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07810U - 一种加热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707810U CN212707810U CN202021233579.3U CN202021233579U CN212707810U CN 212707810 U CN212707810 U CN 212707810U CN 202021233579 U CN202021233579 U CN 202021233579U CN 212707810 U CN212707810 U CN 2127078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ing
- cavity
- connector
- power supply
- w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加热条,涉及热流道系统,其包括条形的发热体、与发热体连接的电源导线、用于保护发热体和电源导线接线处的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连接头、连接内衬、填充体、套柱和卡箍;所述连接头两端分别供发热体和电源导线穿入;所述连接内衬设置于发热体和连接头之间;所述填充体设置于连接内衬和发热体之间,所述填充体为微晶材料制成;所述套柱位于连接头内部且位于连接内衬朝向电源导线的一侧,所述套柱贯穿设置有供电源导线伸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卡箍套于连接头远离发热体的一端。保护组件经优化设计,结构合理,生产加工方便,保护性能好,加热条的良品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流道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热条。
背景技术
热流道系统是指用于注塑模具的加热组件系统,即将融化的塑料粒子注入到模具的型腔中。为保证塑料保持熔融状态,需要通过加热的办法来保持流道和浇口的高温状态。加热条即为热流道系统设计,模具制造者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方便的自行绕制成所需要形状尺寸的加热器。
公告号为CN20817501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铜套加热器,包括铜套、加热丝以及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金属接头、电源线保护套以及固定件,加热丝的两端延伸至铜套外并与电源连接线于金属接头内相连接,金属接头内设置有绝缘层,电源线保护套套设在电源连接线外,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金属接头上。
上述铜套加热器便是将加热条绕制在铜套上,属于加热条的一种使用形式。目前加热条存在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绝缘指标不达标,故障率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保证加热系统良品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加热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加热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加热条,包括条形的发热体、与发热体连接的电源导线、用于保护发热体和电源导线接线处的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连接头、连接内衬、填充体、套柱和卡箍;
所述连接头两端分别供发热体和电源导线穿入;所述连接内衬设置于发热体和连接头之间;所述填充体设置于连接内衬和发热体之间,所述填充体为微晶材料制成;所述套柱位于连接头内部且位于连接内衬朝向电源导线的一侧,所述套柱贯穿设置有供电源导线伸入的第一连接孔;所述卡箍套于连接头远离发热体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源导线和发热体的接线处置于保护组件内,受到较好的保护固定而稳固连接。其中连接内衬、填充体和发热体预先装配,微晶材料热熔注入连接内衬和发热体之间而形成填充体。微晶材料是指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晶粒尺寸小于5微米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其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绝缘性能好。因此发热体与金属连接头之间具有良好绝缘性,可通过绝缘耐压试验。连接头受到卡箍的夹紧力,进而使得套柱和电源导线受到夹紧固定,保护效果好。
保护组件经优化设计,结构合理,生产加工方便,保护性能好,加热条的良品率高。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内腔沿发热体朝向电源导线的方向依次分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供发热体穿过,所述第二腔体内径大于第一腔体且供连接内衬容置,所述第三腔体内径大于第二腔体且供套柱容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内衬受到限制而无法通过第一腔体,使得发热体和电源导线的接线处连接稳固,不易因受到拉扯作用力而断开。
优选的,所述连接内衬包括位于第二腔体处的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三腔体处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内径小于第二连接部,所述填充体置于第二连接部和发热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体的容置空间大,且连接内衬和连接头的卡接稳固。
优选的,所述套柱为氧化镁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氧化镁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过载保护性能,且使用寿命长、绝缘性能好。
优选的,所述卡箍呈圆环状且外表面周向设置有多个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箍套上后依靠压力机压紧而收缩变形,保证对电源导线、套柱的箍紧效果。
优选的,所述发热体包括金属外壳、设置于金属外壳内的发热丝、填充于发热丝和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体,所述发热丝两端均连接有伸出金属外壳的引出棒,所述引出棒与电源导线于第一连接孔处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热丝和金属外壳之间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发热体和电源导线的接线处置于套柱内,受到紧固效果和绝缘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发热体还包括位于金属外壳端部内侧的热电偶、与热电偶连接的两个引出线,所述引出线端连接有补偿导线,所述套柱贯穿设置有供补偿导线伸入的第二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电偶可测量温度信号,确保精确控温。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和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绕发热体轴向交错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引出线和发热丝之间、相邻补偿导线和电源导线之间均绝缘分隔,保证加热条正常工作。
优选的,所述补偿导线和电源导线外部套有玻纤管,所述玻纤管一端置于卡箍和连接头之间、另一端连接有热缩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纤管具有优良的绝缘线、耐热性和抗腐蚀性,适用于保护补偿导线和电源导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保护组件经优化设计,结构合理,生产加工方便,保护性能好,加热条的良品率高;
2.填充体由微晶材料制成,其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绝缘性能好;
3.套柱由氧化镁制成,其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过载保护性能,且使用寿命长、绝缘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加热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加热条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加热条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发热体;11、金属外壳;12、发热丝;13、绝缘体;14、引出棒;15、热电偶;16、引出线;2、电源导线;3、保护组件;31、连接头;311、第一腔体;312、第二腔体;313、第三腔体;32、连接内衬;321、第一连接部;322、第二连接部;33、填充体;34、套柱;341、第一连接孔;342、第二连接孔;35、卡箍;351、条槽;4、补偿导线;5、玻纤管;6、热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加热条。参照图1,加热条包括发热体1、电源导线2、补偿导线4、保护组件3、玻纤管5和热缩管6。发热体1呈条形且可自行绕制呈所需形状,电源导线2和补偿导线4均设置有两个且与发热体1连接。保护组件3设置于电源导线2和发热体1接线处、补偿导线4和发热体1接线处,使接线处稳固连接,保证良品率。玻纤管5套于电源导线2和补偿导线4的外侧而起到保护作用,其一端与保护组件3连接、另一端与热缩管6连接,热缩管6端部受热收缩而紧密包覆电源导线2和补偿导线4。
参照图2,发热体1包括不锈钢制成的金属外壳11、设置于金属外壳11内的发热丝12和热电偶15、填充于金属外壳11内部的绝缘体13、两个分别焊接于发热丝12两端部的引出棒14、两个与热电偶15连接的引出线16。热电偶15置于金属外壳11远离电源导线2的端部内;绝缘体13为氧化镁,发热丝12和引出线16、引出棒14和引出线16之间受到绝缘体13作用而交错分隔,保证正常工作。引出棒14伸出金属外壳11而与电源导线2连接,引出线16伸出金属外壳11而与补偿导线4连接。
参照图3、图4,保护组件3包括连接头31、连接内衬32、填充体33、套柱34和卡箍35。
连接头31内腔沿发热体1朝向电源导线2的方向依次分为第一腔体311、第二腔体312和第三腔体313,第一腔体311和第二腔体312连通,第二腔体312和第三腔体313连通。第一腔体311、第二腔体312和第三腔体313截面均呈圆形且同轴设置。第一腔体311供金属外壳11伸入,第二腔体312内径大于第一腔体311且供连接内衬32容置,第三腔体313内径大于第二腔体312且供套柱34容置。
连接内衬32包括位于第二腔体312处的第一连接部321、位于第三腔体313处的第二连接部322,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2均呈圆环状且相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321外径大于第一腔体311内径,第二连接部322外径大于第二腔体312内径,第一连接部321内径小于第二连接部322。金属外壳11穿过第一连接部321且端部置于第二连接部322内。
填充体33置于第二连接部322内部,而隔开引出棒14和引出线16,填充体33由微晶材料热熔注入成型。微晶材料具体成分可根据实际工艺需求确定。
套柱34位于第三腔体313内,套柱34贯穿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孔341和两个第二连接孔342。电源导线2和引出棒14均伸入第一连接孔341而于该处相连接,补偿导线4和引出线16均伸入第二连接孔342而于该处相连接。套柱34为氧化镁制成。
卡箍35呈圆环状且外表面周向等间隔设置有多个条槽351。卡箍35套于连接头31远离发热体1的一端外侧,且玻纤管5夹于连接头31和卡箍35之间。卡箍35套上后依靠压力机压紧而收缩变形,保证对电源导线2、套柱34的箍紧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加热条的实施原理为:
先焊接引出棒14和电源导线2、引出线16和补偿导线4,再装配连接内衬32,微晶材料热熔注入连接内衬32和发热体1之间而形成填充体33,接着装配连接头31、套柱34、玻纤管5、卡箍35和热缩管6,最后夹紧卡箍35,热缩管6受热收缩。保护组件3经优化设计,结构合理,生产加工方便,保护性能好,加热条的良品率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加热条,包括条形的发热体(1)、与发热体(1)连接的电源导线(2)、用于保护发热体(1)和电源导线(2)接线处的保护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3)包括连接头(31)、连接内衬(32)、填充体(33)、套柱(34)和卡箍(35);
所述连接头(31)两端分别供发热体(1)和电源导线(2)穿入;所述连接内衬(32)设置于发热体(1)和连接头(31)之间;所述填充体(33)设置于连接内衬(32)和发热体(1)之间,所述填充体(33)为微晶材料制成;所述套柱(34)位于连接头(31)内部且位于连接内衬(32)朝向电源导线(2)的一侧,所述套柱(34)贯穿设置有供电源导线(2)伸入的第一连接孔(341);所述卡箍(35)套于连接头(31)远离发热体(1)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31)内腔沿发热体(1)朝向电源导线(2)的方向依次分为第一腔体(311)、第二腔体(312)、第三腔体(313),所述第一腔体(311)供发热体(1)穿过,所述第二腔体(312)内径大于第一腔体(311)且供连接内衬(32)容置,所述第三腔体(313)内径大于第二腔体(312)且供套柱(34)容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内衬(32)包括位于第二腔体(312)处的第一连接部(321)、位于第三腔体(313)处的第二连接部(322),所述第一连接部(321)和第二连接部(322)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21)内径小于第二连接部(322),所述填充体(33)置于第二连接部(322)和发热体(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柱(34)为氧化镁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35)呈圆环状且外表面周向设置有多个条槽(3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包括金属外壳(11)、设置于金属外壳(11)内的发热丝(12)、填充于发热丝(12)和金属外壳(11)之间的绝缘体(13),所述发热丝(12)两端均连接有伸出金属外壳(11)的引出棒(14),所述引出棒(14)与电源导线(2)于第一连接孔(341)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1)还包括位于金属外壳(11)端部内侧的热电偶(15)、与热电偶(15)连接的两个引出线(16),所述引出线(16)端连接有补偿导线(4),所述套柱(34)贯穿设置有供补偿导线(4)伸入的第二连接孔(34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加热条,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孔(341)和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342)绕发热体(1)轴向交错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加热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导线(4)和电源导线(2)外部套有玻纤管(5),所述玻纤管(5)一端置于卡箍(35)和连接头(31)之间、另一端连接有热缩管(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33579.3U CN212707810U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加热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233579.3U CN212707810U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加热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707810U true CN212707810U (zh) | 2021-03-16 |
Family
ID=74963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233579.3U Active CN212707810U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加热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707810U (zh) |
-
2020
- 2020-06-29 CN CN202021233579.3U patent/CN2127078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069997B1 (en) | Sprue bushing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 |
US6406063B1 (en) | Pipe fittings | |
JP6938547B2 (ja) | 電気的なケーブル接続部において接触箇所をシール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US3091812A (en) | Hot runner mold | |
KR100718593B1 (ko) | 핫 러너 히터장치 및 제조방법 | |
CN102098816B (zh) | 带连接线路的电热器 | |
CN212707810U (zh) | 一种加热条 | |
CN102598480A (zh) | 定子以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 |
CN116154536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板到电机总成线束 | |
JPH0857902A (ja) | 射出成形用ノズル | |
WO2020031649A1 (ja) | ホットメルトブロック、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ケーブル | |
CN210179143U (zh) | 一种电热熔钢塑复合管件 | |
EP0607499A1 (en) | Injection molding nozzle having an electrical terminal with an insulative connector | |
CN113161072A (zh) | 预分支电缆的制造方法 | |
CN219780427U (zh) | 一种单头电热管 | |
CN210141411U (zh) | 裸露后布丝式电熔管件 | |
CN221660003U (zh) | 一种注塑机热熔机构 | |
CN218243870U (zh) | 一种具有固定结构的加热条 | |
CN219345745U (zh) | 一种cbf复合管及其管道系统 | |
CN211352470U (zh) | 一种内部嵌入热熔断器的电热管 | |
CN213989129U (zh) | 一种车用电源连接接口结构 | |
CN220254707U (zh) | 一种快速加热的氧化镁管 | |
CN220992363U (zh) | 一种热拉机的电热管式加热装置 | |
CN117457276B (zh) | 一种复合电力电缆 | |
CN118474933A (zh) | 一种单头电热管及其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