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5880U - 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5880U
CN212725880U CN202021711435.4U CN202021711435U CN212725880U CN 212725880 U CN212725880 U CN 212725880U CN 202021711435 U CN202021711435 U CN 202021711435U CN 212725880 U CN212725880 U CN 2127258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angular
grooves
wall
wire harness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114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崇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g Yilin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nt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nt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nt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114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258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58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58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包括线束转接器主体,所述线束转接器主体包括底座、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的转接座主板以及与底座的顶部活动接触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为开口,所述壳体内固定套设有U形冷却管,U形冷却管内填充有冷却水,U形冷却管的底部两端均设为封堵机构,U形冷却管的后侧连通并固定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后端延伸至壳体外,进水管上螺纹套设有位于壳体后侧的堵盖,U形冷却管的内侧与转接座主板的外侧活动接触。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通过简单捅压的方式快速完成壳体与底座的分离,且在维修工作完成后,便于快速将壳体固定在底座上,省时省力,提高拆装效率,有利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转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
背景技术
汽车售后加装防盗装置是不少车主的常用办法,近年来,为了防盗的需要,汽车售后加装防盗器多是从其他线束用线夹或剖线直接接线引出所需信号,或从车身控制模块线束用线夹或剖线直接接线引出所需信号,可靠性较低,对此,现有技术中,申请号:200720007493.7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涉及一种电信号转接器,提供一种不容易接错线,接线头接触良好,安全可靠的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其主要由壳体、底座和转接座主板组成,壳体通过多个螺栓螺纹固定在底座上,且转接座主板位于壳体内,设有汽车车身控制模块对插头、至少1个转接座、转接座对插头、引出信号插头和外接BCM线束插头座,汽车车身控制模块对插头用于与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的引出信号端对接;转接座上设有座体、引入信号插口和引出信号插口,引入信号插口与引出信号插口相连接;转接座对插头与汽车车身控制模块对插头之间设连接线束;引出信号插头与转接座上所需信号引出端之间设连接线束;外接BCM线束插头座没有转接插头和转接插座,转接插头与转接插座之间设连接线束,转接插座用于与需要从BCM引出信号的汽车相应的设备连接。
上述专利仍存在一些不足,且不便于快速将壳体从底座上取下对转接座主板进行维修作业,上述专利中,壳体和底座之间通过多个螺栓固定的方式,在拆分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工具逐一拆分,工作效率低,且费时费力,针对上述专利的不足,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包括线束转接器主体,所述线束转接器主体包括底座、固定安装在底座顶部的转接座主板以及与底座的顶部活动接触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为开口,所述壳体内固定套设有U形冷却管,U形冷却管内填充有冷却水,U形冷却管的底部两端均设为封堵机构,U形冷却管的后侧连通并固定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后端延伸至壳体外,进水管上螺纹套设有位于壳体后侧的堵盖,U形冷却管的内侧与转接座主板的外侧活动接触,底座的右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孔,第一矩形孔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矩形套,矩形套内滑动套设有L形推杆,底座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矩形块,壳体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槽,矩形块活动插装在对应的第一槽内,两个第一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为倾斜面,两个第一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卡槽内活动卡装有卡杆,矩形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两个卡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嵌装有滚珠,滚珠与对应的第一槽的倾斜面相适配,两个卡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第一矩形槽内并固定安装有移动杆,第一矩形槽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杆,移动杆滑动套设在对应的两个定位杆上,两个移动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一矩形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两个移动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柔性钢绳,第一矩形槽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定滑轮,第一矩形孔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定滑轮,柔性钢绳远离对应的移动杆的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远离移动杆的一侧和第二定滑轮的左侧并与L形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矩形卡块,矩形块滑动套设在对应的矩形卡块上,定位杆活动套设在对应的柔性钢绳上。
优选的,所述矩形套的内壁与对应的L形推杆的外侧滑动连接,L形推杆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矩形套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矩形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穿孔,柔性钢绳位于对应的穿孔内,穿孔的内壁与柔性钢绳的外侧不接触。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矩形孔,第二矩形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定位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矩形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槽,第二矩形槽的内壁与对应的矩形卡块的外侧活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L形推杆的左侧与底座的左侧平齐。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壳体、底座、第一矩形孔、矩形套、 L形推杆、第一槽、卡槽、矩形块、卡杆、第一矩形槽、定位杆、移动杆、第二定滑轮、柔性钢绳、弹簧、矩形卡块与U形冷却管相配合,U形冷却管的设置,便于对转接座主板进行冷却散热,当需要将壳体从底座上取下对壳体内部的转接座主板进行维修更换时,同手或杆状物捅压L形推杆通过两个柔性钢绳分别对对应的移动杆进行拉动,使得移动杆在对应的两个定位杆上滑动并对弹簧进行压缩,移动杆带动对应的卡杆从卡槽内移出,紧接着向上拉动壳体带动两个矩形卡块向上分别从对应的第二矩形槽内移出,壳体向上移动的同时逐渐从两个矩形块上取下,进而完成了壳体与底座的分离,此时即可将转接座主体露出,维修完成后,当需要将壳体和底座连接固定在一起时,将矩形卡块与对应的第二矩形槽对齐,向下按压壳体带动两个第一槽向下移动至分别与对应的滚珠接触时,第一槽继续向下移动并对滚珠进行挤压,挤压的力通过滚珠移动带动对应的卡杆移动,两个卡杆带动两个移动杆分别在对应的两个定位杆上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并对弹簧进行压缩,当滚珠与对应的卡槽对齐时,此时弹簧的弹力复位通过对应的移动杆带动卡杆移动至卡槽内,进而使得壳体被固定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通过简单捅压的方式快速完成壳体与底座的分离,且在维修工作完成后,便于快速将壳体固定在底座上,省时省力,提高拆装效率,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 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底座、3第一矩形孔、4矩形套、5 L形推杆、6第一槽、7卡槽、8矩形块、9卡杆、10第一矩形槽、11定位杆、12移动杆、13第二定滑轮、14柔性钢绳、15弹簧、16矩形卡块、17 U形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包括线束转接器主体,线束转接器主体包括底座2、固定安装在底座2顶部的转接座主板以及与底座2的顶部活动接触的壳体1,壳体1的底部设为开口,壳体1内固定套设有U形冷却管17,U形冷却管17内填充有冷却水,U形冷却管17的底部两端均设为封堵机构,U形冷却管17的后侧连通并固定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后端延伸至壳体1外,进水管上螺纹套设有位于壳体1后侧的堵盖,U形冷却管17的内侧与转接座主板的外侧活动接触,底座2的右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孔3,第一矩形孔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矩形套4,矩形套4内滑动套设有L形推杆5,底座2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矩形块8,壳体1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槽6,矩形块8活动插装在对应的第一槽6内,两个第一槽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为倾斜面,两个第一槽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7,卡槽7内活动卡装有卡杆9,矩形块8的底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10,两个卡杆9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嵌装有滚珠,滚珠与对应的第一槽6的倾斜面相适配,两个卡杆9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第一矩形槽10内并固定安装有移动杆12,第一矩形槽10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杆11,移动杆12滑动套设在对应的两个定位杆11上,两个移动杆12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一矩形槽10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15,两个移动杆1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柔性钢绳14,第一矩形槽10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定滑轮,第一矩形孔3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定滑轮13,柔性钢绳14远离对应的移动杆12的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远离移动杆12的一侧和第二定滑轮13的左侧并与L形推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槽6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矩形卡块16,矩形块8滑动套设在对应的矩形卡块16上,定位杆11活动套设在对应的柔性钢绳14上,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通过简单捅压的方式快速完成壳体1与底座2的分离,且在维修工作完成后,便于快速将壳体1固定在底座2上,省时省力,提高拆装效率,有利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矩形套4的内壁与对应的L形推杆5的外侧滑动连接,L形推杆5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矩形套4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第一矩形孔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穿孔,柔性钢绳14位于对应的穿孔内,穿孔的内壁与柔性钢绳14的外侧不接触,移动杆1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矩形孔,第二矩形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定位杆11的外侧滑动连接,矩形块8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槽,第二矩形槽的内壁与对应的矩形卡块16的外侧活动接触,L形推杆5的左侧与底座2的左侧平齐,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便于通过简单捅压的方式快速完成壳体1与底座2的分离,且在维修工作完成后,便于快速将壳体1固定在底座2上,省时省力,提高拆装效率,有利于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U形冷却管17的设置,便于对转接座主板进行冷却散热,降低线束转接器主体因长时间使用造成温度过高损坏的风险,当需要将壳体1从底座2上取下对壳体1内部的转接座主板进行维修更换时,同手或杆状物捅压L形推杆5,L形推杆5带动两个柔性钢绳14依次在第二定滑轮13的左侧和第一定滑轮的外侧滑动,柔性钢绳14移动的同时对对应的移动杆12进行拉动,使得移动杆12在对应的两个定位杆11上滑动并对弹簧15进行压缩,移动杆12移动的同时带动对应的卡杆9从卡槽7内移出,进而解除了对壳体1的固定,紧接着向上拉动壳体1,壳体1带动两个矩形卡块16向上分别从对应的第二矩形槽内移出,壳体1向上移动的同时逐渐从两个矩形块8上取下,进而完成了壳体1与底座2的分离,此时即可将转接座主体露出;
维修完成后,当需要将壳体1和底座2连接固定在一起时,将第一槽6与对应的矩形块8对齐,矩形卡块16与对应的第二矩形槽对齐,向下按压壳体1,壳体1向下移动的同时带动两个第一槽6向下移动,当第一槽6的倾斜面与对应的滚珠接触时,第一槽6继续向下移动并对滚珠进行挤压,挤压的力通过滚珠移动带动对应的卡杆9移动,两个卡杆9带动两个移动杆12分别在对应的两个定位杆11上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移动杆12移动的同时对对应的弹簧15进行压缩,当滚珠与对应的卡槽7对齐时,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15复位,弹簧15的弹力带动对应的移动杆12移动,移动杆12带动对应的卡杆9移动至卡槽7内,卡杆9与对应的卡槽7相卡装,进而使得壳体1被固定在底座2上,使得便于通过简单捅压的方式快速完成壳体1与底座2的分离,且在维修工作完成后,便于快速将壳体1固定在底座2上。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包括线束转接器主体,所述线束转接器主体包括底座(2)、固定安装在底座(2)顶部的转接座主板以及与底座(2)的顶部活动接触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为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固定套设有U形冷却管(17),U形冷却管(17)内填充有冷却水,U形冷却管(17)的底部两端均设为封堵机构,U形冷却管(17)的后侧连通并固定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后端延伸至壳体(1)外,进水管上螺纹套设有位于壳体(1)后侧的堵盖,U形冷却管(17)的内侧与转接座主板的外侧活动接触,底座(2)的右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孔(3),第一矩形孔(3)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矩形套(4),矩形套(4)内滑动套设有L形推杆(5),底座(2)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矩形块(8),壳体(1)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槽(6),矩形块(8)活动插装在对应的第一槽(6)内,两个第一槽(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为倾斜面,两个第一槽(6)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7),卡槽(7)内活动卡装有卡杆(9),矩形块(8)的底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10),两个卡杆(9)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嵌装有滚珠,滚珠与对应的第一槽(6)的倾斜面相适配,两个卡杆(9)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第一矩形槽(10)内并固定安装有移动杆(12),第一矩形槽(10)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杆(11),移动杆(12)滑动套设在对应的两个定位杆(11)上,两个移动杆(12)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一矩形槽(10)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多个弹簧(15),两个移动杆(1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柔性钢绳(14),第一矩形槽(10)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定滑轮,第一矩形孔(3)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两个第二定滑轮(13),柔性钢绳(14)远离对应的移动杆(12)的一端依次绕过第一定滑轮远离移动杆(12)的一侧和第二定滑轮(13)的左侧并与L形推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槽(6)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矩形卡块(16),矩形块(8)滑动套设在对应的矩形卡块(16)上,定位杆(11)活动套设在对应的柔性钢绳(1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套(4)的内壁与对应的L形推杆(5)的外侧滑动连接,L形推杆(5)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矩形套(4)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孔(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穿孔,柔性钢绳(14)位于对应的穿孔内,穿孔的内壁与柔性钢绳(14)的外侧不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1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第二矩形孔,第二矩形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定位杆(11)的外侧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块(8)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矩形槽,第二矩形槽的内壁与对应的矩形卡块(16)的外侧活动接触。
CN202021711435.4U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 Active CN2127258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1435.4U CN212725880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11435.4U CN212725880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5880U true CN212725880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21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11435.4U Active CN212725880U (zh) 2020-08-17 2020-08-17 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258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21164A (zh) 一种高抗拉性的400hz系统飞机用柔性充电电缆
CN21774091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温控连接器
CN111313321A (zh) 一种j型线夹电动拆装工具以及拆装方法
CN211629730U (zh) 一种j型线夹电动拆装工具
CN212725880U (zh) 一种汽车车身控制模块线束转接器
CN109494497B (zh) 一种可连接型绝缘穿刺线夹
CN110829060A (zh) 带电接引线夹
CN213071686U (zh) 线束组装夹紧装置
CN210350736U (zh) 一种可快速装配插接箱
CN217283753U (zh) 一种数字信号模拟信号输出快速转换结构装置
CN214957758U (zh) 线束压紧装置
CN219554073U (zh) 新型防松脱的连接器端子
CN21877039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防水互锁连接器
CN214960173U (zh) 一种电气设备加热装置
CN220544473U (zh) 一种电力配电柜运行故障检修远程断电装置
CN219980264U (zh) 一种低压带电作业导线绝缘护套
CN204834949U (zh) 一种电力连接插头
CN214626155U (zh) 一种固定线束的支架
CN213955259U (zh) 一种组合式led驱动电源
CN212935426U (zh) 汽车线束橡胶护套
CN214044821U (zh) 一种便于拆接的汽车线束总成
CN220552346U (zh) 一种换热器用扇形紧压铝接头
CN216184868U (zh) 一种基于防碰撞报警车载录像机
CN117559328A (zh) 一种轨道交通电池传感器接线盒
CN220273302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线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3

Address after: No. 4, Group 3, Zhaojia Village, Jincheng Town, Linghai City, Jinzhou City, Liaoning Province, 121000

Patentee after: Song Yili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 / F, No.2-4, Yangcheng Road, Pingyao Town,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ntong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