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63359U - 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3359U
CN212763359U CN202020040292.2U CN202020040292U CN212763359U CN 212763359 U CN212763359 U CN 212763359U CN 202020040292 U CN202020040292 U CN 202020040292U CN 212763359 U CN212763359 U CN 212763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wheel
conversion
transverse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402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春鹏
覃柏英
汤淑芳
林贤坤
刘岳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Heerw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shan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shan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00402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3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3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335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包括安装有驻停转换装置的工作平台,驻停转换装置包括驻停轮支架、驱动轴、横向驻停转换轮、横纵双向转换轮以及纵向驻停转换轮,驻停轮支架外周圈设有第一安装端、第二安装端以及第三安装端,第一安装端上固定安装有横向驻停转换轮,第二安装端上固定安装有横纵双向转换轮,第三安装端上固定安装有纵向驻停转换轮,横向驻停转换轮的圆弧面的左侧转动安装有横向轮且右侧固定设有驻停脚座,横纵双向转换轮的圆弧面的左侧转动安装有纵向轮且右侧转动安装有横向轮,纵向驻停转换轮的圆弧面的左侧固定设有驻停脚座且右侧转动安装有纵向轮。可解决在生产车间中的工作平台移动和搬运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企业的竞争力同样体现在生产效率上,如何能够在成本最低的条件下达到最大的生产效率成为企业急需面临的难题。生产车间中往往需要利用搬运平台来搬运较为沉重的设备,为了保证搬运平台移动过程的抗干扰性,移动平台大都采用固定式的单向移动轮进行平移,此种结构虽然稳定,轨迹不易偏斜,但也有以下缺点:
1、由于移动轮是单向固定,因此当需要进行其他方向的移动时,需要将平台搬起来进行旋转,再进行移动,而对于重量比较大的平台来说难度就会相应增大,给生产带来不便。
2、由于移动轮是滚动的,当需要固定平台不动时,需要借助其他止轮器等工具挡住每个轮子,这不仅需要给平台配备其他工具,操作上比较繁琐,而且在止轮器作用下,由于止轮器和轮子之间存在缝隙,平台也有可能发生微小的位移,造成一定的不稳定性。
综上,对于重量相对大一点的移动平台来说,单向移动轮式的平台具有变向麻烦和不易驻停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解决在生产车间中的工作平台移动和搬运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效率,为工人的生产操作提供便利,同时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支撑腿的下端安装有驻停转换装置,所述驻停转换装置包括驻停轮支架、驱动轴、横向驻停转换轮、横纵双向转换轮以及纵向驻停转换轮,所述驱动轴贯穿所述驻停轮支架的中心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驻停轮支架通过驱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的支撑腿上,所述驻停轮支架外周圈设有第一安装端、第二安装端以及第三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第二安装端以及第三安装端围绕所述驱动轴等角度均匀设置,所述第二安装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端的左侧,所述第三安装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端的右侧,所述第一安装端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横向驻停转换轮,所述第二安装端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横纵双向转换轮,所述第三安装端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纵向驻停转换轮,所述横向驻停转换轮、横纵双向转换轮、纵向驻停转换轮的外侧均设有圆弧面,所述横向驻停转换轮的圆弧面的左侧转动安装有横向轮且右侧固定设有驻停脚座,所述横纵双向转换轮的圆弧面的左侧转动安装有纵向轮且右侧转动安装有所述横向轮,所述纵向驻停转换轮的圆弧面的左侧固定设有驻停脚座且右侧转动安装有所述纵向轮,所述横向轮的转轴与所述驱动轴平行设置,所述纵向轮的转轴与所述驱动轴垂直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横向驻停转换轮的圆弧面的左侧和横纵双向转换轮的圆弧面的右侧均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均转动安装有所述横向轮,所述横纵双向转换轮的圆弧面的左侧和纵向驻停转换轮的圆弧面的右侧均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均转动安装有所述纵向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驻停轮支架包括第一腹板、第二腹板以及第三腹板,所述第一腹板、第二腹板以及第三腹板的内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腹板的外侧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安装端,所述第二腹板的外侧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三腹板的外侧一端设有所述第三安装端。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第一安装端、第二安装端以及第三安装端上均设有燕尾槽,所述横向驻停转换轮、横纵双向转换轮以及纵向驻停转换轮的内侧均设有与所述燕尾槽的形状相匹配的卡接凸头,所述横向驻停转换轮上的卡接凸头卡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端上的燕尾槽内,所述横纵双向转换轮上的卡接凸头卡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端上的燕尾槽内,所述纵向驻停转换轮上的卡接凸头卡设于所述第三安装端上的燕尾槽内。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燕尾槽的内外两侧均设有一个限位板,所述燕尾槽的内外两侧的所述限位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工作平台的支撑腿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驻停轮支架的凹槽,所述驻停轮支架与所述驱动轴之间固定设有限位套筒,所述驱动轴的内侧一端贯穿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的通孔且固定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驱动轴的外侧一端贯穿所述凹槽的外侧壁上的通孔且固定设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为正六角形状,所述限位套筒位于所述凹槽内且其外径大于所述凹槽内侧壁和外侧壁上的通孔的内径。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工作平台为方形工作台,所述方形工作台的四角均设有所述支撑腿,每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均安装有所述驻停转换装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还包括一个与所述驱动块配合的内六角扳手。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工作平台通过切换驻停转换装置的不同姿态能够实现平台在横纵两个坐标方向上的移动,并且其移动过程为直线,移动方向较为稳定。如果需要将平台进行固定不动,可以将驻停转换装置调整到驻停的姿态,保证平台不再移动。本申请相比较于单纯驻停和移动的平台机构,既能够实现驻停,为操作者提供固定的平台,又能够切换至移动模式,移动至不同位置。
2、本申请针对在横纵坐标方向上移动,不仅移动方向可靠,且在不同方向姿态的切换上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高工人操作效率,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3、本申请能够满足对于移动过程中直线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当驻停转换装置切换至横向或纵向移动姿态时,平台只能保持横向或者纵向的移动,不会产生其他方向的偏差,其直线性更高,方向性更强。
由于所述第一安装端、第二安装端以及第三安装端上均设有燕尾槽,所述横向驻停转换轮、横纵双向转换轮以及纵向驻停转换轮的内侧均设有与所述燕尾槽的形状相匹配的卡接凸头,所述横向驻停转换轮上的卡接凸头卡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端上的燕尾槽内,所述横纵双向转换轮上的卡接凸头卡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端上的燕尾槽内,所述纵向驻停转换轮上的卡接凸头卡设于所述第三安装端上的燕尾槽内,各转换轮能够通过燕尾槽和卡接凸头与驻停轮支架进行装配,从结构上限制各转换轮运动方向的自由度,保证运行稳定。
由于所述燕尾槽的内外两侧均设有一个限位板,所述燕尾槽的内外两侧的所述限位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限位板对各转换轮进行紧固,保证各转换轮不会滑出。此设计不仅能够满足运行强度需要,而且结构简单可靠,便于拆卸更换和维护。
由于所述工作平台的支撑腿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驻停轮支架的凹槽,所述驻停轮支架与所述驱动轴之间固定设有限位套筒,所述驱动轴的内侧一端贯穿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的通孔且固定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驱动轴的外侧一端贯穿所述凹槽的外侧壁上的通孔且固定设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为正六角形状,所述限位套筒位于所述凹槽内且其外径大于所述凹槽内侧壁和外侧壁上的通孔的内径。通过上述结构将驻停轮支架转动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的支撑腿上,组装和拆卸方便且结构紧凑,限位套筒可以限制驻停轮支架沿驱动轴轴向的移动。
由于还包括一个与所述驱动块配合的内六角扳手。操作者利用内六角扳手驱动驱动轴旋转,来调整驻停转换装置的姿态,操作上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的驻停转换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的驻停轮支架的结构图;
图4是本申请的纵向驻停转换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的横向驻停转换轮的结构图;
图6是本申请的横纵双向转换轮的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的紧固板的结构图;
图8是本申请的驻停转换装置横向移动姿态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驻停转换装置纵向移动姿态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的驻停转换装置驻停姿态的示意图;
图中,1-横向驻停转换轮,11-驻停脚座,12-横向轮,13-卡接凸头,2-横纵双向转换轮, 22-纵向轮,3-纵向驻停转换轮,4-驻停轮支架,411-第一腹板,412-第二腹板,413-第三腹板,42-驱动轴,43-驱动块,44-燕尾槽、45-限位凸台,46-限位套筒,5-工作平台,51-第一安装槽,52-第二安装槽,6-支撑腿,61-凹槽,71-螺栓,72-紧固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5,包括工作平台5,工作平台5的支撑腿6的下端安装有驻停转换装置,工作平台5为方形工作台,方形工作台的四角均设有支撑腿6,每个支撑腿6的下端均安装有驻停转换装置。
驻停转换装置包括驻停轮支架4、驱动轴42、横向驻停转换轮1、横纵双向转换轮2以及纵向驻停转换轮3,驱动轴42贯穿驻停轮支架4的中心且与其固定连接,驻停轮支架4通过驱动轴42转动安装于工作平台5的支撑腿6上,工作平台5的支撑腿6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驻停轮支架4的凹槽61,驻停轮支架4与驱动轴42之间固定设有限位套筒46,驱动轴42 的内侧一端贯穿凹槽61的内侧壁上的通孔且固定设有限位凸台45,驱动轴42的外侧一端贯穿凹槽61的外侧壁上的通孔且固定设有驱动块43,驱动块43为正六角形状,限位套筒46 位于凹槽61内且其外径大于凹槽61内侧壁和外侧壁上的通孔的内径。通过上述结构将驻停轮支架4转动安装于工作平台5的支撑腿6上,组装和拆卸方便且结构紧凑,限位套筒46可以限制驻停轮支架4沿驱动轴42轴向的移动。工人可通过扳手等工具转动驱动轴42端部的驱动块43,从而带动驱动轴42转动,此时移动驻停轮进行不同姿态的变换。
驻停轮支架4外周圈设有第一安装端、第二安装端以及第三安装端,第一安装端、第二安装端以及第三安装端围绕驱动轴42等角度均匀设置,第二安装端位于第一安装端的左侧,第三安装端位于第一安装端的右侧,本实施例中,驻停轮支架4包括第一腹板411、第二腹板412以及第三腹板413,第一腹板411、第二腹板412以及第三腹板413的内侧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腹板411的外侧一端设有第一安装端,第二腹板412的外侧一端设有第二安装端,第三腹板413的外侧一端设有第三安装端。
如图2-图7所示,第一安装端上固定安装有横向驻停转换轮1,第二安装端上固定安装有横纵双向转换轮2,第三安装端上固定安装有纵向驻停转换轮3。具体的安装方法是,第一安装端、第二安装端以及第三安装端上均设有燕尾槽44,横向驻停转换轮1、横纵双向转换轮2以及纵向驻停转换轮3的内侧均设有与燕尾槽44的形状相匹配的卡接凸头13,横向驻停转换轮1上的卡接凸头13卡设于第一安装端上的燕尾槽44内,横纵双向转换轮2上的卡接凸头13卡设于第二安装端上的燕尾槽44内,纵向驻停转换轮3上的卡接凸头13卡设于第三安装端上的燕尾槽44内,各转换轮能够通过燕尾槽44和卡接凸头13与驻停轮支架4的腹板进行装配,从结构上限制各转换轮运动方向的自由度,保证运行稳定。燕尾槽44的内外两侧均设有一个紧固板72,燕尾槽44的内外两侧的紧固板72通过螺栓71固定连接,通过紧固板72对各转换轮进行紧固,保证各转换轮不会滑出。此设计不仅能够满足运行强度需要,而且结构简单可靠,便于拆卸更换和维护。
横向驻停转换轮1、横纵双向转换轮2、纵向驻停转换轮3的外侧均设有半圆形的圆弧面,横向驻停转换轮1的圆弧面的左侧转动安装有横向轮12且右侧固定设有驻停脚座11,横纵双向转换轮2的圆弧面的左侧转动安装有纵向轮22且右侧转动安装有横向轮12,纵向驻停转换轮3的圆弧面的左侧固定设有驻停脚座11且右侧转动安装有纵向轮22,横向轮12的转轴与驱动轴42平行设置,纵向轮22的转轴与驱动轴42垂直设置。横向驻停转换轮1的圆弧面的左侧和横纵双向转换轮2的圆弧面的右侧均设有第一安装槽51,第一安装槽51内均转动安装有横向轮12,横纵双向转换轮2的圆弧面的左侧和纵向驻停转换轮3的圆弧面的右侧均设有第二安装槽52,第二安装槽52内均转动安装有纵向轮22。
本申请的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还包括一个与驱动块43配合的内六角扳手。操作者利用内六角扳手驱动驱动轴42旋转,来调整驻停转换装置的姿态,操作上简单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本申请的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的工作原理为:
1、当需要对平台进行横向移动时,可将四个驻停转换装置都切换至横向移动姿态,即驻停转换装置下部通过两个横向轮12支撑,如图8所示。
2、当需要对平台进行纵向移动时,可将四个驻停转换装置都切换至纵向移动姿态,即驻停转换装置下部通过两个纵向轮22支撑,如图9所示。
3、当需要对平台进行驻停时,可将四个驻停转换装置都切换至驻停姿态,即驻停转换装置下部通过两个驻停脚座11支撑,如图10所示。
本申请能够满足工作平台沿垂直坐标的直线移动和驻停切换,保证移动直线度和精度的同时,又能实现驻停功能。
本申请的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有以下创新点:
1、本申请中驻停转换装置设计有三种不同类型的转换轮,通过转换轮上的定位槽与腹板装配,结构巧妙,操作和维护都很方便。通过转换三种转换轮的位置,决定平台横向、纵向或者驻停功能。移动时保证了直线度,不会发生移动方向的偏移。
2、本申请中设计通过驱动轴42端部的驱动块43驱动整个驻停转换装置的姿态变换,操作者可借助长力矩扳手很方便的转动,从而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同时此六角传动机构设计大大节省空间。
3、本申请中转换轮设计有燕尾槽44,能够与腹板41进行装配,从结构上限制转换轮运动方向的自由度,保证运行稳定。通过紧固机构对转换轮纵向进行紧固,保证转换轮不会滑出。此设计不仅能够满足运行强度需要,而且结构简单可靠,便于拆卸更换和维护。
4、本申请中三个转换轮边缘构成了一个近似圆形的结构,在进行切换时更顺畅,易操作。
5、本申请中转换轮安装机构设计有三个腹板,构成三交叉结构,即不管驻停转换装置处于何种姿态,其下部的两个转换轮与地面都构成了三角形支撑,能够大大提高支撑的稳定性,保证功能的稳定和结构的安全。
本工作平台满足对于移动过程中直线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当驻停转换装置切换至横向或纵向移动姿态时,平台只能保持横向或者纵向的移动,不会产生其他方向的偏差,其直线性更高,方向性更强。

Claims (8)

1.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支撑腿的下端安装有驻停转换装置,所述驻停转换装置包括驻停轮支架、驱动轴、横向驻停转换轮、横纵双向转换轮以及纵向驻停转换轮,
所述驱动轴贯穿所述驻停轮支架的中心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驻停轮支架通过驱动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工作平台的支撑腿上,所述驻停轮支架外周圈设有第一安装端、第二安装端以及第三安装端,所述第一安装端、第二安装端以及第三安装端围绕所述驱动轴等角度均匀设置,所述第二安装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端的左侧,所述第三安装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端的右侧,
所述第一安装端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横向驻停转换轮,所述第二安装端上固定安装有所述横纵双向转换轮,所述第三安装端上固定安装有所述纵向驻停转换轮,所述横向驻停转换轮、横纵双向转换轮、纵向驻停转换轮的外侧均设有圆弧面,所述横向驻停转换轮的圆弧面的左侧转动安装有横向轮且右侧固定设有驻停脚座,所述横纵双向转换轮的圆弧面的左侧转动安装有纵向轮且右侧转动安装有所述横向轮,所述纵向驻停转换轮的圆弧面的左侧固定设有驻停脚座且右侧转动安装有所述纵向轮,所述横向轮的转轴与所述驱动轴平行设置,所述纵向轮的转轴与所述驱动轴垂直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驻停转换轮的圆弧面的左侧和横纵双向转换轮的圆弧面的右侧均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均转动安装有所述横向轮,所述横纵双向转换轮的圆弧面的左侧和纵向驻停转换轮的圆弧面的右侧均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均转动安装有所述纵向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驻停轮支架包括第一腹板、第二腹板以及第三腹板,所述第一腹板、第二腹板以及第三腹板的内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腹板的外侧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安装端,所述第二腹板的外侧一端设有所述第二安装端,所述第三腹板的外侧一端设有所述第三安装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端、第二安装端以及第三安装端上均设有燕尾槽,所述横向驻停转换轮、横纵双向转换轮以及纵向驻停转换轮的内侧均设有与所述燕尾槽的形状相匹配的卡接凸头,所述横向驻停转换轮上的卡接凸头卡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端上的燕尾槽内,所述横纵双向转换轮上的卡接凸头卡设于所述第二安装端上的燕尾槽内,所述纵向驻停转换轮上的卡接凸头卡设于所述第三安装端上的燕尾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槽的内外两侧均设有一个限位板,所述燕尾槽的内外两侧的所述限位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的支撑腿的下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驻停轮支架的凹槽,所述驻停轮支架与所述驱动轴之间固定设有限位套筒,所述驱动轴的内侧一端贯穿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的通孔且固定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驱动轴的外侧一端贯穿所述凹槽的外侧壁上的通孔且固定设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为正六角形状,所述限位套筒位于所述凹槽内且其外径大于所述凹槽内侧壁和外侧壁上的通孔的内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为方形工作台,所述方形工作台的四角均设有所述支撑腿,每个所述支撑腿的下端均安装有所述驻停转换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与所述驱动块配合的内六角扳手。
CN202020040292.2U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763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0292.2U CN212763359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40292.2U CN212763359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3359U true CN212763359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25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40292.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2763359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33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5722A (zh) * 2020-01-09 2020-11-24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5722A (zh) * 2020-01-09 2020-11-24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
CN111975722B (zh) * 2020-01-09 2023-08-18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92126U (zh) 五轴钢管相贯线切割机
CN112916913B (zh) 一种高速加工管形工件钻削设备
CN210731522U (zh) 汽车整车车身板翻转装置
CN212763359U (zh) 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
CN108942909A (zh) 一种抓取转运机械手结构
CN111975722B (zh) 一种横纵双向转换的移动驻停工作平台
CN211220697U (zh) 新型智能机器人设备
CN212553729U (zh) 一种可切换的夹持装置
CN201009065Y (zh) 长直钢构件焊接通用翻转装置
CN114789379A (zh) 一种非回转体锥形工件外轮廓的立式磨床及磨削方法
CN214293133U (zh) 一种机器人及变位机协同喷涂系统
CN220882253U (zh) 一种液压缸制造用支撑工装
CN214079919U (zh) 一种单点悬挂焊接用设备
CN218927787U (zh) 移动机器臂
CN215156910U (zh) 一种机电设备生产用安装平台
CN213937582U (zh) 一种康采恩框架设备更换辅助工具
CN115026558B (zh) 一种汽车维修维护用辅助装置及其方法
CN216301306U (zh) 一种车桥安装定位辅助装置
CN210476051U (zh) 一种焊接机器人用旋转工作台
CN212981672U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的车轮毂抓取装置
CN213827774U (zh) 一种焊接用的工作台
CN216680253U (zh) 一种带有工件固定结构的车床
CN217019240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焊接架台
CN217755763U (zh) 一种合金喷嘴加工用夹持转运装置
CN220313307U (zh) 一种组装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45000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68 Donghuan Avenue, Chengzhong District, Liuzhou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tentee after: 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545000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68 Donghuan Avenue, Chengzhong District, Liuzhou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tentee before: 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5

Address after: 530000 No. 20, building 38, Zone C, 10 + 1 Commercial Avenue, tinghong Road, Jiangnan District, Nanning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Guangxi heerw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45000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68 Donghuan Avenue, Chengzhong District, Liuzhou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tentee before: Li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3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8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