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82427U - 一种送料机构及压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送料机构及压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82427U
CN212682427U CN202021539755.6U CN202021539755U CN212682427U CN 212682427 U CN212682427 U CN 212682427U CN 202021539755 U CN202021539755 U CN 202021539755U CN 212682427 U CN212682427 U CN 212682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buffer
shoe
feeding mechanism
in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397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波
余程巍
丁向莹
赵尚节
孙志远
魏东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yishangjia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ianyishangjia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ianyishangjia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ianyishangjia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397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82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82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824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ess-Shaping Or Shaping Using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送料机构及压制系统,送料机构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送料仓、送料管及送料靴;在送料仓、送料管及送料靴三者中的至少一个容器的内腔中设有至少一个缓冲部件,缓冲部件具有导向面。压制系统包括送料机构。当物料从送料仓、送料管及送料靴依次下料过程中,物料落在导向面上时,导向面对物料施加向上的缓冲力,以降低物料下降的速度,使下落堆积在送料靴内的物料的密实度降低,进而使得靠近模腔一侧的物料,和远离模腔一侧的物料受到的压力差异变小,物料落入模腔内在不同高度上的分布相对更均匀,进而物料烧结成型的摩擦块在不同高度处的密实度和摩擦性能相差小,以改善摩擦块的整体性能,满足高速列车制动使用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送料机构及压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送料机构及压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粉末冶金闸片的制备中,先将制备摩擦块的原料混合,混合后的原料经送料机构输送至压制装置的模具模腔内,并在模腔内压制成型,获得摩擦块毛坯;之后,再将摩擦块毛坯和背钢一起放置在烧结设备中进行烧结成型。
现有技术中,采用如图1所示的送料机构,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送料仓1、送料管2及送料靴5,其中,送料管的进料口与料仓的底部开口连通,送料管的出料口与送料靴的顶部开口连通,送料靴的底部设有下料口。该送料机构向压制装置的模具的模腔6内输送混合料时,混合料从送料仓的底部开口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快速下落在送料管内,再经送料管的底部开口下落并堆积在送料靴内,最后经送料靴的底部下料口落入模具模腔内,完成给料过程。
但是,上述的送料机构,混合料在自身重力依次下落并堆积在送料靴内,混合料在送料靴中,越靠近模腔一侧的混合料受到的压力越大,越远离模腔一侧的混合料受到的压力越小,从而混合料进入模腔内,在模腔内不同高度位置处所受压力也不同,混合料在模腔内分布不均匀,当混合料被压制成型和烧结后,引起摩擦块的不同高度位置处的密实度差异大,进而使摩擦块不同高度位置处的摩擦性能差异大;尤其当摩擦块的厚度增加时,摩擦块不同高度位置处的密实度和摩擦性差异更大,难以满足高速列车制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送料机构向模具模腔内输送物料,物料在不同高度位置处受到的压力差异大,导致后续制备出的摩擦块的不同高度位置处的密实度和摩擦性差异大,难以满足高速列车制动的需求。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送料机构,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送料仓、送料管及送料靴;
所述送料管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连通于所述送料仓的内腔和所述送料靴的内腔,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
在所述送料仓、送料管及送料靴三者中的至少一个容器的内腔中设有至少一个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具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用于对下落在其上的物料施加向上的缓冲力。
可选地,上述的送料机构,所述缓冲部件为具有网孔的筛网;所述筛网的顶部表面作为所述导向面,所述网孔的尺寸>下落物料的尺寸。
可选地,上述的送料机构,所述筛网的外周边缘固定在各自对应的容器的内腔的内周壁上,以所述筛网为界,将所述容器的内腔分割为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
可选地,上述的送料机构,所述筛网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筛网平行设在所述容器的内腔中。
可选地,上述的送料机构,所述缓冲部件由上向下倾斜设在各自对应的容器的内腔中,且所述缓冲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容器正对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供物料流过的让位通道;所述缓冲部件的顶部表面作为所述导向面。
可选地,上述的送料机构,所述缓冲部件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缓冲部件在高度方向上错开布置;在竖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缓冲部件中,位于上方的缓冲部件的下部和位于下方的缓冲部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重叠区域;
并且位于上方的缓冲部件的底部与位于下方的缓冲部件的顶部表面之间形成所述让位通道。
可选地,上述的送料机构,所述缓冲部件为至少三个,其中三个所述缓冲部件在容器内腔的固定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落在同一个圆周上。
可选地,上述的送料机构,所述缓冲部件为至少三个,其中三个所述缓冲部件分别设在所述送料仓的内腔、送料管的内腔及送料靴的内腔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送料机构,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送料管及送料靴;所述送料管的出料口连通于所述送料靴的内腔,所述送料管的进料口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
在所述送料管和送料靴中的至少一个容器的内腔中设有至少一个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具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用于对下落在其上的物料施加减缓物料下落速度的缓冲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制系统,包括
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送料机构;
模具,位于所述送料靴下方;所述模具具有模腔,所述模腔的顶部开口与所述送料靴的底部开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料机构,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送料仓、送料管及送料靴;送料管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连通于送料仓的内腔和送料靴的内腔,进料口位于出料口的上方;在送料仓、送料管及送料靴三者中的至少一个容器的内腔中设有至少一个缓冲部件,缓冲部件具有导向面,当物料从送料仓、送料管及送料靴依次下料过程中,物料落在导向面上时,导向面对物料施加向上的缓冲力,以降低物料下降的速度,使下落堆积在送料靴内的物料的密实度降低,进而使得靠近模腔一侧的物料,和远离模腔一侧的物料受到的压力差异变小,物料落入模腔内在不同高度上的分布相对更均匀,进而物料烧结成型的摩擦块在不同高度处的密实度和摩擦性能相差小,以改善摩擦块的整体性能,能够满足高速列车制动使用的需求。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料机构,缓冲部件为具有网孔的筛网;所述筛网的顶部表面作为所述导向面,所述网孔的尺寸>下落物料的尺寸。当物料下落过程中,大部分物料先下落在筛网上,筛网对其施加向上的缓冲力,减缓该部分物料下落速度,之后再穿过筛网的网孔继续向下下落,从而实现缓冲部件对物料下落速度的缓冲作用。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料机构,筛网的外周边缘固定在各自对应的容器的内腔的内周壁上,以筛网为界,将容器的内腔分割为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的设置,使位于上方区域内的物料都经过筛网的缓冲作用,之后穿过网孔下落在下方区域,确保更多的物料都能够受到筛网的缓冲力。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料机构,缓冲部件由上向下倾斜设在各自对应的容器的内腔中,且缓冲部件的底部与容器正对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供物料流过的让位通道;缓冲部件的顶部表面作为导向面。当物料下落在缓冲部件的顶部表面上时,由于缓冲部件向下倾斜设置,则物料沿着导向面向下滑落并经过让位通道下落,从而倾斜的导向面对物料的下落速度起到减缓作用。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压制系统,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送料机构和模具,模具位于送料靴下方;模具具有模腔,模腔的顶部开口与所述送料靴的底部开口连通。
此结构的压制系统,由于采用上述的送料机构,使得送料机构给料到模腔内的物料,不同高度位置处的物料受到的压力差异小,物料在模腔内分布相对均匀,进而改善该压制系统压制出的摩擦块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压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提供的压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送料机构中送料管的内腔设置缓冲板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送料仓;2-送料管;3-筛网;4-缓冲板;5-送料靴;6-模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送料机构,如图2所示,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送料仓1、送料管2及送料靴5;以及多个缓冲部件。
其中,送料管2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连通于送料仓1的内腔和送料靴5的内腔,进料口位于出料口的上方;在送料仓1、送料管2及送料靴5三者中的每个容器的内腔中设有多个缓冲部件,缓冲部件具有导向面,导向面用于对下落在其上的物料施加向上的缓冲力。
当物料从送料仓1、送料管2及送料靴5依次下料过程中,物料下落在导向面上时,导向面对物料施加向上的缓冲力,以降低物料下降的速度,使下落堆积在送料靴内的物料的密实度降低,进而使得靠近模腔一侧的物料,和远离模腔一侧的物料受到的压力差异变小,物料落入模腔内在不同高度上的分布相对更均匀,进而物料烧结成型的摩擦块在不同高度处的密实度和摩擦性能相差小,以改善摩擦块的整体性能,能够满足高速列车制动使用的需求。
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地,缓冲部件有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缓冲部件为具有网孔的筛网3;筛网3的顶部表面作为导向面,网孔的尺寸>物料的尺寸;当物料下落过程中,下落在筛网3的顶部表面上时,筛网3的顶部表面作为导向面,对物料施加向上的缓冲力,以减缓物料下落的速度;由于筛网3的网孔尺寸大于物料的尺寸,下落在筛网3上的大部分物料再经过网孔向下继续下落,以实现不断向下输送的功能。
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缓冲部件为由上向下倾斜设在各自对应的容器的内腔中,并且缓冲部件的底部与容器正对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供物料流过的让位通道;缓冲部件的顶部表面作为导向面。
比如,缓冲部件呈板块,也即缓冲板4。由于缓冲板4倾斜向下设置,则当物料从上往下下落时,物料下落在缓冲板4的顶部表面上时,缓冲板4对物料施加倾斜向上的缓冲力,物料沿着缓冲板4的倾斜方向向下滑落,以减缓物料的下落速度,物料最后通过让位通道不断地继续向下下落,实现输送功能。
比如,缓冲板4与竖向轴之间形成的倾斜夹角的角度为30度、15度、10度、45度、60度、70度、80度等,倾斜夹角的角度越小,缓冲板4的顶部表面对物料的缓冲作用越大,倾斜夹角的角度越大,缓冲板4的顶部表面对物料的缓冲作用越小,倾斜夹角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最佳地,倾斜角度为15度至45度的范围内。比如15度、18度、25度、30度、35度、38度、40度、42度、45度。
如图2所示,最佳地,在送料仓1内设置多个筛网3,多个筛网3平行设在送料仓1内,也即在送料仓1内设置多层筛网3,相邻两层筛网3之间间隔设置,间隔距离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多层筛网3的设置,对送料仓1内下落的物料起到多道的缓冲作用,进一步地降低物料下落的速度。比如,筛网3为两层、三层、四层或者更多层,或者还可以为一层。
具体筛网3的设置方式,可选地,筛网3的外周边缘固定在送料仓1的内腔的内周壁上,以筛网3为界,将送料仓1的内腔分割为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若设置n层筛网3,则将送料仓1分割为n+1个区域,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比如,筛网3外周边缘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送料仓1内壁上,或者其他现有的固定方式均可。最佳地,多层筛网可以水平设置,
筛网3的外周边缘固定在送料仓1内,使位于上方区域内的物料在下落过程中,确保大部分或几乎全部的物料均先下落在筛网3上,被筛网3缓冲而降低下落速度,再经过筛网3的网孔继续向下落,从而使得位于相同高度位置处的物料被筛网3缓冲的程度一致,下落堆积在送料靴5内的物料更均匀,不同高度位置处的物料所受到的压力的差异性更小。
另外,对于筛网3的网孔而言,可以为圆孔,或者方形孔,或者其他形状的孔,只需网孔的尺寸大于物料尺寸,实现让物料通过的作用即可,具体形状可以不作限定。
类似地,如图2所示,对于送料靴5而言,送料靴5内也设置多个筛网3,筛网3的设置方式与送料仓1内筛网3的设置方式相同,参见上述表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送料管2内设置多个缓冲部件,缓冲部件采用上述第二种实施方式,即缓冲部件为缓冲板4,多个缓冲板4在高度方向上错开布置;在竖向上相邻的两个缓冲板4中,位于上方的缓冲板的下部和位于下方的缓冲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重叠区域;并且位于上方的缓冲板的底部与位于下方的缓冲板的顶部表面之间形成上述的让位通道,多个缓冲板4的设置,对物料形成多道的缓冲作用,物料在缓冲板4上向下滑落,并通过让位通道继续向下下落,实现物料的不断向下输送。
比如,缓冲板4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等等。最佳地,当缓冲板4为至少三个时,多个缓冲板4在送料管2上的固定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落在同一个圆周上,使多个缓冲板4在送料管2的周向360度对下落的物料起到缓冲作用,进一步地减缓物料下落的速度,从而堆积在送料靴5或模腔6内的物料在不同高度位置上受到的压力的差异性更小,物料分布更均匀,进而使物料压制成型和烧结后,制备的摩擦块的不同高度位置处的摩擦性能差异更小。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个可替换实施方式,送料仓1内的多个缓冲部件中,可以全部是缓冲板4,当然也可以部分缓冲部件为上述的筛网3,部分缓冲部件为上述的缓冲板4。比如,两层筛网3设在上方,下方设缓冲板4;或者筛网3与缓冲板4在竖向上交替布置。同样地,送料靴5和送料管2内的缓冲部件的设置方式,也可以替换为该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进一步的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缓冲部件除了为上述的缓冲板4或筛网3外,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比如,缓冲部件为漏斗,漏斗的外壁面固定在各自对应的容器的内腔中,漏斗的内壁面作为导向面,来对下落在导向面上的物料起到缓冲作用,以降低物料的下落速度。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二个可替换实施方式,上述的缓冲部件可以仅在送料仓1内设置,或者仅在送料管2内设置,或者仅在送料靴5内设置,或者在送料仓1、送料管2、送料靴5三者中的任意两个容器中设置。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三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上述的送料机构包括上述的送料管2和送料靴5,但不包括上述的送料仓1。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制系统,包括
上述实施例1中提供的任一项的送料机构;
模具,位于送料靴5下方;模具具有模腔6,模腔6的顶部开口与送料靴5的底部开口连通。
对于模腔6而言,一般包括定模和动模,动模与定模配合到位后,动模与定模之间形成模腔6。
此结构的压制系统,由于采用实施例1中提供的送料机构,使得送料机构给料到模腔6内的物料,不同高度位置处的物料受到的压力差异小,物料在模腔6内分布相对均匀,改善该压制系统压制出的摩擦块的性能,最终改善烧结出的摩擦块的摩擦性能,使得制备出的摩擦块能够满足高速列车制动的使用需求。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送料仓(1)、送料管(2)及送料靴(5);
所述送料管(2)的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连通于所述送料仓(1)的内腔和所述送料靴(5)的内腔,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
在所述送料仓(1)、送料管(2)及送料靴(5)三者中的至少一个容器的内腔中设有至少一个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具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用于对下落在其上的物料施加向上的缓冲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为具有网孔的筛网(3);所述筛网(3)的顶部表面作为所述导向面,所述网孔的尺寸>下落物料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3)的外周边缘固定在各自对应的容器的内腔的内周壁上,以所述筛网(3)为界,将所述容器的内腔分割为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网(3)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筛网(3)平行设在所述容器的内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由上向下倾斜设在各自对应的容器的内腔中,且所述缓冲部件的底部与所述容器正对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供物料流过的让位通道;所述缓冲部件的顶部表面作为所述导向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为至少两个,两个所述缓冲部件在高度方向上错开布置;在竖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缓冲部件中,位于上方的缓冲部件的下部和位于下方的缓冲部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具有重叠区域;
并且位于上方的缓冲部件的底部与位于下方的缓冲部件的顶部表面之间形成所述让位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为至少三个,其中三个所述缓冲部件在容器内腔的固定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落在同一个圆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为至少三个,其中三个所述缓冲部件分别设在所述送料仓(1)的内腔、送料管(2)的内腔及送料靴(5)的内腔中。
9.一种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向下依次设置的送料管(2)及送料靴(5);所述送料管(2)的出料口连通于所述送料靴(5)的内腔,所述送料管的进料口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
在所述送料管(2)和送料靴(5)中的至少一个容器的内腔中设有至少一个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具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用于对下落在其上的物料施加减缓物料下落速度的缓冲力。
10.一种压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送料机构;
模具,位于所述送料靴(5)下方;所述模具具有模腔(6),所述模腔(6)的顶部开口与所述送料靴(5)的底部开口连通。
CN202021539755.6U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送料机构及压制系统 Active CN212682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9755.6U CN212682427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送料机构及压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39755.6U CN212682427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送料机构及压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82427U true CN212682427U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00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39755.6U Active CN212682427U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送料机构及压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824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26918B2 (ja) 圧縮物品を成形するための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並びにそれにより成形された圧縮物品
CN1807043B (zh) 用于撒布或倾注颗粒材料的方法、装置
CN110154215B (zh) 一种通体砖坯的布料系统
ITMO940159A1 (it) Metodo per la formatura di piastrelle ceramiche ed impianto relativo
CN102773912A (zh) 一种玻化砖压片线花布料工艺
CN201712061U (zh) 一种密细多线纹理瓷质抛光砖的生产设备
CN101954668B (zh) 一种玻化砖分区立体布料工艺
CN212682427U (zh) 一种送料机构及压制系统
CN108527631B (zh) 一种具有间隔条纹纹理布料砖的布料设备及布料方法
CN100493875C (zh) 成型瓷砖或板的方法和设备
CN215245835U (zh) 一种洗衣凝珠颗粒输出提升设备
CN106738211A (zh) 制作片粒状图案元素分区布局的布料设备
CN101104289A (zh) 复合木质材料板材生产过程中为多层挤压制品垫撒布物料的方法、设备及撒料机
US20080067707A1 (en) Method and pr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molding elements
CN201342721Y (zh) 一种玻化砖织纹布料装置
CN216461752U (zh) 一种用于增材制造的振动铺粉装置及使用其的3d打印机
EP3895864A1 (en) Press provided with a deaeration system
CN101594984A (zh) 用于粉末填充和压制的进料靴及方法
CN2544930Y (zh) 一种布料机
KR20090124645A (ko) 분말성형 프레스의 분말 공급장치
CN219598084U (zh) 一种合金粉末加料装置
CN212948369U (zh) 一种可布料复杂图案的陶瓷砖装饰装置
CN116692529B (zh) 一种倾斜式可调防滑料履带输送机
KR20090087068A (ko) 충전 슈 및 분말의 충전 및 압축 방법
CN213314839U (zh) 一种药品生产用颗粒制造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