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85751U - 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85751U
CN212685751U CN202021432909.1U CN202021432909U CN212685751U CN 212685751 U CN212685751 U CN 212685751U CN 202021432909 U CN202021432909 U CN 202021432909U CN 212685751 U CN212685751 U CN 212685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end plate
assembly
tail end
flan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329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勇新
韦政办
蔡卓琳
李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M Wuli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329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85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85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857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包括D柱下外板、侧围总成、尾端板总成和后防撞梁,尾端板总成的纵向截面为U形,尾端板总成左右两端均在其上部和外侧设有第一安装边和第二安装边,D柱下外板的纵向外侧与侧围总成的后端中部固定连接,D柱下外板的下端与尾端板总成的第一安装边固定连接,侧围总成的后端下部设有侧围外板翻边,尾端板总成的第二安装边上设有尾端板翻边,侧围总成和尾端板总成通过所述侧围外板翻边和尾端板翻边固定而固定,侧围外板翻边和尾端板翻边位于车身外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可提高工作效率,利于总拼焊接,避免焊接边因尺寸误差导致干涉,密封性好,利于周边零件布置,保证泄压阀安装面刚度。

Description

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连接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D柱下部是尾门框重要结构,该位置布置后保险杠、泄压阀、雾灯、限位器、吸音棉等零部件,该位置空间紧凑,而且是上下车体总拼位置,该位置结构好坏,将影响工时、尺寸配合。现有D下部结构存在问题:
1、侧围总成与尾端板采用螺栓连接,工作效率低;
2、侧围总成与尾端板总拼时容易干涉;
3、泄压阀周边安装面刚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可提高工作效率,利于总拼焊接,避免焊接边因尺寸误差导致干涉,密封性好,利于后保险杠、泄压阀、雷达传感器、后雾灯等零部件布置,保证泄压阀安装面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包括D柱下外板、侧围总成、尾端板总成和后防撞梁,所述尾端板总成的纵向截面为U形,所述尾端板总成左右两端均在其上部和外侧设有第一安装边和第二安装边,所述D柱下外板的纵向外侧与所述侧围总成的后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D柱下外板的下端与所述尾端板总成的第一安装边固定连接,所述侧围总成的后端下部设有侧围外板翻边,所述尾端板总成的第二安装边上设有尾端板翻边,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尾端板总成通过所述侧围外板翻边和所述尾端板翻边固定而固定,所述侧围外板翻边和所述尾端板翻边位于车身外侧,所述后防撞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尾端板总成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还可以是:
所述侧围外板翻边和所述尾端板翻边的纵向延伸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
所述侧围外板翻边比所述尾端板翻边短5mm,密封胶位于所述侧围外板翻边和所述尾端板翻边连接处。
所述侧围外板翻边与所述尾端板翻边之间设有0.5mm的间隙。
所述侧围总成的后端设有向后延伸的侧围总成延长板,所述侧围外板翻边设于侧围总成延长板的后侧下部并与所述尾端板翻边固定,所述侧围总成延长板的后侧上部与D柱下外板的纵向外侧固定连接。
所述侧围总成延长板上设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与汽车进气管道连通。
所述泄压阀的上方和左侧半包围式的设有至少两个后保险杠安装孔,所述后保险杠通过保险杠安装孔与所述侧围总成延长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尾端板总成上靠近第二安装边处设有至少两个雷达传感器,所述雷达传感器与汽车中控通讯连接。
所述D柱下外板左侧及下部设有连接边,所述D柱下外板的左侧通过连接边与侧围总成搭边式焊接,所述D柱下外板的下部通过连接边与尾端板总成上的第一安装边搭边式焊接。
所述尾端板总成左右两侧下方设有雾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包括D柱下外板、侧围总成、尾端板总成和后防撞梁,所述尾端板总成的纵向截面为U形,所述尾端板总成左右两端均在其上部和外侧设有第一安装边和第二安装边,所述D柱下外板的纵向外侧与所述侧围总成的后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D柱下外板的下端与所述尾端板总成的第一安装边固定连接,所述侧围总成的后端下部设有侧围外板翻边,所述尾端板总成的第二安装边上设有尾端板翻边,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尾端板总成通过所述侧围外板翻边和所述尾端板翻边固定而固定,所述侧围外板翻边和所述尾端板翻边位于车身外侧,所述后防撞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尾端板总成外表面上。具体地,所述D柱下外板的纵向外侧与所述侧围总成的后端中部焊接,所述D柱下外板的下端与所述尾端板总成的第一安装边焊接,所述侧围外板翻边和所述尾端板翻边焊接。这样,所述侧围外板翻边和所述尾端板翻边位于车身外侧,通过将所述侧围外板翻边和所述尾端板翻边在车身外侧焊接,避免在加强板开焊接过孔(焊钳一半在车外一半在车里),利于总拼焊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所述D柱下外板的纵向外侧与所述侧围总成的后端中部焊接固定,所述D柱下外板的下端与所述尾端板总成的第一安装边焊接固定,连接方式简单稳定,提高了车身后部的刚度。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可提高工作效率,利于总拼焊接,避免焊接边因尺寸误差导致干涉,密封性好,利于后保险杠、泄压阀、雷达传感器、后雾灯等零部件布置,保证泄压阀安装面刚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a-a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的泄压阀周边型面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的泄压阀周边型面布置b-b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的泄压阀周边型面布置c-c截面图
图号说明
1…D柱下外板 2…侧围总成 3…尾端板总成
4…后防撞梁 5…第一安装边 6…第二安装边
7…侧围外板翻边 8…尾端板翻边 9…泄压阀
10…雷达传感器 11…后保险杠安装孔 12…连接边
13…雾灯 14…侧围总成延长板 1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6,包括D柱下外板1、侧围总成2、尾端板总成3和后防撞梁4,所述尾端板总成3的纵向截面为U形,所述尾端板总成3左右两端均在其上部和外侧设有第一安装边5和第二安装边6,所述D柱下外板1的纵向外侧与所述侧围总成2的后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D柱下外板1的下端与所述尾端板总成3的第一安装边5固定连接,所述侧围总成2的后端下部设有侧围外板翻边7,所述尾端板总成3的第二安装边6上设有尾端板翻边8,所述侧围总成2和所述尾端板总成3通过所述侧围外板翻边7和所述尾端板翻边8固定而固定,所述侧围外板翻边7和所述尾端板翻边8位于车身外侧,所述后防撞梁4固定连接于所述尾端板总成3外表面上。具体地,所述D柱下外板1的纵向外侧与所述侧围总成2的后端中部焊接固定,所述D柱下外板1的下端与所述尾端板总成3的第一安装边5焊接固定,所述侧围外板翻边7和所述尾端板翻边8焊接固定。这样,所述侧围外板翻边7和所述尾端板翻边8位于车身外侧,通过将所述侧围外板翻边7和所述尾端板翻边8在车身外侧焊接,避免在加强板开焊接过孔(焊钳一半在车外一半在车里),利于总拼焊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所述D柱下外板1的纵向外侧与所述侧围总成2的后端中部焊接固定,所述D柱下外板1的下端与所述尾端板总成3的第一安装边5焊接固定,连接方式简单稳定,提高了车身后部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至图6,还可以是:所述侧围外板翻边7和所述尾端板翻边8的纵向延伸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这样,在有限的空间里,所述侧围外板翻边7和所述尾端板翻边8向斜上方倾斜10°布置,保证该处结构在不更改造型前提下,满足周边零件布置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至图6,还可以是:所述侧围外板翻边7比所述尾端板翻边8短5mm,密封胶位于所述侧围外板翻边7和所述尾端板翻边8连接处。这样,所述侧围外板翻边7比所述尾端板翻边8短5mm,并在连接处布置密封胶,使所述侧围外板翻边7和所述尾端板翻边8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提高了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至图6,还可以是:所述侧围外板翻边7和所述尾端板翻边8之间设有0.5mm的间隙。这样,采用间隙设计,有利于总拼焊接尺寸控制,避免焊接边因尺寸误差导致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至图6,还可以是:所述侧围总成2的后端设有向后延伸的侧围总成延长板14,所述侧围外板翻边7设于侧围总成延长板14的后侧下部并与所述尾端板翻边8固定,所述侧围总成延长板14的后侧上部与D柱下外板1的纵向外侧固定连接。具体地,所述侧围总成2与侧围总成延长板14焊接或一体成型。这样,通过增加侧围总成延伸板14可以避免侧围总成2大面连接应力集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侧围总成的整体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至图6,还可以是:所述侧围总成延长板14上设有泄压阀9,所述泄压阀9与汽车进气管道连通。具体地,所述侧围总成延长板上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泄压阀的上方。这样,将泄压阀9布置在侧围总成延长板14上,泄压阀的后侧靠近侧围外板翻边,上方设有加强筋15,保证泄压阀9安装面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至图6,还可以是:所述泄压阀9的上方和左侧半包围式的设有至少两个后保险杠安装孔11,所述后保险杠通过保险杠安装孔11与所述侧围总成延长板14可拆卸固定连接。具体地,螺栓穿过后保险杠安装孔11将所述后保险杠与所述侧围总成2可拆卸固定连接。这样,通过设置后保险杠安装孔11,可以使后保险杠快速稳定的与侧围总成3后部的侧围总成延长板14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至图6,还可以是:所述尾端板总成3上靠近第二安装边6处设有至少两个雷达传感器10,所述雷达传感器10与汽车中控通讯连接。这样,所述尾端板总成3为雷达传感器10提供了安装点,提高了雷达传感器10的安装稳定性,使雷达传感器10可以准确的检测后侧向位相邻车道的情况和转向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至图6,还可以是:所述D柱下外板1左侧及下部设有连接边12,所述D柱下外板1的左侧通过连接边12与侧围总成2搭边式焊接,所述D柱下外板1的下端通过连接边12与尾端板总成3上的第一安装边5搭边式焊接。这样,通过搭边焊接,增加了焊接面,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请参考图1至图6,还可以是:尾端板左侧下方设有雾灯13。这样,所述尾端板总成3两端下部设有开口,方便雾灯13的布置需求,避免了尾端板总成与雾灯的干涉。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D柱下外板、侧围总成、尾端板总成和后防撞梁,所述尾端板总成的纵向截面为U形,所述尾端板总成左右两端均在其上部和外侧设有第一安装边和第二安装边,所述D柱下外板的纵向外侧与所述侧围总成的后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D柱下外板的下端与所述尾端板总成的第一安装边固定连接,所述侧围总成的后端下部设有侧围外板翻边,所述尾端板总成的第二安装边上设有尾端板翻边,所述侧围总成和所述尾端板总成通过所述侧围外板翻边和所述尾端板翻边固定而固定,所述侧围外板翻边和所述尾端板翻边位于车身外侧,所述后防撞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尾端板总成外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翻边和所述尾端板翻边的纵向延伸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翻边比所述尾端板翻边短5mm,密封胶位于所述侧围外板翻边和所述尾端板翻边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翻边与所述尾端板翻边之间设有0.5mm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总成的后端设有向后延伸的侧围总成延长板,所述侧围外板翻边设于侧围总成延长板的后侧下部并与所述尾端板翻边固定,所述侧围总成延长板的后侧上部与D柱下外板的纵向外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总成延长板上设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与汽车进气管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阀的上方和左侧半包围式的设有至少两个后保险杠安装孔,所述后保险杠通过保险杠安装孔与所述侧围总成延长板可拆卸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板总成上靠近第二安装边处设有至少两个雷达传感器,所述雷达传感器与汽车中控通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下外板左侧及下部设有连接边,所述D柱下外板的左侧通过连接边与侧围总成搭边式焊接,所述D柱下外板的下部通过连接边与尾端板总成上的第一安装边搭边式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端板总成左右两侧下方设有雾灯。
CN202021432909.1U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 Active CN212685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2909.1U CN212685751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32909.1U CN212685751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85751U true CN212685751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99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32909.1U Active CN212685751U (zh) 2020-07-20 2020-07-20 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857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9209B (zh) 车身后部的结构
CN103552445B (zh) 一种汽车全景天窗加强环
CN212685751U (zh) 一种d柱下部连接结构
CN213921230U (zh) 车身上部的传力机构及汽车
CN111301535A (zh) C柱门槛梁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09109635B (zh) 一种外开大天窗安装加强结构及其焊接方法
CN110667707A (zh) 一种提高汽车车身扭转刚度的结构
CN211809867U (zh) 车用锁销加强件及车辆
CN211809862U (zh) 一种汽车后立柱外板的安装结构
CN210027607U (zh) 一种d柱接头组件
CN205345058U (zh) 汽车顶盖后横梁焊接总成
CN215436644U (zh) 一种汽车内门槛梁搭接结构及车辆
CN111098926B (zh) 侧围内板后段总成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124435A (zh) 一种带导水功能的商用车驾驶室后围顶盖连接结构
CN101700787A (zh) 加强型白车身顶盖总成
CN211519660U (zh) 用于车辆的前门铰链加强板、连接组件及车辆
CN211567874U (zh) 一种前防撞梁的连接结构
CN210027623U (zh) 一种提升前悬安装点刚度的前轮罩安装结构
CN218558637U (zh) 一种座椅安装支架和车辆
CN213109515U (zh) 侧围内板总成、白车身和车辆
CN217100188U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215752675U (zh) 一种起重机司机室的横梁焊接结构
CN217804273U (zh) 一种角窗与玻璃前导轨连接结构及车门内板结构
CN209776562U (zh) 一种汽车c柱上接头结构
CN217730574U (zh) 后围裙总成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