨均为独立充气体。
优选的,所述斜坡板左右两边沿分别通过一用于调节所述斜坡板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与所述左浮筒和所述右浮筒相连。
优选的,两个所述斜坡板龙骨均为朝着远离所述底板方向的截面积逐渐变小的筒形结构。
优选的,两个所述斜坡板龙骨截面尺寸较小的一端,被分隔成两个尺寸更小的筒形结构。
优选的,两个所述底板龙骨通过第一包络胶布拢固于所述底板下表面,两个所述斜坡板龙骨通过第二包络胶布拢固于所述斜坡板下表面。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底板和斜坡板分别设置成两层,且在底板和斜坡板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底板龙骨和斜坡板龙骨,使得充气艇在整体浮力增大的同时,底板或斜坡板上受到的局部压力,还能快速分散到底板或斜坡板上的其他位置,进而提高充气艇甲板整体的承载能力,并且结构设置简单,便于充气艇后期的收纳。
第二,下层底板的面积大于上层底板的面积,下层斜坡板的面积大于上层斜坡板的面积,使得甲板与水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甲板的质量,满足充气艇甲板轻量化的要求,提高充气艇甲板的使用性能。
第三,两个底板龙骨对称设置在底板下表面上,两个斜坡板龙骨对称设置在斜坡板龙骨的下表面上,便于底板龙骨和斜坡板龙骨充分分散底板和斜坡板上的局部受力,避免充气艇甲板存在侧翻倾覆的危险,提高充气艇使用的安全性。
第四,斜坡板上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能调节斜坡板的倾斜角度,这就使得充气艇的甲板在使用过程中,能根据救援的实际情况,打开斜坡板,插入海水中,便于被救援人员快速通过斜坡板进入充气艇甲板内,减小被救援人员的体力消耗,同时避免充气艇发生侧翻,提高救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艇整体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艇整体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艇整体A-A方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艇整体右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艇整体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艇整体B-B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艇甲板的底板上板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艇甲板的底板下板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艇甲板的斜坡板龙骨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艇甲板的斜坡板龙骨仰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艇甲板的斜坡板龙骨的C-C剖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艇甲板的斜坡板龙骨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艇的甲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充气艇载重较小,以及不便于收纳的问题。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充气艇的甲板结构,包括左浮筒102、右浮筒101、底板2、斜坡板3、斜坡板龙骨4和底板龙骨5,其中,底板2包括上板201和下板202,上板201和下板202相叠且上板201和下板202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左浮筒102和右浮筒101,下板20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底板龙骨5,斜坡板3包括上斜板301和下斜板302,上板201和下板202的前端分别与上斜板301和下斜板302相连,上斜板301和下斜板302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浮筒101和右浮筒102相连,下斜板30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斜坡板龙骨4。
通过两层板设置的底板2和斜坡板3,进而增大充气艇整体的充气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充气艇整体的浮力,当底板2或斜坡板3上某一位置上受到较大的局部压力时,此部位必定会拉动底板2或斜板3上的其他部位下陷,而设置分别在底板2和斜坡板3底部的底板龙骨5和斜坡板龙骨4,则分别对底板2和斜坡板3进行支撑,将这一局部力分散传递到底板2或斜坡板3上的其他位置上,即使是充气艇受到较大的局部压力,仍能在地板龙骨5和斜坡板龙骨4的作用下,分散到底板2和斜坡板3的其他位置上,进而提高充气艇的承载能力,保持充气艇甲板大部分都位于吃水线8之上,并且不需要另外设置较大的浮筒等,结构设置简单,便于后期收纳,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2和3,下板202的面积大于上板201的面积,这就使得底板2的下表面与水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甲板整体的浮力,并且上板的面积设置较小,这就使得甲板整体质量设置较小,完全符合充气艇轻量化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充气艇的性能。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2和3,下斜板302的面积大于上斜板301的面积,使得下斜板3的下表面与水面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了甲板结构整体的浮力,并且减小了甲板本身的质量,满足充气艇轻量化的需要,既增大了充气艇本身的浮力,又提高了充气艇的性能。
进一步的,左浮筒101、右浮筒102、底板2、斜坡板3、斜坡板龙骨4、底板龙骨5均为独立充气体,各个充气体之间的气路互不连通,同时底板2的上板201和下板202也可以是独立充气体,斜坡板3的上斜板301和下斜板302也可以是独立充气体,当甲板结构中的任何一个充气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发生损坏时,不影响甲板上其他充气体的完整性,进而能保持充气艇在水中长时间工作不漏气,提高充气艇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3,给出了斜坡板3在两个不同角度下的位置图,图中双点划线画出来的图形,为在另一倾斜角度下,斜坡板3中的上板301、下板302以及斜坡板龙骨401所在的位置,斜坡板3左右两边沿与左浮筒101和右浮筒102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斜坡板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附图中未画出),利用角度调节装置对斜坡板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可以满足充气艇甲板结构救援的需要,在海中救援时,通过角度调节装置可将斜坡板放下,插入海水中,被救人员很容易通过放下的斜坡板进入充气艇内,进而节省被救人员的体力,并且还避免了充气艇一侧受到极大压力而存在的倾覆的威胁,极大的提高救援效率和救援成功率。此外,其中的角度调节装置可以是现有的卷扬机,也可以是在斜板和浮筒上设置的缩紧绳,还可以是滑轮与拉索的配合等其他能调节斜板倾斜角度的设置。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4和5,底板龙骨501和502分别对称设置在下板202的下表面,斜坡板龙骨401和402分别对称设置在下斜板302的下表面,这样设置能使得斜坡板和底板分别受到较大的局部压力时,斜坡板龙骨和底板龙骨都能将这一局部压力尽可能均匀地分散到斜坡板和底板上的其他位置,避免斜坡板或底板一侧受力较大,进而避免充气艇发生倾覆,提高充气艇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的,参照说明书附图3、6和7,上板201和下板202的结构图,上板201的一端上设置有一个凸起,而下板202的一端上设置有两个凸起,当上板201和下板202叠合到一起之后,其中一个凸起的位置相互重合,而下板202上缺少另一个凸起,这就为充气艇上艉艉板6(即连接舷外挂机的支架)的安装提供空间,进而使得充气艇上的艉艉板6不需要长时间泡在水中,进而避免艉艉板6长时间在水中受到腐蚀,保护艉艉板6结构的完整性,以便于充气艇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的,两个斜坡板龙骨的结构设置完全相同,现以其中一个斜坡板龙骨为例,对斜坡板龙骨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说明书附图9-11,斜坡板龙骨401是沿着其长度方向,截面直径逐渐增大的圆筒状结构,并在其直径较小的一端分出两个小圆筒,分别为4011和4012,圆筒4011和圆筒4012的直径相同,且都小于斜坡板龙骨401截面直径较大一端的截面直径,形成类似于人体手掌的结构,固定在下斜板的下表面,相较于现有直筒状的龙骨结构来说,本实用新型中的龙骨结构在其直径较小的一端分出来两个直径相等的小圆筒,利用这两个小圆筒替代一根圆筒结构,一方面增大了斜坡板龙骨与斜坡板下表面的接触面积,提高斜坡板龙骨固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两个小圆筒对斜坡板的支撑能力,明显优于一个小圆筒的支撑能力,进一步优化了斜坡板龙骨的性能。
进一步的,两个底板龙骨501和502分别通过第一包络胶布(图中未画出)拢固于下板202的下表面,两个斜坡板龙骨401和402分别通过第二包络胶布(图中未画出)拢固于下斜板302的下表面,进而实现底板龙骨与下板、斜坡板龙骨和下斜板连接的紧密性,有效避免底板龙骨从底板下表面脱落,以及有效避免斜坡板龙骨从斜坡板下表面脱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气艇的甲板结构,通过设置双层的底板和斜坡板,并且在斜坡板和底板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斜坡板龙骨和底板龙骨,进一步提高充气艇的承载能力,并且充气艇结构简单,便于后续的收纳,使得充气艇使用更加方便。此外,还对斜坡板龙骨做进一步的改进,增强斜坡板龙骨的支撑性能,提高充气艇甲板工作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8)

1.一种充气艇的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左浮筒;
一右浮筒;
一底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浮筒和所述右浮筒,其包括一上板和一下板,且所述下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两个底板龙骨;以及
一与所述底板前端相连的斜坡板,其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左浮筒和所述右浮筒相连,所述斜坡板包括一上斜板和一下斜板,且所述下斜板下表面上设置有两个所述斜坡板龙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艇的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的面积大于所述上板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艇的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斜板的面积大于所述上斜板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艇的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浮筒、所述右浮筒、所述底板、所述斜坡板、所述底板龙骨和所述斜坡板龙骨均为独立充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艇的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板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一用于调节所述斜坡板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与所述左浮筒和所述右浮筒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艇的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斜坡板龙骨均为朝着远离所述底板方向的截面积逐渐变小的筒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艇的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斜坡板龙骨截面积较小的一端,被分割成两个筒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充气艇的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板龙骨通过第一包络胶布拢固于所述底板下表面,两个所述斜坡板龙骨通过第二包络胶布拢固于所述斜坡板下表面。
CN202121773470.3U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充气艇的甲板结构 Active CN2153231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3470.3U CN215323162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充气艇的甲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73470.3U CN215323162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充气艇的甲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23162U true CN215323162U (zh) 2021-12-28

Family

ID=79574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73470.3U Active CN215323162U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充气艇的甲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231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819576A (en) Hydrofoil - submarine vessel system
CA2434398C (en) Rigid hull inflatable boat with foam insert
CN209454957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船舶平衡装置
US6101964A (en) Floatable auxiliary fuel tank
EP0734339B1 (en) Boat
US3846858A (en) Assembly for use in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US3898946A (en) Sea-going high-commercial-speed displacement vessel
CN215323162U (zh) 一种充气艇的甲板结构
JP2001354186A (ja) 船 舶
CN210011847U (zh) 一种充气式动力救援艇
US7305931B1 (en) Rigid chambered boat hull with inflatable perimeter
US4784075A (en) Watercraft with righting aid
CN2217569Y (zh) 充气式救助艇
WO2023051789A1 (zh) 三体船
US3930274A (en) Assembly for use in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CN212828987U (zh) 一种激流救援艇
US4936237A (en) Dual boat hull
CN206914568U (zh) 一种载重高速艇
CN208453198U (zh) 一种新型免充气船
CN207826494U (zh) 可调整船身吃水量的船只
CN202243948U (zh) 多功能玻璃钢底充气艇
CN213862585U (zh) 一种船舶停泊靠岸装置
CN211076301U (zh) 一种用于帆船的帆罩
CN215323182U (zh) 一种充气艇的船头通道结构
WO2020037999A1 (zh) 多体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3

Address after: 403-B, No. 1688, Jinshi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949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Ouxing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2150 building 11, Lane 1333, Jiangnan Avenue, Changxing Town, Chongming District, Shanghai (Lingang Changxing Science Park)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flying mackerel ship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