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20914U - 集尘罩和感应炉 - Google Patents

集尘罩和感应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20914U
CN212720914U CN202020237736.1U CN202020237736U CN212720914U CN 212720914 U CN212720914 U CN 212720914U CN 202020237736 U CN202020237736 U CN 202020237736U CN 212720914 U CN212720914 U CN 212720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dust
induction furnace
opening
pl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377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永和久
岩丸阳介
山本胜也
只野英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20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20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 Crucibles And Fluidized-Bed Furnaces (AREA)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集尘罩和感应炉。该集尘罩包括:罩部,其以俯视时覆盖感应炉主体的开口部的方式;集尘管道,其俯视时设于开口部的外侧,用于收集灰尘;绝热用小盖,其配置于罩部的内部;连接部,其连接集尘管道和罩部;以及罩驱动部,其驱动罩部使罩部相对于开口部开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能够充分地收集灰尘。

Description

集尘罩和感应炉
技术领域
该实用新型涉及集尘罩和感应炉。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备集尘罩的感应炉。日本特开2013-88056号公报中公开有这样的感应炉。
日本特开2013-88056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包括设有俯视呈大致圆形形状的开口部的感应炉主体和配置于感应炉主体的上方的集尘罩的感应炉。另外,集尘罩以包围感应炉主体的开口部的外周的方式构成为中空的环状。另外,在中空的环状的集尘罩的内周面设有吸引口(集尘口)。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感应炉中,构成为自集尘罩的环状的内周面侧吸引(收集)自感应炉主体放出的熔解原料(日文:溶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灰尘)。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感应炉中,感应炉主体的开口部的中央部未由中空的环状的集尘罩覆盖。
在此,由于感应炉内被加热成高温,因此,感应炉的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与热风一起上升。然而,在日本特开2013-88056号公报所记载的感应炉中,感应炉主体的开口部的中央部未由中空的环状的集尘罩覆盖,因此认为存在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向上方放出的情况。因此,在包围感应炉主体的开口部的外周的中空环状的集尘罩中,存在无法充分地收集上升的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灰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该实用新型即是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课题而做成的,该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充分地收集灰尘的集尘罩和感应炉。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该实用新型的第1方案的集尘罩包括:罩部,其以俯视时覆盖感应炉主体的开口部的方式设置;集尘管道,其俯视时设于开口部的外侧,用于收集灰尘;绝热用小盖,其配置于罩部的内部;连接部,其连接集尘管道和罩部;以及罩驱动部,其驱动罩部使罩部相对于开口部开闭。
在该实用新型的第1方案的集尘罩中,所述集尘罩包括以俯视时覆盖感应炉主体的开口部的方式设置的罩部。由此,罩部覆盖感应炉主体的开口部,因此,与集尘罩包围开口部的外周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从开口部上升的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灰尘)向上方放出。其结果,能够充分地收集灰尘。另外,所述集尘罩包括驱动罩部使罩部相对于开口部开闭的罩驱动部,由此,通过在为了使熔解原料的熔液自感应炉主体排出而使感应炉主体以大致90度倾斜的状态(开口部朝向水平方向的状态)下开闭驱动罩部,能够使罩部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由此,自排出的熔解原料的熔液上升的杂质和气体(灰尘)被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的罩部覆盖,因此,能够充分地收集自排出的熔解原料的熔液上升的杂质和气体(灰尘)。
在上述第1方案的集尘罩中,优选的是,罩部的俯视时位于与集尘管道相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位置的内壁面的局部具有沿着开口部的大致圆弧形状部。若这样构成,则能够使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灰尘)沿着罩部的内壁面的大致圆弧形状部顺畅地向连接部侧流动。由此,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的流动不易停滞。其结果,能够高效地进行灰尘的收集。另外,在与集尘管道相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罩部的内壁面的局部具有沿着开口部的大致圆弧形状部,因此,与俯视时罩部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情况不同,在与集尘管道相对的一侧的相反侧产生未被罩部覆盖的区域。由此,能够将未被罩部覆盖的区域活用为作业区,因此,能够在该作业区进行去除感应炉主体中产生的氧化杂质(熔渣)等作业。此外,大致圆弧形状不仅包含圆弧形状,还包含将圆弧的局部替换成直线而成的形状以及将圆弧的局部替换成自圆周偏离的曲线而成的形状等概观(概略的形状)为圆弧的形状。
在上述第1方案的集尘罩中,优选的是,绝热用小盖具有俯视时与开口部的外形相同的大小,或者具有大于开口部的外形的大小,罩部的内壁面俯视时配置于比绝热用小盖靠外侧的位置。若这样构成,则在俯视时,在罩部的内壁面与绝热用小盖之间产生间隙。利用该间隙以沿着绝热用小盖的外缘的方式形成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的流路。因此,使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的流动更顺畅。其结果,能够高效地收集灰尘。
在上述第1方案的集尘罩中,优选的是,罩部的内壁面俯视时包含具有大致圆弧形状的第1部分和连接第1部分与连接部的具有大致直线形状的第2部分。若这样构成,通过以直线的方式连结罩部的自第1部分到连接部的内壁面,由此,与仅以大致圆弧形状的方式形成罩部的内壁面的情况不同,能够利用最短距离连结罩部的自第1部分到连接部的内壁面。其结果,能够减小俯视时的罩部的大小。此外,大致直线形状不仅包含直线形状,还包含在直线形状的局部略微具有凹凸的形状等概观(概略的形状)为直线的形状。
在上述第1方案的集尘罩中,优选的是,绝热用小盖的上表面具有向上方呈凸状的弯曲形状部和在与感应炉主体的熔液排出口相对应的位置自弯曲形状部向上方倾斜延伸的倾斜部,罩部的熔液排出口侧的部分以沿着倾斜部的方式倾斜。若这样构成,则在为了投入熔解原料而使罩部和绝热用小盖一体地以向熔液排出口侧倾斜的方式转动时,即使在随着向熔液排出口侧转动而绝热用小盖(罩部)的熔液排出口侧的端部与熔液排出口靠近的情况下,通过绝热用小盖的与熔液排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和罩部的与熔液排出口相对应的位置向上方倾斜,从而相比于与熔液排出口相对应的位置未向上方倾斜的情况,绝热用小盖(罩部)的熔液排出口侧的端部与熔液排出口之间的距离变长。其结果,能够抑制绝热用小盖(罩部)的熔液排出口侧的端部与熔液排出口接触。
在上述第1方案的集尘罩中,优选的是,该集尘罩包括驱动集尘管道的集尘管道驱动部。若这样构成,则仅利用集尘管道驱动部驱动集尘管道,就能够对集尘管道和利用连接部与集尘管道连接的罩部一起(以一体的状态)进行驱动。由此,集尘管道和罩部自感应炉主体的开口部的上方的空间一起移动,因此,能够容易地自开口部的上方的空间投入熔解原料。
该实用新型的第2方案的感应炉包括:感应炉主体,其使熔解原料熔解,具有俯视呈大致圆形形状的开口部;工作台,其设于感应炉主体;熔液排出口,其用来排出感应炉主体内的熔解原料的熔液;罩部,其以俯视时覆盖开口部的方式设置;绝热用小盖,其配置于罩部的内部,隔绝来自开口部的热;集尘管道,其俯视时设于开口部的外侧,用于收集灰尘;连接部,其连接集尘管道和罩部;罩驱动部,其驱动罩部使罩部相对于开口部开闭;以及集尘管道驱动部,其驱动集尘管道,罩部覆盖工作台的上表面的局部和绝热用小盖的上表面,并且俯视时位于与集尘管道相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位置的内壁面的局部具有沿着开口部的大致圆弧形状部。此外,大致圆形形状不仅包含圆形状,还包含将圆形状的圆弧的局部替换成直线或曲线而成的形状等概观(概略的形状)为圆的形状。
在该实用新型的第2方案的感应炉中,该感应炉包括以俯视时覆盖开口部的方式设置的罩部,罩部覆盖工作台的上表面的局部和绝热用小盖的上表面,并且俯视时位于与集尘管道相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位置的内壁面的局部具有沿着开口部的大致圆弧形状部。由此,通过罩部覆盖感应炉主体的开口部,从而能够自上方收集从开口部上升的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因此,可以提供能够充分地收集灰尘的感应炉。另外,相比于未在上述内壁面的局部具有沿着开口部的大致圆弧形状部的情况,能够使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灰尘)沿着罩部的内壁面的大致圆弧形状部顺畅地向连接部侧流动,因此,收集灰尘的流动不易停滞,而能够高效地收集灰尘。另外,通过包括驱动罩部使罩部相对于开口部开闭的罩驱动部,由此,通过在为了使熔解原料的熔液自感应炉主体排出而使感应炉主体以大致90度倾斜的状态(开口部朝向水平方向的状态)下开闭驱动罩部,能够使罩部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由此,在该第2方案的感应炉中,由于自排出的熔解原料的熔液上升的杂质和气体(灰尘)被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的罩部覆盖,因此,能够充分地收集自排出的熔解原料的熔液上升的杂质和气体(灰尘)。
在上述第2方案的感应炉中,优选的是,工作台具有俯视时在与熔液排出口侧相反的一侧不与罩部重叠的部分,由不与罩部重叠部分构成作业区。由于能够将工作台的不与罩部重叠的部分活用为作业区,因此,能够在该作业区进行去除感应炉主体内产生的氧化杂质(熔渣)等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应炉的熔液排出口侧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应炉的自配置集尘管道的一侧的相反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应炉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集尘罩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绝热用小盖的立体图。
图6是图3的200-200剖视图。
图7是图3的300-300剖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应炉的集尘罩的驱动的第1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应炉的集尘罩的驱动的第2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应炉的集尘罩的驱动的第3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应炉的集尘罩的驱动的第4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应炉的集尘罩的驱动的第5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应炉的集尘罩的驱动的第6图。
图14是用于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感应炉的集尘罩的驱动的第7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将实用新型具体化而成的实施方式。
(感应炉的整体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感应炉100包括感应炉主体1、熔液排出口(日文:出湯口)2、工作台(日文:作業デッキ)3、支柱4以及集尘罩5。另外,支柱4利用支轴41与工作台3连接。另外,集尘罩5利用罩固定部51固定于工作台3。
感应炉主体1利用来自未图示的线圈的电磁感应使投入到感应炉主体1内的金属等熔解原料产生涡电流。感应炉主体1为使用由产生的涡电流产生的热来使熔解原料熔解的电炉。另外,感应炉主体1具有俯视呈大致圆形形状的开口部11(参照图3)。
熔液排出口2为自感应炉主体1的开口部11连接到感应炉主体1内部的槽部,用来排出感应炉主体1内的熔解原料的熔液。另外,熔液排出口2以自感应炉主体1(开口部11)向斜上方倾斜的方式设置。
工作台3设于感应炉主体1,工作台3由俯视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例如钢铁制的板形成。工作台3固定于感应炉主体1,并且如图2所示利用支柱4支承。另外,工作台3构成为作业人员能够利用工作台3进行向感应炉主体1内投入熔解原料以及去除感应炉主体1内产生的氧化杂质(熔渣)等作业。
如图2所示,支柱4为支承感应炉主体1和工作台3的结构体,以包围感应炉主体1的方式构成。工作台3和感应炉主体1利用设于支柱4的未图示的液压缸等以向熔液排出口2侧倾斜的方式绕支轴41转动。由此,感应炉100构成为将感应炉主体1内的熔解原料的熔液自熔液排出口2向浇包(未图示)等外部排出。
(集尘罩的结构)
如图3和图4所示,集尘罩5包含罩部6、绝热用小盖7、集尘管道8以及连接部9。
罩部6为用于收集自开口部11上升出来的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灰尘)的罩。如图3所示,罩部6以俯视时覆盖感应炉主体1的开口部11的方式设置。罩部6例如为钢铁制的罩。
如图3和图4所示,绝热用小盖7为配置于罩部6的内部的盖,用来将罩部6与感应炉主体1内的热隔绝。具体而言,绝热用小盖7含有耐火材料。耐火材料例如为水泥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热用小盖7具有俯视时大于开口部11的外形的大小。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绝热用小盖7俯视时呈沿着感应炉主体1的开口部11那样的大致圆形形状。另外,绝热用小盖7的外形形成为大于开口部11的外形且覆盖开口部11的上方。另外,在俯视时,大致圆形形状的绝热用小盖7和大致圆形形状的开口部11呈同心圆状配置。
集尘管道8为收集自感应炉主体1的开口部11上升的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等灰尘的集尘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集尘管道8俯视时设于开口部11的外侧,用于收集灰尘。集尘管道8利用连接部9与罩部6连接。此外,在集尘管道8设有后述的罩驱动部60和后述的集尘管道驱动部80。
连接部9为连接罩部6和集尘管道8的部分(参照图3和图4)。具体而言,连接部9连接罩部6的内部的空间和集尘管道8的内部的空间。另外,罩部6和集尘管道8在连接部9法兰连接。此外,连接部9也可以利用焊接等来连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6的俯视时位于与集尘管道8相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位置的内壁面61的局部具有沿着开口部11的大致圆弧形状部。具体而言,罩部6的俯视时位于与集尘管道8相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位置且自用来排出感应炉主体1内的熔解原料的熔液的熔液排出口2侧的端部到连接部9的内壁面61的局部具有沿着开口部11的大致圆弧形状部。罩部6的在俯视呈大致矩形形状的工作台3上位于自开口部11的俯视时的中心的X1方向且是Y2方向的区域101(图3中由影线表示的区域)内的罩部6的内壁面61的局部具有沿着开口部11的大致圆弧形状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罩部6的内壁面61俯视时配置于比绝热用小盖7靠外侧的位置。也就是说,在沿着开口部11那样的呈大致圆形形状的绝热用小盖7的外缘与具有沿着开口部11的大致圆弧形状部的罩部6的内壁面61之间形成有沿着绝热用小盖7的外缘那样的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的流路(收集灰尘的流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6的内壁面61包含俯视时具有大致圆弧形状的第1部分611和连接第1部分611与连接部9的具有大致直线形状的第2部分612。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在罩部6的内壁面61形成有第1部分611,该第1部分611呈沿着开口部11的大致圆形形状部的大致圆弧形状,并自X1方向上的端部朝向连接部9延伸。另外,在罩部6的内壁面61以连接第1部分611和连接部9的Y2方向侧的端部的方式形成有第2部分61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6覆盖工作台3的上表面的局部。具体而言,罩部6形成为通过俯视时相对于呈大致矩形形状的工作台3设为上述那样的、设有大致圆弧形状部的形状,从而覆盖工作台3的局部。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在工作台3的上表面的X1方向侧且是Y2方向侧的角部附近存在有未被罩部6覆盖的部分。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台3具有俯视时在与熔液排出口2侧相反的一侧(Y2方向侧)不与罩部6重叠的部分,由不与罩部6重叠的部分构成作业区30。此外,作业区30(参照图3)具有作业人员能够站在(或者坐在)作业区30的上表面进行作业的程度的宽度。
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绝热用小盖7利用内盖固定部71固定于罩部6的内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热用小盖7的上表面具有向上方呈凸状的弯曲形状部72和在与感应炉主体1的熔液排出口2相对应的位置自弯曲形状部72向上方倾斜延伸的倾斜部73。具体而言,如图5和图6所示,绝热用小盖7的与熔液排出口2相对应的熔液排出口开口部74(熔液排出口2的上方的部分)的截面具有倒U字形状,并且倒U字形状的底部(Z1方向侧的部分)作为倾斜部73向上方倾斜。另外,在倒U字形状的熔液排出口开口部74的内侧的开口部75配置熔液排出口2。另外,如图6和图7所示,绝热用小盖7具有去向感应炉主体1的开口部11的中心而向上方呈凸状的弯曲形状部72。此外,在图6中,为了简化而省略了对绝热用小盖7的内盖固定部71的图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6的熔液排出口2侧的部分以沿着绝热用小盖7的倾斜部73的方式倾斜。具体而言,罩部6的熔液排出口2侧的与绝热用小盖7的倾斜部73相对应的部分自开口部11侧去向熔液排出口2侧向上方倾斜(参照图6)。另外,绝热用小盖7的倾斜部73与罩部6的内壁面61之间的间隙的宽度W1相比于绝热用小盖7的外缘部附近与罩部6的内壁面61之间的间隙的宽度W2形成得较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6覆盖绝热用小盖7的上表面。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罩部6构成为覆盖工作台3的局部并且覆盖绝热用小盖7的上表面的整体。罩部6构成为使自开口部11上升出来的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灰尘)自绝热用小盖7的外缘流入到绝热用小盖7与罩部6的内壁面61之间。流入的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如图3中说明那样俯视时以沿着绝热用小盖7的外缘的方式流动,并经由连接部9被集尘管道8收集。此外,在图7中为了简化而省略了对感应炉主体1的局部和支柱4的图示。
(集尘罩的驱动)
接着,参照图8~图14对集尘罩5的驱动方法进行说明。
图8中示出罩部6和集尘管道8为大致水平的状态、也就是说与图2相同的状态下的设于集尘管道8的罩驱动部60和集尘管道驱动部80。在集尘管道8设有用于使集尘罩5驱动的罩驱动部60和集尘管道驱动部80。
罩驱动部60是为了驱动罩部6使罩部6相对于感应炉主体1的开口部11开闭而设置的驱动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驱动部60包含液压缸。如图8所示,罩驱动部60的一端连接于集尘管道旋转轴部81,罩驱动部60的另一端连接于集尘管道8。此外,集尘管道旋转轴部81为设于集尘管道8的与熔液排出口2相反的一侧(Y2方向侧)的、用于驱动罩部6(使罩部6转动)的轴,该集尘管道旋转轴部81利用连接部9与罩部6连接。通过罩驱动部60驱动(伸缩),从而集尘管道旋转轴部81旋转,与集尘管道旋转轴部81连接的罩部6转动(被开闭驱动)。此外,如图8(和图3)所示,在罩部6为大致水平的状态下,罩驱动部60为收缩的状态。此外,罩驱动部60可以设为利用马达等驱动罩部6。
集尘管道驱动部80为驱动集尘管道8的驱动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集尘管道驱动部80包含液压缸。如图8所示,集尘管道驱动部80的一端连接于集尘管道倾动轴部31,集尘管道驱动部80的另一端连接于集尘管道8。此外,集尘管道倾动轴部31是为了驱动集尘管道8(使集尘管道8转动)而在熔液排出口2侧(Y1方向侧)设置的轴,该集尘管道倾动轴部31利用罩固定部51支承于工作台3。通过集尘管道驱动部80驱动(伸缩),从而集尘管道倾动轴部31旋转,与集尘管道倾动轴部31连接的集尘管道8以向熔液排出口2侧或者向与熔液排出口2相反的一侧倾斜的方式转动。另外,由于在集尘管道8利用连接部9连接有罩部6,因此,通过驱动集尘管道驱动部80,从而包含罩部6、绝热用小盖7、集尘管道8以及连接部9的集尘罩5一体地转动。此外,如图8(和图3)所示,在集尘管道8为大致水平的状态下,集尘管道驱动部80为伸长的状态。此外,集尘管道驱动部80可以设为利用马达等驱动集尘管道8。
另外,如图9所示,通过从图8(和图3)的状态(罩驱动部60收缩了的状态并且集尘管道驱动部80伸长了的状态)使罩驱动部60伸长,从而集尘管道旋转轴部81旋转,与集尘管道旋转轴部81连接的罩部6向与熔液排出口2相反的一侧的方向转动。通过这样地驱动罩驱动部60,能够使感应炉100的状态成为图10所示那样的、集尘管道8为大致水平的状态并且罩部6相对于地面大致垂直的状态。
另外,如图11所示,通过从图9和图10的状态使集尘管道驱动部80收缩,从而集尘管道倾动轴部31旋转,与集尘管道倾动轴部31连接的集尘管道8向熔液排出口2侧方向转动。通过这样地驱动集尘管道驱动部80,能够使感应炉100的状态成为图12所示那样的、罩部6为大致水平的状态并且集尘管道8相对于地面大致垂直的状态。此外,能够在排出熔液时使用图11和图12那样的驱动。此外,在排出熔液时,感应炉主体1利用设于支柱4的、未图示的液压缸等以向熔液排出口2侧倾斜的方式绕支轴41转动,如图12所示,而成为使感应炉主体1以大致90度倾斜的状态(开口部11朝向水平方向的状态)。
另外,如图13所示,通过从图12的状态使罩驱动部60收缩,从而集尘管道旋转轴部81旋转,与集尘管道旋转轴部81连接的罩部6转动。通过这样地驱动罩驱动部60,能够使感应炉100的状态成为图14所示那样的、罩部6和集尘管道8均相对于地面大致垂直的状态。
[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获得以下这样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集尘罩5包括以俯视时覆盖感应炉主体1的开口部11的方式设置的罩部6。由此,由于罩部6覆盖感应炉主体1的开口部11,因此,与集尘罩5包围开口部11的外周的情况不同,能够抑制从开口部11上升的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灰尘)向上方放出。其结果,能够充分地收集灰尘。另外,集尘罩5包括驱动罩部6使罩部6相对于开口部11开闭的罩驱动部60,由此,通过在为了使熔解原料的熔液自感应炉主体1排出而如图12所示使感应炉主体1以大致90度倾斜的状态(开口部11朝向水平方向的状态)下开闭驱动罩部6,能够使罩部6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由此,自排出的熔解原料的熔液上升的杂质和气体(灰尘)被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的罩部6覆盖,因此,能够充分地收集自排出的熔解原料的熔液上升的杂质和气体(灰尘)。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罩部6的俯视时位于与集尘管道8相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的内壁面61的局部具有沿着开口部11的大致圆弧形状部。由此,能够使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灰尘)沿着罩部6的内壁面61的大致圆弧形状部顺畅地向连接部9侧流动,因此,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的流动不易停滞。其结果,能够高效地进行灰尘的收集。另外,在与集尘管道8相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罩部6的内壁面61的局部具有沿着开口部11的大致圆弧形状部,因此,与俯视时罩部6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情况不同,在与集尘管道8相对的一侧的相反侧产生未被罩部6覆盖的区域。由此,能够将未被罩部6覆盖的区域活用为作业区30,因此,能够在该作业区30进行去除感应炉主体1中产生的氧化杂质(熔渣)等作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绝热用小盖7俯视时具有大于开口部11的外形的大小,罩部6的内壁面61俯视时配置于比绝热用小盖7靠侧的位置。由此,在俯视时,在罩部6的内壁面61与绝热用小盖7之间产生间隙。利用该间隙以沿着绝热用小盖7的外缘的方式形成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的流路,因此,使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的流动更加顺畅。其结果,能够高效地收集灰尘。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罩部6的内壁面61俯视时包含具有大致圆弧形状的第1部分611和连接第1部分611与连接部9的具有大致直线形状的第2部分612。由此,通过以直线的方式连结罩部6的自第1部分611到连接部9的内壁面61,因而与仅以大致圆弧形状的方式形成罩部6的内壁面61的情况不同,能够利用最短距离连结罩部6的自第1部分611到连接部9的内壁面61。其结果,能够减小俯视时的罩部6的大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绝热用小盖7的上表面具有向上方呈凸状的弯曲形状部72和在与感应炉主体1的熔液排出口2相对应的位置自弯曲形状部72向上方倾斜延伸的倾斜部73,罩部6的熔液排出口2侧的部分以沿着倾斜部73的方式倾斜。由此,在为了投入熔解原料而使罩部6和绝热用小盖7一体地以向熔液排出口2侧倾斜的方式转动时,即使在随着向熔液排出口2侧转动而绝热用小盖7(罩部6)的熔液排出口2侧的端部与熔液排出口2靠近的情况下,通过绝热用小盖7的与熔液排出口2相对应的位置和罩部6的与熔液排出口2相对应的位置向上方倾斜,从而相比于与熔液排出口2相对应的位置未向上方倾斜的情况,绝热用小盖7(罩部6)的熔液排出口2侧的端部与熔液排出口2之间的距离变长。其结果,能够抑制绝热用小盖7(罩部6)的熔液排出口2侧的端部与熔液排出口2接触。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该集尘罩5包括驱动集尘管道8的集尘管道驱动部80。由此,仅利用集尘管道驱动部80驱动集尘管道8,就能够对集尘管道8和利用连接部9与集尘管道8连接的罩部6一起(以一体的状态)进行驱动,因此,集尘管道8和罩部6自感应炉主体1的开口部11的上方的空间一起移动。其结果,能够容易地自开口部11的上方的空间投入熔解原料。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感应炉100包括:感应炉主体1,其使熔解原料熔解,具有俯视呈大致圆形形状的开口部11;工作台3,其设于感应炉主体1;熔液排出口2,其用来排出感应炉主体1内的熔解原料的熔液;罩部6,其以俯视时覆盖开口部11的方式设置;绝热用小盖7,其配置于罩部6的内部,隔绝来自开口部11的热;集尘管道8,其俯视时设于开口部11的外侧,用于收集灰尘;连接部9,其连接集尘管道8和罩部6;罩驱动部60,其驱动罩部6使罩部6相对于开口部11驱动;以及集尘管道驱动部80,其驱动集尘管道8,罩部6覆盖工作台3的上表面的局部和绝热用小盖7的上表面,并且罩部6的俯视时位于与集尘管道8相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的内壁面61的局部具有沿着开口部11的大致圆弧形状部。由此,通过罩部6覆盖感应炉主体1的开口部11,从而能够自上方收集从开口部11上升的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因此,可以提供能够充分地收集灰尘的感应炉100。另外,相比于未在上述内壁面61的局部具有沿着开口部11的大致圆弧形状部的情况,能够使熔解原料的杂质和气体(灰尘)沿着罩部6的内壁面61的大致圆弧形状部顺畅地向连接部9侧流动,因此,收集灰尘的流动不易停滞,而能够高效地收集灰尘。另外,通过包括驱动罩部6使罩部6相对于开口部11开闭的罩驱动部60,由此,通过在为了使熔解原料的熔液自感应炉主体1排出而如图12所示使感应炉主体1以大致90度倾斜的状态(开口部11朝向水平方向的状态)下开闭驱动罩部6,能够使罩部6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感应炉100中,由于自排出的熔解原料的熔液上升的杂质和气体(灰尘)被成为大致水平的状态的罩部6覆盖,因此,能够充分地收集自排出的熔解原料的熔液上升的杂质和气体(灰尘)。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工作台3具有俯视时在与熔液排出口2侧相反的一侧不与罩部6重叠的部分,由不与罩部6重叠的部分构成作业区30。由此,能够将工作台3的不与罩部6重叠的部分活用为作业区30,因此,能够在该作业区30进行去除感应炉主体1内产生的氧化杂质(熔渣)等作业。
[变形例]
应该认为,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均为例示,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本实用新型还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义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变形例)。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集尘罩5设于感应炉100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在感应炉以外的装置设置的集尘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罩部6的内壁面61具有俯视时局部沿着开口部11的大致圆弧形状部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罩部还可以是俯视时内壁面仅以大致直线形状的方式形成的大致矩形形状的罩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绝热用小盖7俯视呈沿着开口部11的大致圆形形状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绝热用小盖还可以形成为俯视呈大致矩形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绝热用小盖7具有俯视时大于开口部11的外形的大小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绝热用小盖还可以具有与开口部的外形相同的大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罩部6的内壁面61俯视时包含具有大致圆弧形状的第1部分611和连接第1部分611与连接部9的具有大致直线形状的第2部分612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罩部的内壁面还可以俯视时仅以大致圆弧形状的方式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绝热用小盖7的上表面具有向上方呈凸状的弯曲形状部72和在与感应炉主体1的熔液排出口2相对应的位置自弯曲形状部72向上方倾斜延伸的倾斜部73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绝热用小盖的上表面还可以是平坦的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罩驱动部60和集尘管道驱动部80设于集尘管道8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将罩驱动部和集尘管道驱动部设于集尘管道以外的部位,例如可以设于工作台上,也可以不设置集尘管道驱动部。

Claims (8)

1.一种集尘罩,其特征在于,
该集尘罩包括:
罩部,其以俯视时覆盖感应炉主体的开口部的方式设置;
集尘管道,其俯视时设于所述开口部的外侧,用于收集灰尘;
绝热用小盖,其配置于所述罩部的内部;
连接部,其连接所述集尘管道和所述罩部;以及
罩驱动部,其驱动所述罩部使所述罩部相对于所述开口部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的俯视时位于与所述集尘管道相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位置的内壁面的局部具有沿着所述开口部的大致圆弧形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尘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热用小盖具有俯视时与所述开口部的外形相同的大小,或具有俯视时大于所述开口部的外形的大小,
所述罩部的内壁面俯视时配置于比所述绝热用小盖靠外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部的内壁面俯视时包含具有大致圆弧形状的第1部分和连接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连接部的具有大致直线形状的第2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热用小盖的上表面具有向上方呈凸状的弯曲形状部和在与所述感应炉主体的熔液排出口相对应的位置自所述弯曲形状部向上方倾斜延伸的倾斜部,
所述罩部的所述熔液排出口侧的部分以沿着所述倾斜部的方式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罩,其特征在于,
该集尘罩包括驱动所述集尘管道的集尘管道驱动部。
7.一种感应炉,其特征在于,
该感应炉包括:
感应炉主体,其使熔解原料熔解,具有俯视呈大致圆形形状的开口部;
工作台,其设于所述感应炉主体;
熔液排出口,其用于排出所述感应炉主体内的熔解原料的熔液;
罩部,其以俯视时覆盖所述开口部的方式设置;
绝热用小盖,其配置于所述罩部的内部,隔绝来自所述开口部的热;
集尘管道,其俯视时设于所述开口部的外侧,用于收集灰尘;
连接部,其连接所述集尘管道和所述罩部;
罩驱动部,其驱动所述罩部使所述罩部相对于所述开口部开闭;以及
集尘管道驱动部,其驱动所述集尘管道,
所述罩部覆盖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的局部和所述绝热用小盖的上表面,并且所述罩部的俯视时位于与所述集尘管道相对的一侧的相反侧的位置的内壁面的局部具有沿着所述开口部的大致圆弧形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应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具有俯视时在与所述熔液排出口侧相反的一侧不与所述罩部重叠的部分,
由不与所述罩部重叠的部分构成作业区。
CN202020237736.1U 2019-04-04 2020-03-02 集尘罩和感应炉 Active CN21272091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71925 2019-04-04
JP2019071925A JP7363076B2 (ja) 2019-04-04 2019-04-04 集塵フードおよび誘導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20914U true CN212720914U (zh) 2021-03-16

Family

ID=72746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37736.1U Active CN212720914U (zh) 2019-04-04 2020-03-02 集尘罩和感应炉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63076B2 (zh)
CN (1) CN212720914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5796U (ja) * 1981-09-01 1983-03-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溶解炉
JPH0638311Y2 (ja) * 1988-04-18 1994-10-05 信六 西山 電気炉の集塵装置
JPH0634280A (ja) * 1992-07-20 1994-02-08 Asahi Tec Corp 集煙装置
JPH1019475A (ja) * 1996-06-28 1998-01-23 Osamu Asai 溶解炉用の集塵装置
JPH11169811A (ja) * 1997-12-16 1999-06-29 Osamu Asai 溶解炉用の集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69772A (ja) 2020-10-15
JP7363076B2 (ja) 2023-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20914U (zh) 集尘罩和感应炉
CN1545606A (zh) 冶金炉和用于冶金炉的料筐
WO1998013658A1 (en) Panelized spray-cooled furnace roof
US20190219334A1 (en) Sidewall with buckstay for a metallurgical furnace
JP4478835B2 (ja) 冷却エレメント
CA1137146A (en) Furnace electrode seal assembly
JP3419950B2 (ja) アーク炉の予熱装置
US10578363B2 (en) Extended leg return elbow for use with a steel making furnace and method thereof
KR101530700B1 (ko) 알루미늄 용해로
JPH07133987A (ja) 材料投入装置を備える誘導炉
US4377289A (en) Furnace electrode seal assembly
JP5849627B2 (ja) 攪拌式脱硫装置用の集塵装置及び集塵方法
JPH0235798Y2 (zh)
US20210325112A1 (en) Burner lance insert for an electric arc furnace
SU1168102A3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 тверд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или шихты и дл разрушени шлака в плавильной ванне
CN205300231U (zh) 一种高效离心镍粉重融电窑
JPH0618676Y2 (ja) 取鍋集塵装置
JP5419550B2 (ja) 電気炉用集塵装置
JP3179817U (ja) 電気炉の集塵装置
JP5569315B2 (ja) 冶金炉の水冷フランジ
JP2012202671A (ja) 溶解炉のガス処理装置、及び溶解炉のガス処理方法
JPH0317197Y2 (zh)
JP2014105915A (ja) 溶融スラグの還元処理装置
JP5850700B2 (ja) 電気炉用ダクト
JP5919874B2 (ja) ロータリーキルンの炉端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