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12477U - 一种悬臂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臂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12477U
CN212712477U CN202021089963.0U CN202021089963U CN212712477U CN 212712477 U CN212712477 U CN 212712477U CN 202021089963 U CN202021089963 U CN 202021089963U CN 212712477 U CN212712477 U CN 212712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
pair
cantilever crane
wall
upright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899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ingchen hoist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Boneng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Boneng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Boneng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899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12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12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12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臂吊,涉及悬臂吊领域,其包括底座、竖直设置于底座上的立柱,立柱的上端呈圆柱形设置且转动连接有臂杆,臂杆背离立柱的一端设置有电动葫芦;臂杆靠近立柱的一端下端面设置有限位座,限位座靠近立柱的一端下端侧壁水平设置有定位座,定位座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定位轮,并且一对定位轮抵触立柱的上端外壁。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设置限位座、定位座以及定位轮对立柱与臂杆的连接位置进行支撑,增强立柱与臂杆之间的结构强度和承重能力,降低臂杆与立柱的连接位置的负担,避免出现损坏现象,从而降低了悬臂吊的维修频率。

Description

一种悬臂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臂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臂吊。
背景技术
悬臂吊属于工业部件,是属于轻型工作强度起重机,由立柱、回转臂、回转驱动装置及电动葫芦组成,具有自重轻、跨度大、起重量大、经济耐用等优点,是高效自动生产线上必备的单独吊装设备。
中国专利CN203653099U公开了一种悬臂吊,其包括立柱、回转臂以及用于吊装物品的电动葫芦,其中还包括伸缩臂,伸缩臂安装于回转臂下方并且能够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沿回转臂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并且电动葫芦安装于伸缩臂下方并能往复滑动。
上述的悬臂吊在使用时,通过电动葫芦的起吊和悬臂的旋转对工件进行运输。但是当对工件进行运输时,悬臂与立柱的连接位置将承受悬臂以及工件的全部重量,悬臂与立柱的连接位置负担过重,很容易出现损坏现象,从而增加了悬臂吊的维修频率,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悬臂吊,具有降低维修频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悬臂吊,包括底座、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呈圆柱形设置且转动连接有臂杆,所述臂杆背离所述立柱的一端设置有电动葫芦;所述臂杆靠近所述立柱的一端下端面设置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靠近所述立柱的一端下端侧壁水平设置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定位轮,并且一对所述定位轮抵触所述立柱的上端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整个悬臂吊工作时,悬臂与立柱的连接位置将承受臂杆以及工件的总重量,此时通过设置限位座、定位座以及定位轮对立柱与臂杆的连接位置进行支撑,增强立柱与臂杆之间的结构强度和承重能力,降低臂杆与立柱的连接位置的负担,避免出现损坏现象,从而降低了悬臂吊的维修频率。同时通过设置定位轮,在对臂杆与立柱的连接位置进行有效支撑的同时减小摩擦,使得臂杆旋转时更加流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定位轮为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轴承的同轴度高,因此旋转时可以有效的避免产生位移差,实现臂杆的稳定旋转和高精度旋转。同时轴承的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摩擦力小,因此实现臂杆的路畅旋转和稳定旋转。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柱和所述臂杆均呈中空状设置,所述立柱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穿设过所述立柱后,与所述臂杆靠近所述立柱的一端下端面相固定;所述转轴的下端面设置有导电座,所述转轴和所述导电座上贯穿设置有连通所述立柱和所述臂杆内部的接线孔,所述导电座的外壁设置有一对导电圈,且下端面竖直设置有一对分别连通一对所述导电圈的接线柱;所述立柱的上端外壁水平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竖直设置有绝缘杆,所述绝缘杆上设置有一对碳刷,一对所述碳刷分别抵触一对所述导电圈的外壁,并且一对所述碳刷的外壁均设置有接线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悬臂吊工作时,需要利用导线对电动葫芦进行通电,此时将第一段导线放入臂杆内部,将导线的一端与电动葫芦固定,且另一端穿设过接线孔后固定于接线柱。然后再将另一段导线的一端连接于电源,且另一端穿入立柱内后,固定于一对接线杆,实现整个导线的安装。因此当臂杆转动时,通过碳刷、导电座和导线圈进行通电,保证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内嵌式的导线处于单独工作状态,避免出现拧绕现象,实现臂杆的自由旋转,从而增大了悬臂吊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柱的上端外壁贯穿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对准所述接线柱和所述接线杆,所述立柱的外壁设置有用于覆盖所述安装口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贯穿设置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导线进行接线时,将密封板从安装口上取下,随后工人即可在安装口位置对导线进行接线,从而使得导线的接线过程更加轻松方便。同时通过设置通孔供导线穿设,实现导线的快速安装和限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密封板上贯穿设置有分布于所述通孔四周的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透气孔增大立柱上端位置的通透性,使立柱内的热气可以沿着透气孔排出,增强立柱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碳刷包括环体、一对设置于所述环体上的杆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杆体上的碳块,所述环体上还设置有用供接线杆固定的座体,并且所述环体、所述杆体以及所述座体均为导电材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碳块、环体、杆体以及座体均为导电材质,并且只有碳块与导电圈相抵触,因此当碳刷工作时,只需消耗碳块即可。因此当长时间的使用后,只需要更换碳块即可实现整个碳刷的维修更换,使得碳刷的维修更换更加轻松方便。同时通过设置一对碳块同时抵触一个导电圈,增大碳块与导电圈之间的导电性,避免出现断电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一对所述杆体背离所述环体的一端相互远离,并且所述碳块位于所述杆体相互背离的一端的内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一对外扩的杆体,使得整个碳刷与导电圈的受力更加稳定,降低碳块的摩擦力,从而降低碳块的消耗速率,降低碳块的更换速率以及碳刷的维修频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呈中空状设置,且内部交叉设置有一对加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中空状的底座,并通过设置加强板,保证底座的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底座的重量和用材,使得底座的搬运过程更加轻松方便,同时降低了底座的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限位座、定位座以及定位轮对立柱与臂杆的连接位置进行支撑,增强立柱与臂杆之间的结构强度和承重能力,降低臂杆与立柱的连接位置的负担,避免出现损坏现象,从而降低了悬臂吊的维修频率;
2.通过设置内嵌式的导线,并且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内嵌式的导线处于单独工作状态,避免出现拧绕现象,实现臂杆的自由旋转,增大了悬臂吊的灵活性;
3.通过设置安装口和方便拆装的密封板,使工人即可在安装口位置对导线进行接线,从而使得导线的接线过程更加轻松方便;
4.通过设置一对碳块同时抵触一个导电圈,增大碳块与导电圈之间的导电性,避免出现断电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立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碳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加强板;2、立柱;21、转轴;22、导电座;23、接线孔;24、导电圈;25、接线柱;26、支撑板;27、绝缘杆;3、臂杆;4、电动葫芦;5、限位座;51、定位座;52、定位轮;6、碳刷;61、接线杆;62、环体;63、杆体;64、碳块;65、座体;7、安装口;8、密封板;81、通孔;82、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悬臂吊,包括底座1、竖直设置于底座1上的立柱2。底座1呈中空状设置,且内部交叉设置有一对加强板11。立柱2的上端呈圆柱形设置且转动连接有臂杆3,臂杆3背离立柱2的一端设置有电动葫芦4,并且立柱2与臂杆3的连接处设置有失效刹车(图中未示出)。
如图1、图3所示,臂杆3靠近立柱2的一端下端面设置有限位座5,限位座5靠近立柱2的一端下端侧壁水平设置有定位座51。定位座5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定位轮52,定位轮52为轴承,并且一对定位轮52抵触立柱2的上端外壁。
当使用上述悬臂吊时,对电动葫芦4进行通电,然后利用电动葫芦4对工件进行吊装。与此同时,通过控制悬臂绕着立柱2的周向方向旋转,实现对工件的运输。
当整个悬臂吊工作时,悬臂与立柱2的连接位置将承受臂杆3以及工件的总重量,此时通过设置限位座5、定位座51以及定位轮52对立柱2与臂杆3的连接位置进行支撑,增强立柱2与臂杆3之间的结构强度和承重能力,降低臂杆3与立柱2的连接位置的负担,避免出现损坏现象,从而降低了悬臂吊的维修频率。
同时通过设置定位轮52,并利用高同轴度的轴承作为定位轮52,在对臂杆3与立柱2的连接位置进行有效支撑的同时,有效的减小摩擦并避免产生位移差,使得臂杆3旋转时更加流畅,实现臂杆3的稳定旋转和高精度旋转。
如图1、图4所示,立柱2和臂杆3均呈中空状设置,立柱2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21,并且转轴21的上端穿设过立柱2后,与臂杆3靠近立柱2的一端下端面相固定。
如图1、图4所示,转轴21的下端面设置有导电座22,转轴21和导电座22上贯穿设置有连通立柱2和臂杆3内部的接线孔23。导电座22的外壁设置有一对导电圈24,且下端面竖直设置有一对分别连通一对导电圈24的接线柱25。
如图1、图4所示,立柱2的上端外壁水平设置有支撑板26,支撑板26上竖直设置有绝缘杆27,绝缘杆27上设置有一对碳刷6,一对碳刷6分别抵触一对导电圈24的外壁,并且一对碳刷6的外壁均设置有接线杆61。
当悬臂吊工作时,需要利用导线对电动葫芦4进行通电,此时将第一段导线放入臂杆3内部,将导线的一端与电动葫芦4固定,且另一端穿设过接线孔23后固定于接线柱25。然后再将另一段导线的一端连接于电源,且另一端穿入立柱2内后,固定于一对接线杆61,实现整个导线的安装。
因此当臂杆3转动时,通过碳刷6、导电座22和导线圈进行通电,保证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内嵌式的导线处于单独工作状态,避免出现拧绕现象,实现臂杆3的自由旋转,从而增大了悬臂吊的灵活性。
如图1、图4所示,立柱2的上端外壁贯穿设置有安装口7,安装口7对准接线柱25和接线杆61。立柱2的外壁设置有用于覆盖安装口7的密封板8,密封板8上贯穿设置有通孔81和分布于通孔81四周的透气孔82。
当对导线进行接线时,将密封板8从安装口7上取下,随后工人即可在安装口7位置对导线进行接线,从而使得导线的接线过程更加轻松方便。同时通过设置通孔81供导线穿设,实现导线的快速安装和限位,并通过设置透气孔82增大立柱2上端位置的通透性,使立柱2内的热气可以沿着透气孔82排出,增强立柱2散热效果。
如图4、图5所示,碳刷6包括环体62、一对设置于环体62上的杆体63以及设置于杆体63上的碳块64。一对杆体63背离环体62的一端相互远离,并且碳块64位于杆体63相互背离的一端的内侧壁。环体62上还设置有用供接线杆61固定的座体65,并且环体62、杆体63以及座体65均为导电材质。
由于碳块64、环体62、杆体63以及座体65均为导电材质,并且只有碳块64与导电圈24相抵触,因此当碳刷6工作时,只需消耗碳块64即可。因此当长时间的使用后,只需要更换碳块64即可实现整个碳刷6的维修更换,使得碳刷6的维修更换更加轻松方便。
同时通过设置一对碳块64同时抵触一个导电圈24,增大碳块64与导电圈24之间的导电性,避免出现断电现象。并且通过设置一对外扩的杆体63,使得整个碳刷6与导电圈24的受力更加稳定,降低碳块64的摩擦力,从而降低碳块64的消耗速率,降低碳块64的更换速率以及碳刷6的维修频率。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悬臂吊,包括底座(1)、竖直设置于所述底座(1)上的立柱(2),所述立柱(2)的上端呈圆柱形设置且转动连接有臂杆(3),所述臂杆(3)背离所述立柱(2)的一端设置有电动葫芦(4);
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杆(3)靠近所述立柱(2)的一端下端面设置有限位座(5),所述限位座(5)靠近所述立柱(2)的一端下端侧壁水平设置有定位座(51),所述定位座(5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定位轮(52),并且一对所述定位轮(52)抵触所述立柱(2)的上端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轮(52)为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和所述臂杆(3)均呈中空状设置,所述立柱(2)的上端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的上端穿设过所述立柱(2)后,与所述臂杆(3)靠近所述立柱(2)的一端下端面相固定;
所述转轴(21)的下端面设置有导电座(22),所述转轴(21)和所述导电座(22)上贯穿设置有连通所述立柱(2)和所述臂杆(3)内部的接线孔(23),所述导电座(22)的外壁设置有一对导电圈(24),且下端面竖直设置有一对分别连通一对所述导电圈(24)的接线柱(25);
所述立柱(2)的上端外壁水平设置有支撑板(26),所述支撑板(26)上竖直设置有绝缘杆(27),所述绝缘杆(27)上设置有一对碳刷(6),一对所述碳刷(6)分别抵触一对所述导电圈(24)的外壁,并且一对所述碳刷(6)的外壁均设置有接线杆(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臂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上端外壁贯穿设置有安装口(7),所述安装口(7)对准所述接线柱(25)和所述接线杆(61),所述立柱(2)的外壁设置有用于覆盖所述安装口(7)的密封板(8),所述密封板(8)上贯穿设置有通孔(8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悬臂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8)上贯穿设置有分布于所述通孔(81)四周的透气孔(8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臂吊,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6)包括环体(62)、一对设置于所述环体(62)上的杆体(63)以及设置于所述杆体(63)上的碳块(64),所述环体(62)上还设置有用供接线杆(61)固定的座体(65),并且所述环体(62)、所述杆体(63)以及所述座体(65)均为导电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悬臂吊,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杆体(63)背离所述环体(62)的一端相互远离,并且所述碳块(64)位于所述杆体(63)相互背离的一端的内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臂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呈中空状设置,且内部交叉设置有一对加强板(11)。
CN202021089963.0U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悬臂吊 Active CN212712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9963.0U CN212712477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悬臂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89963.0U CN212712477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悬臂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12477U true CN212712477U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50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89963.0U Active CN212712477U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悬臂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12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712477U (zh) 一种悬臂吊
CN204992958U (zh) 一种大型永磁电机定、转子合装装置
CN105217422A (zh) 电梯用曳引机
CN204847601U (zh) 一种大型线缆绕线盘
CN204661008U (zh) 一种全自动钢丝绳绕线机组
CN111889998A (zh) 一种led路灯的固定安装装置
CN111762698B (zh) 一种高灵活性的悬臂吊
CN203728474U (zh) 变电站专用提升机
CN212292566U (zh) 一种双回转悬臂吊
CN201649713U (zh) 液压式一体化基站
CN211444485U (zh)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使用的放线器
CN210682648U (zh) 一种电缆加工用缠绕盘的拆装机构
CN113381575A (zh) 一种永磁同步滚筒电机定子立式浸漆胎具
CN201694777U (zh) 水轮机蜗壳自吊装装置
CN102255449B (zh) 一种电机定子立式浸渍胎具
CN101659377A (zh) 一种带有与吊索同步升降供电设备的电动吊车
CN213059408U (zh) 一种纸塑板复合机
CN201660407U (zh) 研瓦用简易旋转吊架
CN216403447U (zh) 一种电缆绞盘的可拆卸内滚筒
CN212954050U (zh) 一种销轴起吊装置
CN209815535U (zh) 一种货船用吊机
CN216687219U (zh) 一种新型上支座
CN201737519U (zh) 卧式收线装置
CN220822187U (zh) 一种避雷装置
CN220011925U (zh) 悬臂吊锁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Address after: 318000 Gangshang village, Daxi Town,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east of Building 1 in the southeast of Taizhou Zhongfan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Dingchen hoist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7521 No.89, Oufeng Road, Muxi village, Zeguo Town,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BONENG HOISTING MACHINE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