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44220U - 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 - Google Patents

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44220U
CN212744220U CN202021788505.6U CN202021788505U CN212744220U CN 212744220 U CN212744220 U CN 212744220U CN 202021788505 U CN202021788505 U CN 202021788505U CN 212744220 U CN212744220 U CN 2127442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tension
generating set
wind generating
de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885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885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442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442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442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该塔筒防变形装置,包括:连接机构和拉力机构,每个拉力机构配置有两个连接机构;连接机构与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内壁连接,且在塔筒的径向平面内、各连接机构关于塔筒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拉力机构包括至少一条柔性拉力件,拉力件的两端分别与塔筒同一径向平面内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机构连接。通过拉力机构对塔筒内壁施加拉力,通过拉力抵抗塔筒在自重作用下出现塔筒变形趋势,从而保持塔筒的形状,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塔筒防变形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

Description

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
背景技术
在风电领域中,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大型化趋势的发展,风力发电机组中塔筒的尺寸和重量也越来越大,尤其是用于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例如,单个塔筒节的直径已达到7米以上,单个塔筒节的长度已达到30米至40米。而且为了降低风力发电机组的造价以及降低塔架的重量,塔筒的塔筒壁需要尽量减少厚度,塔筒多为薄壳状结构。在塔筒节的运输过程中,处于卧式状态下的塔筒节,容易在自重作用下出现塔筒节截面变形,即原本理想的圆形截面在重力作用下变为椭圆形。变形后的塔筒节会影响后续塔筒的安装。
因此,为了防止塔筒变形,需要搭配使用相应的防变形装置来防止塔筒变形。然而,传统的塔筒防变形支撑装置,利用支撑结构提供的支撑力来抵抗塔筒节自身的重力。但是支撑结构往往结构复杂需要相应的液压装置,这不便于安装、拆卸及运输。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支撑装置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或不便于拆卸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包括:
连接机构和拉力机构,每个拉力机构配置有两个连接机构;
连接机构与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内壁连接,且在塔筒的径向平面内、各连接机构关于塔筒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拉力机构包括至少一条柔性拉力件,拉力件的两端分别与塔筒同一径向平面内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机构连接。
可选地,拉力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调节装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拉力件的长度。
可选地,调节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两相对侧壁上的通孔;
拉力件包括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第一拉索的一端与连接机构连接,另一端穿过外壳一侧壁的通孔,并通过一紧固件连接;
第二拉索的一端穿过外壳相对侧壁的通孔,并通过另一紧固件连接,第二拉索的另一端与另一连接机构连接。
可选地,调节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传动轴,拉力件部分缠绕于传动轴,通过驱动电机控制拉力件的伸缩。
可选地,在塔筒的两个端部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拉力机构。
可选地,塔筒同一径向平面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拉力机构以及相应的四个连接机构,且两个拉力机构的拉力件相互垂直。
可选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
第一连接件与塔筒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件与塔筒内壁固定连接的侧壁的弧度,与塔筒内壁的弧度相匹配;
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拉力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第一连接件与塔筒内壁固定连接的侧壁的倾斜度,与塔筒内壁的倾斜度相匹配。
可选地,第二连接件包括槽部和连接部;
第一连接件部分卡合在槽部的凹槽中,并与第二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连接部与拉力件连接。
可选地,在拉力件处于张紧状态时,拉力件的伸长量小于塔筒的形变量,形变量为在竖直方向上,塔筒在重力作用下直径减少的数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包括:连接机构和拉力机构,每个拉力机构配置有两个连接机构;连接机构与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内壁连接,且在塔筒的径向平面内、各连接机构关于塔筒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拉力机构包括至少一条柔性拉力件,拉力件的两端分别与塔筒同一径向平面内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机构连接。通过拉力机构对塔筒内壁施加拉力,通过拉力抵抗塔筒在自重作用下出现塔筒变形趋势,从而保持塔筒的形状,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塔筒防变形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塔筒;
10-连接机构;11-第一连接件;12-第二连接件;
20-拉力机构;
21-拉力件;211-第一拉索;212-第二拉索;22-调节装置;221-外壳;222-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研究发现,现有塔筒防变形装置多是通过提供支撑力来抵抗塔筒节自身的重力,支撑力的提供需要相应的液压机构、伸缩机构等设备,这造成塔筒防变形装置的结构复杂、重量大,不便于安装以及拆卸,特别是,对于直径7米以上、长度30米以上的塔筒节,相应的塔筒防变形装置的结构会更加复杂,重量也更大,应用时还需要考虑塔筒防变形装置自身各个结构承压稳定性的问题。而且,由于结构的限制,现有塔筒防变形装置多是安装于塔筒节两端的法兰处,而对于塔筒节变形严重的中间部位起不到相应的支撑作用。
本申请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该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机构10和拉力机构20,每个拉力机构20配置有两个连接机构10;连接机构10与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100内壁连接,且在塔筒100的径向平面内、各连接机构10关于塔筒10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拉力机构20包括至少一条柔性拉力件21,拉力件21的两端分别与塔筒100同一径向平面内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机构10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连接机构10分别与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100内壁和拉力机构连接,且在塔筒100的径向平面内、各连接机构10关于塔筒10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拉力机构20对塔筒100内壁施加拉力,通过拉力抵抗塔筒100在自重作用下出现塔筒100变形趋势,从而保持塔筒100的形状,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塔筒防变形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
具体的,在塔筒100的一径向平面内,塔筒100的内壁设置有偶数个连接机构10,且各连接机构10关于塔筒100的中轴线对称;在塔筒的100的径向方向上,一拉力机构2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连接机构10。通过拉力机构20对塔筒100的内壁施加拉力,使得塔筒100有向内收缩的趋势,继而通过塔筒100的向内收缩趋势来抵抗塔筒100在自重作用下出现的变形趋势,从而保持塔筒100的形状。其中,每个拉力机构20包括四条间隔排列的拉力件21,且四条拉力件21在同一径向平面内,以使得拉力机构20能够对塔筒100的内壁施加足够的拉力来抵抗塔筒100的变形趋势。同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塔筒防变形装置的结构简单、重量小,易于安装和拆卸,解决了通过现有用于防止塔筒变形的支撑装置的结构复杂,不便安装、拆卸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全面展示说明塔筒防变形装置的结构,图1中对塔筒100进行了透视化处理。
当然,本技术领域人员理解的是,在塔筒100的径向平面内,用于提供拉力的拉力机构20以及与拉力机构20连接的连接机构10所在的连线的延伸方向、与塔筒100在自重作用下出现变形趋势处的重力方向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例如,如果塔筒100固定不动,则可以在塔筒100与放置面平行的径向方向上设置拉力机构20以及与拉力机构20连接的连接机构10,这样设置,拉力机构20对塔筒100的内壁施加拉力的方向与塔筒100出现变形趋势处的重力方向相垂直,塔筒100的向内收缩趋势可以更好地抵抗塔筒100在自重作用下出现的变形趋势,进而更好地保持塔筒100的形状。如果塔筒100不是固定不动的,会处于旋转状态,则可以在塔筒100内壁上周向设置多个连接机构10,从而与连接机构10连接的拉力机构20可以提供多个方面的拉力,使得塔筒100的向内收缩趋势可以抵抗塔筒100在自重作用下出现的变形趋势,从而保持塔筒100的形状。
应该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中,拉力件21应该具有一定的柔性且在张紧状态下能够对塔筒100的内壁施加拉力,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拉力件21包括拉索,当然,还可以选择拉伸弹簧作为拉力件21,工程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种类的拉力件21。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拉力件21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调节装置22,调节装置22用于调节拉力件21的长度。
如图1所示的塔筒防变形装置中,每个拉力件21配置有两个调节装置22,且调节装置22靠近连接机构10。通过设置调节装置22来调节拉力件21的长度,可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塔筒100,从而拓展了塔筒防变形装置的应用场景。
由于塔筒100的直径可达7米以上,因此,为了便于工程人员操控调节装置22来调节拉力件21的长度,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每个拉力件21靠近连接机构10处配置有两个调节装置22,从而使得工程人员不借助于梯子等工具即可接触到调节装置22,方便了使用。同时,调节装置22远离拉力件21的中部设置,可以避免塔筒100同一径向平面内,不同径向方向的拉力件21,出现相互干涉的情况,提高了塔筒防变形装置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调节装置22包括外壳221和设置于外壳221两相对侧壁上的通孔;拉力件21包括一条第一拉索211和一条第二拉索212;第一拉索211的一端与连接机构10连接,另一端穿过外壳221一侧壁的通孔,并通过一紧固件222连接;第二拉索212的一端穿过外壳221相对侧壁的通孔,并通过另一紧固件222连接,第二拉索212的另一端与另一连接机构10连接。
应当说明的是,当每条拉力件21配置有两个调节装置22的情况下,拉力件21包括两条第一拉索211和一条第二拉索212,第一条第一拉索211的一端与一连接机构10连接,另一端穿过外壳221一侧壁的通孔,并通过一紧固件222连接,第二拉索212的一端穿过外壳221相对侧壁的通孔,并通过另一紧固件222连接;另一条第一拉索211的一端与相对应的另一连接机构10连接,另一条第一拉索211的另一端穿过外壳221一侧壁的通孔,并通过一紧固件222连接,第二拉索212的另一端穿过外壳221相对侧壁的通孔,并通过一紧固件222连接。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节装置22的外壳221两相对侧壁上设置通孔,通孔用于供拉力件21的第一拉索211和第二拉索212穿过,第一拉索211穿过一通孔,并通过一紧固件222固定,第二拉索212穿过另一通孔,并通过另一紧固件222固定。通过调节第一拉索211与紧固件222的相对位置,即通过调节紧固件222与第一拉索211的连接位置,达到调节第一拉索211长度的目的,相应的,通过调节第二拉索212与紧固件222的相对位置,达到调节第二拉索212长度的目的,从而达到调节拉力件21长度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紧固件222具体为紧固螺母,第一拉索211和第二拉索212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与紧固螺母的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当然,紧固件222还可以包括可拆卸卡头、钢丝绳锁扣件等,工程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以及不同的拉力件21来选择适配的紧固件222。
可选地,为了提高塔筒防变形装置的自动化控制程度,降低工程人员的工作强度。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装置22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连接的传动轴,拉力件21部分缠绕于传动轴,通过驱动电机控制拉力件21的伸缩,例如,通过控制传动轴正转使得缠绕于传动轴上的拉力件21长度增加,通过控制传动轴反转使得缠绕于传动轴上的拉力件21长度减少,从而达到调节拉力件21长度的目的。
当然,本技术领域人员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节装置22还可以包括吊篮螺栓、花兰螺丝等。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塔筒100的两个端部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拉力机构20。
对于大型风力发电机组而言塔筒100单个塔筒节的长度往往在30米以上,如果只在塔筒100或塔筒节的两端部设置塔筒防变形装置,不能有效防止塔筒100或塔筒节中部区域,而中部区域往往是变形最为严重的区域,而液压支撑装置由于结构复杂、重量大,往往不易置于变形严重的中部区域。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塔筒防变形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重量小等特点,因此便于设置于塔筒100的任意位置处。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塔筒防变形装置中,在位于塔筒100的两个端部之间的径向平面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拉力机构20和与拉力机构20配置的两个连接机构10,拉力机构20可以对塔筒100内壁的中部区域施加拉力,使得塔筒100的向内收缩趋势可以更好地抵抗塔筒100在自重作用下出现的变形趋势,进而更好地保持塔筒100的形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塔筒100同一径向平面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拉力机构20以及相应的四个连接机构20,且两个拉力机构20的拉力件21相互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塔筒防变形装置,为了用尽可能少的拉力机构20更好地保持塔筒100的形状,拉力机构20以及与拉力机构20连接的连接机构10的所在塔筒100中的径向方向需要与塔筒100的放置面平行,使得拉力机构20对塔筒100的内壁施加拉力的方向与塔筒100出现变形趋势处的重力方向相垂直,塔筒100的向内收缩趋势可以更好地抵抗塔筒100在自重作用下出现的变形趋势。
但是,在运输过程或安装过程中,塔筒100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塔筒100旋转一定的角度或滚动一定的距离,因此,可以在塔筒100同一径向平面内设置有两个拉力机构20,且两个拉力机构20的拉力件21相互垂直,从而使得两个拉力机构20提供的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这样当塔筒100旋转或滚动时,至少有一个拉力机构20能够对塔筒100提供拉力,使得塔筒100的向内收缩趋势可以抵抗塔筒100在自重作用下出现的变形趋势,从而保持塔筒100的形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中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连接机构10包括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第一连接件11与塔筒100内壁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件11与塔筒100内壁固定连接的侧壁的弧度,与塔筒100内壁的弧度相匹配;第二连接件12的一端与拉力件2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1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1的延长方向与塔筒100的周向相同,第一连接件11与塔筒100内壁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了保证第一连接件11与塔筒100内壁连接的紧固程度,第一连接件11与塔筒100内壁固定连接的侧壁的弧度,与塔筒100内壁的弧度相匹配,以使得第一连接件11的侧壁能够与塔筒100内壁贴合,减少焊接缝隙。第二连接件12的一端与拉力件2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1可拆卸连接,从而方便了塔筒防变形装置的安装拆卸。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1与塔筒100内壁固定连接的侧壁的倾斜度,与塔筒100内壁的倾斜度相匹配。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1的延长方向与塔筒100的周向相同,因此,为了保证第一连接件11与塔筒100内壁连接的紧固程度,第一连接件11与塔筒100内壁固定连接的侧壁的倾斜度,与塔筒100内壁的倾斜度相匹配,以使得第一连接件11的侧壁能够与塔筒100内壁贴合,减少焊接缝隙。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12包括槽部和连接部;第一连接件11部分卡合在槽部的凹槽中,并与第二连接件12通过螺栓连接;连接部与拉力件21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1部分卡合在槽部的凹槽中,加强了与第二连接件12的接触面积,在与第二连接件12通过螺栓连接时,提高了连接的紧固度和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拉力件21处于张紧状态时,拉力件21的伸长量小于塔筒100的形变量,形变量为在竖直方向上,塔筒100在重力作用下直径减少的数值。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障拉力件21在张紧状态下能够对塔筒100的内壁施加拉力,使得塔筒100的向内收缩趋势可以抵抗塔筒100在自重作用下出现的变形趋势,张紧状态下,拉力件21的伸长量应当小于塔筒100的形变量。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连接机构10分别与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100内壁和拉力机构连接,且在塔筒100的径向平面内、各连接机构10关于塔筒10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拉力机构20对塔筒100内壁施加拉力,通过拉力抵抗塔筒100在自重作用下出现塔筒100变形趋势,从而保持塔筒100的形状,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塔筒防变形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
2、通过设置调节装置22来调节拉力件21的长度,可使得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塔筒100,从而拓展了塔筒防变形装置的应用场景。
3、本申请实施例的塔筒防变形装置中,在位于塔筒100的两个端部之间的径向平面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拉力机构20和与拉力机构20配置的两个连接机构10,拉力机构20可以对塔筒100内壁的中部区域施加拉力,使得塔筒100的向内收缩趋势可以更好地抵抗塔筒100在自重作用下出现的变形趋势,进而更好地保持塔筒100的形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机构(10)和拉力机构(20),每个所述拉力机构(20)配置有两个所述连接机构(10);
所述连接机构(10)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100)内壁连接,且在所述塔筒(100)的径向平面内、各所述连接机构(10)关于所述塔筒(100)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所述拉力机构(20)包括至少一条柔性拉力件(21),所述拉力件(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塔筒(100)同一径向平面内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连接机构(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力件(21)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调节装置(22),所述调节装置(22)用于调节所述拉力件(21)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2)包括外壳(221)和设置于所述外壳(221)两相对侧壁上的通孔;
所述拉力件(21)包括第一拉索(211)和第二拉索(212);所述第一拉索(21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机构(10)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外壳(221)一侧壁的通孔,并通过一紧固件(222)连接;
所述第二拉索(212)的一端穿过所述外壳(221)相对侧壁的通孔,并通过另一紧固件(222)连接,所述第二拉索(212)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连接机构(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2)包括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连接的传动轴,所述拉力件(21)部分缠绕于所述传动轴,通过驱动电机控制所述拉力件(21)的伸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塔筒(100)的两个端部之间,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拉力机构(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100)同一径向平面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拉力机构(20)以及相应的四个所述连接机构(10),且两个所述拉力机构(20)的所述拉力件(21)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10)包括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
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与所述塔筒(100)内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与所述塔筒(100)内壁固定连接的侧壁的弧度,与所述塔筒(100)内壁的弧度相匹配;
所述第二连接件(12)的一端与所述拉力件(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与所述塔筒(100)内壁固定连接的侧壁的倾斜度,与所述塔筒(100)内壁的倾斜度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2)包括槽部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件(11)部分卡合在所述槽部的凹槽中,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拉力件(2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力件(21)处于张紧状态时,所述拉力件(21)的伸长量小于所述塔筒(100)的形变量,所述形变量为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塔筒(100)在重力作用下直径减少的数值。
CN202021788505.6U 2020-08-24 2020-08-24 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 Active CN2127442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8505.6U CN212744220U (zh) 2020-08-24 2020-08-24 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88505.6U CN212744220U (zh) 2020-08-24 2020-08-24 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44220U true CN212744220U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90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88505.6U Active CN212744220U (zh) 2020-08-24 2020-08-24 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442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83790B1 (ko) 풍력 발전 장치 및 그것에 사용되는 케이블 지지 구조
US8915043B2 (en) Bolt connection for a wind tower lattice structure
CN111720269B (zh) 锚固装置及塔架
JP2005137097A (ja) ケーブル設置装置及び方法
US20200263668A1 (en) Methods for mounting or dismounting wind turbine components of a multirotor wind turbine
CA2738145A1 (en) Wind turbine blade pitch-control system, and wind turbine rotor and wind turbine generator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210049990U (zh) 拉索式塔架、风力发电机组以及连接件
CN202082494U (zh) 一种电缆保护装置
CN212744220U (zh) 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防变形装置
JP2014507601A (ja) 風力タービンローター及び取り付け方法
EP2286045B1 (en) Telescopic mast
WO2021056923A1 (zh) 拉索式塔架、风力发电机组及连接装置
WO2020186896A1 (zh) 塔筒段、塔架及风力发电机组
CN110259258B (zh) 中低压配电网应急抢修用组合式自立杆及其搭建方法
CN206007862U (zh) 消防管道支架
CN215934412U (zh) 一种预绞式耐张线夹
CN212129164U (zh) 一种防止护板变形的基槽支护系统
CN211621215U (zh) 用于空间缆索体系悬索桥主缆成形的支撑装置
CN210622441U (zh) 中低压配电网应急抢修用组合式自立杆
CN220745126U (zh) 一种风电塔筒吊装卡具
CN218201934U (zh) 卷扬装置及起重设备
CN210622428U (zh) 中低压配电网应急抢修用拉线结构
CN113247780B (zh) 用于海上风机的维护设备平台的吊装装置
CN218560838U (zh) 塔筒吊具
CN114014140B (zh) 反应堆模块吊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