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6806U - 一种油底壳组件及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底壳组件及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16806U
CN212716806U CN202021276810.7U CN202021276810U CN212716806U CN 212716806 U CN212716806 U CN 212716806U CN 202021276810 U CN202021276810 U CN 202021276810U CN 212716806 U CN212716806 U CN 212716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an
sealing
bolt
engin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768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加伟
李倩倩
刘洋
田少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768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16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16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16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底壳组件及发动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应用于发动机中,包括油底壳本体和密封件,油底壳本体具有用于和发动机的壳体匹配安装的端面,端面上具有卡槽,密封件和卡槽卡接,其中,密封件包括卡接部和密封部,卡接部与密封部的中部连接,且卡接部卡接在卡槽内,密封部的两端分别伸向油底壳本体的内外两侧,密封部的端部的径向尺寸大于密封部中部的径向尺寸,且密封部的两端均用于抵接并密封在壳体和端面之间,减少了油底壳与发动机壳体之间的密封件的磨损,提高了油底壳密封结构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油底壳组件及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底壳组件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相关技术中,油底壳通过各种密封结构与发动机机体相连起到储油作用,其振动亦来源于发动机机体,两者之间主要通过刚性接触传递到油底壳上,为此,通常在油底壳与发动机机体的接触部位设置有减少缓冲的密封结构。全悬浮油底壳密封结构通过减少油底壳和机体间刚性接触,起到降噪、降振作用,与传统刚性胶条密封不同,全悬浮油底壳密封结构中的密封胶条属于动态密封,安装柔性更好磨损较小,也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但同时使用条件更加苛刻,装配的可靠性问题是一个难点。
现有技术中,全悬浮油底壳密封结构中的密封胶条与油底壳凹槽相配合,同时通过发动机机体抵接在密封胶条的外表面来进行密封,具体的,在密封胶条的上部与发动机机体的抵接位置设置有多重缓冲密封边,通过密封边与发动机机体抵接提供密封,同时油底壳通过螺栓与发动机机体连接固定,在螺栓外壁设置有硫化橡胶,用于避免油底壳在螺栓径向上产生串动,在螺栓外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螺栓的端部和油底壳的外壁抵接,从而实现油底壳的悬浮弹性安装。
然而,上述油底壳密封结构容易造成密封胶条的磨损,降低了油底壳密封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底壳组件及发动机,减少了油底壳与发动机机体之间的密封胶条的磨损,提高了油底壳密封结构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底壳组件,应用于发动机中,油底壳组件包括油底壳本体和密封件,油底壳本体具有用于和发动机的壳体匹配安装的端面,端面上具有卡槽,密封件和卡槽卡接;
其中,密封件包括卡接部和密封部,卡接部与密封部的中部连接,且卡接部卡接在卡槽内,密封部的两端分别伸向油底壳本体的内外两侧,密封部的端部的径向尺寸大于密封部中部的径向尺寸,且密封部的两端均用于抵接并密封在壳体和端面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密封部和卡接部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密封部的背离卡接部的一侧具有圆弧面,圆弧面凹向密封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圆弧面位于密封部的背离卡接部一侧的中部,且圆弧面延伸至密封部的端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密封部相对于卡接部呈对称结构。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卡接部向卡槽内部延伸,且卡接部的侧壁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部,定位部向卡槽的内壁延伸并与卡槽的内壁抵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还包括螺栓组件,油底壳本体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的一端连通至油底壳本体的端面,定位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油底壳本体的内壁;
其中,螺栓组件包括螺栓和套设在螺栓上的弹簧,螺栓穿入定位孔内,且弹簧的一端与螺栓的端部抵接,弹簧的另一端与油底壳本体的内壁抵接;
此外,螺栓上设置有弹性定位件,弹性定位件设置在螺栓和弹簧的间隙之间,且弹性定位件与弹簧的内侧抵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弹性定位件为硫化橡胶,且弹性定位件和螺栓过盈配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弹性定位件在螺栓轴向上的长度小于弹簧的长度。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壳体和上述的油底壳组件,油底壳组件和发动机的壳体匹配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应用于发动机中,包括油底壳本体和密封件,油底壳本体具有用于和发动机的壳体匹配安装的端面,端面上具有卡槽,密封件和卡槽卡接,其中,密封件包括卡接部和密封部,卡接部与密封部的中部连接,且卡接部卡接在卡槽内,密封部的两端分别伸向油底壳本体的内外两侧,密封部的端部的径向尺寸大于密封部中部的径向尺寸,且密封部的两端均用于抵接并密封在壳体和端面之间,从而减少了油底壳与发动机壳体之间的密封件的磨损,提高了油底壳密封结构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实用新型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中密封件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油底壳本体;
101-端面;
102-卡槽;
103-定位孔;
20-密封件;
21-卡接部;
211-定位部;
22-密封部;
221-圆弧面;
23-圆弧结构;
30-螺栓组件;
31-螺栓;
32-弹簧;
33-弹性定位件;
4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发动机相关技术中,油底壳通过各种密封结构与发动机机体相连起到储油作用,其振动亦来源于发动机机体,两者之间主要通过刚性接触传递到油底壳上,为此,通常在油底壳与发动机机体的接触部位设置有减少缓冲的密封结构。全悬浮油底壳密封结构通过减少油底壳和机体间刚性接触,起到降噪、降振作用,与传统刚性胶条密封不同,全悬浮油底壳密封结构中的密封胶条属于动态密封,安装柔性更好磨损较小,也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但同时使用条件更加苛刻,装配的可靠性问题是一个难点。
现有技术中,全悬浮油底壳密封结构中的密封胶条与油底壳凹槽相配合,同时通过发动机机体抵接在密封胶条的外表面来进行密封,具体的,在密封胶条的上部与发动机机体的抵接位置设置有多重缓冲密封边,通过密封边与发动机机体抵接提供密封,同时油底壳通过螺栓与发动机机体连接固定,在螺栓外壁设置有硫化橡胶,用于避免油底壳在螺栓径向上产生串动,在螺栓外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螺栓的端部和油底壳的外壁抵接,从而实现油底壳的悬浮弹性安装。然而,上述油底壳密封结构容易造成密封胶条的磨损,降低了油底壳密封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底壳组件及发动机,减少了油底壳与发动机机体之间的密封胶条的磨损,提高了油底壳密封结构的可靠性。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的剖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中密封件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应用于发动机中,油底壳组件包括油底壳本体10和密封件20,油底壳本体10具有用于和发动机的壳体40匹配安装的端面101,端面101上具有卡槽102,密封件20和卡槽102卡接。
其中,密封件20包括卡接部21和密封部22,卡接部21与密封部22的中部连接,且卡接部21卡接在卡槽102内,密封部22的两端分别伸向油底壳本体10的内外两侧,密封部22的端部的径向尺寸大于密封部22中部的径向尺寸,且密封部22的两端均用于抵接并密封在壳体40和端面101之间,从而实现了油底壳本体10与发动机的壳体40之间的可靠密封,避免了油底壳组件中的储油漏出,同时密封部22中间位置径向尺寸小于两端径向尺寸的结构可以减小密封件20的磨损,进一步提高了油底壳本体10与发动机的壳体40之间密封结构的可靠性。
具体的,密封件20的截面形状类似于T型,密封部22位于端面101的表面,卡接部21由密封部22的中间位置向凹槽102的槽底延伸,且卡接部21的两侧与凹槽102的两侧槽壁相抵接,卡接部21截面的最大宽度尺寸大于凹槽102的槽宽,这样卡接部21在插入凹槽102时可以实现与凹槽102的槽壁的胀紧配合,避免卡接部21从凹槽102中滑脱,即提高了密封件20在油底壳本体10端面上安装的可靠性。
此外,密封部22中间位置径向尺寸小于两端径向尺寸,其截面形成了中间薄两端厚的形状,从而在油底壳本体10的端面101在与发动机的壳体40配合时,油底壳本体10的端面101在与发动机的壳体40的表面会同时分别压紧密封部22的上下表面,此时密封部22两端较厚而具有较大的压缩量,从而在密封部22两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形成了密封效果,提高了密封件20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密封件20为橡胶件或硅胶件,因为需要实现油底壳组件的浮动安装,即油底壳本体10可以与发动机的壳体40之间在垂直于油底壳本体10的端面101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位移量,因此密封件20需要具备一定的弹性,在密封件20被油底壳本体10的端面101和发动机的壳体40的表面压紧,而油底壳本体10轻微浮动时,密封件20仍然可以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在油底壳本体10的端面101周向上都实现密封,密封件20为一个沿端面的周向延伸的闭合结构,例如密封件20可以是一个密封圈,相应的,凹槽102也是在油底壳本体10端面101上周向闭合,且密封件20的延伸结构及形状与凹槽102在端面101上的延伸方向相匹配,从而使得密封件20可以在端面101的周向各个角度实现密封,避免油底壳组件中的储油漏出。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密封部22和卡接部21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
具体的,在密封部22与卡接部21的连接位置的内外两侧均具有圆弧结构23,且圆弧结构23均向远离凹槽102的槽壁方向凹陷,这样,使得密封部22与卡接部21的连接位置与凹槽102槽口的棱角区域具有了一定的间隙,从而在密封件20被压缩形变时,不会在密封部22与卡接部21的连接位置与凹槽102的槽口棱角抵接产生过大的应力,减少了密封件20的磨损。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密封部22的背离卡接部21的一侧具有圆弧面221,圆弧面221凹向密封部,即圆弧面221向远离发动机的壳体40的方向凹陷。
具体的,圆弧面221位于密封部22的背离卡接部21一侧的中部,且圆弧面221延伸至密封部22的端部,相应的,密封部22的两端会向上翘起,即密封部22的两端会向发动机壳体40翘起,这样,在发动机的壳体40与油底壳本体10的端面101抵接配合时,会压紧密封部22的表面,且密封部22的两端具有较大的压缩量,从而实现了密封件20在油底壳本体10与发动机的壳体40之间的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密封部22下侧与卡接部21的连接位置设计圆弧结构23,并在密封部22的上侧设计圆弧面221,使得密封部22的上侧和下侧均向密封部22凹陷,从而形成了密封部22中间薄两端厚的结构,即密封部22的两端向上下两侧凸起,由此密封部22在与油底壳本体10的端面101以及发动机壳体40的表面配合时,密封部22的两端具有较大的压缩量,从而在密封部22与油底壳本体10的端面101的接触位置以及与发动机壳体40的接触位置均形成更有效的密封,使得密封件20整体达到了更好密封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密封部22相对于卡接部21呈对称结构。
具体的,卡接部21连接于密封部22的下侧中间位置,密封部22的内外两侧,一侧向端面101的中间延伸,另一侧向端面101的外缘延伸,从而在两侧均形成密封结构,提高了密封件20在油底壳本体10与发动机壳体40之间的密封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卡接部21向卡槽102内部延伸,且卡接部21的侧壁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部211,定位部211向卡槽102的内壁延伸并与卡槽102的内壁抵接,从而实现卡接部21与卡槽102内壁的卡接。
具体的,定位部211为卡接部21侧壁上的凸起结构,而由于密封部20为周向封闭的结构,卡接部21也是周向封闭的结构,相应的,定位部211也是周向封闭的结构,且定位部211在卡接部21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同时向凹槽102的槽壁凸出,具体来说,定位部211在卡接部21内侧壁的部分向凹槽102的内侧槽壁凸出并与其抵接,定位部211在卡接部22外侧壁的部分向凹槽102的外侧壁凸出并与其卡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卡接部21的侧壁设置定位部211的作用是为了便于将密封件20的卡接部21装配插入凹槽102中,因此定位部211的总体宽度大于凹槽102的槽宽,相应的,卡接部21非定位部211位置的宽度可以小于凹槽102的槽宽,这样,在便于卡接部21在周向上整体插入凹槽102的同时,通过定位部211实现了卡接部21与凹槽102的胀紧,避免了卡接部21从凹槽102中滑脱,相应的,提高了密封件20在油底壳本体10的端面101上的安装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还包括螺栓组件30,油底壳本体10上开设有定位孔103,定位孔103的一端连通至油底壳本体10的端面101,定位孔103的另一端延伸至油底壳本体10的内壁。
具体的,螺栓组件30包括螺栓31和套设在螺栓31上的弹簧32,螺栓31穿入定位孔103内,且弹簧32的一端与螺栓31的端部抵接,弹簧32的另一端与油底壳本体10的内壁抵接,而螺栓31与发动机的壳体40上的螺纹孔旋接,从而实现了油底壳本体10与发动机的壳体40的连接,弹簧32被螺栓31远离发动机壳体40的一端以及油底壳本体10的内壁压缩,从而对油底壳本体10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即对油底壳本体10的预紧力。
可选的,弹簧32的内径小于螺栓31的杆体的直径,从而弹簧32可以套设在螺栓31上,而弹簧32的外径小于螺栓31与其抵接的端部的直径,从而使得弹簧32可以抵接在螺栓31的端部,这样螺栓31在安装时,可以对弹簧32产生朝向发动机壳体40方向的压缩力,并通过此压缩力压紧油底壳本体10。
此外,螺栓31上设置有弹性定位件33,弹性定位件33设置在螺栓31和弹簧32的间隙之间,且弹性定位件33与弹簧32的内侧抵接,从而可以避免弹簧32在螺栓31径向产生串动。
可选的,弹性定位件33为硫化橡胶,且弹性定位件33和螺栓31过盈配合,具体来说,弹性定位件33为套筒状,过盈套设在螺栓31的外壁上。此外,弹性定位件33在螺栓31轴向上的长度小于弹簧32的长度,这样可以便于弹簧32与螺栓31的装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油底壳本体10在装配时,是先将密封件20安装在油底壳本体10的端面上,具体的,是将卡接部21插入凹槽102内,其后,再将油底壳本体10的端面101抵接在发动机壳体40上,此时密封件20被油底壳本体10和发动机壳体40压紧,随后在将螺栓组件30穿过定位孔103与发动机的壳体40旋接固定,从而通过螺栓31的端部压紧弹簧32的一端,弹簧32的另一端压紧油底壳本体10,实现了油底壳本体10与发动机的壳体40的安装。此外,由于螺栓31对油底壳本体10的压紧是通过弹簧32实现的,从而油底壳本体10与发动机壳体40的装配具有了一定的柔性,避免了两者之间的刚性接触,相应的,发动机在工作时的振动传递至油底壳本体10时便会减小,从而起到了降噪和减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组件应用于发动机中,包括油底壳本体10和密封件20,油底壳本体10具有用于和发动机的壳体40匹配安装的端面101,端面101上具有卡槽102,密封件20和卡槽102卡接,其中,密封件20包括卡接部21和密封部22,卡接部21与密封部22的中部连接,且卡接部21卡接在卡槽102内,密封部22的两端分别伸向油底壳本体10的内外两侧,密封部22的端部的径向尺寸大于密封部22中部的径向尺寸,且密封部22的两端均用于抵接并密封在壳体40和端面101之间,从而减少了油底壳本体10与发动机壳体40之间的密封件20的磨损,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油底壳密封结构经过1000h的耐久试验后,密封件20仍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极大提高了油底壳密封结构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壳体和实施例一中的油底壳组件,油底壳组件和发动机的壳体匹配连接。
具体的,在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振动,振动传递至油底壳组件会产生噪音,同时会造成密封件的磨损,本实施例中的油底壳组件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种的相同,减少了密封件的磨损,提高了长期工作时油底壳组件的密封性能,油底壳组件具体的结构及连接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发动机中的油底壳密封结构经过1000h的耐久试验后,密封件仍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极大提高了油底壳密封结构的可靠性,同时本实施例中的油底壳组件与发动机壳体的装配方式降低了发动机的噪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油底壳组件,应用于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组件包括油底壳本体和密封件,所述油底壳本体具有用于和所述发动机的壳体匹配安装的端面,所述端面上具有卡槽,所述密封件和所述卡槽卡接;
所述密封件包括卡接部和密封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密封部的中部连接,且所述卡接部卡接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密封部的两端分别伸向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内外两侧,所述密封部的端部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密封部中部的径向尺寸,且所述密封部的两端均用于抵接并密封在所述壳体和所述端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和所述卡接部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的背离所述卡接部的一侧具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凹向所述密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面位于所述密封部的背离所述卡接部一侧的中部,且所述圆弧面延伸至所述密封部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相对于所述卡接部呈对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向所述卡槽内部延伸,且所述卡接部的侧壁上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向所述卡槽的内壁延伸并与所述卡槽的内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栓组件;所述油底壳本体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端面,所述定位孔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内壁;
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螺栓和套设在所述螺栓上的弹簧,所述螺栓穿入所述定位孔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螺栓的端部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油底壳本体的内壁抵接;
所述螺栓上设置有弹性定位件,所述弹性定位件设置在所述螺栓和所述弹簧的间隙之间,且所述弹性定位件与所述弹簧的内侧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位件为硫化橡胶,且所述弹性定位件和所述螺栓过盈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定位件在所述螺栓轴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弹簧的长度。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油底壳组件,所述油底壳组件和所述壳体匹配连接。
CN202021276810.7U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油底壳组件及发动机 Active CN212716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6810.7U CN212716806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油底壳组件及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6810.7U CN212716806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油底壳组件及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16806U true CN212716806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64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76810.7U Active CN212716806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油底壳组件及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16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45869B2 (ja) リップタイプシール
US7464942B2 (en) Shaft seal having independent sealing lips
CN212716806U (zh) 一种油底壳组件及发动机
CN215890908U (zh) 膜片衬套径向密封结构
JP5066787B2 (ja) 密封構造
JP4735825B2 (ja) オイルシール
CN205978468U (zh) 波纹管机械密封件
CN113874640B (zh) 密封装置
CN101240817A (zh) 具有轴向间隙补偿功能的轴承密封圈
CN217234387U (zh) 奶昔机用组合油封
JPS6240155Y2 (zh)
CN214064539U (zh) 一种新型密封的机油泵
CN220101824U (zh) 一种高密封性轴承密封圈
JP4427977B2 (ja) 密封装置
CN220910132U (zh) 一种水气密机油缸密封结构
CN209683339U (zh) 轮毂油封的安装结构
JP2018168896A (ja) 密封装置
CN219865479U (zh) 干式无油非接触式密封装置及包含其的旋转式压缩机
CN217234394U (zh) 一种高强度骨架油封
JPH0448366Y2 (zh)
CN220248685U (zh) 一种滑动轴承用浮动式密封端盖
CN218152038U (zh) 一种滑动轴承用弹性密封端盖
CN220396471U (zh) 油封、发动机及车辆
CN211820734U (zh) 一种双头机械密封件
JP2584778Y2 (ja) オイルシ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