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92596U - 一种冲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92596U
CN212792596U CN202021733911.2U CN202021733911U CN212792596U CN 212792596 U CN212792596 U CN 212792596U CN 202021733911 U CN202021733911 U CN 202021733911U CN 212792596 U CN212792596 U CN 212792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rod
clamping mechanism
screw
sliding fram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3391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世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Xinyou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Xinyo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Xinyou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Xinyou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3391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92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92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92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冲床,涉及通用机械设备领域,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底座上方的夹持机构;还包括连接在底座以及夹持机构之间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固定槽以及传动部,固定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转动设有第一螺杆,固定槽内沿其宽度方向转动设有第二螺杆,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均一端穿过固定槽的侧壁与位于固定槽外的要动手柄固定相连,传动部与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均活动相连,夹持机构通过连接轴与传动部滑动相连;操作手柄转动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通过与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带动传动部运动,使得夹持机构运动至固定槽槽口内侧所在水平面上的任意位置;使得夹持机构能够带动待冲压件在一台冲床上进行多次冲压,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冲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用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床。
背景技术
冲床,就是一台冲压式压力机。在国民生产中,冲压工艺由于比传统机械加工来说有节约材料和能源,效率高,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不高及通过各种模具应用可以做出机械加工所无法达到的产品这些优点,因而它的用途越来越广泛。
冲压生产主要是针对板材的。通过模具,能做出落料,冲孔,成型,拉深,修整,精冲,整形,铆接及挤压件等等,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我们用的开关插座,杯子,碗柜,碟子,电脑机箱,甚至导弹飞机等,有非常多的配件都可以用冲床通过模具生产出来。
在冲压过程中,需要通过定位机构对待冲压件进行定位,但是现有的冲床在定位时,有些还是采用手动定位,费时费力;而采用机械定位的冲床,能够在冲床上定位的区域有限,局限性较大,若待冲压件上需要冲压的位置较多,则需要多个不同的冲床进行冲压,加工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的冲床中定位机构定位区域有限,局限性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冲床,包括:
底座;以及
设置于底座上方的夹持机构;
还包括连接在底座以及夹持机构之间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调节夹持机构与底座的相对位置;
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固定槽以及传动部,所述固定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转动设有第一螺杆,固定槽内沿其宽度方向转动设有第二螺杆,第一螺杆的一端和第二螺杆的一端均穿过固定槽的侧壁且分别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槽外的手柄,所述传动部与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均活动相连,所述夹持机构通过连接轴与传动部滑动相连;
摇动手柄转动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通过传动部带动夹持机构运动至固定槽槽口内侧所在水平面上的任意位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操作手柄转动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通过与第一螺杆以及第二螺杆带动传动部运动,使得夹持机构运动至固定槽槽口内侧所在水平面上的任意位置;使得夹持机构能够带动待冲压件在一台冲床上进行多次冲压,无需更换多个冲床进行冲压,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传动部包括连接件和传动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上的第一套筒以及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杆上的第二套筒,所述传动件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与第一套筒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动框以及与第二套筒固定相连的第二滑动框,所述第一滑动框以及第二滑动框垂直交错分布在固定槽内且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道,所述连接轴滑动穿设于两滑道内,第一滑动框与第二滑动框相向的两面滑动接触,第二滑动框底部与固定槽底部滑动接触。
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底部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的U型座,所述U型座的两端部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一对固定耳,两固定耳之间留有用于冲压的空隙,每一固定耳上贯穿且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位于U型座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位于U型座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限位板。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两固定耳之间空隙的正上方的冲压机构,所述冲压机构通过固定架固定安装于墙体上,所述冲压机构包括安装在其下部的若干冲压头。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夹持状态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依次为:1、底座;2、冲压机构;21、固定架;22、冲压头;3、夹持机构;
31、U型座;32、固定耳;33、螺栓;331、夹板;332、旋转限位板;4、定位机构;41、固定槽;42、第一滑动框;421、第一套筒;422、第一螺杆;43、第二滑动框;431、第二套筒;
432、第二螺杆;44、连接轴;5、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冲床,包括:
底座1;以及
设置于底座1上方的夹持机构3;
还包括连接在底座1以及夹持机构3之间的定位机构4,所述定位机构4用于调节夹持机构3与底座1的相对位置;定位机构4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的固定槽41以及传动部,所述固定槽41内沿其长度方向转动设有第一螺杆422,固定槽41内沿其宽度方向转动设有第二螺杆432,第一螺杆422的一端和第二螺杆432的一端均穿过固定槽41的侧壁且分别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槽41外的手柄5,所述传动部与第一螺杆422以及第二螺杆 432均活动相连,所述夹持机构3通过连接轴44与传动部滑动相连;
操作手柄5转动第一螺杆422以及第二螺杆432,通过与第一螺杆422以及第二螺杆432带动传动部运动,使得夹持机构3运动至固定槽41槽口内侧所在水平面上的任意位置;使得夹持机构3能够带动待冲压件在一台冲床上进行多次冲压,无需更换多个冲床进行冲压,提高工作效率。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冲床,对其包括的传动部进一步优化,所述传动部包括连接件和传动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422上的第一套筒421以及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杆432上的第二套筒431,所述传动件与第一套筒421和第二套筒431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与第一套筒421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动框42以及与第二套筒 431固定相连的第二滑动框43,所述第一滑动框42以及第二滑动框43垂直交错分布在固定槽41内且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道,所述连接轴44滑动穿设于两滑道内,第一滑动框 42与第二滑动框43相向的两面滑动接触,第二滑动框43底部与固定槽41底部滑动接触。
摇动手柄5转动第一螺杆422以及第二螺杆432,带动第一套筒421在第一螺杆422上移动同时带动第二套筒431在第二螺杆432上移动,使得连接轴44带动夹持机构3在第一滑动框42以及第二滑动框43上开设的滑道内运动,从而使得夹持机构3能够在固定槽41口内侧的水平面上运动;同时第一滑动框42与第二滑动框43相向的两面滑动接触,第二滑动框43底部与底座1上壁滑动接触,从而保证第一套筒421不带动第一滑动框42 跟随第一螺杆422转动,以及第二套筒431不带动第二滑动框43跟随第二螺杆432转动。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冲床,对其包括的夹持机构3进一步优化,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底部与所述连接轴44固定连接的U型座31,所述U型座31的两端部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一对固定耳32,两固定耳32之间留有用于冲压的空隙,每一固定耳32上贯穿且螺纹连接有螺栓33,所述螺栓33位于UU型座3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331,位于U型座3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限位板332;将冲压件放入U型座31内,通过操作旋转限位板332转动螺栓33,使得夹板331对待冲压件进行夹紧,随后摇动手柄5转动第一螺杆422以及第二螺杆432,带动第一套筒421在第一螺杆422上移动同时带动第二套筒431在第二螺杆432上移动,使得连接轴44带动夹持机构3在第一滑动框42以及第二滑动框43上开设的滑道内运动,从而使得夹持机构3能够在固定槽 41口内侧的水平面上运动。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冲床,还包括位于两固定耳32 之间空隙的正上方的冲压机构2,所述冲压机构2通过固定架21固定安装于墙体上,所述冲压机构2包括安装在其下部的若干冲压头22;当待冲压件定位工作完成后,通过冲压头22从冲压口对带待冲压件进行冲压。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待冲压件放入U型座31内,通过操作旋转限位板332转动螺栓33,使得夹板331对待冲压件进行夹紧,摇动手柄5驱动第一螺杆422以及第二螺杆432,带动第一套筒421在第一螺杆422上移动以及第二套筒431 在第二螺杆432上移动,同时使得连接轴44带动夹持机构3在第一滑动框42以及第二滑动框43上开设的滑道内运动,从而使得夹持机构3运动至固定槽41槽口内侧所在水平面上的任意位置;同时第一滑动框42与第二滑动框43相向的两面滑动接触,第二滑动框43 底部与底座1上壁滑动接触,从而保证第一套筒421不带动第一滑动框42跟随第一螺杆 422转动,第二套筒431不带动第二滑动框43跟随第二螺杆432转动;当对U型座31内的待冲压件定位完成后,通过冲压头22对其进行冲压操作,可通过上述操作完成在一台冲床上通过不同的冲压头22对待冲压件的不同位置进行冲压,以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5)

1.一种冲床,包括:
底座(1);以及
设置于底座(1)上方的夹持机构(3);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连接在底座(1)以及夹持机构(3)之间的定位机构(4),所述定位机构(4)用于调节夹持机构(3)与底座(1)的相对位置;
定位机构(4)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的固定槽(41)以及传动部,所述固定槽(41)内沿其长度方向转动设有第一螺杆(422),固定槽(41)内沿其宽度方向转动设有第二螺杆(432),第一螺杆(422)的一端和第二螺杆(432)的一端均穿过固定槽(41)的侧壁且分别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槽(41)外的手柄(5),所述传动部与第一螺杆(422)以及第二螺杆(432)均活动相连,所述夹持机构(3)通过连接轴(44)与传动部滑动相连;
摇动手柄(5)转动第一螺杆(422)以及第二螺杆(432),通过传动部带动夹持机构(3)运动至固定槽(41)槽口内侧所在水平面上的任意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连接件和传动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422)上的第一套筒(421)以及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杆(432)上的第二套筒(431),所述传动件与第一套筒(421)和第二套筒(431)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与第一套筒(421)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动框(42)以及与第二套筒(431)固定相连的第二滑动框(43),所述第一滑动框(42)以及第二滑动框(43)垂直交错分布在固定槽(41)内且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道,所述连接轴(44)滑动穿设于两滑道内,第一滑动框(42)与第二滑动框(43)相向的两面滑动接触,第二滑动框(43)底部与固定槽(41)底部滑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冲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底部与所述连接轴(44)固定连接的U型座(31),所述U型座(31)的两端部内壁对称固定安装有一对固定耳(32),两固定耳(32)之间留有用于冲压的空隙,每一固定耳(32)上贯穿且螺纹连接有螺栓(33),所述螺栓(33)位于U型座(3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331),位于U型座(3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限位板(3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冲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两固定耳(32)之间空隙的正上方的冲压机构(2),所述冲压机构(2)通过固定架(21)固定安装于墙体上,所述冲压机构(2)包括安装在其下部的若干冲压头(22)。
CN202021733911.2U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冲床 Active CN212792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3911.2U CN212792596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冲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3911.2U CN212792596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冲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92596U true CN212792596U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83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33911.2U Active CN212792596U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冲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92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92596U (zh) 一种冲床
CN109759497B (zh) 一种快速冲裁模具
CN218744280U (zh) 一种可多方位调节的机械零件用冲孔装置
CN111842693A (zh) 一种三向冲压机
CN108543868B (zh) 凸轮式连续冲压模具
CN201285993Y (zh) 多功能母线加工机
CN215657359U (zh) 一种升降冲压装置
CN212763765U (zh) 一种绝缘片材的打孔设备
CN213530401U (zh) 一种铝模板冲孔机的冲头更换装置
CN211803332U (zh) 一种圆管产品冲孔治具
CN213613794U (zh) 一种铝材加工用冲压装置
CN107952869B (zh) 一种圆锥筒壁悬臂式冲孔模具
CN212144147U (zh) 一种便捷型冲床
CN210132795U (zh) 一种四导柱双动作冲床
CN219324664U (zh) 一种五金制品冲孔机
CN202570807U (zh) 一种用于加工高锁螺母的方形锁紧部的模具
CN219520168U (zh) 一种紧凑型变频调速三相异步电动机专用模具
CN216095739U (zh) 一种折弯机用定位夹紧工作台
CN214053327U (zh) 一种槽钢侧面钻孔用连续冲孔模具
CN220161333U (zh) 一种模具加工打孔装置
CN215355712U (zh) 一种冲压模具头快速替换机构
CN210412098U (zh) 一种压力机
CN214601381U (zh) 一种改进型冲子
CN221018769U (zh) 一种用于环模加工的钻孔机
CN219966500U (zh) 一种碟刹盘的打孔加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