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62001U - 一种新型复合软管及其焊接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复合软管及其焊接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2001U
CN212762001U CN202021899620.0U CN202021899620U CN212762001U CN 212762001 U CN212762001 U CN 212762001U CN 202021899620 U CN202021899620 U CN 202021899620U CN 212762001 U CN212762001 U CN 212762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welding
filler
pipe body
rim 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9962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德营
赖旭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sel Packaging Gunag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Essel Packaging Gunag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ssel Packaging Gunagzhou Ltd filed Critical Essel Packaging Guna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9962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2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2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20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软管及其焊接生产系统,包括卷曲焊接形成的管体,管体内侧的焊接区域的缝隙内设置有填充物,所述管体内侧焊接区域的切削角度为30‑60°,填充物由矩形的底部和三角形的顶部组合而成,填充物的顶部内角为60‑120°;填充物的底部的长度大于管体的焊接区域形成缝隙的宽度,所述填充物底部的厚度小于管体的厚度。本申请的软管外观及不易观察到线形接缝;三角形顶部和矩形底部组成的填充物能有效提高软管焊接区域的强度,满足软管保存内容物的功能性强度;本申请的生产系统能将切削下来的边料进行有效筛选,获得尺寸合适的边料,边料可以作为下一步软管焊接过程中的片材边缝区填充材料,不需要额外增加其它物料。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复合软管及其焊接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软管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复合软管及其焊接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复合软管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和药品等产品的包装上。传统的复合软管多数采用软管两侧片材在边缝焊接位置,有一定宽度的重叠,通过能量加热此区域保障片材成管状后的强度,这样制成软管外观有重叠痕迹,不平整,影响软管圆周上的美观和强度。常规复合软管在印刷前需要对空白片材母卷进行分切成不同幅宽条状,以适合不同管径的软管印刷及制管需求,对于空白片材母卷配刀分切过程都会产生无法正常印刷的边料,这部分边料通常是废品,同时软管制作过程也会进行削边,削边宽度最小在1至1.5mm才可以进行有效的切削,小于此宽度将造成削边不稳定甚至边料缠绕在旋转的设备里,适当增加分切条状片材宽度,即可以减少分切过程的废品,还为软管边缝内侧加焊提供原料保障,制管过程削边宽度3至6mm
为了保证外观平整耐用,也有一些解决方案。如《多层无缝软管》201220453689.X,采用在片材两端加工出台阶状的结构,然后将两端进行搭接实现无缝焊接,但是实际生产中很多片材较薄,台阶状结构加工难度大,焊接时搭接处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容易变形损坏图案层。如《无缝焊接软管及其制备方法》201210529986.2采用多层软管错位搭接后焊接的方式,这样焊接也会相对平整,但是片材需要采用多层结构,还需要错位搭接,生产成本较高。如《对接时复合软管》201320257740.4,其在片材焊接时中间加入一个T型的加强带进行焊接,制作T型加强带需要额外的成本。
所以现在市场急需一种加工简单,制管过程同步回收边料,经过平整、纠偏导入加焊到边缝内侧,生产成本低的无缝焊接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有效筛选合适尺寸、节省物料、降低生产成本的新型复合软管及其焊接生产系统,同时制管过程同步回收使用边料,避免额外投入边料或是单独加工的物料复杂性及污染产品风险。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新型复合软管,包括卷曲焊接形成的管体,所述管体内侧的焊接区域的缝隙内设置有填充物,所述管体内侧焊接区域的切削角度为30-60°,所述填充物由矩形的底部和三角形的顶部组合而成,所述填充物的顶部内角为60-120°;
所述填充物的底部的长度大于管体的焊接区域形成缝隙的宽度,所述填充物底部的厚度小于管体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填充物为管体切削过程剩余的边料。
作为优选,所述填充物的底部的宽度为3-6mm。
一种带边料控制机构的软管焊接生产系统,用复合软管的加工,包括机座、控制芯片和控制面板,所述机座上一次安装有贮料模块、切削模块、边料控制模块、卷曲组件、加热组件、冷却组件、压实组件和测试组件,所述贮料模块、切削模块、边料控制模块、卷曲组件、加热组件、冷却组件、压实组件控制面板和测试组件分别与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还电连接有显示屏;
边料控制机构包括复数个用于引导边料的引导轮,引导轮尾端设置有平整模块,所述平整模块尾端设置有剔除模块和导出轮;
所述平整模块包括驱动电机、上胶质滚轮和下胶质滚轮,所述驱动电机与上胶质滚轮驱动连接,上胶质滚轮和下胶质滚轮之间用于挤压平整边料;
所述剔除模块包括支架、位置控制器、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用于感应边料位置的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边料经过剔除模块后,获得符合要求的边料并保持统一的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信号发射器为红外发射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为红外接收器。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面板还电连接有报警器和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软管外观及不易观察到线形接缝;三角形顶部和矩形底部组成的填充物能有效提高软管焊接区域的强度,满足软管保存内容物的功能性强度;本申请的生产系统能将切削下来的边料进行有效筛选,获得尺寸合适的边料,边料可以作为下一步软管焊接过程中的片材边缝区填充材料,不需要额外增加其它物料,减少复合软管制成过程的物料投入及物料复杂性,进一步保障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传统生产工艺,边料大小不一,会直接丢弃,还需要采购专用的填充材料,本申请的系统能更高效的利用现有材料,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产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成型片材和边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边料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剔除模块立体;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剔除模块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剔除模块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新型复合软管,包括由片材6卷曲焊接形成的管体8,所述管体8内侧的焊接区域801的缝隙内设置有填充物7,所述管体8内侧焊接区域801的切削角度为30-60°,所述填充物7由矩形的底部702和三角形的顶部701组合而成,所述填充物7的顶部701内角为60-120°;
所述填充物7的底部701的长度大于管体8的焊接区域801形成缝隙的宽度,所述填充物7底部701的厚度小于管体8的厚度。本申请的软管表面看不到不好焊接区域和填充物
为了节省原料,充分利用资源,所述填充物7为管体切削过程剩余的边料5。
为了保障焊接牢固稳定,所述填充物的底部的宽度为3-6mm。
一种带边料控制机构的软管焊接生产系统,用复合软管的加工,包括机座、控制芯片和控制面板,所述机座上一次安装有贮料模块、切削模块、边料控制模块、卷曲组件、加热组件、冷却组件、压实组件和测试组件,所述贮料模块、切削模块、边料控制模块、卷曲组件、加热组件、冷却组件、压实组件控制面板和测试组件分别与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还电连接有显示屏;
边料控制机构包括有复数个用于引导边料的引导轮1,引导轮1尾端设置有平整模块2,所述平整模块2尾端设置有剔除模块3和导出轮4;
所述平整模块2包括驱动电机、上胶质滚轮201和下胶质滚轮202,所述驱动电机与上胶质滚轮201驱动连接,上胶质滚轮201和下胶质滚轮202之间用于挤压平整边料5;
所述剔除模块3包括支架301、位置控制器、信号发射器302和信号接收器303,所述支架301上设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用于感应边料位置的信号发射器302和信号接收器303,边料5经过剔除模块3后,获得合适宽度的边料并保持统一的方向。
使用时,位置控制器通过对边料边缘进行位置控制,保障边料在设备轴向运行平稳;由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感应器组成的位置传感器,安装在位置控制器后部,通过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感应器联动来识别余料宽度小于3mm或大于6mm的宽度。当边料宽度小于3mm或大于6mm时,软管焊接后会导致边缝外观不美观甚至边缝强度弱。当边料宽度不满足要求时自动剔除,不参与后面的焊接操作,更好保障软管边缝焊接强度及外表美观。
为了实现精准筛选边料的宽度,所述信号发射器为红外发射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为红外接收器。超过尺寸的边料会遮挡最上方的红外线,尺寸过窄的边料无法遮挡下方的红外线,不符合尺寸要求的边料均能被快速筛选剔除。
为了获得最佳的边缝焊接效果,所述边料两端的角度为30°-60°。所述边料的宽度为3-6mm。
具体实例一:PBL全塑透明复合软管:350umPBL全塑片材,软管直径为35mm,削边边料边丝宽度为5mm,削边后的片材沿设备运行方向进行两端面角对角焊接,同时在软管内侧加焊此边料边丝,调整焊接能量,使厚度为350um的边丝热熔后的厚度在280um-175um。制成后的软管通过软管性能检测:软管内加入2bar的压缩空气,保持稳定压力不变,维持30秒,软管片材接缝处无开裂现象。
具体实例二:高亮复合软管:选取高亮复合片材厚度为395um,软管直径为50mm,削边边料边丝宽度为5mm,削边后的片材沿设备运行方向进行两端面角对角焊接,同时在软管内侧加焊此边料边丝,调整焊接能量,使厚度为395um的边丝热熔后的厚度在316u-198um。制成后的软管通过软管性能检测:软管内加入2bar的压缩空气,保持稳定压力不变,维持30秒,软管片材接缝处无开裂现象。
本申请的软管外观及不易观察到线形接缝;三角形顶部和矩形底部组成的填充物能有效提高软管焊接区域的强度,满足软管保存内容物的功能性强度;本申请的生产系统能将切削下来的边料进行有效筛选,获得尺寸合适的边料,边料可以作为下一步软管焊接过程中的片材边缝区填充材料,不需要额外增加其它物料,减少复合软管制成过程的物料投入及物料复杂性,进一步保障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传统生产工艺,边料大小不一,会直接丢弃,还需要采购专用的填充材料,本申请的系统能更高效的利用现有材料,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卷曲焊接形成的管体,所述管体内侧的焊接区域的缝隙内设置有填充物,所述管体内侧焊接区域的切削角度为30-60°,所述填充物由矩形的底部和三角形的顶部组合而成,所述填充物的顶部内角为60-120°;
所述填充物的底部的长度大于管体的焊接区域形成缝隙的宽度,所述填充物底部的厚度小于管体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管体切削过程剩余的边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的底部的宽度为3-6mm。
4.一种带边料控制机构的软管焊接生产系统,用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复合软管的加工,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控制芯片和控制面板,所述机座上一次安装有贮料模块、切削模块、边料控制模块、卷曲组件、加热组件、冷却组件、压实组件和测试组件,所述贮料模块、切削模块、边料控制模块、卷曲组件、加热组件、冷却组件、压实组件控制面板和测试组件分别与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还电连接有显示屏;
边料控制机构包括复数个用于引导边料的引导轮,引导轮尾端设置有平整模块,所述平整模块尾端设置有剔除模块和导出轮;
所述平整模块包括驱动电机、上胶质滚轮和下胶质滚轮,所述驱动电机与上胶质滚轮驱动连接,上胶质滚轮和下胶质滚轮之间用于挤压平整边料;
所述剔除模块包括支架、位置控制器、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用于感应边料位置的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边料经过剔除模块后,获得符合要求的边料并保持统一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边料控制机构的软管焊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器为红外发射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为红外接收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边料控制机构的软管焊接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还电连接有报警器和指示灯。
CN202021899620.0U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新型复合软管及其焊接生产系统 Active CN212762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9620.0U CN212762001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新型复合软管及其焊接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99620.0U CN212762001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新型复合软管及其焊接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2001U true CN212762001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58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99620.0U Active CN212762001U (zh) 2020-09-03 2020-09-03 一种新型复合软管及其焊接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20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2425A (zh) * 2020-09-03 2020-12-18 爱索尔(广州)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边料控制系统及其软管焊接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2425A (zh) * 2020-09-03 2020-12-18 爱索尔(广州)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边料控制系统及其软管焊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656513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ontainer bodies from composite strip material; container body blanks and container bodies
US4606784A (en) Method and an arrangement for the folding and sealing of the longitudinal edge of a material web
CN212762001U (zh) 一种新型复合软管及其焊接生产系统
US20060051553A1 (en) Pile weatherstripping manfuac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5685824U (zh) 一种多功能多层纸袋、纸塑袋、编织袋自动化制袋生产线
CN112092425A (zh) 一种边料控制系统及其软管焊接工艺
CN109228439B (zh) 子午胎供料装置以及子午胎加工方法
CN109228440B (zh) 子午胎供料装置以及子午胎加工方法
CN217574098U (zh) 无纺布焊接系统
CN105081695A (zh) 碟管式膜加工设备
JPH01269613A (ja) ウインドウモールディン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2815783U (zh) 一体成型的纸吸管及其制造设备
CN113334729B (zh) 一种贴边胶覆盖胶的叠层输送带四辊压延装置及生产工艺
CN204867992U (zh) 碟管式膜加工设备
US9574686B2 (en) Invisible seam laminated article and process of manufacture
CN219583728U (zh) 一种防水卷材的生产设备
CN113665153B (zh) 一种便于检测的无剥离轮胎钢丝圈加工方法
CN212446538U (zh) 一种连续成型的纸吸管成型设备
CN202147375U (zh) 一种生产螺旋缠绕式热塑性管的设备
KR101893322B1 (ko) 롤백 제조 및 띠지 바인딩 장치
CN117325443B (zh) 一种卫品包装膜的均匀拉伸牵引加工工艺
JP2675127B2 (ja) Lapシース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CN211390232U (zh) 一种用于轮胎内衬层胶片热帖的装置
CN10244709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保险丝贴胶纸工艺
JP4415455B2 (ja) タイヤ構成部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