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37037U - 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37037U
CN212637037U CN202021261945.6U CN202021261945U CN212637037U CN 212637037 U CN212637037 U CN 212637037U CN 202021261945 U CN202021261945 U CN 202021261945U CN 212637037 U CN212637037 U CN 212637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rear axle
motor tricycle
construction accord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619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蔚杰
李松阳
李文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oosu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oos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oosu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oos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2619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37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37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370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包括主轴,还包括位于主轴两端固定连接的两个后半轴,每个后半轴上套接有制动器和法兰盘,所述制动器与法兰盘之间设有用于调整轮毂安装间距的距离调节组件。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需要继续更换更宽尺寸的车轮时,无法做到在后桥上快速调节安装轮毂间距问题。实现了能满足不同宽度尺寸的轮毂快速安装,提高了车辆的承载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轮摩托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
背景技术
三轮摩托车的荷载量相对于两轮摩托车有明显的提升,部分三轮摩托车已成为物流货运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由于需要承载量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三轮车整体重量较轻,普通轮胎已经无法满足其承载量和受力需求,需要更换轮面更宽的轮胎以增大车轮面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确保车体稳定,对轮毂的安装要求增加了。由于现有的三轮摩托车后桥很难适配宽度较大的轮毂安装,在需要继续更换更宽尺寸的车轮时,无法做到在后桥上快速调节安装轮毂间距的目的,需要对现有的后桥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通过设置在后半轴上的距离调节组件实现了能满足不同宽度尺寸的轮毂快速安装,提高了车辆的承载性和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包括主轴,还包括位于主轴两端固定连接的两个后半轴,每个后半轴上套接有制动器和法兰盘,所述制动器与法兰盘之间设有用于调整轮毂安装间距的距离调节组件。
进一步,所述距离调节组件包括构造在后半轴两端且旋向相反的螺纹、与螺纹对应配合安装的两个螺管以及对各螺管进行固定控制的扣件;
进一步,两个所述螺管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制动器和法兰盘上。
进一步,所述扣件包括构造在螺管管壁上的通孔、与通孔连通且沿后半轴轴向开设的限位槽以及能插入通孔中并延伸至限位槽内的定位销。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若干个且沿螺管径向等距间隔分布。
优选的,所述定位销呈“T”字形。
进一步,所述距离调节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制动器和法兰盘上两个相对的滑管、供滑管滑动套接且沿后半轴轴向构造的滑槽以及对滑管进行锁定的卡件。
优选的,所述滑管沿其内壁径向等距设有若干个滑块,其中:一个滑块配合一个滑槽滑动使用。
优选的,所述卡件包括开设在滑管管壁上限位孔、与限位孔连通且构造在滑槽底部的凹槽以及能沿限位孔配合插入进凹槽内的卡销。
优选的,所述凹槽为若干个,且沿滑块滑动方向等距分布。
本技术方案原理为:通过改变制动器与法兰盘之间的距离来实现后半轴上轮毂安装间距的可调性,来确保不同宽度齿轮的轮胎的顺利安装。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螺管和旋向相反的螺纹配合方式时,当旋转后半轴时促使制动器和法兰盘之间相向或相背地移动,改变其间距,确保制动器与法兰盘位移量相同,使得后半轴在轮毂安装后受力均匀,确保后桥的承载性得以提高。
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设立的扣件能够当轮毂安装间距达到需求,螺管在后半轴之间不会产生相对转动,提高轮毂安装的精度和安全性。
3、通过滑管在后半轴上滑动方式时,滑管内布置的滑块与后半轴设立的滑槽进行滑动来快速调整轮毂安装间距,确保轮毂安装间距调节效率高,适合企业快速量产。
4、通过沿滑管内壁径向布置的若干个滑块与对应设立的滑槽的滑动配合使用,使得套管在后半轴滑动稳固后,其受力达到平衡,不易使得后半轴产生刚性断裂,确保轮毂安装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轮摩托车后桥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后半轴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后半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后半轴的局部俯视图。
图6为图5中滑管和后半轴的B-B剖视图。
图7为图6在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主轴;30、后半轴;31、法兰盘;32、制动器;34、螺纹;35、限位槽;39、调节组件;4、螺管;41、安置槽;42、通孔;43、定位销;49、扣件;6、滑管;61、限位孔;62、滑块;7、滑槽;71、凹槽;8、卡销;9、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包括主轴 1,还包括位于主轴1两端固定连接的两个后半轴30,每个后半轴30上套接有制动器32和法兰盘31,所述制动器32与法兰盘31之间设有用于调整轮毂安装间距的距离调节组件3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参照图2、图3和图4,所述距离调节组件39包括构造在后半轴30两端且旋向相反的螺纹34、与螺纹34对应配合安装的两个螺管4以及对各螺管4进行固定控制的扣件49;两个所述螺管4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制动器32和法兰盘 31上,扣件49的结构和实现原理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所述扣件49包括构造在螺管4管壁上的通孔42、与通孔42连通且沿后半轴30轴向开设的限位槽35以及能插入通孔42中并延伸至限位槽35 内的定位销43。当需要确定轮毂安装的间距时,手动转动(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后半轴30,螺管4与后半轴30产生相对转动,同时随着螺管4带动的制动器32和法兰盘31 之间间距得到调节,方便不同宽度尺寸的轮胎会得到安装,当轮毂安装间距确定后,将定位销43沿着通孔42插入限位槽35内,使得整个螺管4与后半轴30不发生相对转动,以免影响其间距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参照图4,为了确保定位精准度,所述通孔42为若干个且沿螺管4径向等距间隔分布,能够满足距离调节的精度。所述定位销43呈“T”字形,在螺管4的外壁设有安置槽41,能够在“T”字形定位销43插入限位槽35后,将其头部置于安置槽41内,不占用轮毂安装间距内的其它空间,使得轮毂安装顺利进行。
参照图5、图6和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所述距离调节组件39包括分别固定在制动器32和法兰盘31上两个相对的滑管6、供滑管6滑动套接且沿后半轴30轴向构造的滑槽7以及对滑管6进行锁定的卡件9;所述滑管6沿其内壁径向等距设有若干个滑块62,其中:一个滑块62配合一个滑槽7滑动使用,相应的滑槽7也为若干个,绕着后半轴30的径向间隔分布,这样可以使得滑管6与后半轴30之间连接更加均匀,使得轮毂安装后,在三轮车行驶时,滑管6与后半轴30受力均匀,避免不易产生局部受力,使得后半轴30刚性断裂损伤。当需要调节轮毂安装间距时,手动将制动器32和法兰盘31 沿后半轴30水平推动,此时位于滑管6内壁的滑块62会沿着滑槽7滑动,由于滑槽7是沿着后半轴30轴向开设的,所以制动器32和法兰盘31之间的间距能够相对调节。当间距确定好之后就用卡件9对滑管6进行锁定,卡件9的结构和实现过程如下:
所述卡件9包括开设在滑管6管壁上限位孔61、与限位孔61连通且构造在滑槽7底部的凹槽71以及能沿限位孔61配合插入进凹槽71内的卡销8。优选的,所述凹槽71为若干个,且沿滑块62滑动方向等距分布。如要锁定时,将卡销8插入到不同的凹槽71内时,实现制动器32和法兰盘31之间的间距可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所述限位孔61一体成型于与滑块62内或与滑块62分离布置,在本实例图中展示了限位孔61一体成型于滑块62内,不占据滑管6的其它空间。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包括主轴(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主轴(1)两端固定连接的两个后半轴(30),每个后半轴(30)上套接有制动器(32)和法兰盘(31),所述制动器(32)与法兰盘(31)之间设有用于调整轮毂安装间距的距离调节组件(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调节组件(39)包括构造在后半轴(30)两端且旋向相反的螺纹(34)、与螺纹(34)对应配合安装的两个螺管(4)以及对各螺管(4)进行固定控制的扣件(49);
两个所述螺管(4)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制动器(32)和法兰盘(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49)包括构造在螺管(4)管壁上的通孔(42)、与通孔(42)连通且沿后半轴(30)轴向开设的限位槽(35)以及能插入通孔(42)中并延伸至限位槽(35)内的定位销(4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2)为若干个且沿螺管(4)径向等距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43)呈“T”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调节组件(39)包括分别固定在制动器(32)和法兰盘上两个相对的滑管(6)、供滑管(6)滑动套接且沿后半轴(30)轴向构造的滑槽(7)以及对滑管(6)进行锁定的卡件(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管(6)沿其内壁径向等距设有若干个滑块(62),其中:
一个滑块(62)配合一个滑槽(7)滑动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9)包括开设在滑管(6)管壁上限位孔(61)、与限位孔(61)连通且构造在滑槽(7)底部的凹槽(71)以及能沿限位孔(61)配合插入进凹槽(71)内的卡销(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71)为若干个,且沿滑块(62)滑动方向等距分布。
CN202021261945.6U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 Active CN212637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1945.6U CN212637037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61945.6U CN212637037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37037U true CN212637037U (zh) 2021-03-02

Family

ID=74784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61945.6U Active CN212637037U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370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05263B2 (en) Wheel
CN212637037U (zh) 一种三轮摩托车后桥结构
CN202106792U (zh) 辐条锁紧装置
US20110049966A1 (en) Wheel hub
CN102381130A (zh) 汽车辐条轮毂
CN205363218U (zh) 一种拧紧轮胎螺栓防轮胎跟转装置
CN203730693U (zh) 锁式差速器总成
CN208559489U (zh) 一种自动驾驶方向盘传动机构及地面车辆
CN209523951U (zh) 钣金螺接组件及车辆
WO2022032870A1 (zh) 全向轮及具有全向轮的代步车
CN206571838U (zh) 轴承组件以及具有它的汽车
CN202071688U (zh) 一种汽车换挡手球与挡杆的连接机构
CN205908707U (zh) 一种汽车用差速器壳体
CN207131770U (zh) 一种组装式快散热刹车盘组件
CN202639438U (zh) 防抱死的内锥钻夹头
CN205173404U (zh) 一种商用车盘式轮间差速器
CN220904550U (zh) 一种碳纤维轮辋及3d打印轮辐组合式轮毂
CN219278857U (zh) 一种空气悬浮底盘
CN218294372U (zh) 可拆卸式蜗轮
CN215752719U (zh) 全地形越野车的履带轮结构
CN211248638U (zh) 一种磨齿机通用复合座盘
CN218906782U (zh) 一种电动车用真空辐条轮轮毂
CN108725570A (zh) 一种自动驾驶方向盘传动机构及地面车辆
CN203847665U (zh) 新型散热防滑皮带轮
US20220219488A1 (en) Omnidirectional wheel and scooter having omnidirectional whe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