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826942U - 一种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826942U
CN212826942U CN202021316178.4U CN202021316178U CN212826942U CN 212826942 U CN212826942 U CN 212826942U CN 202021316178 U CN202021316178 U CN 202021316178U CN 212826942 U CN212826942 U CN 212826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ultrasonic
mask
ear
dynam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161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仁春
刘贤辉
晏银霞
王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cus Dg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cus Dg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cus Dg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cus Dg Automa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161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826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826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8269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ure Welding/Diffusion-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包括环形钢带、钢带轮组及超声波装置,环形钢带在钢带轮组的配合下,可循环运动,超声波装置位于环形钢带的内侧,且与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相对应。其应用于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对经过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的每组口罩片与耳带进行动态焊接。采用动态焊接的方式,节省口罩片与耳带超声波焊接的等待时间,实现口罩片与耳带的高速连续性焊接,提升口罩耳带超声波焊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片与耳带超声波焊接技术,特别涉及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
背景技术
口罩的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在口罩片做好之后,要进行一个耳带(或称耳线、棉线等)超声波焊接的步骤,即将口罩片及耳带输送到超声波发生器所在的位置,再将耳带两头的端部与口罩片两侧的边缘位置压贴压紧,通过超声波焊接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口罩。目前,传统口罩机其超声波焊接耳带工序采用的方式是将定点定位静态焊接,也就是先后将口罩片和耳带送到超声波所在的位置,紧接着在该位置将耳带两头的端部与口罩片侧部的边缘位置压贴压紧,然后等待超声波将口罩片与耳带焊接结合在一起(等待时间是超声波焊接完成所需要的时间,一般在0.5秒以上)。在此过程中,由于采用的焊接方式是定点定位静态焊接,因此,需要等上一组口罩片与耳带焊接完成并移开位置后,才能将下一组的口罩片与耳带送到该指定的位置,进行焊接;如此一来,便损耗了许多时间,无法提升口罩片与耳带的焊接效率。总而言之,传统的口罩设备其在口罩片与耳带焊接的工序,即使不算上送口罩片与耳带的时间,单单是等待超声波将口罩片与耳带焊接结合在一起的时间,其生产效率都难以突破100+/min。因此,传统的口罩片与耳带超声波焊接技术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作出改进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采用动态焊接的方式,节省口罩片与耳带超声波焊接的等待时间,实现口罩片与耳带的高速连续性焊接,提升口罩耳带超声波焊接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包括环形钢带、钢带轮组及超声波装置,环形钢带在钢带轮组的配合下,可循环运动,超声波装置位于环形钢带的内侧,且与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动态焊接部分包括两组,左、右两侧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动态焊接部分还包括焊接安装座,所述钢带轮组设置在焊接安装座的侧部,包括呈方形分布的四个钢带轮,所述环形钢带套设在四个钢带轮上,在钢带轮的带动下呈“口”字形循环运动;所述超声波装置设置在焊接安装座的侧部,并位于四个钢带轮之间。
进一步,两组动态焊接部分共用同一焊接安装座,两组动态焊接部分的环形钢带、钢带轮组与超声波装置分别设置在焊接安装座的两侧;所述焊接安装座中间位置设置有钢带轮驱动轴,所述钢带轮驱动轴连接左、右两侧的钢带轮组,所述钢带轮驱动轴与动力输入端相连接,从而同步驱动左、右两侧的钢带轮组,进而带动左、右两侧的环形钢带同步循环运动。
进一步,所述超声波装置的超声波发生器的上侧端面呈长条状,紧贴在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的内侧面,使得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的一段长度内,皆是超声波作用的覆盖范围。
本申请的动态焊接部分,其应用于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利用该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口罩片与耳带分别逐一连续地进入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位置对应的口罩片与耳带形成一组,使得耳带两头的端部与口罩片侧部的边缘位置压紧贴在环形钢带的表面,并跟随环形钢带移动,直至经过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在此过程中,超声波装置与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相对应,对经过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的每组口罩片与耳带进行动态焊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可循环运动的环形钢带,然后再配合超声波装置,采用动态焊接的方式,节省口罩片与耳带超声波焊接的等待时间,实现口罩片与耳带的高速连续性焊接,提升口罩耳带超声波焊接效率。整个焊接过程自动化完成,而且前后两组口罩片与耳带之间的超声波焊接无需停留等待,始终保持高速向前输送移动的状态。因为在经过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的过程中,有一段超声波的覆盖距离,经过该段距离的时间内,已经足以让口罩片与耳带完成焊接。整个过程焊接具有连续性,上一组口罩片与耳带在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焊接着的时候,下一组口罩片与耳带已经紧接着进入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的焊接范围了。也就是说,利用可循环运动的环形钢带形成动态钢带部分,把传统静态等待超声波焊接的过程,变成动态移动连续焊接的过程,无需等待,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轻易便能达到200+/min甚至达到300+/min。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图1隐藏工作台及相关安全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动态焊接部分、口罩片供给部分与耳带供给部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动态焊接部分与口罩片供给部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动态焊接部分与口罩片供给部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动态焊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动态焊接部分隐藏部分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动态焊接部分隐藏部分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两组耳带供给部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左侧的耳带供给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隐藏部分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隐藏部分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的绕线切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隐藏部分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9中右侧的耳带供给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隐藏部分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的绕线切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环线导轨与焊头小车机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3为环线导轨与环线驱动机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图23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夹手驱动件引导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焊头小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7为焊头小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8为夹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9为夹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0为图28隐藏部分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动态焊接部分1;环形钢带11;钢带轮组12;超声波装置13;焊接安装座14;钢带轮驱动轴15;
口罩片供给部分2;口罩片输送带21;输送带驱动装置22;口罩片放置位23;
耳带供给部分3;环线导轨31;夹手驱动件引导轨道311;驱动件滚轮内侧引导面312;驱动件滚轮外侧引导面313;过渡斜面314;焊头小车机构32;环线驱动机构33;环线皮带331;环线带轮332;环线连接块333;避位槽334;绕线切线机构34;绕线切线安装座341;小车滑座35;焊头组件36;焊头安装座361;焊头362;焊头滑块363;焊头固定块364;焊头复位弹簧365;焊头压轮366;焊头压块367;焊头压面368;夹线组件37;夹线安装座371;左夹手372;右夹手373;第一夹手驱动件374;第二夹手驱动件375;齿轮376;齿条377;驱动件复位弹簧拉紧378;辅助弹簧379;第一驱动件滚轮37a;第二驱动件滚轮37b;中间绕线销件37c;绕线组件38;导线筒381;绕线摆杆382;绕线连杆383;绕线凸轮384;切线组件39;主切线刀轮391;副切线刀轮392;刀轮驱动齿轮组393;延伸部394;刀片39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至30,本实施例先叙述一种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动态焊接部分1,所述动态焊接部分1包括环形钢带11、钢带轮组12及超声波装置13,环形钢带11在钢带轮组12的配合下,可循环运动,超声波装置13位于环形钢11带的内侧,且与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相对应;设置口罩片供给部分2,所述口罩片供给部分2可连续地向动态焊接部分1供给口罩片;设置耳带供给部分3,所述耳带供给部分3可连续地向动态焊接部分1供给耳带;
2)口罩片供给部分2将口罩片逐一连续地输送至动态焊接部分1,口罩片供给部分2将口罩片连续输送的过程中,在口罩片进入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的范围后,使口罩片侧部的边缘位置与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相对应,并跟随环形钢带11移动;与此同时,耳带供给部分3将耳带逐一连续地输送至动态焊接部分1,耳带供给部分3将耳带连续输送的过程中,在耳带进入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的范围后,使耳带两头的端部与口罩片侧部的边缘位置相对应,并跟随环形钢带11移动;
3)步骤2)中,当每组口罩片与耳带进入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时,使耳带两头的端部与口罩片侧部的边缘位置压紧贴在环形钢带11的表面,在口罩片与耳带跟随环形钢带11移动的过程中,超声波装置13实现对口罩片与耳带的动态焊接。如此一来,在口罩片供给部分与耳带供给部分的配合下,位置对应的的口罩片与耳带形成一组,多组口罩片与耳带逐一连续地经过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并跟随环形钢带11移动,由超声波装置13实现口罩片与耳带的连续性动态焊接。也就是说,整个焊接过程自动化完成,而且前后两组口罩片与耳带之间的超声波焊接无需停留等待,始终保持高速向前输送移动的状态。因为在经过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的过程中,有一段超声波的覆盖距离,经过该段距离的时间内,已经足以让口罩片与耳带完成焊接。整个过程焊接具有连续性,上一组口罩片与耳带在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焊接着的时候,下一组口罩片与耳带已经紧接着进入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的焊接范围了。也就是说,利用可循环运动的环形钢带11形成动态钢带部分,把传统静态等待超声波焊接的过程,变成动态移动连续焊接的过程,无需等待,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方法的核心在于动态焊接的方式,使得超声波焊接的过程中无需停留等待,从而提高生产效果。本实施例是通过环形钢带11、钢带轮组12及超声波装置13来形成动态焊接部分1,并配合口罩片供给部分2与耳带供给部分3,实现口罩片与耳带的自动化供给,然后由动态焊接部分1来进行动态焊接。其中,口罩片供给部分2、耳带供给部分3,可有多种结构方式来实现,优选采用循环式连续供给方式,即利用循环式的机构,取料给料,提高运行效率。在下面,本实施例会提供一种自主设计的较佳的口罩片供给部分2与耳带供给部分3的实施方式,但其并非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30,本实施例紧接着叙述实现所述方法的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其中,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包括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动态焊接部分1。
所述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包括动态焊接部分1、口罩片供给部分2及耳带供给部分3,所述动态焊接部分1包括环形钢带11、钢带轮组12及超声波装置13,环形钢带11在钢带轮组12的配合下,可循环运动,超声波装置13位于环形钢带11的内侧,且与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相对应;所述口罩片供给部分2可连续地向动态焊接部分1供给口罩片;所述耳带供给部分3可连续地向动态焊接部分1供给耳带。
具体地,参见图1至2,所述动态焊接部分1包括两组,位于口罩片供给部分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口罩片左、右侧部的边缘位置相对应,所述耳带供给部分3亦包括两组,位于口罩片供给部分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口罩片左、右侧部的边缘位置相对应。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口罩是有左右两根耳带的,也即是说,口罩片的左右两侧都需要对耳带进行超声波焊接,较好的方式是通过对口罩片左右两侧的耳带都进行超声波焊接,这样能够使得设备节省空间与时间,设备的布局也更加合理。设备可以采用基本左右对称的布局方式,口罩片供给部分位于中间,一端对应口罩片输入端,另一端是对应成品口罩(即焊接完耳带后的口罩片)的输出端,两组动态焊接部分1分别位于口罩片供给部分2的左、右两侧,两组耳带供给部分3也分别位于口罩片供给部分2的左、右两侧,配合将左右两耳带动态焊接到口罩片上。其布局方式,可参见附图1至2。
具体地,参见图3至8,所述动态焊接部分1还包括焊接安装座14(或称安装架),所述钢带轮组12设置在焊接安装座14的侧部,包括呈方形分布的四个钢带轮,所述环形钢带11套设在四个钢带轮上,在钢带轮的带动下呈“口”字形循环运动;所述超声波装置13设置在焊接安装座14的侧部,并位于四个钢带轮之间。在此需要说明的,钢带轮组12采用四个钢带轮,并呈口字形的布局方式,是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间可以腾出位置去安装设置超声波装置13;另外,如采用两个钢带轮,甚至六个钢带轮等方式,也是可行的,只需要让环形钢带可循环运动,并且具有上侧的平面段来配合超声波装置进行超声波焊接即可。
具体地,参见图6至8,两组动态焊接部分1共用同一焊接安装座14,两组动态焊接部分1的环形钢带11、钢带轮组12与超声波装置13分别设置在焊接安装座14的两侧;所述焊接安装座14中间位置设置有钢带轮驱动轴15,所述钢带轮驱动轴15连接左、右两侧的钢带轮组12,所述钢带轮驱动轴15与动力输入端相连接,从而同步驱动左、右两侧的钢带轮组12,进而带动左、右两侧的环形钢带11同步循环运动。
具体地,所述超声波装置12的超声波发生器的上侧端面呈长条状,紧贴在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的内侧面,使得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的一段长度内,皆是超声波作用的覆盖范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正是因为超声波装置13的超声波发生器的上端面具有一定长度的覆盖范围,使得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的一段距离内,皆是超声波的作用范围,配合上环形钢带11的循环运动,因此,当耳带两头的端部与口罩片侧部的边缘位置对位压紧贴在环形钢带11的表面之后,在跟随环形钢带11移动经过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的过程中,会经过超声波的作用范围,实现超声波焊接。
具体地,参见图3至4,所述口罩片供给部分2包括口罩片输送带21及输送带驱动装置22,所述口罩片输送带21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口罩片放置位23,所述口罩片输送带21与动态焊接部分1的环形钢带11相对应,可从口罩片输入端接取口罩片并逐一连续地输送至动态焊接部分1,且在口罩片进入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的范围后,使口罩片侧部的边缘位置与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相对应,并跟随环形钢带11移动。口罩片输送带21是上下布局的环形输送带,口罩片输送带11的上侧的平面段,从两组动态焊接部分的环形钢带11的上侧的平面段之间穿过,也就是说,口罩片输送带21在带着口罩片往前输送的过程中,会使得口罩片两侧部的边缘位置分别从左、右两侧的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经过(贴在环形钢带的表面,跟随着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移动,直至经过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
另外,口罩片输送带21可以是单条输送带,也可以是多条或多段输送带相配合。还有便是,可以在口罩片输送带的前后端增加引导段的配合引导输送带;不管结构如何变化,其最终目的是从口罩片输入端接取口罩片并逐一连续地输送至动态焊接部分,且在口罩片进入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的范围后,使口罩片侧部的边缘位置与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相对应,并跟随环形钢带移动,在超声波焊接完毕后,将成品口罩送出去,然后继续循环。
至于,输送带驱动装置22采用转辊、带轮、皮带配合组件,从动力输入端接取动力,然后驱动口罩片输送带21运动。
具体地,参见图9至30,所述耳带供给部分3包括环线导轨31、焊头小车机构32、环线驱动机构33及绕线切线机构34,所述环线导轨31的一侧与环形钢带11相对应,另一侧与绕线切线机构34相对应,所述焊头小车机构32包括多组,均匀间隔设置在环线导轨31,所述焊头小车机构32包括小车滑座35、焊头组件36及夹线组件37,所述小车滑座35滑动设置在环线导轨31,并在环线驱动机构33的带动下沿着环线导轨31循环运动,所述焊头组件36在焊头小车机构32到达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时,将夹线组件37上的耳带两头的端部与口罩片侧部的边缘位置压紧贴在环形钢带11的表面,所述夹线组件37在焊头小车机构32到达绕线切线机构34时,与绕线切线机构34相配合,将耳带夹住并切断,且露出耳带两头的端部,所述绕线切线机构34包括绕线组件38及切线组件39,所述绕线组件38将耳带绕在夹线组件37上,待夹线组件37夹紧后,由切线组件39将耳带切断。更具体地说,环线导轨31呈跑道状,两侧为直线段,两端为半圆弧线段,一侧的直线段对应动态焊接部分1的环形钢带11,另一侧的直线段对应绕线切线机构34;使得焊头小车机构32通过小车滑座32在环线导轨31上移动时,会依次经过绕线切线机构23、动态焊接部分1的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
具体地,参见图21至25,所述环线驱动机构33包括环线皮带331、环线带轮332及环线连接块333,所述环线皮带331设置在环线导轨31内侧,所述环线带轮332与动力输入端相连接,并带动环形皮带331对应环线导轨31循环运动,所述环线连接块333包括多个,均匀间隔设置在环线皮带331,并分别与环线导轨31上的多组焊头小车机构32的小车滑座35相连接,从而使得环线皮带331通过环线连接块333带动多组焊头小车机构32沿着环线导轨31循环运动。
具体地,所述环线带轮332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避位槽334,使得环线带轮332在带动环线皮带331循环运动时避免与环线皮带331上的环线连接块333发生干涉。
具体地,参见图26至27,所述焊头组件36包括焊头安装座361、焊头362、焊头滑块363、焊头固定块364、焊头导销(附图中未视出)、焊头复位弹簧365及焊头压轮366;所述焊头362设置在焊头固定块364上,所述焊头固定块364设置在焊头滑块363上,所述焊头滑块363上下滑动设置在焊头安装座361上,所述焊头安装座361设置在小车滑座35上,所述焊头导销与焊头复位弹簧365配合设置在焊头固定块上,对焊头固定块364起复位作用,所述焊头压轮366设置在焊头固定块364的上端,另外,在动态焊接部分1的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的上方,设置有焊头压块367,所述焊头压块367的下侧设置有呈“︺”形的焊头压面368,在焊头小车机构32到达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时,焊头压面368的前段斜面与焊头压轮366相配合,克服焊头复位弹簧365的复位力,使得焊头压轮366下压,进而使得焊头固定块364下压,再进而使得焊头362下压,将夹线组件37上的耳带的端部与口罩片侧部的边缘位置压紧贴在环形钢带11的表面,焊头压面368的中段平面与焊头压轮366相配合,使得耳带与口罩片跟随环形钢带移动的这段范围内,焊头362始终保持下压状态,焊头压面368的后段斜面与焊头压轮366相配合,释放焊头复位弹簧365的复位力,使得焊头压轮366上移,进而在焊头导销与焊头复位弹簧365配合作用下,焊头固定块364上移,再进而使得焊头362上移,松开对耳带与口罩片的压紧作用;所述焊头362、焊头滑块363、焊头固定块364、焊头导销、焊头复位弹簧365及焊头压轮366皆包括两个,分别对应耳带两头的端部。
具体地,参见图24至图25,图28至30,所述夹线组件37包括夹线安装座371、左夹手372、右夹手373、第一夹手驱动件374及第二夹手驱动件375,所述左夹手372包括第一左夹指、第二左夹指,所述第一左夹指、第二左夹指的后端部铰接在夹线安装座前端部的左侧,且,第一左夹指、第二左夹指的后端部设置有齿轮376,所述右夹手373包括第一右夹指、第二右夹指,所述第一右夹指、第二右夹指的后端部铰接在夹线安装座前端部的右侧,且,第一右夹指、第二右夹指的后端部设置有齿轮376,所述第一夹手驱动件设置在夹线安装座,且前端部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左夹指、第一右夹指后端部的齿轮相对应的齿条377,所述第二夹手驱动件设置在夹线安装座,且前端部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二左夹指、第二右夹指后端部的齿轮相对应的齿条377;所述第一夹手驱动件374与第二夹手驱动件层375叠设置,且两者之间可相对滑动,所述第一夹手驱动件374与第二夹手驱动件375之间通过驱动件复位弹簧拉紧378(另外,第二夹手驱动件375与夹线安装座371之间也可以设置辅助弹簧379,以保证第二夹手驱动件375上的第二驱动件滚轮始终紧贴夹手驱动件引导轨道的外侧面,即驱动件滚轮外侧引导面),所述第一夹手驱动件374的后端部设置有第一驱动件滚轮37a,所述第二夹手驱动件375的后端部设置有第二驱动件滚轮37b,所述环线导轨31的下侧设置有夹手驱动件引导轨道311,所述夹手驱动件引导轨道311的内侧面为与第一夹手驱动件374的第一驱动件滚轮37a相配合的驱动件滚轮内侧引导面312,外侧面为与第二夹手驱动件375的第二驱动件滚轮37b相配合的驱动件滚轮外侧引导面313;其中,在焊头小车机构32沿着环线导轨31循环运动的过程中,驱动件滚轮内侧引导面312、驱动件滚轮内侧引导面313分别引导第一驱动件滚轮37a、第二驱动件滚轮37b沿着夹手驱动件引导轨道311循环运动,所述驱动件滚轮内侧引导面312或驱动件滚轮外侧引导面313在设定位置设有过渡斜面314,从而使得第一驱动件滚轮37a、第二驱动件滚轮37b通过对应的过渡斜面314,在驱动件复位弹簧379的作用下,驱动第一夹手驱动件374、第二夹手驱动件375相对移动,进而通过齿条377与齿轮的配合376,驱动左夹手372的第一左夹指、第二左夹指与右夹手373的第一右夹指、第二右夹指张开或夹紧。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驱动件滚轮内侧引导面312或驱动件滚轮外侧引导面313在设定位置设有过渡斜面314,其中,设定位置是指,在该位置通过相应的过渡斜面314,能够引导第一夹手驱动件374、第二夹手驱动件375相对移动,进而使得夹线组件37在移动到绕线切线机构34的绕线组件38所对应的位置之前,左夹手372、右夹手373张开,使得夹线组件37在移动到绕线切线机构34的切线组件39所对应的位置之前,左夹手372、右夹手夹紧373,从而配合绕线切线机构34的绕线、切线动作。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焊头小车机构32的焊头组件36与夹线组件37,其各结构件可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本实施例中,焊头安装座361设置小车滑座35,夹线安装座371设置在焊头安装座361的底端。
具体地,所述驱动件滚轮内侧引导面312或驱动件滚轮外侧引导面313,在焊头小车机构32离开绕线切线机构34的绕线组件38进入切线组件39之前,设置有过渡斜面314,使得左夹手372、右夹手373由张开状态变为夹紧状态,从而将耳带两头夹紧(便于切线组件将耳带棉线切断,并且通过驱动件滚轮内侧引导面与驱动件滚轮外侧引导面的平面段使得夹线组件的左夹手、右夹手一直保持夹紧状态,依次经过切线组件、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所述驱动件滚轮内侧引导面312或驱动件滚轮外侧引导面313,在焊头小车机构32经过环形钢带11上侧的平面段之后,设置有过渡斜面313,使得左夹手372、右夹手373由夹紧状态变为张开状态,将已经被焊接到口罩片的耳带松开,进入下一循环,并准备配合绕线切线机构34的绕线组件38,进行下一次的绕线夹线动作。
具体地,所述驱动件滚轮内侧引导面312或驱动件滚轮外侧引导面313,在焊头小车机构32进入对应绕线切线机构34的绕线组件38的范围时,亦设置有过渡斜面314,以调整左夹手372、右夹手373在张开状态的张开程度与展开角度,配合绕线组件38进行绕线。在此还需要说明一种情况是,如果驱动件滚轮内侧引导面312与驱动件滚轮外侧引导面313在对应位置同时设置走势相同的斜面段(即,第一夹手驱动件374与第二夹手驱动件375同时同步移动,但两者之间又没有相对移动),那么左夹手372、右夹手373的张开或夹紧程度不会改变,但左夹手372、右夹手373会摆动一定的角度,以调整左夹手372、右夹手373与其他机构或组件在空间上配合的准确性。
对于驱动件滚轮内侧引导面312或驱动件滚轮外侧引导面313的平面段与过渡斜面段的设计,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过渡斜面较佳地设置在驱动件滚轮内侧引导面,但根据实际情况,对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过渡斜面也可以设置在驱动件滚轮外侧引导面。另外,更加科学的平面段与过渡斜面段设置方式是,驱动件滚轮内侧引导面312与驱动件滚轮外侧引导面313皆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有平面段或过渡斜面段,通过内、外侧引导面的平面段与过度斜面段相配合,使得夹线组件37的左夹手372、右夹手373在恰当的位置张开或闭合或调整张开状态。另外,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上述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过渡斜面的位置、倾斜度、长度乃至弧度等,并非一成不变的,其可根据实际运动情况进行适应性的设计,在此不做赘述。
具体地,所述夹线组件37包括中间绕线销件37c,所述中间绕线销件37c设置在夹线安装座371的下方,并位于左夹手372与右夹手373的中间位置后方,以配合绕线切线机构34的绕线组件38进行绕线。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中间绕线销件37c的设置是为了便于绕线捋线以及方便夹手进行夹线动作。绕线后的耳带棉线呈三角形分布,便于左夹手372、右夹手373将棉线夹紧。
具体地,参见图13至16,图19至20,所述绕线切线机构34的绕线组件38包括导线筒381、绕线摆杆382、绕线连杆383及绕线凸轮384,所述绕线筒381设置在绕线摆杆382的一端,所述绕线摆杆382的另一端铰接设置绕线切线安装座341,所述绕线连杆383的一端与绕线摆杆382的中部铰接,另一端铰接设置在绕线凸轮384,所述绕线凸轮384与动力输入端相连接;耳带棉线穿过绕线筒381,绕线凸轮384驱动绕线连杆383带动绕线摆杆382规律摆动,进而带动绕线筒381将耳带棉线绕在夹线组件37的左夹手382、右夹手373与中间绕线销件37c之间。绕线后的耳带棉线呈三角形分布,便于左夹手372、右夹手373将棉线夹紧。
具体地,所述绕线切线机构34的切线组件39包括主切线刀轮391、副切线刀轮392及刀轮驱动齿轮组393,所述主切线刀轮391与副切线刀轮392皆圆周均匀设置有三个延伸部394,从而使主切线刀轮391与副切线刀轮392的横截面皆呈“Y”形散射状,其中,所述主切线刀轮391的三个延伸部分别设置有刀片395,所述刀轮驱动齿轮组393与动力输入端相连接,而且亦与主切线刀轮391、副切线刀轮392相连接,从而带动主切线刀轮391与副切线刀轮392相互配合运动,使得主切线刀轮391与副切线刀轮392的三个延伸部394有规律地循环对应,让主切线刀轮391的延伸部394上的刀片395配合副切线刀392的延伸部394的端面,在相邻两组焊头小车机构32之间的位置,将被相邻两组焊头小车机构32的夹线组件37夹紧后耳带棉线切断。
刀轮驱动齿轮组393与绕线凸轮384联动配合,使得绕线组件38与切线组件39之间的动作可以配合上。
具体地,所述绕线切线机构34还包括绕线切线安装座341,所述绕线组件38与切线组件39设置在绕线切线安装座341上。
本实施例中,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还包括总机台、各类安全盖、护板等构件,在此不做赘述。本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可装在口罩片生产线之后,对口罩片进行自动化高超声波速焊接耳带的工序,形成一整条完整的口罩生产线。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必然还包括控制部分,用于控制各部分、装置或各机构组件的运行,从而实现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方法各步骤所需要的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动作配合。本领技术技术人员会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的不同(例如生产效率等),对其进行调整。另外,上述中提及的“钢带轮驱动轴与动力输入端相连接”、“环线带轮与动力输入端相连接”、“绕线凸轮与动力输入端相连接”、“刀轮驱动齿轮组与动力输入端相连接”乃至“输送带驱动装置”中,各动力输入端(动力提供)可以是相对独立的动力提供机构(即通过相对独立的电机动力组件或气缸动力组件等提供动力),然后通过控制系统协调控制以达到各动作之间的配合;另外,各动力输入端也可以由一个总的动力提供端,通过不同的传动机构分别将动力传动到各机构,从而分别实现对各机构的动力提供;而且,采用单独一个总的动力提供端,然后由动力转动机构分传动力,还有一个好处便是,各机构或组件之间的动作配合,依靠纯机械联动,能够很好地避免出现差错。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钢带、钢带轮组及超声波装置,环形钢带在钢带轮组的配合下,可循环运动,超声波装置位于环形钢带的内侧,且与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焊接部分包括两组,左、右两侧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焊接部分还包括焊接安装座,所述钢带轮组设置在焊接安装座的侧部,包括呈方形分布的四个钢带轮,所述环形钢带套设在四个钢带轮上,在钢带轮的带动下呈“口”字形循环运动;所述超声波装置设置在焊接安装座的侧部,并位于四个钢带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其特征在于,两组动态焊接部分共用同一焊接安装座,两组动态焊接部分的环形钢带、钢带轮组与超声波装置分别设置在焊接安装座的两侧;所述焊接安装座中间位置设置有钢带轮驱动轴,所述钢带轮驱动轴连接左、右两侧的钢带轮组,所述钢带轮驱动轴与动力输入端相连接,从而同步驱动左、右两侧的钢带轮组,进而带动左、右两侧的环形钢带同步循环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装置的超声波发生器的上侧端面呈长条状,紧贴在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的内侧面,使得环形钢带上侧的平面段的一段长度内,皆是超声波作用的覆盖范围。
CN202021316178.4U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 Active CN212826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6178.4U CN212826942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6178.4U CN212826942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826942U true CN212826942U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81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16178.4U Active CN212826942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8269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5989A (zh) 一种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方法及设备
CN111267163A (zh) 一种新型平面口罩面体制造机
CN202098565U (zh) 一种立式电子元件自动编带机
CN211033143U (zh) 一种对式穿箭自动打包机
CN111449334A (zh) 一种口罩本体制片机
CN210455319U (zh) 一种线束扎带自动绑扎机
CN213056068U (zh) 一种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耳带供给部分
CN110802874A (zh) 一种全自动纸袋手挽机
CN111169993A (zh) 一种口罩生产的耳线输送装置
CN113005657A (zh) 一种腹部垫加工用的标带安置设备
CN212606009U (zh) 新型扎带机
CN212826942U (zh) 一种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的动态焊接部分
CN212446412U (zh) 一种口罩耳带高速超声波焊接设备
CN210017970U (zh) 一种内耳带口罩机包边牵引机构
CN215189600U (zh) 全自动口罩机
CN111361159A (zh) 一种全自动口罩生产设备及耳带段交汇熔切工站
CN216100459U (zh) 口罩焊耳带机
CN216941888U (zh) 一种平面口罩焊耳带装置
CN213487078U (zh) 全自动口罩机
CN114843372A (zh) 一种汇流条贴膜机构及叠焊机
CN112109337A (zh) 一种送线效率高的口罩耳带焊接装置
CN112043027A (zh) 立体口罩焊耳带机
CN213383080U (zh) 一种送线效率高的口罩耳带焊接装置
CN215473096U (zh) 箍带胶套装配装置
CN217136946U (zh) 一种头戴式口罩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