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90260U - 压缩机、空调系统和多联机系统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空调系统和多联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90260U
CN212690260U CN202021278087.6U CN202021278087U CN212690260U CN 212690260 U CN212690260 U CN 212690260U CN 202021278087 U CN202021278087 U CN 202021278087U CN 212690260 U CN212690260 U CN 212690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mpressor
conditioning system
compressor body
air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7808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锋
刘春慧
潘瑾
王艳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igh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igh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igh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ighly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7808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90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90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90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压缩机、空调系统和多联机系统。所述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的侧壁设有进气管;排油管,设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非吸气侧侧壁,所述排油管用于排出所述压缩机本体内的高于所述排油管的安装位置的油量;以及油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压缩机本体内,所述油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本体内的油面位置,所述进气管用于根据所述油位传感器指示的所述油面位置低于一安全位置的第一检测状态,向所述压缩机本体内补油。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排油管实现压缩机的主动排油,并通过油位传感器实现主动缺油报警并由系统针对单个压缩机按需补油。

Description

压缩机、空调系统和多联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缩机、包括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和由多组空调系统并联形成的多联机系统。
背景技术
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排油和补油。排油是指当压缩机内油量过多时,需要排出一部分油到空调系统中,防止压缩机油堵,影响制冷能力;补油是指当压缩机内油量过少时,需要将空调系统中的油适当补充至压缩机内,防止压缩机缺油,造成磨耗甚至堵转。
目前,实现压缩机排油补油操作的已有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式参照图1所示的空调系统的结构,图1所示的空调系统中包含一台第一压缩机11。在第一压缩机11的合适位置设计一根排油管12,将第一压缩机11内多余的油排至空调系统中。另外,在第一压缩机11前设计一个气液分离装置13,气液分离装置13中的油由电磁阀14控制,定时地回流到第一压缩机11中。该种方式能够实现第一压缩机11的主动排油,但补油采用的是机械化的定时补油方式,无法实现按需补油。
第二种方式参照图2所示的空调系统的结构,图2所示的空调系统中包含多台并联的第二压缩机21,在多台第二压缩机21的相同高度位置设计一根连通的均油管路22,空调系统会通过均油管路22对多台第二压缩机21进行统一定时补油操作。统一定时补油容易造成补油不及时,导致压缩机21磨耗甚至堵转;若要保证补油及时,则要提高补油频率,而如果补油次数设置太多,由于统一定时补油是按最适合补油的工况进行系统侧的调节,不针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会导致人体舒适性差且耗费多余能效;另外,统一定时补油的方式不能确定空调系统中哪一台或哪几台第二压缩机21出现了缺油现象,无法实现按需补油。
另外,现有技术中还有几种方式实现压缩机补油。例如在压缩机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来检测油面位置,根据检测结果控制补油;再如在空调系统侧通过获取压缩机油压、功率、能效、排气温度,判断压缩机是否处于缺油状态,进行补油。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几种方式都只在排油方面实现了压缩机的主动排油,但在补油方面,无法对压缩机进行按需补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和由多组空调系统并联形成的多联机系统,既能实现压缩机的主动排油,又能实现压缩机的按需补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的侧壁设有进气管;排油管,设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非吸气侧侧壁,所述排油管用于排出所述压缩机本体内的高于所述排油管的安装位置的油量;以及油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压缩机本体内,所述油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本体内的油面位置,所述进气管用于根据所述油位传感器指示的所述油面位置低于一安全位置的第一检测状态,向所述压缩机本体内补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位传感器还包括指示所述油面位置等于所述安全位置的第二检测状态;在所述第二检测状态下,所述进气管向所述压缩机本体内补油的补油通道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油管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进气管的安装位置,且所述排油管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安全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底部,所述油位传感器可检测的油面位置范围至少自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安全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压缩机,所述排油管连接至所述空调系统的管路中;以及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通过一第一电磁阀与所述进气管连通,且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油位传感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状态,开启所述出油口至所述进气管的补油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位传感器还包括指示所述油面位置等于所述安全位置的第二检测状态;所述第一电磁阀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状态,关闭所述补油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油管通过一第二电磁阀连接至所述空调系统的换热器的循环管路中;或者,所述排油管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的入口与设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顶部的排气口连通;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油分离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口与设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部还设有连接至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通过一电子膨胀阀和一第三电磁阀连向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通过一第四电磁阀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口,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口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联机系统,包括:多组并联的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系统,每组所述空调系统各自具有独立的排油通道和所述补油通道;所述多联机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状态对应的空调系统,通过该组所述空调系统的补油通道向该组所述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定向补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在压缩机中,通过设于压缩机本体的非吸气侧侧壁的排油管,实现主动排出压缩机本体内高于排油管的安装位置的多余油量;通过设于压缩机本体内的油位传感器,检测压缩机本体内的油面位置,实现在油面位置低于安全位置时,通过进气管及时向压缩机本体内补油;从而,实现压缩机的主动排油和按需补油,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
在由多台压缩机并联形成的多联机系统中,每台压缩机所在的空调系统各自具有独立的排油通道和补油通道,各自根据实际运行工况进行主动排油和按需补油;同时,多联机系统能够根据油位传感器检测的缺油状态,通过处于缺油状态的压缩机所在的空调系统的补油通道向该压缩机定向补油,不会出现大排量压缩机和小排量压缩机之间由于无法针对性补油导致的偏油现象,有利于灵活设计拼搭多台压缩机,提高空调系统和多联机系统的能效。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另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联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图3示出实施例中压缩机的主要结构,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压缩机主要包括:压缩机本体3,压缩机本体3的侧壁设有进气管31;排油管32,设于压缩机本体3的非吸气侧侧壁,排油管32用于排出压缩机本体3内的高于排油管32的安装位置的油量;以及油位传感器33,设于压缩机本体3内,油位传感器33用于检测压缩机本体3内的油面位置,进气管31用于根据油位传感器33指示的油面位置低于一安全位置的第一检测状态,向压缩机本体3内补油。
当压缩机本体3内的油量过多时,设于压缩机本体3的非吸气侧侧壁的排油管32将高于其安装位置的多余油量主动排出至压缩机本体3外,实现压缩机本体3的主动排油。例如,当油面位置位于图3所示“H1”处时,油面位置“H1”超出排油管32的安装位置,则排油管32会主动将高于其安装位置的多余油量排出至压缩机本体3外。
当压缩机本体3内的油量过少时,设于压缩机本体3内的油位传感器33指示第一检测状态,从而进气管31据此及时向压缩机本体3内补油。具体来说,当油位传感器33检测到油面位置低于预设的安全位置,产生指示压缩机本体3缺油的第一信号,该第一信号可以控制进气管31迅速向压缩机本体3内补油,实现压缩机本体3的按需补油。例如,当油面位置位于图3所示“H2”处时,油面位置“H2”低于预设的安全位置,会触发油位传感器33产生第一信号,发出补油报警,进而通过进气管31向压缩机本体3内补油。
从而,本实施例的压缩机能够实现自动排油和主动补油,在油量过多时通过排油管32主动排油,并根据油位传感器33的检测,在缺油工况下通过进气管31及时、按需补油,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油位传感器33还包括指示油面位置等于安全位置的第二检测状态,在第二检测状态下,进气管31向压缩机本体3内补油的补油通道关闭。具体来说,油位传感器33在油面位置低于安全位置时发出第一信号,开启补油通道,使进气管31向压缩机本体3内补油;同时,油位传感器33监测压缩机本体3内的实时油面位置,当油面位置达到安全位置,则产生指示压缩机本体3达到安全油量的第二信号,该第二信号可以控制补油通道关闭,使进气管31停止补油操作。从而,本实施例的压缩机通过油位传感器33实时检测压缩机本体3内的油面位置,当压缩机本体3内缺油时及时、按需补油,当压缩机本体3达到安全油量时停止补油,使压缩机本体3内始终保持合适的安全油量。
其中,安全油量是指能使压缩机本体3正常运行的润滑油量。在压缩机本体3运行过程中,需要合适量的润滑油确保滑动配合的零部件之间润滑,达到减少零部件磨损,延长寿命的目的;同时合适量的润滑油还能起到冷却作用,带走摩擦热,降低零部件工作温度并保证滑动部位的顺利运转。但是,如果润滑油过多,则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导致排气时气体带出的油污过多,降低传热系数,且对气阀的及时开启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使压缩机本体3内的润滑油保持在合适的安全油量。安全油量的具体计算采用已有的方法,本实用新型不再展开说明。根据压缩机本体3内所需的安全油量,可以获得用于监控油面位置的安全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油管32的安装位置高于进气管31的安装位置,且排油管32的安装位置高于安全位置。安全位置具体可低于进气管31的安装位置,或者位于进气管31的安装位置至排油管32的安装位置之间。排油管32的安装位置高于安全位置,当压缩机本体3内的油面位置处于安全位置至排油管32的安装位置之间,则压缩机本体3内的油量处于安全油量;当油位传感器33检测到油面位置低于安全位置,则会通过进气管31向压缩机本体3内补油;当油面位置高于排油管32的安装位置时,则排油管32会主动排油。
在一些实施例中,油位传感器33设于压缩机本体3的底部,油位传感器33可检测的油面位置范围至少自压缩机本体3的底部延伸至安全位置。从而,油位传感器33能够准确地检测压缩机本体3内的自壳底至安全位置的实时油面位置,以判断压缩机本体3是否缺油,进而确定是否通过进气管31及时补油。
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压缩机还包括压缩机通用的常规结构,例如设于压缩机本体3的顶部的排气口34,以及设于压缩机本体3内的电机部件和泵体组件(图中未具体示出)等,不再展开说明。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描述的压缩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图4和图5分别示出实施例中两种空调系统的主要结构,图4和图5所示的空调系统均是单压缩机系统。结合图4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主要包括:压缩机,包括有压缩机本体3,压缩机本体3设有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描述的进气管31、排油管32、油位传感器33和排气口34,排油管32连接至空调系统的管路中。气液分离器4,气液分离器4的底部设有出油口41,出油口41通过一第一电磁阀42与进气管31连通,且第一电磁阀42与油位传感器33通讯连接,第一电磁阀42用于根据油位传感器33的第一检测状态,开启出油口41至进气管31的补油通道P1。
其中,第一电磁阀42与油位传感器33通讯连接是指,油位传感器33可通过导线电连接至第一电磁阀42,以将检测信号传递给第一电磁阀42;或者,油位传感器33与第一电磁阀42之间也可通过无线通信信号连接,油位传感器33通过检测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42的开启和关闭即可。因此,图4和图5中油位传感器33与第一电磁阀42之间的连接线路采用虚线绘制,以示意油位传感器33与第一电磁阀42之间可电连接或无线连接。
在上述的空调系统中,当压缩机本体3内的油量过多时,排油管32主动将多余油量排出至空调系统的管路中。当压缩机本体3内的油量过少时,油位传感器33检测到油面位置低于安全位置,向第一电磁阀42发出指示压缩机本体3缺油的第一信号,使第一电磁阀42打开,开启补油通道P1,从而气液分离器4底部的润滑油依次经出油口41、第一电磁阀42和进气管31所在的补油通道P1回流至压缩机本体3内,实现压缩机本体3的及时、按需补油。从而,上述的空调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化控油,在压缩机本体3内油量过多时通过排油管32主动排油,并根据油位传感器33的检测,在压缩机本体3内缺油时通过第一电磁阀42开启补油通道P1,向压缩机本体3内补油,使压缩机保持正常运转,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和能效。
进一步地,油位传感器33还包括指示油面位置等于安全位置的第二检测状态,第一电磁阀42还用于根据油位传感器33的第二检测状态,关闭补油通道P1。具体来说,当油位传感器33监测到压缩机本体3内的油面位置达到安全位置,向第一电磁阀42发出指示压缩机本体3达到安全油量的第二信号,使第一电磁阀42关闭,从而关闭补油通道P1,停止补油操作,使压缩机本体3内保持合适的安全油量。从而,本实施例的空调系统能够实现当压缩机本体3内缺油时,向气液分离器4的第一电磁阀42发出开启补油通道P1的信号,使气液分离器4内的润滑油迅速补充到压缩机本体3内。当油位传感器33检测到压缩机本体3内的油面位置达到安全位置,则及时发出控制补油操作停止的信号,以使压缩机本体3内保持合适的安全油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油管32可以通过一第二电磁阀35连接至空调系统的换热器的循环管路中;或者,排油管32可以直接连接至压缩机的排气口34所在的排气管路中。参照图4所示,为排油管32通过第二电磁阀35连接至空调系统的换热器的循环管路P2中的示例,本示例中当压缩机本体3内油量过多时,排油管32将多余油量通过第二电磁阀35所在的排油通道P2排出至空调系统的换热器的循环管路中。参照图5所示,为排油管32连接至压缩机的排气口34所在的排气管路中的示例,本示例中当压缩机本体3内油量过多时,排油管32将多余油量通过排油通道P2排出至排气口34所在的排气管路中。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空调系统还包括:油分离器5,油分离器5的入口51与设于压缩机本体3的顶部的排气口34连通;四通阀6,四通阀6的第一端口61与油分离器5的出口52连接,四通阀6的第二端口62与设于气液分离器4的顶部的进油口43连接,气液分离器4的顶部还设有连接至压缩机本体3的进气管31的出气口44。
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外换热器7和室内换热器(图中未具体示出),室外换热器7的第一端71通过一电子膨胀阀72和一第三电磁阀73连向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81,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82通过一第四电磁阀74连接四通阀6的第三端口63,四通阀6的第四端口64连接室外换热器7的第二端75。上述的室外换热器7、室内换热器以及阀门结构等部件是空调系统中的常规部件,因此不再展开说明。
基于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描述的单压缩机空调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多联机系统。图6示出实施例中多联机系统的主要结构,参照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主要包括:多组并联的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描述的空调系统,例如图6中标示出第一组空调系统A、第二组空调系统B、第三组空调系统C和第四组空调系统D,每组空调系统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例如图6中标出了第一组空调系统A中包括压缩机本体3、设于压缩机本体3的侧壁的进气管31和排油管32、设于压缩机本体3内的油位传感器33、气液分离器4、油分离器5、室外换热器7、室内换热器8等结构。每组空调系统各自具有独立的自排油管32伸出的排油通道P2,以及自气液分离器4的出油口41、经第一电磁阀42至进气管31的补油通道P1。
多联机系统中,每组空调系统能够通过其独立的排油通道P2和补油通道P1,各自根据实际运行工况进行主动排油和按需补油;同时,多联机系统能够根据第一检测状态对应的空调系统,通过该组空调系统的补油通道P1向该组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定向补油。具体来说,在多联机系统中,每台压缩机的油位传感器33实时地监测其所在压缩机本体3的油面位置,每台压缩机可以根据需要设定相同或不同的安全位置。当某台压缩机的油位传感器33监测到油面位置低于对应的安全位置,则发出该压缩机缺油的信号。从而,多联机系统根据该压缩机缺油的信号,通过该压缩机所在的空调系统的补油通道P1,向该压缩机定向补油。
现有技术中,多联机系统给压缩机补油是所有压缩机一起补油的,整个多联机系统进行回油工况运转,增加多余功耗,同时回油工况下不能调节室内温度,特别在空调制热时,回油工况室内侧会吹出冷风,造成人体不适。而本实施例的多联机系统可以确定某一台或某几台压缩机缺油,并仅针对该台或该几台压缩机快速、精准定向补油,不增加多余能耗,并提高室内侧的用户体验。同时,本实施例的并联机系统不会出现多压缩机相连的偏油现象,润滑油不会过多停留在不开机的压缩机中,也不会过多停留在出油率低的压缩机中,并联机系统中的每台压缩机均可以保持不缺油的状态,可靠性得到极大提高。另外,本实施例的并联机系统有利于模块化压缩机的发展,可以任意拼搭多台压缩机,不会出现大排量压缩机和小排量压缩机并联时容易出现的偏油问题,每台压缩机所在的子系统智能运作,独立管理排油和补油操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本体,所述压缩机本体的侧壁设有进气管;
排油管,设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非吸气侧侧壁,所述排油管用于排出所述压缩机本体内的高于所述排油管的安装位置的油量;以及
油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压缩机本体内,所述油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本体内的油面位置,所述进气管用于根据所述油位传感器指示的所述油面位置低于一安全位置的第一检测状态,向所述压缩机本体内补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位传感器还包括指示所述油面位置等于所述安全位置的第二检测状态;
在所述第二检测状态下,所述进气管向所述压缩机本体内补油的补油通道关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管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进气管的安装位置,且所述排油管的安装位置高于所述安全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位传感器设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底部,所述油位传感器可检测的油面位置范围至少自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底部延伸至所述安全位置。
5.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所述排油管连接至所述空调系统的管路中;以及
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底部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通过一第一电磁阀与所述进气管连通,且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油位传感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状态,开启所述出油口至所述进气管的补油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位传感器还包括指示所述油面位置等于所述安全位置的第二检测状态;
所述第一电磁阀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检测状态,关闭所述补油通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管通过一第二电磁阀连接至所述空调系统的换热器的循环管路中;或者
所述排油管连接至所述压缩机的排气管路中。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的入口与设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顶部的排气口连通;
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油分离器的出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口与设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顶部还设有连接至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通过一电子膨胀阀和一第三电磁阀连向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通过一第四电磁阀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口,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口连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
10.一种多联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组并联的如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每组所述空调系统各自具有独立的排油通道和所述补油通道;
所述多联机系统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状态对应的空调系统,通过该组所述空调系统的补油通道向该组所述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定向补油。
CN202021278087.6U 2020-07-03 2020-07-03 压缩机、空调系统和多联机系统 Active CN212690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8087.6U CN212690260U (zh) 2020-07-03 2020-07-03 压缩机、空调系统和多联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78087.6U CN212690260U (zh) 2020-07-03 2020-07-03 压缩机、空调系统和多联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90260U true CN212690260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95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78087.6U Active CN212690260U (zh) 2020-07-03 2020-07-03 压缩机、空调系统和多联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90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80680B (zh) 一种回油控制装置、空调系统及其回油控制方法
EP2006615A2 (en) Multi air-conditioner for simultaneously cooling/heating room ai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20040231357A1 (en) Oil equalizing circuit compression mechanisms, heat source unit for freezing device, and freezing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11928507B (zh) 冷媒循环系统、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CN111623558B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00476324C (zh) 满液式冰水机
EP2074355B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ling method for the same
CN112815584A (zh) 一种低充注量的满液供液系统及其回油方法
CN212690260U (zh) 压缩机、空调系统和多联机系统
CN212657900U (zh) 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机组
CN211424603U (zh) 采用二次泵变流量的空调水系统
CN101086372A (zh) 中央空调室内机液冷媒防止滞留控制方法
CN109307385B (zh) 空调系统、压缩供油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6222023A (zh) 一种压缩机回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8480733U (zh) 空调冷冻水泵的节能优化控制装置及空调
CN216554974U (zh) 用于气悬浮轴承的供气系统及冷媒循环系统
CN110779237A (zh) 混合动力冷却系统
CN114608071B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14198922A (zh) 压缩机的供液系统
CN205980423U (zh) 用于热泵系统的热交换器和热泵系统
CN113959116A (zh) 压缩机轴承供气系统和气悬浮压缩机系统
CN113137784A (zh) 一种多联机油循环管路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CN209623154U (zh) 压缩机控油系统及空调器
CN114198925A (zh) 压缩机的气液供给系统
CN111237970A (zh) 一种双温空调用压缩机回油装置、回油方法及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