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73627U - 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73627U
CN212773627U CN202021326945.XU CN202021326945U CN212773627U CN 212773627 U CN212773627 U CN 212773627U CN 202021326945 U CN202021326945 U CN 202021326945U CN 212773627 U CN212773627 U CN 212773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teel
post
cast strip
steel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269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景强
张冲
吴迪
朱钰
侯义元
符华棣
徐阔
李建军
程瑶瑶
郭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269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73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73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73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脚手架领域,特别是涉及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顶托,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单元,多个所述支撑单元上下依次拼接组合成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钢管,钢管之间通过横杆固定连接,所述钢管的一端设置有凸块,凸块能够插入到相邻支撑单元的钢管的圆孔内;支撑架远离所述凸块的一端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顶托。通过以上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不同数目的支撑单元便可调整支撑架的高度,来适应不同梁的高度,支撑架与梁之间的间隙通过顶托调整。支撑单元之间通过钢管上的凸块连接,仅需将一个支撑单元的钢管对准另一个支撑单元的凸块扣上即可。避免了传统的施工方式中单独设置大量的钢管支撑费时费力。

Description

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脚手架领域,特别是涉及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对大跨度的建筑顶板混凝土浇筑时,一般采用分段施工,在中间留出一端空隙作为后浇带。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后浇带两侧浇筑的混凝土发生塌陷倾斜,需要对后浇带两侧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进行临时支撑。传统支撑方式是使用钢管进行回顶,这种支撑方法需要对整个顶板的下表面进行支撑包括顶面和梁,对材料的消耗较大,而且拆装费时费力,而且支撑满堂支架会影响下方人员的移动和材料搬运。
因此施工中也有只对梁进行支撑的方案,但是支撑时仅仅支撑梁需要的支撑力比较大,一般是采用钢柱进行支撑。但是钢柱价格昂贵,而且需要额外准备材料,或者也可以改成用高密度的钢管对梁进行支撑,但是这种方式同样需要搭设大量的钢管支撑,实施起来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后浇带两侧的浇筑混凝土进行回顶施工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采用如下方案。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和顶托,所述支撑架包括多个支撑单元,多个所述支撑单元上下依次拼接组合成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钢管,钢管之间通过横杆固定连接,所述钢管的一端设置有凸块,凸块能够插入到相邻支撑单元的钢管的圆孔内;支撑架远离所述凸块的一端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顶托,顶托包括丝杠、与丝杠配合的调节螺母和设置在丝杠顶端的底盘;所述丝杠套设在所述钢管内,所述调节螺母支撑在钢管的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凸块设置在所述钢管的上端,所述顶托设置在支撑架的下端。
优选的,所述凸块上横向开设有的第一销孔,所述钢管远离所述凸块的一端横向开设有第二销孔,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中能够对齐并插入销钉固定。
优选的,所述凸块顶端形成尖角便于凸块插入到相邻钢管的圆孔内。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顶端还设置有增大接触面积的托盘,所述托盘通过转轴安装在凸块上的第一销孔上。
优选的,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还包括钢柱,钢柱直径与钢管内径相同,钢柱部分插入到钢管的圆孔中并焊接固定,钢柱另一部分突出于钢管的端面形成所述凸块。
优选的,所述钢柱与钢管的圆孔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钢管高度包括多种,所述钢管的高度为40cm-200cm。
优选的,所述钢管包括三种高度,分别为45cm、90cm和180cm。
优选的,支撑单元的多个钢管共圆分布且钢管之间等间距设置。
本实用新型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使用施工场地上常见的钢管制作成一个支撑单元,支撑单元的钢管通过横杆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然后将多个支撑单元上下依次拼接组成一个完整的支撑架,支撑架的高度略小于需要顶撑的梁的高度。然后在支撑单元的一端安装的钢管内安装有建筑用顶托,梁与支撑架的高度差通过顶托进行调整。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使用施工场地中常用的材料制作成的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可以通过设置不同数目的支撑单元便可调整支撑架的高度,来适应不同梁的高度,支撑架与梁之间的间隙通过顶托调整。支撑单元通过将多个钢管连接成一个整体,能够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减少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的架设数目,并且安装方便,支撑单元之间通过钢管上的凸块连接,仅需将一个支撑单元的钢管对准另一个支撑单元的凸块扣上即可。避免了传统的施工方式中单独设置大量的钢管支撑费时费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安装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个支撑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架,11-支撑单元,111-钢管,112-横杆,2-顶托,21-调节螺母,22-丝杠,23-底盘,3-托盘,4-梁,5-凸块,6-第一销孔,7-第二销孔,8-销钉,9-钢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对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进行回顶施工不方便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顶托2,所述支撑架1包括多个支撑单元11,多个所述支撑单元11上下依次拼接组合成所述支撑架1;所述支撑单元11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钢管111,钢管111之间通过横杆112固定连接,所述钢管111的一端设置有凸块5,凸块5能够插入到相邻支撑单元11的钢管111的圆孔内;支撑架1远离所述凸块5的一端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顶托2,顶托2包括丝杠22、与丝杠22配合的调节螺母21和设置在丝杠22顶端的底盘23;所述丝杠22套设在所述钢管111内,所述调节螺母21支撑在钢管111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使用施工场地中常用的钢管111为主要材料,如图2中所示,将多根长度相同的钢管111平行设置,多根钢管111之间的上下端面平齐,然后钢管111之间通过横杆112固定连接横杆112可以选用施工中常用的钢筋,相邻两钢管111之间通过多跟横杆112固定连接。
钢管111与横杆112之间的连接方式优选的为焊接固定。钢管111的数目可以根据具体地施工情况,梁4需要的顶撑力度和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的设置密度决定。优选的,一个支撑单元11中的钢管111数目为3-8个。例如图2中的支撑单元11为三个钢管111组成,钢管111设置等边单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将多个支撑单元11上下拼接便可形成不同高度的支撑架1。为了便于两个相邻单元的钢管111能上下连接,在钢管111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凸块5,凸块5能够插入到钢管111的圆孔中,这样在设置时仅需要将一个支撑单元11的凸块5对准另一个支撑党员的钢管111圆孔即可将两个支撑单元11拼接在一起。优选的凸块5为圆柱体,顶端具有尖角便于对准钢管111的圆孔;凸块5的长度至少为凸块5直径的1.5倍。具体地凸块5为设置在钢管111内的钢柱9组成,钢柱9部分设置在钢管111内,另一部分凸出与钢管111的端面形成凸块5,其中钢柱9的直径与钢管111的内径相同,钢柱9与钢管111的圆孔为间隙配合,钢柱9焊接固定在钢管111内。
调整支撑单元11的数目仅能大体上调整支撑架1的高度,不能做到细致的调整,因此支撑架1上还设置有顶托2,顶托2包括丝杠22、调节螺母21和底盘23。因为顶托2的丝杠22需要插入到钢管111的因此顶托2需要设置在支撑架1远离凸块5的一端,具体的如图3中所示,支撑单元11的凸块5全部设置在其中一端,或为上端或为下端;多个支撑单元11拼接成支撑架1后同样,一端的钢管111上具有凸块5,另一端为正常的钢管111。顶托2的丝杠22插入到钢管111的圆孔中,与丝杠22配合的调节螺母21支撑在钢管111的端面上。底盘23设置在丝杠22位于钢管111外的一端。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的顶托2即可以设置在支撑架1的顶部也可以设置在支撑架1的底部。都不影响支撑装置的正常工作。若顶托2设置在支撑架1的顶部,那么凸块5就要设置在钢管111的底部。但是梁4的高度一般至少为三米,需要操作顶托2时就需要使用梯子等装置,操作不便。因此优选的为了便于对调节螺母21进行操作回所述凸块5设置在所述钢管111的上端,所述顶托2设置在支撑架1的下端。如图3所示。
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撑单元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如图4中所示,所述凸块5上横向开设有的第一销孔6,所述钢管111远离所述凸块5的一端横向开设有第二销孔7,第一销孔6和第二销孔7中能够插入销钉8固定。
支撑装置与底面接触位置具有顶托2的底盘23,底盘23能够有效的分散压力减小压强,同样的,如图5所示,支撑装置的顶部也需要增大接触面积的托盘3来减小支撑装置与梁4的压力。所述托盘3通过转轴安装在凸块5上的第一销孔6内。
为了便于调整支撑架1的高度,所述钢管111高度包括多种,钢管111的高度也就是支撑单元11的高度。所述钢管111的高度为40cm-200cm。优选的,所述钢管111包括三种高度,分别为45cm、90cm和180cm。
如图2中所示,支撑单元11的多个钢管111共圆分布且钢管111之间等间距设置;这样有利于提高支撑装置设置在地面上的稳定性。或者认为支撑单元11的钢管111设置在正多边形的顶点上。
优选的,第一销孔6和第二销孔7的轴线指向钢管111共圆的圆心。这样无论上下两个支撑单元11如何放置,只要保证下方的凸块5全部插入到上方钢管111的圆孔中,即可保证第一销孔6和第二销孔7能够对齐,直接插入销钉8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首先根据梁4与地面的高度,选择合适数目合适高度的支撑单元11;然后在最下方的支撑单元11的下方安装好顶托2,支撑单元11的钢管111与顶托2一一对应。然后将支撑单元11依次拼接,在最上方的支撑单元11上安装托盘3;然后调整顶托2让托盘3和梁4的下表面紧密贴合。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包括在旧房装修中使用本实用新型,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和顶托(2),所述支撑架(1)包括多个支撑单元(11),多个所述支撑单元(11)上下方向依次拼接组合成所述支撑架(1);
所述支撑单元(11)包括多个竖向设置的钢管(111),钢管(111)之间通过横杆(112)固定连接,钢管(111)的一端设置有凸块(5),凸块(5)能够插入到相邻支撑单元(11)的钢管(111)内;
支撑架(1)远离所述凸块(5)的一端设置有高度可调节的顶托(2),顶托(2)包括丝杠(22)、与丝杠(22)配合的调节螺母(21)和设置在丝杠(22)顶端的底盘(23);所述丝杠(22)套设在所述钢管(111)内,所述调节螺母(21)支撑在钢管(111)的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5)设置在所述钢管(111)的上端,所述顶托(2)设置在支撑架(1)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5)上横向开设有的第一销孔(6),所述钢管(111)远离所述凸块(5)的一端横向开设有第二销孔(7),第一销孔(6)和第二销孔(7)中能够对齐并插入销钉(8)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5)顶端形成尖角便于凸块(5)插入到相邻钢管(111)的圆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一端还设置有增大接触面积的托盘(3),所述托盘(3)通过转轴安装在凸块(5)上的第一销孔(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还包括钢柱(9),钢柱(9)直径与钢管(111)内径相同,钢柱(9)部分插入到钢管(111)的圆孔中并焊接固定,钢柱(9)另一部分突出于钢管(111)的端面形成所述凸块(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9)与钢管(111)的圆孔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11)高度包括多种,所述钢管(111)的高度为40cm-200c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111)包括三种高度,分别为45cm、90cm和18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单元(11)的多个钢管(111)共圆分布且钢管(111)之间等间距设置。
CN202021326945.XU 2020-07-08 2020-07-08 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 Active CN212773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6945.XU CN212773627U (zh) 2020-07-08 2020-07-08 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26945.XU CN212773627U (zh) 2020-07-08 2020-07-08 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73627U true CN212773627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76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26945.XU Active CN212773627U (zh) 2020-07-08 2020-07-08 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736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3023A (zh) * 2022-05-19 2022-08-12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顶板回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93023A (zh) * 2022-05-19 2022-08-12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顶板回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4893023B (zh) * 2022-05-19 2024-01-12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顶板回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69992B1 (ko) 교각용 거푸집 시스템
CN211735747U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梁托结构
CN212773627U (zh) 后浇带回顶支撑装置
CN111778869A (zh) 中承式钢结构拱桥内倾空间拱肋调整装置
CN209799167U (zh) 一种预埋柱脚加固体系
CN111206768B (zh) 一种轻型梁板结构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216587710U (zh) 一种组合式铝合金模板反坎加固结构
CN113265950A (zh) 一种用于大悬臂盖梁施工的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CN211772852U (zh) 一种可承受三向荷载的主塔横撑结构体系
CN215595073U (zh) 一种土建现场用可提升式支撑马镫
CN217378583U (zh) 具有主塔塔柱横撑功能的横梁支架结构
CN215925688U (zh) 一种可调式倾斜塔柱施工支架
CN112144665A (zh) 一种用于联方网壳雨棚结构的可调节斜向支撑
CN219509179U (zh) 一种梁底面支模辅助工具
CN214785954U (zh) 楼层后浇带模板支撑结构
CN216156820U (zh) 一种格构柱与钢筋连接结构
CN218911984U (zh) 一种钢筋马凳型钢支架
CN213539298U (zh) 一种用于联方网壳雨棚结构的可调节斜向支撑
CN210596940U (zh) 一种混凝土钢模板组件
CN216766533U (zh) 一种大截面矩形厚板钢管混凝土柱
CN212358281U (zh) 一种树根桩钢筋笼固定支架及其连接结构
CN216811117U (zh) 装配叠拼式支架体系
CN213742298U (zh) 一种便捷支撑装置
CN220539314U (zh) 一种预应力叠合板支撑装置
CN216196046U (zh) 一种钢筋保护层垫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