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54095U - 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54095U
CN212654095U CN202021181810.9U CN202021181810U CN212654095U CN 212654095 U CN212654095 U CN 212654095U CN 202021181810 U CN202021181810 U CN 202021181810U CN 212654095 U CN212654095 U CN 212654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transmission
pencil
driving
convey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1818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辉
陈光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Pulu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Pulu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Pulu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Puluo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1818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54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54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54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还包括第一打印机构、第二打印机构、驱动机构、传送机构和铅笔输送机构;所述第一打印机构、第二打印机构和铅笔输送机构依次装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机构装设于所述机架内;所述进料机构装设于所述铅笔输送机构顶部;所述第一打印机构和第二打印机构分别位于所述铅笔输送机构两侧,且所述第一打印机构和第二打印机构在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以对位于所述铅笔输送机构上的铅笔进行双面打印;所述第一打印机构的驱动端和第二打印机构的驱动端分别穿过所述机架顶部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传动连接;所述传送机构的进料端位于所述铅笔输送机构下侧,所述传送机构的出料端位于所述切削机构的进料端上。

Description

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铅笔打印设备多使用单个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轮驱动滚筒旋转进行输送铅笔进行打印,精确度低,容易出现铅笔无法输送到位的现象。且现有的铅笔打印设备仅能对铅笔进行单面打印后进行切削处理,当需要对铅笔进行双面打印时,需要分两次进行,生产效率低,以及现有的铅笔打印设备仅能够加工六角和圆杆铅笔,适用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克服现有技术中生产效率低下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包括机架、切削机构和进料机构,还包括第一打印机构、第二打印机构、驱动机构、传送机构和铅笔输送机构;
所述第一打印机构、第二打印机构和铅笔输送机构依次装设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驱动机构装设于所述机架内;
所述进料机构装设于所述铅笔输送机构顶部;
所述第一打印机构和第二打印机构分别位于所述铅笔输送机构两侧,且所述第一打印机构和第二打印机构在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以对位于所述铅笔输送机构上的铅笔进行双面打印;
所述第一打印机构的驱动端和第二打印机构的驱动端分别穿过所述机架顶部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传动连接;
所述传送机构的进料端位于所述铅笔输送机构下侧,所述传送机构的出料端位于所述切削机构的进料端上。
进一步的,所述铅笔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滚筒、第二滚筒、滚筒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
所述滚筒架装设于所述机架顶部;
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由上至下依次可旋转地装设于所述机架内;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固定端和第二驱动电机的固定端皆装设于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传动端穿过所述机架的侧壁并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一滚筒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传动端穿过所述机架的侧壁并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二滚筒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打印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打印头、第一滑动部和第一传动部;
所述第一支撑座装设于所述机架顶部;
所述第一传动部一端穿过所述机架顶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部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部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顶部,且第一滑动部朝向所述铅笔输送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打印头连接,以推动所述第一打印头朝所述铅笔输送机构一侧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纵杆、第一横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推杆组;
所述第一纵杆可转动地与所述机架连接;
所述第一横杆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滑动部远离所述铅笔输送机构的一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推杆组与所述第一纵杆上端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纵杆下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驱动机构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打印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二打印头、第二滑动部和第二传动部;
所述第二支撑座装设于所述机架顶部;
所述第二传动部一端穿过所述机架顶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远离所述第一打印机构的一侧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滑动部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座顶部,且第二滑动部朝向所述铅笔输送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打印头连接,以推动所述第二打印头朝所述铅笔输送机构一侧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二纵杆、第二横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二推杆组;
所述第二推杆组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侧壁;
所述第二纵杆可转动地与所述机架连接;
所述第二横杆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且所述第二横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推杆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第二纵杆下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驱动机构可转动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和传动杆组件;
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杆通过从动齿轮链传动;
所述传动杆组件远离所述从动齿轮的一端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打印机构、第二打印机构传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双打印机构,且两个打印机构错位设置,可实现流水线式铅笔双面打印,提高了生产效率,无需对铅笔进行两次打印,且不仅可用于对六角铅笔和圆杆铅笔进行打印,还可用于三角铅笔以及其他形状铅笔的打印,提高了打印机的适用范围。
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皆采用联轴器与对应的滚筒传动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使铅笔的定位更加准确,提高了打印精度。
3、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打印机构的第一传动部及第二打印机构的第二传动部皆采用杠杆传动的原理,使同一个驱动机构同时控制两个打印机构,实现了铅笔的流水线式打印。
4、本实用新型中,第三驱动电机与传动杆组件采用链传动,可使传动杆组件实现双向交替旋转,相比与同步带传动的方式,可避免电机与传动杆之间发生打滑,进一步提高打印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打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铅笔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铅笔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铅笔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三。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切削机构;3、进料机构;
4、第一打印机构;41、第一支撑座;42、第一打印头;43、第一滑动部;44、第一传动部;421、加热管座;422、固定架;423、夹具;424、钢印;431、滑块;432、滑杆;441、第一纵杆;442、第一横杆;443、第一连接杆;444、第一推杆组;
5、第二打印机构;51、第二支撑座;52、第二打印头;53、第二滑动部;54、第二传动部;541、第二纵杆;542、第二横杆;543、第二连接杆;544、第二推杆组;
6、驱动机构;61、第三驱动电机;62、传动杆组件;63、从动齿轮;
7、传送机构;71、提升机;72、传送带;73、整理挡板;74、出料台;
8、铅笔输送机构;81、第一滚筒;82、第二滚筒;83、滚筒架;84、第一驱动电机;85、第二驱动电机;86、第一支架;87、第二支架;841、第一联轴器;851、第二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参照图1-图9,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包括机架1、切削机构2和进料机构3,还包括第一打印机构4、第二打印机构5、驱动机构6、传送机构7和铅笔输送机构8;
第一打印机构4、第二打印机构5和铅笔输送机构8依次装设于机架1上;
驱动机构6装设于机架1内;
进料机构3装设于铅笔输送机构8顶部;
第一打印机构4和第二打印机构5分别位于铅笔输送机构8两侧,且第一打印机构4和第二打印机构5在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以对位于铅笔输送机构8上的铅笔进行双面打印;
第一打印机构4的驱动端和第二打印机构5的驱动端分别穿过机架1顶部与驱动机构6的驱动端传动连接;
传送机构7的进料端位于铅笔输送机构8下侧,传送机构7的出料端位于切削机构2的进料端上。
具体的,传送机构7包括提升机71、传送带72、整理挡板73和出料台74;
提升机71一端位于铅笔输送机构8下侧,另一端装设于传送带72的进料侧上方;出料台74和整理挡板73沿传输方向依次装设于传送带72的出料侧,且出料台74沿铅笔传输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外凸地倾斜,使铅笔沿出料台74的斜面由下至上传输,并落入出料台74与整理挡板73间,后由传送带72继续传送,以使整理挡板73对铅笔进行整理后落入切削机构2中进行切削;
参照图5,铅笔输送机构8包括第一滚筒81、第二滚筒82、滚筒架83、第一驱动电机84、第二驱动电机85、第一张紧带861、第二张紧带862、第一上辊轴871、第二上辊轴872、第一护带固定轴881和第二护带固定轴882,滚筒架83装设于机架1顶部,第一滚筒81和第二滚筒82由上至下依次可旋转地装设于机架1内,第一驱动电机84的固定端和第二驱动电机85的固定端皆装设于机架1的一侧,第一驱动电机84的传动端穿过机架1的侧壁并通过第一联轴器841与第一滚筒81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85的传动端穿过机架1的侧壁并通过第二联轴器851与第二滚筒82传动连接。其中,第二滚筒82位于第一滚筒81下侧,第一打印机构4与第二滚筒82正对,第二打印机构5与第一滚筒81正对;具体的,第一驱动电机84通过第一支架86装设于滚筒架83一侧,第二驱动电机85通过第二支架87装设于机架1顶部。
参照图8和图9,第一上辊轴871和第二上辊轴872分别装设于滚筒架83内的左右两端并位于第一滚筒81上方,第一护带固定轴881和第二护带固定轴882分别装设于滚筒架83内的左右两端并位于第二滚筒82下方,第一张紧带861上端固定于滚筒架83顶部下侧,并绕设于第一上辊轴871右侧表面、第一滚筒81左侧表面、第二滚筒82右侧表面和第一护带固定轴881下侧表面后与机架1顶部连接,第二张紧带862上端固定于滚筒架83顶部下侧,并绕设于第二上辊轴872右侧表面、第一滚筒81左侧表面和第二滚筒82右侧表面、第二护带固定轴882左侧表面后与机架1顶部连接,其中,第一张紧带861与第一滚筒81间无接触,第二张紧带862与第二滚筒82间无接触,从而在第一张紧带861与第二张紧带862间形成铅笔传输通道89,铅笔能够稳定地沿着该铅笔传输通道89从第一滚筒81落入第二滚筒82中。
参照图4,第一打印机构4包括第一支撑座41、第一打印头42、第一滑动部43和第一传动部44;
第一支撑座41装设于机架1顶部;
第一传动部44一端穿过机架1顶部并与驱动机构6传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动部43传动连接;
第一滑动部43可滑动地装设于第一支撑座41顶部,且第一滑动部43朝向铅笔输送机构8的一端与第一打印头42连接,以推动第一打印头42朝铅笔输送机构8一侧移动。
具体的,第一滑动部43包括滑块431和两根滑杆432,两根滑杆432与滑块431固定连接;
第一打印头42包括加热管座421、固定架422、夹具423和钢印424;
第一滑动部43的一端与加热管座421的一侧连接,第一滑动部43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座41间装设有两个压簧425;
固定架422装设于加热管座421的另一侧上;
夹具423的固定端装设于加热管座421顶部,该夹具423的活动端能够抵压于固定架422顶部;
钢印424的一端架设于固定架422内,该钢印424的另一端朝向铅笔输送机构8设置;
参照图4,第一传动部44包括第一纵杆441、第一横杆442、第一连接杆443和第一推杆组444;
第一纵杆441可转动地与机架1连接;
第一横杆442一端可转动地与第一滑动部43远离铅笔输送机构8的一侧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推杆组444与第一纵杆441上端可转动连接;
第一纵杆441下端通过第一连接杆443与驱动机构6可转动地连接。
参照图3,第二打印机构5包括第二支撑座51、第二打印头52、第二滑动部53和第二传动部54;
第二支撑座51装设于机架1顶部;
第二传动部54一端穿过机架1顶部并与驱动机构6远离第一打印机构4的一侧传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动部53传动连接;
第二滑动部53可滑动地装设于第二支撑座51顶部,且第二滑动部53朝向铅笔输送机构8的一端与第二打印头52连接,以推动第二打印头52朝铅笔输送机构8一侧移动。
其中,第二滑动部53和第二打印头52的结构参照第一滑动部43和第一打印头42,此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3,第二传动部54包括第二纵杆541、第二横杆542、第二连接杆543和第二推杆组544;
第二推杆组544可转动地装设于第二支撑座51侧壁;
第二纵杆541可转动地与机架1连接;
第二横杆542可转动地装设于第二支撑座51上且第二横杆542的第一端与第二滑动部53可转动地连接,第二横杆542的第二端与第二推杆组544上端可转动地连接;
第二纵杆541下端通过第二连接杆543与驱动机构6可转动地连接。
参照图3,驱动机构6包括第三驱动电机61和传动杆组件62;
第三驱动电机61与传动杆通过从动齿轮63链传动;
传动杆组件62远离从动齿轮63的一端两侧分别与第一打印机构4、第二打印机构5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为:
铅笔从进料机构顺序落入第一滚筒内,铅笔随第一滚筒传送至第二打印机构前侧时,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停止转动,驱动机构逆时针旋转驱动第二打印机构对铅笔进行打印,打印完成的铅笔在第一滚筒输送下旋转并从第二滚筒顶部进入,随第二滚筒传输至第一打印机构前侧时,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停止旋转,驱动机构顺时针旋转驱动第一打印机构对铅笔进行打印,直至第二打印机构对铅笔打印完成,第二滚筒继续传输,打印完成的铅笔落入第二滚筒下方的提升机,由提升机、传送带依次传输至切削机构中进行切削;
其中,第一打印机构和第二打印机构轮流进行打印,当第一打印机构和第二打印机构皆进行一次打印后,即视为驱动机构完成一次动作,此时第一滚筒、第二滚筒同时进行传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包括机架、切削机构和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打印机构、第二打印机构、驱动机构、传送机构和铅笔输送机构;
所述第一打印机构、第二打印机构和铅笔输送机构依次装设于所述机架上;
所述驱动机构装设于所述机架内;
所述进料机构装设于所述铅笔输送机构顶部;
所述第一打印机构和第二打印机构分别位于所述铅笔输送机构两侧,且所述第一打印机构和第二打印机构在竖直方向上错位设置,以对位于所述铅笔输送机构上的铅笔进行双面打印;
所述第一打印机构的驱动端和第二打印机构的驱动端分别穿过所述机架顶部与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传动连接;
所述传送机构的进料端位于所述铅笔输送机构下侧,所述传送机构的出料端位于所述切削机构的进料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铅笔输送机构包括第一滚筒、第二滚筒、滚筒架、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
所述滚筒架装设于所述机架顶部;
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由上至下依次可旋转地装设于所述机架内;
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固定端和第二驱动电机的固定端皆装设于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传动端穿过所述机架的侧壁并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所述第一滚筒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传动端穿过所述机架的侧壁并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所述第二滚筒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印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一打印头、第一滑动部和第一传动部;
所述第一支撑座装设于所述机架顶部;
所述第一传动部一端穿过所述机架顶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部传动连接;
所述第一滑动部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顶部,且第一滑动部朝向所述铅笔输送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打印头连接,以推动所述第一打印头朝所述铅笔输送机构一侧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纵杆、第一横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一推杆组;
所述第一纵杆可转动地与所述机架连接;
所述第一横杆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滑动部远离所述铅笔输送机构的一侧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推杆组与所述第一纵杆上端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纵杆下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驱动机构可转动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打印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座、第二打印头、第二滑动部和第二传动部;
所述第二支撑座装设于所述机架顶部;
所述第二传动部一端穿过所述机架顶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远离所述第一打印机构的一侧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部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滑动部可滑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座顶部,且第二滑动部朝向所述铅笔输送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打印头连接,以推动所述第二打印头朝所述铅笔输送机构一侧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二纵杆、第二横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二推杆组;
所述第二推杆组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侧壁;
所述第二纵杆可转动地与所述机架连接;
所述第二横杆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且所述第二横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部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推杆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
所述第二纵杆下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驱动机构可转动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和传动杆组件;
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杆通过从动齿轮链传动;
所述传动杆组件远离所述从动齿轮的一端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打印机构、第二打印机构传动连接。
CN202021181810.9U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 Active CN212654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1810.9U CN212654095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181810.9U CN212654095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54095U true CN212654095U (zh) 2021-03-05

Family

ID=74752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181810.9U Active CN212654095U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54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32360B (zh) 一种批量管材整理排序装置
CN112027631B (zh) 一种管件上料移送装置的工作方法
CN205855132U (zh) 一种木条自动循环送料装置
CN212654095U (zh) 一种双面滚筒打印机
CN2765771Y (zh) 袋制品双面印刷机
CN214492052U (zh) 一种印刷机固定结构
CN219445256U (zh) 一种裁剪上料机构
CN102372164B (zh) 一种用于端子组印刷的翻转机构
CN218112063U (zh) 一种用于扑克牌生产的印刷装置
CN212924293U (zh) 一种纸筒搬运装置
CN210122412U (zh) 分页设备
CN212607857U (zh) 一种金属管材智能收集装置
CN211034493U (zh) 片状物料连续上料装置
CN210162621U (zh) 一种翻纸机的翻转输送结构
CN212171707U (zh) 一种滚筒打印机
CN111807020A (zh) 一种金属管材智能收集装置
CN211997720U (zh) 一种钢质装饰板复合机上料装置
CN113716313B (zh) 一种塑料杯印刷机的自动上料控制系统
CN1301888C (zh) 具有辅助纸堆支架的平面印刷材料加工机
CN208558685U (zh) 一种板材上料压印机构
US5167410A (en) Device for conveying and aligning sheets on a feed table of a printing machine
CN217050814U (zh) 一种数字印刷装置
CN101992956A (zh) 折页机的堆纸机
CN220283003U (zh) 一种高速全自动印刷机送纸装置
CN201023329Y (zh) 一种喷绘写真机的自动送、收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