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82657U - 线锯机传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线锯机传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82657U
CN212682657U CN202020106957.5U CN202020106957U CN212682657U CN 212682657 U CN212682657 U CN 212682657U CN 202020106957 U CN202020106957 U CN 202020106957U CN 212682657 U CN212682657 U CN 212682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assembled
shaft
transmission
mes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069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大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chuen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chuen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chuen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chuen Electrical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069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82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82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82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锯机传动结构,主要是将传统的皮带传动结构,改为齿轮传动结构。主要是在分别组设齿轮组的传动轴与从动轴间,再设有一变速轴,并通过设置两组不同尺寸的齿轮组在变速轴,变由两变速调拨杆控制齿轮组的位置,达到使不同的齿轮啮合,调配出四种不同的传动速度及空挡的功效。

Description

线锯机传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锯机传动结构,尤指将线锯机改为齿轮传动的结构。
背景技术
查,线锯机(又称带锯机),为用以切割或移除被加工工件的加工机具,因应被加工工件材料、尺寸、切割角度等,有手持式、立式等不同机具形式。其中立式线锯机通常设有一上锯轮与一下锯轮,该下锯轮连接马达动力为主动轮,上锯轮为从动轮,上锯轮与下锯轮轨道设有一具有锯齿的薄钢带,此即为线锯,当马达开始转动时,该线锯亦随之被带动。同理,因应被加工工件材料、尺寸、硬度或切割角度的不同,通常马达与下锯轮间设有皮带轮传动机构,用以改变提供不同的扭矩及转速,该皮带轮传动机构为多级塔轮的机构,将马达扭力经马达轮并通过皮带传递至皮带轮,调整皮带于相应的塔轮位置改变传动比,由此获得不同扭矩及转速。
然而,现有线锯机调整皮带位置时,需要繁复的操作过程:打开下锯轮及皮带传动机构的封盖,松开马达轮固定装置,调整马达轮位置,再将皮带调整至目标皮带塔轮,进一步调节皮带张力,使皮带沟槽与皮带轮沟槽吻合,使马达扭力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改变传动比,获得不同转速、扭矩的切割力。
上述的结构及操作,其实存在有下列缺点:
(1)以皮带连接马达轮与皮带塔轮传动,须留意调节皮带张力,确保皮带及各传动轮沟槽贴合,然而皮带传动的缺点是在低速运转扭力大的情况下可能打滑,且若产生松弛现象即需更换,更可能因疏于检查,在运转过程中断裂,属于淘汰率极高的消耗品,维护成本较高。
(2)大型立式线锯机通常切割大尺寸或硬度高的加工件,故为求皮带强度,常为厚度较厚且固定长度,故传动比能改变的挡位组数有限。
(3)调整皮带时需要同时以低转速启动马达,使皮带轮转动将皮带带入皮带轮,此时手指仍位于皮带轮与皮带之间,易发生工作安全意外。
(4)综上可知,现有线锯机调整扭矩及转速过程繁复、危险且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为改进上述现有的缺点,提供一种线锯机传动结构,将传统的皮带传动结构,改为齿轮传动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锯机传动结构,其中,包含:
一壳体,依序组设一传动轴、一变速轴及一从动轴;
一传动齿轮,其组设于该传动轴;
一被动齿轮,其组设于该变速轴一端,与该传动齿轮啮合;
一第二齿轮组,其组设于该从动轴,该从动轴与下锯轮连动,该第二齿轮组由不同尺寸的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同轴固定而成;
一第四齿轮组,其组设于该变速轴靠近第二齿轮组的一侧,该第四齿轮组是由分别相对应该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的第七齿轮、第八齿轮同轴固定而成;
一第二变速调拨杆,其组设于该第七齿轮、第八齿轮间,能够使该第四齿轮组左右位移,控制第七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或是第八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
前述的线锯机传动结构,其中,该第二变速调拨杆能够使该第四齿轮组分为三段式位移,控制第八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或是第七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或者皆不啮合。
前述的线锯机传动结构,其中,该第二变速调拨杆组设于一第二变速装置,该第二变速装置包含:
一第二定位盘,其锁固于一面板,该面板锁固于该壳体,该第二定位盘中间具有穿孔,下端具有至少两凹槽;
一第二转盘,其组设于该第二定位盘外侧;
一第二固定轴,其一端锁固于该第二转盘,另一端穿过该第二定位盘的穿孔,与该第二变速调拨杆锁固一体;
一第二定位杆,其组设于该第二转盘,该第二定位杆前端组设一钢珠,中间组设一弹簧,该弹簧抵定该钢珠,使该钢珠能够伸缩,并能够抵定该凹槽。
前述的线锯机传动结构,其中,该第四齿轮组还设有一第九齿轮,该第九齿轮设于该第七齿轮旁,该第九齿轮与该第七齿轮、第八齿轮同轴固定位移,并还包含:
一第二变速轴,其设于该变速轴及该从动轴旁;
一第十齿轮及一第十一齿轮,其分别设于该第二变速轴两端,该第十齿轮与该第九齿轮啮合,该第十一齿轮与该第四齿轮保持啮合;
该第二变速调拨杆进一步使该第四齿轮组在原先三段式的基础上多一段位移,分为四段式位移,控制第七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或是第八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或者皆不啮合,或是第九齿轮与第十齿轮啮合。
前述的线锯机传动结构,其中,该传动齿轮,能够改为一第一齿轮组,其组设于该传动轴,该第一齿轮组由不同尺寸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同轴固定而成;
该被动齿轮,能够改为一第三齿轮组,其组设于该变速轴靠近第一齿轮组的一侧,该第三齿轮组是由分别相对应该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第五齿轮、第六齿轮同轴固定而成;并还包含
一第一变速调拨杆,其组设于该第五齿轮、第六齿轮间,能够使该第三齿轮组左右位移,控制第五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或是第六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前述的线锯机传动结构,其中,该第一变速调拨杆使该第三齿轮组分为三段式位移,控制第六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或是第五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或者皆不啮合。
前述的线锯机传动结构,其中,该第一变速调拨杆组设于一第一变速装置,该第一变速装置包含:
一第一定位盘,其锁固于一面板,该面板锁固于该壳体,该第一定位盘中间具有穿孔,下端具有至少两凹槽;
一第一转盘,其组设于该第一定位盘外侧;
一第一固定轴,其一端锁固于该第一转盘,另一端穿过该第一定位盘的穿孔,与该第一变速调拨杆锁固一体;
一第一定位杆,其组设于该第一转盘,该第一定位杆前端组设一钢珠,中间组设一弹簧,该弹簧抵定该钢珠,使该钢珠能够伸缩,并能够抵定该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分别组设齿轮组的传动轴与从动轴间,再设有一变速轴,并通过设置两组不同尺寸的齿轮组在变速轴,变由二变速调拨杆控制齿轮组的位置,达到使不同的齿轮啮合,调配出四种不同的传动速度及空挡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壳体
11 传动轴
12 变速轴
13 从动轴
14 面板
15 第二变速轴
210 传动齿轮
211 第一齿轮
212 第二齿轮
21 第一齿轮组
221 第三齿轮
222 第四齿轮
22 第二齿轮组
230 被动齿轮
231 第五齿轮
232 第六齿轮
23 第三齿轮组
241 第七齿轮
242 第八齿轮
243 第九齿轮
24 第四齿轮组
251 第十齿轮
252 第十一齿轮
30 第一变速装置
31 第一变速调拨杆
32 第一定位盘
320 穿孔
321、421 凹槽
33 第一转盘
34 第一固定轴
35 第一定位杆
351、451 钢珠
352、452 弹簧
40 第二变速装置
41 第二变速调拨杆
42 第二定位盘
420 穿孔
43 第二转盘
44 第二固定轴
45 第二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锯机传动结构,主要是一壳体10,依序组设一传动轴11、一变速轴12及一从动轴13;
一第一齿轮组21,组设于该传动轴11,由马达直接驱动,该第一齿轮组21由不同尺寸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211、212同轴固定而成;
一第二齿轮组22,组设于该从动轴13,该从动轴13与下锯轮连动,该第二齿轮组22由不同尺寸的第三齿轮、第四齿轮221、222同轴固定而成;
一第三齿轮组23,组设于该变速轴12靠近第一齿轮组21的一侧,该第三齿轮组23是由分别相对应该第一齿轮、第二齿轮211、212的第五齿轮、第六齿轮231、232同轴固定而成;
一第一变速调拨杆31,组设于该第五齿轮、第六齿轮231、232间,可使该第三齿轮组23左右位移,控制第五齿轮231与第一齿轮211啮合,或是第六齿轮232与第二齿轮212啮合,或者皆不啮合;
一第四齿轮组24,组设于该变速轴12靠近第二齿轮组22的一侧,该第四齿轮组24是由分别相对应该第三齿轮、第四齿轮221、222的第七齿轮、第八齿轮241、242同轴固定而成;
一第二变速调拨杆41,组设于该第七齿轮、第八齿轮241、242间,可使该第四齿轮组24左右位移,控制第七齿轮241与第三齿轮221啮合,或是第八齿轮242与第四齿轮222啮合,或者皆不啮合。
依据本实用新型概念,该第一、第二变速调拨杆31、41,分别能使第三、第四齿轮组23、24左右位移,因此可以分别是由一第一、第二变速装置30、40控制该第一、第二变速调拨杆。其中,该第一变速装置30包含:一第一定位盘32,锁固于一面板14,该面板锁固于该壳体10,该第一定位盘中间具有穿孔320;一第一转盘33,组设于该第一定位盘32外侧;一第一固定轴34,一端锁固于该第一转盘33,另一端穿过该第一定位盘32的穿孔320,与该第一变速调拨杆31锁固一体。当旋转该第一转盘33时,将连动该第一变速调拨杆31转动,进而使该第三齿轮组23左右位移。其中,该第二变速装置40包含:一第二定位盘42,锁固于该面板14,该第二定位盘42中间具有穿孔420;一第二转盘43,组设于该第二定位盘42外侧;一第二固定轴44,一端锁固于该第二转盘43,另一端穿过该第二定位盘42的穿孔420,与该第二变速调拨杆41锁固一体。当旋转该第二转盘43时,将连动该第二变速调拨杆41转动,进而使该第四齿轮组24左右位移。
为了能更精准的调控第三、第四齿轮组23、24的位置,使各齿轮组能恰好啮合,该第一、第二定位盘32、42,下端可分别设有至少两凹槽321、421;一第一定位杆35,组设于该第一转盘33,一第二定位杆45,组设于该第二转盘43;该第一、第二定位杆35、45前端分别组设一钢珠351、451,中间组设一弹簧352、452,该弹簧352、452抵定该钢珠351、451,使该钢珠351、451可略为伸缩位移,并可恰好抵定该凹槽321、421。当该第一、第二转盘33、43转动,使钢珠351、451恰对应到凹槽时321、421,会发出撞击声响,并且改变摩擦力,提示使用者停止转动。通过预先设定好该各凹槽的位置,达到定位效果。
依据上述结构,可具有下列功效、优点:
(1)本本实用新型旋转变速控制装置的转盘时,即可连动调整齿轮组的位置,改变夹头转动的速度与扭力,使用上较安全及方便。
(2)本实用新型第一、第二变速装置30、40,可以通过分别设置三个凹槽321、421,使得第一、第二调拨杆31、41分成三段式控制第三、第四齿轮组23、24位移,除了可调配出四种不同速度,还可有空挡,方便维修。
(3)以齿轮连接变速齿轮与从动齿轮传动,传动效率较高,使用寿命较长,耗损较少,维护成本较低。
请再参阅图9,依据本实用新型概念,可再简化减少一组变速装置,该传动轴11原组设第一齿轮组21,可改为只组设一传动齿轮210,该变速轴12原组设第三齿轮组23,可改为只组设一被动齿轮230,该传动齿轮210与该被动齿轮230相互啮合。如此虽只能通过第二变速装置40调配两段速度与扭力,但若搭配直流马达,可再通过调整马达转速,进一步调配更多速度使用。
请再参阅图10及图11,依据本实用新型概念,在只有一组变速装置的情况下,可在该第四齿轮组24再设有一第九齿轮243,设于该第七齿轮241旁,与该第七、第八齿轮241、242同轴固定位移,并再包含:一第二变速轴15,设于该变速轴12及该从动轴13旁;一第十齿轮251及一第十一齿轮252,分别设于该第二变速轴15两端,该第十齿轮251可与该第九齿轮243啮合,该第十一齿轮252与该第四齿轮222保持啮合;该第二变速调拨杆41可进一步使该第四齿轮组24在原先三段式的基础上多一段位移,分为四段式位移,控制第七齿轮241与第三齿轮221啮合,或是第八齿轮242与第四齿轮222啮合,或者皆不啮合,或是第九齿轮243与第十齿轮251啮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当不能据此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即举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进行的均等变化与修饰,仍应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线锯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依序组设一传动轴、一变速轴及一从动轴;
一传动齿轮,其组设于该传动轴;
一被动齿轮,其组设于该变速轴一端,与该传动齿轮啮合;
一第二齿轮组,其组设于该从动轴,该从动轴与下锯轮连动,该第二齿轮组由不同尺寸的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同轴固定而成;
一第四齿轮组,其组设于该变速轴靠近第二齿轮组的一侧,该第四齿轮组是由分别相对应该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的第七齿轮、第八齿轮同轴固定而成;
一第二变速调拨杆,其组设于该第七齿轮、第八齿轮间,能够使该第四齿轮组左右位移,控制第七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或是第八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
其中,该传动齿轮为一第一齿轮组,其组设于该传动轴,该第一齿轮组由不同尺寸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同轴固定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锯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变速调拨杆能够使该第四齿轮组分为三段式位移,控制第八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或是第七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或者皆不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锯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变速调拨杆组设于一第二变速装置,该第二变速装置包含:
一第二定位盘,其锁固于一面板,该面板锁固于该壳体,该第二定位盘中间具有穿孔,下端具有至少两凹槽;
一第二转盘,其组设于该第二定位盘外侧;
一第二固定轴,其一端锁固于该第二转盘,另一端穿过该第二定位盘的穿孔,与该第二变速调拨杆锁固一体;
一第二定位杆,其组设于该第二转盘,该第二定位杆前端组设一钢珠,中间组设一弹簧,该弹簧抵定该钢珠,使该钢珠能够伸缩,并能够抵定该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锯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第四齿轮组还设有一第九齿轮,该第九齿轮设于该第七齿轮旁,该第九齿轮与该第七齿轮、第八齿轮同轴固定位移,并还包含:
一第二变速轴,其设于该变速轴及该从动轴旁;
一第十齿轮及一第十一齿轮,其分别设于该第二变速轴两端,该第十齿轮与该第九齿轮啮合,该第十一齿轮与该第四齿轮保持啮合;
该第二变速调拨杆进一步使该第四齿轮组在原先三段式的基础上多一段位移,分为四段式位移,控制第七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或是第八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或者皆不啮合,或是第九齿轮与第十齿轮啮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锯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该被动齿轮,能够改为一第三齿轮组,其组设于该变速轴靠近第一齿轮组的一侧,该第三齿轮组是由分别相对应该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第五齿轮、第六齿轮同轴固定而成;并还包含
一第一变速调拨杆,其组设于该第五齿轮、第六齿轮间,能够使该第三齿轮组左右位移,控制第五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或是第六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锯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变速调拨杆使该第三齿轮组分为三段式位移,控制第六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或是第五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或者皆不啮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锯机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变速调拨杆组设于一第一变速装置,该第一变速装置包含:
一第一定位盘,其锁固于一面板,该面板锁固于该壳体,该第一定位盘中间具有穿孔,下端具有至少两凹槽;
一第一转盘,其组设于该第一定位盘外侧;
一第一固定轴,其一端锁固于该第一转盘,另一端穿过该第一定位盘的穿孔,与该第一变速调拨杆锁固一体;
一第一定位杆,其组设于该第一转盘,该第一定位杆前端组设一钢珠,中间组设一弹簧,该弹簧抵定该钢珠,使该钢珠能够伸缩,并能够抵定该凹槽。
CN202020106957.5U 2020-01-17 2020-01-17 线锯机传动结构 Active CN212682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6957.5U CN212682657U (zh) 2020-01-17 2020-01-17 线锯机传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06957.5U CN212682657U (zh) 2020-01-17 2020-01-17 线锯机传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82657U true CN212682657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893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06957.5U Active CN212682657U (zh) 2020-01-17 2020-01-17 线锯机传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826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92730B2 (ja) 連続変速システム
EP0318414B1 (en) Two speed transmission for power driven threading machine
US20030196505A1 (en) Multi-speed worm gear reduction assembly
US5769575A (en) Oscillatory motion device for drill press
CN212682657U (zh) 线锯机传动结构
CN201625965U (zh) 多功能电动切割角磨机
CN204413722U (zh) 一种立式车床变速箱的无级调速装置
CN211901469U (zh) 木工车床传动结构
AU784938B2 (en) Multi-speed surface pla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US4328722A (en) Apparatus for facing and internal turning
CN209206507U (zh) 一种二级调节的无级变速台钻
EP0094392B1 (en) Improved drive train for gear hobbing machine
US20210197332A1 (en) Transmission structure of woodworking lathe
CN201095008Y (zh) 自动台钻进给机构及含有该机构的自动台钻
JP2012154417A (ja) バックラッシ調整装置
CN202388295U (zh) 铣床主变速操纵装置
TWM595552U (zh) 線鋸機傳動結構改良
CN102299611B (zh) 一种磁力耦合可调变速器
CN2267116Y (zh) 转塔台式钻床
CN201183145Y (zh) 一种带锯床的传动装置
CN201747880U (zh) 一种新型无极变速器
CN209886767U (zh) 一种对称布置减速机双传动铣头结构
CN2646479Y (zh) 双向异动传动装置
CN217571003U (zh) 一种无极调速台钻
JPH08197366A (ja) バックラッシ調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