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65972U - 智能型后视镜 - Google Patents

智能型后视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5972U
CN212765972U CN202020896324.9U CN202020896324U CN212765972U CN 212765972 U CN212765972 U CN 212765972U CN 202020896324 U CN202020896324 U CN 202020896324U CN 212765972 U CN212765972 U CN 212765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mirror surface
main body
mirror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9632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舜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02089632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5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5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5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型后视镜,其主体为具有折叠功能的后视镜,后视镜包括罩壳和镜面,罩壳包括主体罩壳和副罩壳,主体罩壳与副罩壳呈伸缩配合,镜面包括第一镜面、第二镜面和第三镜面,主体罩壳支撑第一镜面,副罩壳支撑设置第二镜面,副罩壳伸出主体罩壳的一端外侧面设有与第一镜面位于同一后视面的第三镜面;主体罩壳与副罩壳之间设有控制两者伸缩配合的电动伸缩机构。使用时,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机构,能实现副罩壳相对于主体罩壳伸伸缩,即实现第二镜面相对于第一镜面伸缩扩展,从而增大后视镜可视面积,提高行车的安全。

Description

智能型后视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是一种智能型后视镜。
背景技术
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A柱的左右两侧,以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从而保证行车的安全。现有的汽车外后视镜的功能大都具有折叠及后视调节的功能,其中折叠功能,是将后视镜朝内翻转,从而能减少后视镜相对于汽车两侧外凸的长度,起到防护后视镜,以及方便通过狭窄空间的目的。后视调节功能是指对后视镜镜面进行角度的调节,以针对不同驾驶者达到最佳的后视视角,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但这些后视镜仍存在以下不足:1、后视镜可视面积仍较为局限,尤其是汽车转向时,因后视面积不足,仍存在较大的盲区,易造成事故;2、后视镜折叠后无法进行后视,在通过狭窄空间时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基于上述不足,如果能设计一种镜面可伸缩扩展,并且折叠后仍具备后视功能的后视镜结构,则能够根据需要改变可视面积,保障行车的安全。为此,有待设计一种具备镜面伸缩扩展,且折叠后具备后视功能的汽车后视镜。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智能型后视镜,使其解决现有同类汽车后视镜后视面积不可调节,折叠后不具备后视功能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型后视镜,该智能型后视镜的主体为具有折叠功能的后视镜,后视镜包括罩壳和镜面,其结构要点在于所述罩壳包括主体罩壳和副罩壳,主体罩壳与副罩壳呈伸缩配合,所述镜面包括第一镜面、第二镜面和第三镜面,所述主体罩壳内设有用于支撑第一镜面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与主体罩壳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副罩壳内设有用于支撑第二镜面的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与副罩壳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即所述副罩壳相对于主体罩壳伸出至最大时,第二支架在所述弹簧作用下弹出至所述第二镜面与第一镜面位于同一后视面内,所述副罩壳伸出的一端外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镜面位于同一后视面的第三镜面;所述主体罩壳与副罩壳之间设有控制两者伸缩配合的电动伸缩机构,电动伸缩机构包括电机、螺杆、螺杆座,电机固定于主体罩壳内,螺杆座固定于副罩壳内,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螺杆,螺杆与所述螺杆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架设有对所述第二支架弹出和收入副罩壳内的运动形成导向的导面,且所述副罩壳内设有对所述第二支架弹出副罩壳的行程和方向进行限位的限位部。通过上述结构,控制电动伸缩机构,能实现第二镜面相对于第一镜面伸缩扩展,从而增大后视镜可视面积,提高行车的安全。
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一镜面之间设有第一电动摆转机构,第一电动摆转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摆转座A,第一步进电机固定于第一支架,第一镜面固定于摆转座A,摆转座A直接与第一步进电机的转轴端固定连接,第一步进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后视镜折叠部位的转轴平行。通过该结构,方便第一镜面的角度调节。
所述第二支架与第二镜面之间设有第二电动摆转机构,第二电动摆转机构包括第二步进电机、摆转座B,第二步进电机固定于第二支架,第二镜面固定于摆转座B,摆转座B直接与第二步进电机的转轴端固定连接,第二步进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后视镜折叠部位的转轴平行。通过该结构,方便第二镜面的角度调节。
所述副罩壳内设有控制所述第三镜面摆转角度的第三电动摆转机构,第三电动摆转机构包括第三步进电机、转动座,第三步进电机固定于副罩壳内,所述第三镜面固定于转动座,且转动座直接与第三步进电机的转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步进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后视镜折叠部位的转轴平行。通过该结构,当后视镜折叠后,通过摆转调节第三镜面,从而第三镜面作为后视镜折叠后的后视镜面,方便后视操作,提高行车安全。
所述限位部为滑孔导向支架,滑孔导向支架固定于所述副罩壳内,所述第二支架一侧设有一对与所述滑孔导向支架内的滑孔配合呈限位滑动的滑块,即滑孔导向支架的滑孔对所述第二支架弹出副罩壳的方向和行程形成限位。通过该结构,使第二支架弹出副罩壳更为可靠,保证第二镜面弹出后与第一镜面位于同一后视面内。
所述限位部为伸缩套,伸缩套套接于所述副罩壳与第二支架之间的弹簧外部,且伸缩套一端固定连接副罩壳,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架,即伸缩套的伸长方向和伸长量对第二支架弹出副罩壳的方向和行程形成限位。通过该结构,同样能限制第二支架弹出的行程,保证第二镜面弹出后与第一镜面位于同一后视面内。
所述主体罩壳中对应行车方向的前端面设有感测主体罩壳前端障碍物的内距离感测器,副罩壳中对应行车方向的前端面设有感测副罩壳伸出主体罩壳后前端障碍物的外距离感测器,且内距离感测器感测的距离值小于设定值时触发所述后视镜折叠,外距离感测器感测的距离值小于设定值时触发副罩壳伸入所述主体罩壳内。通过该结构,使该后视镜具有行车过程中自动折叠,自动收缩镜面的功能,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所述主体罩壳中靠近第一镜面的边缘位置设有LED警示灯,主体罩壳外侧设有感测光线强度的光敏感测器,当光敏感测器感测到光线强度小于设定值时启动所述LED警示灯。通过该结构,当环境视线较差时,能够自动开启LED警示灯,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所述副罩壳中靠近所述第三镜面的上端或下端位置设有感测车门外障碍物的开门感测器,开门感测器对应控制相应侧的汽车门锁。通过该结构,提高汽车左右开门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具有镜面伸缩扩展功能,从而根据需要可改变后视镜可视面积,保障行车安全,同时,折叠后视镜后,仍具备后视功能,方便狭窄空间内的行车,且镜面伸缩扩展及折叠功能均可智能控制,操作使用极其方便,适合作为各类汽车智能后视镜使用,或同类汽车后视镜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了A-A剖视。
图3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部分作了剖视。
图5是图1伸长扩展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伸长扩展到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伸长扩展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控制原理参考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中序号及名称为:1、主体罩壳,101、第一支架,102、导面,2、副罩壳,201、螺杆座,3、第一镜面,4、第一步进电机,401、摆转座A,5、第二镜面,6、第二步进电机,601、摆转座B,7、电机,8、螺杆,9、第二支架,901、滑块,10、弹簧,11、滑孔导向支架,1101、滑孔,12、第三镜面,13、第三步进电机,14、转动座,15、外距离感测器,16、内距离感测器,17、LED警示灯,18、开门感测器,19、折叠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8所示,该智能型后视镜的主体为具有折叠功能的后视镜,后视镜包括罩壳和镜面,罩壳包括主体罩壳1和副罩壳2,主体罩壳与副罩壳呈伸缩配合。镜面包括第一镜面3、第二镜面5和第三镜面12,主体罩壳内设有用于支撑第一镜面的第一支架101,第一支架与主体罩壳之间为固定连接。副罩壳内设有用于支撑第二镜面的第二支架9,第二支架与副罩壳之间通过弹簧10连接,即副罩壳相对于主体罩壳伸出至最大时,第二支架在弹簧作用下弹出至第二镜面与第一镜面位于同一后视面内。副罩壳伸出的一端外侧面设有与第一镜面位于同一后视面的第三镜面。主体罩壳与副罩壳之间设有控制两者伸缩配合的电动伸缩机构,电动伸缩机构包括电机7、螺杆8、螺杆座201,电机固定于主体罩壳内,螺杆座固定于副罩壳内,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螺杆,螺杆与螺杆座螺纹连接。第一支架设有对第二支架弹出和收入副罩壳内的运动形成导向的导面102,且副罩壳内设有对第二支架弹出副罩壳的行程和方向进行限位的限位部。
上述限位部有两种方案结构,方案一结构为:限位部为滑孔导向支架11,滑孔导向支架固定于副罩壳内一侧,第二支架9一侧设有一对与滑孔导向支架内的滑孔1101配合呈限位滑动的滑块901,通过滑孔限制滑块的运动行程和运动方向,从而对第二支架弹出副罩壳的行程和方向形成限位。
方案二结构为:限位部为伸缩套,伸缩套套接于副罩壳2与第二支架9之间的弹簧10外部,且伸缩套一端固定连接副罩壳,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架,即伸缩套的伸长方向和伸长量对第二支架弹出副罩壳的方向和行程形成限位。
为了方便第一镜面3的角度调节,上述第一支架101与第一镜面之间设有第一电动摆转机构,第一电动摆转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4、摆转座A401,第一步进电机固定于第一支架,第一镜面固定于摆转座A,摆转座A直接与第一步进电机的转轴端固定连接,第一步进电机的转轴与后视镜折叠部位的转轴平行。
为了方便第二镜面5的角度调节,上述第二支架9与第二镜面之间设有第二电动摆转机构,第二电动摆转机构包括第二步进电机6、摆转座B601,第二步进电机固定于第二支架,第二镜面固定于摆转座B,摆转座B直接与第二步进电机的转轴端固定连接,第二步进电机的转轴与后视镜折叠部位的转轴平行。
为了方便第三镜面12的角度调节,以及使第三镜面作为后视镜折叠后的后视镜面使用,上述副罩壳2内设有控制第三镜面摆转角度的第三电动摆转机构,第三电动摆转机构包括第三步进电机13、转动座14,第三步进电机固定于副罩壳内,第三镜面固定于转动座,且转动座直接与第三步进电机的转轴端固定连接,第三步进电机的转轴与后视镜折叠部位的转轴平行。
为了使该后视镜具有行车过程中自动折叠,自动收缩镜面的功能,防止后视镜损坏,上述主体罩壳1中对应行车方向的前端面设有感测主体罩壳前端障碍物的内距离感测器16,副罩壳2中对应行车方向的前端面设有感测副罩壳伸出主体罩壳后前端障碍物的外距离感测器15,且内距离感测器感测的距离值小于设定值时触发后视镜折叠,外距离感测器感测的距离值小于设定值时触发副罩壳伸入主体罩壳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车的安全性,上述主体罩壳1中靠近第一镜面3的边缘位置设有LED警示灯17,主体罩壳外侧设有感测光线强度的光敏感测器,当光敏感测器感测到光线强度小于设定值时启动LED警示灯。
为了提高汽车开门时的安全性,上述副罩壳中靠近第三镜面12的上端或下端位置设有感测车门外障碍物的开门感测器18,开门感测器对应控制相应侧的汽车门锁。
该智能型后视镜具有五轴调节功能,五轴分别为:一、控制后视镜折叠;二、主体罩壳中1第一镜面3的旋转调节;三、副罩壳2相对于主体罩壳伸缩运动时的螺杆8旋转;四、副罩壳内第二镜面5的旋转调节;五、第三镜面12的旋转调节,五轴中的各电机均对应连接同一控制器,并连接设有相应的控制按钮。上述内距离感测器16、外距离感测器15、光敏感测器、开门感测器18均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各电机、LED警示灯17、汽车门锁实现相应的功能。具体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tep1:开始;
Step2:初始化设定后视镜的各功能部件为默认设置状态;
Step3:选择手动或自动调节后视镜,若选择手动,则执行Step4;若选择自动,则执行Step6;
Step4:通过控制按钮控制后视镜中各电机的状态,从而调整后视镜和后视镜中各镜面的状态;
Step5:是否确认设置,若是,则执行Step11;若否,则返回执行Step3;
Step6:后视镜保持当前设定的状态,内距离感测器16、外距离感测器15、开门感测器18、光敏感测器监测相应的信号;
Step7:感应信号是否异常,若是,则执行Step8;若否,则循环执行Step6;
Step8:当内距离感测器感测的距离值小于设定值时,调整后视镜整个折叠收拢,并调整第三镜面12转动至后视状态;当外距离感测器感测的距离值小于设定值时,调整副罩壳2收缩至主体罩壳1内,即第二镜面5收缩至第一镜面3内,减小后视镜长度;当开门感测器感测到障碍物在设定范围内时,则锁定汽车对应侧的汽车门锁,使其无法开启;当光敏感测器感测的光线强度小于设定值时,则开启后视镜框部的LED警示灯17闪烁,达到警示目的;
Step9:感应信号异常是否解除,若是,则返回执行Step6;若否,则执行Step10;
Step10:是否需要手动调整后视镜,若是,则执行Step4;若否,则返回执行Step8;
Step11:结束。

Claims (9)

1.一种智能型后视镜,该智能型后视镜的主体为具有折叠功能的后视镜,后视镜包括罩壳和镜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壳包括主体罩壳(1)和副罩壳(2),主体罩壳与副罩壳呈伸缩配合,所述镜面包括第一镜面(3)、第二镜面(5)和第三镜面(12),所述主体罩壳内设有用于支撑第一镜面的第一支架(101),第一支架与主体罩壳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副罩壳内设有用于支撑第二镜面的第二支架(9),第二支架与副罩壳之间通过弹簧(10)连接,即所述副罩壳相对于主体罩壳伸出至最大时,第二支架在所述弹簧作用下弹出至所述第二镜面与第一镜面位于同一后视面内,所述副罩壳伸出的一端外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镜面位于同一后视面的第三镜面;所述主体罩壳与副罩壳之间设有控制两者伸缩配合的电动伸缩机构,电动伸缩机构包括电机(7)、螺杆(8)、螺杆座(201),电机固定于主体罩壳内,螺杆座固定于副罩壳内,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螺杆,螺杆与所述螺杆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架设有对所述第二支架弹出和收入副罩壳内的运动形成导向的导面(102),且所述副罩壳内设有对所述第二支架弹出副罩壳的行程和方向进行限位的限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01)与第一镜面(3)之间设有第一电动摆转机构,第一电动摆转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4)、摆转座A(401),第一步进电机固定于第一支架,第一镜面固定于摆转座A,摆转座A直接与第一步进电机的转轴端固定连接,第一步进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后视镜折叠部位的转轴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9)与第二镜面(5)之间设有第二电动摆转机构,第二电动摆转机构包括第二步进电机(6)、摆转座B(601),第二步进电机固定于第二支架,第二镜面固定于摆转座B,摆转座B直接与第二步进电机的转轴端固定连接,第二步进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后视镜折叠部位的转轴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罩壳(2)内设有控制所述第三镜面(12)摆转角度的第三电动摆转机构,第三电动摆转机构包括第三步进电机(13)、转动座(14),第三步进电机固定于副罩壳内,所述第三镜面固定于转动座,且转动座直接与第三步进电机的转轴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步进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后视镜折叠部位的转轴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滑孔导向支架(11),滑孔导向支架固定于所述副罩壳(2)内,所述第二支架(9)一侧设有一对与所述滑孔导向支架内的滑孔(1101)配合呈限位滑动的滑块(901),即滑孔导向支架的滑孔对所述第二支架弹出副罩壳的方向和行程形成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伸缩套,伸缩套套接于所述副罩壳(2)与第二支架(9)之间的弹簧(10)外部,且伸缩套一端固定连接副罩壳,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架,即伸缩套的伸长方向和伸长量对第二支架弹出副罩壳的方向和行程形成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罩壳(1)中对应行车方向的前端面设有感测主体罩壳前端障碍物的内距离感测器(16),副罩壳(2)中对应行车方向的前端面设有感测副罩壳伸出主体罩壳后前端障碍物的外距离感测器(15),且内距离感测器感测的距离值小于设定值时触发所述后视镜折叠,外距离感测器感测的距离值小于设定值时触发副罩壳伸入所述主体罩壳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罩壳(1)中靠近第一镜面(3)的边缘位置设有LED警示灯(17),主体罩壳外侧设有感测光线强度的光敏感测器,当光敏感测器感测到光线强度小于设定值时启动所述LED警示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罩壳(2)中靠近所述第三镜面(12)的上端或下端位置设有感测车门外障碍物的开门感测器(18),开门感测器对应控制相应侧的汽车门锁。
CN202020896324.9U 2020-05-25 2020-05-25 智能型后视镜 Active CN212765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6324.9U CN212765972U (zh) 2020-05-25 2020-05-25 智能型后视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96324.9U CN212765972U (zh) 2020-05-25 2020-05-25 智能型后视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5972U true CN212765972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68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96324.9U Active CN212765972U (zh) 2020-05-25 2020-05-25 智能型后视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59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9452A (zh) * 2020-05-25 2020-09-04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智能型后视镜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19452A (zh) * 2020-05-25 2020-09-04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智能型后视镜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11545A (en) Extendible and pivotable mirrors for vehicles
CN204095462U (zh) 用于车辆的遮阳屏、汽车以及车辆安全系统
EP1292931B1 (en) Exterior mirror
EP3524456B1 (en) Vehicle
CN107554248B (zh) 遮阳板、遮阳系统以及车辆
CN212765972U (zh) 智能型后视镜
US20120075735A1 (en) Exterior rear view mirror
CN110509855A (zh) 一种伸缩踏板装置及车辆
CN113734051B (zh) 一种商用车隐藏式自动踏步及控制系统
US4758038A (en) Upper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US6976761B2 (en) Exterior vehicle mirror with forward folding feature
US20040075921A1 (en) Extendable foldable mirror
CN111619452A (zh) 智能型后视镜及其工作方法
CN103129472A (zh) 一种车外后视镜及使用方法
CN206446522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智能折叠控制电路装置
US20110264333A1 (en) Vehicle glare reducing systems
CN110053672B (zh) 车辆及其a柱结构
US11498395B2 (en) Vehicle sun shield systems
EP4214105B1 (en) Electric vehicle with front access
CN109130802A (zh) 一种能够自动伸缩的汽车遮阳板
US20030107826A1 (en) Mirror system for improving a motorist's field of vision
CN210454646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转向辅助系统
CN108674154B (zh) 一种汽车挡风玻璃遮阳装置
WO2001028812A1 (en) Exterior mirror
CN209852184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远程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