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71332U - 一种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71332U
CN212671332U CN202021295861.4U CN202021295861U CN212671332U CN 212671332 U CN212671332 U CN 212671332U CN 202021295861 U CN202021295861 U CN 202021295861U CN 212671332 U CN212671332 U CN 212671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open caisson
parking
underground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9586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振宇
肖辉
王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D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Disheng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Disheng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Disheng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9586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71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71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71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包括立柱单元和多个停车平台,所述立柱单元的底端固定于地下沉井的底部,所述停车平台的一侧固定于立柱单元上,停车平台的另一侧朝沉井侧壁方向延伸但与沉井侧壁相互独立且不存在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占用面积小且四周土体对停车库影响较小等优点,特别适合于老旧小区,对老旧小区的停车环境进行改善,且地面和地下的占用面积均很小,能够有效规避老旧小区地下管网;此外还能通过模块化装配的方式大幅提升建设效率,减少施工对周边生活环境的影响周期;同时停车库出入口特别适合结合第四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为老旧小区增添现代化风景线。

Description

一种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立体停车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
背景技术
对于老旧小区而言,停车难一直是一项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老旧小区建造时间较早,建设时没有规划相应的地下车库,且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住户都购置了私家车,这使得老旧小区住户停车难的问题愈加明显。
由于老旧小区属于既有建筑,在不影响既有建筑的前提下,难以施作传统的地下车库,而老旧小区的楼间距较小且管网复杂,供建设车库的面积有限,如果在老旧小区楼间建设地上的立体停车库,会影响中低层住户的采光;而建设地下立体停车库,所需的面积大,且现有车库结构往往会与地下沉井侧壁相连,其不仅会改变车库两侧楼房地下的受力情况,同时由于车库与沉井连接点多,地下结构的波动也会对车库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此外老旧小区通常人口密度较大,如果车库施工时间过长也会给住户造成影响,因此需要一种用于老旧小区的占地面积小、对住户影响小且施工时间短的地下立体停车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占用面积小且四周土体对停车库影响较小的独立式地下立体车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包括立柱单元和多个停车平台,所述立柱单元的底端固定于地下沉井的底部,所述停车平台的一侧固定于立柱单元上,停车平台的另一侧朝沉井侧壁方向延伸但与沉井侧壁相互独立且不存在连接关系。
上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优选的,所述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还包括车辆出入室,所述沉井的顶部设有多根横跨沉井的支撑梁,所述车辆出入室设于所述支撑梁上。
上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优选的,所述车辆出入室包括出入室地面和出入室房间,所述出入室地面设于所述支撑梁上且与外部地面平齐,所述出入室房间设于出入室地面上。
上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优选的,所述沉井的底部设有立柱固定槽,所述立柱单元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立柱固定槽内。
上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优选的,所述立柱单元包括横梁和两个组合立柱组,所述两个组合立柱组相对设置,所述横梁设置在两个组合立柱组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组合立柱组固定连接,所述组合立柱组包括连接梁和两个支撑立柱,所述两个支撑立柱相对设置且底端固定于地下沉井的底部,所述连接梁设置在两个支撑立柱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立柱固定连接。
上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优选的,所述停车平台包括悬臂和连接臂,所述悬臂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上,且位于所述两个组合立柱组同侧的两个支撑立柱上的悬臂的设置高度相等,所述连接臂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两个组合立柱组同侧且位于同一高度层的两个悬臂的悬臂端固定连接,并与两个悬臂组成一个停车平台。
上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优选的,所述连接梁与所述悬臂位于同一高度层,所述连接梁和所述支撑立柱之间还设有连接斜撑,所述连接斜撑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梁固接,连接斜撑的另一端与支撑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悬臂的下方设有悬臂斜撑,所述悬臂斜撑的一端与悬臂的悬臂端固接,悬臂斜撑的另一端与支撑立柱固接。
上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优选的,所述支撑立柱围合构成一个升降通道,所述升降通道中设有用于将车辆沿竖直方向运输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平台、升降导轨和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平台沿所述升降导轨上下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导轨设于所述支撑立柱上,所述升降平台设于所述升降导轨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与所述升降平台相连。
上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优选的,所述停车平台上设有用于将车辆在升降机构和停车平台之间转运的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转运车板和用于驱动所述转运车板平移进入所述升降通道或平移回位至停车平台的平移组件。
上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优选的,所述平移组件包括平移驱动装置、平移导槽和可行走于同一高度层的所述悬臂和连接梁上的平移驱动轮,所述平移驱动装置与平移驱动轮相连,所述平移导槽固定于悬臂上,且与平移驱动轮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仅底部与沉井存在连接关系,停车库的其他部分与沉井尤其是沉井侧壁之间没有任何接触和连接,大幅度降低了土建施工的难度和精度要求,停车库结构与土建尺寸全无连接关系,也便于设备的安装,提高了停车库设备的安装精度;此外停车库与沉井侧壁没有接触,也避免了停车库的工作运行及受力承载影响沉井两侧楼房建筑的稳定性,同时地下沉井侧壁在外力作用下的波动也不易直接传递给停车库,因此立体停车库的稳定性还得到了有效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结构简单、便于施工安装且占地面积小,尤其适用于老旧小区,由于将立体停车库建设于地下,地面仅建有车辆出入室,不会影响中低层住户的采光,同时占地面积小、施工时间短,停车库施工过程和建设后对住户的影响都较小,不会影响住户的居住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侧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例说明:
1、沉井;11、沉井侧壁;12、支撑梁;13、立柱固定槽;2、立柱单元;21、横梁;22、组合立柱组;221、连接梁;222、支撑立柱;223、连接斜撑;3、停车平台;31、悬臂;32、连接臂;33、悬臂斜撑;4、车辆出入室;41、出入室地面;42、出入室房间;5、升降机构;51、升降平台;52、升降导轨;53、升降驱动装置;6、横移机构;61、转运车板;62、平移组件;621、平移驱动装置;622、平移驱动轮;623、平移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包括立柱单元2和多个停车平台3,立柱单元2的底端固定于地下沉井1的底部,停车平台3的一侧固定于立柱单元2上,停车平台3的另一侧朝沉井侧壁11方向延伸但与沉井侧壁11相互独立且不存在连接关系。具体的,停车平台3与沉井侧壁11之间留有间距,立柱单元2底部与沉井1基坑底部通过预埋件连接。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结构仅立柱单元2底部与沉井有连接接触关系,由于地下环境没有风载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相比于地上更容易满足停车库稳定性的要求,且通常沉井土建施工的误差较大,本实施例的结构只要能够将立体停车库结构吊装放入即可,对沉井大小尺寸形状等没有过多的要求,因此土建施工难度低,与沉井侧壁11独立的独立式停车库结构,不仅其运行受载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小,同时地下受外力的波动也不易直接传递至停车库上,相比于其他非独立式结构,立体停车库的稳定性反而更好。
本实施例中,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还包括车辆出入室4,沉井1的顶部设有多根横跨沉井1的支撑梁12,车辆出入室4设于支撑梁12上。车辆出入室4作为车辆出入的通道,其主要通过沉井1上的支撑梁12支撑,不仅减小了立体停车库立柱单元底部的压力,同时也能避免地面活动对地下立体停车库造成直接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立体停车库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车辆出入室4包括出入室地面41和出入室房间42,出入室地面41设于支撑梁12上且与外部地面平齐,出入室房间42设于出入室地面41上。具体的,出入室地面41与外部地面处于同一高度,保持地面的平整便于车辆平稳准确驶入出入室房间42。
本实施例中,沉井1的底部设有立柱固定槽13,立柱单元2的底端固定于立柱固定槽13内。具体的,立柱固定槽13内还设有缓冲装置。立柱固定槽13便于固定立柱单元2的底部,使立柱单元2能够更加稳固地被固定,同时还有利于降低立柱单元2的顶部高度,以便能容纳更多的停车平台。
本实施例中,立柱单元2包括横梁21和两个组合立柱组22,两个组合立柱组22相对设置,横梁21设置在两个组合立柱组22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组合立柱组22固定连接,组合立柱组22包括连接梁221和两个支撑立柱222,两个支撑立柱222相对设置且底端固定于地下沉井1的底部,连接梁221设置在两个支撑立柱222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立柱22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采用四根支撑立柱222就构建起了整个立体停车库框架,有效简化了结构,降低了停车库的重量和建造成本,也减少了沉井底部的载荷,施工难度和精度要求均有效降低,同时还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施例中,停车平台3包括悬臂31和连接臂32,悬臂3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撑立柱222上,且位于两个组合立柱组22同侧的两个支撑立柱222上的悬臂31的设置高度相等,连接臂32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两个组合立柱组22同侧且位于同一高度层的两个悬臂31的悬臂端固定连接,并与两个悬臂31组成一个停车平台3。具体的,立柱单元2两侧的停车平台3等间距且对称布置,即立柱单元2的两侧均等间距布置了六个停车平台3。连接臂32将同一高度层的两个悬臂31连接起来便于布设形成停车平台3,提高了停车平台3的稳定性,连接臂32在悬臂31的外侧,不仅固定了停车平台3的宽度,同时还可以起到止挡的作用,转运车板61横移过来时,会被连接臂32挡住,避免撞到沉井侧壁11。
本实施例中,连接梁221与悬臂31位于同一高度层,连接梁221和支撑立柱222之间还设有连接斜撑223,连接斜撑223的一端与连接梁221固接,连接斜撑223的另一端与支撑立柱222固定连接,悬臂31的下方设有悬臂斜撑33,悬臂斜撑33的一端与悬臂31的悬臂端固接,悬臂斜撑33的另一端与支撑立柱222固接。连接斜撑223起到加固立柱单元2的作用,悬臂斜撑33起到加固悬臂31的作用,连接梁221与悬臂31位于同一高度层,以便停车平台3上的横移机构6能够从悬臂31的位置平移进入升降通道。
本实施例中,支撑立柱222围合构成一个升降通道,升降通道中设有用于将车辆沿竖直方向运输的升降机构5,升降机构5包括升降平台51、升降导轨52和用于驱动升降平台51沿升降导轨52上下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装置53,升降导轨52设于支撑立柱222上,升降平台51设于升降导轨52上,升降驱动装置53与升降平台51相连。具体的,升降导轨52设置在四根支撑立柱222相应的内凹面上,升降驱动装置53通过链条或钢丝绳与升降平台51相连,升降机构5还包括配重件,配重件与升降平台51相连。升降机构5能够将车辆上下运输,并根据情况停留在某层的停车平台3旁,将车辆暂存或取出。
本实施例中,停车平台3上设有用于将车辆在升降机构5和停车平台3之间转运的横移机构6,横移机构6包括转运车板61和用于驱动转运车板61平移进入升降通道或平移回位至停车平台3的平移组件62,平移组件62包括平移驱动装置621、平移导槽623和可行走于同一高度层的悬臂31和连接梁221上的平移驱动轮622,平移驱动装置621与平移驱动轮622相连,平移导槽623固定于悬臂31上,且与平移驱动轮622配合。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转运车板61采用台板式结构。横移机构6能够将车辆在停车平台3和升降通道之间横向平移运输,同时配合升降机构5完成车辆的存放和取出。
本实施例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的工作过程为:车辆从外部地面驶入车辆出入室4,当车上人员离开出入室房间42后,车辆位于升降平台51上的转运车板61上,升降平台51在升降驱动装置53的驱动下向下运动至未被占用的停车平台3旁,升降平台51上的转运车板61载着车辆在平移驱动装置621的驱动下,横移至相应的停车平台3,从而完成车辆的存放过程;同理取车过程为转运车板61载着车辆在平移驱动装置621的驱动下横移至升降平台51上,升降平台51将其整体送至出入室房间42,取车人员上车开走车辆完成取车过程。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梳齿结构的转运车板61。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单元(2)和多个停车平台(3),所述立柱单元(2)的底端固定于地下沉井(1)的底部,所述停车平台(3)的一侧固定于立柱单元(2)上,停车平台(3)的另一侧朝沉井侧壁(11)方向延伸但与沉井侧壁(11)相互独立且不存在连接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还包括车辆出入室(4),所述沉井(1)的顶部设有多根横跨沉井(1)的支撑梁(12),所述车辆出入室(4)设于所述支撑梁(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出入室(4)包括出入室地面(41)和出入室房间(42),所述出入室地面(41)设于所述支撑梁(12)上且与外部地面平齐,所述出入室房间(42)设于出入室地面(4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沉井(1)的底部设有立柱固定槽(13),所述立柱单元(2)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立柱固定槽(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单元(2)包括横梁(21)和两个组合立柱组(22),所述两个组合立柱组(22)相对设置,所述横梁(21)设置在两个组合立柱组(22)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组合立柱组(22)固定连接,所述组合立柱组(22)包括连接梁(221)和两个支撑立柱(222),所述两个支撑立柱(222)相对设置且底端固定于地下沉井(1)的底部,所述连接梁(221)设置在两个支撑立柱(222)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立柱(22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平台(3)包括悬臂(31)和连接臂(32),所述悬臂(3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立柱(222)上,且位于所述两个组合立柱组(22)同侧的两个支撑立柱(222)上的悬臂(31)的设置高度相等,所述连接臂(32)的两端分别与位于两个组合立柱组(22)同侧且位于同一高度层的两个悬臂(31)的悬臂端固定连接,并与两个悬臂(31)组成一个停车平台(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221)与所述悬臂(31)位于同一高度层,所述连接梁(221)和所述支撑立柱(222)之间还设有连接斜撑(223),所述连接斜撑(223)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梁(221)固接,连接斜撑(223)的另一端与支撑立柱(222)固定连接,所述悬臂(31)的下方设有悬臂斜撑(33),所述悬臂斜撑(33)的一端与悬臂(31)的悬臂端固接,悬臂斜撑(33)的另一端与支撑立柱(222)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222)围合构成一个升降通道,所述升降通道中设有用于将车辆沿竖直方向运输的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升降平台(51)、升降导轨(52)和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平台(51)沿所述升降导轨(52)上下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装置(53),所述升降导轨(52)设于所述支撑立柱(222)上,所述升降平台(51)设于所述升降导轨(52)上,所述升降驱动装置(53)与所述升降平台(51)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平台(3)上设有用于将车辆在升降机构(5)和停车平台(3)之间转运的横移机构(6),所述横移机构(6)包括转运车板(61)和用于驱动所述转运车板(61)平移进入所述升降通道或平移回位至停车平台(3)的平移组件(6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62)包括平移驱动装置(621)、平移导槽(623)和可行走于同一高度层的所述悬臂(31)和连接梁(221)上的平移驱动轮(622),所述平移驱动装置(621)与平移驱动轮(622)相连,所述平移导槽(623)固定于悬臂(31)上,且与平移驱动轮(622)配合。
CN202021295861.4U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 Active CN212671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5861.4U CN212671332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95861.4U CN212671332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71332U true CN212671332U (zh) 2021-03-09

Family

ID=74839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95861.4U Active CN212671332U (zh) 2020-07-03 2020-07-03 一种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71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9850B (zh) 建筑结构和方法
US20190301191A1 (en) Parking System
US20030035707A1 (en) Parking structure
CN110158486B (zh) 一种架设拼宽梁的架桥机及施工方法
CN212671332U (zh) 一种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
JP4188170B2 (ja) 鉄骨構造物の建方工法及びその装置
WO2024021915A1 (zh) 基于对载车板进行平移和升降的停车设备
CN207079995U (zh) 一种模块化梳齿智能立体停车设备
CN111852127A (zh) 一种独立式地下立体停车库
CN207714143U (zh) 一种混凝土箱梁高空错位现浇和横移就位支架结构
CN218712196U (zh) 用于施工桥梁的车行通道架设的支撑结构
CN115961549A (zh) 一种斜拉桥大吨位整节段钢梁后喂梁式架设施工方法
CN212053617U (zh) 装配式电梯井道结构
CN210105423U (zh) 一种悬臂式停车库
CN111945572B (zh) 多联拱桥架桥机及多联拱桥架桥方法
CN212671331U (zh) 一种地下立体车库
RU2455438C1 (ru) Гараж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215711453U (zh) 模块化装配式外加电梯井道顶升施工设备
CN213806849U (zh) 井筒多向式垂直升降类停车设备
CN212866034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
CN210738134U (zh) 既有建筑增设电梯的模块化井道
CN220598491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室外电梯基础结构
JPH047467A (ja) 建造物およびその建造方法
CN113005911B (zh) 一种架桥机拼装方法
CN215594019U (zh) 一种重力式闸室墙自行整体浇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8

Address after: 414600 Jinlong Town Jinlong New Area, Xiangyin County, Yue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Dish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414600 Jinlong Avenue, Xiangyin Industrial Park, Yue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DISHENG INDUSTRIAL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