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88720U - 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88720U
CN212688720U CN202021157531.9U CN202021157531U CN212688720U CN 212688720 U CN212688720 U CN 212688720U CN 202021157531 U CN202021157531 U CN 202021157531U CN 212688720 U CN212688720 U CN 2126887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existing line
construction
continuous
exi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575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志新
周新文
罗九林
桂婞
徐勇
王合希
苏坚
赖纯莹
朵君泰
冉亚
覃子联
阙祖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575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887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887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887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棚架,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该结构包括设置在既有线路两侧且位于连续梁下方的挡板,挡板沿既有线路横向方向倾斜,挡板的底端固定在既有线路的两侧,挡板的顶端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接,连接部与既有线路的两侧之间还设有防护网结构,防护网结构位于挡板的上方。本申请中通过挡板构成了坡屋顶结构,这极大的简化了施工工艺,降低了施工成本。坡屋顶结构可有效减少坠落物下落对挡板所造成的直接损害,并起到对坠落物的引导作用,进而有效延长挡板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防护网结构则可减小坠物对挡板的冲击力,二者之间通过协同配合共同起到提高结构整体防护能力的作用。

Description

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棚架,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
背景技术
悬臂浇筑连续梁一般采用挂篮施工,当跨越需要防护的高速公路、国道、铁路既有线时,需要做防护棚架,防护棚顶面承受上部施工坠物、排水。防护棚架是保护既有线路安全运行,不受上方桥梁施工坠物影响的关键设施。防护棚架通常采用梁柱式,需要沿既有线路两侧设置梁柱,在其上搭设水平顶棚,此种防护棚架工程量大、投入大、工期长,且水平顶棚直接承受坠物的冲击荷载,防护能力有限。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以至少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部分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包括设置在既有线路两侧且位于连续梁下方的挡板,挡板沿既有线路横向方向倾斜,挡板的底端固定在既有线路的两侧,挡板的顶端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接,连接部与既有线路的两侧之间还设有防护网结构,防护网结构位于挡板的上方。
可选的,防护网结构包括网体和沿既有线路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悬索,悬索的一端与连接部相连接,悬索的另一端与相对应既有线路的一侧相连接,网体固定在悬索上。
可选的,悬索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索夹。
可选的,每个索夹均包括左卡件和右卡件,左卡件与右卡件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进行连接,左卡件和右卡件的其中一个连接端沿接缝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副卡件,相对应的副卡件之间相互配合且用于固定网体。
可选的,悬索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均连接有锚杆,悬索通过锚杆锚固在相对应既有线路的一侧。
可选的,悬索与锚杆之间通过弹性部连接。
可选的,弹性部包括连接筒和压缩弹簧,悬索和锚杆靠近连接筒的一端均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活动卡接在连接筒内,连接筒靠近悬索的一端与悬索的限位块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可选的,挡板包括多个沿既有线路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主纵梁,主纵梁的底端设有底部支座,底部支座锚固在其相对应的既有线路的一侧,主纵梁的顶端设有顶部支座,相对应的两个顶部支座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主纵梁的的外侧沿竖向间隔设置有横梁,横梁的外侧沿既有线路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副纵梁,副纵梁外侧所在平面自内向外依次设有缓冲层和钢板。
可选的,主纵梁的底端铰接在底部支座上,悬索和顶部支座均铰接在连接部上。
可选的,主纵梁的外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挡块,挡块的顶端开设有用于卡接横梁的卡口。
有益效果:本申请中通过挡板构成了坡屋顶结构,首先摆脱了现有技术中的梁柱式结构,不需要再提前安装贝雷梁等支撑结构,这极大的简化了施工工艺,降低了施工成本。坡屋顶结构可有效减少坠落物下落对挡板所造成的直接损害,并起到对坠落物的引导作用,进而有效延长挡板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防护网结构则可减小坠物对挡板的冲击力,二者之间通过协同配合共同起到提高结构整体防护能力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索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左卡件或右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挡板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挡板的正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挡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挡板;2、连接部;3、悬索;4、网体;5、索夹;6、左卡件;7、右卡件;8、副卡件;9、锚杆;10、连接筒;11、压缩弹簧;12、限位块;13、主纵梁;14、底部支座;15、顶部支座;16、横梁;17、副纵梁;18、缓冲层;19、挡块、20、钢板;21、安装板;22、预留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请参阅图1,包括设置在既有线路两侧且位于连续梁下方的挡板1,挡板1沿既有线路横向方向倾斜,挡板1的底端固定在既有线路的两侧,挡板1的顶端之间通过连接部2相连接,连接部2与既有线路的两侧之间还设有防护网结构,防护网结构位于挡板1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在既有线路两侧设置了挡板1,两个挡板1的顶端之间通过连接部2进行连接,这样会使得挡板1在既有线路上方形成坡屋顶的结构,从而组成了“三角”的稳定结构形式。当坠落物下落时,通过挡板1可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更重要的是在起到有效防护的同时,还可对坠落物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坠落物滚落到既有线路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由挡板1形成的坡屋顶结构与现有的防护棚存在较大的不同,现有技术中,防护棚顶的搭设一般依托于贝雷梁,这种基础结构也就决定了防护棚架的整体结构,为梁柱式,其棚顶相对应的也只能为平面结构,其对坠落物的防护手段主要体现在棚顶的抗冲击能力上,当坠落物的冲击荷载较大时,棚顶的防护能力就显得十分有限,而且容易损坏,维护过程较为繁琐。
本申请中的棚顶则由挡板1构成了坡屋顶结构,首先摆脱了现有技术中的梁柱式结构,不需要再提前安装贝雷梁等支撑结构,这极大的简化了施工工艺,降低了施工成本。挡板1在对坠落物进行承载时,该承载力通过挡板1进行分散,其中竖直向下的力由挡板1直接承载,倾斜的力则由坡屋顶结构进行卸载,从而起到对坠落物的引导作用,可有效减少坠落物下落对挡板1所造成的直接损害,进而有效延长挡板1的使用寿命。同时挡板1也会防止雨水落入既有线路,防止发生触电危险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设置了防护网结构,防护网结构是重要的承载部件,通过设置该结构消耗坠物的冲击能量,减小坠落物的冲击力,从而可进一步减小坠物对挡板1的冲击力,进而提高结构的整体防护能力。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网结构包括网体4和沿既有线路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悬索3,悬索3的一端与连接部2相连接,悬索3的另一端与相对应既有线路的一侧相连接,网体4固定在悬索3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公开了防护网结构的具体结构,主要包括了悬索3和网体4,在现有技术中,悬索3一般用于斜拉桥和悬索3桥中,为桥梁的整体受力部件,而在本实施例中,其主要起到抵抗坠物冲击力的作用,通过将悬索3设置在挡板1上方,并配合固定网体4,从而可起到对坠落物的有效卸载。
在上述实施例中,挡板1所形成的坡屋顶结构具有稳定性,从而可为悬索3的一端提供稳定的支撑点,且该悬索3也是对称设置在既有线路两侧,因此结构整体简单且稳定,不需要额外增设用于支撑悬索3的结构,即通过挡板1自身即可与悬索3之间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具有一定的巧妙性。
需要补充的是,悬索3在安装后,可通过穿心千斤顶对其施加预拉力,连接部2则对应设置有用于与悬索3固定的安装板21以及用于为穿心千斤顶提供预留施工空间的预留槽22,可具体参阅图8。网体4则可选用市面上常见的防护网,例如钢丝防护网等。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悬索3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索夹5。
在上述实施例中,悬索3的结构较为常规,由多束钢丝缠绕而成,当坠落物超过设计值时,则会有一定的几率将部分悬索3砸断,由于悬索3本身就具有较大的预拉力,当其猛然崩断时,钢丝会四散开来,并产生较强的破坏力,容易对周边设备乃至工作人员等造成影响,因此,可设置索夹5,从而将悬索3箍紧,即使悬索3断裂时,也会整体下落,其内部钢丝不会四散,从而有效增强了结构的安全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有技术中,在悬索3桥或斜拉桥的结构中,索夹5是主缆和桥面吊索之间的连接件,即索夹5主体固定在主缆上,通过索夹5上的预留孔等再与吊索即悬索3进行连接,其用作将桥面的静载及动载传递给主缆,是重要的受力构件。
在本申请中,索夹5是安装于悬索3上,这与现有的安装位置首先就存在极大的不同,其次,现有技术中,索夹5为主要受力构件,而在本申请中,索夹5的作用则完全不同,这是因为在本申请中,悬索3会承受较大的外力,因此如何预防其绷断之后所造成的危害具有较大的意义,而在现有技术中,桥梁整体结构极为稳定,基本不存在本申请中所可能遇到的问题。
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索夹5均包括左卡件6和右卡件7,左卡件6与右卡件7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进行连接,左卡件6和右卡件7的其中一个连接端沿接缝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副卡件8,相对应的副卡件8之间相互配合且用于固定网体4。
在上述实施例中,则公开了索夹5的具体结构,通过将左卡件6与右卡件7之间进行连接,则可将索夹5有效的固定于悬索3上,从而起到对悬索3的束缚效果。其上还设置了副卡件8,通过相互配合的副卡件8则能实现对网体4的有效固定,从而使得悬索3与网体4所构成的防护网结构稳定可靠,起到对坠落物的有效缓冲。
需要注意的是,现有技术中,索夹5一般也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卡件,其卡件上也设置有副连接件,但是与本申请不同的是,现有技术中的卡件是用于与主缆连接的,其连接件是用于连接悬索3的。其次该副连接件与本申请中的副卡件8的结构也存在较大不同,由于本申请中,副卡件8是连接网体4的,因此其沿接缝长度方向间隔设置,这样,每个索夹5上会存在多个副卡件8,这样可以较好的与网体4上的网格进行配合,从而对网体4进行更加有效稳定的固定。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悬索3通过锚杆9锚固在相对应既有线路的一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则是对悬索3的固定方式进行优化,通过将悬索3与锚杆9连接,可以使得锚杆9能够有效的固定于路面或者山体内,从而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悬索3与锚杆9之间通过弹性部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则对悬索3与锚杆9的连接关系进行优化,通过设置弹性部,当悬索3或网体4受到坠物的重力时,弹性部会进一步对其进行耗能,从而优化缓冲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部包括连接筒10和压缩弹簧11,悬索3和锚杆9靠近连接筒10的一端均设有限位块12且限位块12活动卡接在连接筒10内,连接筒10靠近悬索3的一端与悬索3的限位块12之间设有压缩弹簧11。
在上述实施例中,则是对弹性部的具体结构进行公开,通过上述结构,可对弹性部的行程进行限制,从而有效平衡悬索3对坠物的耗能量,进而平衡防护网结构和挡板1这二者对坠物的整体防护能力。
请参阅图5至7,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1包括多个沿既有线路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主纵梁13,主纵梁13的底端设有底部支座14,底部支座14锚固在其相对应的既有线路的一侧,主纵梁13的顶端设有顶部支座15,相对应的两个顶部支座15之间通过连接部2连接,主纵梁13的的外侧沿竖向间隔设置有横梁16,横梁16的外侧沿既有线路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副纵梁17,副纵梁17外侧所在平面自内向外依次设有缓冲层18和钢板20。
在上述实施例中,则公开了挡板1的具体结构,且由于本申请中挡板1不但需要承载坠物,其本身还起着支撑结构整体的作用,因此需要设置主纵梁13,通过设置主纵梁13,一方面可以用于支撑整体结构以便形成整体框架,另一方面还为横梁16和副纵梁17提供支撑,从而保证结构整体的稳定性。主纵梁13外侧由横向筋和纵向筋复合而成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棚顶的单一结构,本申请的结构无疑具有更好的支撑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纵梁13的底端铰接在底部支座14上,悬索3和顶部支座15均铰接在连接部2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主纵梁13的底端铰接在底部支座14上,且顶部支座15铰接在连接部2上一方面便于挡板1的安装,另一方面为挡板1在承受荷载时提供一定的活动余量,从而减少冲击荷载对挡板1所造成的损害。
再一方面,悬索3和顶部支座15均铰接在连接部2上,则便于调整挡板1所形成的坡屋顶结构的张开角度以及防护网结构的张开角度,从而提高结构的适用范围。
需要补充的是,在本申请中,位于既有线路两侧的悬索3可相互交错设置,连接部2的结构则也可对应悬索3的位置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从而在通过穿心千斤顶对悬索3进行张拉时,可为穿心千斤顶提供较为充足的操作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纵梁13的外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挡块19,挡块19的顶端开设有用于卡接横梁16的卡口。
在上述实施例中,则对主纵梁13和横梁16的连接方式进行优化,即该连接方式为卡接连接,通过在挡块19的顶端开设有用于卡接横梁16的卡口,在横梁16的重力作用下,可有效将横梁16进行固定,因此当位于主纵梁13外侧的结构例如副纵梁17、钢板20以及横梁16出现较为严重的受损情况后,可便于结构的拆卸以及安装。
优选地,横梁16可采用工字钢,工字钢本体可旋转90°,其一端的C型口开口向下,卡口则对应开设在卡块内侧以适应工字钢结构,使其C型口开口恰好与挡块19相卡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既有线路两侧且位于连续梁下方的挡板(1),所述挡板(1)沿既有线路横向方向倾斜,所述挡板(1)的底端固定在既有线路的两侧,所述挡板(1)的顶端之间通过连接部(2)相连接,所述连接部(2)与既有线路的两侧之间还设有防护网结构,所述防护网结构位于所述挡板(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结构包括网体(4)和沿既有线路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悬索(3),所述悬索(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2)相连接,所述悬索(3)的另一端与相对应既有线路的一侧相连接,所述网体(4)固定在所述悬索(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索(3)沿其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索夹(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索夹(5)均包括左卡件(6)和右卡件(7),所述左卡件(6)与右卡件(7)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进行连接,所述左卡件(6)和右卡件(7)的其中一个连接端沿接缝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副卡件(8),相对应的副卡件(8)之间相互配合且用于固定所述网体(4)。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索(3)远离所述连接部(2)的一端均连接有锚杆(9),所述悬索(3)通过所述锚杆(9)锚固在相对应既有线路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索(3)与锚杆(9)之间通过弹性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包括连接筒(10)和压缩弹簧(11),所述悬索(3)和锚杆(9)靠近所述连接筒(10)的一端均设有限位块(12)且所述限位块(12)活动卡接在所述连接筒(10)内,所述连接筒(10)靠近所述悬索(3)的一端与所述悬索(3)的所述限位块(12)之间设有所述压缩弹簧(1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包括多个沿既有线路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主纵梁(13),所述主纵梁(13)的底端设有底部支座(14),所述底部支座(14)锚固在其相对应的既有线路的一侧,所述主纵梁(13)的顶端设有顶部支座(15),相对应的两个所述顶部支座(15)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部(2)连接,所述主纵梁(13)的外侧沿竖向间隔设置有横梁(16),所述横梁(16)的外侧沿既有线路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副纵梁(17),所述副纵梁(17)外侧所在平面自内向外依次设有缓冲层(18)和钢板(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纵梁(13)的底端铰接在所述底部支座(14)上,所述悬索(3)和所述顶部支座(15)均铰接在所述连接部(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纵梁(13)的外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挡块(19),所述挡块(19)的顶端开设有用于卡接横梁(16)的卡口。
CN202021157531.9U 2020-06-19 2020-06-19 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 Active CN2126887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7531.9U CN212688720U (zh) 2020-06-19 2020-06-19 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57531.9U CN212688720U (zh) 2020-06-19 2020-06-19 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88720U true CN212688720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91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57531.9U Active CN212688720U (zh) 2020-06-19 2020-06-19 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887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99184B1 (ko) 송전가공 선로형 상간 스페이서
CN212688720U (zh) 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
CN111636309A (zh) 适用于连续梁跨既有线路施工的防护棚架
CN211899565U (zh) 土建施工用承重挂架
CN111764268A (zh) 一种自复位支座
CN210003000U (zh) 一种防风抗震性能好的电线杆水泥底盘
CN217461573U (zh) 快装式高层水平防护棚
KR101032740B1 (ko) 교량의 교좌장치
CN215801301U (zh) 一种高压线路防撞栏
CN111926702B (zh) 一种可抑制拉索振动的外置式钢锚箱结构
CN212656108U (zh) 一种自复位支座
CN210562601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CN209443359U (zh) 一种桥梁减震装置
CN210890393U (zh) 一种粘弹性减震支架
CN115207857B (zh) 一种输电塔绝缘子串防风偏装置
CN217602205U (zh) 钢弦梁支撑结构
CN213545757U (zh) 一种标识牌快速固定装置
CN213174281U (zh) 一种高强度的钢板混凝土组合式剪力墙墙体结构
CN215166569U (zh) 一种建筑减振支座
CN213330124U (zh) 一种建筑微改造用途的防坠物装置
CN218989905U (zh) 一种桥梁修建工人防跌落结构
CN219864224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便携式防坠网
CN218581150U (zh) 一种带有双层防护网兜的室外脚手架结构
CN219471269U (zh) 一种可自复位减震的玻璃幕墙驳接件
CN211666011U (zh) 一种防震型剪力墙加固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