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5244U - 一种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5244U
CN212775244U CN202021397780.5U CN202021397780U CN212775244U CN 212775244 U CN212775244 U CN 212775244U CN 202021397780 U CN202021397780 U CN 202021397780U CN 212775244 U CN212775244 U CN 2127752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driven disc
vibration damping
mandrel
ring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778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立志
吴卫星
夏祖国
李建垒
徐东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Off Road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9778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52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52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52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包括与发动机输出端连接的中空壳体和与下级传动装置连接的从动盘;中空壳体内设有将其分成内、外两个腔室的第一隔板和将上述外腔室分成多个小腔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的两端分别与内腔室的外壁和外腔室的内壁连接;内腔室中设有内圈减振体,外腔室的每个小腔内均设有外圈减振体;从动盘包括从动盘本体,从动盘本体同轴设有能容置于内圈减振体中的芯轴和能容置于外圈减振体中的凸台;从动盘上设有同轴的贯通孔。设计内外圈两套减振机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取代离合器应用在水陆两栖车上,具有体积小、重量小、振动小、噪音小、传动可靠等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振降噪技术领域,是一种动力装置降噪技术,具体地是指一种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与下级传动装置之间通常需要设置弹性连轴装置,用来传递扭矩的同时,通过弹性体缓和扭矩冲击和振动,控制扭矩转速的稳定,避免产生过大的振动和噪声。这种弹性连轴装置通常与离合器集成在一起,离合器具有主动盘、从动盘、液压泵及脚踏板等机构,导致系统重量大、体积大,不利于整车布置及减重。普通的扭转减振器安装在离合器从动盘上,依靠金属弹簧的压缩来缓和冲击,由于金属弹簧是无阻尼材质,本身不具备吸收高频振动的能力。因此,发动机的振动仍能通过离合器传递至车体,导致不利的NVH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小、振动小、噪音小、传动可靠的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发动机输出端连接的中空壳体和与下级传动装置连接的从动盘;所述中空壳体内设有将其分成内、外两个腔室的第一隔板和将上述外腔室分成多个小腔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两端分别与内腔室的外壁和外腔室的内壁连接;所述内腔室中设有内圈减振体,所述外腔室的每个小腔内均设有外圈减振体;所述从动盘包括从动盘本体,所述从动盘本体同轴设有能容置于内圈减振体中的芯轴和能容置于外圈减振体中的凸台;所述从动盘上设有同轴的贯通孔。
优选的,所述内圈减振体设在芯轴外壁和内腔室内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内腔室和芯轴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圈减振体由多个间隔设置的内圈单元组成。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圈单元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腔室中还设有与所述内腔室其中一个端面连接的第二限位板以及与芯轴连接的第三限位板;所述内圈减振体位于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之间。这样,通过第三限位板限制从动盘的轴向窜动。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限位板的对角线长度>内腔室边长>芯轴边长。
优选的,所述小腔的其中一个端面设有第一限位板,外圈减振体位于第一限位板和从动盘本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外圈减振体由两个外圈单元组成,所述凸台位于两个外圈单元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凸台与外圈单元之间设有间隙。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圈单元侧壁设有定位槽,所述外腔室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适配的定位凸起。这样,通过定位槽和定位凸起的配合方便外圈单元安装的同时,也防止外圈单元周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内圈单元通过方形芯轴的方形表面与橡胶体表面的摩擦来消除扭转振动,通过方形芯轴的棱边与橡胶体挤压来传递扭矩,用于发动机怠速及小扭矩工况下的传动及减振。外圈单元由8个异形的橡胶元件固定在外腔室中,用于发动机大扭矩输出工况下的传动及减振。内、外单元都采用橡胶元件,都具有阻尼,而现有的技术采用弹簧作为减振元件,不具备阻尼。本实用新型具备失效保护功能,即内、外单元弹性体失效后,动力不间断,车辆可行驶。内、外单元弹性体被限制在腔体内活动,可以限制内、外减振体的运动位移,有效避免振体被过度压缩或拉伸,提高了振体的耐久可靠性。本实用新型中空壳体具有法兰面,法兰面上设有螺栓孔,从动盘上设有花建孔。具有安装拆卸方便、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内外圈两套减振机构。不同于现有扭转减振器,本实用新型通过方形芯轴的方形表面与内、外减振体表面的摩擦来消除扭转振动,通过方形芯轴的棱边与内、外减振体的挤压来传递扭矩。正是由于摩擦做功和橡胶自身的弹性阻尼消耗了振动能量,降低了振动幅度。本实用新型可以取代离合器应用在水陆两栖车上,具有体积小、重量小、振动小、噪音小、传动可靠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4是A-A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图6的B-B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空壳体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空壳体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中:中空壳体1(内腔室1.1、外腔室1.2、小腔1.21、第一隔板1.3、第二隔板1.4、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第三限位板1.7定位凸起1.8)、从动盘2(从动盘本体2.1、芯轴2.2、凸台2.3、贯通孔2.4)内圈减振体3(内圈单元3.1)、外圈减振体4(外圈单元4.1、间隙4.2、定位槽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图1~图9以及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包括中空壳体1、从动盘2、内圈减振体3、外圈减振体4、第三限位板1.7。发动机的输出端与中空壳体1连接,下级传动装置与从动盘2连接。
如图1至图9所示,所述中空壳体1内设有将其分成内腔室1.1和外腔室 1.2的第一隔板1.3和将上述外腔室分成多个小腔1.21的第二隔板1.4;所述第二隔板1.4的两端分别与内腔室1.1的外壁和外腔室1.2的内壁连接;所述内腔室1.1中设有内圈减振体3,所述外腔室1.2的每个小腔1.21内均设有外圈减振体4;所述从动盘2包括从动盘本体2.1,所述从动盘本体2.1同轴设有能容置于内圈减振体3中的芯轴2.2和能容置于外圈减振体4中的凸台2.3;所述从动盘2上设有同轴的贯通孔2.4。所述内圈减振体3设在芯轴2.4外壁和内腔室1.1 内壁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腔室3和芯轴2.2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内圈减振体3由多个间隔设置的内圈单元3.1组成。所述内圈单元3.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本实施例中设有四个均布在内腔室1.1四个角落的内圈单元3.1,内圈单元3.1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且其斜边所在的面与芯轴 2.2的外侧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内腔室1.1中还设有与所述内腔室1.1其中一个端面连接的第二限位板1.6及与芯轴2.2连接的第三限位板1.7;所述内圈减振体3位于第二限位板1.6和第三限位板1.7之间,这样,通过第三限位板1.7限制从动盘的轴向窜动。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限位板1.7的对角线长度>内腔室1.1边长>芯轴2.2边长。本实施例中,内腔室1.1边长>芯轴2.2的对角线长度。
所述中空壳体1、第一隔板1.3、第二隔板1.4、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1.6 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小腔1.21的其中一个端面设有第一限位板1.5,外圈减振体4 位于第一限位板1.5和从动盘本体2.1之间。
优选的,所述外圈减振体4由两个外圈单元4.1组成,所述凸台2.3位于两个外圈单元4.1之间。所述凸台2.3与外圈单元4.1之间设有间隙4.2。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外圈单元4.1侧壁设有定位槽4.3,所述外腔室1.2内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4.3适配的定位凸起1.8,这样,通过定位槽4.3和定位凸起1.8的配合方便外圈单元4.1安装的同时,也防止外圈单元4.1周向移动。
所述的内圈减振体3和外圈减振体4均匀分布在圆周上。
所述中空壳体1和从动盘2是金属材质。内圈减振体3和外圈减振体4为橡胶材质。
所述芯轴2.2与内圈减振体3相互摩擦和挤压作用,起到一级减振和传动功能;所述从动盘2上周向均布的凸台2.3与外圈减振体4相互扭转作用,起到二级减振和传动功能。
当发动机运转时,发动机飞轮带动中空壳体1转动,再通过固定在中空壳体1上的内圈减振体3和外圈减振体4带动从动盘2转动,从动盘2将动力输入下级传动装置。内圈减振体3和外圈减振体4具有设定的扭转刚度,橡胶体受到扭矩作用而产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可以减小由于扭矩波动导致的不利振动和噪音。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组合、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发动机输出端连接的中空壳体和与下级传动装置连接的从动盘;所述中空壳体内设有将其分成内、外两个腔室的第一隔板和将上述外腔室分成多个小腔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两端分别与内腔室的外壁和外腔室的内壁连接;所述内腔室中设有内圈减振体,所述外腔室的每个小腔内均设有外圈减振体;所述从动盘包括从动盘本体,所述从动盘本体同轴设有能容置于内圈减振体中的芯轴和能容置于外圈减振体中的凸台;所述从动盘上设有同轴的贯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减振体设在芯轴外壁和内腔室内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室和芯轴的横截面均为矩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减振体由多个间隔设置的内圈单元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单元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室中还设有与所述内腔室其中一个端面连接的第二限位板以及与芯轴连接的第三限位板;所述内圈减振体位于第二限位板和第三限位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板的对角线长度>内腔室边长>芯轴边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腔的其中一个端面设有第一限位板,外圈减振体位于第一限位板和从动盘本体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减振体由两个外圈单元组成,所述凸台位于两个外圈单元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与外圈单元之间设有间隙。
CN202021397780.5U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 Active CN2127752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7780.5U CN212775244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7780.5U CN212775244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5244U true CN212775244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78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7780.5U Active CN212775244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52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092252A1 (ko)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US4925409A (en) Torsional damper for marine drive unit
CN212775244U (zh) 一种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稳定的装置
CN213270874U (zh) 一种汽车用扭转减振装置
CN103089837A (zh) 正负弹簧并联式半主动控制型联轴器
CN104455198A (zh) 减振器及汽车
CN209340368U (zh) 离合器从动盘及离合器
CN201322058Y (zh) 取力装置
CN107504132B (zh) 双质量飞轮及车辆
CN113108016B (zh) 多级橡胶扭转减振器
CN204692451U (zh) 动力盘及使用该动力盘的扭转减振器、传动系统和汽车
CN210949828U (zh) 集成多级减振功能的花键结构
KR20070108670A (ko) 드라이브 샤프트의 다이나믹 댐퍼
CN211474774U (zh) 一种新型推土机用减震器
CN102588551A (zh) 矿车用液力传动系统
CN218177321U (zh) 一种发动机与发电机驱动连接静音减震装置
CN220337415U (zh) 减震齿轮总成、发动机及汽车
CN111120564B (zh) 一种主动扭转减振装置
CN202484118U (zh) 旋挖钻机高弹联轴器
CN214699114U (zh) 一种左右组装方式的拖拉机变速箱
CN210087479U (zh) 一种增程器发动机和发电机的连接结构
CN205101427U (zh) 一种高弹性联轴器
CN220337416U (zh) 减震齿轮总成、发动机及汽车
CN215487295U (zh) 一种超轻型多功能液压联轴器外套结构
CN101959706B (zh) 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装置及具有分离装置的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