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6528U - 船用充放电板和船舶配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船用充放电板和船舶配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6528U
CN212726528U CN202021731083.9U CN202021731083U CN212726528U CN 212726528 U CN212726528 U CN 212726528U CN 202021731083 U CN202021731083 U CN 202021731083U CN 212726528 U CN212726528 U CN 212726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r
marine
board
emergency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3108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军
李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Shipsio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Shipsio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Shipsio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Shipsion Electr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3108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26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6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6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船用充放电板和船舶配电系统,其中,船用充放板包括:壳体、电路板以及充电机,电路板上设置有船用充放电电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容置空间,以容置充电机,实现船用充放电板与充电机的一体化,进而减少了安装充电机和船用充放电板的占用空间,同时,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船用充放电板上设置应急用电设备开关控制电路,简化了使用充放电板和充电机为应急用电设备供电的操作流程,从而缩短了投入应急用电设备所需的时间。

Description

船用充放电板和船舶配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配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用充放电板和船舶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配电系统自成系统,能够独立于岸电工作,船用充放电板用于对船舶上安装的蓄电池组(备用电源)进行充电和放电;控制和监视充电电源的工作情况;对船舶配电系统非常重要;
船舶的主要空间都用于载人载物,然而现有的充放电板和充电机的安装占用了很大的空间;极大的压缩了内河船舶用于载人载物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充放电板和船舶配电系统,所述充放电板集成了充电机,旨在减少安装充放电板和充电机所需的安装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船用充放电板,用于船舶配电系统中,所述船舶配电系统包括主配电板、备用电源及应急用电设备,该船用充放电板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
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船用充放电电路;
充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充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连接,所述充电机用于通过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为所述备用电源充电。
可选地,所述船用充放电板还包括支撑连接部,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支撑连接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支撑连接部以及所述壳体的第一内侧壁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充电机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支撑连接部包括第一支撑连接件、第二支撑连接件、第三支撑连接件以及第四支撑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连接件、第二支撑连接件、第三支撑连接件以及第四支撑连接件并行设置于所述壳体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电路板以形成所述第二容置空间。
可选地,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包括:
充电机接口,与所述充电机连接,用于接入所述充电机提供的电源电压;
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主配电板电连接,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机接口连接,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应急用电设备连接,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用于在检测到所述主配电板失电时开启,以将所述充电机接口接入的电源电压输出至所述应急用电设备。
可选地,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
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受控端与所述主配电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机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机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应急用电设备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子开关为继电器,和/或,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为继电器。
可选地,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还包括测试开关,所述测试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测试开关用于模拟所述主配电板失电的情况,以测试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是否正常。
可选地,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还包括:
备用电源接口,所述备用电源接口的一端与所述备用电源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应急用电设备连接;
单向导通元件,所述单向导通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机接口连接,所述单向导通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备用电源接口和所述应急用电设备的公共端连接,所述单向导通元件用于防止所述备用电源的电流倒灌至所述充电机接口。
可选地,所述单向导通元件包括多个二极管;多个所述二极管串联设置于所述充电机接口与所述备用电源接口和所述应急用电设备的公共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船舶配电系统,所述船舶配电系统包括主配电板、备用电源及应急用电设备;所述船舶配电系统包括上述的船用充放电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船用充放电板的壳体内设置足以容纳充电机和电路板的容置空间,并将充电机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从而实现充电机和电路板一体设置,相较于充电机和电路板分体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安装充电机和充放电板占用的空间。并且,在主配电系统失电时,由于充电机和充放电板的一体化设计,可以简化使用充放电板和充电机为应急用电设备供电时的操作流程,缩短应急用电设备的投入所需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船用充放电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船用充放电板一实施例的充放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船用充放电板另一实施例的充放电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船用充放电板又一实施例的充放电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638443520000031
Figure BDA000263844352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船用充放电板。
现有船舶24V供电系统中的充电机30和充放电板分开设置,分别布置在船舶上的不同地方,不仅占用船舱空间大,而且在需要投入使用应急用电设备230时,需要将充电机30和充放电板连接,操作繁琐,浪费应急时的宝贵时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船用充放电板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部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
电路板20,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电路板20上设置有船用充放电电路;
充电机30,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充电机30的输出端与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连接,所述充电机30用于通过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为所述备用电源充电。
其中,所述壳体10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长方体、半球体或者其它形状,此处不做限定;本实施例可选为长方体的壳体10,长方体形状的壳体10的方便设置充足的内置空间,且长方体的壳体10有利于紧密排列放置,以节省船舱的空间;所述充电机30可以是具有船检证书的电子式充电机或者其它充电机30,本实施例可选为电子式充电机,具有体积小,充电效率高的优点,可以提高充电机30给应急用电设备230的供电效率,从而避免因其他因素导致船舶断电,或者断电时间过长,影响船舶正常工作。
所述电路板20和充电机30可以并排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所述壳体10内设置中隔板,以形成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电路板20和所述充电机30分别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其中中隔板可以沿船用充放电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也可以沿船用充放电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或者通过支撑连接件,例如连接螺杆,将所述电路板20与所述第一侧壁支撑连接,电路板20、支撑连接件及第一内侧壁之间围合以形成第二容置空间,再将所述充电机30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船用充放电板的壳体10内设置足以容纳充电机30和电路板20的容置空间,并将充电机30安装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从而实现充电机30和电路板20一体设置,相较于充电机30和电路板20分体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安装充电机30和充放电板占用的空间。并且,在主配电系统失电时,由于充电机30和充放电板的一体化设计,可以简化使用充放电板和充电机30为应急用电设备230供电时的操作流程,缩短应急用电设备230的投入所需的时间。
参照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船用充放电板还包括支撑连接部,所述电路板20通过所述支撑连接部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电路板20、所述支撑连接部以及所述壳体10的第一内侧壁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充电机30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所述支撑连接部可以是多个具有一定长度或者厚度的连接螺杆或者连接片,以将所述电路板20与所述第一侧壁支撑连接,电路板20、支撑连接件及第一内侧壁之间围合以形成第二容置空间,从而将所述充电机30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实现充电机30与所述电路板20的层叠放置,进而可以减少安装所述充放电板时占用的船舱空间。
参照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连接部包括第一支撑连接件401、第二支撑连接件402、第三支撑连接件403以及第四支撑连接件404;所述第一支撑连接件401、第二支撑连接件402、第三支撑连接件403以及第四支撑连接件404并行设置于所述壳体10的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电路板20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电路板20以形成所述第二容置空间。
其中所述支撑连接件可以是连接螺杆或者其它连接件,所述电路板20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梯形或者长方形;在本实施例中可选为长方形,第一支撑连接件401、第二支撑连接件402、第三支撑连接件403以及第四支撑连接件404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可以为连接螺杆;每一所述连接螺杆两端具有螺纹,相应地,所述长方形的电路板20的四个角上可以设置有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第三螺孔以及第四螺孔;所述壳体10的第一侧壁的对应位置上可以设置有第五螺、第六螺孔、第七螺孔以及第八螺孔,上述螺孔内具有与所述连接杆两端螺纹配合的螺纹,从而将上述支撑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内侧壁以及电路板20之间。此外,第一支撑连接件401、第二支撑连接件402、第三支撑连接件403以及第四支撑连接件404具有一定长度,以与所述第一内侧壁、所述电路板20围合形成第二容置空间;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容置空间以容置充电机30,使得所述充电机30和电路板20呈层叠放置,可以减少需要的机舱安装位置,从而减少空间占用;此外,本实施例的连接件采用连接螺杆,因此具有成本低,方便安装连接和拆卸的优点,从而可以节约成本和方便维修时拆卸。
参照图4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包括:
充电机接口210,与所述充电机30连接,用于接入所述充电机30提供的电源电压;
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220,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220与所述主配电板250电连接,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220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机接口210连接,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220的输出端与所述应急用电设备230连接,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220用于在检测到所述主配电板250失电时开启,以将所述充电机接口210接入的电源电压输出至所述应急用电设备230。
其中,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220可以利用继电器、接触器或者其它电子开关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220为常开电路;在所述主配电板250正常工作时,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220未检测到所述主配电板250失电,此时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220断开,从而使充电机30与应急用电设备230之间处于断开状态;在所述主配电板250失电时,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220可以检测到所述主配电板250失电,此时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220闭合,从而使充电机30与应急用电设备230形成通电回路。如此,即可实现充电机30为所述应急用电设备230供电。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主供电系统失电时,自动将应急用电设备230投入使用,有利于提高应急用电设备230的投入速度,从而使得船舶在航行时,遇见主供电系统故障时,能迅速开启应急用电设备230,从而保证船舶的安全。
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220包括第一电子开关KM1和第二电子开关KM2;
所述第一电子开关KM1的受控端与所述主配电板250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KM1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机接口210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KM1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KM2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KM2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机接口210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KM2的输出端与所述应急用电设备23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开关KM1和第二电子开关KM2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可以是继电器、接触器或者其它电子开关;在所述主配电板250失电是,第一电子开关KM1的受控端被触发,从而开启第一电子开关KM1,进而触发第二电子开关KM2开启,使得充电机接口210与应急用电设备230形成通路,以将应急用电设备230投入使用;在所述主配电板250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一电子开关KM1关闭,继而第二电子开关KM2关闭,使得充电机30与应急用电设备230断路;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两个电子开关,实现了在主配电板250失电时,自动将应急用电设备230投入使用,提高了应急用电设备230的投入效率和减少了投入应急用电设备230所需的工作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开关KM1为继电器,和/或,所述第二电子开关KM2为继电器。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第一电子开关KM1和第二电子开关KM2均为继电器;标记所述第一电子开关KM1为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电子开关KM2为第二继电器;在本实施例中,可选所述第一继电器为常闭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为常开继电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继电器也可以是常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也可以是常闭继电器,此处不做限定;具体地,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可以串联连接于主配电板250的汇流排上;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动触点通过正母线W+与所述充电机30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通过负母线W-与所述充电机30负极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继电器可选为双刀双掷继电器,具有两个联动的第一动触点和第二动触点,以及对应的第一常开触点和第二常开触点;所述第一动触点通过正母线W+与充电机30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动触点通过负母线W-与充电机30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常开触点通过正母线W+与所述应急用电设备230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常开触点通过负母线W-与所述应急用电设备230的负极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主配电板250正常工作时,所述主配电板250的汇流排有电流流过,此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有电路流过,所述第一继电器(常闭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充电机30和第二继电器的线圈没有形成回路,此时第二继电器的线圈没有电流流过,所述第二继电器(常开继电器)处于常开状态,从而使得充电机30与所述应急用电设备230处于断开状态;在所述主配电板250的汇流排没有电流流过时,也即,主配电系统故障时,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没有电路流过,故第一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从而使得所述充电机30和第二继电器的线圈形成回路,因此第二继电器的线圈有电流流过,所述第二继电器(常开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进而使得充电机30与所述应急用电设备230连接,为所述应急用电设备230供电。(图中的第二继电器KM2的线圈与动触点静触点没有画在一个地方,均标记为KM2)。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利用继电器的常开和常闭的特性,利用简单的电路结构实现,因而具有成本低,维修方便的特点。本实施例实现了主供电系统故障时,也即在所述主配电板250失电时,能自动地将应急用电设备230投入使用,简化了投入使用应急用电设备230的操作流程,从而节约了时间,保障了船员在遇到船舶故障时,有更多的时间处理故障;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还利用的继电器电气隔离的特性,将主配电板250与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220电气隔离,从而防止主配电板250失电或者故障时,影响船用充放电板的工作。
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应急用电设备230包括,主甲板艏部应急照明灯2301、主甲板艉部应急照明灯2302、第一机舱应急照明灯2303、第二机舱应急照明灯2304、艏舱底照明灯2305以及应急照明投入指示灯2306等,对应的,在每一应急用电设备230和正负母线之间均设置有断路器,以在流入所述应急用电设备230的电流过大时切断该应急用电设备230与正负母线的通路,保护该应急用电设备230;在其他实施例中,不限定于上述应急用电设备230,也可以包括更多的应急用电设备230,例如应急通信设备等。
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还包括测试开关260,所述测试开关260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KM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测试开关260用于模拟所述主配电板250失电的情况,以测试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220是否正常。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测试开关260,在需要测试所述船用充放电板的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220能否在所述主供电系统失电时自动投入应急用电设备230的时候,可以直接闭合所述测试开关260,模拟第一电子开关KM1闭合的情况,也即,模拟主配电板250失电的情况,以确定船用充放电板的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220能否自动投入应急用电设备230;通过测试,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本实施例通过利用测试开关260简化了测试步骤,避免了测试时,需要关断主供电系统等繁琐的步骤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节约了测试成本。
参照图4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还包括:
备用电源接口240,所述备用电源接口240的一端与所述备用电源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接口240的另一端与所述应急用电设备230连接;
单向导通元件270,所述单向导通元件270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机接口210连接,所述单向导通元件270的输出端,与所述备用电源接口240和所述应急用电设备230的公共端连接,所述单向导通元件270用于防止所述备用电源的电流倒灌至所述充电机接口210,从而导致与充电机接口270连接的充电机30烧毁。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充电机30正常工作时,所述充电机30为所述备用电源充电同时为所述应急用电设备230供电,在所述充电机30异常时,所述备用电源为所述应急用电设备230供电;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备用电源接口240以连接备用电源,从而防止充电机30故障时,应急用电设备230因没有供电电源而无法投入使用,从而进一步保证船舶航行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向导通元件270,可以是二极管、晶体管的体二极管或者其它单向导通元件;所述单向导通元件270用于防止备用电源输出电压大于充电机30输出的电压时,所述备用电源输出的电压倒灌至充电机30,造成充电机30损坏;此外,在船舶配电系统中,所述充电机30还为船舶上的24V负载设备供电,24V负载设备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投入使用,当所述24V负载设备空载时,也就是不投入使用时,会导致所述充电机30输出至应急用电设备230和备用电源的电压过大,进而导致应急用电设备230或者备用电源烧毁。为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单向导通元件270,利用单向导通元件270自身的压降,可以降低充电机30的输出电压,以防止充电机30输出至应急用电设备230和备用电源的电压过大而烧毁备用电源和应急用电设备230。
参照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单向导通元件270包括多个二极管;多个所述二极管串联设置于所述充电机接口210与所述备用电源接口240和所述应急用电设备230的公共端之间。
二极管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以设置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以控制所述充电机30输出合适的电压至备用电源和应急用电设备230。本实施例以两个为例进行说明,具体地,单向导通元件270包括两个二极管,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所述充电机接口210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备用电源接口240和所述应急用电设备230的公共端连接,通过利用两个二极管自身的压降,以使所述充电机30输出合适的电压,从而保护备用电源和应急用电设备230。
参照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还包括:
第一断路器QF1,与所述充电机接口210连接,用于在充电机30的输出电流大于预设值时,切断充电机30与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的连接,从而保护充电机30、备用电源和应急用电设备230。
第二断路器QF2,与所述备用电源接口连接,用于在所述备用电源输出的电流过大于预设电流值时,切断备用电源与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的连接,以保护应急用电设备230。
所述第一断路器QF1和第二断路器QF2可以为单进单出断路器、双进双出断路器或者其它断路器;不同的断路器的预设电压值不同,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断路器,此处不做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断路器QF1和第二断路器QF2可以为双进双出断路器;所述双进双出断路器指的是:所述断路器的第一输入端及其对应第一输出端之间的通断、第二输入端及其对应第二输出端之间的通断是联动的;在电流大于额定值(依据具体场景设定,在本实施例中,额定电流可以为50A)时,所述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断开,同时,第二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断开;使用双进双出断路器,在充电机30或者备用电源电流过大时,同时切断充电机30或者备用电源与正负母线的连接,以进一步保证应急用电设备230和备用电源的安全,双进双出断路器可以同时切断充电机30或者备用电源的正负极输出端,进一步地确保应急用电设备230的安全。
本实施例采用断路器,可以在充电机30输出电压或者备用电源输出电流过大时跳闸,切断充电机30或者备用电源与应急用电设备230的连接,以保护应急用电设备230,还可以在排除故障后,重新合闸,重复使用所述断路器,节约成本,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船舶配电系统,所述船舶配电系统包括主配电板250、备用电源及应急用电设备230;所述船舶配电系统还包括上述的船用充放电板。
该船用充放电板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船用充放电板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船用充放电板,用于船舶配电系统中,所述船舶配电系统包括主配电板、备用电源及应急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容置空间;
电路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船用充放电电路;
充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充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连接,所述充电机用于通过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为所述备用电源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充放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充放电板还包括支撑连接部,所述电路板通过所述支撑连接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支撑连接部以及所述壳体的第一内侧壁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充电机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充放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接部包括第一支撑连接件、第二支撑连接件、第三支撑连接件以及第四支撑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连接件、第二支撑连接件、第三支撑连接件以及第四支撑连接件并行设置于所述壳体第一内侧壁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电路板以形成所述第二容置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充放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包括:
充电机接口,与所述充电机连接,用于接入所述充电机提供的电源电压;
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主配电板电连接,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机接口连接,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应急用电设备连接,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用于在检测到所述主配电板失电时开启,以将所述充电机接口接入的电源电压输出至所述应急用电设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充放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
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受控端与所述主配电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机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机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应急用电设备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用充放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为继电器,和/或,所述第二电子开关为继电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用充放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还包括测试开关,所述测试开关连接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测试开关用于模拟所述主配电板失电的情况,以测试所述应急设备开关控制电路是否正常。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用充放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船用充放电电路还包括:
备用电源接口,所述备用电源接口的一端与所述备用电源连接,所述备用电源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应急用电设备连接;
单向导通元件,所述单向导通元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机接口连接,所述单向导通元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备用电源接口和所述应急用电设备的公共端连接,所述单向导通元件用于防止所述备用电源的电流倒灌至所述充电机接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用充放电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通元件包括多个二极管;多个所述二极管串联设置于所述充电机接口与所述备用电源接口和所述应急用电设备的公共端之间。
10.一种船舶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配电系统包括主配电板、备用电源及应急用电设备;所述船舶配电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船用充放电板。
CN202021731083.9U 2020-08-18 2020-08-18 船用充放电板和船舶配电系统 Active CN212726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1083.9U CN212726528U (zh) 2020-08-18 2020-08-18 船用充放电板和船舶配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31083.9U CN212726528U (zh) 2020-08-18 2020-08-18 船用充放电板和船舶配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6528U true CN212726528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19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31083.9U Active CN212726528U (zh) 2020-08-18 2020-08-18 船用充放电板和船舶配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265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9957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power supplies
CN114285057B (zh) 一种移动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726528U (zh) 船用充放电板和船舶配电系统
CN207368745U (zh) 一种双路自动转换供电的船用分电箱
CN201750146U (zh) 一种直流供电系统
CN110774899B (zh) 一种纯电动轨道机车的接触器箱
CN211183508U (zh) 供电控制装置
CN111884319A (zh) 一种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及换电站
CN212063510U (zh) 一种一体式离网型储能系统及装置
CN214336778U (zh) 船用多系统集装箱式动力电池单元及其系统架构
CN103199586B (zh) -48v直流单系统双电源蓄电池联络装置及其切换方法
JP2001204144A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208745945U (zh) 一种便携车载式通信设备固定集成装置
CN113193646A (zh) 供电装置、方法及系统
CN220914994U (zh) 直流ups、储能高压箱辅助电源ups及储能户外柜
CN216959331U (zh) 配电器及具有其的核酸检测车辆
CN205883065U (zh) 便携式工频试验电源
CN113241841B (zh) 配电电路
CN212033768U (zh) 高压分线盒电路及高压分线盒
CN205160190U (zh) 一种智能双电源切换箱
CN216564621U (zh) 一种ups后备电源
CN214506646U (zh) 断电保护系统
CN220570346U (zh) 多蓄电池模块串联的蓄电装置、储能单元和供电系统
KR20070017594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일체형 전원 공급장치
CN213213173U (zh) 一种换电站供配电系统及换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