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85696U - 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 Google Patents

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85696U
CN212685696U CN202021657422.3U CN202021657422U CN212685696U CN 212685696 U CN212685696 U CN 212685696U CN 202021657422 U CN202021657422 U CN 202021657422U CN 212685696 U CN212685696 U CN 212685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bar
handle
stroller frame
rear fo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574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修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tron Enterprises Zhu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tron Enterprises Zhu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tron Enterprises Zhu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tron Enterprises Zhu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574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85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85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856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其中婴儿车车架包括手把上杆、手把下杆、第一锁定机构、后脚杆、前脚杆、滑动座、第一支撑件、第二锁定机构和解锁机构,手把下杆与手把上杆可转动地连接,第一锁定机构设置于手把上杆和手把下杆之间,并用于对手把上杆和手把下杆之间的相对转动进行锁定,后脚杆与手把下杆可转动地连接,前脚杆与后脚杆可转动地连接,且前脚杆和手把下杆分别连接于后脚杆的不同位置,滑动座可滑动地安装于手把下杆上,第一支撑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滑动座和后脚杆之间,第二锁定机构设置于滑动座和手把下杆之间,并用于对滑动座相对于手把下杆的滑动进行锁定,解锁机构设置于手把上杆上并同时解锁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

Description

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背景技术
在携带婴儿外出时,为了减轻大人的负担,通常将婴儿放在婴儿车里,大人用婴儿车推着婴儿前进会省力很多。婴儿车通常具有折叠功能,在不需要婴儿车时,可将其折叠收合起来,便于收纳和携带。
在收合婴儿车时,操作者通常需要一只手抱着婴儿,因此只能单手操作婴儿车。目前,大多婴儿车的结构形式比较单一,收合步骤比较复杂,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结构布置合理,成本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婴儿车车架,包括:
手把上杆;
手把下杆,与手把上杆可转动地连接;
第一锁定机构,设置于手把上杆和手把下杆之间,用于对手把上杆和手把下杆之间的相对转动进行锁定;
后脚杆,与手把下杆可转动地连接;
前脚杆,与后脚杆可转动地连接,且前脚杆和手把下杆分别连接于后脚杆的不同位置;
滑动座,可滑动地安装于手把下杆上;
第一支撑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滑动座和后脚杆之间;
第二锁定机构,设置于滑动座和手把下杆之间,用于对滑动座相对于手把下杆的滑动进行锁定;和
解锁机构,设置于手把上杆上,被配置为同时解锁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把下杆与后脚杆的连接位置位于前脚杆与后脚杆的连接位置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婴儿车车架还包括座位板、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座位板连接于手把下杆上,第二支撑件连接于座位板和前脚杆之间,第三支撑件连接于第二支撑件和后脚杆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呈弯折形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脚杆和第三支撑件分别连接于第二支撑件的不同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婴儿车车架还包括座位板、靠背杆和靠背安装座,座位板连接于手把下杆上,靠背安装座连接于座位板的后侧,靠背杆安装在靠背安装座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婴儿车车架还包括前轮,前脚杆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支撑部呈T字形,前轮安装在支撑部的横向部分,连接部连接于支撑部的竖向部分和后脚杆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婴儿车车架还包括座位板、扶手杆和第四支撑件,座位板连接于手把下杆上,扶手杆连接于手把下杆,第四支撑件连接于扶手杆和座位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婴儿车车架还包括安装于前脚杆的两个前轮和安装于后脚杆的两个后轮,两个前轮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两个后轮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婴儿车,包括上述的婴儿车车架。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脚杆和手把下杆分别连接于后脚杆的不同位置,可以避免将前脚杆、手把下杆和后脚杆连接于同一点所存在的连接结构复杂、连接可靠性差、在折叠时容易出现卡顿等问题,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婴儿车车架的整体结构布置也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的后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处于第一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处于第二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处于第三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处于完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手把上杆;2、第一锁定机构;3、手把下杆;4、滑动座;5、靠背安装座;6、第一支撑件;7、后脚杆;8、后轮;9、第三支撑件;10、前轮;11、前脚杆;12、第二支撑件;13、调节杆;14、座位板;15、第四支撑件;16、扶手杆;17、靠背杆;18、顶棚前杆;19、顶棚后杆;20、解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车车架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婴儿车车架包括手把上杆1、第一锁定机构2、手把下杆3、后脚杆7、前脚杆11、滑动座4、第一支撑件6、第二锁定机构和解锁机构20,手把下杆3与手把上杆1可转动地连接,第一锁定机构2设置于手把上杆1和手把下杆3之间,第一锁定机构2用于对手把上杆1和手把下杆3之间的相对转动进行锁定,后脚杆7与手把下杆3可转动地连接,前脚杆11与后脚杆7可转动地连接,且前脚杆11和手把下杆3分别连接于后脚杆7的不同位置,滑动座4可滑动地安装于手把下杆3上,第一支撑件6可转动地连接于滑动座4和后脚杆7之间,第二锁定机构设置于滑动座4和手把下杆3之间,第二锁定机构用于对滑动座4相对于手把下杆3的滑动进行锁定,解锁机构设置于手把上杆1上,解锁机构被配置为同时解锁第一锁定机构2和第二锁定机构。
在上述实施例中,前脚杆11和手把下杆3分别连接于后脚杆7的不同位置,可以避免将前脚杆11、手把下杆3和后脚杆7连接于同一点所存在的连接结构复杂、连接可靠性差、在折叠时容易出现卡顿等问题;而且,相比于三个部件同时连接于同一处的结构来说,该实施例将前脚杆11和手把下杆3分别连接于后脚杆7的不同位置,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婴儿车车架的整体结构布置也更加合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解锁机构被配置为同时解锁第一锁定机构2和第二锁定机构,使得手把上杆1和手把下杆3之间的锁定以及手把下杆3和第一支撑件6之间的锁定能够同时解锁,这样在收合婴儿车时,可向上抬起手把上杆1,先使手把上杆1和手把下杆3基本处于直立状态,然后继续推动手把上杆1,可使手把上杆1向后及向下折向手把下杆3,同时第一支撑件6沿手把下杆3向远离手把上杆1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手把下杆3相对于后脚杆7向前折叠,进而实现整个婴儿车的收合,收合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单手操作,用户体验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锁定机构上设置于滑动座4的内部。这样可以有效保护第二锁定机构,防止第二锁定机构因暴露于外部而增加被破坏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解锁机构20与第一锁定机构2和第二锁定机构通过柔性件(比如钢丝绳)连接,以在按压解锁机构20时通过柔性件同时拉动第一锁定机构2和第二锁定机构中的锁定部件以实现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把下杆3与后脚杆7的连接位置位于前脚杆11与后脚杆7的连接位置的上方。这样设置可以使手把下杆3与后脚杆7的连接位置和前脚杆11与后脚杆7的连接位置相互错开,而且手把下杆3与后脚杆7的连接位置位于上方,更便于手把下杆3的折叠,前脚杆11与后脚杆7的连接位置位于下方,使前脚杆11和后脚杆7形成的底部支撑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把下杆3连接于后脚杆7的端部,前脚杆11连接于后脚杆7的端部靠下的位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婴儿车车架还包括座位板14、第二支撑件12和第三支撑件9,座位板14连接于手把下杆3上,第二支撑件12连接于座位板14和前脚杆11之间,第三支撑件9连接于第二支撑件12和后脚杆7之间。
通过设置第二支撑件12和第三支撑件9,可以提高车架整体的稳固性,而且提高对座位板14以及婴儿的支撑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12呈弯折形状。这种形状设置可以提高支撑能力,稳固性也比较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脚杆11和第三支撑件9分别连接于第二支撑件12的不同位置。这样设置可以实现较好的支撑,而且在车架收合时便于带动座位板14、前脚杆11和后脚杆7联动折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婴儿车车架还包括座位板14、靠背杆17和靠背安装座5,座位板14连接于手把下杆3上,靠背安装座5连接于座位板14的后侧,靠背杆17安装在靠背安装座5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婴儿车车架还包括前轮10,前脚杆11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支撑部呈T字形,前轮10安装在支撑部的横向部分,连接部连接于支撑部的竖向部分和后脚杆7之间。
前脚杆11的结构设置可以提高支撑能力,稳定性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婴儿车车架还包括扶手杆16和第四支撑件15,扶手杆16连接于手把下杆3,第四支撑件15连接于扶手杆16和座位板14之间。第四支撑件15可以为片状结构,减轻车架的整体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婴儿车车架还包括安装于前脚杆11的两个前轮10和安装于后脚杆7的两个后轮8,两个前轮10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两个后轮8之间的距离。这样设置可以在收合车架时,使两个前轮10收合至两个后轮8之间,进一步减小前脚杆11和后脚杆7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收合后的车架的整体体积,更加方便携带。
婴儿车车架还包括调节杆13、顶棚前杆18和顶棚后杆19。调节杆13连接于座位板14的前端,用于对脚踏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扶手杆16呈U型,连接在座位板14的后侧,供婴儿手部扶靠。靠背杆17设置在座位板14的后侧。顶棚前杆18和顶棚后杆19均设置在手把上杆1和手把下杆3的连接处,用于支撑车架的顶棚。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婴儿车车架所包括的各个杆件可以为实心的杆件,也可以为空心的杆件。采用实心的杆件,可以提高车架的整体稳固性,提高支撑能力;采用空心的杆件有利于减轻车架的整体重量,更加便于携带。
下面参考图1、图4-7对本实用新型婴儿车车架一个实施例的收合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为车架折叠前的结构示意图;
开始折叠时,先将顶棚前杆18向上折叠,使其与手把上杆1基本平行;
接着,操作解锁机构20,使第一锁定机构2和第二锁定机构同时解锁,手把上杆1和手把下杆3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同时滑动座4可以相对于手把下杆3向下运动;
此时,向上提起手把上杆1,使手把上杆1和手把下杆3均抬起至基本与地面垂直的状态;
然后,继续推动手把上杆1,手把上杆1和手把下杆3发生相对转动,手把下杆3相对于后脚杆7向后及向下折叠,如图4所示;
继续下压手把上杆1,可使手把下杆3向前及向下折叠,此时滑动座4可以相对于手把下杆3向上运动,如图5所示,从而使手把上杆1和手把下杆3可以继续向前折叠;
如图6所示,手把下杆3向前折向前脚杆11,调节杆13、座位板14、扶手杆16和靠背杆17随手把上杆1和手把下杆3一起联动折向前脚杆11;
如图7所示,手把上杆1和手把下杆3折叠至靠近前脚杆11前侧的位置,前脚杆11与后脚杆7相互靠近,两个前轮10插入两个后轮8之间,此时车架处于完全收合状态,体积收缩到最小。
基于上述的婴儿车车架,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婴儿车,该婴儿车包括上述的婴儿车车架。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婴儿车车架所具有的积极技术效果同样适用于婴儿车,这里不再赘述。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这些修改和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把上杆(1);
手把下杆(3),与所述手把上杆(1)可转动地连接;
第一锁定机构(2),设置于所述手把上杆(1)和所述手把下杆(3)之间,用于对所述手把上杆(1)和所述手把下杆(3)之间的相对转动进行锁定;
后脚杆(7),与所述手把下杆(3)可转动地连接;
前脚杆(11),与所述后脚杆(7)可转动地连接,且所述前脚杆(11)和所述手把下杆(3)分别连接于所述后脚杆(7)的不同位置;
滑动座(4),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手把下杆(3)上;
第一支撑件(6),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滑动座(4)和所述后脚杆(7)之间;
第二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滑动座(4)和所述手把下杆(3)之间,用于对所述滑动座(4)相对于所述手把下杆(3)的滑动进行锁定;和
解锁机构(20),设置于所述手把上杆(1)上,被配置为同时解锁所述第一锁定机构(2)和所述第二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下杆(3)与所述后脚杆(7)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前脚杆(11)与所述后脚杆(7)的连接位置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位板(14)、第二支撑件(12)和第三支撑件(9),所述座位板(14)连接于所述手把下杆(3)上,所述第二支撑件(12)连接于所述座位板(14)和所述前脚杆(11)之间,所述第三支撑件(9)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12)和所述后脚杆(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12)呈弯折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杆(11)和所述第三支撑件(9)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件(12)的不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位板(14)、靠背杆(17)和靠背安装座(5),所述座位板(14)连接于所述手把下杆(3)上,所述靠背安装座(5)连接于所述座位板(14)的后侧,所述靠背杆(17)安装在所述靠背安装座(5)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轮(10),所述前脚杆(11)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所述支撑部呈T字形,所述前轮(10)安装在所述支撑部的横向部分,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部的竖向部分和所述后脚杆(7)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位板(14)、扶手杆(16)和第四支撑件(15),所述座位板(14)连接于所述手把下杆(3)上,所述扶手杆(16)连接于所述手把下杆(3),所述第四支撑件(15)连接于所述扶手杆(16)和所述座位板(14)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前脚杆(11)的两个前轮(10)和安装于所述后脚杆(7)的两个后轮(8),两个所述前轮(10)之间的横向距离小于两个所述后轮(8)之间的距离。
10.一种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车架。
CN202021657422.3U 2020-08-11 2020-08-11 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Active CN212685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57422.3U CN212685696U (zh) 2020-08-11 2020-08-11 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57422.3U CN212685696U (zh) 2020-08-11 2020-08-11 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85696U true CN212685696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02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57422.3U Active CN212685696U (zh) 2020-08-11 2020-08-11 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856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57226U (zh) 一种推车车架
CN102448792B (zh) 手推童车或手推车
CN215322805U (zh) 折叠推车
CN212685696U (zh) 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CN215904571U (zh) 换向推车
JP2001114111A (ja) 手動推進車両
CN113264099B (zh) 儿童推车
CN214267743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216611454U (zh) 童车
CN213974150U (zh) 儿童推车
CN211685288U (zh) 婴儿车车架和婴儿车
CN212220347U (zh) 一种可折叠的儿童推车
CN209600588U (zh) 儿童推车
JP3538041B2 (ja) 車椅子
CN112407013A (zh) 儿童推车
CN110126903A (zh) 儿童推车
CN107082084B (zh) 一种儿童推车的座兜及儿童推车
CN215663603U (zh) 儿童推车
CN112092888A (zh) 儿童推车
CN213831850U (zh) 儿童推车
CN212637604U (zh) 双人儿童推车
CN217892959U (zh) 一种推车
CN210027558U (zh) 儿童推车
CN214823549U (zh) 儿童推车
CN113521693B (zh) 高尔夫球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