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6818U - 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和制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和制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76818U
CN212676818U CN202021565087.4U CN202021565087U CN212676818U CN 212676818 U CN212676818 U CN 212676818U CN 202021565087 U CN202021565087 U CN 202021565087U CN 212676818 U CN212676818 U CN 212676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mble
layer
hole body
hole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6508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纪岭
于红刚
赵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e Jifeng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angte Pip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angte Pip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angte Pip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6508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76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76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768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和制作装置,包含有用于作为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其中一个层体的层体本体(20)、设置在层体本体(20)中并且呈竖向条分布的嵌入条(10),通过层体本体(20),实现了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其中一个层体,通过嵌入条(10),实现了在层体本体(20)的剪切截面上设置有承压部件,因此提高了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抗剪切力性能。

Description

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和制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层体和制作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和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塑钢复合电缆导管以优质PP管为内衬,界面经过化学处理,以高强纤维和合成树脂为增强层,经机械缠绕组合而成,该管发挥了PP的耐腐蚀性和FRP的比强度高、耐温性好的特点,从而扩大了单一的PP管应用范围,因此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和制作装置是一种重要的电缆附件,在现有的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和制作装置中,对于增强层是由玻璃纤维和合成树脂进行层层缠绕形成管状体,由于玻璃纤维之间通过合成树脂进行连接,当增强层受到剪切作用力时,合成树脂产生剪切断裂,从而影响了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抗剪切力性能。
基于申请人的技术交底书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
本实用新型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制作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和制作装置,因此提高了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抗剪切力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包含有用于作为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其中一个层体的层体本体、设置在层体本体中并且呈竖向条分布的嵌入条。
由于设计了嵌入条和层体本体,通过层体本体,实现了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其中一个层体,通过嵌入条,实现了在层体本体的剪切截面上设置有承压部件,因此提高了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抗剪切力性能。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 按照在剪切截面上具有承压部件的方式把嵌入条和层体本体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按照笼形部件分布在剪切截面上的方式把嵌入条与层体本体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层体本体中设置有嵌入条,嵌入条设置为与层体本体的横向中心线延伸分布并且嵌入条设置为沿层体本体的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层体本体设置为包含有内支撑层部和外包裹层部并且内支撑层部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嵌入条联接,外包裹层部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嵌入条联接并且内支撑层部和外包裹层部分别设置为涂有合成树脂的玻璃纤维的缠绕管状体。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嵌入条的端头分别设置在层体本体的端口壁中并且嵌入条设置为与层体本体的中间层部嵌入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嵌入条设置为线体并且线体设置为呈W字形分布,线体设置为线绳。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嵌入条设置为宽条体并且宽条体设置为编织带或热缩性塑料网带。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层体本体与嵌入条设置为按照内置贯串件的方式分布,线体和宽条体分别设置为与内支撑层部的外侧面部和外包裹层部的内侧面部附着式联接,至少三条线体和宽条体分别设置为沿层体本体的周边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制作装置,包含有芯轴、第一顶针、固定盘、顶紧螺杆、收拢盘、内压螺杆、第二顶针、涂胶装置和分度螺杆并且在芯轴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在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上分别设置有固定盘、收拢盘和涂胶装置并且在固定盘上设置有顶紧螺杆,在收拢盘上设置有内压螺杆并且在芯轴与收拢盘之间设置有分度螺杆。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芯轴的轴部的端头部分别设置有分度孔体并且在轴部的端头中间部设置有顶针孔体,其中一个端头的轴部的顶针孔体设置为与第一顶针联接并且其中另一个端头的轴部的顶针孔体设置为与第二顶针联接,分度孔体设置为与分度螺杆联接并且芯轴设置为与层体本体贯串式联接,轴部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分度孔体设置为圆形盲孔体并且分度孔体设置为沿轴部的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分别设置为锥形杆并且第一顶针的外端头和第二顶针的外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机架滑动式联接,在第一顶针的外端头和第二顶针的外端头上分别设置有内外螺母并且第一顶针的内外螺母和第二顶针的内外螺母分别设置为与机架夹持式联接,第一顶针的内端头和第二顶针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芯轴联接并且第一顶针的周边侧面部和第二顶针的周边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固定盘、收拢盘和涂胶装置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固定盘的第一盘部的中间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体并且在第一盘部的周边部设置有第一通孔体,在第一盘部的侧面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体并且第一螺纹孔体的内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一通孔体连通,第一安装孔体分别设置为第一顶针与第二顶针联接并且第一螺纹孔体设置为与顶紧螺杆联接,第一盘部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收拢盘联接并且第一盘部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涂胶装置相对应分布,第一通孔体设置为与嵌入条容纳式联接,第一盘部设置为圆形块状体并且第一安装孔体、第一通孔体和第一螺纹孔体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一个第一通孔体和一个第一螺纹孔体设置为组成一组固定孔部件并且多组固定孔部件设置为沿第一盘部的周边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顶紧螺杆设置为光头螺栓并且顶紧螺杆设置为与固定盘螺纹式联接,顶紧螺杆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嵌入条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收拢盘设置为包含有第二盘部和辐条部并且第二盘部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辐条部的内端头联接,辐条部的外端头设置为与固定盘联接,在第二盘部的中间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体并且在第二盘部的周边部设置有第二通孔体,在第二盘部的侧面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体并且第二螺纹孔体的内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二通孔体连通,在第二盘部上设置有第三螺纹孔体并且第三螺纹孔体设置为与分度螺杆联接,第二安装孔体分别设置为第一顶针与第二顶针联接并且第二螺纹孔体设置为与内压螺杆联接,第二盘部设置为圆形块状体并且辐条部设置为L字条状体,第二安装孔体、第二螺纹孔体和第三螺纹孔体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第二通孔体设置为长条孔,一个第二通孔体和一个第二螺纹孔体设置为组成一组收拢孔部件并且多组收拢孔部件和多个辐条部分别设置为沿第二盘部的周边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内压螺杆设置为光头螺栓并且内压螺杆设置为与收拢盘螺纹式联接,内压螺杆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嵌入条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分度螺杆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分度螺杆设置为与收拢盘螺纹式联接,分度螺杆的内端头设置为与芯轴嵌入式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涂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胶枪、导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并且导轨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支撑杆联接,导轨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二支撑杆联接并且胶枪设置为与导轨滑动式联接,第一支撑杆设置为与第一顶针联接并且第二支撑杆设置为与第二顶针联接,胶枪设置为气动胶枪并且导轨设置为矩形杆状体,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设置为具有中间孔体的棒状体并且第一支撑杆的中间孔体与第一顶针联接,第二支撑杆的中间孔体与第二顶针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芯轴与第一顶针、固定盘、顶紧螺杆、第二顶针、涂胶装置和分度螺杆设置为按照端头固定放置的方式分布并且芯轴、第一顶针、固定盘、顶紧螺杆、第二顶针、涂胶装置和分度螺杆与收拢盘和内压螺杆设置为按照内压绷紧的方式分布,一个固定盘、多个顶紧螺杆、一个收拢盘和多个内压螺杆设置为组成一组端头部件,其中一组端头部件设置在第一顶针上,其中另一组端头部件设置在第二顶针上,辐条部设置为与第一盘部联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剪切截面上具有承压部件的嵌入条和层体本体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和制作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线体101与层体本体20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一种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制作装置的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5为固定盘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收拢盘5的结构示意图,
芯轴-1、第一顶针-2、固定盘-3、顶紧螺杆-4、收拢盘-5、内压螺杆-6、第二顶针-7、涂胶装置-8、分度螺杆-9、轴部-11、分度孔体-12、第一盘部-31、第一安装孔体-32、第一通孔体-33、第一螺纹孔体-34、第二盘部-51、辐条部-56、第二安装孔体-52、第二通孔体-53、第二螺纹孔体-54、第三螺纹孔体-55、胶枪-81、导轨-82、第一支撑杆-83、第二支撑杆-84、嵌入条-10、层体本体-20、内支撑层部-201、外包裹层部-202、线体-101、宽条体-102。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在下 面的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设备和材料均是市售可得的,如没有明确说明处理条件,请参考购 买的产品说明书或者按照本领域常规方法进。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一,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嵌入条10和层体本体20并且在层体本体20中设置有嵌入条10,嵌入条10设置为与层体本体20的横向中心线延伸分布并且嵌入条10设置为沿层体本体20的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层体本体20设置为包含有内支撑层部201和外包裹层部202并且内支撑层部201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嵌入条10联接,外包裹层部202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嵌入条10联接并且内支撑层部201和外包裹层部202分别设置为涂有合成树脂的玻璃纤维的缠绕管状体。
通过层体本体20,形成了对嵌入条10的支撑连接点,由内支撑层部201和外包裹层部202,实现了与嵌入条10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的主体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嵌入条10的端头分别设置在层体本体20的端口壁中并且嵌入条10设置为与层体本体20的中间层部嵌入式联接。
通过嵌入条10,形成了对层体本体20的支撑连接点,由嵌入条10,实现了与层体本体20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的内衬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嵌入条10设置为线体101并且线体101设置为呈W字形分布,线体101设置为线绳。
由线体101,实现了与层体本体20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的内衬贯串线部件。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嵌入条10设置为宽条体102并且宽条体102设置为编织带或热缩性塑料网带。
由线体101,实现了与层体本体20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的内衬贯串条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的支持例之一,宽条体102设置为编织带。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之二的支持例之二,宽条体102设置为热缩性塑料网带。
在本实施例中,层体本体20与嵌入条10设置为按照内置贯串件的方式分布,线体101和宽条体102分别设置为与内支撑层部201的外侧面部和外包裹层部202的内侧面部附着式联接,至少三条线体101和宽条体102分别设置为沿层体本体20的周边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一种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制作装置,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芯轴1、第一顶针2、固定盘3、顶紧螺杆4、收拢盘5、内压螺杆6、第二顶针7、涂胶装置8和分度螺杆9并且在芯轴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顶针2和第二顶针7,在第一顶针2和第二顶针7上分别设置有固定盘3、收拢盘5和涂胶装置8并且在固定盘3上设置有顶紧螺杆4,在收拢盘5上设置有内压螺杆6并且在芯轴1与收拢盘5之间设置有分度螺杆9。
在本实施例中,在芯轴1的轴部11的端头部分别设置有分度孔体12并且在轴部11的端头中间部设置有顶针孔体,其中一个端头的轴部11的顶针孔体设置为与第一顶针2联接并且其中另一个端头的轴部11的顶针孔体设置为与第二顶针7联接,分度孔体12设置为与分度螺杆9联接并且芯轴1设置为与层体本体20贯串式联接,轴部11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分度孔体12设置为圆形盲孔体并且分度孔体12设置为沿轴部11的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
通过芯轴1,形成了对第一顶针2、第二顶针7和分度螺杆9的支撑连接点,由轴部11,实现了与第一顶针2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顶针7的连接,由分度孔体12,实现了与分度螺杆9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的制作模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顶针2和第二顶针7分别设置为锥形杆并且第一顶针2的外端头和第二顶针7的外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机架滑动式联接,在第一顶针2的外端头和第二顶针7的外端头上分别设置有内外螺母并且第一顶针2的内外螺母和第二顶针7的内外螺母分别设置为与机架夹持式联接,第一顶针2的内端头和第二顶针7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芯轴1联接并且第一顶针2的周边侧面部和第二顶针7的周边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固定盘3、收拢盘5和涂胶装置8联接。
通过第一顶针2和第二顶针7,形成了对芯轴1、固定盘3、收拢盘5和涂胶装置8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顶针2和第二顶针7,实现了与芯轴1的连接,实现了与固定盘3的连接,实现了与收拢盘5的连接,实现了与涂胶装置8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芯轴1、固定盘3、收拢盘5和涂胶装置8的支撑载体。
在本实施例中,在固定盘3的第一盘部31的中间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体32并且在第一盘部31的周边部设置有第一通孔体33,在第一盘部31的侧面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体34并且第一螺纹孔体34的内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一通孔体33连通,第一安装孔体32分别设置为第一顶针2与第二顶针7联接并且第一螺纹孔体34设置为与顶紧螺杆4联接,第一盘部31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收拢盘5联接并且第一盘部31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涂胶装置8相对应分布,第一通孔体33设置为与嵌入条10容纳式联接,第一盘部31设置为圆形块状体并且第一安装孔体32、第一通孔体33和第一螺纹孔体34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一个第一通孔体33和一个第一螺纹孔体34设置为组成一组固定孔部件并且多组固定孔部件设置为沿第一盘部31的周边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
通过固定盘3,形成了对第一顶针2、第二顶针7、顶紧螺杆4、收拢盘5和涂胶装置8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安装孔体32,实现了与第一顶针2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顶针7的连接,由第一螺纹孔体34,实现了与顶紧螺杆4的连接,由第一盘部31,实现了与收拢盘5的连接,实现了与涂胶装置8的连接,由第一通孔体33,实现了与嵌入条10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嵌入条10端头进行固定的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顶紧螺杆4设置为光头螺栓并且顶紧螺杆4设置为与固定盘3螺纹式联接,顶紧螺杆4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嵌入条10联接。
通过顶紧螺杆4,形成了对固定盘3的支撑连接点,由顶紧螺杆4,实现了与固定盘3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嵌入条10端头进行固定的部件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收拢盘5设置为包含有第二盘部51和辐条部56并且第二盘部51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辐条部56的内端头联接,辐条部56的外端头设置为与固定盘3联接,在第二盘部51的中间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体52并且在第二盘部51的周边部设置有第二通孔体53,在第二盘部51的侧面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体54并且第二螺纹孔体54的内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二通孔体53连通,在第二盘部51上设置有第三螺纹孔体55并且第三螺纹孔体55设置为与分度螺杆9联接,第二安装孔体52分别设置为第一顶针2与第二顶针7联接并且第二螺纹孔体54设置为与内压螺杆6联接,第二盘部51设置为圆形块状体并且辐条部56设置为L字条状体,第二安装孔体52、第二螺纹孔体54和第三螺纹孔体55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第二通孔体53设置为长条孔,一个第二通孔体53和一个第二螺纹孔体54设置为组成一组收拢孔部件并且多组收拢孔部件和多个辐条部56分别设置为沿第二盘部51的周边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
通过收拢盘5,形成了对第一顶针2、第二顶针7、固定盘3、内压螺杆6和分度螺杆9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二安装孔体52,实现了与第一顶针2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顶针7的连接,由辐条部56,实现了与固定盘3的连接,由第二螺纹孔体54,实现了与内压螺杆6的连接,由第三螺纹孔体55,实现了与分度螺杆9的连接,由第二通孔体53,实现了与嵌入条10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嵌入条10向芯轴1进行收拢的部件之一。
在本实施例中,内压螺杆6设置为光头螺栓并且内压螺杆6设置为与收拢盘5螺纹式联接,内压螺杆6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嵌入条10联接。
通过内压螺杆6,形成了对收拢盘5的支撑连接点,由顶紧螺杆4,实现了与收拢盘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嵌入条10向芯轴1进行收拢的部件之二。
在本实施例中,分度螺杆9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分度螺杆9设置为与收拢盘5螺纹式联接,分度螺杆9的内端头设置为与芯轴1嵌入式联接。
通过分度螺杆9,形成了对芯轴1和收拢盘5的支撑连接点,由分度螺杆9,实现了与芯轴1的连接,实现了与收拢盘5的连接,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嵌入条10在芯轴1上分度位置进行定位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涂胶装置8设置为包含有胶枪81、导轨82、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并且导轨82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支撑杆83联接,导轨82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二支撑杆84联接并且胶枪81设置为与导轨82滑动式联接,第一支撑杆83设置为与第一顶针2联接并且第二支撑杆84设置为与第二顶针7联接,胶枪81设置为气动胶枪并且导轨82设置为矩形杆状体,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分别设置为具有中间孔体的棒状体并且第一支撑杆83的中间孔体与第一顶针2联接,第二支撑杆84的中间孔体与第二顶针7联接。
通过涂胶装置8,形成了对第一顶针2和第二顶针7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支撑杆83,实现了与第一顶针2的连接,由第二支撑杆84,实现了与第二顶针7的连接,由胶枪81和导轨82,实现了把胶液涂抹在嵌入条10与层体本体20之间的处理,其技术目的在于:用于作为对嵌入条10与层体本体20之间进行涂胶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芯轴1与第一顶针2、固定盘3、顶紧螺杆4、第二顶针7、涂胶装置8和分度螺杆9设置为按照端头固定放置的方式分布并且芯轴1、第一顶针2、固定盘3、顶紧螺杆4、第二顶针7、涂胶装置8和分度螺杆9与收拢盘5和内压螺杆6设置为按照内压绷紧的方式分布,一个固定盘3、多个顶紧螺杆4、一个收拢盘5和多个内压螺杆6设置为组成一组端头部件,其中一组端头部件设置在第一顶针2上,其中另一组端头部件设置在第二顶针7上,辐条部56设置为与第一盘部31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在剪切截面上具有承压部件的方式把嵌入条10和层体本体20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笼形部件分布在剪切截面上的方式把嵌入条10与层体本体20联接。
把涂有合成树脂的玻璃纤维缠绕在芯轴1上,在芯轴1上制得内支撑层部201,把线体101或宽条体102的其中一个端头放到位于第一顶针2上的第一盘部31的第一通孔体33中,通过位于第一顶针2上的第一盘部31的顶紧螺杆4在第一螺纹孔体34中进行转动,由顶紧螺杆4把线体101或宽条体102的其中一个端头固定在位于第一顶针2上的第一盘部31的第一通孔体33中,把线体101或宽条体102放置在内支撑层部201的上端端面部,使胶枪81在导轨82上进行移动,在线体101或宽条体102与内支撑层部201之间涂抹中间连接胶,把线体101或宽条体102的其中另一个端头放到位于第二顶针7上的第一盘部31的第一通孔体33中,通过位于第二顶针7上的第一盘部31的顶紧螺杆4在第一螺纹孔体34中进行转动,由顶紧螺杆4把线体101或宽条体102的其中另一个端头固定在位于第二顶针7上的第一盘部31的第一通孔体33中,使分度螺杆9在第三螺纹孔体55中进行转动,使分度螺杆9与分度孔体12分开,把轴部11进行转动,使内支撑层部201的下一个放置位置位于上端端面部,使分度螺杆9在第三螺纹孔体55中进行反方向转动,使分度螺杆9与分度孔体12连接在一起,把另外一个线体101或宽条体102在内支撑层部201上进行安装,当完成线体101或宽条体102在内支撑层部201上安装后,使内压螺杆6在第二螺纹孔体54上进行转动,使内压螺杆6的内端头作用在线体101或宽条体102上,使线体101或宽条体102处于绷紧状态,再把把涂有合成树脂的玻璃纤维缠绕在内支撑层部201上,在内支撑层部201上制得外包裹层部202,等到内支撑层部201和外包裹层部202凝固后,把顶紧螺杆4在第一螺纹孔体34中进行反方向转动,线体101或宽条体102的端头与第一通孔体33分开,把轴部11从第一顶针2和第二顶针7中取出,把轴部11从内支撑层部201和外包裹层部202中抽取。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嵌入条10和层体本体20,通过层体本体20,实现了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其中一个层体,通过嵌入条10,实现了在层体本体20的剪切截面上设置有承压部件,因此提高了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抗剪切力性能。
2、由于设计了线体101,实现了绳体进行抗剪切。
3、由于设计了宽条体102,实现了网体进行抗剪切。
4、由于设计了芯轴1、第一顶针2、固定盘3、顶紧螺杆4、收拢盘5、内压螺杆6、第二顶针7、涂胶装置8和分度螺杆9,实现了对内支撑层部201和外包裹层部202与线体101或宽条体102的制作。
5、由于设计了对结构形状进行了数值范围的限定,使数值范围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不是通过公式计算或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技术特征,试验表明该数值范围的技术特征取得了很好的技术效果。
6、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在剪切截面上具有承压部件的嵌入条10和层体本体20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和制作装置的一种实现形式,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方案的其他变形,增加或者减少其中的成份或步骤,或者将本实用新型用于其他的与本实用新型接近的技术领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其特征是:包含有用于作为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其中一个层体的层体本体(20)、设置在层体本体(20)中并且呈竖向条分布的嵌入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其特征是:按照在剪切截面上具有承压部件的方式把嵌入条(10)和层体本体(20)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其特征是:按照笼形部件分布在剪切截面上的方式把嵌入条(10)与层体本体(20)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其特征是:在层体本体(20)中设置有嵌入条(10),嵌入条(10)设置为与层体本体(20)的横向中心线延伸分布并且嵌入条(10)设置为沿层体本体(20)的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其特征是:层体本体(20)设置为包含有内支撑层部(201)和外包裹层部(202)并且内支撑层部(201)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嵌入条(10)联接,外包裹层部(202)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嵌入条(10)联接并且内支撑层部(201)和外包裹层部(202)分别设置为涂有合成树脂的玻璃纤维的缠绕管状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其特征是:嵌入条(10)的端头分别设置在层体本体(20)的端口壁中并且嵌入条(10)设置为与层体本体(20)的中间层部嵌入式联接,
或,嵌入条(10)设置为线体(101)并且线体(101)设置为呈W字形分布,线体(101)设置为线绳,
或,嵌入条(10)设置为宽条体(102)并且宽条体(102)设置为编织带或热缩性塑料网带。
7.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其特征是:层体本体(20)与嵌入条(10)设置为按照内置贯串件的方式分布,线体(101)和宽条体(102)分别设置为与内支撑层部(201)的外侧面部和外包裹层部(202)的内侧面部附着式联接,至少三条线体(101)和宽条体(102)分别设置为沿层体本体(20)的周边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
8.一种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制作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芯轴(1)、第一顶针(2)、固定盘(3)、顶紧螺杆(4)、收拢盘(5)、内压螺杆(6)、第二顶针(7)、涂胶装置(8)和分度螺杆(9)并且在芯轴(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顶针(2)和第二顶针(7),在第一顶针(2)和第二顶针(7)上分别设置有固定盘(3)、收拢盘(5)和涂胶装置(8)并且在固定盘(3)上设置有顶紧螺杆(4),在收拢盘(5)上设置有内压螺杆(6)并且在芯轴(1)与收拢盘(5)之间设置有分度螺杆(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制作装置,其特征是:在芯轴(1)的轴部(11)的端头部分别设置有分度孔体(12)并且在轴部(11)的端头中间部设置有顶针孔体,其中一个端头的轴部(11)的顶针孔体设置为与第一顶针(2)联接并且其中另一个端头的轴部(11)的顶针孔体设置为与第二顶针(7)联接,分度孔体(12)设置为与分度螺杆(9)联接并且芯轴(1)设置为与层体本体(20)贯串式联接,轴部(11)设置为圆形杆状体,分度孔体(12)设置为圆形盲孔体并且分度孔体(12)设置为沿轴部(11)的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
或,第一顶针(2)和第二顶针(7)分别设置为锥形杆并且第一顶针(2)的外端头和第二顶针(7)的外端头分别设置为与机架滑动式联接,在第一顶针(2)的外端头和第二顶针(7)的外端头上分别设置有内外螺母并且第一顶针(2)的内外螺母和第二顶针(7)的内外螺母分别设置为与机架夹持式联接,第一顶针(2)的内端头和第二顶针(7)的内端头分别设置为与芯轴(1)联接并且第一顶针(2)的周边侧面部和第二顶针(7)的周边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固定盘(3)、收拢盘(5)和涂胶装置(8)联接,
或,在固定盘(3)的第一盘部(31)的中间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孔体(32)并且在第一盘部(31)的周边部设置有第一通孔体(33),在第一盘部(31)的侧面部设置有第一螺纹孔体(34)并且第一螺纹孔体(34)的内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一通孔体(33)连通,第一安装孔体(32)分别设置为第一顶针(2)与第二顶针(7)联接并且第一螺纹孔体(34)设置为与顶紧螺杆(4)联接,第一盘部(31)的内侧面部设置为与收拢盘(5)联接并且第一盘部(31)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涂胶装置(8)相对应分布,第一通孔体(33)设置为与嵌入条(10)容纳式联接,第一盘部(31)设置为圆形块状体并且第一安装孔体(32)、第一通孔体(33)和第一螺纹孔体(34)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一个第一通孔体(33)和一个第一螺纹孔体(34)设置为组成一组固定孔部件并且多组固定孔部件设置为沿第一盘部(31)的周边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
或,顶紧螺杆(4)设置为光头螺栓并且顶紧螺杆(4)设置为与固定盘(3)螺纹式联接,顶紧螺杆(4)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嵌入条(10)联接,
或,收拢盘(5)设置为包含有第二盘部(51)和辐条部(56)并且第二盘部(51)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辐条部(56)的内端头联接,辐条部(56)的外端头设置为与固定盘(3)联接,在第二盘部(51)的中间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体(52)并且在第二盘部(51)的周边部设置有第二通孔体(53),在第二盘部(51)的侧面部设置有第二螺纹孔体(54)并且第二螺纹孔体(54)的内端口部设置为与第二通孔体(53)连通,在第二盘部(51)上设置有第三螺纹孔体(55)并且第三螺纹孔体(55)设置为与分度螺杆(9)联接,第二安装孔体(52)分别设置为第一顶针(2)与第二顶针(7)联接并且第二螺纹孔体(54)设置为与内压螺杆(6)联接,第二盘部(51)设置为圆形块状体并且辐条部(56)设置为L字条状体,第二安装孔体(52)、第二螺纹孔体(54)和第三螺纹孔体(55)分别设置为圆形孔状体并且第二通孔体(53)设置为长条孔,一个第二通孔体(53)和一个第二螺纹孔体(54)设置为组成一组收拢孔部件并且多组收拢孔部件和多个辐条部(56)分别设置为沿第二盘部(51)的周边圆周线间隔排列分布,
或,内压螺杆(6)设置为光头螺栓并且内压螺杆(6)设置为与收拢盘(5)螺纹式联接,内压螺杆(6)的内端头设置为与嵌入条(10)联接,
或,分度螺杆(9)设置为六角螺母并且分度螺杆(9)设置为与收拢盘(5)螺纹式联接,分度螺杆(9)的内端头设置为与芯轴(1)嵌入式联接,
或,涂胶装置(8)设置为包含有胶枪(81)、导轨(82)、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并且导轨(82)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一支撑杆(83)联接,导轨(82)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第二支撑杆(84)联接并且胶枪(81)设置为与导轨(82)滑动式联接,第一支撑杆(83)设置为与第一顶针(2)联接并且第二支撑杆(84)设置为与第二顶针(7)联接,胶枪(81)设置为气动胶枪并且导轨(82)设置为矩形杆状体,第一支撑杆(83)和第二支撑杆(84)分别设置为具有中间孔体的棒状体并且第一支撑杆(83)的中间孔体与第一顶针(2)联接,第二支撑杆(84)的中间孔体与第二顶针(7)联接,
或,芯轴(1)与第一顶针(2)、固定盘(3)、顶紧螺杆(4)、第二顶针(7)、涂胶装置(8)和分度螺杆(9)设置为按照端头固定放置的方式分布并且芯轴(1)、第一顶针(2)、固定盘(3)、顶紧螺杆(4)、第二顶针(7)、涂胶装置(8)和分度螺杆(9)与收拢盘(5)和内压螺杆(6)设置为按照内压绷紧的方式分布,一个固定盘(3)、多个顶紧螺杆(4)、一个收拢盘(5)和多个内压螺杆(6)设置为组成一组端头部件,其中一组端头部件设置在第一顶针(2)上,其中另一组端头部件设置在第二顶针(7)上,辐条部(56)设置为与第一盘部(31)联接。
CN202021565087.4U 2020-07-31 2020-07-31 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和制作装置 Active CN212676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65087.4U CN212676818U (zh) 2020-07-31 2020-07-31 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和制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65087.4U CN212676818U (zh) 2020-07-31 2020-07-31 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和制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76818U true CN212676818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19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65087.4U Active CN212676818U (zh) 2020-07-31 2020-07-31 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和制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768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0094C (zh) 熔丝管及其制造技术
CN107866986B (zh) 制造支柱的方法以及由此形成的支柱
CN212676818U (zh) 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和制作装置
CN111017646A (zh) 一种供电公司电缆架设用理线装置
CN104499652A (zh) 便于施工的成品预应力钢绞线束
DE102015102440B4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Faserverbund-Hohlkörpers mit helixförmiger Kontur
CN103352432A (zh) 一种成品钢绞线束用带螺纹连接套管的牵引器
EP2818594B1 (de) Drahtseil sowie ein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CN111799718A (zh) 用于塑钢复合电缆导管的层体、制作装置和方法
CN203487460U (zh) 一种成品钢绞线束用带螺纹连接套管的牵引器
CN108183365B (zh) 输电线路施工碳纤维导线放线牵引板专用连接器
CN105261424A (zh) 一次性束绞正规成型的方法和装置
CN203924490U (zh) 一种成品钢绞线束
CN101572136B (zh) 航天航空设备信号传输电缆导体制备工艺
CN203826895U (zh) 电线夹具
EP1847171B1 (de) Seil zur Sicherung von Ästen in Baumkronen
CN202399498U (zh) 内嵌色带塑胶管挤出模套
CN202611254U (zh) 预应力筋穿引装置
CN207502285U (zh) 输电塔铝绞线拉伸试验夹具
CN207701086U (zh) 一种具备通信功能的连续抽油杆及制备装置
CN205011163U (zh) 一种新型塑料线盘
CN115949662B (zh) 一种旋转轴及穿线芯轴制造方法
CN103590339A (zh) 一种装在成品钢绞线束上的钢绞线牵引器
CN220227671U (zh) 一种便于确定安装到位的缆索连接器
CN221090030U (zh) 一种纤维缠绕钉环及纤维缠绕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Layer body and manufacturing device for plastic steel composite cable condui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

Pledgee: Taian Bank Co.,Ltd. Daizong sub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FANGTE PIPE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791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2080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

Pledgee: Taian Bank Co.,Ltd. Daizong sub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FANGTE PIPE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80007911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Laminate and production device for plastic-steel composite cable condui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

Pledgee: Taian Bank Co.,Ltd. Daizong sub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FANGTE PIPE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13840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1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09

Pledgee: Taian Bank Co.,Ltd. Daizong sub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FANGTE PIPE INDUSTR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13840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6

Address after: No. 408, Xielou Village, Xielou Administrative Village, Datianji Town, Chengwu County,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74206

Patentee after: Xie Jife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71411 northeast corner of the intersection of provincial road 801 and chaochai Road, Ciyao Town, Ningyang County, Tai'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FANGTE PIPE INDUSTR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